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长牛仔裤剪成短裤:新余教育城域网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07:59

县(区)教体局、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市直各高中学校:

高中教育是连接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桥梁,担负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向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重要任务。高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奠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进一步深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普通高中的教学质量,倍受社会的关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现将《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高中教育是连接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桥梁,担负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向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重要任务。高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奠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进一步深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普通高中的教学质量,倍受社会的关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精细落实教学常规措施;逐步稳妥地实践课程改革理念,不断适应新课程环境下的管理创新和教学创新,培植发展优质教育和特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创新制度建设,不断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要落实国家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按照《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编排的指导意见》和《新余市高中新课程学科模块开设及指导意见》设置课程。

学校要成立由校长、有关处室负责人、各学科教师代表等组成的学校课程方案制定小组,具体负责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方案应该包括高中三年的总体方案和各个常年的具体方案。

学校应制定高中三年的课程教学规划和年度课程教学实施要求,指导学科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备课组、教研组根据课程标准、学校教学规划和实施要求,于各个学年开始前制定学段、学期、学年和整个高中三年课程开设方案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教研组上报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制定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和高中三年总体方案,报校长审批。

学校年度课程教学方案应包括各年级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与评价建议等内容。

学校应抓好各学科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抓好教研组、年级组和教师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严格执行各项教学计划和方案。

2.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各校要开齐开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通用技术等课程;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学分认定评估小组。

学生在高中阶段应完成不少于3个课题(每个课题以5个学分计)的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时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安排,平均每周3学时,安排中应保证必要的学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和在校内开展研究学习。指导教师要坚持“指导不指令,参谋不代谋,到位不越位”的原则,经常关注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习进展,做好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记录以及结题时的综合评价。学校每个学年要对全校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形成材料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社会实践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每学年安排一周(按5天工作日计算)。社会实践包括参加生产劳动、军训、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社区服务是学生在课外时间为社区提供公益性的义务服务,三年累计完成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5小时。

学校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要结合子女的实际情况把意见反馈给学校,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由学校提供更为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

3.是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为了确保学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审议、教学管理、学校课程评价、教师校本培训、学校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学校应成立课程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人员构成)负责审议学校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制定一《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相配套的制度,检查评估开发与实施的执行情况等。

学校要将《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在实施前的一个学期递交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定。学校要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方案,统筹安排开课计划,做好校本课程评价的各项工作,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课程在本校实施后应定期向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小组报告有关实施情况,确保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议,促进校本教研的规范化、常态化与高效化

1.校长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要切实增强研究意识,身体力行参与教学研究,成为校本教研的带头人;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管理机制,整合教研室、教务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发展水平的开放的教研网络,努力构建信息技术等有利于校本教研的物质平台,为校本教研的规范化、常态化和高效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2.学校教务处、教研室是校本教研的管理机构,要根据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立足学校实际规划校本教研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校本教研制度,强化校本教研的过程组织与管理,确保校本教研措施的落实,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

3.学校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活动单位,要在切实落实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真正落实以“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实践活动。以解决教学问题出发点,创造性开展教学研究,真正做到扎根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

4.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更新教育观念,养成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把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方式;教师之间应加强专业切磋和协调与合作,分享经验,互助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

5.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省内外专家,教研部门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指导与支持,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他们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采用辅导讲座、专题式谈话、现场指导、结对子等形式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狠抓常规教学措施落实,实现教学质量的新跨跃

1.制定落实好“六项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落实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质量责任制。各高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完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岗位职责,制定和落实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责任制。要给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相应的权力,落实相关待遇,同时加强考核评价,将教研组、备课组整体考核与个人成绩考核相结合,突出对学科组的整体考核,培养学科组的合作意识,促进集体备课正常有效地开展,促进教研组、备课组整体素质的提高。

⑵制定落实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各高中学校要认真制定落实学科集体备课制度,各校每周不少于1次集体备课,同时,学校要保证充足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在管理上要制定政策,加强对学科集体备课的管理与督查,确保集体备课活动正常进行。倡导学校领导挂包学科、备课组制度,全程参与,现场督导。备课实施要做到“四定”、“四统一”: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统一教学目标,统一进度,统一主要作业和练习,统一测试。

制定完善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各学校要在学科备课组内组织新老教师结对,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要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岗位职责,定期对导师工作和青年教师的发展情况进行检查。

制定落实领导干部推门听课制度。学校要制定落实领导干部推门听课制度,确立每周一次汇总评课情况的办公会例会制度,及时将一周听课情况进行总结,及时研究解决教学面上发现的问题。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20节,分管校长听课不少于40节。

⑸制定落实学科教研员学校蹲点视导制。市、县(区)教研室要完善落实学科教研员蹲点视导制度。要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深入学校、教研组、班级和学生进行教学调研视导;教研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集体备课,深入课堂听课,参与示范课研讨,及时向学校反馈教学面上的问题,提高教学、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市、县(区)教研员的蹲点时间每周至少2天。

 ⑹制定完善教学质量奖惩机制。面对当前社会各界对全市教学质量的更高需求,各高中学校应认真研究和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尤其要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要着眼于调动年级组、学科组、班级组的整体积极性,落实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强化团体作战意识,强化高考整体上线最优化意识等。要倡导年级组、学科备课组、班级组捆绑式评价和个人学科成绩相结合的奖励方案,既要鼓励单科成绩冒尖,更要突出整体成绩。

2.认真抓好“六项教学常规”环节

抓好教学备课环节。向课堂要效率,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认真做好“四备”、“五点”、“两法”(“四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点”即每堂课都要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即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坚持备课组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专题备课与单元备课相结合,强化备课组长是学科集体备课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同时,各校要特别强调教师课后反思提升环节,不仅要求每堂课之前要认真备课,而且要倡导教师课后有反思。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进行反思。“备课”中的反思称为“行动前的反思”,将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称为“行动中的反思”,将课后的反思称为“行动后的反思”。要求每位教师至少30%的教案有教学反思,争取在两三年内教师的教案60%有教学反思。撰写反思要经过认认真真地反思,不能三言两语,随便糊弄,教学反思应该不少于100字;各校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杜绝无备课、无教案进入课堂上课。

抓好课堂教学环节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突出重点,切实做到“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三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本阶段教学深度的问题、超越高考题可能难度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超越教学大纲的问题、超越考试大纲的问题)不讲。“练”要精选题目,切实做到“三突出”:突出题目的典型性(突出教学的重点、突出共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突出题目的针对性(针对高考的考点、针对学生学习的弱点)、突出题目的开放性(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三禁止”:禁止使用机械记忆的题目、禁止出低水平重复的题目、禁止出偏难怪的题目。课本是学习的“本”,教辅是学习的辅助,教学要以“本”为本。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向外拓展,反对用教辅取代课本进行教学的做法。

⑶抓好作业布置、批改环节。作业要精选精编,体现针对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典型性,能举一反三。要求学生写作业必须写明日期,教师批改作业也注明日期,以便查看作业的量是否适中、布置与批改是否及时。学生作业、单元过关及其它测试题都要全批全改,讲评到位,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有评必补;

抓好教学辅导环节辅导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是落实“帮促”的重要途径。要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拔尖和“医瘸补缺”两不误。强调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导为重点。个别辅导要耐心、细致、热情,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得回避问题,不准讽刺挖苦学生。自习课和晚自习课是教学辅导的最佳时间,集体辅导必须由学校统一安排,自习课和晚自习课禁止满堂讲课。

抓好测试诊断环节。高中基础年级期末考试和高三“一模”、“二模”考试由市教科所统一组织,学校应根据要求认真组织落实,考完后成绩应及时上报市教科所,作为教学评估的依据,严禁弄虚作假。在每次大型考试后,均要及时落实“一试带四会”制度:即召开市级教学质量分析会(交流经验,查问题,提建议,促整改)、召开校级或年级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各学科对比先进找差距,查摆问题,狠促薄弱)、召开备课组质量分析会(分析到每一位教师的每一个班级)、召开班级质量分析会(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矫正。坚持段考或月考制度和针对性补偿练习巩固落实制度。每次考试,从编制试卷、批改分析到整合讲评都要以教与学的“诊断”、“医治”为落脚点,消除知识盲点和认知结构上缺陷;要重视对学生自我分析的指导,帮助学生寻找差距,明确目标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要严把质量分析关,及时总结教学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反思教学行为,调整策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总结评价,反馈矫正,有效地监控教学质量。

抓好学风教育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从整顿学风入手,培养刻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强调科学的习惯和规范。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从完善学习程序入手,着力解决学生动脑、动手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对待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要采取“盯人战术”,落实教师指导责任制,更要发挥班级内同学间的群体正面影响力,促进整体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