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西装外面穿什么:新世纪逐渐妖魔化的教师 走下神坛幻化出各种形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08:47

        新世纪逐渐妖魔化的教师 走下神坛幻化出各种形态

               来源:凤凰网教育综合

他们是老师,他们更是孩子们的“爹娘”
最美支教女教师”蔡加芹传递爱心接力
 蔡加芹:当我知道他们链县城都没去过,我就想带他们去看看世博

2010年7月1日,在贵州省黔西县素朴镇支教满一年的蔡加芹在离别之际,在网上发了一篇题为《一个支教女老师的告白》的网帖。帖子一发,迅速得到了网友们的热情互动,捐钱捐物的建议此起彼伏。
   “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想看看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蔡加芹在回帖中说,他们连半小时车程的县城都没去过,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吃不上中午饭,去外面看看世界是他们最大的梦想。
   于是,一个“咱带孩子们去看世博吧!”的提议在网络世界里“奔走相告”。仅仅一周,看似“不可能的旅程”出发了。
   1个支教老师,10个山里娃,30多名爱心车主,数千里路程,从贵州黔西县途径五省六市、辗转六天,10个孩子通过一根网线见到了上海世博园。
   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喝有冰的饮料……回到素朴镇的孩子们尽管每天仍旧往返于数公里的山路,中午吃不上饭只能饿肚子。但他们都说要好好学习,争取有机会再走出去,再看看外面的世界。
   武汉理工大“最美辅导员”
   心疼班级的学生就像心疼自己的孩子
   段薇今年26岁,去年毕业留校,这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一共14个班481名学生。”段薇说,因为要给其中一个班开班会,便想到了14个班的情况,于是用两个晚上的时间写了上万字日志。“希望没提到名字的同学能给我机会,希望能尽快认识你们所有人。”
   每周,她都会花两三天时间到每个宿舍走访,和学生谈心,或者一起参加跑步等班级活动。她很少能在夜里12点半前睡觉,“学生们有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想着打电话找辅导员。”段薇表示,睡早了心里都不踏实。有几次,她为了送生病的学生看急诊,一直忙到深夜。“很多人说90后的孩子很特立独行,实际上他们特别懂事。”为了管住有网瘾的学生,段薇将网瘾学生的身份证代为保管,“有一次,一个同学因有事情需要用身份证,他用完后自觉地将证件放回到我的抽屉里。”段薇说,当她看到还回来的身份证时触动很大,觉得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进步的。
   段薇的细心和友爱获得了学生的热爱,大家喜欢昵称她为“薇姐”。在她的日志后面,有500多个浏览记录和学生的近百条留言,不少学生表示“我们如此幸福”,汽服一班学生谭杰还特地作出一首藏头诗表达全班同学的心声:老师我们爱你。
    该院学生魏擎霄的父亲在看到段薇的日志后感慨:“这样用心育人的园丁真难得。我曾看过一个报道,一个教授教了四年学生,竟叫不出一个学生的名字。”
   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
    我就是523个孩子的妈妈

李灵在街头收书。

 她是一名80后。十年前,她从师范学院毕业后做出了惊人选择——到偏僻乡下办学校免费教留守儿童。如今,她的希望小学已经有523名学生。她既是校长,也是老师,但她更多的是扮演着留守儿童的妈妈角色。十年间,她曾推着三轮车到大街小巷收破烂,为的是让孩子们有课外书读;她至今仍欠债十万元,却对苦涩生活甘之如饴。她用实践证明着,80后是有梦想的一代。
    她,就是被誉为“最美乡村女校长”的河南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
    除了校长、教师外,李灵的身份更多是523名孩子的妈妈。学生病了,她拿出不多的积蓄为他们求医问药。希望小学的孩子有80%以上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见不到父母,有些孩子很内向,不愿意说话。尚未结婚的李灵,不仅要当“妈妈”疼他们,还要读懂孩子的心思。“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已经缺少关爱了。我就是523个孩子的妈妈。我不敢保证我的学生将来都成才,但起码都过得快乐,身心健康。”
    如今,李灵的父母都在给她的希望小学免费“打工”。他们居住的小屋是一个由塑料布搭建成的“临时建筑”,顶棚覆盖石棉瓦,不足15平方米。冬日的“穿堂风”呼呼地从缝隙处吹进来。母亲帮忙给孩子们做饭、干活,李灵88岁的姥姥则在家种着一亩多地的菜,她也会经常送一些蔬菜到学校,支持外孙女。
    最美乡村女教师”曹瑾
    最后心愿捐眼角膜帮助孩子们去实现愿望

这是曹瑾最美的笑脸,这是曹瑾写的“遗愿书”。重庆晚报记者 史宗伟 实习生 周邦静/摄(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为了34个即将毕业的孩子,到巫山县平河乡小学支教的23岁乡村女教师曹瑾,拖着重病坚持顺利送走毕业学生。然而,两个多月的坚持,却把自己拖到癌症晚期(重庆晚报曾连续报道)。曹瑾的事迹感人至深,全国网友称她为最美乡村女教师。
    昨日,病情再次恶化的她许下“最后”心愿捐献眼角膜等器官,希望永远地看着家乡那些农村孩子。
    “孩子知道自己的病情很严重,但她还有个心愿,请你们帮她实现吧……”记者采访时,泪流满面的父亲曹长华,悄悄将曹瑾的一份“遗愿书”交给记者。
    “爸爸妈妈,不久我可能要走了……请你们同意我捐献出眼角膜等有用器官,让我继续看着家乡的孩子健康成长……”在这份“遗愿书”上,曹瑾除了愧疚刚刚参加工作,还没来得及给父母尽一份孝心外,还是忘不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那些农村的孩子。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造化!”面对采访,坚强而乐观的曹瑾噙着热泪,称没想到“自己身体不争气”,或许她再没有机会回到课堂,回到那些需要她的留守儿童身边。
   “如果我难逃此劫,就让我做最后一点有意义的事吧。”曹瑾称,经过一番思考,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她决定将眼角膜等器官捐出来,让自己能够永远地看着家乡那些农村孩子,看着她还没来得及奉养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