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穿女式牛仔裤图片:新塘新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23:51
2007年04月23日 星期一 上午 11:42
新塘新谈
出处:中国硒都网     作者:董祖斌

是一种缘份,在诺大的地球上我在新塘的这片土地上成为一个高级灵长类生灵,听的是祖辈父辈的山歌与号子、撒儿荷;看的是壁立的山岩,绿色的山林,奔流隽秀的清江;吃的是黄土地里种出的苞谷、洋芋、红苕;嗅的是田野中的花香草味,和着炊烟一齐飘荡的苞谷酒香;住的是依山而建、干爽透风、稳定却又飘逸的吊脚楼,于是渐渐把清江化成心中一弘永不停歇的乡恋,将山岩化成一种不屈刚毅的个性铸在心中,写在脸上,火辣辣的苞谷酒则幻化为我对生命的禅悟、对生活的灵感,在季节与岁月中酿成一种陶醉的思绪。
很早想为家乡写点文字,最初有这种冲动是我在读初中时,那时正好看贾平凹的文章,有一篇叫《商州初录》,贾是商州人,他是带着一种责任和偏爱来写的,直把商州描绘为一个他认为天下最好的小镇,不仅物茂粮丰,而且卧虎藏龙——对家乡我同样爱,于是冲动地提笔开始写,名字叫《新塘初谈》,然而那时的年纪、知识与阅历显然不能构架这样一篇文章,现在都只在哪个角落的笔记本上,但我却一直在等待,在思考,就像窖着一桶新塘苞谷酒。2006年9月下旬,我作为唯一的一位新塘籍代表回乡参加了“红花石林”笔会,当我把听到、看到、嗅到、想到的各种表象与素材揉进脑中,用笔尖在纸上倾吐的时候,我写下了《新塘新谈》四个字。是的,对于我这是一次新的知识,从高毕业后,便没有在家长时间呆过,早年的求学,多在寒窗下子曰诗云,很少踏上求学路之外的土地;另外,多年过去了,新塘乡在5万多父老乡亲的建设下,在历届历位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公益设施,还是老百姓的生活,精神风貌都已有了变化,我必须以新的眼光,新的角度与视野来打量、思忖、描述这一片土地,于是“新谈”。

“冷不过石灰窑,高不过太山庙”,这是在恩施境内的一句民谣,太山庙即在新塘双河,新塘距恩施市府73公里,东临鹤峰,南极宣恩,西通州城,北望沙地。从大的地势上讲,新塘乡为台地地形,最低处为清江之侧的大马驿,仅为海拨315米,最高处为双海河溪与宣恩交界处的大卧龙,海拨2047米,一乡之境,气候、物产天壤之别,其台地特征自清江河起至最高处共约4个层次,每台之间均有悬崖相阻,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适宜,特征明显,处处似人间仙境,新塘乡处于北纬30°线上,众所周知,这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新塘乡人口达5万多人,在恩施市的乡镇中名列前茅,我老家所在的下塘坝村人口近1万人,全市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一个村就涵盖了低山、高山和二高山,往往低山谷进仓了高山的禾苗还是青苗,倒是更映衬出一种情趣。新塘乡国土总面积420平方公里,亦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卡斯特地形发达,物产丰富,适宜生产作物也多,属“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珍稀植物达3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达十余种,可谓真正的地大物博。更难能可贵的是,真正恩施“硒都”的得名,全靠新塘双河的渔塘坝存在独立的硒矿床,含量巨大,挑战地质学说中“硒不可独立成矿”的学说,是真正的“硒源”,双河渔塘坝现在国际学术大会上被屡屡提及。新塘的自然历史已有数亿年,其境内还不时有“石燕”即一种古海洋生物化石无声地说明当年造山运动的伟大与神奇,也正是这一地壳运动,造就了拨地而起的旗峰山、五堡山、红花石林等如画山水。

这片土地上历朝历代起出了很多文人名士,在革命年代这片土地上也浸染了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尤其在文化教育上,自封建社会便有很浓的学风,书香不息,又因全乡以土家族为主体,故浓郁深厚的土家文化,封建、民族文化,巫傩文化,各种宗教与汉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演绎、嬗变、衍生,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恩施东乡文化。
新塘之名源自清朝,清时采取绿营兵制,除八旗兵外还有汉兵,在地方的建制上,分为府、协、营、汛、塘,塘即是最低层的军事建制、规模类似于今天的班。新塘原名戎角村,当时所设治所即在现在的衙门村(现已叫衙门组),衙门村的旧址今日尚能见到一些建筑遗迹,雕龙画凤的丹,整扶石头凿成的水缸,其规模达“三十六个天井”——只是后来由于戎角村多次发生叛乱,朝廷在平息后将“塘”移到新处,始称“新塘”。
新塘的人文历史有据可考的可追溯至元朝,之前的历史因文献缺失或记载不全不详无法理清,是遗憾却也幸运,给我们这些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巨大的空间去挖掘和探究。新塘的文化交融在元就有,在双河的古坟岭,就存有廖氏祖宗廖敏智的墓,记录了他在元朝二年(公元1263年)由西迁入新塘的事情,且当时,廖迁入地点即在今双河上坝,其时尚无新塘之名,其子孙分往各地发展,逐渐形成东乡大姓之一,古坟岭其实也就因廖敬智之墓而得名,这其中同样包含了廖氏子孙的一种尊崇之情。无独有偶,我姓董,新塘董姓其实从族谱上看也是“陇西堂”,应该说也是从陕西迁移到新塘的,其行程与廖敬智应该相同,而其后,随着改土归流及“湖广填四川”的大迁徒,新塘在文化上融入了更多的外来因素,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许以新塘为代表的东乡注重文化教育、便与此有关,传统的土家文化对汉学、儒术是没有如此的好奇心的,至少需要有长时间的演进过程。新塘原设有一所高中,即市三中,一中、二中均在州城内,三中就在新塘,足见新塘学位之重,新塘三中有着近60年的办校历史,当年栽下的树苗如今已成古木,校园优美广阔,校舍俨然有序,曾培养多位人才,如今正是各个岗位大显身手,只是在近年已改为初中,古树,老建筑与孩子们稚气的脸对比太鲜明。

新塘自古谓“地灵人雄”,这里的人有一种粗犷骠悍的男人真性,这也许和新塘白酒的高品质与畅销有一种内在联系,可憾的是这里很多名字因很多原因没进入史册,其一是年代久远,其二是文革中在政治旋涡中的狂热,将很多最后的痕迹也泯灭掉了,但是,在一代又一代的耳传心授中仍然看得见历史的刀光血影,侠胆雄心,峨冠博带。
明朝年间,戎角村民两次起义,后都为当时的施州卫平定。在南明时,其荆国公王观兴(民间传说王英)据戎角村抗清,曾攻入施州城,高举义旗,直至清康熙年间才归顺,故在新塘老百姓中间,口头流传的“王英立帝”的传说断断续续而又神秘莫测,王英的大本营在今衙门村一带,而其山寨即今日之旗峰山,相传,旗峰得名是因王英的义旗插在山峰呼应四方而得名。旗峰山,在衙门村后傲然兀立,峻峰耸天,巍峨壮观。四周绝壁,而山上水美田广,实为当“山大王”的好去处,其后沙地刘宗武造反,同样据此山为寨,演出一幕悲壮故事,据称,列宗武兵败跳崖时,将手中钢刀掷向山崖,刀柄嵌入岩体,仅余刀刃在外,前些年游人皆可见,掷石若中还可闻声锵然,一座旗峰山就是男子汉的头颅与脊梁,就是浩浩有雄风与赤诚热血,是新塘白酒最好的天然酒。
另一个新塘尚武的传奇人物叫董太娃,相传他力大无穷,饭量惊人,有一次在一户人家玩,晚上无处放烛台,他一拳砸在石墙上,石墙凹出一个洞来于是便成了放置烛台的地方;还有一说与一伙人准备打架,怕衣服被人扯破又怕被拿走抱起亭捡柱在下面让人人皆叹服;隔一条河赶一条吃麦子的水牛结果一石头竟把牛打死了……相传他出生时竹节中都有一个小人或小马,是有天子之征的,结果早出了世,后来,他因通奸被其叔在梯眼岩从后斧劈致死,但是其杀巨蟒,斗武师的壮举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新塘历来就有尚文之人,庠生、举人不少,而且别号都很雅,如望城先生、卜系子、镜堂先生等。我都曾见过一个晚清秀才,叫谭祝三,一手毛笔字工整如刻,四方八里的碑文几乎全是他写的,他一生都不富有,但是却清清静静的走着自己的路,现在他的坟墓就在他一生住过的土墙屋边,无形中让人觉出一种境界与尊严。新塘的文人中镜堂先生是颇有文采的,据传中过进士,相传他写了一篇《新婚赋》,在性行为的描写上大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感,有几句是这样:“一路将军,直捣虎牢关口;二路元帅,勇扑细柳垂营”,相传此文传至乾隆皇帝,当时是封建社会,正是真假道学风行的年代,乾隆为了教诲天下士子,革去其顶戴,并朱批曰:“此人有才无德,当世绝书香”,说也真怪,从此其后人就没有能读书的人,老百姓谓之“金口玉言”。
而在近代,新塘却成了红色革命的大本营之一。在现在的双河下坝及木栗园,还有当年红三军政治部遗址及标语墙,革命战争及革命人物均有据可查,如双河人冯仕业、康先成就是第一届红区的苏维埃正副主席,他们以生命和鲜血树立了红色丰碑。在新塘的土地上,死去的红军(包括战斗及路线斗争)有很多,有时一次战斗,便有三四十人牺牲,现在偶尔在乡民政办会碰到步履蹒跚的老人,一打听,说不定就是当年随着贺龙闹革命的老红军,他们在青山秀水间沉默的如一颗树,一块石,平凡而又伟大。而当年,与红军为敌的人,新塘的团总付卫风,同样还是时进出现在老百姓的口中,说起“人头树”,说起“抢者砍头,盗者砍手”,仍然津津有味地称道那种路不拾遗的场景,我想,这当属“苛政”,是对生命及法律的践踏,而老百姓的态度,是一种被“人治”麻痹和无知少法被奴役了千百年心态的反映。我们曾到了付卫风的老宅,高墙黑瓦应犹起,只是主人改,精美的天井,古拙的石条门洞记载着一种历史与沧桑,政治与文化,人性与真理。

在新世纪的市场荡激中,新塘迎来了希望。一届又一届的改革者,实干家在这里抒情写意,将新塘的山水长卷描绘得更加色丰形润。
新塘乡在近年围绕“五大资源”(特色农产品、矿产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白酒资源),主攻“九大项目”,即烟叶、魔芋、白酒、紫油厚朴、煤炭、高山蔬菜、硒矿、旅游、马尾沟流域开发电站九个项目。在开发中,注重打好“拳头”产品,其一是做大做强硒资源文章,新塘乡引进吉林省通化市客商胥学良先生进硒媒矸石开发,开发“活化硒复合添加剂项目”,目前已紧锣密鼓进入运作阶段。另外,变高中低三种气候的不足为优势,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在双河的广大高山地区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而且建成了蔬菜冻库两座,目前,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地,以前收入较差的高山正日益走向红火。尤其通过科学指导,将原来的冷浸田发展为莼菜养殖基地,变废为宝,变劣为优,让老百姓在荷包渐鼓的同时,经受了思想上的一次洗礼。尤其是享誉中外的产自双河的“紫油厚朴”更是形成了产业优势,还有太山庙为主要生产地的“鸡爪黄莲”(以形似鸡爪,质地优良而闻名),如今也成为主导产业,有的居住在山巅的农民靠种药材如今已成为百万巨贾,享受着城内一样的高度物质文明。如今,随着各种种植大户的出现,药业作为一次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已达万余亩,而魔芋、烟叶的发展面积更是达1.6万亩,因各种作物均含硒资源,农民在土地上已“点土成金”了,产品也格外受人青睐。
而且该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全面启动,龚家坪、麻柳洞、红花淌、下坝、衙门等村已作为示范村先期启动,粉墙垛背、修路改水、改厨、改厕,一户户农户在山水田野的映衬下,变成一种仙居般的意境,律动起一种与城市脉博一道跳动的频率。

如画的新塘的水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恩施土家的母亲河——清江河依着新塘流过,涓涓柔波中涌动着女儿的哭嫁声,男人的雄浑放排号子。新塘乡境内,还矗立着多处风雨桥,这既是一种文化的交融,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最有代表的数双河的九间桥。横跨在一条季节河床上,长达九间,相传,古时为一集市,桥上即为市场,附近两岸也属交易场所。在自然经济年代,这里在白天迎来各地的客商,晚上各自行去,两岩都是一块块天然形成的巨石板,这就像一幅祥和的画,和今天很多封闭狭小森严壁垒的市场相比,这里山青水绿,风和日丽,更是和谐的场景,只是逐渐荒芜与冷落了,而且已有了倾颓的表象。九间桥始建于乾隆年,桥中尚有铭文记载,它本身已成为历史的见证与载体,让它永远存在下去是历史与时代的选择。
而在新塘境内,能记录历史痕迹的地方太多,“大马驿”即是古代朝廷起的官方“驿站”,可见当时其道路之重要。新塘马鹿口是至沙地必由之路,正处在“红花石林”的入口,石林被中国地质大学的李江风、张丽琴博士称之为“稀缺性地质博物馆”,风景“奇、绝、秀、险”,配以飞瀑直下,人行洞中的大岩洞,飞桥峡谷、养老寨与义军屯驻的旗峰山形成一个旅游资源群,马路口上,当年团总付卫风砍头示众的“人头树”倔强地在悬崖上挺立,就像历经风雨沉默无声的民众,把千百年的沉静化为一种动人心肺的震憾与感悟,而在麻柳洞的圣孔沟,其洞口可与腾龙洞媲美,但由于处于尚未通公路的乡村,尚未有人识;从大岩洞至大马驿堪比“小三峡”的十里清江峡谷画屏也将在截流后成平湖……我们在创造文明,却又在依恋中作别一种文化。
最让人高兴的是前不久的一项山民歌大赛,全州各县可谓群雄逐鹿,而获得第一名的是新塘的一位山妹子,只有25岁,名叫李维菊,大山是她的排练场,鸟语泉鸣是她的导师,于新塘而言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必然。
笔会结束,新塘乡给每位作家、艺术家带上了满满一壶新塘白酒,大多今日未开封,他们说、新塘酒,看着就醉,拥有并保存着真是一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