黄金圈word up:老皇城!成都拟建蜀城 再现“皇城”风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9:59:15
成都老皇城
成都拟建蜀城 再现“皇城”风貌
记者从成都市文化局获悉,成都拟建蜀城,再现清贡院(俗称“皇城”)建筑群。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
要用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立足体现“成都表达”和“表达成都”,推出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精品力作,培育展现巴蜀文化风韵的特色文化品牌
着力打造更多展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标,让成都的历史和记忆以实体形式呈现出来,让人们一到成都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摘自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在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的讲话

成都“皇城”明远楼(1950年)
皇城
明朝“蜀王府”,老百姓俗称为“皇城”,于康熙四年被改建为贡院。
门外的坝子被称为“皇城坝”;蜀王府红色的照壁,自清代至今,都叫红照壁。
蜀城
主要体现“皇城”的基本建设风貌,不一定恢复到“皇城”原来的规模。
尽量在市中心选址,在一环路以内适当的位置,比较符合历史文化风貌。但也不排除在其他区域建设。
日前,记者从成都市文化局获悉,成都拟建蜀城,再现清贡院(俗称“皇城”)建筑群。市文化局、规划局和建委等部门正进行认真的前期论证,力争尽快选好地址重建,展示成都文化底蕴。
历史
“皇城”红色的照壁
就叫红照壁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著名古蜀文化研究专家谭继和介绍说,根据《成都市志》等历史资料,公元1371年,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在前后蜀的王宫“宣华苑”废址上(现四川科技馆一带)修建了“蜀王府”,是仿照皇家宫廷格局修建的庞大建筑群。因为朱椿是皇帝的儿子,藩王的府邸又仿照紫禁城格局,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俗称为“皇城”。
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撤离成都时,明蜀王府被焚,仅存城门洞及门前三座石拱桥。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政府于明蜀王府旧址改建贡院,内有1万多间考棚,成为四川省考试举人之地。贡院内建有清白堂、衡文堂、文昌殿、致公堂、明远楼等主要建筑,四周重修城垣。致公堂、明远楼外,还建了两个牌坊———“为国求贤”和“旁求俊义”。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于贡院内创办各种学堂。民国时期,“贡院”先后被用作军政府、学校和其他民政办事机构。张澜当校长的成都大学,以及后来成立的国立四川大学都曾在“皇城”办学。
上世纪60年代末“文革”中,仅存的明代“蜀王府”城墙及“皇城”门楼、“明远楼”、“致公堂”等明清两代的古建筑群被拆除。
虽然“皇城”的建筑被拆除了,但“皇城”还在成都很多老百姓的记忆中。门外的坝子被称为“皇城坝”;蜀王府红色的照壁,自清代至今,都叫红照壁。

成都“皇城”城门
重建
川派建筑群展示成都历史文化
成都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介绍说,过去成都的明“皇城”是最具成都品位的历史建筑,是四川和成都历史文化建筑的代表。它是珍贵的优秀建筑,可惜“文革”期间被拆掉了。成都拟建蜀城,作为成都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展示成都文化底蕴。
朱树喜说,选址重建需要一个论证过程。市文化局、规划局和建委等部门一起,正进行认真的前期论证,争取尽快选好地址重建。还要充分听取建筑专家、文物专家、历史学家的建议。
蜀城主要体现“皇城”的基本建设风貌,不一定恢复到“皇城”原来的规模。“过去的‘皇城’主要在一环路以内。我认为,尽量在市中心选址,在一环路以内适当的位置,比较符合历史文化风貌。但也不排除在其他区域建设,比如在十陵选址,十陵有明代陵墓。”
蜀城一旦建好,将成为一个集中展示成都历史文化和历史建筑的川派建筑群。
蜀城将是成都新的文化旅游景点,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基地,是成都历史文化地标性建筑。
他说,市民对过去成都优秀的历史建筑的拆迁有些留恋和记忆,寄托了很多情感,蜀城项目遇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机遇,将传承成都的历史文脉。
专家解读
“皇城”建筑的兼容性
体现了蜀文化的奇妙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著名古蜀文化研究专家谭继和认为,“皇城”是北方方正、庄严式建筑格局、南方自由市井式的棋盘街道格局以及鱼脊型胡同的少城格局这三者在一城的巧妙融合。三者协调,形成了二江环抱、三城(少城、皇城、龟城)相套、龟城走向的奇妙城市格局,全国独特。这种兼容性,正体现了蜀文化的奇妙性。
他认为,“皇城”是成都城市的文化根之一,它留给人们的记忆,要有新的形式来展现。重建“皇城”,能传承城市格局、街道机理和环境风貌的神韵。“至于如何重建,我认为只要传承根脉、保护风貌、再现神韵就可以。具体如何建筑,在哪里建筑,可以研究。用现代化的建筑思路,也可以再现“皇城”的文化根脉和历史记忆。”谭继和表示,古人的建筑智慧和环境思想,对今天的城市建设也有启发作用。
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图片由成都市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