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万科红树东岸:李稻葵:哈佛炼就的中国经济学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2:43:26

李稻葵:哈佛炼就的中国经济学家

2009年09月03日 14:51《留学生》杂志

《留学生》杂志2007年文章

他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哈佛大学哲学(经济学)博士和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他跻身于2006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榜单第八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 文/易南英

即使哪天李稻葵出现在你眼前,你也很难把他多年的美国留学及学术经历、5年的香港执教生涯与你所见到的这位高个子教授联系起来。因为,他看起来太年轻了。从回到国内、回到久违的清华大学,走进该校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以来,他关于中国经济体发展的多个理论与观点已为国内学术界所熟知。

对中国经济而言,2007年或许是转折之年。1月20日,在一次研讨会上,李稻葵指出:“截至去年,中国经济连续4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但是日益凸显的‘增长烦恼’已经迫切地需要对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加以调整。”他表示,内外需的严重失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问题,目前要尽快对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进行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折有可能出现在今年”。

对普通大众而言,李稻葵这个名字太过生疏。

在海外辗转20年后,2002年李稻葵再回清华,“站在一个全球经济的视角来看中国,并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总结成理论与国际学术界对话。”或许,正因为他专注“站”得甚高,才使其尽管已取得不小成就——跻身于2006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的行列,却鲜为大众所知。

为什么回国?或许,绾于李稻葵心中难以释怀的清华情结可以诠释为:回北京是回家,回清华是寻根。

他借用清华老前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先生的话定位自己的人生:“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当学生。”话如其人,其清华浓情可窥一斑。

“老访”博士教授

大学将毕业,李稻葵赶上了国家教育部选拔留学生的大好时机——“邹至庄经济学留学计划”实施第一年。于是,他和几名同学代表清华参加考试,结果全被录取。他因获取第二名,被邹至庄教授推荐申请哈佛留学。或许是好事一定得多磨,他与留学失之交臂。原来此计划是首次实施,所有工作均开展得较晚,这让他错过了申请截止期。但柳暗花明,此时恰逢哈佛帕金斯教授来北京,并对他说:你先来做我们的访问学者吧,第二年我推荐你读书。于是,21岁的他即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带着求学梦远渡重洋赴美深造。至今,他对离开北京的日子记忆犹新:1985年9月13日,星期五。

在美国,李稻葵到哈佛国际发展研究所做起了“老访”——当时中国的访问学者普遍年龄偏大,故获尊称“老访”。尽管他才21岁,可按身份亦未例外,只不过是哈佛最年轻的“老访”而已。

地球公转过一圈,李稻葵结束了为期一年的“老访”生活,进入哈佛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艾里克·马斯金、安德烈·史莱法和亚诺什·科尔耐,主修经济理论、公司金融和比较经济学,开启了学生生涯。

在哈佛读书期间,李稻葵结识了中国经济界赫赫有名、极其活跃的茅于轼樊纲胡祖六钱颖一等良师益友。海外相处令他颇有感悟。樊纲,与自己日日为伴,一起读书,一起买车、卖车和修车,看问题有非常独特的眼光,文笔也了得,待人接物的态度都值得自己学习和敬仰。胡祖六,清华和哈佛双料同学,有湖南人的气派,大手笔,要做就做最好,待人接物显出领袖风范,让他很受启发。钱颖一,哈佛同学、清华校友,极其有逻辑性,做事严谨认真,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得一清二楚……他由衷地说:“每个人都是好几本精彩的书。”对帮助过自己成长的良师,他终身感激不尽。而对自己,他却说没有突出的过人之处,唯一的特点就是乐于学习,不疲于学习。

求索6年,李稻葵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学经济学的毕业生的最高理想是能留在大学教书,然而对多数人来说,这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李稻葵却同时收到纽约大学商学院的金融系和密西根大学的经济系发来的邀请。金融系的工资比经济系高一倍,纽约大学的金融系当时在全美排名第四,隔壁就是华尔街,与当时的美国股票市场隔楼相望。可他执着于兴趣所在,明知选择有违经济学收入极大化原则,但还是到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做了助理教授,并兼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1997年,他转到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做了一年半的研究员,从事中国经济改革制度变迁的研究。

1999年,李稻葵告别美国,受聘香港科技大学任教。一到港,在“香港百人的十年”系列访谈中,记者以《处处无家处处家》为题采访了他,并配发一幅他双手摊开显得有些清白无奈的照片。他觉得,图文辉映将自己的前半生表达得极为贴切。在科大,他任经济系副教授且被终身聘用,并兼任该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至今,仍有很多人对其选择不解。当时美国南加州大学诚邀他加盟,许以终身教职,他却选择了科大。他认为,科大有非常好的学术和生活环境。最重要的是,在美国研究中国经济,是边缘性的,而在香港研究却是主流。在科大的5年,他觉得非常愉快。他对科大总是心存感激。

回家教书做学问

2002年4月28日,李稻葵获清华经管院颁发的特聘教授聘书。次月,他向香港科大申请停薪留职,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身份赴清华经管院就任,开展教学和研究。

清华“百人计划”于2004年1月推出,李稻葵入选受聘为全职教授,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7月4日,他正式上班,从此成了清华的普通教师。和其他老师一样,既做日常教学还带研究生,朝来晚走、沉于教学与科研,中午和经济系同仁在学院咖啡厅借午饭时小聚……白天事多,他习惯晚上工作或是看书。家里人多空间小,他就把办公室当半个家。那里,从提神醒脑茶,到音响一应俱全,困了就睡在长沙发上。回北京、回清华,对他来说就是真正回家。在国外转了一大圈,他再次回到阔别已久、始终挚爱的清华园。

李稻葵实话实说:我们这批人回来前已和国内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比如,我直接参与设计了社科院经济所中国800家国有企业1990-1999年的两次跟踪调查,并为其寻找资金支持。再如,我几年前就建议过国企债务重组的程序,提出的国有商业银行拆分改革的建议等与目前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方案有一定的相似性。

提及回家要做的事,李稻葵说主要想做两件:第一、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的现代化;第二、用更加国际化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用现代化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中国重要的政策和战略问题。

在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举办了很多活动。如关于中国经济形势、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与改革比较、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等研讨会,均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他坚信,他们的经济学研究将对世界产生有影响的贡献。

专注的经济学家

李稻葵说自己只是一个“经济学者”。而对“一个一流的学者很专注”的评价,他自认为只是做到了“很认真”。

李稻葵解释:“专注有两层意思。作为一个学者,重点在于学术研究,而不是过分留意和讨论社会上流行的热点话题,这是广义的专注;第二层意思是,在学术领域里,学者应该有自己最感兴趣的、长期关注的兴奋点。专注与否,是国外与国内学术界的重大区别。可以说国外学者对社会问题的参与度远远低于国内,即便是在个人领域分工也非常细致。”他补充:“事实上,目前在国内想做到专注是很难的,这源于一种压力,比如:回馈媒体对学者的尊重、学者所在单位对学者社会言论知名度的要求。对于这些需求,学者个人很难做到平衡。”

至于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经济学家,大众并不清楚。好在美国华[0.04 0.00%]尔街电讯提供了一套科学评选经济学家的指标体系。该体系既定性也定量的指标有三(满分为100分、每项以5颗星衡量):一是学术影响力占70%,主要考察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二是经济影响力占25%,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三是社会影响力占5%,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

以此评价,李稻葵的学术影响力为4星,经济影响力为2星半,社会影响力为2星。除了经济学业内人士,知道李稻葵的人很少。“一个经济学者在公众空间,要以一种理性的形象出现,要用理性的话语讨论问题,这是严肃经济学者的风范。”李稻葵在发表评论的同时,也定义了自己。他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先后担任安娜堡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稻葵曾兼任世界银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项目顾问(1989),国际《比较经济学杂志》编委,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2001-02)、《经济学通报》(Economics Bulletin)等学术杂志的编委;国际比较经济研究会执行理事。李稻葵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研究以及大国发展战略。李稻葵始终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同时,他也深信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在历史性崛起的当下,注定会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李稻葵发表文章、研究成果一直不断。翻开2007年第1期《新财富》杂志,《全球经济失衡是中国打破世界经济格局的最好机遇》即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