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容医疗的内容:《几何原本》的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20:46:05

《几何原本》的命运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编纂的《几何原本》,共13卷,后增补至15卷,含23个定义,5个公设,5个公理,286个命题,构成一个严谨完整的公理化体系,在西方数学史上被称誉为“盖世钜典”。后来希腊遭受阿拉伯入侵,罗马十字军远征,再加上教会统治,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直到12世纪,由穆斯林保存下来的希腊科学、数学经典及阿拉伯学者的著作,开始被大量翻译为拉丁文并传入西欧。《几何原本》像明亮的灯塔,照亮了西方科学研究之路。更重要的不是这些知识本身,而是它所提供的公理体系——从公理中推出定理,再推出各种推论、结论,为人类构建起严谨正确的论证方法。

十五六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宗教观、神学和经院哲学逐步被摧毁。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加之伽利略在数学物理上的创造发明,促使欧洲航海、天文和工商业迅速发展,机器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十八世纪,牛顿、高斯、黎曼等科学家研究运动及变化,使解析几何、微积分和微分几何学相继诞生,成为数学发展的转折点。正如牛顿所说:“从那么少的几条外来原理,就能获得那么多的成果,这是几何学的荣耀。”

那么,《几何原本》传到中国的情形又是怎样呢?

明末科学家徐光启,上海吴淞人,20岁中秀才,36岁中举人。公元1600年,获悉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南京,即专程前往拜访,希望向他学习自然科学。1603年即万历31年,徐光启在南京接受洗礼,全家加入了天主教。1604年徐考中进士,已经43岁了,留京入翰林。1606年利玛窦亦到京,是年9月起对徐讲解《几何原本》,每两天一次。

徐被书中基本理论和逻辑推理所折服,认为中国传统数学正缺少演绎体系,遂决定与利玛窦合译此书。翌年5月,前6卷即平面几何部分译毕。而徐光启“意方锐,欲竟之”,想一鼓作气把15卷译完。但利玛窦表示,先出版6卷,见效后,再译其余各卷。在翻译过程中,他们斟古酌今,屡经推敲,并创造“平行线”、“对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和“四边形”等数学新名词。徐氏感叹:“这部光辉的数学著作,在以后100年里,将成为天下学子必读之书。但到那时只怕太晚了……”

可历史比他的预感更悲哀。徐光启逝世11年后,1644年3月闯王李自成率义军占领北京;不到一个月,满清铁骑入关。嗣后数十年间各地战乱不已,《几何原本》无人问津。不但书的后半部迟迟未译,就连已译出的上半部也不再发行。后9卷一直等到1857年才由中国科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共同译出。

直到1905年晚清新政,废科举、兴学校,《几何原本》始为中等学校必修课,才实现300年前徐光启“无一人不当学”的预言。但这与徐当时发出的“百年”之叹,又晚了近两百年。历史又有多少个百年可以蹉跎!

一位哲人说得好,偶然落下的种子不会长成树木。近年,有学者在上海徐家汇藏书楼里发现《几何原本》译书仍静静地、完好地躺在那儿,恰像一粒未经播种发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