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软信息学院:人生成功在5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9:57:06




人生成功在5C  

 

 

人生有很多转折,不是个人能完全规划的,但人生路上你可以掌握5个C。此外,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太大,所以在社会上不要仅做一行,而要跨行!跨行指的是除了读本科的书之外,还要接触其它的知识。

 

人生的5C就是:Courage, Competence,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和 Commitment.   

 

1. Courage = 勇气

 

理安·艾斯勒有一篇文章——《重新定义勇气,再创我们的生活》,道理存在,拿来——提到勇气,我们不禁要谈谈意识中的另一个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同样没有在主流文化的故事和偶像中反映出来。主流文化倒更像一面反光镜,它反映着我们的统治关系的过去,却无法精确地反映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旧模式里,勇气产生于愤怒、恐惧和仇恨。我们更意识到,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勇气,那种勇气来源于仁爱——不论是对我们所爱的人,还是对萍水相逢的陌路人:那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勇气。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里总爱说,勇敢就是杀死毒龙和怪兽。然而,我们现在意识到,以非暴力的手段与不公正的权势抗争,比杀死所有毒龙和怪兽,需要更大的勇气。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受到过这样的启蒙,就曾经看到过以爱的勇气而不是恨的勇气抵抗淫威。我的第一课是在维也纳上的,那时我还是个小姑娘。那是在“水晶之夜”,纳粹第一次在德国和奥地利大批搜捕犹太人,他们砸碎了所有犹太教堂和犹太人家的玻璃窗。一个盖世太保带着五个人闯进我家,“没收”了我们的财产,抓走了我的父亲。这时我母亲勇敢地站了出来,谴责他们的可耻行径,痛斥他们的野蛮掠夺和他们对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的暴行。然后,奇迹发生了。不知是由于她言行中的威严(经统治关系塑造的人格对威严总是卑躬屈膝),还是由于他们的贪婪(因为那个小头目说,如果我母亲拿些钱到盖世太保总部去,他就替我们说情,放了我父亲),她救出了我父亲,也救了我和她自己。如果我父亲那晚和许许多多犹太人一样被送进集中营,我们也会和许许多多犹太母亲和孩子一样,在无望中等着他获释——直到我们自己也被抓起来杀掉。

 

  我母亲的举动需要极大的勇气。她的生命受到威胁,而她除了爱一无所有,这需要勇气;一般的道德标准认为,“好女人”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好女人”只能低声细语,不能发号施令,而我母亲把这一切都置之脑后,这也需要勇气。

 

  我想,这种以爱而不是以恨来反抗淫威的勇气,是一种精神力量。有了这样的勇气,我们就有了怀疑貌似神圣、外强中干的道德标准的力量——两千多年前,一位名叫耶稣的年轻犹太人,正是凭着这种勇气,反抗他那个时代的宗教和世俗权威。今天,各行各业成千上万的女人和男人,也正是凭着这种勇气,以他们的生命和行动,与数千年顽固的统治关系传统进行着抗争。

 

  这些人中有教师,他们不愿再向学生讲授“隐藏着”服从和从众观念的课程,他们要帮助学生们识别和抵制各种各样的压迫,帮助他们学习更有建设性、更和平的生活所需的知识,帮助他们参加社会活动,以此建造一个更公平的社会——逐渐走人学校的非暴力解决冲突和冥想小组就是这类新型课程。教育领域内的另一项革新,是使教育更平等地对待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这不仅仅是妇女研究和美国黑人研究,而且还包括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课程,以及通过媒体的非正式教育。

 

  如今,统治关系传统也受到其他行业的挑战——譬如,心理学家亚瑟和艾莲·阿仑夫妇,他们的著作把我们带入爱的新天地;社会学家罗伯?高吉尔,他正在编写一套伙伴关系教育丛书;哲学家闵家胤,他是北京中国伙伴关系研究小组的组织人;还有经济学家迪华基·杰恩,尼尔马拉·巴纳吉,以及其他数不胜数的人,他们在为消除南北之间,白人与黑人之间,以及各民族男女之间的分配不均而不懈地工作着。

 

  今天,在有勇气挑战统治关系传统的人中,有许多是艺术家。朱迪·芝加哥就是一个突出的榜样。她是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代表作《晚宴》和《降生》,讴歌了女性的性爱和她们给予生命的能力。走在通往伙伴关系的道路上的先锋,还有不计其数的社团组织者和社会与环境活动家,他们也认识到了新的偶像和故事对个人和社会变化的重要性。此外,还有故事家、传记作家、自传作家、音乐家和作家,有青年人,也有老年人。有的人在创造新的神话故事,更有人在帮助人们创造他们自己的新神话故事,还有的人以幽默为武器,打破统治关系的神话体系,鼓舞我们画出我们自己的生活图卷。

 

  在以精神力量挑战统治关系道德标准的人中不乏知名人士。但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默默无闻,不像那些动辄惊动新闻媒介的政治家、将军、摇滚明星、社交明星、体育明星和其他显赫人物,这些人非同寻常的个人和社会创造力并不引人注目。所以,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个艰巨任务,那就是要让人们更加广泛地关注他们。

 

这些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信仰的女子和男子,正在努力地创造新的神话故事,新的制度和新的信仰,他们也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正是他们为我们时代的个人、文化、社会和经济转变提供了迫切需要的角色模式。他们的奋斗,他们的痛苦,他们所经历的磨难和取得的胜利,将成为新故事的素材。在那些新故事里,新的亚当和夏娃们,将会在我们的地球上孕育出一个新的伙伴关系文化。 

 

什么叫勇气

 

心的道路即是勇气的道路, 意味着活在不安全、活在爱与信任之中,在未知中行动;唯有透过冒险,生命才能臻至圆熟,朝向成长迈进。

 

刚开始时,一个胆小鬼和一个勇敢的人的差别并不大,他们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胆小鬼会听从恐惧的话,而勇敢的人则把恐惧放一边,迳自往前走。勇敢的人无视于任何恐惧的存在,他只管投入未知。

 

“勇敢”的意思是你无视于恐惧的存在,走进未知里去。勇敢并不表示没有恐惧,唯有在你持续展现勇气、更加勇敢的时候,无惧才会发生,那是勇敢的终极体验无惧:当勇气很全然时,无惧的芬芳四起。勇敢的人无视于任何恐惧的存在,他只管投入未知,尽管恐惧就在那里。

 

当你像哥伦布一样,去到人迹未至的大海之中,你会有恐惧,而且是很深的恐惧,因为你不知道后头将会发生什么事。你离开了安全的陆地,从某个角度看,在陆地上的一切都很好,唯独欠缺一样——冒险。一想到未知,你全身汗毛竖起,心再度跳动起来,又是个十足鲜活的人,你的每一根纤维都变得生龙活虎,因为你接受了未知的挑战。

 

不管一切恐惧,接受未知的挑战就叫勇敢。恐惧会在那里,但当你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挑战,慢慢、慢慢地,那些恐惧就会消逝。伴随未知所带来的喜悦和无比的狂喜,这些经验会使你坚强、使你完整,启发你的敏锐才智。生平头一次,你开始觉得生命不是了无生趣的,生命其实是一场冒险,于是恐惧逐渐消失了,之后你会总是去探索冒险所在的地方。

 

基本上,勇气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熟悉到陌生、从安逸到劳顿的一趟冒险之旅,这趟朝圣路上充满险阻,而你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也不知道你是否到得了,这是一场赌博,唯有赌徒才知道生命是什么。  

 

勇气之道

 

生命才不理会你的逻辑,它自有其道,不受任何干扰,是你得去听生命在说什么,生命不会听从你的逻辑,你的逻辑对它起不了丝毫作用。

 

当你进入生命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什么?一场暴风雨来了,袭倒了许多树木。根据达尔文所说,树木应该活得下来才对,因为它们是最具适应力、最强壮的。你看一株亘古三千年百尺高的老树,它的样貌给人强而有力的感受,数百万条根深植于地底下,这株老树以无比的力量矗立着。当然这株树会抗争,它不想退让服输,但在暴风雨之后,老树倒下、死了,所有力量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暴风雨太强烈,理当如此,因为暴风雨是从整体来的,而一株树只是个个体。

 

再者普通的小草。当暴风雨来袭,小草屈服投降,于是暴风可并没有对小草造成任何伤害,顶多是帮小草做了一番彻底的洗礼,如此而已;所有堆积的尘埃被清洗得干干净净,暴风雨给小草洗了个不错的澡。风雨过后,小车又兴高采烈地欢舞。看似几乎没有根的小草,随便一个小朋友都能拔得动,却敌得过强劲的风雨,这是怎么一回事?

 

小草遵循的是老子的“道”,而大树遵循的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大树是逻辑的,想抗拒、想表现它的力量,一旦你试图表现你的力量,你注定会被打败,像希特勒、拿破仑、亚历山大这些人物,无一不是强壮的大树,而个个全都被击倒了。老子像是株小草,却没人能打败他,因为他随时都准备好臣服,你怎能打败一个已经让步的人?怎能打败一个说:“我已经输了。”或说:“老兄,享受你的胜利,不用麻烦,我已经输了。”的人,在老子面前,就连亚历山大也无计可施。曾发生过一模一样的事情……

 

一位名叫丹达米斯(Dandamis)的桑雅士(sannyasin;在真理道路上的人),是亚历山大在位时期的神秘家。那时亚历山大人在印度,在去印度之前,朋友们告诉他应该要带一位桑雅士回去,因为唯有在印度才找得到这种稀有的花朵,朋友们说:“我们想要看看桑雅士到底是什么样子。”

 

亚历山大过于投入战事,几乎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不过就在回去的路上,当他快到印度的边界时,他猛然想起来。那时他正要离开最后一个村落,于是他派手下到村落里询问附近是否有桑雅士,出于偶然,刚好丹达米斯就在那个村里的河边。材民说:“你来得正是时候,桑雅士很多,但真正的桑雅士十分罕见,现在正好有一位在这里,你可以在参加达显(darshan;师父和门徒的聚会与交流)时拜访他。”

亚历山大笑道:“我在这里不是为了参加达显,我的手下会把他带来,他将随我回我国家的首府。”

 

“事情恐怕不会那么容易……”村民说。

 

亚历山大不相信,会有什么难的?再了不起的君王他都打败过,一个乞丐如桑雅士岂会难得倒他?他派手下们去找丹达米斯,发现他一丝不挂地站在河边,他们对他说:“伟大的亚历山大邀请你去他的国家,你将成为皇室的贵宾,保证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位全身光溜溜的僧人笑着说:“你们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一个说自己伟大的人不可能是伟大的,而且没有人能将我带去任何地方,桑雅士就像云一般自由来去,我不是任何人的奴隶。”

 

他们继续说:“你一定听闻过亚历山大,他是个危险人物,如果你敢拒绝他,他会直接取走你的项上人头!”

 

最后,亚历山大不得不亲自出马,因为他的手下说:“那个人你很少见,他浑身散发着光,有种莫名的东西围绕着他。虽然他光着身子,但在他面前你并不觉得他光着身子,事后你才会想起来。他摄人的力量使你根本忘记整个世界,他深具磁力,好像在他周围的整个区域全都笼罩在他的宁静与光之中。这个人值得一看,不过这个可怜的家伙快要有麻烦了,因为他说没有人能带他去任何地方,还说他不是任何人的奴隶。”

 

亚历山大手持一把没有鞘的剑去找他,丹达米斯见了笑道:“放下你的剑,在这里它无用武之地,将它收回鞘里,你只能砍我的身体,而我老早离开身体了,你的剑砍不了我,所以将它收回去,别幼稚了。”

 

据说那是亚历山大第一次听从别人的命令,由于这个人的特别风采,使他忘了自己原先来的目的,他将剑收回去,然后说:“我未曾见过这般美的人。”当他回到营地时,他说。“要杀一个已经准备好去死的人很不容易!杀这样一个人是无意义的。你可以杀一个跟你抗争的人,那还有点意义,要是某个人说:‘这是我的头,你可以动手拿走。’你就无法杀这个人。”

 

丹达米斯确实说过:“这是我的头,你可以动手拿走,当这颗头落地时,你将会看着它掉到沙地上,我也将会看着它掉到沙地上,因为我不是我的身体,我是观照。”

 

亚历山大不得不对他的朋友们据实以报:“我本可以带回许多的桑雅士,但他们不会是桑雅士,后来我遇到一个真正罕见的人,你们听到的确实没错,这样的花确实稀有,没有人能强迫他,因为他不畏惧死亡,对于一个不怕死的人,你怎能强迫他做任何事?”

 

让你变成奴隶的是你的恐惧;当你无所畏惧时,你不再是个奴隶。事实上,是你的恐惧迫使你在别人奴役你以前,先去奴役别人。

一个无惧的人既不怕任何人,也不会让别人怕他,恐惧完全消失了。   

 

2. Competence =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职场发展的根基 。

 

在高速发达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要有很好的环境的适应能力,面对困难,一些人感到迷茫和沮 丧,或放弃,或消极工作,结果自然是离成功越来越远。因此,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态、面对压力、承受挑战是每一名职场人员,尤其是刚走出校门迈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应具备的能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所处行业、企业和个人成长经历不同,观点也会不同。面对今天这样的职场环境,职场人员应当具备一些的核心能力。

 

  现代职场首先应该具备专业能力,因为它是提升业绩的制高点,没有这个支撑,职场生涯犹如无源之水,会逐渐干涸。我们也看到很多通讯、IT等行业研发总监、CEO等高管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些人最基本的是专业的能力,其次才是情商和管理能力,没有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一切都是海市蜃楼。

 

  要想保持知识不被社会淘汰,那唯一的途径就是保持旺盛的学习能力,因为他是保持成功的源泉。我们大学毕业时刚入学的知识就已经需要更新了,可见这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年代,不学习的人是多么让人担心,学习者不一定是成功者,但成功者必定是擅长学习者。

 

  很多新毕业的大学生自感学业有成,寒窗苦读多栽,但进入企业后却往往连OFFICE办公软件都弄不明白,连幻灯课件加声音都弄不明白,这些基本技能都欠缺,要谈什么专业更是无源之水了。要学的东西很多,所以人在职场谁都没有懈怠的资格,除非你就是想混口饭吃。

 

  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术界众说纷纭,但现在好像都默认了一个道理:善于学习的企业和组织才是最有竞争力的。所以时下企业十分热衷于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培训。作为我们职场个体而言除了要保持知识的广度适应社会和岗位的需求之外,更应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培养和坚持学习的毅力和心志,夯实自己的学习力,一句话,既要专业专注,还要有方向和方法。我们看到时下很多白领的一个趋向,就是除了上网之外,基本什么的都不做,加班之余甚至通宵达旦的打游戏,也不肯静下心来看本书,很多人一年看不了一本书,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今日的努力,明天的成功,全力以赴的人永远走在尽力而为的人前面。不付出梦想回报,那成功的概率和中千万彩票一样,是虚无缥缈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长,术业有专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今日的含辛茹苦和厚积薄发,才能有明日的高薪高管好前途,做个高级白领或金领,当然还附带有高压的生活,途径只有一个不停的学习和实践。  

 

3. Communication = 有效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一个团队不能有效地沟通,就不能很好地协作。而实际上,沟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例如,有业绩考核指标的销售员在一起进行沟通时,业绩好的销售员为了保证自己的领先地位,很有可能不把自己认为有效的那套方法全盘说出来;中层领导认为经理说得或者做得并不对,但出于自己职位的考虑,他可能不会向经理说出来;而有的员工出于对领导的不满等,不愿意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等等。

 

  下面的故事说明,有效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房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让别人来分享这笔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

 

  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而有效的沟通则可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也可以校正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偏差。

 

  曾经有人说,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那么就不会引起误解,就不会发生战争。但事实上,世界历史上战争几乎不曾中断过,这说明沟通的困难程度了。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呢?

 

  在团队里,要进行有效沟通,必须明确目标。对于团队领导来说,目标管理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解决办法。在目标管理中,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讨论目标、计划、对象、问题和解决方案。由于整个团队都着眼于完成目标,这就使沟通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即便团队领导不能接受下属成员的建议,他也能理解其观点,下属对上司的要求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沟通的结果自然得以改善。如果绩效评估也采用类似办法的话,同样也能改善沟通。

 

  在团队中,我认为,身为领导者,善于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沟通,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沟通途径,与成员充分交流等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创造一种让团队成员在需要时可以无话不谈的环境。

 

  对于个体成员来说,要进行有效沟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必须知道说什么,就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就意味着你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自然也不可能让别人明白,自然也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二是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就是要掌握好沟通的时间。在沟通对象正大汗淋漓地忙于工作时,你要求他与你商量下次聚会的事情,显然不合时宜。所以,要想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必须掌握好沟通的时间,把握好沟通的火候。

 

  三是必须知道对谁说,就是要明确沟通的对象。虽然你说得很好,但你选错了对象,自然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四是必须知道怎么说,就是要掌握沟通的方法。你知道应该向谁说、说什么,也知道该什么时候说,但你不知道怎么说,仍然难以达到沟通的效果。沟通是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调及肢体语言,而你要学的就是透过对这些沟通语言的观察来有效地使用它们进行沟通。

 

  以上四个“简单”问题,可以用来自我检测,看看你是否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

 

有效沟通有哪些基本法则?

 

沟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沟通实质和目的的了解。所以非常有必要了解彼得·德鲁克提出的有效沟通的四个基本法则。 

 

法则一:沟通是一种感知

 

禅宗曾提出过一个问题,“若林中树倒时无人听见,会有声响吗?”答曰“没有”。树倒了,确实会产生声波,但除非有人感知到了,否则,就是没有声响。沟通只在有接受者时才会发生。

 

与他人说话时必须依据对方的经验。如果一个经理人和一个半文盲员工交谈,他必须用对方熟悉的语言,否则结果可想而知。谈话时试图向对方解释自己常用的专门用语并无益处,因为这些用语已超出了他们的知觉能力。接受者的认知取决于他的教育背景,过去的经历以及他的情绪。如果沟通者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话,他的沟通将会是无效的。另外,晦涩的语句就意味着杂乱的思路,所以,需要修正的不是语句,而是语句背后想要表达的看法。

 

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接受者如何去理解。例如经理告诉他的助手:“请尽快处理这件事,好吗?”助手会根据老板的语气、表达方式和身体语言来判断,这究竟是命令还是请求。德鲁克说:“人无法只靠一句话来沟通,总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

 

所以,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渠道,沟通的第一个问题必须是,“这一讯息是否在接受者的接收范围之内?他能否收得到?他如何理解?” 

 

  法则二:沟通是一种期望

 

对管理者来说,在进行沟通之前,了解接受者的期待是什么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知道是否能利用他的期望来进行沟通,或者是否需要用“孤独感的震撼”与“唤醒”来突破接受者的期望,并迫使他领悟到意料之外的事已然发生。因为我们所察觉到的,都是我们期望察觉到的东西;我们的心智模式会使我们强烈抗拒任何不符合其“期望”的企图,出乎意料之外的事通常是不会被接收的。

 

一位经理安排下属主管去管理某个生产车间,但是这位主管认为,管理该车间这样混乱的部门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经理于是开始了解主管的期望,如果这位主管是一位积极进取的年轻人,经理就应该告诉他,管理生产车间更能锻炼和反映他的能力,今后还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相反,如果这位主管只是得过且过,经理就应该告诉他,由于公司的业务重组,他必须去车间,否则只有离开公司。 

 

法则三:沟通产生要求

 

一个人一般不会做不必要的沟通。沟通永远都是一种“宣传”,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例如发号施令,指导,斥责或款待。沟通总是会产生要求,它总是要求接受者要成为某人、完成某事、相信某种理念,它也经常诉诸激励。换言之,如果沟通能够符合接受者的渴望、价值与目的的话,它就具有说服力,这时沟通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价值、信仰与渴望。假如沟通违背了接受者的渴望、价值与动机时,可能一点也不会被接受,或者最坏的情况是受到抗拒。

 

宣传的危险在于无人相信,这使得每次沟通的动机都变得可疑。最后,沟通的讯息无法为人接受。全心宣传的结果,不是造就出狂热者,而是讥讽者,这时沟通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家公司员工因为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而产生不满情绪,纷纷怠工或准备另谋高就,这时,公司管理层反而提出口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更加招致员工反感。 

 

  法则四:信息不是沟通

 

公司年度报表中的数字是信息,但在每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上董事会主席的讲话则是沟通。当然这一沟通是建立在年度报表中的数字之上的。沟通以信息为基础,但和信息不是一回事。

 

信息与人无涉,不是人际间的关系。它越不涉及诸如情感、价值、期望与认知等人的成分,它就越有效力且越值得信赖。信息可以按逻辑关系排列,技术上也可以储存和复制。信息过多或不相关都会使沟通达不到预期效果。而沟通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是中性的,而沟通的背后都隐藏着目的。沟通由于沟通者和接受者认知和意图不同显得多姿多彩。

 

尽管信息对于沟通来说必不可少,但信息过多也会阻碍沟通。“越战”期间,美国国防部陷入到了铺天盖地的数据中。信息就像照明灯一样,当灯光过于刺眼时,人眼会瞎。信息过多也会让人无所适从。 

 

用目标管理有效沟通

 

除了以上四个法则,德鲁克还认为,目标管理提供了有效沟通的一种解决办法。在目标管理中,老板和下属讨论目标,计划,对象,问题和解决方案。由于双方都着眼于完成目标,这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即便老板不能接受下属的建议,他也能理解其观点。下属对上司的要求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沟通的结果自然得以改善。如果绩效评估也采用类似办法的话,同样也能改善沟通。

 

德鲁克提出的四个“简单”问题,可以用来自我检测,看看你是否能在沟通时去运用上述法则和方法:一个人必须知道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4. Cooperation =合作及统御融合能力

 

如果只是一个人在某个角落埋头苦干,你的价值只有一个人;倘若你学会沟通,学会合作,那你就有机会成为统御一方的经理级人物。当一个领导人,要有开阔的心。每个人要求与成就都不一样,想的更是不一样,你如何将这些个体的差异性融合起来(cooperation),成就一股宏大的力量,如此才能成就领导人leadership。

 

所以说,在学校中要尽量参加社团,社团中有各院系的人,思想逻辑各擅胜场,他们不同的思考模式,往往会增加你对待事物的深度与广度。过去,在「成大新闻」时,我们的使命感很强,这是人文面的;而在办「成功思潮」时,则是哲学逻辑面的。以前我在学校读心理学、社会学,再透过与许多人的接触,逐渐养成融合众家人才智能结晶的能力,欲在日后进入社会历练时很受用。不要将自己禁锢一个领域,多去尝试接触不同科系的人,彼此交错影响之下,常常会造就出一个个伟大的灵魂来。  

 

5. Commitment = 承诺

 

所谓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

 

承诺分为三组类型:前提性承诺、实质性承诺与程序性承诺,在场承诺与缺场承诺,个体承诺与制度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