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son college imc:“培优”中带来了“新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2:45:24
   “培优”,在武汉地区五花八门,比较普遍,也给家长们带来新的心理负担,一些家长感到别人的孩子参加了“培优”,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搞“培优”,担心会“输在起跑线上”。我女儿和女婿同别的家长一长,“望子成龙”心切,同时认为“让孩子有个一己之长,多学点东西也无害处。”所以,非常积极地把孩子送去“培优”。一开始,对于“培优”我是热心支持的,当父母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因此,对其动机毋庸置疑。然而,好的动机不一定有好的结果。近来,同事向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一位朋友读初中的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培优”,孩子每天晚上11点钟睡觉,早上6点钟起床,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3年前就有了白发,如今已苍的“小老人”,医院检查结论是精神压力过大,这都是“培优”带来的结果。于是,我对“培优”开始质疑,同任何事物一样,“培优”也有两重性,“优”中也有“忧”,弄不好“培优”变成了“培忧”,担心我的外孙重蹈覆辙。

    有专家分析认为:有些小孩父母以主观愿望代替了教育规律和人才的成长规律,都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偏颇认识。其实,一味通过知识灌输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成绩,弊多利少,往往是得不偿失的。短时间内或许有效,但长远看害处多多。让尚未成年的孩子过早承受过大的压力,更可能会出现厌学和严重的心理问题。所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虽然广为流行,却需要进行理性分析,否则极易步入误区。专家的分析无不道理,每个孩子个体都是独特的,不仅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各异,其思维类型、学习兴趣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同时也会有各自的相对弱势。即使付出同样的主观努力,给予同等的发展条件,其结果也难免是有差异的。换言之,每个孩子的“起跑线”原本就是各不相同的,何谈输和赢?因此,在学业成绩上盲目逼迫孩子“竞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知道,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从幼儿开始,是人生的启蒙和铺垫教育,应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既要全面地开发智商,又要全面地培养各种能力,不能“单打一”,也不能搞“跛脚”教育。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孩子的成长归根结底是孩子自身因素决定的,孩子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体。古往今来,出了那么多科学家、文学家、大学问家和治国安邦的杰出人才,也未听说过他们当小孩时搞过什么“培优”。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强行为孩子设计未来的人生,难免事与愿违;不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事,一味地“拔苗助长”是愚昧的。到时候“培优”的功课上去了,其它的功课则下来了,顾此失彼,此长彼消,得不偿失。我的外孙就有这种情况,三年前,各门功课都是全优,现在有的功课明显地掉了下来。值得担忧的是,经过“培优”,孩子的脑子里慢慢滋生了“优越”感和自满情绪,每当在学校上到已经过“培优”的课程时,就有一种“重复”“厌倦”的感觉,便不再认真听课了,如此下去,也就失去了“培优”的初衷。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培优”把孩子培成了“书呆子”,培成了“小老人”。现在不少的家长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盲目投资,又大量占用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署假,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加强班、特长班,进行各种形式的“培优”,忙得团团转,既苦了孩子,也苦了家长,更主要的是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最明显的是,我的外孙的体质越来越差,照说随着年令的增长,抵抗能力应越来越强,但他却越来越弱,稍不注就感冒发烧,一住就是好几天医院,不仅花了钱,而且还耽误了孩子上学。

  “过犹不及”,这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观点,他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再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贪多嚼不烂,便成为垃圾。孔子是提倡一边学、一边思、一边应用,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历练中使自己成才的。我们这些当父母的人知道: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真正的关爱孩子,应当懂得劳逸结合,张驰有度,让孩子有比较充足的时间休养身心。寒署假和节假日应该让孩子从紧张的精神中解脱出来,须知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已十分疲劳,需要休息、调养和恢复。有张有弛、融会贯通方为有效学习之道。同时,也应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学习和锻炼,以利于开阔视野,体验生活,增加知识,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