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yn malik高清图片:【大学专栏】《大学》之道与修身养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0:18:56

《大学》之道与修身养性


烟霞散人


    《大学》是一本什么书?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说为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曾经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里面讲些什么?

    程子的一句话就已经把《大学》的内涵表明了:“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教人怎样修习道德的入门之著。

    我很早就喜欢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广泛地看了许多经典著作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古人讲的道德,和我们今天挂在嘴边的道德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无论是从内涵、质量、实用价值等各方面都比后者要广泛、深入的多。古人的道德在实质上完全不是一种说教,而是有着丰富内涵和确切意义的思想行为规则。比如,它不是仅仅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且还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这样做对你个人有哪些益处、或者反之有哪些害处……这样一来,人们只要理解了其中的意义,就会心甘情愿地按照“道德”的规范去做事了,根本用不着填鸭似的教育和硬性的灌输。也就是说,古人的道德是与人生密切相关的实学,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想;一种只供士大夫充填精神空虚的奢侈品。

    不信,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大学之道,看看里面都讲了些什么实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子在“大学章句”里面告诉我们这三种行为准则就是“大学”的纲领。很简单!应该说就这么一句话把整个大学之道都讲完了。但这么干脆,人们没法知道它的意义,于是就有了曾子的论述和朱子的集注。我们再把它释义成现代语言,使它能够为现代人所接受。

    先解释第一个名词,什么叫“明德”。朱子的原文注解是这样的“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明德”实质上指的就是“天命之谓性”的那个天性。佛家叫“佛性”、“大圆境智”,道家称之为“道”,又叫“元神”。现代研究者称之为“宇宙全信息”。这个“道”似乎现在还没办法转译成现代语言,因为现代的哲学概念都比它的范围小,没有什么新名词可以取代,即便是真找了一个什么新名词来替代,也会因为没有约定俗成的舆论支撑而被排斥掉,所以就只有沿用古人的说法。也免得招致诘难。

    “具众理”“应万事”是说里面什么理法都有,可以应对世间万事万物。“明明德”就是要去明了那个宇宙的道体。

    第二个名词就是“亲民”。程子解释这个“亲”其实是“新”、具有革新的意思。那么也就是“新民”了。“新民”的意义在于——你自己如果已经“明明德”了,认识到了“大道”之理,那么你还要推己及人,使别人也能逐渐祛除旧行的污染,回归本性的光明。

    第三个概念是“止于至善”。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努力地做到“至善”的程度。那么“至善”的标准是什么呢?“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也就是做到天道之正理(极其合理的状态),无私的水平。一看到这个话,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这个说法很令现代人讨厌:什么啊?把人的欲望都灭绝了,没一点人味儿了就成圣人了?如果做圣人都必须不食人间烟火,那么这个圣人我坚决不当!

    怪不得很多人回避这些圣人之学,原来就是因为圣人之学把凡人的道儿给挡上了。但我知道这是人们理解错了,包括那些学术派的孔学研究家。

    灭人欲,其实是要灭掉人欲之私、那些过分了的欲求,不合理的欲求,贪婪的欲求!而不是正当的欲求。孔子本身也结婚、生子、游说、作官、讲学……还爱听音乐,讲究美食,颜渊死了他也特别的伤心。他老人家本来就是入世的。从这上面大家也能看出来灭的并非正当的人欲。

    再者从天理的角度讲,“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天理应该是宇宙间最完善、最合理、也是最圆融的规律性法则。它是无所不包的,怎么能不给人留一条合理的向上探求之路呢?显然这种理解是全然错误的。

    那么这个修养的工夫具体怎么去做呢?下面有很严谨的八条目作为行动指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夫子是这样教导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枢机,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修身为本”!

    东方智慧与西方不同的特点就在于“内外之别”。我们的根底是“内学”。而许多现代学者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恰恰是把这个重要的环节给丢掉了;大都是从书本上研究,理论上研究,考训上研究,比较上研究……就是不从自我的身心修养上研究!这样研究来研究去,就把孔学研究成了一门纯精神领域里的学问,而同现实的应用脱节了。即便是对心性修养有所探讨和实践,也还仅仅是一些表面的工夫。

    不用说别的,单单拿出一个“静”和“定”来,就没几个人能做到。经常我听到友人跟我说:哎,你说,我咋就静不下来呢?!

    是啊,静不下来,你怎么能安下心把事物考虑的周到而精详呢?考虑得不精详又怎么能明白事物真正的道理呢?不懂得事物真正的道理又怎么能做到心正呢?“静能生慧”,古人静定的修养,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那么今人呢?显然是差得远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几个步骤都是为修身这个目的的。只有把这几个步骤做到了,身心作为都端正了,才可以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连我们自身的思想行为都不端正,还谈得上什么去正人正物以至去参与大的事业呢?!所以夫子才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也就是说这个树的根就很差,怎么能长起成材的大树来?!

    《大学》修养的工夫很深,一辈子都做不完。但只有你真正去做了,才可以真正懂得孔子想说的是什么,才可以把这个圣人之学变为实学,实现“修、齐、治、平”的伟大理想,否则就永远是“画纸为棋局”“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