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雕美容:《以静制动——老子管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1:12:51

《以静制动——老子管理学》

内容简介

老子是中国古代另一位和孔子、孙子等伟大思想家比肩齐名的智者,他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人生的更高智慧:它描述的是一种主动接受的状态,一种灵活的态度,意味着顺其自然,遵守事物的规律,在承认困难和问题的前提下冷静客观地寻找解决的方法。这种人生智慧其实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是可以借鉴的一种手段。

本书探讨的就是这种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无为”的管理方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才能,更需要有智慧。作者在本书中为企业管理者总结了老子的10条智慧准则,从统观全局,认识自我,独立自主,了解重点,保持镇静等各个方面,为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提供了一种传统的管理教科书中较少涉及的新思路。

本书作者是德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和企业家,这是他的中国国学管理三部曲中的作品之一。对于广大企业管理者来说,这是本颇为另类,但令人耳目一新,非常耐人寻味的管理学杰作。

作者简介

维尔纳·施凡费尔德(Werner Schwanfelder)企业经营类畅销书作家,也是德国西门子电器运输系统部门的采购高阶主管,负责管理德国、美国,以及中国北京、上海、等地的采购部门。自企业管理系毕业后,1976年开始于西门子展开职业生涯,着有《管理大师的孙子兵法》(SunTzufurManager)、《佛陀和管理者》等超级畅销好书。在一趟中国商务之旅中,接触到孙子作品,作者运用身为顶尖经理人的丰富管理经验,自此致力于钻研孙子的伟大策略。

前言

我之所以撰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我们的管理需要新思想。我们都是在特定的思维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脑子里占有了这些思维模式并以此作为我们行事的准则。像以往一样,我们有一种船长的概念,这位船长可以驾驭自己的企业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有一个统领全局的企业负责人,这很可能是一幅迷人的图画而已,却仅仅是建立在神话基础上的。时至今日,恐怕不会再有人真的相信,仅仅依靠一个人就可以领导整个企业集团。许多经理人(而且不仅仅是这些经理人)都是企业领导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管理和特别错综复杂的系统有关。我们始终还抱有这种幻想,认为我们可以理性地控制上述系统。然而事实上,我们往往更倾向于以直观的方式行事或者感情用事地行事。直到事发之后,我们才为我们的行为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然后将这一解释公之于众。许多经理人因为相信理性的优势,所以自己不承认这一点。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的身上也缺乏某种实验文化。他们拘泥于自己的思维结构,同样只是使用那种一成不变的习惯性思维逻辑。

我并不是认为,唯有越来越崭新的方法和新的办法,才能帮助我们完成业已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的使命。我们能不能设想,通过更少地管理做到更好地管理吗?尽管这种假设有点自相矛盾。纽约奥菲斯室内乐团(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自1972年以来,该乐团始终没有设置乐队指挥一职,但取得了很大成功。当然,这个乐队里也有人管理,也有人指挥,但不是集中式的,而是针对过程的,而且利用自己的力量,是属于自我组织管理的那种。如此组织管理,并非奥菲斯室内乐团一家。纽伦堡星期日之夜交响乐团(Sunday Night Orchestra)没有指挥往往也能过得去,而其演奏水准依然无懈可击。

另一方面,我常常问自己,我们是否对我们经济界的经理人一味提出过高要求了。企业往往太错综复杂,只能有限度地对其加以控制。而恰恰这一点是经理人应该做得到的。经理人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他在哪些结构中必须证明自己的能力呢?

组织随着其市场份额的发展而发展,并且由于受分工和规模的制约而越来越增加了它的错综复杂性。正如现有的任何一种系统一样,组织可以被理解为自我创造和自我保护的系统。企业的正常运作不仅取决于内部关系,也取决于和其他系统建立的外部关系。管理使命也随之变得错综复杂了。

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外部关系。在这里,领导人员必须调解各种不同的利益。但是就这一点而言,管理素质也意味着更多的东西。领导人员必须能够跳出组织以外去认识重要的客户系统和供应商系统,并为此安排组织。所以,他必须改变组织,将员工纳入变革进程中。

最重要的内部关系看来就在员工和组织之间。这里也有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目标理念。每个人都希望幸福,好好地生活。组织希望完成自己有利可图的任务。利益冲突由此产生,必须由管理人员对此加以控制。

人们可以从其结果中看出管理素质来。一旦系统之间的啮合不成功,那么学有专长的员工离开组织并因此对组织造成损害的概率就会很大。管理人员代表两个方面。他们在员工面前代表组织的利益,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代表员工在组织内部获得认可和发展机遇的利益。管理人员必须有能力调解这种紧张关系。

等级制度也属于内部关系:不同等级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它们常常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这里,领导人一方面要求将自己的人员定位为等级制度中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不断反思,从而改进组织,进而改变等级制度。

此外,各部门、各领域和各项目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属于组织的内部关系图。组织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相互配合进行优化。管理的职责就在于保持各分支机构的特性,同时又确保合作。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同时也是上述分支领域的一部分。

在一张清晰地反映角色和能力的关系图中,管理素质和专业性体现在能够调动各个领域,使它们有效合作上面。自己部门的目标和利益必须和其他部门的利益以及组织的总体利益相协调。

除此之外,企业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管理就是意味着对变化进程进行控制。因此,必须对能动性和稳定性进行平衡。管理人员必须为其组织确定最佳的变化速度。或者换言之:他们必须建立足够的平安和稳定,以始终确保组织的正常运作。但他们也必须注意的是,组织要随着外部要求的发展而及时发展。

从这一意义上看,如果将经理人各种各样的职责牢记在心,那么某些人会说,如此错综复杂的组织,是根本无法管理的。我认为,在经济界人们也会考虑采用新的管理方式。人们有必要对自己的状况作出更多的反思,改变自己的态度,加上也要有改变自己态度的那么一点点勇气。重要的是对员工,包括对客户或者供应商有着越来越强烈的真情实感。就是说,这些感情已经扎根,但从技术层面上还难以处理得井井有条。

因此,我们引用老子的语录和他“无为”的管理概念。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译)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不要多次翻动它。

《道德经》第60章

谁应当开始改变呢?伟大的上司,还是其他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开始,而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每一个人同样也可以改变自己的环境。但一个人也要认识到,一旦有必要,他也要接受失望(如果事情不是那么很快发生变化的话)。

人们如何才能获得那些必不可少的知识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带领你走近中国的智慧大师老子,他让你懂得无为的力量。或许本书将激发你了解老子的兴趣。

走近老子

研究中国古代的智慧学说,并将其应用到我的管理和管理才能的使命中,在我是一种乐趣。我从研究孙子开始。孙子是中国古代的统帅和战略家,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前,对一旦无法避免战争的时候如何克敌制胜,提出了具体的兵法谋略。其中的许多谋略可以运用到管理中,可以运用到和竞争对手的冲突中。然后我开始研究孔子。孔子的智慧学说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建立了中国官方的哲学基础,也可视为经理人效仿的榜样。其学说的核心就是通过弘扬传统道德,反思人对社会的责任来维持和谐。

最后,我接触了老子。老子生活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是道家学说创始人。和孔子不同的是,关于老子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卒年月,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证据。据传,他很可能和孔子和孙子是同时代人,但稍稍年长一些,老子和孔子两人甚至还见过面呢。

可是,一个经理人又如何从诸如“无为”的建议中下手呢?另一方面,如果我关注一下我自己的管理工作,那么我马上发觉,我很喜欢“有为”(这当然是有必要的)之前的“无为”阶段。我完全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实情况,而发生的许多事实根本用不着我去过问。我注意到,我越来越理解无为的概念了。

我尤其和我的一位中国朋友讨论过我的认识。在我看来,他就是中国当代的智者。他的建议、问题和指点贯穿于我的整部书稿中。

这位朋友告诉我:“道家学说实际上是无法描述的。当你阅读老子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这一点。老子的东西非常通俗易懂,听起来不错。但探究他字句中的含义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我还以为道家学说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了呢?”我惊讶地问道。

他点点头。“这是对的。道家学说在中国无所不在。尽管绝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读过老子,或许甚至也不知道老子何许人也。但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在老子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不知不觉地和老子生活在一起。所以事实上,你必须首先努力去了解中国人,然后你也可以了解道家学说了。”

“可是对一个欧洲人来说,要了解中国人很难。你要是不帮我,我是绝对没有法子的。”

“好的,我帮你。不过你不要提太高的要求。你只要了解一点皮毛就行了。不要很多。”

“那我们马上就开始吧。你能给我简单描述一下道家学说吗?”

他朗声一笑:“我看你还是没有理解。”

之后他说的,仿佛是在朗诵一首诗,我只有倾听的份了。

道家弟子就像水一样。

道家弟子和这个原来的世界没有任何问题。

道家弟子流入世界,

以自己的所有行动让道的智慧流淌,

并且充满整个世界。

对道家弟子而言,一切皆和道有关,世界也是。

一切听其自然。

一切随那东流水。

一切听从道安排。

“就这么简单,”我的朋友说道,微微一笑。

我仔细听着他的话,在思考着,它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对经理人,同样对我会有什么启发。我想起了多年前,当我开始从事经理人生涯的时候,有人教我的一句话:没有问题,只有挑战。老子也和这个原来的世界没有任何问题。但他自然知道,这个世界出问题了。对他来说也只有挑战。然而,他以沉着、耐心且保持距离的态度对待挑战。我学会了以充沛的精力关心挑战。这和老子的论述有矛盾吗?我以我自己的管理方式取得了成功。可是,我如果更冷静沉着,或许我还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至少完全可以节省很多的精力。

“你是说,道家学说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哪里可以发现道家学说呢?什么是道呢?”

他站了起来,走到窗前。我们向下面的大街上望去。街道很宽阔,双向三车道,另外大街两边还各有一个车道是留给自行车的。自行车道很拥挤。骑车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他们骑车的速度一样快。不是快,更确切地说,是慢。但是畅通无阻。骑车的人一个个顺利地向前,因为他们运动的速度很均匀,就像互相商量好似的。

“这就是实际生活中的道家学说,”我朋友说,“他们步调一致地骑着车。他们运动的速度就像河里的水一样。谁也不会流得更快,或者甚至逆向而流。没有一个骑车的人会阻碍河流--他们一个个都和谐地相处。”

我在思考德国人是如何骑车的。每一个骑车的人都是个人主义者,为自己的前进而斗争着。一旦在中国的车手中出现这样的一名车手,那他一定会引起混乱的。或许他完全可以骑得更快些,但如果是这样,那么他后面的一大群车手一定会陷入混乱之中,总有一天,这样的混乱也会让他深受其害的。

我推断出,这或许也是经理人的一个秘密吧。有时候,对经理人而言,不介入,而“仅仅”关心水能流,可能会更好吧。

老子的传说

为了把“道”的不可捉摸性及其重要性向我清楚地说明,我朋友给我讲述了下列故事。这样的故事或者类似的故事,一代一代地始终反复传诵着。

河上公的传说

有一个不知名姓的人,住在黄河边一间简易的草房里,整日醉心于沉思默想和“道”的智慧。于是,人们给他取了个“河上公”的名字。当时,国内对道家学说推崇备至。因此,汉文帝也读过《道德经》中的格言和诗句。尽管那些格言和诗句不停地萦绕在他耳畔,但有些地方他还是弄不明白。所以,他在智者和贵族中寻找能够解释《道德经》奥秘的人。他在无意中听说了河上公这个人,据说他熟悉《道德经》中的所有字句。汉文帝于是派使者向河上公请教。他们找到了他,向他提了许多问题,对其百般纠缠。但河上公仅仅说了一句:“只须听《道德经》的话就行,更多的事情你们不必去做!”至于其他情况,他不愿意再啰唆了。使者回去之后向汉文帝一禀告,汉文帝就不高兴了。于是,汉文帝带着一大批随从驾临河上公的草房,亲自向河上公求教。当河上公站在他面前时,汉文帝气愤地训斥他道:“普天之下都是君王的国土,这个国家的所有百姓都是君王的臣民。你河上公也是我的臣民,你也属于我的百姓,仰仗于我的仁慈。你不应该如此高傲自大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从中我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不懂得‘道’的人。”

只见河上公转了个身,跷起二郎腿坐在地上,不一会儿像云雾一样慢慢腾空而起,离地有好几丈远。他悬浮在空中低头看着仰视他的汉文帝说:“你看到了,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以我不是你的臣民,也不属于你的百姓,你何以是我的君王呢?我早已远离尘世间的任何需求了。没有什么东西是你可以给我的。”

汉文帝这才认识到,河上公并不是来自这个世界,而是一个永生的人。于是汉文帝下车向河上公跪拜,为他傲慢的话语表示道歉。他向河上公坦言,自己对这个世界和世界的奥秘知之甚少。河上公看出了汉文帝的诚意,就开始向汉文帝传经解惑。他带他引入《道德经》的智慧大门,汉文帝才得以了解到了它的一点皮毛。告辞时,河上公把两卷注解《道德经》的著作赠送给汉文帝。汉文帝多谢河上公的美意,敬畏地接受了经书。从史书上可以看到,汉文帝自此以后公正执法,开创了一代盛世的繁荣景象。据传,这位河上公实际上就是周朝那个撰写历史的智慧长者,过着隐居孤寂的生活,我们知道这个人就是老子。

我们可以从老子的名字中认识老子。从字面上翻译,老子就是“老的老师”,这个名字往往也表示“好人”的意思。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智者。他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善于思考。及至晚年,他甘做隐君子,于是撰写《道德经》五千余言。有些文字看似难以理解、自相矛盾,有些文字随着几个世纪的更迭也有变化之处。他的“无为”的见解很可能为达到和谐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和谐顺应需求和财物之间、动与静之间的平衡。他的建议也有助于经理人的内心达到平衡。这不是很好嘛。

老子和庄子是后来被称为道家学派的自然哲学家中两个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

老子生平传说

那还是公元前几个世纪的事了。其时,中国还不是像今日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在那块土地上分布着四分五裂的诸侯小国。所以,历史上人们将这一混乱的时代称为“战国”时期。这一时代诞生了中国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他们都寄希望于从混乱的状态中找到出路,或许并非偶然。

在当时的诸侯小国周朝,有一位守藏史,也就是管理档案的官吏,在国王身边任职。其职责就是将所有官方文件复制并整理归档,以确保国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当然也是为了确保国王为后世留下丰功伟绩的翔实资料。文档管理工作本该是一项称心如意的工作。这位史官照例应该为从各类文件中看到的国家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才是。可是很遗憾,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其时,朝政混乱不堪,放在史官桌上的尽是些公告、反对意见、通知、宣战以及反映失败的文件。有时候他叹息着,感到恐惧,在考虑,在思索。同时,他得以有机会遍览前人编撰的古老典籍,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他自己成了一位有智慧的哲学家。外面正是兵荒马乱的时代,整个世界似乎正在走向灭亡。而在档案馆内,哲学家年岁更大了,更有智慧了,也更加宁静淡泊了。然而,他的智慧格言在周朝国内四处流传,并流传到了国外。

有一天,有一位客人慕名而来。来者就是年轻的孔子。他毕恭毕敬地向老人问候,然后向他请教有关礼仪礼俗的学问。孔子想问的是,过去的礼仪礼俗是如何施行的,这些礼仪礼俗的变化情况怎样。这对孔子来说很重要,因为他希望通过施行以往的礼仪礼俗来摆脱混乱不堪的局面。这位年高望重的史官叹息着。他不希望让年轻的孔子感到失望,但他又无法鼓励他继续往前走下去。因为老子相信,遵循那些礼仪礼俗并不能取得成功,达到和平。老人并不想以冠冕堂皇的语言搪塞他,所以给了年轻的孔子一个坦白然而不客气的回答。他向他解释,原有的礼仪礼俗已经无法适应国家政治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他的回答和孔子预料的大相径庭。不管怎么说,孔子马上告辞了,离开了这位史官。两个人自此以后再也没见过面。他们互相认识了,两个人觉得这已经够了。

后来,老子见周王室日益衰微,再无扭转乾坤的可能,于是向国王辞去官职,离开了周都,乘着青牛车,揽辔西行。尽管外面的世界浮躁不安,早已失去了和平,但他仍然希望自己的内心拥有平和的心态。

有一天,老子到了函谷关,见到了关令尹喜,并在那里留了下来。尹喜久闻老子大名,仰慕其学识已久,请求他著书,要为后世留下他对人生的真知灼见。

老子出于无奈,只好拿出一天的时间来,用毛笔写下了自己富有见地的心得体会。他不停地写,直到墨汁写完为止。于是,他将五千余言文字交给尹喜,自己飘然而去。

老子重新乘上了青牛车,一直走到了藏族高山地区,然后又到了平原地带。中国人普遍认为老子是一个高寿的人,有说老子活了160岁,也有说老子活了200岁。

以上就是老子的生平传说,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他的存在。和孔子见面一事,也无法加以证实。不管怎样,儒家弟子们始终强烈地驳斥这种说法。

历史上有关老子生平的首次记载,出自中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5-79年)。司马迁在大约公元前104年完成的《史记》一书中有介绍老子的章节。但司马迁也难以肯定是否有老子其人,到最后也只是说,老子是一个“隐君子也”。

据传,老子出生于楚国曲仁里。姓李氏,名耳,字聃。他是周守藏室之史。人们认为他一生中主要的活动时间是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

最新研究更倾向于认为,史上本无老子其人,传说中提及的是三个不同的历史人物。对所谓的传说我们还是一笑了之吧。

在西方,耶稣会会士(除了儒家学说之外)也介绍过老子和道家学说。当时,在他们看来,这一派别更像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教派。尽管实际上耶稣会会士并没有很严肃地看待过道家学说,但正是他们将《道德经》首次翻译成西方文本。

除了老子之外,我们还得介绍一下道家学说中另外一位非常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就是庄子。庄子之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首先要归因于他能够以寓言和名人轶事的形式表达他的信念。庄子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他是蒙人,即今日的山东省,在那儿谋职(关于庄子的出生地,至今仍在争执中,有说安徽蒙城县的,有说河南商丘的,也有说山东曹县的。--译者)。他的主要著作即《庄子》一书,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著作之一。由于该书主要由箴言、比喻和寓言构成,所以一开始觉得通俗易懂。它往往会给欧洲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但要理解该书也并不是那么容易。下面是该书最重要也是最为优美的一则寓言:

庄周梦蝶的故事

(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意译)当初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飞翔的蝴蝶,自己感到非常愉快,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一会儿醒来,才知道自己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为庄周?庄周与蝴蝶是必然会有区别的。这就叫做万物化而为一。

《庄子齐物论》

庄子的学说和老子《道德经》的思想有一些共性。庄子也是从“道”出发,但他将道命名为“气”或者“动能”。这种动能是永恒的,是任何力量的源泉。

此外,他认为,世上的一切都在运动。人从生到死始终离不开运动。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传统可言。他聚精会神地研究传统价值,或者仅仅是想让传统价值出丑。在他的世界里,他变成了怀疑论者。因此,比如他认为智慧和知识是无用的,因为它们是相对的,也是无法转化的。它们仅仅用于一种用途,就是教人互相欺骗。庄子同老子的政治目标并不一致,老子将统治者的态度和国家的发展视为一种主导思想,恰恰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是经理人感兴趣的东西。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今天,当我们研究老子和《道德经》的81个章节时,我们感觉就像面对传说中的皇帝似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无法马上领悟的思想世界。在《道德经》一开始的几句诗行之后不久,读者就会碰到反映老子思想特征的“无为”的概念。圣人理应学会“无为”。

人们该如何从这里着手呢?“无为”难道应该成为经理人的准则吗?“无为”难道是经理人的职责吗?老子回避日常生活,是一个对自己周围的生活不感兴趣的遁世者,人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印象。不,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完全可以证明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是一个思想家。我们必须多多研究老子的忠告“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的世界观包括天和地。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动。在这一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秩序,但一旦人和自然秩序这两者发生对立,那么人的有为将使秩序遭到毁灭。这和老子公元前6世纪在战国时期的经历相一致;它也同样符合当今发生的世界大事。我们可以努力地纠正自己的过错,比如对制造混乱的人进行处罚,或者,只要能够捕获他们,我们甚至可以将他们集中安置。老子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他不是针对作恶者,而是将精力集中在行动上。假如行动妨碍了事物的自然河流,那就会引起混乱。他由此推断出,无为可以带来和谐。然而他拒绝采取任何行动。所以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世上有着各种不同的有为方式。

老子试图解释,和谐和平衡通过调解相互受到制约的矛盾而产生。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很好地揣摩他的思想: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译)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的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有不善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成,长和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互相对立而出现。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行事,用不言去教导,听任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加干预,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培育了万物而不自以为是,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永在。

《道德经》第2章

按照老子的观点,所有的对立物互相制约,那么任何行为都会引发反应。于是,老子推断出,若行动遭到阻止或者没有执行,也就不会引起反应。

从中可以看到老子的一些思想,比如“无为而治”。大师、圣人、明君不作为,却有所作为(“圣人处无为之事”)。他不言语,也能授业解惑(“行不言之教”)。从这些字句里可以看到,他当然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他不拒绝,他在发挥作用,但他不保留,也不坚持。老子的文字理解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它们也不是清楚明了的,因此给人以演绎的空间。为了为我们所用,我们别无他法,只有思考一下,它们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道家学说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道”。这个概念已经深入到中国哲学的各个流派,但这里的意思是作为一种普遍的原则。“道”是生命的源泉,是世界的本原,是决定任何现象的世界法则。道是不可捉摸的,同时也是最高的理性。它处在所有事物的中心,决定宇宙的秩序。人们从中引出思考,发挥其想象力,不过这些东西可能仅仅是些辅助性的结构而已。

“道”这一概念翻译和表达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因此“道”这个字有着无数种翻译(比如翻译成“意义”、“道路”或者“生活”)和解释,旨在向我们阐明“道”的含义。

或许了解一部中国古代典籍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道家学说吸纳了该书的精华,这本著作差不多要比《道德经》早了一千年。这部书就是《易经》。早在《易经》这部书里,就有对立物(阴和阳)保持适度和持续变化作为原则的基本思想。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其持续的变化取决于阴阳两极原则。君子可以学习在任何事物中感受宇宙的秩序,并按照各自的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改变自己。他可以从适度的态度出发,在和宇宙秩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译)有一个东西浑然一体,它先于天地而存在。既无声音,又无形体。独自生存而永不改变,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止,可以成为天地的本原。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勉强地称它为“大”。“大”是说无处不逝去,逝是说无远不到,“远”是说返回原始。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于四大之一。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它自己。

《道德经》第25章

“道”这个字往往也根本无法翻译出来,很可能重要的不是这个字本身。或许这个字的意思也是根本无法以理智的方式去理解的。看来去了解“道”更为合适吧。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意译)天下一切事物都有其开端,作为一切事物的根本。既然已经掌握了万物的根本,就能认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就必须坚守万物的根本。

《道德经》第52章

道处在生活的中心。它并不是要求你去遁世,也不要求你去禁欲。根据道的哲学,人应当处在世界的中心,发挥作用,但他不可以沉醉于这个世界。人应该影响这个世界,同时必须考虑,自己不能过多地受到这个世界的影响。从这一点看,道家弟子选择的毋宁说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他因为不为欲望所驱使,所以知足。

道家学说以三个基本概念为基础,但这三个概念表示的是一个整体。

道,万物的本原;

德,生活或者现实;

无为,用“无”的原则去“为”。

那些对立物来自“道”,但它们同时又构成了一种和谐,以宇宙的两种基本力量阴阳原则象征。

“德”的概念代表生活,代表现实,代表所有物质现象。人们由此认为,我们的世界是自己组织起来的。它由大量的程序组成。比如,它们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同样也带来了国家的形成、所有的社会结构,也包括所有的文化流派、人种和气候的形成。“德”描述的是整个生活。就这一点而已,可以说,我们的生活,这种“德”就是“道”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被安排在“德”的范围内。道家学说尽管承认我们有安排生活的自由,但只能在“德”的范围内才可以发生。此外,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世上的任何一个事件都和另外一个事件直接相关。

如何理解这一点呢?1967年,斯坦利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1933-1984,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译者。)提出了“小世界现象”,并以实验予以了证实,从此以后,这一理论众所周知:任何陌生人之间都可以通过不超过六个人相联系起来。

在我撰写本书的日子里,电影院里恰好在放映《通天塔的故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向我们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相互关系。

通天塔的故事

阿曼和约瑟夫兄弟俩受父亲的委托,放牧自己家的一群山羊。但父亲刚刚在邻居那里买了一把猎枪,而那把猎枪又是一个日本猎手送给那位邻居的。因为要保护山羊不受亚洲胡狼的袭击,两个年轻人带上了那把猎枪。但他们在朝周围地区开枪射击时,并没有留意到身边的情况。他们是想试试猎枪的性能如何,于是年轻的阿曼瞄准了一辆远方的旅游车。他射中了美国夫妇中的那位夫人,这对美国夫妇的旅行目的是想要挽救濒临崩溃的婚姻。此刻,这位妇女受了重伤,被送往乡村等待急救。美国大使馆认为这是一起恐怖袭击,因而延误了救援时间。

美国夫妇的孩子仍然在圣地亚哥。在美国非法居留的墨西哥女保姆获悉了美国夫妇的遭遇。但因为自己想去墨西哥参加儿子的婚礼,所以她在为两个孩子寻找临时保姆。由于一时找不到保姆,于是她决定带着孩子出境回到她在墨西哥的乡下。在回国的路上,她喝醉酒的侄子和边境检查官员发生了争执。他冲出边境,向沙漠地带开去,径自溜走了,留下了他的姑姑和孩子。边境检查官通过检查及时发现了他们,拯救了他们的生命。那位女保姆马上被驱逐出境。

在东京,那位日本猎手的女儿想通过向男人求欢寻找解脱。可是她是个聋哑人,所以这个过程对她来说非常痛苦。

故事涉及了许许多多的地方,它们都存在着一些共性,连相关人员也没有预料到这一点。发生在世界不同地方的行动之间有着相互关系。可以看出,尽管我们有着行动自由,我们可以去或者不去迪斯科舞厅,我们可以卖或者不卖一把枪,我们可以去或者不去参加婚礼,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无法支配所有这些行动的整个关系。

根据道家学说的看法,了解“道”和“德”的本质可以让人认清自己在世界所处的位置。

现在,如果要问,从中可以推出哪些行动,那么就要提到第三个基本概念“无为”。“无为”很难理解,解释为“不强迫”可能更为贴切吧。千万不要将“无为”和懒散、懒惰或者惰性相混淆起来。更确切地说,它描述的是一种主动接收的状态。它以一种富有特色的灵敏度为前提条件,意味着接受那些大事,服从流水本来的流向,遵守万事万物的规律。于是精神和理智退居次要位置,让感觉和情感占据主要位置。特奥菲舍尔(Theo Fischer)在其专著《按照“道”的原则生活》中有以下几句话:“无为就像司机开车。你自愿让出了驾驶席,让人把你送往你要去的地方。除了特别留心马路两旁的路况之外,你没有了司机的压力,自然有享受这个美妙世界的闲情逸致了。而这些人要比那些亲自开车的人同样迅速,而且更不用花气力。”

道家学说可以很好地接纳对立面。在和“道”协调后自发地有所作为是完全可能的,当然以理性和分析的方式有所作为也不在被禁之列。我们只是始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命题,即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无法更好地有所作为。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始终列举风雪天气中的松树和柳树的寓言故事。每当暴风刮到乡村的时候,柳树在狂风中被压弯了腰,而松树在抗拒着暴风的摧残,冒着被连根拔起的危险。如果遇到了大雪天气,雪团就会压到树枝上,柳树承载着雪的重量,柳树的枝杈弯曲了。相反,松树试图承受着负荷。它始终能够承受着,直至一定的程度,然后树枝被折断了。

道家学说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

中国哲学最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追求和谐。从这一意义上说,所有的片面性都是被唾弃的。此外,中国哲学始终以实践为目标。它希望为构建世界和生活作出贡献。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哲学流派。后来,和儒道两家同一时期创立的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孔子和老子两个人,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关介绍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人们主要通过传说对这两个人有所了解,他们创作的文字后来分别由他们的弟子整理而成。

两位智者或者说他们流传下来的文字都有一个共性:他们在动荡不安和战事连绵的“战国时期”寻找着一位理想的统治者。

孔子认为,通过重新意识到传统道德和人肩负的社会责任,原有的秩序和和谐可以得到重建。他相信,人通过学习可以变好。因此,学习是其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作为巡回授课的老师,孔子曾经有过多年的周游列国生涯,目的就在于找到一位能够将自己的政治学说应用于国政的君主。孔子当时的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成功地创立一种哲学学派的人。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对话录《论语》后来由其弟子纪录下来后流传至今。

而老子则认为,百姓、国家和社会之间混乱的状况是不可能通过过去的道德和法律来加以解决的。人们生活在动荡的中心,毫无指望地经受着糟糕的岁月。诸侯们凭借着时好时坏的战争运气统治着这个没有欢乐的世界。虽然糟糕的岁月以前也有过,但在这个不可救药的时代,这个世界已经彻底坏透了,还没有一个人以其智慧或者善良成为人中翘楚。没有从泥潭中摆脱出来的力量,也没有任何创造性。尽管对外仍然遵循着古老的传统,但由于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道”的意识,这些传统仅仅是些不中用的玩意儿而已。

老子一开始根本不是去维持秩序和改善秩序。他在考虑,首先不要去打搅病倒的身体,等待自我救治的过程可能会更好些。老子这里讲的是正确的“道”--这和孔子的不一样--不是回到道德和传统,因为这些道德和传统往往只会妨碍和谐的生活。相反,人应当参与对立物转变的自然过程,而不是去横加干涉。因此,人们可以和持续变化的世界和谐相处。尤其适用于统治者的是,人们应该以智慧和克制有所作为。他的职责首先应当是,在其职责范围内向自然力提供必要的自由空间。

和老子相比,孔子在中国过去和现在始终获得普遍的好评。这当然也在于,运用孔子的学说可以确保统治者的地位,可以教育人和改造人。孔子的后继者,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已经从他的思想中,从他的学说中发展了一种出色的统治学说。可是,人们又如何从老子着手呢?老子宁可听凭事物任意发展,宁可等待而不是进行干预。

不过,历史上出现过令人惊讶的事:有一些孔子的真诚的弟子们,在结束了职业生涯之后,经历了一种变化,获得了某种新的认识。他们舍弃了尘世间的所有奢华和痛苦,只求在山上或者海边有一所幽静的角落。然后,他们全身心地钻研道家学说的典籍,尤其是《道德经》,探求其含义,最后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

一些仕途上遭遇挫折的官员或者普通百姓退职以后,隐居到山里,到偏僻的寺庙中度过余生,想在那儿重新认识自我。这样的故事始终层出不穷。

老子是现代经理人的伙伴

可是,日常工作中忙于经营的经理人究竟从老子那里获益多少呢?拿养老金的退休老人和提前退休的人员也会对老子感兴趣吗?

对于孔子,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他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在他那里,学习始终是一种基本概念。他提出的终身学习的要求,至今也是普遍适用的。学习是我们要求和希望取得一流业绩的前提条件。

而老子则以另外一种方式顺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要求。在老子看来,认清现实情况和各种条件更为重要。他主张对此辨别和分析,然后将这些认识运用到自己的目的上。他更关心的是,所有的人共同达到目的。于是,我又想起了我朋友站在窗前指给我看那些骑车人的场面。骑车的人,要想在骑车时获得一流的效率,或许至少可以在短期内骑得更快一些。可是,他这样做势必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他肯定会扰乱其他人的骑车节奏。如果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达到目的,那么每个人必须一起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必须了解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

经理人要了解现实情况和各种条件,这一点很重要。他必须首先去辨别,去分析,然后将这些认识运用到战略和措施上。

对经理人来说,我们或许可以将老子的信息表达如下:随时关注事态的发展,将其纳入决策程序中。要有所作为,但也要考虑到行为的后果。涉及的不是你,而是有待解决的任务本身。最后一点是:承认万事万物都在发生变化--别把自己紧闭起来,而是敞开自己的心扉。

《经理人》杂志指出,对德国那些毫无成就的高层经理人而言,其总裁交椅往往是朝不保夕的职位。因此,2006年,除了德国电信的凯-乌韦里克(Kai-Uwe Ricke)、大众汽车的贝尔恩德皮希斯里德(Bernd Pischetsrieder)和零售商REWE集团的阿希姆埃格纳(Achim Egner)之外,三分之二的董事们也都是被迫离开自己的职位的。埃里希里曼(Erich Riemann)在那篇文章中指出,即便在那些传统企业里,“一旦总裁无法完成给他设定的期望,也不会存在撤换其职务的任何阻力。”可是,期望是什么?如何说明成功还是失败?解职有哪些原因呢?

“德国电信前总裁凯-乌韦里克虽然在整顿上任时巨额亏损的电信巨人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但是这位经理人在担任电信总裁的四年时间里,并没有成功地使电信股票指数持续地向上攀升。”

衡量总裁是否成功,始终以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行情为标准。可是,这真的是合适的标准吗?好的领导人不仅仅要做到这一点。好的领导人当然必须把企业搞好,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行情当然也和企业是否成功有关。可是,股票行情也取决于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和领导人好坏无关。

大众汽车公司总裁皮希斯里德离职的原因,可能更多地在于他个人和其他人之间缺乏和谐,在于他和位于沃尔夫斯堡市的该汽车制造商的大老板,即监事会主席费迪南皮耶希(Ferdinand Pi?ch)之间关系紧张。这是一个合法的理由吗?或许不仅仅在于股票行情吧。

而REWE总裁阿希姆埃格纳离职的原因,更有可能是他的领导风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来自集团外的经理人在其改革计划中,太过自信地无视具有合作社特色的企业里的等级制度和不同意见。据《食品报》报道,到最后,REWE公司有一打的高层经理人肯定在监事会主席克劳斯布格哈特(Klaus Burghard)面前告他的状了。埃格纳必须走人。”

上面描述的情况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兴趣。不过,可以认为,这仅仅是冰山之一角而已。根据博思管理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的一项研究,德语国家范围内企业领导人非自愿离职不再是例外,而是规律。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二分之一多的领导人更迭中,其原因是集团总裁缺乏业绩。当然,对于上述的说法,恰恰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何谓“缺乏业绩”?

《经理人》杂志认识到经理人职业生涯的重大变化:“他们来得快,去得也快。在德语国家范围内,2003年至2005年之间高层经理人任职的平均年龄已经从52岁下降至45.8岁。而离职的年龄也从58.6岁下降至54.9岁。看来德国电信新任总裁勒内奥伯曼(René Obermann)将这一趋势又上了一个台阶。他被任命为德国最大的电信公司总裁时才43岁。”

经理人必须满足哪些前提条件,才能取得长期的成功呢?老子的《道德经》可以成为“圣人”、“明君”或者“大师”个性发展和行为态度的教科书。

经理人和实干家经理人的最大区别或许就是这样一个特点:他不必马上接受、决定和解决挑战(不管是哪种挑战),而是可以腾出时间来,认识和研究这些发展,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运用它们。这就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猜想:采取这一方式解决问题可能有效得多。

也就是说,这些思考寄希望于这样的经理们:他们准备给予思考以极高的地位,他们不是从迅速而惊人的行动出发,他们很可能仅仅促进了急速的停滞状态。

有时候在狂风中低头,要比不听劝告地坚持目前难以达到的处境更好。老子的经验只能有助于经理人:如果流水遇到阻塞,那么水从四周冲刷阻塞的地方,然后让流水继续向前。换句话说就是:有“道”的人很有可能准备向困难应战,但他阻止不了困难。

在自行车厂股份公司里,有一位经理特别支持建立瑞士的业务,他的工作确实也很有起色。可是,公司领导层在一次董事会会议上决定不再为瑞士市场提供服务。公司并没有将这一决定告知这位经理本人,他仅仅通过文件才获知了这一消息。他认为公司的决定是错误的。随后,他想和自己的上司作一次对话,他准备完全带有感情色彩地说明这种状况,进行解释并表明自己的理由。这位经理人发觉自己没有机会去改变这一决定。于是,他从瑞士的业务中脱身,但加强了位于瑞士边境的德国分公司的业务,从那儿尽量满足瑞士客户的需求,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1世纪的智慧学说

经理人过得并不容易。许多人似乎片面地为自己制订成功和职业生涯的计划。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中获取越来越多的东西。他们在朝一个一个目标奔跑,而且往往是卓有成效的。他们爬到了上层领导的等级制度中,可到头来自己还是成了失败者。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一点。我们的经济界是为增长而设计的;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经理人的职业生涯。一旦企业在增长,他们可以往高处爬。个人的作用、权力和收入也随之在增长。人在高处自然要比人在低处更为舒服。也许,一旦一个人踏上了职业领导人的第一个台阶,他自己根本就无法从中脱身了。经理人奔跑着,因为他们无法退出。他们必须赚钱才能维持不断增长的生活标准。赚钱多总要比赚钱少更好。那么说,一个人“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在等级制度里往上爬吗?难道这是明智之举吗?

有一些经理人赚取(或者说获得)了巨款。到了50岁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退休了,可是他们不会这么做。为什么?因为他们过的那种生活,当然也会像毒品一样发挥作用。他们不愿意放弃赞赏、权力和金钱。这是不明智的。

我也向我本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理想主义的经理人呢?例外情况很可能存在,可我担心,许多经理人对企业和员工的安康更多地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顶多对他个人谋求职业晋升带来一些副作用而已。许多高层经理人以自己的薪水作为衡量标准。他们关心的根本不是自己是否需要那么多钱,他们关心的仅仅是谁可以在可比的圈子里赚得最多。由于他们的贡献往往和股票市值紧密相连,因此最简单的似乎就是把股票卖出去,把工厂关闭,把员工辞退。是什么驱使经理人做出这样的事来呢?这难道是智慧吗?

正如在许多企业里过去发生的和现在仍然发生的那样,为什么一个聪明人作为经理在改组一家企业时,他会失去员工、公众的兴趣,乃至失去经理同事的信任?我们不能指责他“无为”。这可能不是明智之举。

有没有有智慧的经理人呢?我认识的经理人中有实干家,有具有独特魅力的人。我认识的经理人中也有贪得无厌的人。我在努力地思考,我认识的经理人中是否有称得上是智者的。很久以来,智慧不一定成为管理哲学的焦点之一。不过,我认识的一些经理人完全可以被称为智者。虽说他们并没有达到管理职业生涯领导人的最高层次,但他们富有智慧地影响了他们的周围环境。他们对他们企业的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自己却并没有显山露水。或许这就是人们能够达到智慧的一种迹象吧。

当然,现在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智慧,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孔子认为,所谓的“君子”,理想的管理人员,以质朴(自然)和文采(教养)、质朴(自然)和美德保持平衡而著称。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译)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死板,文采和质朴和谐结合,这样就可以成为君子了。”

《论语》6.18篇

在孔子看来,教养有着很高的地位。但仅仅有教养可能还不够,只有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产生智慧。

这一点和老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尽管老子认为和自然(“道”)保持一致的意义要比任何知识、任何教养重要得多。智慧表示均衡和和谐。简单表达就是:一个有智慧的经理人就是那个能够均衡的人,就是那个能够达到和谐的人。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张老名片,这是某个人多年前送给我的。名片上写着德裔美国神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一段受人喜爱的祷告以让人保持镇静。尽管这段话和老子没有任何关系,但我觉得它很好地反映了我的基本态度:

上帝啊,请赐给我平静,

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

赐给我勇气,

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

赐给我智慧,

分辨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什么是能够改变的。

不言而喻,关于智慧有着许许多多的论述。但我们在这里愿意将精力集中到老子的身上。这位古老大师的智慧究竟表现在哪儿?他下面的诗句留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

(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意译)古时有道的人,细微、深远而通达,深刻到非一般人所能理解。正因为非一般人所能理解,所以对他只能勉强地加以描述:

谨慎啊,像冬天涉水过河,警惕啊,像提防邻国的围攻,恭敬啊,像充当宾客,洒脱啊,像冰河将融,厚重啊,像未经雕凿的原木,旷远啊,像深山幽谷,包容啊,像江河的不择细流,谁能使混浊停止?安静能使它澄清。谁能安定而长久?变动会打破安静。

有“道”的人不求满盈。正因为他不求满盈,看似保守,却不断取得成功。

《道德经》第15章

老子描述的是他眼中的智慧。对他来说,智慧就是表示对一切以诚相待的决心:那是什么,它何以变成这样。如果一个经理人毫无保留地参与到他所面临的事物中,那么他是明智的。

智者以谦虚著称。他懂得退让。但是,人们倾听他,注视他。就是说,他在影响他人,他懂得将自己的思想传给他人。许多经理人缺乏这样的素质。经理人往往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他们作出决定,他们占据统治地位。从表面上看,他们可以很容易获得承认。可是,问题依然是,是否不太和谐的声音往往可能是更为关键的声音?

智慧在寻找智慧的人那里增长。当然智慧的界限也是有的。智者认识到并接受的一点是,智慧不可能首先保护不幸。道家学派思想家的要求很现实。

我们认为,人们阅读《道德经》,是将它视为一部教科书。该书体现了老子关于个性发展和统治者行为的学说,因而也可以让经理人获得非常具体的启发和行为选择。这里出现了对一些常用的概念和行为模式进行检查的机会。如果有人愿意为此深入研究,那么作为一个人和经理人,他可以扩展自己的行为规范。

十大智慧准则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这一点符合二元论的世界观。出于神秘的原因,《道德经》总共包括81章(显然是循着九九归一的道教理念而来。--译者。)。

由于解释老子的著述众多,各种版本的译文也是千差万别,所以,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决定将老子的文字和格言分为十个方面。这十个方面对我们当今的经理人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形成了老子的十大智慧准则--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在本书的每个章节中,我们都会研究其中的一个方面。你会在每一个章节里找到老子的引文和文字。从这些引文和文字中可以引申出格言来。这些格言都是经理人应该效仿的具体建议。

为了阐明这些准则,虚构的自行车厂股份公司的故事贯穿于本书各个章节中。每一个章节均根据各自的章节主题以引文和问题作为结束。这些引文和问题将邀请你继续思考,进行个人的反思。

1

最大的力量是人的内心保持平静

我的中国朋友替我准备好了各个章节的标题。“最大的力量是人的内心保持平静。它就在‘道’里面,每个人都必须奉行它。”

“每个人吗?”

“原则上是这样。但人当然首先必须唤醒它。他必须对此深入研究。这就好比软件,你激活它之后,它才能正常运行。”

“那么软件然后就可以自动运行了吗?”

“不。它取决于我的感觉。如果我在意,我就能感觉到那些东西,如果我不在意,那么我就感觉不到它们。人生也是如此,‘道’也是如此。”

“道”就在我们的心中,这可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是每一个人,也不是每一个经理人,一生中都有着这种内在的力量的。一旦和我们内在的力量失去接触,我们就会将它视为需要改变的危机状况。然后,我们必须在新方向的阶段重新寻找我们内在的力量,即便我们给它命名时大多表现得更为冷静。

战略性地投入自己的力量

对所谓的个性类型,我们可以在文献中找到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也曾作过这样的研究,各种个性类型的人如何阐明自己的战略。它们可分为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究竟可以采取哪些手段?或者换句话说:是不是为了达到目的,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或者可以不择手段?我认识的许多经理人,他们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完全肯定的答复。而我也可以看出,他们也取得了成功,至少取得了短期的成功。还有一个与此紧密相关的问题就是:这是事关经理人的职业目标,还是企业目标?

有哪些经理人以自己的观点影响了我们的管理文化?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能够容忍多少这样的经理人吗?

很久以来,从孙子、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约前4-后65,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译者。)、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1469-152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被西方尊称为“政治学之父”。--译者。)直至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普鲁士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著有《战争论》。--译者。),我们的管理研讨会上向这些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的经典作家请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比如,在历史战略家中就有孙子其人。他是中国的将军,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他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历史上的第一部谋略著作。孙子高度重视周密的准备工作,在他眼里,思考是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正确估计自身的力量。在孙子看来,最大的胜利就是不战而胜。他认为合作要比任何战争好。

老子也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统治者如何做事才最有意义,他应当如何投入自己的力量。孔子劝说人们遵循古老帝国的法律和传统,通过不断地向前人学习改善自己的行为,而老子则认为过去的知识、传统和法律已经行不通了。

他建议我们摆脱任何权威,并由此寻求一种中间战略。一个经理人越独立,他就越能够听从折中的战略,一种均衡的战略。

老子生活在当下,完全在当下作出自己的行动。他宁愿选择情感,放弃理智。他认为听任万事万物发展,仅仅间接地进行干涉最好。老子相信,决定我们环境的力量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是在每一个人身上,当然也是在每一个经理人身上。他必须从这一内在的力量着手施加影响。经理人的任务就在于增强这种力量。一个人拥有这种力量,并懂得运用它,就是一个“圣人”型经理人。

而尤其是:圣人以克制和谦逊发挥作用。重要的是这一结果,而不是经理人本人。

简单表述一下,可从老子那里推断出下列的规则,这些规则或许对经理人来说有点不寻常:

注重外表形式的人,必将有损于其内心世界。

炫耀其伟大和光彩的人,必将隐藏其真实世界。

一时无法漠视其智力的人,必将加重其内心的负担。

未曾忘记维护其假象的人,必然有损于他的身体。

毫无节制的过度行为将损害个体和作为整体的社会。其后果就是衰落和毁灭。剥削和摧毁世界的驱动力就是欲望。

一旦国王们在自己的王国里大发横财,并将其占为己有的话,那么这就是不公和虚荣的根源。老百姓人人跟着学,马上就会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了。

老子很清楚这一点:至关重要的不是经理人本人,经理人仅仅关心的是将企业做“大”。为此,他不得不自然而然地投入自己的力量。他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要为自己的工作让路。他当然知道得很清楚,他将是一个成功的人,他也会从中获利。但对他来说,这不是他行动的动力。他内在的力量才是动力。

假象和现实彼此要取得一致

人们往往抱有这样的先入之见:我们的经理人和管理人员,我们的这些决策者精力充沛。他们能够不辞辛劳,他们就像风中的一棵橡树一样屹立不动。他们至少不会让人产生任何的怀疑。他们的决定是不会出错的。而因为这些决定是不会出错的,所以预测的结果必定是对的。形象和说服力很重要。一个经理人越是表现得令人信服,他越是让人觉得值得信赖,他的效率就越是大。此外还有这样一种信念:许多人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人员。事实上,越是在混乱不堪的地方,这一愿望就越是强烈。

政界每天都可以给我们提供最为鲜活的例子。许多人并不是选择计划,许多人也并不是选择政党。他们选择的是名人。许多人希望自己有一个能够达到目的的实干家,他们期望从他那里找到问题的答案。但同时,如果他们不遵守他们的许诺,那就惨了。

这种运行体制也会发生在大型企业的经理人中。他们应当是标志性人物,他们决定企业的走向,也代表企业。这是一种很高超的艺术,连许多高层经理人都没有掌握。而在国家高层发生的事情,当然也可以在企业的所有其他层面上重复发生。这是生机勃勃的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外表印象占优势的地方,有些经理人甚至还上表演艺术课。他们在那儿学习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如何才能展示原汁原味的以假乱真的信念。所以,不仅政治家成了演员,连经理人也变成了演员。

这就是历经千年之后管理我们企业的经理人吗?

看来,一个人要往高处爬,仅仅具有专业素质还不够。在这期间,他得接受培训,要有教练执教,以展示自己的肚子、大腿和屁股,以最佳的方式表现自己和表达自己的内容,以便给自己“卖个好价钱”。另外,出镜的时候要“上照”,身体语言和声音要和表达的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越来越多的经理人在训练合理性和情感性之间的相互影响。他们在训练声音的技巧,更换音量,改变语速,以声音取胜。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很重要。比如人们为了一个计划忙碌好几个月,公众应当为此而感到欢欣鼓舞。但首先重要的是,内容和个人之间要取得一致。演讲者是否真实可信至关重要。

我也学会了究竟该如何正确地展示自我。一开始的时候,我准备了许多详细的图表。如今,我仅限于少数几张图表,可以即兴解释最为重要的几点,我的报告因此清楚明了、直截了当,我也赢得了自信。我从经验中马上明白过来了,这是我的风格。

一个人越是重视外表,他就越是必须相信,内容和外表也是相符的。老子推荐了另外一种顺序:首先要把内容搞清楚。然后检查我是否以我整个人、我的直觉、我的精神和我的感觉提供支持。然后我才能给出专业性的展示。但由于它来自我内心的力量,所以这一点已经根本不再是重要的了。它来自我的个性,因此也是真实可信的。每次展示时,最重要的帮助就是我的个性。

当然,人们可以附加请上专业性的支持,是否举办演讲训练班,接受展示培训,或者同样上表演艺术课。不过,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他都必须和自己的个性相符。我必须以行动支持我的语言,我的语言在多少个月之后,或许多年以后还能有生命力。也就是说,形式不应当替代内容,而仅仅是支持内容。

耀眼的光线往往会落到错误的形象上。比如,一个曾经以完美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正人君子正遭受贪污腐化的指控。如果是这样,任何尴尬的自我辩解的努力都将无济于事。一旦其树根受到蠕虫的侵袭,那么这棵屹立不倒的橡树算是长期毁了。

自行车厂股份公司曾经有一位经理人,他因为能够在演讲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而引人注目。他的演讲始终能够吸引住听众的眼球。人们喜欢听他讲话,人们也相信他带来的信息。他一直有三位助手为他演讲做准备工作。但他也派他们带着特别的任务到具体的利润中心去熟悉企业情况。利润中心的头头们马上注意到,这几个助手不断地向他们提问题,于是设法限制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助手们为此陷入了困境,因为当他们无法提供信息的时候,他们的上司就会感到特别不爽。久而久之,助手们难以长期胜任他们的工作了。没隔多久,他们要么自己离职不干了,要么被提请离职。这件事很快就纷纷扬扬地传出去了,而且一时也找不到志愿者愿意接受这一工作职责。因此,那些具体的利润中心不得不轮流调派年轻人参加这项工作。这位经理人的管理不足越来越明显,到最后,他的演讲也不值得信赖了。本来每一次演讲都是那么鼓舞人心,而现在,听众却用手掩着嘴,大声地发出幸灾乐祸的评论。就这样,这个经理人失去了本来在公众中已经获得的声誉。他的演讲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注重印象和自我表现花费很多的精力,反倒没有时间去做重要的事情了。

善待自己的力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经理人抱怨自己的精力越来越差了,这是一种信号,说明他们以前投入的精力太多了。所以有些不再拥有足够精力的经理人,企图掩盖这一点,企图以完美的自导自演转移自己的体弱心虚。

作为心身耗竭综合症,这种现象早已尽人皆知。持续不断的失望、无法达到目的、对自己的业绩期望值太高,是其可能诱发的原因。作为症状的有忧郁症、睡眠紊乱、头疼、胃痉挛或者身体上的其他紊乱。此外,因为没有取得足够多的成功,他们因而产生了负罪感。这位精疲力竭的人将自己的周围环境视为无法控制的,于是萌生退意。和心身耗竭密切相关的是在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己的责任心方面出现了幻想破灭的感觉。人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为这件事或那件事出谋划策究竟是对还是错。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年,美国小说家,196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愤怒的葡萄》为其最著名的作品。--译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经理病是一种传染病,由钟表的指针引起并由备忘日历传递。”经理人往往是就是推进器。但有时候他们更多地是自己的程序的驱动装置。他们登上了一列火车,火车带他们出发,可他们现在无法从行驶着的火车上跳下来了。

今天,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只有少数的经理人才能真正地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许多人发觉主要压力是因为目标常常不明确,包括因为目标和资源无法协调一致。就这一点而言,人们完全将看起来很高的决策自由度视为自我剥削的高压手段。为了预防这一点,人们可以努力做到和职业角色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为此我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其中一种可能性就是采取道家学说的人生观,也就是对事“听其自然”。保持距离表示在一定的时间内“不承担责任”。刑警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的艰难,因为如果人们相信侦探剧的话,那么他们是在日夜忙碌奔波着,他们永远无法停止工作。而事实上,在侦探剧中没有一个刑警能够维持一种完全正常的关系。

心身耗竭是一种内心支出的状况,也就是说心灵梗死。为此深受其害的不仅是心灵,而且还有身体。心身耗竭并不局限于经理人。它往往涉及天才的人们,他们高度紧张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但是,人们还能做什么呢?

根据老子的学说,我们将指导原则表述如下:

没有任何一个经理人是永远不可或缺的。他不必凡事亲力而为,而是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经理人应当重视的是,他要和自己的内心、自己内在的力量、自己的愿望以及各种机会保持接触。

经理人不仅履行自己的职责,他还要相信其他人同样也会这么做。

唯有保持必不可少的距离,才能了解现象之外的本质。

任何过度就是有害的,一切都有其时间限定:吃饭,睡觉,工作,休养,行动,休息......

如果力量得不到平衡,将导致精神和身体功能的紊乱。

经理人从事自己的工作,然后辞职不干了。只要拥有更多的沉着冷静,一切都会恰到好处的。

如果报警信号表明,平衡状态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应当及时作出反应。老子在这里给我们完全指明了一条合理的道路。

自行车厂股份公司曾经有一位年富力强的经理人。他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上。如果攀登阿尔卑斯山,那就必须是四千米的山峰,少了四千米这个业余登山爱好者是不会去爬的。他的职业发展也非常神速。他完成大学学业用了四年,而不是通常的五年时间。在此期间他还在工作,大学毕业后马上在一家咨询事务所找到了职位。他拿到了很有意思的项目,这些项目也使他有机会到国外工作。与此同时,他还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他加盟到了自行车厂股份公司,担任营销部主任。当然他承担着全球范围内的责任。

他喜欢称自己为“流动的知识工人”。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能找得到他,他几近不知道什么叫极限:在国家、时区以及工作和私生活之间。他很快就成了成功人士,位居事业有成的经理人之列。但在忙碌的七年之后,他一下子感觉自己精疲力竭、内心空虚。这个脾气一向很好、持有汉莎航空公司里程金卡的经理人突然很累,心神不定,而且容易激动。在机场办理登记手续必须等候五分钟时间的时候,他大声责备那里的工作人员。他的创造性不见了,工作成果越来越差。他的关节疼痛不止,每一次传染病都使他脱离了生活的常规。

自行车厂股份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的开明的企业。尽管如此,这家企业在相互存在着某种竞争的年轻经理人中间恰恰也有一定的行为模式:人们必须始终精神饱满,奉献一切,去除所有扰乱性的情感。这位营销部主任不得不屈从于这一点,而当人们向他发出信号,他是不可替代的人时,他喜欢听到这样的话。

令这位经理人感到幸运的是,他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上司。这位上司了解到他的症状,请他去看医生。最后,他接受了企业提供的年休假。他的上司支持他的决定,并继续全力支持他。

心身耗竭是经理人的禁忌话题。所以,人们也根本无法估计,究竟有多少人被这些症状所困扰。有人认为涉及这些症状的德国人有一百万人之多。只有当人们愿意谈论它,并改变自己的态度时,人们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如果有人积累了太多的加班时间和度假天数,却无法减少加班时间和度假天数的时候,那就应该值得他深思了。或者,如果一个人以开会度过整个一天时间,而真正的工作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完成的时候。有病的经理人既无法帮助自己,也无法帮助企业。

专注于现在,扔掉包袱

有许多方法可以合理地应对自己的能量。老子的一个重要提示或许就是:我们必须在我们内心重新发现这种力量。可是,如何实施呢?如今有许多企业为其经理人(不仅仅最高层的经理人)提供培训服务。通过这种培训,经理人的内心可以变得坚强起来。

改变内心态度的重要提示也可以在老子的著作中找到。老子教导说,人们应当专注于“道”。如果一个人和自己的内心保持接触,经常注意自己的长处和机遇,他就可以在当下很明智地承担义务。他不和过去比较,他也不推断未来。凡事都有时间限定。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自身的和谐。

并不是积累的知识和我们的理智,一定有助于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往往看不见真正的状况,看到的仅仅是我们知道的那方面。我们拿以前的经验比较,然后预测未来。但这样的比较堵住了我们重新解决问题的路。我们无法禁止比较。但只要我们有这样的认识,即比较把我们带到错误的轨道,就可以继续帮我们的忙。老子建议我们保持内心的安宁,寻找距离,对事物听其自然。等到有一天,人们将完全理解当下的含义。

经理人必须从自己的整体和当下认识自己。他应当重视的,不仅是要给理智,也要给直觉和自己的感觉留下空间。

我有过这方面的亲身经历。我总是理性地评估那些结果。我对过去的经验教训根本放不下来,马上会无意识地想到它们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我是否对这一问题应付自如?我很清楚,以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自己是如何处理的。这一次问题的难度甚至又增加了。我知道这一次留我给解决问题的时间要少得多。我有这样那样的时间安排......

突然间,我感到如此精疲力竭,根本无法想象过去和未来。而就在我没有过多考虑这种情况对我产生影响时,我产生的新的想法可以带给我全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从中学到了这一点:我必须放手,才能为新的想法提供空间。

道家弟子试图认识和享受生活的美好。可他不是试图留住这一瞬间,紧抓住这一瞬间,而是试图延伸这一瞬间。

有一则老笑话很适合这里的情况:一辆公共汽车满载着游客到了美丽的海滨。汽车在一个风景点停了下来。游客们纷纷下车,很起劲地将周围景观拍摄下来。只有一个乘客站在那儿,神情专注地注视着海滨。司机问他:“您不拍照吗?”乘客回答:“我正在欣赏风景呢。”

我们可以向这位经理人提供哪些建议呢?

扔下包袱的人,可以关心重要的事情。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指的是,告诫理智要收敛一些,不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去深入研究预先准备好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同样也要深入研究过去和未来。

专注于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关心实际情况,研究当下的情况,参与这一情况。

自行车厂股份公司有一位项目经理,他把包括专家在内的团队召集起来。他的任务就是要完成一个成本设计项目:我们如何才能设计出更好、更廉价、也更便捷的自行车来?他准备把各领域的专家们全都请过来: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会计、材料科学家。所有的人都来参加第一次会议。大家全都准时到场,只有会计缺席。项目经理很恼火。这种情况他过去也曾经遇到过,恰恰就是计算部门的人没有来。他认为他必须放弃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并对整个项目产生了怀疑。然而他试图专注于目前的状况。这时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会计一开始不在团队里工作,那么也就不会有人关心成本的事了。他们完全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法,而不会感觉被成本考虑和成本疑虑束缚住了。他完全可以到后来才叫人把结果计算出来。或许这么做会更有成效。就是说,团队先工作,不必考虑成本剪刀差。他们找到了吸引人的技术方案,令所有人都感到大为振奋--正如后来的计算表明的那样,在那里,产生所期望的成本优势的那些主意也已经有了。

接受对立物,任其自然

我们常常接受训练在对立物之间作出选择,按照非此即彼的抉择模式进行评估和作出决定。而忍受对立物,把它们留下来,甚至使用它们,却让我们感到特别困难。

这和以二元论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思想完全不同。中国传统思想接受对立物,让它们并存,并将它们视为持续变化的源泉。老子也知道,唯有和谐才能达到长期成功。一旦对立物得到了平衡,和谐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了。

看清各自的形势,不要以不必要的干涉扰乱形势,这是给经理人出的一个好主意。如果他能利用各自情况的力量,而不是去抵制它们,他就最能够达到目的。

他如果只是选择了一个极点,并且优先选择了这个极点,那么这种平衡就不稳定了。根据对老子的理解,经理人在上述时刻宁愿不作为,但这里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去做。因此必须承认,即便在无为中也表现出有为。他首先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背景。他不突出自己,那些行动因为达到了和谐而更容易取得进展。

许多经理人不懂得这种思路。他们必须不断地作出决定,处在时间压力之下,闪耀着自信的光芒--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如此。但我们也往往和骄傲自大有关。因为我们的企业有着重大的管理错误。我们部分处在魔鬼圈中。对迅速敛钱的贪欲,以及那种为资本市场服务的压力,使经理人和企业走向毁灭。

这种仓促的行为从小事开始。

自行车厂股份公司有一位年轻的女经理。她热情、敏捷、聪明。她理解力很强。简而言之,她这个人很棒。由于她比自己的某些同事干起事来更迅速,但帮忙时不是太细心,所以完全就会出现比如她亲自撰写报告这样的事。她同样很快,但写得并不完整。她需要同事的帮助。于是,她请同事对报告草稿进行补充完整。她的同事做事可能不如这位女上司来得快。但突然间,大量的报告在流转。没有一个人能够搞得清楚,哪一种版本是适用的。这样,所有的报告不得不被召回,被一一审核和统一起来。结果是:许多毫无意义的工作、浪费、沟通差距、愤怒和争执。或许更简单、更明智的办法,就是要给任何事情以时间,也要懂得等待。我们刚才说过,这位年轻的女经理热情、敏捷、聪明。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教训。

从谦虚和信任中获得自身的力量

老子希望人们生活简单,保持谦虚的品德。有没有谦虚的经理人呢?不仅在工资要求方面,而且也在整个人格方面?寻找“道”的经理人应当把好处和自私自利放在最后。当不必刻意追求“道”而找到“道”的时候,好处就会出现了--或许和人们期待的不同。在寻找“道”的时候,聪明和知识也会起到扰乱作用,它们可能会把路给堵住了。

而如果有人以为,仅仅依靠自己的知识就可以控制一个企业,他将会遭到失败。谁能够认识到自己需要多方面的协助,谁能够从这一认识出发表现得更为谦虚,他就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这些思想不仅在道家学说中有,我们在圣经里也能找到这样的文字。

“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些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先要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6章第25-34节)

作为经理人,他如何从上述的陈述中着手呢?这是自我生存的任务吗?一个人面对困难,是闭上自己的眼睛吗?经理人有了这样的看法,是不是没有指望了呢?

我问我那位聪明的朋友:“我如何理解这一点呢?我必须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有所作为,我必须作出决定。最后一点,我必须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如果我什么事情都不做,我应当如何做呢?”

“我还以为,你理解了这一点了呢。你的意思已表达得很确切了。”他微笑着,“这里涉及的不是片面的无为。这里关系到的是有为和无为之间的和谐。”

他全神贯注地看着我:“在无为中也隐藏着有为。在有为中也隐藏着无为。”

我大胆地说出了我的理解:“那么这就表示,你在行动时要做到均衡有度了。”

“可以这么说。”他点点头,“你知道,我也在德国生活过很长时间。所以,我对西方文化并不陌生。从哲学的角度看,两国人民也有着许多共性。从表面看,两国人民也有着共性。德国人勤奋,而众所周知,中国人也相当活跃积极。但中国人--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从和谐出发做事。无为也是有为的一部分。观察一下谈判中显示出的不同文化,是很有意思的。德国人来了(今天,他们当然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他们希望在谈判时做到既简短又准确,交流事实情况,然后签字了结。相反,中国人有的是时间。这可以把他人拖垮。中国人做起这种事来根本不是故意或者有意为之。这完全是他们的一种方式而已。”

老子列举的一些例子可以给我们启发:君主让百姓从事劳作,但尽可能悄悄地进行着。他仅仅规定了一个尺度。现在,他在这个尺度内不再干预。人们也完全可以向经理人强调说明这一点。

君主也要尽可能不发动任何战争,而是通过外交手腕,通过合作和谦虚,赢得其他国家的公认。

自行车厂股份公司有一位高层经理,多年以前,他就将一个年度计划纳入自己的人生计划中。这个计划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但他并没有为此动摇过。这一计划成了他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他到一家修道院冥想去了。他说自己在这一周里要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意识到自己的适度,寻找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生命力的启发。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他始终在寻找中。但他说,自己感觉离这种力量越来越近了。

“我很想把《道德经》里的一段格言送给你。”

(原文)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意译)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合乎道,从事于德的人合乎德,从事于失的人合乎失。合乎道的人,道也乐意得到他,合乎德的人,德也乐意得到他,合乎失的人,失也乐意得到他。

《道德经》第23章

“事实上,结论非常简单:从事于道,参与其中,接受那些事实,相信你生来就有的能力,那么你也可以获得成功。”

“完全可能如此简单!”我无言了。

我朋友温和地摇摇头:“什么叫‘如此简单’?事实上,这一点很难。那些经理人,尽管接受过表演艺术课程,但并没有明白这一点。许多人都是这样,当然在中国也同样如此。”

“也就是说:你要相信你自然而然的反应。做你原来的你。相信你自己。另外,别忘记这一结论: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这也正是心理学家培训经理人的一项任务。他们可以使经理人的人格获得新的力量,同样也使他们保持谦虚,坚定信念。他们努力意识到对立面。

“但这也需要一个基础,”我朋友说,“你永远不能忘记这一点。我再一次引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

(原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意译)所以,经常从无形象处认识道(无名)的微妙,经常从有形象处认识万物(有名)的终极。这两者(有形和无形)是同一个来源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谓玄妙幽深。玄妙又玄妙,正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根本。

《道德经》第1章

对内心坚强的人来说,他们感到有多么“容易”。对因要求过高而无法胜任自己工作的许多经理人来说,他们又感到有多么“困难”。对听任上述经理人摆布的员工来说,那又多么成问题呀。

每一个经理人都希望出现一个古老的童话里中国石匠的情景。

中国石匠

从前有一个石匠。他对中国皇帝的愤怒与日俱增。中国皇帝向百姓提出了太多的苛捐杂税,把自己的臣民视若粪土。石匠干的活赚钱不多。所以他身上没有很多钱。

有一天,他希望自己比皇上更有威力。他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来到比皇帝更有威力的太阳那里。可是,世上还有比太阳更有威力的东西,那就是乌云。乌云可以遮住阳光。于是,他来到乌云那里。可是,世上还有比乌云更有威力的东西,那就是风。风可以驱赶走乌云。可是风不如石块更有威力。石块可以挡住风。惟一比石块更强大的东西,就是石匠。他可以将石块打碎。于是,石匠又重新回到了从前的自己。而一个小小的区别就是,他变得快乐了。

如果说在这个故事里存在一种道德,那么它深深地印上了道家学说的特征。首先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而且要运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和限度。然后,经理人也有能力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履行自己的工作,经营自己的生活了。

通过认识自己,经理人将变得强大起来。唯有接受了自己,他也才能对外发挥影响力。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意译)上士听到了道的道理,赶快照着实施;中士听到了道的道理,将信将疑;下士听到了道的道理,横加嘲笑。不笑那才稀奇!

所以,古人说得好:“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崇高的道好像深谷。最光彩好像屈辱,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纯真好像庸俗,最方正反没有棱角,最宝贵的器皿最后完成,最美妙的音乐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体,大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唯有道,善于帮助而且成就万物。

《道德经》第41章

现在,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可以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这就是已经被描述得很多的典范转变。我们所谓的典范转变,就是经理人从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意识形态转变到更为敏感的适度和谦虚的战略。

在企业中,典范转变大多指的是从静态转变到动态。员工因为全球化和某些高层经理人的追名逐利而经受的变化,被视为一种自身价值。然而,一开始听起来完全不错的东西--人们必须提出变化--有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引起变化混乱。因此,人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变化本身未必真的就是灵丹妙药。

通过内心的自由赢得自身的独立

我朋友始终坚持认为,跟着老子的思想走非常简单。如果经理人和自己的内心达成一致,如果他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限度,如果他能够同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那么他必然会采取正确的行动。如果是这样,他就会持有必要的平静,自己不必从形式和礼仪上好出风头了。

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点: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意译)抬起脚跟站得高,反而站不稳;迈大步的人不能远行;专靠自己的眼睛,反而看不分明;自以为是,反而判断不清;自己夸耀,就没有功劳;自高自大,就不能领导。

从“道”的原则看来,这一切都是多余的愿望和无用的行为,谁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这样的事。

《道德经》第24章

“上述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的自然习惯,”我朋友说,“无论如何,我们的生活中多多少少地有着这样的思想。我们努力退守后台,把其他人推向前台。德国的谈判小组到了中国伙伴那里,根本无法迅速找到他们的上司,其问题就在于此。完全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个最心平气和也最不引人注目的中国人就是他们的上司和决策者。”

事实上,由于无法正确估计他们的对手,许多活跃在中国的企业为此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他们缺乏耐心,缺乏谦虚的态度,缺乏敏感性,他们的态度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在欧洲完全可以被人理解,但在中国则铸成了大错,造成了误解。

一个人内心得到安静,过着适度的生活,从外来的需求和他人的评价中解放了出来。人们如何能设想这一点?当然他对他人、对他的上司,包括对他的同事表示尊重。但他不依附于他们。他已经离开了道德约束力的游戏。如果他没有得到参与分红的业绩,那他同样就不会参与分红。如果他没有得到感谢和他人的赞许,他对此也不会斤斤计较。而最后:如果被辞退了,他就到另外一家企业去了。

起初,人们完全可以猜想,这是随便说说而已。但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事实表明,得不到赞美和晋升的人,更希望得到赞美和晋升。为什么?因为他的个性发出独立的光芒。

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献出一切?这对道家弟子来说是不可理解的。为什么他要为了挣到更多的工资,为了有权利乘坐飞机的公务舱,为了有一个扶手的椅子而必须摧毁自己生活的和谐呢?

人们往往到了失败的时候,到了发生危机的时候才知道,人生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

让我们结束这种吹牛的座右铭了吧:“我的房,我的车,我的船。”最好敢于正视那些事实。人们认为,没有任何生活道路,没有任何职业生涯是笔直地向前的。任何人都会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是曲曲弯弯的。这些话题大多是忌讳的--这是完全错误的。人们最好还是坦然面对上述的变化。

今天,人们必须考虑职业方面的失败问题。大概也没有一位成功人士没有遇到任何挫折就可以事业有成。在经济不稳定的阶段,就连最有雄心壮志的人也会遭遇失败的命运。“一旦你是西门子人,你永远是西门子人”早已不适用于职场经历了。数百万人曾失去了他们的工作。正如汽车事故,正如流感,正如失窃一样。在遇到上述的情况时,人们就会把保险公司、医生或者顾问请来。但在遇到失去工作和失业的情况时,尤其是遇到成功已经成为习惯的那些经理人时往往还不一样。职业上的失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过错--往往被视为对个人的伤害。这可以使人病倒。

为了找到新的伴侣,在关系破裂之后马上开始行动,这和遭到解雇后立即申请求职一样毫无意义。有些人行动得太快了,忘记了告别,忘记有意识地留下旧事物。恰恰在危机时刻酝酿着继续发展的绝好机会:老路走不通,新路尚在试用阶段。这也可能意味着摆脱陈旧的思维模式。或许恰恰就是要摆脱那些导致职场失败的思维模式。

我们现在可以描述道家学说的第一句格言了: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最大的力量是人的内心保持平静。一个人只有发挥这种力量才能取得成功。道家学说将这种力量称为“道”。唯有接触到这种内心的力量,我们才能对外发挥影响力。

(原文)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意译)侯王若能按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万物将会自动地服从。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没有令它均匀,而会自然均匀。

《道德经》第32章

关于“道”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德经》第1章

这里涉及的是理解、领会和掌握。一个人被卷入一个问题越深,他离它的答案就越远。或许更深思熟虑地行事会更好。

飞黄腾达的职业生涯是我人生的长生不老药吗?或者,没有飞黄腾达的职业生涯,我也依然可以在我的工作中找到满足吗?

我的战略是来自我的内心吗?它们是一致的,是我的一部分,或者我要在其他榜样中才能找到它们吗?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25章

“道”是一切,也是惟一。只有领会了“道”,才能和它一起生活,才能在它心中生活。“道”被视为路标。

我了解我真实的才华、我真正的天赋,并且全身心投入我的才华和我的天赋吗?

我认识到我的思维模式吗?我可以从这些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吗?

我是支持变化的人吗?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意译)谁要掌握了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都会投靠他,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大家过得平安康泰。

《道德经》第35章

如果一个人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理解“道”,他就可以无羁无绊地走近生活。它不会影响任何东西。

我依赖于谁,或者依赖于什么?

我如何能摆脱那些依赖关系?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意译)走向反面,是“道”的运动;柔弱谦卑是“道”的功用。

《道德经》第40章

生活就是转化和回归。一个人只要作出让步,就可以回到生活的中心。一个人应当听从“道”的指引。

我应当理所当然地接受帮助吗?或者,我必须独自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我应当用我的脑子完成我的任务吗?或者,我也应当听从我的直觉吗?

(原文)子孙以祭祀不辍。

(意译)如果子孙能够遵循这个原则,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

《道德经》第54章

“道”是真正的力量。生活的力量源于此。如果一个人对“道”坚信不疑,他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使自己变得坚强起来。

我能够使一个问题摆脱所有不必要的包袱,并且仅仅全神贯注于问题的实质吗?

我在寻找决策的阶段能够成功地建立起必不可少的平和吗?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道德经》第23章

如果一个人相信“道”,他的内心就会充满着坚强。然后,一个人要集中自己天生的资源,也就是要集中自己的性格。他由此可以取得成功。

我能够对外维持我自信的假象吗?或者,我的态度举止真实可信吗?

我是否也可以听任事物的发展,而不去参与其间,或者,所有的行动都必须留下我的痕迹吗?

(原文)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意译)从“道”的原则看来,这一切都是多余的愿望和无用的行为,谁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这样的事。

《道德经》第24章

一旦人们对“道”坚信不疑,就可以满怀信心地从事他的日常工作。他可以相信自己的工作是可以成功的。

当我努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我能专心致志于当下吗?

老子以揉克刚——在生活中有例子吗?? 什么是静制动功率 管理学中的——全面质量管理 制动防抱死装置以什麽为控制对象? 什么是静制动功率?什么是原地增压? 老子曰: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老子说的"以不争争无私私"是什么意思? “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出自???孔子?老子?孟子? 管理学中的有关————整体产品概念 老子的老子是谁? 老子说:"像濡以沫,不如相望于江湖",这话什么意思?? 电子商务专升本考试——管理学考的内容? 哪有周三多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电子书下载? 请问,有谁知道周三多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件下载地址? 谁知道那里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的课件下载啊! 谁能说全汽车的配置术语,比如说ABS—电子防抱死系统,EBV—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 。有加分哦!~~~ 急急急!我们要写三篇论文——《老子漫谈》《史记评论》《论语札记》,谁能提供一些资料阿? 我们要写三篇论文——《老子漫谈》《史记评论》《论语札记》,谁能提供一些资料阿? CCTV——7。晚间经常播的那个介绍过孔子老子的动画片叫什么名字啊,谢谢。 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一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侧目而视“改为—— 谁能提供刑以群 吴晓波发表的管理学论文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是不是管理学门类的本科毕业生就不可以读第二学位? 制动盘 制动毂技资料 老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