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休闲衣服搭配图片:学中医,从经络开始——中里巴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19:35

学中医,从经络开始

     学习中医有许多入门之径,可以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可以从中药学开始,也可以直接来读<黄帝内经>,但是,如果你想切身体会中医的实质,如果你想学而即用,用而即效,那学习经络就是最好的捷径。

    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十二条主干线。也叫做十二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经络内联脏俯,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所以我们身体哪里有病,这张网上就会有相应的铃铛响起来。我们只要察看一下是哪条经的铃铛在响,我们就可以知道是哪个脏腑器官出了问题。这在中医里有句术语,叫做:诸病于内,必形于外。人体有六脏(心、肝、脾、肺、肾、心包)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每个脏腑都联接着一条经络。一共十二条经络。经络的走向在四肢两侧是对称相同的。

     经络穴位那么多,哪些是要掌握的呢?

     全身主要经络12条,再加上奇经八脉,至于穴位,共有360多个,听起来就会让人望而却步,无从下手。其实,我们需要掌握的穴位总共也不过20几个。每天记住2个,十几天也就烂熟于心了。而正是这20几个穴位,在对付一般常见的疾病中却显示了出乎您意料的神奇效果。

 

肺经——大器晚成的相傅

    学习中医经络,第一条要讲的,总是手太阴肺经。人的气血在夜里3点到5点,也就是寅时开始冲击肺经,,所以此时若出现症状,我们通常要考虑到肺的问题。曾治过一个妇女,每到冬季,总是在凌晨4点钟左右,燥热出汗。白天则畏寒怕冷。诊断她为风寒束表,心火内盛,典型的“冰包火”。但其发病的根源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必借寅时肺经气盛才能发汗解表,所以我用补中益气汤补肺而助其宣发之力,顺势而为,一剂而愈。

  内经上说肺为“相傅之官”,就是宰相大人。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与尊贵。可是实际在治疗应用方面,却很少有人对肺经格外的重视。治疗范围通常局限在感冒咳喘上面。如果初学者,都是这么学习的话,恐怕终是管中窥豹,难见真貌了。

  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的巨大,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岂是一个咳喘可以涵盖。即使是咳喘症,也很少由肺经直接引起,多是它脏波及。由肝火引起的叫“木火刑金”,去肝火就好,由肾虚引起的叫“肾不纳气”,补肾气辄效。由脾虚引起的叫“痰湿蕴肺”健脾去湿最佳。还有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之风寒。通常,咳喘的病总会迁延不愈,古时便有“内科不治喘”之说,其实多是因见肺治肺,有痰化痰,宣来降去,不治根本,才成痼疾。肺本娇脏,最怕攻伐。所以“调诸脏即是治肺”,实乃真知灼见。

  “诸气者,皆属于肺”,内经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需仔细体悟才行。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这是多好的治病思路,怎么可以轻意的一带而过呢?很多人只喜欢从别人那里求得个偏方秘招,并视如珍宝,可内经中的遍地黄金却无人捡拾。说到这里,好学者会问,那怎么调呢?我们最关心这个。其实,内经中也都说得非常具体了:肺主宣发肃降、肺是水上之源、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毛、在窍为鼻。在这里,不但给我们讲述了肺的功效,还告诉了我们具体的治疗办法。有人说:“在哪,我怎么没看到呢?”那就给您举个例子,前面说“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倘若我忧郁很久了,郁结之气难以排解,从哪里宣发呀?曾治疗过一个70多岁的老翁,与老伴生气吵嘴,又遭遇风寒,造成胁肋疼痛,医院给他开的舒肝止痛丸,可吃完药,胁痛不但没好,还咳嗽上了。我于是让他用取嚏法,他连打了10来个喷嚏,头也微微出了些汗,胁肋的疼痛当时减轻,我说既然有了咳嗽症状,就吃点通宣理肺丸将痰排出才好。于是他先后吃了四丸通宣理肺,咳嗽胁痛只一天的功夫就都治愈了。我这里用的全是内经中的治疗方法:肺主宣发、开窍于鼻、在液为涕、……,您若有心,里面的高招妙法随处可见。恐怕您都捡不过来呢!

   如果您能从“在志为忧悲”想起林黛玉、从“在体合皮毛”想到青春痘,那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学习总要从文字之外读文章才行。要知道好东西都在书中的空白处呢!

  本应说肺经的,却扯远了,还好,带来几只小鱼也送给大家。

      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吸不上气的感觉,就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

    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

    经渠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所以使用方便,不需辨证。还有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再有个特效穴——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

   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学习不是积铢累寸,而是学一达百。

 饮半盏当知江河滋味,拾一叶尽晓人间秋凉。

 后天之本——足阳明胃经

 

  

 今天先说说胃经上的4个常用穴的用法。梁丘、足三里、丰隆、下巨墟。

 对于急性胃痛或慢性胃痛的急性发作,马上点按梁丘穴有立时止痛的疗效。

     如果疼痛的位置偏于胃脘要再多揉足三里。

     偏于小肠部位则多揉下巨墟。

    若属于慢性胃肠病的治疗,丰隆穴则效果最好。

   记住一点:按摩的穴位不敏感则无效。(可能有三个原因:1、穴位的位置找的不准确。2、病症与选穴不符。3、气血过于虚弱,无法传导到腿部穴位。)

 脾经能治大病吗?

 我的这些朋友们都管我叫救火队队长,意思是能治急病,可这帮家伙却天天在放火。就象这位朋友,本来就有慢性胰腺炎,可还是每日应酬不断,唉,医治不死病,命该如些,自求多福吧!

  风风火火的来到他家,只见他躬着身子,跪卧在沙发上,用拳头顶着腹部,已经是满头大汗了。大概摸了一下他的脉,浮大而不空,急滑而不乱。断无出血的危险征兆,我心里才稍稍平静了些。取出一寸毫针,在他按痛明显的左脾俞(膀胱经穴),右胆俞刺入捻转,一分钟后,他长出了口气,直起腰,正坐在沙发上,仍然用拳头顶着腹部,有气无力的说了声:“后背好点了”。我蹲下身,隔着他的睡裤,在他脾经的地机穴,用力点掐了一下,他疼的大叫“轻点,哥们!”,我微微一笑说:“这叫引血下行,你现在肚子还疼吗?”他按按肚子,笑了,“唉,是好多了,你是把疼痛转移了吧” ? 他说的也对,肚子里的病灶和腿上的痛点都在脾经这条线上,只要揣动下面的线头,上面的“风筝”也就随我控制了。

 

  

  我反复按揉脾经阴陵泉到商丘这一段,将最痛点“地机”的痛,分散到其他几个穴位,揉了足有二十分钟,小腿上脾经的穴位都不痛了,这时这位老弟已经坐直了身子,和我开上了玩笑“老兄,你这变戏法呢,我这疼都哪去了”。但他还有些担心,“会不会明天还犯呀?”。 我说:“那可说不准,”他马上又哭丧脸说:“别介呀,老兄,您救人救到底呀!” 我让他伸出舌头看看,只见他舌苔黄腻,舌质暗紫,且有些发蓝。此乃痰瘀互结之象,病虽不危重却也不是一日可除。我于是在他的左腿丰隆穴,直刺一针,以化痰散结,另外让其自行按摩双脚脾经的公孙穴。(公孙穴乃脾经络穴,久病入络,他的慢性胰腺炎要想除根,络穴公孙必不可少)我对他说,犯不犯病,就看你这个穴揉的认真不认真了。他向我举手敬礼道“保证完成任务”。

这真是“医病医心难医命,顾利顾名不顾身”。可这就是生活,古来如此,谁又能改变呢?

膀胱经的妙用

  大家学习经络,或者说是学习中医,如果按西医逻辑思维模式来深入,反而是事倍功半,徒增迷惑。我们不是说逻辑思维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学习中医很多东西不是按照三段论原理来进行的。而是更贴近于模糊哲学的意味。就象是恋爱中的情人,说不清倒底爱对方什么,只是爱而已。所以,我在下面讲的许多概念,若仔细分析起来,似乎有很大的疏漏,甚至不合逻辑,但站在让您尽快了解中医的角度来说,却大有裨益。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第一句话似乎就不合逻辑),如果经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较熟悉,按摩师给您拔罐、按摩选择最多的部位就是后背。在后背拔满了罐,或者在后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为什么都愿意选择后背进行治疗呢。是因为后背是膀胱经主要循行的部位,治疗的范围极其广泛。可以说身体内任何疾病,都和膀胱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就象你家的污水管道,如果不通,整个日常生活全都会被破坏。

   膀胱经在后背上有许多俞穴,俞就是通道的意思。有肺俞、胃俞、脾俞、肝俞、胆俞、心俞、厥阴俞、肾俞等等,这些俞穴各自通着各家的脏腑,这就跟不同的工厂都有自己的排污管道和途径是一个道理。因此咳嗽就治疗肺俞,胃痛就按摩胃俞、心血管有病就检查厥阴俞。这些俞穴效果如何呢?可以说越是经久难愈的疾病,这些俞穴就越显得有效。

 

     曾经有朋友向我介绍一家拔罐中心,说是曾治疗了许多疑难杂症,很神奇,我便与这位朋友到这家中心去看了看,这家中心的治疗方法,就是在后背的膀胱经拔满了罐,然后看拔出颜色紫黑的地方用梅花针点刺出血,最后再在出血的地方拔罐。有很多有慢性病的人都感觉效果立竿见影。但也有不少人私下聊天说,头几次治疗,效果很好,几次后效果就没什么进展了,有的人治了三个疗程,反而觉得效果越来越差了。却不知何故。

       我对朋友说:“如果你要做这种治疗,最好就来治疗三次,以后隔一个月再来治疗一次就可以了”。朋友问我为什么?我说膀胱经是最好的排毒通道,有慢性病的人大多在体内血管中堆积了不少的毒素,通过刺血,将体内堆积多年的瘀血排出一些,身体的血液循环得以重新被激活。但是体内的瘀血通过俞穴被拔出后,继之而来的却是好血了,再反复的放血吸拔,是白白浪费了好血,于身体无益。这时需及时的培补气血,将内力养足,为冲击更深层的瘀毒做好准备。隔一个月来一次就是给身体养精蓄锐的喘息时间。

  朋友又问我,除了后背,膀胱经腿脚上有什么好的可以自己独立操作的穴位?我说,那太多了:先说委中穴:经穴歌诀里有:“腰背委中求”。是说后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来解决。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根据本人的经验,只要是腰痛,按摩委中穴通常能减轻30%的疼痛。是一个不错的穴位。但委中穴最独特的作用是能让鼻子通气,有的人长年是“一窍不通”按摩“委中”穴可以有即时通气的作用。但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取侧卧位,鼻子不通气的一侧身体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点按“委中”穴,需稍用力。如果有人说,试过这个穴位了,当时真管用,却不长久,一会儿鼻子又堵了,有没有长通不堵的穴位,我告诉您,还真有,就是臀部上的膀胱俞,但是这个穴针灸最佳,如用点穴法必须要找准穴位,且用力较大,感觉点揉时和鼻子相通了,才会有效。且疗效持久。再说两个穴位,都是治腰痛的,一个是治疗慢性腰痛病(一个月以上)您选取小腿肚子上的飞扬穴,只这一穴,点按5分钟就够了,比您按摩整个后背一小时效果还好。还有就是位于外脚背的金门穴,是治疗急性腰痛的(两周以内)。此穴穴位较深,按摩时可用食指关节点按较为有力。但是要提醒您的是,这两个穴位治疗的腰痛,主要是针对腰脊两旁肌肉的,对于腰椎本身的病痛(那是需要选取肾经和胆经的穴位来治疗,今天只说膀胱经),则效果较差。此外昆仑穴、仆参穴、申脉对腰痛都有很好的疗效。有这么多治腰痛的穴位可选,您还用担心腰痛吗?
  此外小腿承山穴可治疗痛经和痔疮,脚上的京骨穴可治疗后头痛,和眉棱骨痛,通谷穴据说对颈椎病效果显著,还有就是至阴穴,最神奇之处就是它有催产的功效,很多书上都有此报导。只用香烟在至阴穴上灸一灸,就能使胎位转正,真是不可思议。说了这么多功效,本人认为选取膀胱经治疗腰痛,疗效最为确切

 

生命的至宝-肾经

   今天说肾经,这真是一条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经络,谁若想提高生活质量,在身体上从温饱进入小康,那就必须把肾经锻炼强壮。肾是先天之本,也就是一个人生命的本钱,大多来自父母的遗传,也就是祖上的“遗产”,如果没有先天的厚赠,那就真的太需要后天的培补了,否则,人过中年,便注定要每况愈下,衰老之态势不可挡。身体需要运动,经络更需要锻炼,经络是修复身体器官损伤的无形触手和忠实保镖。我们人体的器官就像天天运作的机器,是很容易磨损的,但是只要我们经常保养它,时时除垢润滑,那么我们仍然能够日久弥新,甚至脱胎换骨。因为我们改变了遗传留给我们身体发展的惯性轨道 ,激发了每个人身心固有的巨大潜能,大自然赐与了我们每个人强大的自愈能力,就看我们有没有这个机缘去挖掘、去把握了。

 

  

 今天主要讲肾经的三个穴,太溪、复溜、涌泉。您可别小看这三个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

  先说太溪,位于脚内踝后三厘米凹陷中,这个穴说白了就是一个大补穴,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还有就是男人们最担心的性功能减退,妇女们的习惯性流产,都可通过刺激这个穴看到明显的效果。

  我认识的一个女性朋友,才30出头,却患了难言之隐,总是憋不住尿,不敢跑,不敢大笑,甚至不敢咳嗽,因为似乎只要稍有大的身体活动,就会发生状况。她是一家外企公司的职员,人也长得漂亮,但就是这个病患,使她非常自卑,同事们的聚会从不参加,甚至不敢交男朋友。人们觉得她性情孤傲,也都对她敬而远之。她吃了断断续续吃了三年的汤药,竟无显效。我看了这些方子,都对症,都是固涩缩尿补肾的方子,只是因为她脾胃虚寒,药物在脾胃被阻隔,无法真正被吸收。所以不能收到补肾缩尿的功效。我让她在后背肾俞位置左右各拔一个真空罐。同时按揉左右的太溪穴10分钟。每天如此,十天后她来电话说,肾俞穴在拔到第八天时出了大水泡,就没敢再拔,而且太溪穴已经揉的痛不可摸了,我对她说,这一切证明她肾脏的功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可以暂时休息,让身体自己去调节。又过了一周,她兴高采烈的来到我家,告诉我她的遗尿已经彻底好了。其实用肾俞配太溪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虚,都是最佳的配伍,尤其对于肾虚腰痛,马上可以见效。用穴位补肾,躲过了胃肠吸收这道关,所以不会有虚不受补的情况,而且补的直接迅速。

    再说说复溜穴,“复溜”就是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在太溪穴直上两厘米处。这穴位治疗瘀血和炎症效果最好,所以什么膀胱炎,阴道炎、前列腺炎等,以及因流产留下的后遗症,都可以选择此穴。有针灸专家,称针刺此穴滋肾阴的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所以有怕热口干,夜间烦燥难眠的患者,又多了件宝贝。

   涌泉穴,相当于足底疗法的肾上腺反射区,自古就有临睡搓脚心百次,可延年益寿的说法。但其最实用的功效是在于此穴能引气血下行,所以可以治疗高血压,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的症状。此穴敷药效果最好。如高血压取中药吴茱萸25克研末醋调成糊睡前敷于两脚心涌泉穴,用纱布包裹。通常20小时左右,血压开始下降,且有持续效果。重症者可多用几次(平日配合金鸡独立法效果更佳)。鼻出血则敷大蒜泥,左侧流血敷左脚心,右侧流血敷右脚心。两鼻孔俱出血俱贴之,有立即止血之效。此法还可醒神通窍,以治疗慢性鼻炎。(有专家建议此穴不宜艾灸,可引为参考。)此穴若只想用按摩法,则有个前提,就是稍用力此穴即痛感明显者适宜,若使很大力,而痛感不显,或此穴处皮肤无弹性,一按便深陷不起的,不可用按摩法(会使肾气更为虚弱),可选用敷药法。

    而太溪、复溜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胎盘),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只是穴位蝇头之地,人皆不以为意,岂知小小孔窍,却能通天彻地,尽藏玄机。有朋友可能会觉得我在虚言夸大,狐疑不信,那就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暧自知了”。

 

外国人的心经

  有个在中医院针灸科当主任的网友,来信与我交流,说临床几十年,对心经的功效仍然认识不足,除了常用神门、少府来治疗心脏病或失眠等,不知还有什么功效。他的问题使我想起了令我很得意的一件往事。

  前年的春天,我去新家坡旅游,暂住在好友杰森家里,那天晚上正在喝茶聊天,杰森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他的一个英国朋友,突然病重,不能说话了,他得过去看看。并请我一起过去帮忙给诊诊。路上杰森对我说,这个英国朋友,很喜欢中国文化,经常和他一起聊天,已经75岁了,是个望年交。

  来到那个英国朋友的家,老人正斜靠在沙发上,两目有神,看着并不像有病的样子,他的私人医生已经来了半天了,据说是当地最有名的西医。那医生说他是脑血管有问题,建议他回英国去治疗并先马上住院检查。老人似乎不同意,连连摇头。朋友向老人介绍,说我可以用中医的方法帮他看看,老人睁大眼睛很惊奇的望着我。我让老人伸出手来,帮他把脉,他的脉弦滑有力,弦为肝火,滑为痰盛。再让他张开嘴看他的舌象,老人张嘴很费力,舌头歪向一边,并卷曲着,舌头一边已被咬破,还在出血。里面还尽是食物残渣,他的侍者向我们介绍说,老人几年前得过脑血栓,左手臂一直不是很灵活。但其他一切正常,昨天晚上喝了点酒,今天早上说话就有点不太清楚了,尤其吃饭时总咬舌头,而且食物都糊在舌头上无法下咽。到晚上连张开嘴都吃力了。老人的问题在中医看来属于中风先期,肝风内动,痰蒙清窍,心脉瘀阻。舌通心脉,“舌乃心之苗”,故舌头的症状最多。

  老人身体壮实,本可直接用安宫牛黄丸,化痰熄风。但手边无药,我的针灸也没带在身边。便提出用汤勺为老人刮痧,我把我的思路一说,杰森用英语一翻译,那个西医大夫连连说“NO”。并显出气愤的样子,而那个英国老人却露出欣喜的表情,频频点头。西医大夫最终铁青着脸,坐在旁边的沙发上,不再说话了。我在老人家的厨房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把做工精致的可能是盛饭用的小木铲,又找来了一瓶橄榄油。我让老人,脱掉外衣,露出左臂,老人的肌肉很结实,我于是顺着左臂的心经刮了起来,从极泉穴开始,那个小木铲很好使,比我在国内用的刮痧板还顺手,边刮我边问:“感觉怎样”,老人始终露出惊喜的表情,还时时的点点头,好象正在欣赏一首美妙的曲子。痧出的很畅,不一会儿,心经已经变成了一条黑紫的线条,象是被人重重的打伤了一样,那位西医大夫,惶恐的坐立不安。总让我轻一点,轻一点。刮了大约十几分钟,当刮到手腕的灵道穴时,老人突然剧烈咳嗽了一阵,吐出了两口暗黄色的浓痰,然后向我挑起大指,清晰的用英语说了句,“太奇妙了”,我接着又在老人的神门穴点按一分钟,以泻心经之余火,同时用另一手在脾经的大都穴按揉,以接引心经气血,最后掐点太白穴一分钟。把肝火之多余能量尽转于脾经储存,不致白白泻掉。治疗共三十分钟,再让老人吐舌头,已经伸缩自如,归位如初了。

  老人高兴极了,大踏步的在屋里走来走去,然后亲自去他的储藏室,拿来一瓶酒,据说,是他家珍藏的法国香槟,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非要大家同饮一杯,他的医生又忙站起身劝阻,并也示意让我阻拦,说他得这病就是因酒而起,怎能再喝酒呢,我却欣然的对老人点点头表示同意,因为我清楚,老人属肝气旺,痰火盛的体质,起先喝酒,酒性热而升散,一时痰火阻滞心经,造成中风,而此时痰结已开,肝火已散,心脉正盛,喝点酒正好能温经通脉,去滞散瘀,且人的情志不可拂逆,而应抒其所欲发,这样才能气顺痰消,尤其似老人这种刚直性格更是如此。

      仔细品尝着他的家传宝贝,淡而悠香,但并未觉得有何特别之处,老人却很得意的显出酣畅的样子,虽然这百年佳酿给我这不懂酒的人喝是浪费了,但我的心,充满了欣喜和自豪,我想这更是一种陶醉吧。

    看来外国人的心经,和我们的也毫无分别,真盼望我们的中医国粹,哪一天能象法国的人头马,驰骋世界,香飘全球。

   

心脏功能的晴雨表--小肠经

 

  天天守在电脑旁的朋友们,通常都会肩膀酸痛。但有的人站起身活动一下,很快就恢复如常,而另一些人,则会日渐加重,先后背痛,然后脖子也不能转侧,手还发麻。医院通常诊为颈椎病。其实多数是心脏供血不足,造成小肠经气血也虚弱了。您观察一下小肠经的走向就会发现,从脖子到肩膀,再从胳膊到小手指,一路下来,正是您平常出现症状的部位。

  有人说,心脏供血不足,为何会影响小肠经呢?这其实是中医特有的一个概念--表里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这种关系通过经络的通道联系起来。如果心脏有问题,在最初的时候,小肠经就先有征兆了。有的中医能够预知你的疾病,那并不是捕风捉影,随意惴测的(当然总会有这样的人),而是你的身体已经先告诉他了。所以他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更不是什么巫术,只是你不知道内情罢了。

  现在咱们就揭开迷底:肩膀在开始的时候只是酸,酸的意思是气血不足了,然后是酸痛,酸痛的含义是因血少进而流动缓慢而瘀滞,不通则痛了。再后来就变得僵硬疼痛了,僵硬的原因是因为血少,血流缓慢,再加上长期固定姿式不改变,血液就停滞在那里;如果心脏持续的供血不足,那么停滞的血液就会在原地形成瘀血,没有新鲜血液的供应,肌肉、筋膜就会变得僵硬,缺乏气血供养的肩膀就好象缺水少粮的边关军队,是抵御不住外界风寒的侵袭的。如果此时,睡觉偶遇风寒,哪怕是一点点风,这不过是诱因,您就会落枕。其实落枕哪是当天得的呀,早已酝酿多时了,风只不过是导火索罢了。

  

       有的人不从事电脑桌前或会计的工作,肢体总是在运动之中,那么他们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又怎么考察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我们知道在我们胳膊肘的略下方有一根“麻筋儿”,在小的时候,打闹玩耍,经常会碰到它,总会过电般一麻到手。这条“麻筋儿”就是小肠经的线路,您现在用拳头打一下这“麻筋”,看看能不能麻到小手指去。如果一麻到底,证明您心脏供血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如果只痛不麻,那您的心脏已经存在供血不足的情况了。另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测试法,只要行个军礼,您来看看,上臂靠近腋下的肌肉。会不会很松弛,松弛就是此处气血供应不足了。这里正是小肠经。而小肠经是靠心经供应气血的。

  记得有个朋友,总是爱胸闷、胃堵,尤其是一紧张或看了点文章和电视新闻,就堵得像胸口压了块大石头一样,呼吸费力;说是精神因素,可实在憋闷的厉害,去医院检查,总以为他是胃炎,心脏也查不出任何毛病,于是吃了许多治疗胃的药物,可憋闷还是常常不请自来,去不了根。有一次聚会,他任何东西都没吃,就已经开始胸闷憋气起来。我帮他按摩三焦经和小肠经,三焦经只有些酸,可当触及小肠经上臂的部分时,发现他那里的肉松弛若棉,里面有许多网状的粘连的东西,手还没用多大力,他已经刺痛难当,直叫我轻点,我问“胸还憋闷吗?”,“奇怪啊,不憋了!胸闷和胳膊还有关系啊!” “ 是啊,心血不足啊,当然憋闷了!”,“我没心脏病啊!”。我说“这团肉再松下去,你离真正的心脏病也不远了!”,于是叫他回去好好修理小肠经,几个月后,那团松松的棉花已经有弹性多了,按摩也不刺痛难忍了,当然最主要的是胸闷对他来说已经是稀客了。

  有的人脾气很急,总是心烦气燥,动则就要与人争吵嚷嚷,中医认为是心火亢盛,由于火气太大,无处宣泄,就拿小肠经“撒气”了。结果小肠经就会肿胀,硬痛。顺着小肠经就会牵连到、耳朵,喉咙、脖子、肩膀、肘臂、腕子、小手指。造成这些地方或疼痛,或麻木。

  小肠经就好比一面反应心脏能力的镜子,通过了解心脏和小肠经的表里关系,我们不但能预测心脏的功能状况,还能够用调节小肠经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患。所以,很多时候,上臂内侧松松垮垮的肉,不是靠减肥和练习哑铃弯举就能能够解决问题的。好好关注你身体里心脏的晴雨表-小肠经吧!

 

肝经——火气的发源地

去年八月去香港出差,顺路去拜访了一位同道,他是三年前从内地去香港开私人诊所的文安兄,由于用针灸治好了一位香港富豪的风湿痛,富豪便出资在香港为他办了一个诊所,据说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来就诊的也都是些有钱的商人。他的诊所坐落在山间的一幢二层小楼。在香港寸土寸金之地,这样的格局可谓是身价不菲,里面的装潢更是古色古香,真有点山林隐客的味道。

朋友急匆匆出来相见,又急匆匆消失了,让他的助手陪我在客厅喝茶,我感到自己来的不太是时候,正准备起身告辞,文安兄又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并连连致歉,说怠慢怠慢,晚上一定请客谢罪。我打趣道:“病人多的都要跑步来治了”。他说:“就一个腿疼病人,我这半天还没搞定呢!”对于文安兄的针灸术,我还是很佩服的,通常的腰腿痛,一针就能有效。今天这是怎么了?他看我疑惑的望着他,便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老弟,要不你帮忙给看看,这是我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我说:“我哪敢班门弄斧呀!”他执意道:“哪里,你要一出马,我对这老主顾也算是有个交待了。

于是他把我让进诊室,他的两个助手正在给那位患者在腿上拔罐。我让他们把罐先去掉,扶患者坐起来。这是个50多岁,体态丰腴的妇人。此时已是一脸的不满,文安兄略带夸张的将我吹嘘了一翻,那妇人用极锐利的目光审视着我说:“你的医术真的这么厉害?”一脸的不信任,一丝笑容也没有。我很少碰到对我这么无礼的病人,我笑着随口对她道,“您又不是什么大病,不用那么高的医术。”她说:“你能知道我有什么病?”我显得一脸轻松,微笑着对她说:“摸了脉就知道了”。她此时脸上的肌肉略微缓和了些,急忙伸出手来让我号脉。摸其肝脉弦紧如绳,肾脉却细涩无力。而肺脉膀胱脉皆浮紧有力。我便胸有成竹的对她说,您的病从表面看是腿疼,但根源却不在腿,而在肝,必是您先生气,再受凉,腿才疼的。她听我这么一说,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连连拍手说:“对呀,对呀,我昨天下午与我的合伙人大吵了一架,气得我晚饭都没吃,夜里睡觉时心里发热烦燥,我就把空调开得很大,早上就这条腿冰凉,后来就痛的走不了路了。不过刚才先生也说我是受寒了,可扎了半天也没用呀,还给我拔罐子,越拔越疼。”我说:“先生扎的穴位都对,只是他没想到您是个爱生气的人,所以没给您扎'消气穴’”。“还有'消气穴’?太神了,在哪?”这厉害的妇人此时却象个好奇的孩子,拉着我的手让我快指给她看。哪里有什么'消气穴’,我给她找的是大腿内侧的阴包穴,我对她说:“您一生气,肝就紧张,也就是通常说的肝火旺,同时整条肝经都会弦紧拘挛起来。肝火一起,火性上炎,气血便不下行,腿上没有充足的气血抵御风寒,则空调冷气乘虚而入,所以腿就疼了。因此要治腿疼,只要推开肝经上的郁结让气血下行就好了。”于是我让她先摸到'消气穴’,发现这里有一段硬结。我用手掌顺着肝经从大腿阴包穴轻轻往下揉推,开始一推她疼的直叫,可二分钟以后,她就说一点也不疼了。我让她下地走一走,她走了两圈,还做了个下蹲,都一点不痛,此时她已是满面春风,还极力邀我去她家坐客呢。

我谢绝了她的好意,将她送走,重新回到客厅和朋友叙旧,文安兄对我的治疗,仍有些不解,问我道:“我刚才给她扎的都是通经络去风寒的,甚至用上了“烧山火”的绝招。(针灸中一种能使肌体迅速发热的手法),可她小腿总是冰凉,你一揉阴包穴,马上脚都变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呀?”我边用手比划边对文安兄说:“她小腿冰凉,是因为她气血下不来,瘀阻在肝经,你强通膀胱经只会让她经脉更紧张,即使加上足三里,补气血,也补不上。就象一根绑紧的绳子,你越使劲拽它,它就越紧,必须要找到绳扣才行,这“阴包”穴就是绳扣,所以一揉,所有的经脉就都松开了。”

晚上我和文安兄到酒店痛饮了一番,他难得在异地遇到知己。他说:“我的病人里得肝病的很多,兄弟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我举起酒杯对他说:“少喝酒,别生气。就是最好的方法。”

 

  

记得吴清忠先生在他的《人体使用手册》中强调大家要多揉肝经的太冲穴,这真是金玉良言,揉太冲穴即可解郁散结,又能舒肝健脾,对于爱生气的人来说真是个法宝。它才是真正的“消气穴”。我这样说有人会很困惑:你一会儿说阴包穴能消气,一会儿又说太冲穴能消气,到底用谁来消呀?这让我很难说清,借用刻舟求剑来略说一下:病已变矣,而穴不变,治病若此,不易惑乎?其实,哪个穴又不能消气呢? 

胆经――排解忧虑的出口

  《黄帝内经》上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这句是说,肝是个大将军,每日运筹帷幄,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胆则是一个刚直不阿的先锋官,随时准备采取行动。我们现代人的一大特点,就是用脑过度,思虑太多,精神负担沉重,心里压力超载。然而,心里层面的东西,似乎无法用生理的功能来调试。我们似乎只能求救于心里医生,其实不然,身心本是一体,须臾不曾相离。有哪些心里问题,必产生相应的生理病变,如经常生闷气的女士,就很容易发生子宫、卵巢和乳房的问题。恐惧和忧虑会造成男子长期的性功能障碍,脾气急燥的人最爱患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紧张的人常会得胃溃疡。但是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不会改变,每个人的精神压力,难以避免,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去承受这一切重负。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舒解压力的方法。我们可以找些废纸来撕,找些气球来踩,找个沙袋来打,甚至找来包装用的塑料泡泡来捏,都可以舒解心中的郁闷和压力。但是这些方法,还是从心理层面去治疗心里。既然身心就象是手掌的正反面,那么能不能用治疗身体的方法来调节心里状态呢?当然可以,古人早就懂得运用这种方法了。“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这两句《内经》上的名言,就是一把解锁的钥匙,我们怎可熟视无睹呢?

          为了生存,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的“谋虑”,为工作而谋,为前途而谋,为人际关系而谋,为生意而虑、为孩子而虑,为健康而虑,更为情感的纠葛而虑。但如果我们谋虑的事情能够被“决断”,并得以顺利的贯彻执行,也就是心想事成的话,那自然会气血通畅,肝胆调达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事情却难尽人意。多是壮志难酬,事与愿违的。所以,我们会有很多谋虑积压在肝而没有让胆去决断执行。肝胆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于情志被压抑,肝胆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人体就会百病从生,中医讲“百病从气生”而气就是所愿不遂,心里矛盾冲突的直接原因。如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为了生存必须坚持。不喜欢自己的老板,但却要加班加点为他卖命。心里是切齿咒骂,表面却笑脸逢迎。明明想拒绝他的无理,言辞却纵容他的恶意。结果我们每天都会在谋虑、决断中自相拼杀,大耗气血。所以那些多疑善虑,胆小易惊的人,以及那些情志异常,精神错乱的病症,都应该好好的去调节肝胆的功能。

        但如何去改善肝胆的功能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吴清忠先生和陈玉琴老师提倡的敲胆经健身法,此法真可谓是造福大众的妙法奇方。因肝胆是表里相通的脏腑,肝经的浊气毒素会排泻到胆经以缓解其自身的压力。胆经因为承受了大量的肝毒,很容易瘀滞堵塞,进而影响到肝脏的毒素也无路可排。所以胆经需要经常加以疏通。敲胆经增加了胆经的气血流量,及时缓解了肝脏的压力,从情志上讲它也会大大提高人决断的能力。让人更加自信,更加果敢。

         胆为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与外界并无直接的通道,所以其浊气需借肠道而出。有人敲胆经后排气多了,大便也色深味重了,便是肝胆之毒素从肠道而出了。但也有些人,敲完胆经后,头痛脑胀,失眠多梦。这多是因胆经之浊气没能从肠道及时排出,而循同名经“手少阳”三焦经上于头面所致。这时只要拔动胆经的阳陵泉,让电麻的感觉传导到脚趾,同时点揉右侧三焦经的支沟穴。不适症状都会明显改善。

         说到胆经,还有许多特效的穴位,风市可治各种皮肤痒疹,阳陵泉治两肋疼痛。光明穴可治老花眼,悬钟穴治落枕,足临泣治眩晕,胆经的穴位,穴感明显而强烈,如能善加利用,都有极为显著的效果。

         人似乎很难从忧虑、恐惧、犹豫不决的惯性中挣脱出来,很难让身心经常保持一致。我们若能顺随肝胆的习性,该谋虑时谋虑,该决断时决断。那么,我们的肝胆必定会日益强壮,而没有无谓的损耗。然而,毕竟思想的障碍很难清除,非一日可以改变,不如我们就先来按摩太冲穴,然后敲胆经,通过改善身体来修正思想,一样可以达到健康快乐的彼岸。因为我深知,最有效的方法,必须是最简单的。

 救命的心包经

     学习经络穴位就要从实用出发,只学那些学会马上就可使用,且确有疗效的方法。对于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拥有一堆,象付款时刷的信用卡,哪张都不能用,这样的东西,不要也罢。

    今天谈谈心包经,这条经络穴位很少,但宝贝很多,有些穴位是专病专穴,其它的穴位无法取代。至于经络的循行位置,自行看图确认便可。首先说处于腕横纹上10厘米处的郗门穴,(胳膊长短不同,大概位置)这个穴位对于防治心绞痛疗效神奇。记得去年10月份的一天,天气较冷,邻居家的女孩小辉急惶惶的来敲我家的大门,说她的爷爷突然坐在地上起不来了,我赶过去一看,只见八十多岁的刘大爷脸色煞白,头上大汗淋漓,右手捂着胸口,斜靠在墙角的地上,话都说不出来了,我见此情形,料定是他的心绞痛犯了。便向他孙女要硝酸甘油,可情急之下却一时找不到。急得她直哭,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穴位——郗门,便撸起老人左臂衣袖用我的左手大拇指点按住郗门穴,右手攥住老人的左手掌进行顺时针旋转,一分钟 的光景,老人长出一口气,四肢也由冰凉逐渐转暧,五分钟以后我扶着老人上床休息,此时他已谈笑风生,对我说,当我按住他的穴位时,他感到有一股热流由左臂涌入前胸,心里立即不在发紧,一下子松绑了。郗门穴穴位较深,自己按摩时可用右手拇指,用力按住此穴,同时左手腕做顺时针旋转。这时此穴就会有较为明显的感觉。(不要等到发病时才想起去按摩呀,那时你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平日就揉一揉,防患于未然吧。)。

     再说个心包经的宝贝穴位,这个穴用处极广,简直太实用了,这就是位于手心的劳宫穴,劳宫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就是劳累了以后到宫殿里去休息,这是我的解释,根原注不相干,但却能说明他的用途。这是一个补养心脏的穴位,且补养的速度极快。一日为人刮痧,通常在刮痧前让患者自行准备中药生脉饮。以防止有些人“晕刮”,往往是心脏功能较弱的人会有这种情况,那人刮着刮着突感心慌恶心,随即就进入了半休克状态,她家里的人慌作一团,我见状连忙掐按它的劳宫穴,也就不到二分钟,她便醒过来,并对我说,象是睡了两个小时的舒服觉。一下子就又重新精神抖擞。两次意外的经历让我领略了穴位的神奇。如果我们对症使用的话,那就是灵丹妙药。且没有丝毫的付作用,且劳宫穴的功效远不止这些。参加面试,或者是在重要的场合,我们有时会紧张的手心出汗,心跳过速,这时你不妨按按劳宫穴(左手效果更好)。转瞬间,你就会重新找回从容镇定的感觉。

 神秘的通道——三焦经

  我们通常说“五脏六腑”,那六腑是什么,没有学过一点中医知识的人是说不清楚的。通常只能说全五腑: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但还有一腑,这一腑就是三焦。大家发现我们熟知的五腑都象一个容器,且时满时空,就像我们的胃肠,被食物填满,又排空,周而复始。那三焦呢,三焦就是装载全部脏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个人的体腔。古人将三焦分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胆、下焦肾、膀胱、大小肠。

  三焦有什么功能呢?它就像是一场婚礼的司仪,一台晚会的导演,一个协会的秘书长,一个工程的总指挥。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的去为身体服务。对于它的具体形状,从古至今就争论不休,现代有的医家把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组织间隙、微循环等。但都不能含盖三焦实际的功用。所以咱们也就没必要把三焦硬与西医解剖意义下的器官进行类比了。

  按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解释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这时它更像是一个财务总管。负责合理的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上边这段文言是汉代华佗所写《中藏经》中的一段话,此书文字古奥,但对三焦的这段阐述倒是通俗易懂。先不说此语是不是真的出自华佗之口,但三焦在五脏六腑当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那三焦具体说来有哪些作用呢?简而言之三焦有两大主要功用:

  一、通调水道。《灵枢经》上说:“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二、运化水谷。正如明代医家吴勉学在《医学发明》中所说:“水谷往来,皆待此以通达。”“焦”字通“燋”乃引火之物,以火才可腐熟食物。古人遣词命名皆有深意。

  三焦之功能如此强大,应该在治疗上屡见奇功,但实际远非如此,因为大多数医者对三焦概念功用模糊不清,很少有人去探究它的真正奥妙,只是停留在对传统注释的一知半解上。机理不明,自然也就无法应用。以至根本想不起用三焦经来治疗脏腑病这条思路。这也难怪,古人在三焦治则上,就没留下很丰富的例证供我们参考,就是简单的阐述都难得一见,明代医家孙一奎,有几句话或许是其经验之谈“上焦主纳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分清泌浊,其治在脐下”。古人说话,都是如此这般简约,按现代人的思想好象根没说一样,其实古人只是给我们打开一扇窗,外面的风景还是要我们自己去看的。有心者便可以借此通达深入。然而更多的人还是愿意有人一一指点给他,青山在远处,白云在上边,还有流水,小桥……。否则即使再开两扇窗,也是一无所见。

  不过学习经络可深可浅,虽不能登堂入室去探宝,咱们顺藤摸瓜去摘些果子却也是举手之劳。请注意观察一下您出现症状的位置,看它是发生在哪条经络循行的路线,您只要刺激这条经络上的相关穴位,那么症状都会有些改善的。

  还说三焦经吧,它的终止点叫丝竹空,整好在我们长鱼尾纹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很多女士最易长斑,所以刺激三焦经是可以防止长斑和减少鱼尾纹的。这条经绕着耳朵转了大半圈,所以耳朵的疾患可以说是通治了,耳聋、耳鸣、耳痛都可刺激本经穴位得到缓解,这条经从脖子侧后方,下行至肩膀小肠经的前面,所以和小肠经合治肩膀痛。还能治疗颈部淋巴炎、甲状腺肿等发生在颈部的疾病。由于顺肩膀而下行到臂后侧,所以又可治疗肩周炎,再下行通过肘臂,腕子,那么网球肘,腱壳炎也都是三焦经的适应症。

  曾治一位中年女士,因丈夫有外遇,与其大吵后突然右耳轰鸣不止,昼夜不休,无法入睡。西药治疗三天,毫无疗效,朋友求我帮忙,病人此时头痛欲裂,心烦气燥,我本欲在太冲穴施针以泻肝火,但此穴用手掐毫无痛觉,知其肝火已上巅顶,针“太冲”已鞭长莫及,便用三棱针在头顶“百会”附近连刺三下,出血十毫升左右,患者顿觉头目清爽,但耳鸣依旧。于是沿三焦经从“角孙”至“翳风”到“天牖”一路刮痧,出紫痧多而厚,刮至“天髎”时,耳鸣骤然停止。由此您也可以看出:三焦经不正是肝火宣发的出气筒吗?曾接触过许多犯更年期的女士们,她们的三焦经各个痛不可摸。

  此外三焦经还有一些您意想不到的功效呢!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胁痛岔气,液门可以治口干咽痛。记得今年春天,和十来个朋友去郊游,都坐在一辆面包车上,可能是山路不平,车颠簸的很厉害,同行的一位女士,突然腰痛的坐不住了,我们赶紧把车停下。这位女士曾因腰椎3度滑脱,做过手术,今天突然旧病复发,又是在荒郊野外,急得大家不知所措,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我。可车上空间太挤,根本没地方按摩,我在大脑中飞快的思考着有何变通的方法。上身的什么经络穴位能通到腰椎去呢?突然,《难经》当中的一句话“三焦,元气之别使”在脑中一闪。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元气乃命门所发,而命门穴正在腰椎位置。当下取三焦经的原穴“阳池”并在其周围寻找痛点。在两个手背找最痛点进行按揉,只揉了不过5分钟,她的腰就一点不痛了,当然,这种手法只是应急,并不能除根,但那天,我们大家却因为这小小的三焦经而能尽兴游玩而无后顾之忧。

  还有个一紧张就胸闷的朋友,看书看报甚至看电视都会莫名的胸闷憋气,上腹堵胀,胸口就像勒上了禁锢的外壳,不得喘息。西医多少次体检,也没查出一点毛病来,都认为他是神经紧张闹的!一次朋友聚会,在打闹嬉戏中,我无意间用拳头锤了他的胳膊一下,原本是玩笑之举,他却痛苦不堪,捂着肩膀直叫疼,“老兄,轻点成吗,又不是武侠片点穴!”,我其实根本没用力,大家也觉得他小题大做,不就敲了一下胳膊吗?哪致如此?可看他又不像是故作姿态,我用手按了按他的伤处,他疼得直咧嘴。可马上他又乐了:“老兄,你真神了?刚才还胸闷的紧,喘气都憋,经你这一打,心里倒痛快了”,边说边自己按摩起被我敲疼的那块肌肉,胸闷很快就完全消失了。此时我才留心观察他上臂被敲疼的地方,原来是三焦经的“消泺”穴,这样看来他的胸闷当是上焦气郁而成。想来好笑,我的“无心之过”却解了他的“无名之苦”,还让我更多的领悟了“三焦主气”这句话的奥妙。真是“一锤两得”。

  我每天都在积累知识,但我发现学富五车的人很多都没有思维。我每天都在参研事理,但我殚精竭虑仍没有看到觉悟的灵光,倒是在半梦半醒之间,亦真亦幻之际,失神凝望之时,或许有些不期然的东西,那似乎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穴位五行之说

 

  

 按五行学说,肺、大肠属金,心、小肠属火,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肾、膀胱属水,心包、三焦也属火。某条经络上的穴位,一方面同属于这条经络的属性,如肺经的穴都有肺经的“金性”;另一方面,每条经还依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构成五个特定穴(井、荥、俞、经、合),叫“五输穴”。输就是“传导”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经络的传导比喻为水流从小到大,从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下面简单说一下“五输穴”各自的含义。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井”就是水的源头,“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
“荥”(xing)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荥”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
“俞”(shu)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肺经的太渊穴和脾经的太白穴。“俞”是灌注的意思,像山泉的瀑布,倾泻而下。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经”是主道,像宽广的江河,畅行无阻。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合”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少商穴和隐白穴;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上,如鱼际穴和的大都穴。俞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太渊穴和太白穴;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经渠穴和商丘穴;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尺泽和阴陵泉。
五输穴以“井、荥、俞、经、合”来说明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脏方向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微至盛,由浅入深,汇入脏腑的过程。五脏(心、肝、脾、肺、肾)所主的经络叫“阴经”,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所主的经络叫“阳经”。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都有其各自的五输穴,各自的属性也完全不同。阴经的“井”属木,“荥”属火,“俞”属土,“经”属金,“合”属水。而阳经的“井”属金,“荥”属水,“俞”属木,“经”属火,“合”属土。对于这些属性,其实大家可以不必强记。“五输穴”在一条经络中的功能,就像是一个公司里不同部门主管的作用,中医经典《难经》上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井主“心下满”,是指胃脘部痞满,郁闷之症。五脏六腑皆有可能成为“心下满”的原因,如果因脾胃不和引起,可刺激脾的井穴“隐白”,胃的井穴“厉兑”。若因肝气郁结引起,可刺激肝经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刺激大肠经的井穴“商阳”。
荥主“身热”,身热可理解为“上火了”,如发烧,咽喉肿痛,可选肺经荥穴“鱼际”。口疮,小便短赤,可选小肠经荥穴“前谷”。口臭,大便燥结,可选胃经荥穴“内庭”。心烦不眠,五心烦热可选心经荥穴“少海”。牙龈肿痛,眼红赤,可选三焦经的荥穴“液门”。各经络的荥穴可以配合使用,去热功能效果更佳。
俞主“体重节痛”,“体重节痛”是指浑身酸懒,身体倦怠,关节疼痛。如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的,可选肝经俞穴“太冲”,胆经俞穴“足临泣”,上肢关节痛,可选肺经俞穴“太渊”,心包经俞穴“大陵”。白天倦怠嗜卧,无精打采,可选脾经俞穴“太白”,肾经俞穴“太溪”。若是感冒引起的肢体酸痛,可选膀胱经的俞穴“束骨”,胃经的俞穴“陷谷”。俞穴具有健脾去湿,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
经主“咳喘寒热”,“咳喘寒热”是说经穴善治咳喘之症,且无论是寒性、热性以及阴虚、发热的咳喘,都可选择经穴治疗。《内经》上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如外感咳嗽,可选肺经的经穴“经渠”和膀胱经的经穴“昆仑”;肾虚的咳喘,可选肾经的经穴“复溜”;肝火旺引起的咳嗽可选三焦经的经穴“支沟”;肺气不足的咳喘,可选脾经的经穴“商丘”。经穴有清肺化痰,理气镇咳之效,平日可作为保养肺脏和预防咳喘的要穴。
合主“逆气而泄”,若胃气上逆则呕吐,可选胃经合穴“足三里”;胆汁上逆则嘴苦,可选胆经合穴“阳陵泉”;肺气上逆则咳喘,可选肺经合穴“尺泽”;脾虚便溏腹泄,可选脾经合穴“阴陵泉”;肾虚遗尿,遗精,可选肾经合穴“阴谷”。《灵枢·四时气》中说:“邪在腑取之合”;《内经·咳论》说:“治腑者治其合”,都是在强调合穴善治脏腑之病。
五输穴的效用非常广泛,这里只是简单地略述其皮毛,让大家有一个简单的印象。知道了穴位的五行,就可以试着用在日常保健上了。如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有人总说买不到参苓白术丸,而这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
学会了五输穴的用法,您可以灵活地搭配出许多免费的中成药来。而且是最正宗且无毒副作用的良药。不要着急,穴位很多,但不用一下子都掌握,学中医,一定要一点一点渗透进去。中医的精髓,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需要灵感,需要领悟,需要身心交融,更需要宽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