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仪器与机械:苏州小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5:17:04

苏州小巷

(2003-11-18 10:23:43)转载      苏州是没办法写游记的,它没有杭州惑人的艳丽,也没有南京森森的帝王气势,但是杭州是绕湖一周即可说“byebye”的,南京只要“登临送目”也就罢了,而苏州不行——一个如此古老雅致诗意到极至的城市是不好浮光掠影地“游”的吧。我是在苏州呆了四年仍然不敢写苏州游记的,尤其是在读过余秋雨的《白发苏州》后。
    但是我想写写苏州的小巷。
    在苏州时,值十八九岁的青涩年龄,正是喜欢“无故寻愁觅恨”的时候。老师正讲到现代诗人戴望舒,讲戴望舒就不能不讲他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我一直认为这样的雨巷是属于苏州的。该是那样“自在飞花轻似梦”的季节吧,那样“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景象,那样“深深深几许”的小巷,那样“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的姑娘,除了那样江南的苏州还能到哪里去找呢——于是就特特地在周末、雨天,撑了伞去串小巷。
    每个小巷都有很奇怪的名字,现在是忘了,但是我记得有位苏州女作家叫范小青的,有部作品叫《裤裆巷风流记》,所写即是苏州故事。“裤裆巷”大约是杜撰的,但其名字的奇怪可见一斑。
    小巷很长,细细弯弯望不到头,引你不由要曲曲折折地走进去,往往是从靠马路的这头进去,到另一头时已是另一个商业街了。小巷是石子路,很光滑的鹅卵石,铺成各式花样,虽是雨天却也无泥。雨中的小巷很安静,一座座院门深闭的庭院紧挨着。偶尔会有某家门开,深深的庭院内有古朴的房屋。苏州的很多民居是古老到要被当文物保护的。门开时会轻轻闪出一个年轻的身影,穿着雨鞋撑着伞走过,脸上没有丁香一样的愁怨,而是苏州人特有的悠闲、满足、从容。——是的,从容,一个走过2500年历史的城市,一个从古到今才子辈出的城市,一个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的城市,一个拥有那么多美丽园林的城市,一个说着吴侬软语的城市,一个什么都追求精致的城市,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城市……你让他如何不从容?余秋雨说得好:“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大家族的后院该是后花园了,那么住在后花园里,焉能不优游从容呢。所以在苏州,你不必怕自己是外地人会迷路,每个苏州人都会尽可能地告诉你到哪里应该怎样怎样走。其实我一直很奇怪,苏州离上海只有一站路,苏州的日子可以过得像徜徉在湖中的画船,上海的日子却燥得带着火药味;苏州可以把现代罗织得文文静静,上海却把现代诠释得激烈狰狞;苏州人可以这么谦和宽容,而上海人的排外、看不起外地人却是全国闻名的。
    据说苏州有大小园林上百座,大的有拙政园、虎丘、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等等,那也是每天游人如织的地方。但真正的苏州人是很少去的,他们会走进小巷里,进入一个不起眼的门庭,里面是一个安静的小园林,假山、曲水、回廊、亭台、翠竹、花草一个不少,没有开阔的草坪,没有张扬的展览,却更像自家的后花园,自在而熨贴。著名的曲园,就在这样的小巷里。再小的园林也有茶室,嫌巷子太深、庭院太小吗?可真正的苏州茶客就在这里,一桌、一椅、一杯香茗,足可打开话匣子了,老先生会跟你谈论章太炎、胡适之,年轻人会告诉你陆文夫的《美食家》如何如何,奇怪吗?2500年的积淀如何熏染不出个地道的文化人来呢。
    我曾经在苏州三中实习过两个月的,那是一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苏州名校,就坐落在一条深深的小巷里。当时正是初春季节,我经常要打了雨伞,从学院步行几站路,走进悠长的小巷。没有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有一群新鲜的中学生,每天跟一个努力要显得成熟的实习老师快快乐乐地打着招呼:“老师好!”——那群我带了两个月的初一学生,现在早已大学毕业了吧。

200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