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user interface:一位俄罗斯游客的朝鲜游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6 14:37:11

一位俄罗斯游客的朝鲜游记

 

摄影、撰文:谢尔盖伊·多尔雅,翻译整理:Elton Zeng

 

编者按:朝鲜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我这点年纪的人曾经亲眼目睹中国青年写血书报名参加志愿军的激动情景,也参加过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的募捐活动,后来又经历了欢迎志愿军凯旋归国的热烈场面。也曾经听那些当年参见抗美援朝的年长者描述志愿军为保卫这块土地而卧雪原、吃炒面、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近年来却很少有机会了解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实际情况。

俄罗斯业余摄影家谢尔盖伊·多尔雅2008年9月在朝鲜旅游了八天,拍了不少照片并写下了游记,发表在他的LiveJournal上。由于照片的数量十分多(有700张之多),这里就分几辑翻译介绍给大家。鉴于原文是俄文的,整个翻译过程是先进行俄译英(机器翻译),再从英文译为中文。所以,难免会有些错误,希望指正。由于政治观点的差异,在翻译时做了若干删节。

本集描述的是作者在平壤的访问,由于当天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第一天的平壤参观记分两辑刊出。


由于平壤是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首都,与该国的其它城市有所不同。街道整洁、建筑宏伟,人们均穿着漂亮体面的服装。

在平壤一直在整个朝鲜,对金日成或金正日从不直呼其名。但他们提到这两位领导人时,例如我们的导游,常常会在他们的名字前加上尊称,“伟大的领袖金日成同志”或“伟大领袖金正日同志”。金日成,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创始人,是地球上前所未有的伟人,于九十四岁的高龄逝世。金正日金日成的儿子,是21世纪朝鲜的太阳,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现任领导人。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金日成同志命名的中心广场附近的一处叫做“飘雪”的喷泉。

实际上,导游带我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是购买一束5欧元的花束。然后,乘车将我们带到了一个高高矗立的铜像前 - 万寿台金日成同志纪念铜像。

到了后,导游就十分详细地教我们如何向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敬献花束、鞠躬致意。我们神情严肃地来到铜像前,恭恭敬敬地鞠躬、默哀致意长达五分钟。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站在那里高举着右手,仰望天空。站在金日成同志塑像的背后拍照是不允许的,所以我只能拍摄鞠躬致意者的背影了。在朝鲜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拍摄金日成或金正日铜像的照片时,必须拍全身像。决不能拍成半身的象腰斩的照片。如果您以他们的铜像为背景拍照,也不许只拍到一条腿或半个头。

这就是我站在“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铜像前拍的照片,严格遵守当地的规定。

这是万寿台金日成铜像两侧的雕塑群像,每侧的群像,巨大的红旗有20米长,下面雕刻有109个高达5米的人物。

导游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些人物的具体故事,却不厌其烦地反复介绍塑像重量、高度和宽度,基座有多少块砖砌成的。塑像背后的马赛克墙是有多少块瓷砖铺砌而成的,多长多宽;有多少个工人花了多少天才砌成的,详细到开工和落成的具体日期。还告诉我们金日成或金正日来到万寿台的次数和具体日期。十分有趣的是这个塑像建成时,金日成同志还活着。

数字在朝鲜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2016米长,表示伟大领袖金正日同志的生日,二月十六日。这个铜像重达815吨,代表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建国日期,八月十五日,苏联军队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朝鲜的日期。有时候也会弄得无所适从,当导游介绍这里有175级台阶,我们问她175代表什么时,她却无言以对,更弄的我们一头雾水。

在朝鲜,红绿灯经常不亮,取而代之的是交警的站岗指挥,通常是男的交警站岗。但是,在平壤交警却是穿着白警服蓝裙子的漂亮姑娘,十分养眼。

 

据说她们两个小时一换班。她们的动作精准、果断,流畅,没有丝毫的迟疑。

不过据说晚上会有男交警来替换她们。男交警的夜间值班警服上带有荧光标志,就像一颗挥动手臂的圣诞树那样闪闪发光。

面包车载着我们驶过几个街区后来到了“胜利博物馆”,介绍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建国历史。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里都会有“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纪念像,雕塑或油画,这里陈列的是巨幅的油画。

当我看到有四台风扇吹着油画时,实在有些迷惑不解了。难道他们怕金日成同志在投灯的照射下太热了?

另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不得对着军人拍照。不过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从来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不久我就做起违规的事情来了。在这位穿着军装的讲解员讲述革命历史故事时,就拍下了下面这张照片。不过别误会,这不是真正的军装,只是有点象军装的博物馆制服而已,肩章上并没有军衔。

博物馆中有大量介绍二战后 - 朝鲜战争前这一阶段的形势的资料,许多是从当时的报纸上翻拍的。

这里是专门介绍当时苏联对朝鲜的支持,斯大林同志的照片放在中央。

许多当时的俄文宣传画,谴责美国的侵略。

在博物馆的地下室里陈列了许多朝鲜战争时期的武器。飞机、坦克和卡车均是当时苏联援助的。我感到十分惊奇的是,他们是如何将这些庞然大物运到地下室中的。也许是先把这些装备运到已经建好的地下室中,再盖的那博物馆大楼?

T-34中型坦克。

雅克-9P战斗机,朝鲜战争早期使用。

当年最先进的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

这是当年一颗大树的树根,据说这颗大树枝叶茂盛,空袭时可以有10辆大卡车躲在树下。

朝鲜战争中缴获的大量美军武器。

当年马林科夫同志送给金日成的座车。

这是一个战场的实景演示,所表现的是一个简单而英勇的战场故事。当时的军事运输卡车卡车需要通过一个盘山公路上的大桥,不能开灯。美军和南朝鲜傀儡的飞机又在上空轰炸,在这座桥的一根梁被炸断的瞬间,一位英勇的朝鲜战士跳到桥下用双臂托起了钢梁。演示中的解释说:这位战士的身躯就像钢柱一样,顶起了桥面,让车队顺利通过,这完全是受到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精神鼓舞的结果。所有经过这座桥的司机都满含热泪奔赴前线。

接着导游将我们领出了博物馆,来到停在江边的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上。

一开始让我们看一段有关该间谍船的电视短片,用俄语解释的。介绍事件的经过。


这段历史是这样描述的,当时这艘间谍船正靠着朝鲜的领海进行电子情报的收集,打着科学考察船的旗号。突然之间有四艘朝鲜小船包围了这艘间谍船,并向其开火。打死了船上的一名船员(科学家),其余八十二名船员投降、被俘,这些人被扣留在朝鲜长达十一个月。被关押的美军船员在一封道歉信上签字,承认自己的侵略行为。美国政府也在一年后不情愿地发表声明,承认“普韦布洛”号是一艘间谍船,不小心侵入朝鲜领海。随后,所有的“科学家”被释放回美国。

 

船上留下的炮弹弹孔。 

 间谍船上的监听设备。

 

背景资料:

“普韦布洛”号间谍船事件始末

摘自:网易军事

1967年12月底,美国海军中校劳埃德?布克接到美国驻日海军司令部的命令,担任美国海军当时最先进的侦察船之一“普韦布洛”号的船长,去搜集朝鲜方面的电子情报,同时监视苏联海军在对马海峡的活动。

为了安全顺利完成任务,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特别指示布克:“普韦布洛”号的侦察范围限于北纬39度至42度之间的日本海;在整个侦察活动中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如果发现苏联海军舰艇,可以在距离其200米处航行,并要拍到比较清晰的照片。

1968年1月11日拂晓,“普韦布洛”号从日本佐世保港悄然出发。经过5天的航行,“普韦布洛”号到达第一个预定侦察海域——朝鲜清津港的外海。

白天,“普韦布洛”号的活动位置都在距离朝鲜东海岸14海里以外的公海(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范围为12海里),夜间则为了避免因导航偏差误入朝鲜领海,而一直退到距离海岸20海里以外的公海。

1月22日,“普韦布洛”号驶往朝鲜重要港口元山的外海。次日正是“普韦布洛”号侦察行动的最后一天。

1月23日,海上风平浪静,气温也上升了不少。布克决定趁难得的好天气抓紧进行侦察。于是,“普韦布洛”号一改前些天远离朝鲜领海的谨慎做法,缓缓驶至朝鲜东海岸约12海里处,并打开了所有侦察设备,接收朝鲜的无线电信号,频频向日本总部发出无线电密码。殊不知,此时它已经钻进了朝鲜海军张开的大网之中。

其实,“普韦布洛”号早在两天前就已经被另一事件推上了风口浪尖。

1月21日深夜,几名身着韩国军服的朝鲜第124部队的突击队员渗入韩国首都汉城,直到距离总统府青瓦台只有一个街区处才被发现并消灭。这就是著名的“青瓦台事件”。

根据以前的惯例,朝鲜在与美韩发生摩擦之后必定会再次行动,以达到打击敌人、振奋民心的目的。据此,美国驻日海军情报部门建议“普韦布洛”号立即返航。但这一建议遭到否决。美国海军高层心存侥幸地认为,“普韦布洛”号只有一天就可结束任务返航了,估计朝鲜方面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采取行动。

然而,朝鲜方面早就发现了行踪诡秘的“普韦布洛”号,而“青瓦台事件”促使朝鲜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

1月23日中午时分,布克接到报告,说一艘朝鲜猎潜舰正快速逼进,他当即赶到信号台。这时,从电台的国际航海通用频率中传来了朝鲜猎潜艇的询问:“你们是什么国家的船只?”布克连忙下令升起美国国旗表明身份。此时,又有4艘朝鲜鱼雷快艇急速赶到。猎潜艇接着又发出“立即停船,否则就要开火”的要求,“普韦布洛”号立即回复说:“我是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正在执行考察作业。”这时,朝鲜的米格飞机也出现了,并在“普韦布洛”号上空盘旋。朝方接着要求:“你船必须马上跟随我船靠岸检查!”,但布克置之不理,指挥船只逃跑,但由于遭到朝鲜鱼雷艇的拦截,船速极慢。

布克于是下令破坏船上的电子设备、销毁机密文件。但美国海军根本没有应付此类突发情况的预案。于是,船员们一边手忙脚乱地用斧子和榔头猛砸价值昂贵的先进电子仪器,一边用打火机焚烧机密文件,实在来不及处理就朝海里倒。

为了阻止美国人破坏船只,朝鲜舰艇立即组织武装人员和十多名水兵登上“普韦布洛”号,结果发现船上只有小部分设备和文件被破坏,大量有价值的航海日志和无线电情报等重要文件均完好无损。于是,朝鲜水兵将“普韦布洛”号所有船员蒙上双眼,反捆起来,并操纵“普韦布洛”号驶向朝鲜的元山港。随后,美国船员被押往平壤。

“普韦布洛”号落入朝鲜之手的消息震惊了整个美国。随后,美国政府使出其惯用的武力威胁手段,加大了在朝鲜半岛的军力部署,将轰炸机和F—4、F—105等数百架战斗机调到韩国乌山和群山等空军基地。

面对美国的大兵压境,朝鲜做出了强烈反应。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命令朝鲜人民军、工农赤卫队和全体人民做好一切战斗准备。1968年2月8日,朝鲜通过媒体发出警告:朝鲜将“以报复来回答报复,以全面战争回答全面战争!”半岛局势一触即发。

这时,美国突然“软”了下来,沉默了一个月后才发表了谴责声明,而且声明除了要求朝鲜归还船只、释放船员外并没有发出报复的威胁。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美国当时正深陷越南战争泥潭,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与朝鲜一战。据美军负责制定作战预案的高级参谋和专家推算,如果对朝鲜发动空袭,飞机的战损率将高达70%。更令美国担心的是,中国和苏联等国都以各种形式表示了对朝鲜的支持,并准备随时支援朝鲜。这就让美国的底气更加不足。

在发表谴责声明后,美国主动提议谈判解决“普韦布洛”号事件,朝鲜顺势接受,和美国开始了历时近一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失去了“武力恫吓”的法宝,美国在谈判桌上节节败退,最后完全接受了朝鲜方面提出的“3A”条件,即Acknowledge(承认错误)、Apologize(谢罪道歉)、Assure(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1968年12月23日,美国政府承认其电子侦察船侵入朝鲜领海,并发表书面声明进行道歉。同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称鉴于美国“普韦布洛”号船员“坦白供认”其侵犯朝鲜领海的罪行并一再请求宽恕,而且美国已于当天向朝鲜“赔礼道歉”,朝鲜政府宣布没收该船以及船上所有的设备和武器,将全部船员驱逐出境。同一天,朝鲜把“普韦布洛”号上的82名被俘船员以及一具死亡船员的尸体在板门店移交给了美方。至此,历时11个月的“普韦布洛”号间谍船事件终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