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装在什么店里买:[转载]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视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18:35
这是很久以前的一节课的录像,大约应该是2003年,应人教社之邀录制,用于当时刚启动的新课程的培训。录课时已是期末考试的时间,我教的班级都在期中考试,因此借用了当时不需要参加期终考试的全国理科班的学生。

    这节课在人教社的新课程培训时几乎都当作是一个课例来研究的,我也听到许多反馈而来的意见。比较集中的几点,我可借机在这儿作几点说明。

    首先,有老师质疑这节课的真实性。我想说明的是,我历来对于研究课录课中的作假是深恶痛绝的,我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体现的是真实的我与学生,容不得半点虚假。其实这节课我试讲一次时间都没有,一是因为学生都在考试我没有学生可试讲;二是这节课的开放性使得每个班的情况都会是不相同的,试讲的价值也不大。有老师所以认为有点不真实,可能是觉得学生太棒了。的确,这个班的学生是当时的全国理科实验班的,共19个学生,全部都是保送清华北大的,当然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是有老师认为,课放的太开了,可复制性不强。我们研究一节课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制吧,我在设计与执教这节课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老师们复制,事实上这是不可复制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无法复制。我想在课中传递的是适合我的教学对象的探究学习方式。对于这班的学生来讲,我们的课堂探究怎么开放都不为过的。有老师认为学生提出的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不必讨论。而我恰恰认为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闪光点。这一问题在我的预设之外,难能可贵!如果我用这不在我们这节课的讨论范围内而不给学生以讨论尝试研究的机会,那还谈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第三,关于课堂容量过大的问题。这本应该是两节课的连堂,一节课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另一节课是操作与归纳总结。但考虑到录制课的相对完整性,因此将课压缩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了,而且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又删掉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时间,这样就变成了在一节课中完成的了。我也非常主张,在方案的设计环节能够充分些;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与总结能够更充分些。

    上课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回头来看总觉得遗憾多多,让自己难以接受,因此我一般不大愿意看自己上课的录像。自我安慰的是,2003年,那是自己重新踏上讲台的第二年,还是一个“新”教师,课的“青涩”也在所难免。如果今天再上这节课,或许就可以老练一些了。

    上传这节课的录像,作为资料留存,也作为自己教师生涯的一个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