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ollege algebra:高考散文阅读训练集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55:09

高考散文阅读训练集锦

                             ——东华高中 陆 波(原创)

散文阅读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海市 

             ——张抗抗 
  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地很平,一马平川。视线里弥漫着黄褐色的沙地,从车轮下一直通向地球的尽头,眼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旋风突然就出现了。风夹裹着黄沙,像一只只倒扣的金钟,呈U字形,底部紧贴着戈壁滩,任意地旋转舞蹈着。那是一页奇妙的图景,大漠上凝固的黄色成为一块巨大的底版,与游曳的黄色旋风浑然一体。镂空的风柱又似一支急促的喷泉,安慰着沙漠里的行人。再没有更多的颜色了。戈壁只有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金黄。 
  出凉州、经张掖、过酒泉,漫漫长途,古城的绿洲与绿洲之间,没有河,没有泉,也没有井。 
  黄沙古道,掩埋了多少流放者饥渴的白骨和焦灼的灵魂。 
  真的没有绿树也没有河流么?苍天在上,谁能拯救这荒茫死寂的戈壁? 
  昏沉沉的困倦中我睁开眼。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为之一亮——那是海么?灰蓝色的水波漾溢着,弥漫着,悬浮于沙洲之上,宁静而安谧。水上横一道长长的湖堤,堤上有树,清晰而精致的树影,一棵棵生动地排列着,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更奇妙的是,水面上还映着绿树的倒影,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在沙漠的骄阳和干旱中,那水,想必是清凉又甘甜的。 
  那一定是个好去处了。我问,那是个什么地方呢? 
  是海市。司机回答。 
  海——市?这真的就是海市?怎么就和真的景致一模一样啊? 
  脑子里忽然涌出许许多多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焦渴的找水人,怀着虔诚和崇敬之情,流尽了最后一滴汗、耗完了最后一滴血,倒毙在沙漠里。也许临死时,还在期待着他那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会如奇迹般出现…… 
  再看海市,那清清的湖、静静的树,分明露着一种狡诈和虚伪的微笑。可为什么,曾有人会以生命相托,祭祀这本来虚无而渺茫的幻影呢?连同我在内。 
  如不是亲见,我也不相信如此美丽诱人的海市,会是一个骗局。然而,海市没有罪过,海市因沙漠的气流和折光而现,海市本无意。而人,辛劳饥渴、疲于奔命的赶路人,孤身于茫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寻求一处绿树环抱的甘泉,就成为苦难的旅程中,灵魂最后的庇护地和温柔之乡的梦。人依赖于心造的幻影,苦挨岁月,为自己的精神天国付着高昂的代价。人迷恋海市,人也没有罪过。 
  尽管海市的谎言早已被人戳穿了很久,却仍然还有饥不择食、自欺欺人的后来者,走进那没有坐标的戈壁滩,在无水的沙海中迷失自己。车窗外,遥远的海市仍然烟波浩渺、树影幢幢,美得充满诱惑。车迎着那片海市而行,海市始终浮游在沙漠的尽头,在我前行的左侧,固执地不肯离去。有一阵寒颤从心头掠过,不敢再看海市一眼。那时候我只剩下一个愿望:我只想快快走完这片苍凉的不毛之地。 
  临近中午,阳光越发炽烈,金色的戈壁要燃烧起来。抵达安西城时,天空忽然飘来几片黑云,一阵凉气袭过,豆大的雨点落下,干燥的地面扬起一层白粉,雨却顷刻无踪无影。旋即,清朗而广袤的天穹之下,横空划出一道巨大的七色彩虹,勾勒出一片绚丽的辉煌。司机说,你们的运气不错呵。我走那么多次,也不是回回都看到这样的景色啊。 
  我心里却觉得一种莫名的酸楚。我只想快快地往前走,快些到达前面那片真正的绿洲。没有狰狞的旋风、没有虚幻的海市、没有稍纵即逝的彩虹,却有冒着炊烟的房屋、欢乐的人群、油绿的青稞麦和那丰收的田野…… 
  戈壁是单纯的。在这片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黄色世界里,美丽的海市和斑斓的飞虹就成为沙漠的调色板,成为旅人一个虚幻的希望。可惜它们并不真正存在,当彩虹悄然隐去、海市无声消失的时候,人们仍然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走出戈壁,去寻找活水和黑土,寻找蔚蓝色的大海和坚实的船帆。 
  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河,然后,在路边种上一排排树苗。 
  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浸润着绿叶的水,就在树根下流淌。 
  ——选自《读者》2006年第22期 
  1.文章第二段描写旋风,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旋风怎样的特征?(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文中司机说“你们的运气不错呵。我走那么多次,也不是回回都看到这样的景色啊”,“这样的景色”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人迷恋海市,人也没有罪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海市”,作者生发了哪些联想和议论?请分点归纳。(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80字左右)(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送儿“洋插队 

                                        ——老知青
  孩子若养尊处优,就会缺少进取的动力,如果能到国外留学肯定是件好事,既能开阔眼界接受新知识,又能磨练意志增强自立能力。能够学好一门外语和专业知识,弄个洋学位“镀镀金”,就算成不了大事业,也总比在国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上大学、毕业之后难找工作要强得多。 
  ——朱志成 
  此话题前几日刚同几位同事讨论过,我感到:凡事要量力而行。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国外上一所名牌大学,再回国效力,对促进整个社会科教兴国,应是大有裨益的。至于何时出国“洋插队”,就要看每个家庭的承受能力了。我想,最好大学以上学历在国外读,国外4年可以读出个硕士,在国内不太可能,尤其是管理类的学历,最好在国外读,这样省得在国内考上大学又要在国外重修相关的学位。 
  ——田田 
  我女儿21岁时去了悉尼攻读硕士学位,所以我对“送儿洋插队”的利弊是有着切身体会的。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讲,留学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如果要孩子在读书的同时,再赚钱养活自己,说说容易,但孩子在真正去做的时候是艰苦的。这个不仅要有思想准备,还要有工作能力的准备。 
  第二就是学习问题,包括课堂学习和社会学习,而社会学习则更包含了哪些应该学,哪些不应该学的问题。在国外,人文背景不同,家长又不在身边,需要孩子有很强的自控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对年龄太小、还没能建立起正确世界观的孩子来说,存在一定的危险。在国内会发生的问题,在国外更容易发生。 
  第三个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沟通问题。在同一屋顶下尚且产生代沟,更不用说他将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文化、观念上、语言上都会慢慢地出现差异,做父母的必须有这个认识,同时努力提高自己,否则,后果只能是双方都感到别扭、不快活。 
  孩子出去了,对培养他的“独立性”是绝对有利的,然而这个“独立”带出来的结果却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还没“送儿洋插队”的父母们,可千万要想清楚了。 
  ——小吴 
  “送儿洋插队”不可猴急跟风,说这话的背景是我送小儿出去时上了中介的当,糊里糊涂地进了个不知所云的“国际学校”。孩子年幼,也辨不清个好坏。幸好我们在当地的一个亲戚帮我们发现了问题。帮我们把孩子转到了公立学校,但最初交的一大笔学费和手续费就白扔了。 
  ——木头 
  送儿出国,要考虑孩子的心理适应与承受能力。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糖水里泡大,在家里是六大行星跟着转。在国外,如遇上好的监护人,小孩吃住生活有保障;如遇上不好的监护人,情况就难以预想了。在国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之间的矛盾,有时候很尖锐,如不正确处理,小孩子会承受不住打击,影响学习,甚至精神负担过重,会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要出国,应从小训练他们的独立、处世能力。 
  
  ——宋佳 
  有条件当然不妨送儿留洋,但我对把还在上初中、高中的孩子甩到国外去做法不敢苟同。有些做父母的太忙,平时给孩子的本就只有钱而已,他们或许觉得花巨资把小孩送到国外便已是尽了责了。但我总觉得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心灵的健康发育,还需要父母全身心的付出爱与关怀。岂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把监护责任卸给一个全然不识的洋人? 
  ——老方 
  5.结合文意,说说下列词语的含义。(6分) 
  (1)“洋插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挤‘独木桥’”是指:______________ 
  (3)“六大行星”是指: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老方”和“小吴”对“洋插队‘”的基本观点。(4分) 
  (1)老方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吴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7.田田认为对“洋插队”做法要量力而行,依据文中所列的各种说法,对“量力”作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上述各位的说法,概括说明全文对“洋插队”的几种意见。你赞成哪一种意见?请简述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珍惜愤怒

              ——毕淑敏 
  小时候看电影,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在官邸里贴一条幅“制怒”。由此知道怒是一种凶恶而且丑陋的东西,需要时时去制服它。 
  长大后当了医生,更视怒为健康的大敌。师传我,我授人;怒而伤肝,怒较之烟酒对人为害更烈。人怒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寒毛竖紧……一如人们猝然间遇到老虎时的反应。 
  怒与长寿,好像是一架跷跷板的两端,非此即彼。 
  人们渴望强健,人们于是憎恶愤怒。 
  我愿以我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换取永远珍惜愤怒的权利。 
  愤怒是人生的正常情感之一,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信仰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愤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小悲小喜缠绕着我们,我们便有了太多的忧郁。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的有倒拔垂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有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蕴蓄极大张力的愤怒。 
  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犹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当人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当人首先戒掉了愤怒,随后再戒掉属于正常人的所有情感后,人就在活着的时候走向了永恒——那就是死亡。 
  我常常冷静地观察他人的愤怒,我常常无情地剖析自己的愤怒,愤怒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真实,它赤裸而新鲜,仿佛那颗勃然跳动的心脏。 
  喜可以伪装,愁可以加以伪装,快乐可以粉饰,孤独忧郁能够掺进水分,惟有愤怒是成色十足的赤金。它是石与铁撞击那一瞬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 
  喜更像一种获得,一种他人的馈赠。愁则是一枚独自咀嚼的青橄榄,苦涩之外别有滋味。唯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赤裸裸地裸露了你最隐秘的内心。于是,你想认识一个人,你就去看他的愤怒吧! 
  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统帅,出伟人,出大师,愤怒驱动我们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辉煌的业绩。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 
  怒是制不服的,犹如那些最优秀的野马,迄今没有任何骑手可以驾驭它们。愤怒是人生情感之河奔泻而下的壮丽瀑布,愤怒是人生命运之曲抑扬起伏的高亢音符。 
  珍惜愤怒,保持愤怒吧!愤怒可以使我们年轻。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 
  9.文章开头写“怒”的凶恶与丑陋,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林则徐主张“制怒”,作者则主张“珍惜愤怒”,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指代的是什么?作者对此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愤怒”“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要呼吁“珍惜愤怒,保持愤怒”?根据全文,分点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把“旋风”比作“一只只倒扣的金钟”和“急促的喷泉”,给人以直观的印象(或“表现了戈壁旋风独特的颜色与形态”)。(2分)“旋转舞蹈着”和“安慰着沙漠里的行人”则是拟人,写出了旋风“任意旋转”和“急促”腾空的动态特征。(2分)(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应锁定原文第二段,逐句细读并结合具体词句组织答案。) 
  2.(1)“这样的景色”指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阵雨和彩虹等。(2分)(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应注意下一段的“没有狰狞的旋风、没有虚幻的海市、没有稍纵即逝的彩虹”。)(2)因为辛劳饥渴、疲于奔命的赶路人,孤身于茫茫戈壁、漫漫大漠,寻求绿树环抱的甘泉作为灵魂最后的庇护地(2分),依赖于心造的幻影苦挨岁月,这是无可非议的(2分)。(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人迷恋海市,人也没有罪过”在原文第十二段,本段先说“美丽诱人的海市,会是一个骗局”,接着用“然而”一转,转说“海市没有罪过”和“人也没有罪过”。题目答案就在“而人,辛劳饥渴、疲于奔命的赶路人……为自己的精神天国付着高昂的代价”这几句中) 
  3.①联想到眼前景象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②联想到许许多多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③议论美丽诱人的海市是一个骗局,然而海市没有罪过、人也没有罪过。④联想到前面那片真正的绿洲中有冒着炊烟的房屋、欢乐的人群、油绿的青稞麦和那丰收的田野。⑤议论了戈壁是单纯的,海市并不真正存在,人们只能依靠双腿走出戈壁,寻找“绿洲”。⑥联想到引水种树、改造沙漠。(答出5点即可,每点1分。)(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6个要点,对应的原文分别是第六、十、十二、十五、十六段和结尾两段) 
  4.文章描写了戈壁上狰狞的旋风、虚幻的海市以及稍纵即逝的彩虹(1分),意在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与其依赖心造的幻影,为自己的精神天国付出高昂的代价,不如行动起来,依靠自己,寻找、创造“那片真正的绿洲”——美好的生活、人生的幸福(4分)。(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中心的能力。答题思路是先说明写了什么内容,再阐明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文章的思想意义。对思想内容的概括,应注意摘录文中的核心句并作整合。本文的核心句,主要是倒数第三段的“人们仍然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走出戈壁,去寻找活水和黑土,寻找蔚蓝色的大海和坚实的船帆”。此外,末尾两段也值得咀嚼:“在路边种上一排排树苗”,由前面的“寻找”说到“改造”,是对上文的一种承递:“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则含蓄地与海市的虚幻形成了对比) 
  5.(1)中国孩子到国外去生活、学习(2)同时参加全国高考统考(3)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6.老方:中学生“洋插队”不可取。小吴:对中学生“洋插队”应辩证看待。 
  7.(1)估量孩子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2)估量孩子的自控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3)估量孩子的学习能力(4)估量自己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8.(1)三种意见:一是赞成;二是反对;三是辩证看待。(2)略。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9.有必要。这样写反衬了下文所述的愤怒的积极意义,使中心更突出,使行文曲折生姿。 
  10.不矛盾。林则徐主张“制怒”,一是针对愤怒的消极方面而言的,二是他所处的环境不同;作者主张“珍惜愤怒”,是就愤怒积极的、有价值的一面说的。 
  11.越来越少的有倒拔垂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有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蕴蓄极大张力的愤怒。作者对此持否定(或“不满”)的态度。 
  12.修辞方法是比喻(“暗喻”)。含意:愤怒是人的生命力在瞬间的强烈释放,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比如使人丧失理智)。 
  13.①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它能使人生完整(“健全”)。②愤怒能坚强人的意志。③愤怒使人避免活着的时候就走向死亡。④各种情感中,唯有愤怒是真实的。⑤愤怒便充满活力,可以使人做出辉煌的业绩。(分别依据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第九至十一段以及第十二段归纳作答) 


  散文阅读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庄周的燕子

                   ——陆波
  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受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 
  庄周先生说到这儿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庄子惜墨。几千年前,庄子辞了那个小官,生活可能十分困难,头脑里的思想又像春天绽放的花,一层层一簇簇,一齐挤着向外怒放。庄子写不尽它们,手里钱少,买笔买墨都要算计,有个思想,只能几笔画个轮廓,细节就顾不上了。像采花的蝴蝶,它要去光顾下一朵花。所以,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那是庄周的思想一路飞奔留下的空白。 
  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 
  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得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 
  说到底,燕子是最狡诈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对来自别人的信任受宠若惊。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檐下。你一抬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类被感动,像从人海中找到一个相知的朋友一样对待燕子,就差不能同燕子握手拥抱。但燕子第一招奏效之后,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马上把自己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梁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它绝不嬉皮笑脸地落到人家的饭桌上、手上、肩上做亲昵状。这样小心还不够,它在人类的私生活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上几个月,便举家搬迁。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的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来。你看它们也不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过了几个月,人类已经开始思念燕子,燕子也就在这个时候又回来了。燕子巧妙地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 
  还有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是麻雀。它也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们的蛋被顽童任意毁坏,成鸟被大量捕杀。原因何在?麻雀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却又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它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小小的鸟,竟敢在我的眼皮底下玩花样,你以为我是瞎子?麻雀的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人的自尊心。它既防着人,又不远离人,整天围着人聒噪,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 
  是有人将燕子比做剪刀的,这是就外形说的,可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它一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人类,也没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 
  1.本文以“庄周的燕子”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从燕子的身上领悟到了什么样的“处世的大智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段由燕子而写麻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请结合原文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这句话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精了。 
  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用炸药!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5.文章开头交代红柳丛生长的环境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怎么看待第五段中司务长的算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极力描写挖掘红柳根“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的标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点明了燕子的处世是一种哲学,引出了作者叙事的主体——燕子。 
  2.亲近人又不受人的控制,保持自己精神的独立。 
  3.以麻雀反衬燕子:燕子既信任人类,又能与之保持恰当的距离,因而能与人类和平相处;麻雀则既不信任人类,又不远离人类,因而为人类所不容。这样写越发突出了燕子处世的大智慧。 
  4.这是比喻的说法,从形来看,燕子像一把剪刀;从神来看,燕子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它摸清了人类的心理和情绪,其智慧就像刀一样深入到人类的灵魂深处。 
  5.①说明红柳生长的环境极其恶劣,反衬出红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②为下文写砍伐红柳作伏笔,为红柳被人们毁灭的惨痛悲剧张本,突出其悲剧效果。 
  6.司务长的算账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可悲:这种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掉了这离太阳最近的唯一的绿树,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7.人们所花的力气愈大,所使用的工具愈先进,文章的悲剧效果就愈强烈:生命力再顽强的树也敌不过人类的强力和“高明”。 
  8.文章的标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是“离太阳最近”的树;深层的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长的气势,透露了它的伟大力量。 

高考散文阅读专练

散文阅读训练(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思念是人生的彩虹

            ——从维熙

  思念是一种享受。比如,在冬日里思念起小花萌芽的早春,在春日里思念起十月的枫红,闷热如煮的夏日里,忆起冬日飞舞的雪片,或是在冰河封冻的严冬,突然记起百花争艳的春天,都会给人的精神上带来一丝慰藉。如果把春夏秋冬比作人生四季,那么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 

  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无所不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可以载人登上月球,一台笔记本电脑,任你访问世界的名山大川,天与地之间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去衡量,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不久前,友人从美国打来电话说:“你在电脑上安上一个出像设备,我们通话时就可以面对面地看见彼此的形影了。”我说:“别,还是让我留下点想象和思念的空间吧!”之所以这么回答,因为我不想让电子光波破坏了思念的情怀。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他的肖像,那固然有瞬间面对面的快乐,但是思念与想象之苦与乐,便会随之化为泡影。人类生活———包括亲情在内,是需要一点距离的,假如溶解了这种距离,感情的天平永远在平衡点上,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更有甚者,会使感情霉变而生菌,继而发生病变。更何况,我刚回来探亲不久,朋友们的音容笑貌,还鲜亮地活在我的记忆库中呢?! 

  古代诗词中的“长相思”,来自于“久离别”。余光中一首《乡愁》的诗章,所以那么撕裂肝肠,就是因为“久离别”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当然作为民族统一大业来讲,除非一小撮“台独”,没有人会希望民族长期分割,但是这种《乡愁》点燃起的思念之火,将是海峡上架起飞虹的力量。不是吗?民族情愫如此,亲情与爱情的真谛,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民谚中“久别胜新婚”的成语,不就是对思念的最好诠注吗!常常见到一些时尚中的人,像蜜蜂巢居那般形影不离,殊不知没有空间没有思念,没有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感情田园中的绿阴会褪色的,没有精神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是会变质变味的——虽然伊人仍旧,但实质上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了。 

  古人说的“大爱无形”与“挚爱无声”,不是空对空地坐而论道。而是实对实的感情界定。记得,1998年中国作家出访宝岛台湾,王安忆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她的回答是“我向往古典”。此话出口后,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声,之所以如此,全然在于时尚中人,太少了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中的“1”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九曲通幽之享受。人类感情世界的精神数码有含金量,是难以跟随手指在电脑键盘上的动作翩翩起舞的。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的灵魂的泼皮游戏。如果将此延伸到文化领域,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之风,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引向“肥皂剧”那般的精神墓场。 

  当然,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许多多前人无法想象的方便,因而我们常为生在这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笔记本电脑和无所不能的飞机,给了我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因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挂,化为宇宙间之乌有。看看春运时人头攒动的车站吧,那是思念井喷的绝妙写照,如果人间死了这种思念,还会有这种精致的画面吗? 

  保留一点思念与想象的空间吧!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所独有的精神彩虹。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7年2月17日)

  1.结合全文,作者为什么说“思念是人生的彩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下面两句话。 

  ①为什么说“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说“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构思立意上很有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既写到古诗词,又谈到余光中的《乡愁》诗章,还提及中国民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五段中,作者对“时尚和古典”的态度如何?作者借此话题贬斥了社会怎样的现实状况?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回望戈壁

        ——赵 炜

  见惯了中原大地麦苗青青的柔美、梧桐树叶的繁茂、月季花开的耀目——猛一看到碎石满地的戈壁滩,我的视线不由得变得高远起来,西部特有的辽阔苍茫一下子就印在了脑海。

  在从嘉峪关通往敦煌的路途中,远望祁连雪山,晶莹沁心,近瞻戈壁沙漠,伸展无垠。戈壁滩,意即寸草不生的地方。塞外雨少,全靠渠水灌田,每遇山洪暴发,裹石而下,沟渠四溢,碎石成滩,年久即成戈壁。这里杳无村树,满地坚沙卵石自由地翻滚着,唱着孤独的歌。强烈的紫外线把大地照射得焦灼难耐,使沙砾镀上了金色,随风翻涌,如叠浪,似瀚海。然而这里也不时有绿色的小植被出现在眼前,那就是戈壁上盛开的青青的骆驼刺。随处可见的还有粉红色的沙枣花,瘦瘦的芨芨草等。它们就如这里的主人,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家园。在凝望戈壁的眼睛逐渐疲劳的时刻,突然还会呈现出一片如茵绿野,谁都知道那就是绿洲田园,沟沟坎坎,红柳点缀,生机盎然。 

  回望戈壁,我不知怎的竟然感到一种深深的眷恋,不仅是对这里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好像还有更多。这片土地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在昔日的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商人带着自己的驼队艰难跋涉,那一声一声的驼铃中,牵系着多少寻梦人的心曲。明代长城最西的起点嘉峪关,古时有多少军队将士和使者在这里通过,踏上漫漫征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几多慷慨悲歌,几多家国情怀。关门旁有许多过路客人题写的诗词,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是:“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把门关,要回家乡难上难。”诸多诗歌都表达了那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洒脱豪迈,吟咏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惆怅。同时,这里还有祁连山的回声,有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西路军的悲壮之行,有美丽飒爽的红军女战士的英魂……有太多不朽的篇章和历史的记忆。 

  画家张大千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这里都是画画的好素材。”从中原地区千里迢迢来到戈壁,的确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机遇。这里的苍茫天地、血色残阳、漫道雄关等都能使艺术家找到新的题材。作为一名旅行者,我也将自己的情感与渴望融入了这片土地中,因为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涌动的像火焰一样的激情。看着戈壁滩上的一队队骆驼、一丛丛骆驼刺、一片片芨芨草,感觉是那么亲切,它们是戈壁的生灵,是生命的甘泉,也是一代代大漠人坚强不屈的灵魂所在。我明白了,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想有一个精神的栖息地,有一个放置灵魂的场所。而我在戈壁滩上,则体验到了一种放达旷远的人生滋味。 

  6.文章写戈壁,开头却从中原的麦苗、梧桐、月季写起,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解释“它们就如这里的主人,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家园”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三段末尾说“有太多不朽的篇章和历史的记忆”,这里的“篇章”和“记忆”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我明白了,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想有一个精神的栖息地,有一个放置灵魂的场所”这样的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这句话运用暗喻,既形象又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又启示人们对自身的精神生活进行反思,给人带来精神的希望和慰藉。 

  2.①人类生活,包括亲情,是需要一点距离的,没有了这种距离,会让人们之间的感情淡化,更有甚者,会使感情霉变而生菌,继而发生病变。 

  ②现代化的东西虽带来方便和直达,但空间距离渐趋于无,也使人失去了思念,失去了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失去了精神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会带来生活的变质变味。 

  3.文章开篇点明题旨,一句“思念是一种享受”让人刮目相看,人常说“思念是一种病”、“思念是一种痛”,但作者反其道立意,认为“思念是一种享受”,一下子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接着,作者说:“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这是构思的纲,下文就围绕这句话展开,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结尾回应标题,再一次表明观点,言尽而意无穷。 

  4.①多处引用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促使读者去思考。②为了说明“久别离”后“长相思”的动人魅力,启示读者“思念”必须以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为前提。 

  5.借王安忆的回答表明自己对古典的向往,因为古典有曲径通幽之美,讲究含蓄而深邃,而时尚中人则少了曲径通幽之美,凡事讲快捷,于是没有了九曲通幽之享受。作者借此话题贬斥了人们不再追求“大爱无形”与“挚爱无声”,凡事讲快捷方便的后果是真情缺失,感情变成了装点或游戏,而文化则崇尚“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之风,导致“肥皂剧”般的精神墓场。 

  6.和后文所描写的戈壁形成对比,突出了戈壁的辽阔苍茫。 

  7.这句话表面赞美戈壁上的小植被和生灵,实际上赞美了生活在这里的默默坚守自己家园的人们。 

  8.①商人的驼队艰难跋涉;②军队将士和使者的慷慨悲歌与家国情怀;③过路客诗词中的洒脱豪迈和惆怅之情;④西路军的悲壮之行与红军女战士的英魂。 

  9.因为艺术家在这里找到新的题材,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旅行者(我)将自己的情感与渴望融入到了这片土地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涌动的激情及戈壁生灵和大漠人不屈的坚守精神,我也体验到了一种放达旷远的人生滋味。

散文阅读训练(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寒山寺悟禅

     ——王本道

  少时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还以为这寒山一定是个古木参天、风景佳秀的名山。许久之后,才得知寒山乃唐代一位高僧的名字。平心而论,《全唐诗》中所收张继的40余首诗中,其他诗作称不上是上上佳品,惟独这首《枫桥夜泊》堪称唐诗中的精品。诗使寒山寺更加名重禅林;寺又使张继和他的诗远播重洋。今年暮春的一日,我有幸造访这千年古寺。 

  大雄宝殿的香火很旺,身着各色服装的善男信女们虔诚地顶礼膜拜着,众位高僧也手持木鱼,双目紧闭,肃穆地为膜拜者口诵经文。据说,寒山寺的古钟只有午夜时分才可敲响,千余年来,那108下钟声不知震撼过多少人的心扉。然而让我奇怪的是,眼下还是正午时分,伴随着大雄宝殿庭院里的袅袅青烟,钟楼里的钟声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寺内碑廊陈列的碑刻闻名遐迩,有《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张继的这首诗,历来的注释一直比较低调,称其是一首抒发羁旅愁绪的七绝。对此,我一直不以为然。特别是三四两句,以往普遍认为是凄楚的钟声使旅人的愁情更加浓烈。而我却以为,恰恰是这钟声使作者自省自警,从一腔愁绪中得到了解脱。按佛法的说法:“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当年张继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归途羁旅枫桥,冷月西斜,栖乌惊噪,难免悲从中来。但作者的情绪并没有只限于此,当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来,他深受启迪,于是诗兴大发,留下了这千古绝唱。或许也正是这钟声才清除了他不第的烦恼,促使他继而刻苦攻读,再次进京应试,终于中了进士。果真如此,我想,那《枫桥夜泊》大概应该归于禅诗一类了。 

  本人并不信佛,也不谙禅事,但进得庙来也想体会一下个中的滋味。要学禅事进入禅的境界还真是件难事,只有靠自己的灵性去认识或领悟。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名句,意思是到了水穷之处不但不烦不恼且产生了观云的兴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了作者被罢官后贬到边陲的心境,尽管孤独寂寞,却仍有“寒江独钓”的兴味。而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一种大境界、大超脱。正由于这样,我国历史上众多的知识分子尽管一生之中在宦海几经沉浮,但大多都能虚怀若谷,安之若素。 

  走出寒山古寺,日已西斜,毗邻寺庙的古道之上,长街人流,裙带飘香,“人面桃花相映红”。许多人周身洋溢着朝拜之后的虔诚与满足。其实,这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正设置着种种诱人的机遇和恼人的坎坷在等待着他们。是春风得意抑或是厄运当途,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既然进庙烧香,就要有个禅的心态,否则,欲无止境,当了皇帝还想成仙,天生的幸运儿总想锦上添花,过高的期望值往往导致物极必反,喜极生悲。只是哪得诸般都占尽呢?凡人还是应该调整心态,安心静虑,平和地待人、待己、处事。即使是华盖当头又无力回天,那就学学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还能落得个“知足者常乐”的结局呢! 

  (选自《散文垫高心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作者认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上上佳品,该诗的第一、二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对《枫桥夜泊》这首诗,历来认为是一首抒发羁旅愁的诗作,但本文作者另有研究。请简要概述作者的观点。(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造访寒山古寺后,是从哪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悟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草堂?诗魂

           ——陆波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点,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欷歔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它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沉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为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选自《散文垫高心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作者在游览杜甫草堂公园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杜甫草堂”不只是一个休息场所,更有其深层的文化意义。杜甫草堂的文化意义是什么?(3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细雨蒙蒙中游览杜甫草堂,作者认为这是老天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你理解“文章憎命达”的含义吗?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请你从文中至少选出三个对比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作者的理解与一般传统的认识不同,他认为“夜半钟声”震撼了诗人,使诗人自省自警,解脱了落第的一腔愁绪,转而刻苦攻读,终于中举。 

  3.作者是从这样三个方面来悟得禅理的:①从张继写《枫桥夜泊》,领悟其挫折面前不气馁,再接再厉终获成功;②推及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和他们的诗句,感受他们超脱现实的心理,领悟其身处逆境不烦不恼,自我超脱的人生;③针对人们朝拜神灵的盛况,以为神灵并不能消灾赐福,“春风得意抑或是厄运当途”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客观现象。  

  4.杜甫草堂的文化意义在于,它是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点,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是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5.这句诗的基本意义是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就如杜甫,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成为一代诗圣,彪炳青史。但他的凄凉际遇、他的苦寒人生,再次证实了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6.①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形成了对比;②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形成了对比;③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形成了对比。

 

散文阅读精选精练

19练  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藕与莼菜

        ——叶圣陶

①同朋友喝酒,嚼着薄雪藕,怀念起故乡来了。

②若在故乡,每当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着短的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藕。在藕的家乡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濯再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体味的上品的东西,这是清晨的图画里的重要题材,假若满污泥,就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意先把它们濯得这样洁了,才进城里来。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便站住了,红衫的小姑娘拣一节,头发银白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且人人了。这种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要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③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便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④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顺爽,切成了片,送入口里嚼着,颇有点甘味,但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⑤因为想起藕,又联想起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像这样就地取求很方便,当然能得日餐一碗了。

⑥而在这里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几瓶装瓶的西湖莼菜,他送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了。

⑦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

⑧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着罢了。若无所牵,更何所恋?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⑨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选自《故乡的梦卜乡情卷》,初载于1923年9月10日《时事新报》副刊《文学》第87期)

1.第②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回想,从哪三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故乡新秋图?请加以概括。

(1)          

(2)         

(3)      

答案  (1)勤劳、淳朴、健康的男女藕农。(2)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3)产藕的池塘和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

2.第⑦自然段中,“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一句中,“我”真的“向来不恋故乡”吗?又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     

答案  从句子本身来看,作者并不是真的不爱故乡,是作者故意这样写的,目的是要衬托“故乡可爱极了”。另外从深层意义来看,过去对故乡的思念,与今日迸发出的思乡之情相比,不深不足。

3.第③自然段中,作者构思一个邻居送藕给我们吃的情节,这样写起什么作用?

答:          

答案  构思这样一个情节,以对比(或反衬)来突出异乡的藕与故乡的藕不同,更好地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思乡情结传染给读者。

4.文章的结尾颇具特色,请加以赏析。

答:      

答案  “我觉得故乡可爱极了”直接抒情,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文章开头“我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前后照应;同时深化了文章主题。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  迅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

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锃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地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有没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了……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在阳光下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就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他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朝那地方也怔怔地发愣,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双脚扑向那里的。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像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副陌生而嘶哑的喉咙。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神曲·天堂》)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5.从文章看,老人们在人生的暮年为什么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答:      

答案  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可以“晒晒太阳”,冬天尤其如此;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谈当地的新闻;倾诉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让心灵接受阳光的映照。

6.按要求阐释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怎样理解这个比喻?

答:     

(2)“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答:              

答案  (1)怀里捂着金子般的阳光碎片,这一比喻充分表现了老人们在阳光下交谈时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中充满了乐趣,人人感受到满足和富足,似乎生活就是这样五光十色,美不胜收。

(2)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和他的乡亲们尽情地沐浴着阳光,即使在阳光中死去也是一种幸福的归宿,毫无痛楚,不知不觉。

7.文章中说:“他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他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为什么?“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怎样理解文章中的“疼痛”和“苍茫”感?

答:      

答案  “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是他经常去的地方,现在物在人亡,因而亲人们心中无比“疼痛”。“苍茫”感指的是对现实的迷茫,“那阳光最多的地方”是人们的理想所在,而现实中却缺乏人们理想的一切,因而产生苍茫感。

8.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这个主旨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          

答案  通过叙写老人们对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的喜爱,表现了人们对理想、明亮、温暖的心灵和现实世界的热爱和向往。文章启迪人们,无论穷富,也无论城乡,人们都有对光明、温暖和家庭内外融洽关系的喜爱,这是人们生命意志的追求。

 

20练  散文阅读(二)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座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起,他们就一直对那个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岛上密密层层地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小岛因而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转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染得红艳艳的。风和暴雨在小岛上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猖獗。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风暴大作时,海浪撞击着岸边的岩石,浪花四溅,几乎一直飞上松树梢头。风在浓密的树冠间狂暴、凶狠地猖狂肆虐。阴雨的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是一个谜。秋天,树林被红红黄黄的斑点装扮得绚烂多彩。渐渐地,树叶都落光了,小岛上挺拔俊秀的松树却仍然像往常一样,在秋日浪花飞溅的寒波上巍然耸立着,朝气蓬勃,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而冬天,当大海冰封,雪为万物盖上一层白毡的时候,小岛就穿上一身冰霜的盛装,宛如披上豪华的王袍,上面缀满了千百万颗灿烂发光的钻石,变幻莫测,异彩纷呈。

他们竭力探听小岛上的情况,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小岛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绝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然无味。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孩子们的思想里片刻也忘不了这个小岛,直到有一天他们觉得:他们简直是非到那儿去一趟不可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不过怎么去呢?路很远,父亲极其严格地禁止孩子们用船,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那么怎么办呢?因为到那个小岛,只能从海上去——坐船或者是从冰上走过去。这么说,没有任何别的办法了——得等到冬天。

这期待已久的日子、实现理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两个孩子用因急不可耐而发抖的手拿出了滑雪板,偷偷地上路了。他们的心在战栗。一月的寒风冷彻骨髓,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遥远的太阳的寒光照得人眼花,可是毫无暖意。滑雪板滑得很顺利,孩子们看到前面就是在寒冷的闪光中变化万千的目的地,于是越来越鼓足劲头,继续向前滑去。他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了那个奇迹的岛上,而随着每一次挥动滑雪杖,它离他们就越来越近了。

他们曾那样日夜梦想的奇遇,令人头晕目眩的童话中的奇遇,当他们的脚踏上小岛的一瞬间,这一切就都要实现了!所有他们读过的童话,所有他们梦想过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童话和奇迹,今天一定都会成为现实。他们的嘴笑得闭不拢,向太阳和灿烂发光的雪面冰凌微笑着。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只除了一点: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滑雪板正带着他们向遥远的小岛飞驰。

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线在遥远的小岛上逐渐熄灭的时候,孩子们回来了。他们回来的时候十分疲倦,神情严肃。虽然在深红色的夕照中,岛上寒冷的闪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夺目,但他们不再眺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赤裸裸的、阴郁而令人痛苦的真实: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原来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遍地砾石,遍地都是暴风雨遗留下来的痕迹。那儿只有普通的泥土和石头,最常见的石头和泥土——和他们的脚每天踩着的泥土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差一些,更加粗糙,更加贫瘠。岛上的树林里也是一些最普通的树木,最常见的松树——高大的褐色的树干耸立在乱石之间,生着弯曲的、被暴风雨折断的树枝。

不,他们再也不想看那个小岛了。无论是今天,还是旁的日子——永远,纵令生活突然变得千百倍阴郁、枯燥无味和毫无意义。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他们伤心地痛哭,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睡梦不肯来临。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中两个孩子关于“遥远的岛”的经历。

答:    

答案  两个孩子从小就对远方那个美丽、神秘的岛十分向往,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借助滑雪板踏上了小岛,却发现那里不过是一片可怜的荒野,他们为此非常失望和痛苦。(意思对即可)

2.从全文来看,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①文章将远方的小岛描绘得美丽、神奇,为两个孩子对小岛的向往和最终设法走上小岛的行为作了充分的铺垫;②与后文揭示小岛的真相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意思对即可)

3.文章在孩子们回来后才写出小岛的真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答案  ①造成一定的悬念,避免行文的平淡;②前面已从多方面对小岛作了正面铺垫,到这时才陡然一转写出真相,使表达效果更加强烈。(意思对即可)

4.“遥远的岛”在生活中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面对生活中种种的“遥远的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请结合文意,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探究性文字。

答:     

答案  示例一: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的“遥远的岛”就是美好的前景,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应积极追求,永不放弃。也许我们的追求就像文中的小岛,只是一个美丽的虚幻,但人生的乐趣和意义就在追求的过程中。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和追求,人生还有什么价值!

示例二: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的“遥远的岛”就是那种种美丽的诱惑,就是那永远无法企及的虚幻美景。文中的小岛对孩子们的打击是沉重的,一个人如果一味沉溺于幻想中,最终也只能一事无成,抱憾终生。放弃幻想,踏踏实实地从脚下做起,才是我们理性和智慧的选择。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岛天堂。

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墎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地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我究竟来自何方?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进入山地,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塄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的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5.作者在文章前一部分写到了新会、洛舍、杭州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请概括说说作者眼中这三个故乡的景物有什么共同点,作者对这三个故乡的内心感受又有哪些相似性?

答:     

答案  三个故乡的景色都很美,充满诗情画意。内容感受却是陌生的、茫然的、有些隔膜。

6.你认为作者情感上最倾向于哪一个故乡?为什么作者最倾向于这一个故乡?

答:     

答案  小兴安岭。因为那里是我度过青春年华的地方,经历了二十年的岁月,“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的地方。

7.作者在文中说:“我究竟来自何方?”而文题却作了肯定的回答:“故乡在远方。”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故乡有着怎样的认识?

答:    

答案  作者所认识的故乡不仅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还是自己曾经留下奋斗足迹的地方,更是自己在不断寻觅着、创造着的精神家园。

8.为了表达对远方故乡的追寻,作者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

答:         

答案  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把祖籍新会、洛舍和出生地杭州的景物、人事美好与乡音的陌生、茫然、隔膜、格格不入的感受进行对比,同时又将这种感受与北大荒的景物、人事进行对比映衬,表现了作者从纤弱走向坚强和不断寻觅追求的过程。(如答“欲扬先抑”、“逐层铺垫”等,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第21练  散文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坦然走过乞丐

毕淑敏

①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②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予的喜悦。

③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依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④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个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丐裹着污浊的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⑤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⑥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您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您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⑦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⑧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无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人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讨乞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几年下来,居然在乡下起楼造屋成了当地首富。想你一眼看出那乞丐正是这路人等?

⑨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本事。你说的那些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⑩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啊。

我说,这难了。每个人在掏腰包之前,难道还要雇侦探,查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农耕社会,谁个穷谁个真无助,十里八乡的人都心里有数。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我说,那怎么办呢?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甩钱。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厢,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选自江苏美术出版社《高中语文阅读欣赏》高三全一卷)

1.第④自然段中“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个大城市眉眼上的瘤”一句有什么含意?

答:                                                                                 

答案  乞丐们总是在城市的马路边等公共场所,借助“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瘫软地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让他人在同情之后给予施舍的效果。这样做,于城市而言是破坏形象的事情。作者这么说,表达了她对此做法的否定态度。

2.第④自然段画线部分描写老乞丐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画线部分写出了乞丐的贫穷、病态和孱弱;呼应上文所写的对乞丐的畏而避之的态度;同时也引起下文,为朋友的举动以及作者的议论张本。

3.朋友不给老乞丐施舍的理由有哪些?

答:                                                                                  

答案  (1)朋友认为老乞丐阻碍了通道,使得人们不得不绕道;(2)朋友不能判断出老乞丐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3)朋友从不在马路边施舍,她认为那不是仁慈,而是愚蠢;(4)朋友反感那种轻易地以头触地、不尊重自我的做法,认为那样做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如果施舍则是助长这种不良之风,与自己善良的愿望相悖。

4.联系本文,简述你对“坦然走过乞丐”这种做法的看法。

答:                                                                                  

答案  赞同这种做法:

(1)街头乞讨的确影响城市形象;(2)当街乞讨或者展示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路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压迫和威胁;

(3)街头乞讨滋长了乞讨人对个人人格的轻视,不能真正达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效果;(4)街头乞讨也给不法分子利用乞丐骗钱留下了可能。

否定这种做法:

(1)救苦救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漠视苦难的人内心无法“坦然”;(2)不是生活极度困难或者生理残疾无法自理,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不会放下人格去街头乞讨;(3)城市的形象应该体现在人人有饭吃,有难大家帮上,而不是为了表面形象而回避乞丐的存在这个事实;(4)我们国家的民政救助体系不够完善,有难得不到及时救助的人又找不到出路时只能去乞讨。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停靠点

         ——李汉荣

①在这个加速旋转的世界上,人们很难找到完整的、纯真的、可靠的、恒定的东西来安妥自己的心。

②商业不停地制造和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在诱惑小女生和小男生们慷慨地向时尚投去大量的眼球、激情和金钱之后,时尚制造者们很快又设计出另一些时尚,诱导新一轮消费的狂潮。

③时尚的海滩上,堆积着多少狂热的眼球和激情的泡沫。

④浪潮漫过来又漫过去,被洗刷的海滩空空荡荡,而在高处,资本正端坐在豪华别墅的沙发上,清点潮水送来的巨额利润。

⑤这个商业的星球不会有什么奇迹和神话。所谓奇迹,不过是一个穷人或一个不太穷的人一夜暴富的故事。所谓神话,不过是在财富的赌场上如何成功地进行巧取豪夺。

⑥房地产商说又为我们开发了一个天堂,等到你贷款购买了一处天堂的套间,住进去,才发现你每天的日出已被推迟了一小时,因为,太阳被前面更高的楼房、更高的天堂挡住了。

⑦又据说盛产羊毛的草原是一个天堂,你长途跋涉去那天堂看了一眼,你看见了那些瘦骨嶙峋的羊,那些在沙漠的边缘嚼着草根瑟瑟发抖的羊,为人类制造温暖的它们,是如此的寒冷和无助。它们光秃秃的身体,我们暖融融的冬天……

⑧似乎已没有什么恒定的事物让我们动荡的内心获得安妥。

⑨走在路上,看见一棵古老的树慈祥而大气地站立着,浓荫匝地,巨冠蔽日,我好像看见了从千年之外走过来的祖先,一位忠厚的有着无限阅历和深情的祖父,于是我停下来,坐在树下,安静地靠在树身上,像靠在祖父的身上,倾听他深长绵软的呼吸,我那漂泊无依的心,我那悬空的心,终于踏实地停靠在一个厚实的胸膛,那胸膛并不只是我自己小小的胸膛,而是一个更宽广更深厚的胸膛——天空、土地、历史、记忆,由一棵古树汇合成一个完整辽阔的胸膛,我迷乱无定的心,在这个巨大胸膛里均匀地跳动。

⑩过了几天,或者过了几月,我又去拜访那棵古树,已再也找不见它的身影,据说它遭雷击而死,又据说被害虫蛀死,又据说被开发商伐掉——总之,它已经消失了,它见证过的千年岁月也随之消失。

在它的废墟上,将崛起一座商业的天堂,一座高档住宅楼正拔地而起。

古树死了。祖父死了。祖先死了。

那条清澈温柔的小溪,明天就有可能被烈日蒸发。

那只擦过我肩膀飞过去的可爱燕子,后天黄昏还有可能被我发现,但我看见的只是它躺在污水滩上的遗体。

远山的那峰积雪,它一次次将我无处投靠无处逗留的目光遥遥地接住。我惶惑躁乱的心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停靠的秘密地点,那安静的白色似乎降低了这个发着高烧的世界的温度,心,在适度的寒冷里变得安静而宽阔,不急于奔赴什么,就停在它自身的空白里,这一刻,心,虽然无所事事,却回到了那本然、透明的状态,古人说的“本心”,大约就是这个时刻的那颗心吧。

但是,过不了一两年,甚至过不了半年,就在今年夏天,那峰积雪,那峰积攒了千年,明亮了千年,被无数的眼睛眺望了千年的积雪,将永远地融化、消失,那座山将显露出石头的狰狞而荒凉的面目。

目光失去了这秘密停靠的地点,它变得更加游移而惶惑,有时,就找一本古书,在那些清澈、亘古、凛冽的句子里,让眼睛和心,获得片刻镇静和抚慰。

在越来越热的世界上,我的心越来越躁,越来越慌,也越来越荒。

生存的地址不断变成遗址,记忆的圣地不断变成废墟。

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我真不知道那么多的人,无数的人,在这不断毁损、灭绝的世界上,在这不断废弃、破碎的生存里,是怎样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停靠点?

那么我呢?我的停靠点又是什么?

5.从全文看,题目中“停靠点”的含义是什么?

答:                                                                                   

答案  指的是能够寄托人类精神并能提升精神境界的事物,可以是给人类带来崇高精神慰藉的和谐自然,可以是给人类高尚灵魂提供依托的社会文明。

6.统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说“人们很难找到完整的、纯真的、可靠的、恒定的东西来安妥自己的心”?请分条作答。

答:                                                                                   

答案  (1)商业化大潮带来的形形色色的思想使人们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从而导致精神迷失;(2)经济的高速发展破坏了和谐的自然和崇高的人类文明。

7.作者在第⑨自然段中着力描写自己停靠在那棵古树上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1)从正面表明了停靠点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内心对找到心灵停靠点的渴望;(2)和古树、雪峰等理想停靠点的消失带来的困惑形成对比,深化了主题。

8.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大量负面的社会现象,有人说这样写使文章的基调太过灰暗,是不可取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示例一:同意。作者一味地列举社会负面现象,让人看不到社会发展中的亮点,容易导致人们对社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难以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

示例二:不同意。作者之所以列举大量负面的社会现象,就是为了充分暴露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警示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美文阅读题——余秋雨《永恒的坐标》  

永恒的坐标 

——余秋雨
   终于来到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中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的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这条大街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行斜坡,能坐四万人。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等领域,我们至今仍是用希腊的基础话语在思考;肢体的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的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摘自《千年一叹》)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4分)
   5.文中画线部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6.作者说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目的是什么?(4分)
   7.文中“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这个差距的实质是什么?(4分)
   8.读完此文,你对我国积极申办奥运会,融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有什么新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20分) 4.希腊文明把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结合在一起,这是别的文明所不具有的。(或"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或"他们有有关人的完整理想"。)5.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两点,一点1分,共2分)这样写突出了圣地虽然年代久远,却仍给人一种威严和庄重;引起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深沉思考(2分)(大意正确即可)。6.强调他们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集合在一起,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大意正确即可)。7.古希腊文明把健康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关注人的整体,追求人的双重健康;而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回答要两方面比较)(一个方面2分,共4分)8.观点正确但泛泛而谈,最多可得3分;围绕本文主题,从人类文明或中华文明的角度回答,可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