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色西服搭配图片:老上海电影海报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9:27:49

    老上海电影海报画时代背景:

老上海的电影海报泛着历史光芒的时尚。水粉和水彩画就的男女主角在电影海报上摇曳着妩媚和婀娜。

上海是中国最有电影渊源的城市,中国最早也最成气候的一批电影、中国最早一批光彩不让今人的电影明星都诞生在这里。1927年,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中写着当时的上海有26家影院,而到了30年代末,电影院的数量已达36家。在这样强势的电影语境下,电影,明星,电影院都在当时的时尚中闪亮,而电影海报和电影招贴也便应运而生。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这些处于初级阶段的电影海报不可避免的显得原始和天真。将海报发展成一门设计艺术,那是后来的事情。

谁曾执笔操刀?

旧上海不乏电影公司,也不乏进口的和国产的电影。但是只有大的电影公司像联华,明星出品的电影才会有比较多的海报宣传。

旧上海没有专门的海报设计师,电影院的美工和一些画家就成了主力。上影厂80高龄的孙继老人是旧上海的记者,当时电影院的常客。后来老人到了香港,进入电影界,和当时的很多电影界名人,像蝴蝶,都有交往。少数画家画的电影海报让他记忆至今。

孙继老人记得当时有一位为话剧团画装饰画的画家叫池宁,他画的《马路天使》的海报,路灯的黑影下人物只有半个脸,很有震撼力。另外一位在广告公司工作的丁熙是为《艳阳天》画海报的人。“艳”字的笔画和结构用各种字体写出来的效果都差强人意,于是丁熙就想出来一种“飘带”画法,画好以后,“艳阳天”三个字看起来好象是丝带绕出来的一样。

 有时导演也会参与其中。吴永刚就是美工出身,像《神女》,《浪淘沙》的海报制作他都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画法。画好的海报还是会分发到各个上映的电影院,包括上海以外的城市。

 那时候的海报值得一提的是印刷。海报的“底版”是手工绘制的,画好之后就大量复印。当时的彩印技术颇不错,孙继老人觉得当时印制的海报“色彩都很好。”

 重见天日

 在鲜有人收藏的年月,“有心人”的保存使得这些老海报得以重见天日。上海东方影视公司现在保存有三千多张老电影海报,其中一部分从个人保存者手中取得。几年前东方公司给这些老海报分门别类,拍照纪念,但是拍照以前却大动干戈:一张张摊开,烫平,但是折叠的时间太久了,照片上还是可以看到纵三横四的折痕。

 经过了几十年的默默无闻和无人问津以后,这些旧上海的电影海报如今身价百倍了。国内一些收藏者开始涉足老电影海报这一领域。原本在文庙一两元就可以到手的海报身价猛长。在上海曾有一张品相欠佳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老电影海报卖出300元的价格,另一张《万家灯火》电影海报卖到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