铒激光痘坑:蔬菜害虫综述图解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3:16:54
其他常见害虫
一、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
甜菜夜蛾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从北纬40~57度至南纬35~40度之间均有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澳洲及非洲均有严重发生和危害的记录。自1876年在美国有记录以来,一直是当地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上的重要害虫。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5亿美元。我国1892年在北京便有了甜菜夜蛾发生的记录。1960年曾在河南省大发生。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其主要发生危害区是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和陕西关中地区。东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虽有发生,但危害较轻。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甜菜夜蛾危害的地区逐渐扩大,危害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甜菜夜蛾不仅连续多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爆发危害,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也遭受甜菜夜蛾的严重危害。
甜菜夜蛾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已知的寄主植物有171种,在我国寄主植物有35科,108属138种,其中包括29种蔬菜、19种大田作物、21种药用植物、9种牧草。蔬菜上主要有豆科、旋花科、十字花科、藜科、百合科等,农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薯、棉花、绿豆、大豆、花生等,野生寄主有藜科、蓼科、苋科、菊科、豆科等杂草。此外,幼虫尚可钻蛀辣椒、西红柿的果实及棉花的蕾铃,造成果实腐烂和脱落。甜菜除叶片被害外,有时外露的块根也可被咬成许多孔洞。
甜菜夜蛾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初孵幼虫在叶背面集聚结网,啃食叶背面叶肉,只留上表皮,不久干枯成孔。随着虫龄增大,幼虫开始分散危害。4龄后食量大增,单子叶植物被咬成条状薄膜或破孔,双子叶植物咬成不规则破孔,上均留有细丝缠绕的粪便。老熟幼虫可食尽叶片仅留叶脉。5~6龄幼虫一夜可吃甜菜叶16~24.8 cm2,占幼虫总食量的88%~92%。酷暑季节还可食栖于作物顶部,造成嫩头枯萎,还可潜入表土危害作物根部。

图6-7 甜菜夜蛾成虫
(蒋金炜摄)

图6-8 甜菜夜蛾幼虫
(蒋金炜摄)
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10~14 ㎜,翅展25~40 ㎜,体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缘线由1列黑色三角形小斑组成,外横线与内横线均为黑白2色双线,肾状纹与环状纹均黄褐色,有黑色轮廓线。后翅白色,略带白色,略带粉红闪光,翅缘略呈灰褐色。
卵:馒头形,卵粒重叠,成多层的卵块,有白绒毛覆盖。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约30 ㎜,体色变化大,绿、暗绿、黄褐、黑褐色;幼龄时,体色偏绿。头褐色,有灰色白斑。前胸背板绿色或煤烟色。气门后上方有圆形白斑。
蛹:长约10 ㎜,3~7节背面,5~7节腹面,有粗点刻。臀刺2根呈叉状,基部有短刚毛2根。
生活史及习性
甜菜夜蛾原产于亚洲南部,是一种热带或亚热带昆虫,对高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且无滞育特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能常年危害,在不同的地区,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在我国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无越冬现象。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的南部可终年繁殖危害。
甜菜夜蛾在温带地区越冬及抗寒能力的报道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1)甜菜夜蛾的越冬虫态不明确。有的认为以卵越冬,有的可能认为以幼虫越冬,也有的认为以各种虫态越冬。(2)甜菜夜蛾的越冬北界不清楚。有报道在湖南、湖北不能越冬,但也有许多文献报道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均有甜菜夜蛾越冬的现象,最北的越冬界可达北纬40度(北京)左右。另外,在韩国、日本的南部、土库曼等地均有甜菜夜蛾以蛹越冬的报道。(3)甜菜夜蛾的耐寒能力存在较大的争议。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报道,蛹是越冬能力最强的一种虫态,但在冬季温度低于0 ℃的时间多于38天的地区全部死亡。甜菜夜蛾在我国的越冬北界大约位于北纬38度左右,即一月份-4 ℃等温线地区。大约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河南、陕西、山西一带。但越冬死亡率高,越冬虫源不足以导致当地甜菜夜蛾的大发生。东北、西北、北京、河北北部的甜菜夜蛾是由我国南方地区北迁而来。
河南省一般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在河南新乡1代幼虫多发生在杂草上,也为害小麦、苜蓿、春玉米等,2代为害夏玉米、大豆、高粱等,3~4代幼虫数量最多,为害最严重,发生时间在7~8月份,5代在9月上中旬以后,开始为害各种秋菜。山东主要发生在7~10月份,以3、4代幼虫为害最重,3代幼虫在7、8月间主要为害玉米、大豆、辣椒、大葱等,4代幼虫在8、9月间主要为害玉米、棉花、地瓜、大豆、白菜、辣椒等。各地的发生世代数见表6-7。
成虫白天躲在杂草及植物茎叶的浓荫处,受惊时作短距离飞行后,又很快落于地面。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在气温20~23 ℃、相对湿度50~75%,风力在4级以下,无月光时最适宜成虫活动。趋化性弱。甜菜夜蛾有较强的飞行能力,研究表明,甜菜夜蛾不仅是一种远距离迁飞害虫,而且也是至今被确认的飞行距离最远的昆虫之一。如Mikkola等(1965)报道数百万的甜菜夜蛾成虫从莫斯科400 km以南的Kurst市南迁到芬兰、丹麦和瑞典等国,行程约3500 km。French(1968)报道甜菜夜蛾从非洲北部的摩洛哥连续飞行4昼夜到达英国的Brockernst,行程3200 km。Mitchell(1979)也以不少证据表明美国的甜菜夜蛾是由Florida和Texas南部地区逐代北迁繁殖到达北部地区的。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研究,甜菜夜蛾初羽化(1日龄,未取食)的成虫在24 ℃下连续吊飞120 h的测试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雌蛾平均可累计飞行136.2 km,飞行时间达39.2 h,其中最长的飞行距离达179 km,飞行50.3 h。雄蛾平均累计飞行距离和时间为68.7 km和28.4 h。甜菜夜蛾的平均飞行距离以2日龄和3日龄较大,尤其是2日龄蛾,平均飞行距离为40.36 km,单头最大飞行距离为63.96 km。从飞行时间来看1~7日龄蛾最长飞行时间差别不大,均能飞行12 h左右。最大飞行速度1.50 m/s。
甜菜夜蛾成虫羽化后第一天即具备交尾能力,交尾活动发生在黑夜,以午夜后为多。雌蛾一生交尾平均2次左右,最多的可达5~6次。甜菜夜蛾产卵前期平均2 d,产卵期2~9 d。甜菜夜蛾产卵活动一般是在夜间进行,产于寄主植物背面,卵排列成块,覆以灰白色鳞毛。每块卵卵粒数不等,少则十余粒,多则上百粒。卵粒一般单层排列,但也有重叠排列的。雌蛾前1~4 d产卵量最高,之后急剧下降。在产卵期间部分雌蛾有间歇产卵的习性,停产时间可达1~3 d。平均每雌产卵量在400~600粒,最高的可达1000粒。成虫寿命约7~10 d。
卵期2~6 d,幼虫共5龄,少数幼虫6龄。1~3龄幼虫食量小,为害不大,多群集叶片背面,吐丝结网,在内取食,3龄后分散活动。当气温高,虫量大,又缺乏食物时,幼虫可成群迁移。4龄以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叶背、地面或潜入土中,早晚、夜间及阴天取食为害。下午6时开始向植物上部迁移,早晨4时后开始向下部迁移。遇阴天或在茂密作物上,幼虫下移时间较晚,雨天不大活动。幼虫有假死性,受惊扰即落地。在室内饲养时,如幼虫密度过大而又缺乏食料时,幼虫可互相残杀。幼虫期11~39 d。老熟幼虫多在疏松表土内做土室化蛹,也有在土表或杂草地化蛹,如表土坚硬时,可在表土化蛹,一般化蛹深度为0.2~2 cm。蛹期7~11 d。
表6-7 甜菜夜蛾在各地的发生世代数
地区
台湾
广东
厦门
河南
北京
山东
关中
世代数
10~11
10~11
9~10
5~6
5
5
4~5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条件。甜菜夜蛾是喜温而又耐高温害虫,高温干旱宜于甜菜夜蛾大发生。卵、幼虫和蛹对高温的临界发育温度分别为37.23 ℃、43.76 ℃和43.01 ℃。这也说明甜菜夜蛾较耐高温。在26~28 ℃的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状况较理想,其中卵孵化率在82.7%~84.3%;幼虫成活率在87.3%~90.3%;蛹羽化率在92.3%~93.7%。在24~28 ℃时产卵量最高,每雌平均可产卵502~608粒。1997年7月份河南省平均气温28.4 ℃,较常年偏高2.3 ℃,降水70.3 mm,较常年偏少139.1 mm;8月份平均气温26.9 ℃,较常年偏高1.4 ℃,降水192 mm,较常年偏多38.2 mm, 8月份大部分时间气候有利于其发生。由于1997年持续干旱,湿度低,气候干燥,特别适合甜菜夜蛾的发生。甜菜夜蛾其抗寒力因虫期不同而有差异。以蛹期及卵期的抗寒力最强,成虫和幼虫的抗寒力较弱。蛹的过冷却点是-17.6 ℃,是所有虫态中生存能力最强的虫态。另外,所有虫态在其过冷却点以上时即发生死亡,也就是说,甜菜夜蛾体内结冰时即不能生存,因此,甜菜夜蛾属于不耐冻类昆虫。
(二)种植结构。甜菜夜蛾为杂食性害虫,可为害多种寄主植物。从甜菜夜蛾幼虫在不同寄主上的取食、发育试验结果看出,甜菜夜蛾幼虫最喜食苋菜,其次为油菜和白菜,不喜欢取食大豆叶,从初孵幼虫发育到老熟幼虫,所需时间依次为9 d、10 d、11 d和19 d,田间观察也可看出,低龄甜菜夜蛾幼虫主要集中在豆田内的苋菜上或相邻蔬菜田为害,大龄幼虫才转移至大豆上为害。近年来作物布局以插花式栽培为主,由于各种作物播期长,茬口多,为甜菜夜蛾提供了充足的食源,使其适生时间延长。初孵幼虫主要集中在豆田内的苋菜上或相邻蔬菜地内取食,3龄以后才转移至豆叶上为害。由于作物播种多样化,甜菜夜蛾可在多种寄主上转移为害,有利于各代的繁衍生存。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保护地蔬菜面积逐年扩大,这些场所冬季地温偏高,为甜菜夜蛾提供了安全越冬存活的场所。
(三)天敌。甜菜夜蛾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资源很丰富,特别是幼虫寄生性天敌种类很多。在各地不同作物上天敌组成不同,各具不同的优势种,对当地甜菜夜蛾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如螟蛉悬茧姬蜂、棉铃虫齿唇姬蜂、螟蛉绒茧蜂、侧沟茧蜂等,主要寄生于甜菜夜蛾2~4龄幼虫;球孢白僵菌,寄生于甜菜夜蛾幼虫和蛹;苏云金杆菌,寄生于甜菜夜蛾幼虫和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寄生于甜菜夜蛾幼虫和蛹。这些天敌对甜菜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晚秋或初冬翻耕土壤,消灭越冬的蛹。春季3~4月份清除田间杂草,消灭杂草上的初龄幼虫。
(二)诱杀成虫。利用甜菜夜蛾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也可利用成虫的趋化性用糖醋酒液、胡萝卜、甘薯、豆饼等发酵液加少量的杀虫剂或性诱剂诱杀成虫。
(三)药剂防治。在甜菜夜蛾幼虫初孵化盛期,用 20%米满F胶悬剂、灭幼脲Ⅰ、Ⅱ、Ⅲ、90%万灵、5%抑太保、5%卡死克、75%拉维因、Bt可湿性粉剂、20%杀灭菊酯乳油等防治甜菜夜蛾效果较好。
五、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又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
属东洋区、古北区、澳洲区、非洲区和新北区共有种。各省(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种群数量大;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埃及、苏丹,欧洲、北美洲、澳洲。
食性杂,寄主植物已知有99科290多种,其中主要的是棉花、烟草、花生、芝麻、薯类、豆类、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在蔬菜上,低龄幼虫啃食叶肉,剩下表皮和叶脉,使被害叶片呈网状。大龄幼虫取食叶片时造成孔洞,严重时仅剩主脉。喜食蔬菜下部叶片,也食害花和果。
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16~21 mm,翅展37~42 mm。体灰褐色,头、胸部黄褐色,有黑斑,尾端鳞毛茶褐色;前翅黄褐色至淡黑褐色,中室下方淡黄褐色,翅基部前半部有白线数条,内、外横线灰色,波浪状,其间有自内横线前缘斜伸至外横线近后缘1/3处的灰白色阔带,灰白色阔带中有 2条褐色线纹(雄蛾的褐色线纹不显著);环状纹不明显,肾状纹前半部白色,后半部为黑褐色;外缘暗褐色,其内侧有淡紫色横带,此横带与外横线之间上段为青灰色,有铅色反光。后翅白色,有紫色反光,翅脉、翅尖及外缘暗褐色,缘毛白色(图2.22)。

图6-9 斜纹夜蛾成虫
(蒋金炜摄)
卵:扁半球形,高约0.4 mm,直径约为0.5 mm,卵面有纵棱和横道,纵棱约30余条。初产时卵黄白色,后变为灰黄色,孵化前呈暗灰色。卵粒常三、四层重叠成块。卵块椭圆形,其上覆有雌虫的黄褐色鳞毛。
老熟幼虫:体长38~51 mm,圆筒形。体色因虫龄、食料、季节而变化。初孵幼虫体为绿色,2~3龄时为黄绿色,老熟时多数为黑褐色,少数为灰绿色;头部、前胸及末节硬皮板均为黑褐色;背线、亚背线橘黄色,沿亚背线上缘每节两侧各有一个半月形黑斑,其中腹部第一节和第八节上的最大;在中、后胸及腹部第二至第七节半月形斑的下方有橙黄色圆点,中、后胸的尤为明显;气门线暗褐色;气门椭圆形,黑色,其上侧有黑点;气门下线由污黄色或灰白色斑点组成;

图6-10 斜纹夜蛾幼虫
(蒋金炜摄)
蛹:体长18~20 mm,圆筒形,末端细小;体赤褐至暗褐色;胸部背面及翅芽上有细横皱纹,腹部光滑,但第四节背面及第五至第七节背、腹面前缘密布圆形刻点;气门椭圆形隆起,黑褐色;腹端有粗刺一对,基部分开,尖端不呈钩状。
生活史及习性
表6-8 我国各地斜纹夜蛾各代成虫发生期(旬/月)*
地点
代次
越冬代









湖北汉川



下/7~中/8
下/9~上/10
下/10~下/11




江苏南京



上中/8
上中/9
上中/10~中下/11




安徽安庆



中下/8
中下/9
上/11




湖南南县

上中/6
上中/7
上中/8
下/8~上/9
下/9~上中/10




江西南昌
下/3~
下/4
上中/6
上中/7
上中/8
上中/9
中下/10
下/11~下/12



福建福州
中下/3~上/4
下/4~中/5
上/6~下/6
上/7~下/7
中下/8
中下/9
中下/10
中/11~上/12


广东广州
上中/3~上/4
下/4~中/5
中下/6
上中/7
上中/8
上中/9
上中/10
上中/12


广西南宁
上中/1
中/3~上/4
下/4~上/5
下/5~中/6
下/6~中/7
下/7~中/8
下/8~中/9
中/9~中/10
下/10~下/11

*据章士美(1973)、韦德卫(1996)资料编制
年发生世代数随地理纬度不同而异,地理纬度较高的河北年发生4代,山东、安徽(阜阳)5代,湖北(武昌、江陵)、南京、上海5~6代,江西(南昌)6~7代,福建(福州)6~9代,广州8代,广西(南宁)9代。各地各代成虫发生时期见表6-5。
成虫羽化多在夜间,偶见白天发生的。羽化高峰在日落或光照结束后1~2 h,交配也常常发生在日落后1~2 h,并且80%的交配发生在午夜前。
羽化后成虫静栖10~30 min,而后爬动、飞行。白天静伏在土表、土缝、繁茂植物的叶背、落叶下、杂草丛中等,傍晚始飞行。飞行以20~24时为盛。雌蛾羽化当晚即可交配。雄蛾羽化当天无交配能力,而后交配能力随蛾龄增加而提高,4日龄蛾达到高峰,此后下降。自然光照下,一夜间雄蛾有两个求偶高峰,一个在日落后一小时,另一个在日出前三小时。雌蛾交配当晚或次日晚便可产卵。未交配的雌虫绝大多数不产卵,即使产卵,卵也不孵化。一生可交配多次,但一夜交配2次以上的很少。
雌蛾日产卵量随蛾龄而变化。在25 ℃、75 5%RH、13L﹕11D并供以10%白糖水条件下,日产卵量先是随蛾龄增加而增加,5日龄时最高,达544粒,此后随蛾龄增加而减少。
趋化性强,糖醋酒混合液、发酵的豆饼和胡萝卜等对成虫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对一般的灯光趋性弱,但对黑光灯灯光的趋性较强。
飞翔力很强,随气流可迁飞数千千米。通常,昆虫以碳水化合物为活动能量源。作长距离迁飞时,能源以脂肪为主,但迁飞初期以碳水化合物为能量源,此后才是脂肪。因此,迁飞距离与碳水化合物、脂肪有密切关系。此外,体重、体长、翅长、翅面积、翅荷重(相当于每头成虫翅膀的单位面积所负荷的相对体重)等也影响迁飞距离。
雌蛾、雄蛾体重都是刚羽化时最重,而后随蛾龄增加而下降。1~5日龄雌蛾的体重无显著差异,而雄蛾差异显著,5日龄蛾最轻。雌蛾、雄蛾平均体长18.4~20.9 mm。翅面积雌蛾>雄蛾。翅荷重刚羽化时最大,而后随蛾龄增加而下降。翅荷重雌蛾均大于同日龄的雄蛾。碳水化合物含量除3日龄蛾外,其它各日龄雌蛾均大于雄蛾。由于0、1日龄蛾多不吸食补充营养,因此1日龄蛾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2日龄时复又回升,而后呈波动趋势。脂肪含量与碳水化合物一样,也是刚羽化时最大,此后随蛾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对表4-20-1资料所作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上述诸因子对脂肪含量的贡献率以日龄为最大,占48.06%,体重占7.75%,体长占7.12%,翅面积占2.19%,性别仅占0.73%,其余的34.15%为未在此考虑的因子,说明日龄是影响脂肪含量的主要因子。影响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主要因子尚不明确。
成虫寿命受温度、饲料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室内用5%糖水饲养时,雌蛾寿命9~11 d,雄蛾4~6 d。在25 ℃、75±5%RH、13L﹕11 d条件下用10%白糖水饲养,雌蛾寿命15.84±5.27 d,雄蛾13.56±6.52 d。
不同日期羽化的同一日龄雌蛾的产卵动态。
卵多产于寄主植物叶背,卵粒多成层排列成块状,每一卵块一般为2~3层卵粒,每个卵块有卵数十粒至数百粒不等,通常为一、二百粒。卵块表面密被雌蛾的灰黄色鳞毛。一头雌蛾一般可产3~5块卵。在25 ℃、75±5%RH、13L﹕11 d并供以10%白糖水条件下,一头雌虫平均产卵数为3260粒。一般情况下,一头雌虫平均产卵数为1712粒或1878粒。
产卵时对寄主有明显的偏好。椐在田间调查,几种寄主的着卵量多少依次是:蓖麻>豇豆>棉花>玉米>向日葵。椐此,可用蓖麻作为诱集产卵的植物。卵刚产出时为乳白色,随着胚胎发育颜色逐渐变深,孵化前变为浅黑色。在24±1 ℃下经87 h左右孵化。
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块附近取食,遇惊扰或有风时即爬散开或吐丝下垂随风飘散。二龄开始分散取食。在蔬菜上,一~三龄幼虫多在菜叶背面取食下表皮及叶肉,叶面出现透明斑。一般在三龄后分散取食,取食叶片,被食叶片出现孔洞。低龄幼虫白天和晚上均有取食活动,四龄后取食多在傍晚和夜间。五龄的取食活动呈间歇性,一昼夜内取食34次左右,每次历时7 min左右,每次取食活动纯粹用于取食的时间约6 min左右。
一般有6个龄次,少数7个龄次,偶见有八龄个体。在广西南宁,二代幼虫有6个龄次,三代幼虫发育为六龄的个体占化蛹幼虫总数的12.0%,七龄占80.3%,八龄占7.7%,四代六龄、七龄分别占40.0%和60.0%,五代七龄、八龄分别占84.6%和15.4%,六代六龄、七龄分别占86.7%和13.3%,七代六龄、七龄分别占97.4%和2.6%,八代六龄、七龄分别占97.7%和2.3%。
食量随龄次增加而增加。取食烟草叶片时,幼虫期为6个龄次的,一~六龄的食量分别为0.76、0.94、2.65、32.47、40.28和158.98 cm2,总食量平均为236.08 cm2,其中一~三龄的食量仅占幼虫总食量的1.84%,四~六龄分别占13.75%、17.06%和67.34%;幼虫期为7个龄次的,四~七龄的食量分别为4.89、11.68、49.06和142.50 cm2,分别占总食量(227.6cm2)的2.3%、5.5%、23.09%和7.06%。
幼虫老熟后取食活动停止,钻入土壤内作一椭圆形土室,化蛹其中。土室离地表一般不超过3 cm。土壤过于干燥时,多在土缝中或枯枝落叶下化蛹。室内变温条件下蛹发育历期8~18 d,一般8 d左右。
研究表明,幼虫期的死亡率非常低,预蛹期、蛹期和成虫期的死亡率较高。成虫期的死亡率虽高,但死亡多发生于后期,羽化初期死亡的也少。预蛹期的死亡率高于蛹期。一龄幼虫的死亡率约为2%,六龄1%,预蛹23%,蛹15%,雌蛾33%,雄蛾26%。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
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喜湿性昆虫,28~30 ℃、75%~85% RH的温湿组合最适其生长发育。耐高温,33~35 ℃时仍可正常生活。不耐低温,长期处于0 ℃条件下,基本不能存活。
表6-9 在25 ℃、75 5%RH条件下,斜纹夜蛾不同虫态发育历期(欧阳盛芝,1994)
重复

幼虫龄次
预蛹

孵化
至羽化






一~六
A
3.00
4.14
2.07
2.07
2.12
2.64
3.56
16.59
2.07
11.92
30.41
B
3.00
4.42
2.11
2.20
2.23
2.98
3.33
17.27
2.15
11.94
31.36
表6-10 广西南宁斜纹夜蛾不同世代、不同虫态发育历期(韦德卫等, 1996)
世代

幼虫龄次
预蛹

卵-羽化


















1.7
8.4


2.5
2.4
1.7
1.6
1.3
1.9
2.4


1.9
8.5
24.5

3.0
2.9
1.8
1.9
2.0
1.8
2.0
2.4
2.1
1.9
8.5
28.0

2.3
2.7
1.7
1.8
1.7
1.8
2.5
2.6

1.9
9.5
26.4

2.8
2.5
1.5
1.5
1.7
1.8
2.2
2.1
3.1
1.4
8.5
26.5

3.0
2.5
2.0
1.8
2.1
2.3
2.4
2.0

1.9
9.4
27.5

3.1
2.7
1.7
1.6
2.1
3.3
3.7
4.0

1.9
13.7
33.8

6.0
4.4
3.0
2.8
2.5
2.8
3.8
4.0

3.2
18.0
45.9







>10


>5


*食料为烟叶,非烟草生长季节,饲以红薯、蓖麻、甘蓝等的叶片
温度影响发育历期。在25 ℃、75 5%RH、13L﹕11 d条件下,幼虫发育历期见表6-6,自然条件下不同世代、不同虫态发育历期见表6-7。由表6-6、6-7可知,不论是在恒温还是在自然变温下,一龄和末龄幼虫历期均较其它龄次长。
计算得知,第二~八代幼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1.4、14.8、12.2、11.2、13.1、15.1和19.3 d。在恒温条件下所求得的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见表6-8。
表6-11 恒温条件下,斜纹夜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虫态(龄)
或发育期
发育起点温度( ℃)
有效积温( ℃)







12.0811
13.06±1.32
13.687±1.59
52.22
39.62
45.360±5.71
幼虫
一龄
14.6147
10.23±1.47
9.461±3.51
7.35
44.17
71.855±15.43
二龄
10.3145
12.46±0.87
11.915±1.07
20.19
36.30
32.266±2.42
三龄
7.2186
14.51±1.44
12.200±2.07
22.49
28.34
48.492±7.21
四龄
7.0811
13.69±1.49
9.728±1.59
42.01
32.30
50.513±4.95
五龄
4.7886
14.96±1.18
12.987±1.85
78.58
26.32
25.900±3.62
六龄
4.7666
14.22±1.08
16.638±1.60
106.14
30.43
24.376±4.02
预蛹
-
14.43±1.75
15.440±2.95
-
18.36
18.987±5.05
幼虫期
-
9.97±1.46
11.839±0.97
-
368.49
266.31±17.85

11.6994
13.50±1.89
13.571±1.81
153.32
106.23
122.88±17.55
雌蛾产卵前
-
8.77±2.89
17.547±0.32
-
23.99
11.961±0.37
全世代
-
13.26±1.31
13.7380.70
-
485.54
448.8±23.13
*Ⅰ为张文军资料,20~40 ℃,饲料是白菜叶。Ⅱ为鄢铮资料,18~30 ℃,
饲料是烟叶。Ⅲ为严乃胜资料,16~34 ℃,饲料是烟叶。
(二)食物。食物影响幼虫发育历期、成虫生殖力。例如取食芋叶和白菜叶时,幼虫的发育历期为13 d,取食花生叶和番薯叶时为18 d;取食老棉叶时,幼虫的发育历期为21~25 d,取食嫩叶时为17~23 d;取食老蓖麻叶时15~19 d,取食嫩叶时14~18 d。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和水生蔬菜时,幼虫发育快,成活率高,成虫产卵多。
(三)土壤。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不利于化蛹、羽化。田间积水时,对羽化也不利。
(四)天敌。天敌较多,常见的有小蜂、绒茧蜂、姬蜂、寄生蝇、螳螂、步甲、蜘蛛、泽蛙、蟾蜍以及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颗粒体病毒、斜纹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等,它们对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有相当显著的自然抑制作用。例如在广东菜田,捕食者是影响斜纹夜蛾种群数量(主要是1~3龄幼虫)的重要因子,对其第四代和第八代种群的排除作用控制系数分别为13.904和12.946,如果没有这些捕食天敌的作用,下代种群数量将分别增长到当代的15.1206和74.678倍。病原微生物是影响第四代斜纹夜蛾种群数量的因子。斜纹夜蛾的病原微生物有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Pl NPV)、斜纹夜蛾颗粒体病毒(Pl GV)、苏芸金芽孢杆菌(B.t.)、斜纹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
1960年在广州市郊、1972年在云南保山、1974年在湖北天门和云梦等、1980年在重庆市郊都从自然罹病死亡的斜纹夜蛾幼虫中分离到PLNPV。PLNPV的多角体的平面图象呈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及圆形,在扫描电镜下显示出不规则的多面体,大小不一,表面皱褶不平。感病幼虫血液中可见到血细胞变形,多数充满多角体。
1964年在河北蓟县、1979年在广州市郊、1983年在武汉市郊都从自然罹病死亡的斜纹夜蛾幼虫中分离到PLGV。在扫描电镜下,PLGV的颗粒体多呈椭圆形,边缘不甚整齐。PLGV主要侵染血细胞和脂肪体细胞,病变细胞的细胞核膨大,核内充满颗粒体。
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采用扩散系数C、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m*/m、扩散型指数Iδ、CA指标、Taylor幂法则、Iwao的m*~m回归分析法研究斜纹夜蛾第三代幼虫(在广西,第三代是为害烟草的主要世代)在烟田的分布型,发现无论是一龄~四龄期,五龄~七龄期,还是各龄混生期,均为聚集分布。各龄混生期的Taylor、m*~m回归方程分别为:
logS2=0.9780 1.8500logX(r=0.8790**)
m*=0.6239 9.7772m(r=0.8308*)
根据Taylor幂法则和m*~m回归方程的参数得知,在各种密度下第三代幼虫皆为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强;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为具有公共K的负二项分布。
估测第三代幼虫在烟田的种群密度时,若设允许误差 d=0.2(这一般可满足生产上的要求),可采用
n=219.4300 40.5975/X
计算理论抽样数(n)。田间调查时,“Z”形抽样方式比较适宜,其次是双对角线和平行线方式。粗估种群密度(λ)时,可采用
λ=109837[-ln(1-P)]0.6229
式中P为有虫株率。
防治技术
(防治技术同甜菜夜蛾)
六、烟粉虱与温室粉虱
我国菜田所见的粉虱有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烟粉虱(Bemisia tabaci),都属同翅目粉虱科(Aleyrodidae),其中烟粉虱较常见。
“粉虱”(whitefly)一词源于其颜色和体型。“粉”是蜡腺分泌的涂抹其身体上的白色蜡粉,其翅为白色(有的种类的翅为黑色、红色或淡黄色),“虱”是形容其体型微小(最大的不超过3 mm)。粉虱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区,主要见于热带和亚热带。

图6-11 烟粉虱成虫与蛹壳
(蒋金炜摄)
烟粉虱属东洋、古北、非洲、澳洲、新北和新热带等的共有种。见于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福建、云南、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陕西、北京等地;日本、菲律宾、印度、泰国、孟加拉、巴基斯坦、叙利亚、伊朗、以色列、南也门、黎巴嫩、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家,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寄主植物1978年记载的有63科307种,1986年为74科420种,其中农作物主要有烟草、棉花、甘薯、蕃茄、西葫芦等。
温室白粉虱分布遍及全世界,已知寄主82科281种。我国已知70科270种。现已分布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危害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及露地果菜类蔬菜,是我国蔬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
寄主植物很广泛,其中多为木本植物。成、若虫主要寄生在寄主植物叶的背面。
粉虱的为害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为害即是吸取寄主植物叶内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间接为害是指,一方面其排出的大量蜜露招致灰尘污染叶面和霉菌寄生,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另一方面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引起寄主植物的病毒病发生。
成虫、若虫在植株叶片和嫩茎上刺吸汁液,并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蜜露会诱发煤污病,如受害棉花的棉絮布满蜜露,纤维受到严重污染。若虫吸食时所分泌的唾液会破坏叶绿素和淀粉,有时使细胞的质壁分离,所以受害叶常出现褪绿斑,气温低时出现黑红斑。不同寄主植物受害后的症状不尽相同:叶菜类植物表现为叶片萎缩、黄化、枯萎;根茎类植物表现为白化、无味、重量减轻;果菜类植物表现为果实成熟不均匀(如番茄)或叶片表现为银叶(如西葫芦);花卉植物表现为白茎、叶片黄化落叶;棉花叶正面出现褪色斑,虫口密度高时有成片黄斑出现,严重时导致蕾龄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这是烟粉虱的直接为害。

图6-12 温室白粉虱
(蒋金炜摄)
传播植物病毒病是烟粉虱的间接为害。烟粉虱可在30种作物上传播70种病毒病,传播病毒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比直接为害还要严重。烟粉虱在北京的蔬菜上严重为害,黄瓜、番茄、茄子、甜瓜和西葫芦等受害较重,有时损失可达七成以上。
烟粉虱不同的生物型所传播的病毒类型也不同,如A和B型传播新旧大陆联体病毒和莴苣黄叶病毒(LIYV),E型传播十万错(Asystasia)金色花叶病毒(AGMV),J型传播番茄黄卷叶病毒(也门品系)(TYLCV-Ye),N型传播麻风树属(Jatropha)花叶病毒(JMV),非木薯型传播新大陆联体病毒,木薯型传播非洲木薯花叶病毒(ACMV),秋葵型传播旧大陆联体病毒,Sida型传播新大陆联体病毒。 在我国,烟粉虱可传播的病毒包括番茄黄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curl virus,TYLCV),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virus,TomLCV),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virus,TLCV),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virus,SqLCV)。传播烟草病毒病时,病毒需在烟粉虱体内经历一定的潜育期,但不在其体内增殖。

图6-13 烟粉虱蛹
(蒋金炜摄)
形态识别
烟粉虱又称棉粉虱(cotton whitefly),甘薯粉虱(sweet-potato whitefly),1889年首先在希腊的烟草上发现并被定名为Aleyrodes tabaci。由于其形态的变异性,而有22个同物异名(synonymy)。
虫体白色,体表无蜡质分泌物。若虫共4龄,各龄虫的形态变异较大(见表6-9),每一种形态均与寄主植物的叶面性质有关:在光滑无毛的叶上,体型较大,边缘整齐,背刚毛短,而具毛叶上的体型较小,边缘深陷,背刚毛长。这种形态随寄主不同而变异的现象谓之寄主相关变异(host-correlation variation)。
我国常见粉虱的检索见表6-9~10(以蛹壳即第四龄若虫的形态识别为据):
表6-12 实体镜下粉虱自然状态检索表
1.
蛹壳漆黑色,中部隆起。椭圆形,前端稍窄。边缘有栅状蜡质分泌物………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蛹壳为白色或淡黄色………………………………………………………………………………………………2
2.
蛹壳淡黄色或浅褐色,阔椭圆形,在胸气管孔处稍变窄;胸气管褶、皿状孔颜色浅,稍凸起;尾沟清晰,稍突起……………………………………………………………………………橘绿粉虱Dialeurodes citri
蛹壳白色,长椭圆形………………………………………………………………………………………………3
3.
蛹壳较厚,为蜡层和蜡缘包围………………………………………………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蛹壳平坦,没有或极少蜡质分泌物………………………………………………………………………………4
4.
蛹壳稍大,边缘规则,胸、尾气门处稍凹入……………………………………………非洲小粉虱Bemisia afer
蛹壳较小,在有毛的叶片上边缘陷入,呈不对称形态……………………………………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表6-13 显微镜下粉虱蛹壳检索表
1.
碱液处理后,蛹壳呈棕色,边缘有20~22根长刚毛……………………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蛹壳染色后,呈淡红或粉红色,刚毛不如上述…………………………………………………………………2
2.
皿状孔近圆形,盖片心形,几盖住孔。舌状突不暴露………………………………橘绿粉虱Dialeurodes citri
皿状孔心形或长椭圆形,舌状突暴露……………………………………………………………………………3
3.
蛹壳背面有许多乳突,皿状孔心形,舌状突三叶草状……………………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蛹壳背面没有乳突,皿状孔长椭圆形,舌状突长匙状…………………………………………………………4
4.
蛹壳稍大,规则的长椭圆形;胸、尾气门处稍凹入,气门冠齿硬化程度高;皿状孔后缘有横脊纹……………………………………………………………………………………非洲小粉虱Bemisia afer i
蛹壳较小,边缘常凹入;胸、尾气门特征不如上述;皿状孔后缘没有横脊纹…………烟粉虱 Bemisia tabac
寄主相关变异的一般情况是:在具毛叶上发育的“蛹壳”,体型较小,边缘深陷,背面乳突或刚毛较长。而无毛叶上的体型较大,边缘整齐,背面乳突和刚毛短。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叶上毛的存在使蛹壳周围微环境改变所致,是粉虱对微环境的一种适应。多食性、分布广的类群的形态易产生变异,表明它们对于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烟粉虱易变异的特征主要是边缘凹陷程度,刚毛长短,蛹壳大小,皿状孔特征等。
烟粉虱与同为小粉虱属(Bemisia)的非洲小粉虱(B. after)是两近缘种,不易区分。二者的区别是:烟粉虱的个体形状不规则,边缘有时强烈凹入,皿状孔末端有小瘤状突起而无横脊纹;非洲小粉虱形状规则,边缘整齐,胸、尾气门褶稍凹入,皿状孔末端有横脊纹。2种粉虱各龄若虫的特征见表6-11。
表6-14 两种寄主上的烟粉虱各龄若虫体长、体宽及尾毛长的变化情况(引自罗志义)
龄次
体长(μ)
体宽(μ)
尾毛长(μ)
甘薯上
棉花上
甘薯上
棉花上
甘薯上
棉花上

267±3
518.3±22.9
126±4
285.0±20.9

133.6±24.8

351±14
705.5±28.8
217±13
419.1±37.0

132.6±5.9

434±5
896.6±36.1
(小型个体)
1043.1±67.3
(大型个体)
286±9
566.4±49.9
(小型个体)
710.1±75.4
(大型个体)

139.1±8.6
(小型个体)
170.0±17.1
(大型个体)

733±24
1372.5±35.8
(小型个体)
1717.0±43.8
(大型个体)
533±22
945.7±32.5
(小型个体)
1251.7±35.2
(大型个体)

129.3±7.2
(小型个体)
186.5±26.5
(大型个体)
通常的烟粉虱被称为“棉品系(cotton strain)”或A型(type A),1894年美国佛罗里达首次记载。1986年,在美国的温室观赏植物特别是大戟科植物上发现了与A型极其类似的B型。二者在外部形态上难于区分,但A、B型在为害、取食和寄主范围和产卵习性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点:① B型与A型有不同的寄主范围,②在南瓜上的B型能引起南瓜银叶病(squash silverleaf disease),而A型则不能引起此病,③B型取食植物汁液较A型多,因此分泌的蜜露也多,④ B型产卵数量比A型多。
近来,根据成虫的杂交成功率、性行为差异、等电点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g electrophoresis,IEF)图谱所反映的同工酶的差别、20个RAPD-PCR引物所显示的DNA差异(Gawel,N.J. and Bartlett, A.C. ,1993)等,认为A型和B型是二个完全不同的种,Perring,T.M.等将B型命名为银叶粉虱(silverleaf whitefly)(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and Perring)。
在欧洲和亚洲,还未见银叶粉虱或烟粉虱B型发生、为害的报道。我国发生的是普通的烟粉虱(A型)还是银叶粉虱(或烟粉虱B型)有待研究。
成虫:体长约1 mm,体及翅覆有细微的白色蜡质粉状物,体淡黄色;复眼肾脏形,黑红色,单眼2个,靠近复眼;触角发达,7节,白色。翅2对,休息时呈屋脊状。翅脉简单,前翅有纵脉2条,后翅 1条;跗节2节,约等长,端部具2爪,并有爪间鬃。雌虫尾端尖形,雄虫呈钳状;
卵:长约0.2 mm,弯月状,以短柄粘附于叶背。初产时黄白色,近孵化时黑色;
若虫:共4龄,初孵若虫椭圆形,扁平,灰白色,稍透明,有3对胸足,体周围有蜡质短毛,尾部有2根长毛,能活动。2龄以后触角与足等附肢消失,仅有口器,若虫固定在叶片背面取食,很象介壳虫,体色灰黄色。末龄若虫称为伪蛹,长约0.7 mm,椭圆形,后方稍收缩,淡黄色,稍透明,背面显著隆起,并可见黑红色复眼。蛹壳卵圆形,长0.8~1 mm,全体淡黄色,中胸部分最宽,中胸缝及横缝不及亚缘部,中、后胸及腹部各节在背面清晰可辨。
温室白粉虱
成虫:体小,全身及翅覆有白色蜡粉。雌虫体长约1.1 mm,雄虫约1.0 mm,喜聚集于叶背。卵多散产,偶或数卵成月牙形排列。刚羽化的成虫翅在背面褶叠,约10分钟后展开,半透明,后全身布满蜡粉。
卵:椭圆,长约0.21 mm,宽约0.09 mm。卵柄长约0.12 mm,埋在植物组织中。初产卵浅绿,孵化前渐呈深褐色。
若虫:共3龄,1龄若虫长约0.27 mm,浅黄绿,胸足和触角发达;2、3龄若虫各长约0.38和0.55 mm,足和触角萎缩,营固着生活。
蛹壳:虫体渐伸长并加厚,体色黄褐,背面长出许多蜡突,晚期椭圆形,长可达0.76 mm。
其他粉虱的鉴别见表6-12~13。
生活史及习性
烟粉虱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可发生11~15代,且世代重叠。在温暖地区在杂草和花卉上越冬;在寒冷地区在温室作物和杂草上过冬。白粉虱在温室内1年可发生多代。以各虫态在温室蔬菜上越冬并继续危害。
羽化通常在8~12时,羽化时成虫从蛹壳背裂缝口中爬出。羽化后12~48 h开始交配。一生可交配数次,交配后1~3d即可产卵,平均每头雌虫产150粒。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后代都是雄性。成虫比较活泼,白天活动,温暖无风的天气活动频繁,多在植物间作短距离飞翔。有趋向黄绿和黄色的习性,喜在植株顶端嫩叶上为害。卵多产于植株上、中部的叶片背面。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绿卵为最多,梢下部的叶片多为变黑的即将孵化的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伪蛹及新羽化得成虫为多。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白粉虱的分布一般情况是如此。因此,不同的叶位可以看到不同的虫态,就是在同一片叶上也仍可见到白粉虱的不同虫态。
卵由于有卵柄与寄主联系,可以保持水分平衡,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在叶背可作短距离游走,数小时至3 d找到适当的取食场所后,口器即插入叶片组织内吸食,一龄若虫多在其孵化处活动取食。二龄后各龄若虫以口器刺入寄主植物叶背组织内,吸食汁液,且固定不动,直至成虫羽化。在卵量密度高的叶片上,常可看到若虫分布比较均匀的现象。白粉虱的成虫对黄色有很强的趋性,飞翔能力很弱,向外迁移扩散缓慢。
发育时间随所取食的寄主植物而异,在25 ℃条件下,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18~30 d,成虫寿命为10~22 d。每头雌虫可产卵30~300粒,在适合的植物上平均产卵200粒以上。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条件。白粉虱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害虫。因此,喜欢较高的温度。在26~28 ℃为最佳发育温度。烟粉虱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易爆发,适宜的温度范围宽,耐高温和低温的能力均较强,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3~32 ℃,完成一代所需要的时间随温度、湿度和寄主有所变化。
(二)天敌。烟粉虱的天敌资源丰富,主要有膜翅目、鞘翅目、脉翅目、半翅目和捕食性螨类,以及一些寄生真菌等。在世界范围内,烟粉虱有45种寄生性天敌(恩蚜小蜂属和浆角蚜小蜂属等),62种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和花蝽等)和7种虫生真菌(拟青霉、轮枝菌和座壳孢菌等)。对粉虱影响比较大的是丽蚜小蜂。
在我国,有19种寄生性天敌〔主要是匀鞭蚜小蜂属(Encarsia)和浆角蚜小蜂属 (Eretmocerus)的种类,18种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花蝽等)和4种虫生真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台湾东方蚜小蜂(Eretmocerus orientalis Sivestri)对烟粉虱的抑制作用相当大。
防治技术
(一)调整播种期,避开敏感作物在烟粉虱危害高峰期受害;及时清洁田园,在受烟粉虱危害的作物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等,并尽可能清除田间路边杂草等措施,均可减轻作物受害。
(二)针对烟粉虱在我国北方保护地越冬的特点,在保护地秋冬茬栽培烟粉虱不喜好的半耐寒性叶菜,如芹菜、生菜、韭菜等,从越冬环节上切断烟粉虱的自然生活史。
(三)冬春季加温苗床避免混栽,清除残株、杂草和熏杀残存成虫,培育无虫苗。
(四)在果菜生长前期,当烟粉虱密度低时,施用爱福丁、吡虫啉、扑虱灵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其危害。
(五)人工释放引进天敌 有条件的地方可人工引进释放丽蚜小蜂、东方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控制烟粉虱的危害。
七、菜蚜
菜蚜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统称,我国已知菜蚜种类有3种,即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萝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 (Davis))、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innaeus )),均属同翅目,蚜科。
桃蚜和萝卜蚜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全国;甘蓝蚜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区),在新疆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优势种。
桃蚜的寄主有352种,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危害烟草、茄子、马铃薯以及桃、李、杏、樱桃等蔷薇科果树。萝卜蚜寄主有30余种,甘蓝蚜约50种,这两种蚜虫都是以十字花科为主的寡食性害虫。
菜蚜以成、若蚜密集在幼苗、嫩茎、嫩叶和近地面的叶背刺吸植株的汁液(图6-14),由于繁殖量大,密集危害,使受害植株失去养分和水分,叶面皱缩、发黄,严重时使外叶塌地枯萎,称之为“塌帮”,使菜不能包心,严重地影响蔬菜的产量与品质。此外,三种蚜虫还传播十字花科蔬菜的病毒病,如黄瓜花叶病毒(CMV)、花椰菜花叶病毒(CauMV),其为害程度已远远超过了蚜虫直接造成的损失。
形态识别

图6-14 菜蚜
(蒋金炜摄)
萝卜蚜
有翅胎生雌蚜:头、胸黑色,腹部绿色。第1~6腹节各有独立缘斑,腹管前后斑愈合,第1节有背中窄横带,第5节有小型中斑,第6~8节各有横带,第6节横带不规则。触角第3~5节依次有圆形次生感觉圈:21~29、7~14、0~4个。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3 mm,宽1.3 mm,绿色或黑绿色,被薄粉。表皮粗糙,有菱形网纹。腹管长筒形,顶端收缩,长度为尾片的1.7倍。尾片有长毛4~6根。
桃蚜(见第九章:烟蚜)
甘蓝蚜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2 mm,头、胸部黑色,复眼赤褐色。腹部黄绿色,有数条不很明显的暗绿色横带,两侧各有5个黑点,全身覆有明显的白色蜡粉。无额瘤;触角第3节有37~49个不规则排列的感觉孔;腹管很短,远比触角第5节短,中部稍膨大。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5 mm左右,全身暗绿色,被有较厚的白蜡粉,复眼黑色,触角无感觉孔;无额瘤;腹管短于尾片;尾片近似等边三角形,两侧各有2~3根长毛。
生活史及习性
桃蚜(见第九章 烟蚜)。
萝卜蚜其生活史为非全周期型,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华南1年发生40余代,且全年可孤雌胎生连续繁殖。温带地区以无翅雌蚜在蔬菜心叶或杂草上越冬。在北方以无翅胎生雌蚜随冬贮菜在菜窖内越冬或以卵在秋白菜和十字花科留种株上越冬,寒冷地区都以卵越冬。一般越冬卵于次年3~4月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重数代后,产生有翅蚜而转至大田蔬菜上危害。以春(4~6月)和秋(9~10月)二季危害最重。到晚秋继续胎生繁重,或产生雌、雄蚜交配产卵越冬。
甘蓝蚜其生活史亦为非全周期型。在北纬42~43度地区,全年可发生8~21代。在温带地区可继续孤雌生殖,不产卵越冬。在新疆北部多产卵于晚甘蓝、球茎甘蓝、冬萝卜和冬白菜上越冬。越冬卵于次年3~4月孵化为干母,在原寄主上繁殖危害,5月中、下旬迁移到春菜上继续危害。以6~7月的早甘蓝和7~8月的晚甘蓝受害最重。通常于10月上旬开始陆续产卵越冬。
萝卜蚜有趋嫩绿习性,多群集在蔬菜心叶及花序上危害;桃蚜则喜聚集在底叶背面及外叶上活动的习性。
萝卜蚜和甘蓝蚜均为寡食性。如萝卜蚜已知寄主30多种,甘蓝蚜50多种,均以十字花科为主,但萝卜蚜喜寄生在叶面蜡质少而多毛的白菜、萝卜等蔬菜上为害,而甘蓝蚜多寄生在叶面光滑、蜡质较多的甘蓝、球茎甘蓝和花椰菜等蔬菜上。但桃蚜为多食性蚜虫,能危害不同科的寄主植物,包括许多亲缘关系很远的植物。
蚜虫对光的反应最为敏感。一般白天起飞,夜间不起飞,对波长550~600 nm之间的光,有趋性反应。多数蚜虫对黄色趋性极强,不同黄色对蚜虫引诱力差异很大,据管致和用9种颜色的诱蚜皿对菜蚜进行诱集实验,其中以金盏黄最好;据屈天祥等用17种颜色的色板对菜蚜做诱蚜实验,其中以乳鸭黄最好,其次为琥珀黄、鼬黄、大豆黄和迎春黄。同时,蚜虫对某些色泽存在拒避性。实验证明,避蚜效果依次为锡箔膜、银灰膜、半反光膜最好,可以减少蚜虫在蔬菜苗期传毒和为害,增产作用较为显著。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温度。蚜虫与其他昆虫相比,具有耐低温能力强,发育起点温度低和完成一个世代时间短的特点。如甘蓝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3 ℃,有效积温为112.6 ℃。一般来说,温度不仅影响成虫产蚜量,而且还影响其寿命和产蚜速率。如桃蚜的成虫寿命和产蚜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缩短。不同的温度对蚜虫的发育速率有明显的差别。当温度为9.9 ℃时,桃蚜平均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为24.5 d,而在25 ℃时只需8 d;萝卜蚜在9.3 ℃的环境中发育期有17.5 d,而27.9 ℃时仅需4.7 d。
(二)湿度。蚜虫一般在相对湿度50%~85%之间生长发育较适宜,当高于90%或低于40%时对蚜虫有抑制作用。相对湿度与温度往往对蚜虫起着综合作用。在河南许昌,桃蚜在烟草上为害时,当5日平均相对湿度高于80%,温度超过26 ℃时,桃蚜表现下降;如果温度不超过26 ℃,相对湿度仍在90%时,蚜量继续上升。
(三)降雨。降雨是限制蚜虫猖獗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遇到大至暴雨时,强烈的机械冲刷作用使蚜量急剧下降;长期的阴雨天气还常导致蚜霉菌的发生,其控制蚜量的作用更为明显。
(四)风。风对有翅蚜迁飞有其重要影响。蚜虫的迁飞量随风速的加大而减少,在无风的条件下迁飞量较大。
(五)天敌。天敌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蚜虫量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取食蚜虫的昆虫有10目28科342种,能捕食蚜虫的蜘蛛有16科86种。此外,尚有对蚜虫控制作用较大的蚜霉菌等。在我国能捕食蚜虫的天敌至少有41科347种,其中瓢甲科有106种,食蚜蝇38种,猎蝽24种,草蛉17种,褐蛉9种,姬蝽14种,隐翅虫10中等。对于这三种蚜虫而言,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有以下几种: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大草蛉、丽草蛉、小花蝽、黑食蚜盲蝽、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等。蚜虫的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蚜茧蜂和蚜小蜂两类。在自然条件下,当天气干燥,降雨少,温度在20~25 ℃的时期,田间寄生蚜出现较多。常见的有:麦蚜茧蜂、桃蚜茧蜂、菜蚜茧蜂、烟蚜茧蜂等。在自然界,引起蚜虫致病的微生物,主要是接合菌亚门的虫霉属真菌,在我国主要有两种,即蚜虫霉与弗雷生虫霉。
(六)施肥与地势等的影响。在东北施用炕土的菜园菜蚜发生轻,施厩肥的发生重,这可能与蔬菜含氮量、叶片嫩绿有关。一般地势高比低洼田块发生重。此外,在北方冬季和早春大白菜削梢脱帮,萝卜削顶,可消灭一部分越冬的蚜虫,减少春季的虫源。
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一)黄板诱蚜预测。利用蚜虫的趋黄习性,在黄色板或圆筒表面涂上黏液(凡士林、黄油等),将迁飞到上面的蚜虫粘住,然后定期记数,从有翅蚜的数量消长来确定迁飞高峰期。
(二)水捕法。这是我国诱捕蚜虫的主要方法,亦利用有翅蚜在迁飞过程中有趋黄习性,以黄色盛水的盘子中加薄层水,滴上洗涤剂和杀虫剂,使诱入盘内的蚜虫落水而死。此法可做全年观察蚜虫迁飞规律,以预测病毒病的标准药法,逐日检查。每天检查的时间,秋冬季在下午5时,盛夏时在下午6时进行。每日收集蚜虫记数后,更换水层,加适量洗衣粉和敌百虫,以利粘杀蚜虫。
(三)利用成蚜与若蚜比率预测。当蚜群密度及环境条件恶化时,若蚜所占比例显著下降,继而出现有翅蚜迁飞扩散。据京津地区4年在8种蔬菜上的系统观察。总结出桃蚜出现有翅若蚜前4~6 d,其若蚜占成蚜的数量为2.2%~2.9%;萝卜蚜有翅若蚜出现前5~6 d,其若蚜占成蚜的数量为8.6%~9.2%。在出现有翅若蚜之前是防治的适期。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合理规划。对于蚜虫来说,合理的作物布局,搞好间作套种等形式,效果较好。用玉米、马铃薯、韭、芹菜与白菜间作或套作,均有避蚜防病的作用,兼有减少菜青虫和小菜蛾的作用。合理选择苗床,十字花科蔬菜苗床位置应尽可能选择远离十字花科菜地,留种菜地及桃、李果园;葫芦科蔬菜苗床则尽可能选择远离木槿多的地方,以减少棉蚜迁入。
2.改进栽培技术。适期播种避蚜,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是预防蚜害的措施之一。选用抗病虫品种,如大白菜品种有大青口、小青口;萝卜品种有枇杷缨等都比较抗病虫。塑料薄膜驱蚜,从避蚜效果看,依次为银色膜>铝箔蒸普膜>透明膜>藏青无纹膜>黑色膜用银色膜覆盖栽培黄瓜,一个月后,处理区平均50张叶片仅有蚜虫2头,而对照区有21头;用银色地膜覆盖栽培秋萝卜,播后一个月,几乎可以防止有翅蚜来。修剪枝叶除蚜,摘除有蚜虫的底叶和老叶,除可以减少密集于叶上的蚜虫外,还可使行间通风透光,减轻蚜害的发生;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枯黄老叶,可减轻萝卜蚜、桃蚜、甘蓝蚜对下茬十字花科蔬菜的为害。
(二)生物防治。1.保护利用天敌。蚜虫的天敌很多,在田间操作或使用农药防治蚜虫时应注意对天敌的保护。捕食性天敌草蛉、瓢虫、食蚜蝇,蜘蛛等每天每头可捕食80~160头蚜虫,对蚜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另外,寄生蜂蚜虫霉菌对蚜虫也有相当的控制力。所以在化学防治时,少用光谱性的杀伤天敌的农药以保护天敌。释放与助迁天敌人工饲养草蛉 瓢虫释放田间,或在夏秋季节人工助迁麦田 油菜田瓢虫于菜地,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化学防治
1拌种:70%灭蚜松粉剂,占种子量1%直接拌种:40%乐果乳剂占种子量锝2%,用少量水稀释后再喷拌,然后堆闷4~12 h,即可播种。
2 喷雾或喷粉:对蚜虫可用内吸触杀低毒农药,不宜采用广谱高残留农药,喷药时,叶子正面和背面都要喷。50%抗蚜威2 000~3 000倍液喷雾,对消灭蚜虫有特效并且能够保护多种天敌。
40%氧化乐果乳油、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喷雾,20%氯氰菊酯或20%杀灭菊酯3 000~4 000倍液、棉油皂80~100倍液,还可自制烟草石灰水(烟草0.5 ㎏,石灰0.5 ㎏,加水30~40 ㎏,闷24 h),在甘蓝上喷雾药液中应加入0.1%洗衣粉作搌布剂,效果更好。
八、菜螟
菜螟(Oebia undalis(Fabricius))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剜心虫、钻心虫、萝卜螟等。
菜螟是世界性害虫。国内除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以南方各省和华北地区为害严重。
菜螟是萝卜、白菜、大白菜、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秋季苗期的大害虫,其中以萝卜和大白菜受害最重,以幼虫为害莱苗,吐丝缀合心叶,在内食害菜心,长大后可蛀入茎髓,使成无心菜或造成莱苗死亡,且可传播软腐病。
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约7 ㎜,翅展15~20 mm,淡褐色。复眼黑色,触角丝形。前翅外缘线、外横线、内横线和亚基线灰白色波形,各线两侧颜色较深而呈灰褐色,所以线纹明显;在内、外横线间有灰黑色肾状纹1个,四周灰白色;后翅灰白色,近外缘稍带褐色。
卵:扁平椭圆形,长0.3 mm。初产时淡黄色,近孵化时出现很多橙黄色点。

图6-15 菜螟幼虫
(蒋金炜摄)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约12 mm,头部黑色,胸腹部浅黄绿色,前胸盾淡黄褐色,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明显,呈灰褐色带,气门下线灰褐色,不明显。腹足趾钩为双序缺环,缺口向外。
蛹:体长7~9 mm,黄褐色,腹部背面隐约可见幼虫期的背线,腹末端生有4根刺,中央两根略短,末端稍弯曲。蛹体外有丝茧,椭圆形,外附泥土。
生活史及习性
北京、河北、山东一年发生3~4代,陕西为4~5代,河南为6代,上海6~7代,武汉7代,广西柳州9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避风向阳暖和的菜地里、6~10cm深的土中吐丝缀合土粒和枯叶,结成蓑状丝囊越冬;也有少数以蛹越冬的。越冬幼虫于翌年春暖后化蛹。在河南越冬幼虫于次捻月中、下旬化蛹并羽化。1~6代幼虫的盛发期为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旬及9月下旬,其中以8、9月间的3、4、5代危害严重,尤以8月上中旬的十字花科蔬菜苗期受害最严重。在武汉各代幼虫发生期为:第一代4月下旬至5月下旬,第二代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三代7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四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五代8月上旬至8月下旬,第六代9月上旬至9月中旬,第七代9月下旬至11月上旬。
菜螟一年中虽5~11月都有发生,但幼虫为害最烈时期一般都在秋季,随地区不同时间有先后,如河南新乡、山东济南、江苏南京、上海、浙江杭州、湖北武昌均在8~9月,江西南昌、湖南长沙为8月上旬至10月下旬,11月中旬后大减,广西柳州则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最烈。
成虫白天停息于叶背或植株基部荫蔽处,夜间活动。羽化不久即交尾。飞翔力不强,多在离地面1m高处飞行,稍有趋光性。卵产在心叶叶片的主脉附近和茎及外露的根上。散产,有时成块,产卵有选择性,多产在2~5片真叶的菜苗上。每雌一生可产卵80~330粒,平均200粒左右,夏季产卵数少。成虫产卵前期1~2 d,雌成虫寿命6~7 d,雄成虫寿命5 d,卵期一般2~5 d,长者可达7 d。
初孵出幼虫大多潜入叶片表皮下食害叶肉,形成小的袋状隧道。2龄后穿出表皮,在叶上活动。3龄后多钻入菜心,吐丝缠结菜心在内为害,有些幼虫吐丝缀结菜叶在内为害,心叶被吃光只剩下老边叶时,还会向下钻食茎髓,形成虫道,并有蛀孔,孔外有丝掩蔽,且附着黄绿色粪便,有的甚至钻食根部,使根部腐烂。幼虫可转株为害,1生可转株4~5次。幼虫共5龄, 老熟后钻到菜根附近的土面或土内吐丝结茧化蛹,少数在菜叶上吐丝结茧化蛹。幼虫期在2l ℃时为23 d。非越冬幼虫各龄历期平均为:1龄2~3 d,2龄2~5 d,3龄2~3 d,4龄2~8 d,5龄2~5 d。预蛹期1~2 d。蛹期5~10 d。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菜螟适宜于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早期发生量少,秋季发生量增多,能否造成猖撅为害,与此期的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若此期干旱少雨,为害就严重。如武汉地区1972年8、9月降雨量为10.4~73.7 mm,8月下旬至9月份为害严重;1973年9月份降雨量为310.7 mm,当年为害较轻;1974年8、9月高温干旱,降雨量只有7.2~60.9 mm,当年为害猖獗,造成萝卜、白菜缺苗断垄,补种重栽;1975年8、9月气候基本与1973年相似,为害也甚轻。由于菜螟产卵对幼苗有迭择性,故其为害程度与菜苗的苗龄大小也有很大关系。据河南新乡农科所观察,幼苗在1~2片真叶期,百株卵数仅2~3粒,3~5片真叶期百株卵数3~14粒,6~7片真叶期基本不着卵,故菜苗3~5片真叶期若恰逢成虫产卵盛期就会造成严重为害。前作若为十字花科蔬菜,受害也会加重。此外,地势较高、土壤黏重、干旱季节灌溉不及时,都有利此虫发生。
防治技术
(一)清除残株败叶,拔除虫苗。在萝卜、白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败叶,并进行深翻,以减少虫源。在间苗、定植时,结合拔除虫苗,以减少幼虫转株为害。
(二)适当调整播种期。菜螟严重为害地区,在保证丰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适当调整秋萝卜和白菜的播种期,使3~5片真叶期避开菜螟成虫盛发期,避免产卵,可减轻为害。
(三)合理安排茬口。秋播萝卜和白菜不与春夏播萝卜和白菜连作,能减轻为害。
(四)药剂防治。菜螟主要在蔬菜苗期为害,且有吐丝结网藏匿菜苗心叶内食害的特性,因此必须掌握在苗期喷药,把药剂喷到菜心中才有效果。一般于8、9月份萝卜、白菜出苗后,每隔5~7 d喷药1次,直到长出7~8片真叶时停止。或于初见心叶被害时开始喷药,也可当3%~5%菜苗被害时开始喷药。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 000~3 000倍液、5%锐劲特1 500~2 000倍液等对此虫防效均佳。
九、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
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和茄二十八星瓢虫(H. vigintioctopunctata Fabricius)、是我国菜田的主要食菜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Coccinellidae)。

图6-16 茄二十八星瓢虫
(蒋金炜摄)
马铃薯瓢虫属东洋区、古北区和澳洲区共有种。大部分省(区),长江以北多见;朝鲜、日本、前苏联(西伯利亚,远东沿海地区)、澳大利亚。寄主植物有马铃薯、茄、番茄、烟草、青椒、曼佗罗、龙葵、枸杞、南瓜等29种植物。
茄二十八星瓢虫属东洋区、古北区和澳洲区共有种。大部分省(区),长江以南多见;日本、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寄主植物有马铃薯、茄、番茄、烟草、龙葵等。
形态识别
马铃薯瓢虫
成虫:体长7~8 mm,宽5.5 mm左右,半球形,体背及鞘翅黄褐色至红褐色,表面密生黄褐色细绒毛。头扁而小,平时藏在前胸下。前胸背板凹陷,两角突出,中央有1个剑状纵行黑斑,两侧各有2个小黑斑(有时合并为1个)。每鞘翅各有14个黑斑,其中鞘翅基部有3个黑斑,其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会合处的黑斑有1对或2对互相接触。雄虫外生殖器中叶上有4~7个小齿。

图6-17 马铃薯瓢虫幼虫
(蒋金炜摄)
卵:长1.5 mm左右,炮弹形,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橘黄色。卵块中的卵粒较分散。
幼虫:老熟时体长9 mm左右,体黄色,纺锤形,中央膨大,背面隆起。体背各节有黑色枝刺,各枝刺上有6~8个小刺。
蛹:体长6 mm左右,椭圆形,淡黄色,上有黑色斑纹。尾端包有末龄幼虫的蜕皮。
茄二十八星瓢虫
成虫:体长5.2~7.4 mm,宽5~5.6 mm,半球形,体色、体形与马铃薯瓢虫相似。前胸背板中央有1条横行的双菱形黑斑,其后方有1个黑点。每鞘翅上亦有14个黑斑,但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会合处的黑斑不互相接触。雄虫外生殖器中叶上无齿状突起。
卵:长1.2 mm左右,炮弹形。卵块中的卵粒排列较紧密。
幼虫:老熟时体长7 mm左右,白色。枝刺白色,基部有黑褐色环纹。
蛹:体长5.5 mm左右,淡黄色。背面有黑色斑纹。
马铃薯瓢虫存在着种内分化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以马铃薯瓢虫复合体(H.vigintioctomaculata complex)来表征这种现象。Katakura根据多项形态指标将复合体分为A和B 两组,A组仅(H.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这一个种,B 组包括(H. niponica( Lewis))、 (H.pustulosa(Kòno))和H. yasutomii Katakura这三个所谓的“种”,它们的区别不仅有形态学的,还有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和分布的重叠度等。
A组和B组形态学的区别是:A的翅斑Ⅰ为近似三角形,左右斑在鞘缝处不合并或仅前部合并,若合并则合并斑前缘为双凸形。B的翅斑Ⅰ较A的长,左右斑在鞘缝处有一半以上合并,合并斑呈中凸形,如不合并则形状与A明显不同。
A组和B组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生殖隔离。(H. vigintioctomaculata)与(H. pustulosa)可进行有限的交配,但所产的卵孵化率很低,原因是异型杂交时雌体的藏精量仅为同型杂交的1/5~1/10,且许多精子在游向受精囊的过程中丧失。同时,异型精卵的不相宜性使得多数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死亡。
B组的三个“种”尽管在形态、体色、习性、寄主、分布区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之间均可自由交配且所产后代是可育的,因此这三个“种”应视为“型群”,这样,就目前所知,马铃薯瓢虫复合体主要包括A组的马铃薯瓢虫(H.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和B组的一些型群。
生活史及习性
河北张家口、宣化年发生1~2代,陕西商州2代,陕西镇巴1代,山东青州2代,河南西部山区1~2代。以成虫在发生地附近的杂草灌木根际、墙缝、屋檐、树洞、山地石缝等处越冬。
在商州,越冬成虫于4月上旬温度升至11 ℃左右时开始活动、取食,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为羽化盛期。第二代卵见于7月下旬~9月上旬,第二代幼虫见于8月~9月中旬,11月下旬成虫开始陆续飞向越冬场所越冬。
在豫西山区,越冬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迁入马铃薯田取食,5月中下旬为迁入盛期。整个出蛰期达40 d以上,致使以后发生世代重叠。越冬成虫迁入马铃薯田不久即产卵,5月下旬~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幼虫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7月上旬为化蛹盛期。6月下旬始见成虫,7月上旬~8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旬以前羽化的成虫可产第二代卵,其后羽化的成虫不产卵而潜伏于植株下部,8月中旬复出继续取食,10月间开始越冬。第二代幼虫见于7月下旬~8月中下旬,8月底 9月上旬成虫羽化,10月间陆续越冬。
在青州,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出蛰,取食龙葵、刺儿菜、枸杞等,5月迁入马铃薯田取食,并开始产卵,5月下旬~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幼虫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末始见第一代成虫。7月上旬见第二代卵,7月下旬~8月上旬为孵化盛期,8月下旬~9月上旬为羽化盛期,10月中旬开始蛰伏越冬。
成虫羽化白天夜间均可进行,但以凌晨5~6时居多。羽化后3~4 d开始交配,雌雄一生交配多次。一般交配后3 d开始产卵,一头雌虫一生平均可产卵500粒左右。产卵历期40 d以上。成虫有假死性。
产卵都在白天进行,但9~15时产卵者较多。卵产于叶背,单层直立排列成块,每块有卵7~64粒。卵炮弹形,初产出时鲜黄色,而后渐呈黄褐色。卵块中卵粒排列较松散。即将孵化时卵的顶端透明。
幼虫共4龄。成长幼虫白色,体上的枝刺大部分为黑色,各枝刺基部有黄褐色环纹,但接近的枝刺的环纹常合而为一,据此可与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相区别。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第二龄后逐渐散开。取食马铃薯叶时,第一~四龄取食的叶面积分别为0.629、3.70、41.37和114.26cm2。
老熟幼虫在叶背化蛹。蛹黄色,背面隆起,上有黑色斑纹,末端被幼虫的蜕皮所包裹。
茄二十八星瓢虫年生活史
江苏扬州年发生4~5代,江西南昌5代,福建沙县、永安5~6代,多为6代。福建沙县、永安各代各虫态发生期和发育历期见表6-12。
表6-15 福建沙县、永安茄二十八星瓢虫各代各虫态发生期和发育历期
(引自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昆虫学》)
代别
发生期(月/旬)和发育历期(d)

幼虫

成虫

4/上、中
(6.5~8.0)
4/中下~5/上
(22~23)
5/上
(4.5~5.0)
5
(50~85)

5/下~6/上
(4.0~5.5)
6/上、中
(18~22)
6/中
(3.5~4.5)
6/下~7/上
(45~80)

7/上、中
(3.5~4.5)
7/中、下
(13~16)
7/下
(2.5~4.0)
7/下~8/上
(40~70)

8/上、中
(3.0~4.0)
8
(13~15)
8/下~9/上
(3.0~4.0)
9/上、中
(45~85)

9/中、下
(4.0~5.5)
9/中下~10/上
(16~18)
9/下~10/上
(3.0~4.0)
10
(60~95)

10
(5.0~6.0)
10/中、下
(16~18)
10/下~11/上
(4.0~5.0)
11/上、中开始越冬
(180~200)
*括号内的数字为发育历期   在福建沙县、永安,以成虫在杂草、松土、篱笆、老树皮、墙缝等的间隙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越冬成虫先在龙葵、白英(Solanum lyratum)、灯笼草(Physalis angulata)等野生茄科植物上活动、取食,而后陆续转至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上取食。夏季天热又迁到阴凉处生长的茄科植物上活动、取食、繁殖。
羽化白天夜间均可进行,但以白天为多。成虫取食不分昼夜,有假死性,飞翔能力差。羽化后3~4 d开始交配,一生交配多次。22 ℃以下很少产卵。一头雌虫一生最高可产1000粒卵。
产卵都在白天进行。卵产于叶背,单层排列成块,每块有卵4~85粒,平均32粒。卵炮弹形。卵块中卵粒排列较马铃薯瓢虫的紧密。
幼虫共4龄。成长幼虫白色,体上的枝刺白色,枝刺基部环纹黑色。初孵幼虫在卵块附近活动、取食,第二~三龄逐渐散开。有自残性。在18~32 ℃下各龄次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表4-18-5)。江苏扬州第一~四代各代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19.5、16.5、15.0和19.0 d。
老熟幼虫在叶背、茎等部位化蛹。蛹黄白色,背面有黑色斑纹,末端被幼虫的蜕皮所包裹。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温度
在15~30 ℃下,发育历期随温度提高而缩短,发育速率(V)与温度(T)成正相关,各虫态V与T的关系分别为:
V卵= -0.0684 0.0109 T(r=0.9515*)
V幼虫= -0.0375 0.0041 T(r=0.9660*)
V蛹= -0.0992 0.0122T(r=0.9766*)
V产卵前期= -0.2308 0.0237 T-0.00044 T2(r=0.9690*)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4 ℃,有效积温68.7 ℃,幼虫的分别为9.5 ℃和239.2 ℃。
不同温度条件下都以马铃薯叶饲养时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如表6-13所示。由表6-13可知,在20~30 ℃范围,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就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来看,25 ℃下最大(106.8),30 ℃最小(6.3)。饲养时发现,初孵幼虫死亡率高,许多四龄幼虫不能正常化蛹而死亡,因此幼虫有两个高死亡率阶段,一为一龄,一为四龄。
表6-16 不同温度下饲以马铃薯叶时马铃薯瓢虫实验种群生命表(张志勇等,1997)
温度(℃)
死亡率(%)
平均产卵量(粒/雌)
种群增长指数(I)

幼虫

成虫
雌虫
一龄
二龄
三龄
四龄
20
5.7
13.6
10.5
13.7
18.2
2.8
51.4
28.0
101.7
17.8
23
4.6
11.3
4.6
5.7
24.2
2.7
46.6
11.6
185.1
49.1
25
2.8
10.3
5.7
2.6
7.1
8.7
50.5
6.9
342.0
106.8
28
7.3
8.9
7.1
8.5
47.9
6.3
50.5
15.4
214.9
31.5
30
7.6
18.8
9.1
18.5
49.6
12.1
54.2
36.7
92.3
6.3
从种群生命参数看(表6-14),25 ℃下瞬时出生率(b)、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大,这表明25 ℃最适于生长发育,这与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也是25 ℃时最大相一致。
表6-17 不同温度下马铃薯瓢虫种群生命参数(张志勇等,1997)
温度
(℃)
瞬时出生率
(b)
内禀增长率
(rm)
周限增长率
(λ)
平均世代周期
(T, d)
种群倍增时间
(d)
20
0.1591
0.0449
1.0459
64.4231
14.1459
23
0.3230
0.0830
1.0865
46.5898
8.3512
25
0.4218
0.1107
1.1171
41.2089
6.2615
28
0.3987
0.0917
1.0960
39.0219
7.5613
30
0.3390
0.0619
1.0638
36.8069
11.1979
种群受干扰后恢复到原有水平所需的时间(种群反应时间,t)能以反映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种群反应时间可由t = 1/rm·ln〔1/(1-M)〕求得,式中M为干扰系数,即某一干扰因子(如杀虫剂)所造成的死亡率。若施用某种杀虫剂所造成的死亡率分别为0.6、0.7、0.8和0.9,则可计算出不同温度下马铃薯瓢虫种群反应时间(t)(表6-15)。
表6-18 不同温度、不同干扰系数下马铃薯瓢虫种群反应时间(张志勇等,1997)
温度( ℃)
不同干扰系数下的反应时间
0.6
0.7
0.8
0.9
20
20.4074
26.8145
35.8449
51.2825
23
11.0397
14.5057
19.3908
27.7420
25
8.2772
10.8760
14.5387
20.8002
28
9.9922
13.1294
17.5511
25.1099
30
14.8028
19.4503
26.0006
37.1985
由表6-15可知,25 ℃下的种群反应时间最短。这就是说,即便是某种杀虫剂的防治效果达0.9,25 ℃下(如豫西6~7月份平均气温即是)施用后20 d左右种群数量亦能恢复到原有水平。
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卵分别为10.7 ℃和63.2 ℃,幼虫分别为11.7 ℃和216.7 ℃,蛹分别为14.3 ℃和53.1 ℃,成虫分别为12.0 ℃和476.0 ℃。发育历期见表6-16。
表6-19 不同温度下茄二十八星瓢虫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陈丽芳等,1989)
温度( ℃)
平均发育历期(d)

幼虫

产卵前期
世代
一龄
二龄
三龄
四龄
一~四龄
18
9.0
7.0
5.0
5.5





20
7.0
6.0
5.0
4.5
12.0
27.5
10.0


22
5.5
5.0
5.5
3.8
6.5
20.8
7.0


24
4.5
3.2
5.5
3.5
5.5
17.7
5.0
13.0
40.2
26
4.0
2.5
4.3
2.5
4.3
13.6
4.5
12.0
34.1
28
3.5
2.3
3.5
2.8
3.8
12.4
3.5
8.0
27.4
30
3.5
2.0
3.3
2.8
3.8
11.9
3.3
7.0
25.7
32
3.0
2.2
2.8
3.5
3.5
12.0
3.5
7.6
26.1
(二)食料。茄科植物中的次生物质茄碱对不少昆虫具有驱斥作用,但对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有引诱作用,这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这也是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寄主植物主要是茄科植物的缘由。
马铃薯瓢虫食性虽然较杂,但其成虫必须取食马铃薯才能顺利完成生活史。越冬成虫若未取食马铃薯则不能产卵,幼虫不取食马铃薯发育也不正常。以取食马铃薯叶片的产卵量大,以茄子叶为主的产卵量少。因此,马铃薯瓢虫的发生与马铃薯栽培存在密切的关系。
(三)天敌。在江西南昌,瓢虫柄腹姬小蜂(Pediobius foveolatus Crawford)是茄二十八星瓢虫的主要寄生蜂,寄生率一般为34%~65%。
防治技术
(一)捕杀成虫。利用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群集越冬的习性,在冬春季节检查成虫越冬场所,捕杀越冬成虫。
(二)处理残株及摘除卵块。及时处理收获后的茄科植物植株残株,可消灭部分残留在植株上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产卵季节,及时摘除卵块亦可减轻危害。
(三)药剂防治。在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越冬成虫发生期至一代幼虫孵化盛期喷药,常用的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 000~3 000倍液、5%锐劲特1 500~2 000倍液等。
十、黄条跳甲
黄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在我国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有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ata Fabricius)、黄狭条跳甲(P.vittula Redtenbacher)、黄宽条跳甲(P.humilis Welse )和黄直条跳甲(P.rectilineata Chen)等4种。成虫俗称蹦蹦虫(杭州)、菜蚤、黄条跳虫、土跳蚤、菜蚤子,幼虫俗称白蛆。
其中黄曲条跳甲分布最广,是世界性害虫。在热带、亚热带为害猖獗。国内除新疆、西藏、青海尚无报道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发生,且南、北虫口密度都高。黄狭条跳甲和黄宽条跳甲在国外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中亚西亚等地。国内主要分布于北部,如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甘肃等地。黄直条跳甲在国外分布于越南,国内仅局限于华东及华南地区。
四种黄条跳甲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其中以青菜、白菜、萝卜、芥菜、油菜、黄芽菜等受害重,甘蓝和花椰菜受害轻微。此外,黄曲条跳甲还可为害禾本科作物如大麦、小麦、粟、燕麦、甘蔗以及豆类和番茄等作物;在杭州有冬季取食蚕豆和夏季取食四季豆的记载。狭条跳甲为害茄子、瓜类、甜菜、麦类和大麻等。
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都能为害,成虫咬食叶片,且能为害嫩荚,影响结实,以苗期受害严重。幼虫食害根部,使植株生长受阻,凋萎枯死,尤其幼苗根部被害后常枯死。萝卜被啃后形成黑色虫痕,味苦,品质降低。此外,成虫还能传播大白菜软腐病。

图6-18 黄曲条跳甲成虫
(蒋金炜摄)
形态识别(表6-17)
黄曲条跳甲
成虫:体长1.8~2.4 mm,黑色有光泽。触角基部3节及足胫节基部、跗节黑褐色。触角第1节长大,第5节最长,约为第4节的1倍,第6节最短小,雄虫第4、5节特别粗壮膨大。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刻点,排成纵行。每鞘翅中央有1个黄色中等宽度的纵条纹,此纹外侧凹曲颇深,内侧中部平直,仅两端向内弯曲。后足腿节膨大。
卵:长0.3 mm左右,椭圆形,淡黄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4 mm左右,稍呈圆筒形,尾部稍细。头部和前胸盾板淡褐色,胸腹部淡黄白色。胸腹部各节上疏生黑色短刚毛,末节臀板椭圆形,淡褐色,在末节腹面有1个乳头状突起。
蛹:体长2 mm左右,长椭圆形,乳白色。头部隐藏在前胸下面,翅芽和足达第5腹节。胸腹部背面有稀疏的褐色刚毛。腹末端有1对叉状突起,末端褐色。
表6-20 黄宽条跳甲、黄狭条跳甲和黄直条跳甲成虫形态比较
种类
黄宽条跳甲
P. humilis
黄狭条跳甲
P. vittula
黄直条跳甲
P.rectilineata
形态
体长1.8~2.2 ㎜;鞘翅上黄条也近直形,但甚宽大,几占鞘翅的大部分。
体长1.5~1.8 ㎜;鞘翅上黄条近直形,较窄,不超过翅宽1/3;头胸部具绿色金属光泽。
体长2.2~2.8 ㎜;鞘翅上黄条与黄狭条跳甲同,但头、胸部黑色,且光亮。
生活史及习性
黑龙江一年发生2~3代,北京、宁夏4~5代,上海、杭州4~6代、广州7~8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以成虫在菜园内、沟旁、树林中的落叶下和草丛中等处越冬,在长江以南也有潜伏在菜叶下越冬的,天气温暖时仍能活动为害。在福建、广东无越冬现象,终年繁殖,各虫态均可见到。据记载,一年发生5代地区,各代发生期为第一代成虫羽化初期为5月中旬,6月中、下旬出现最多,第二代成虫羽化初期在6月底,第三代在8月初,第四代在9月上、中旬,第五代在10月底。
浙江杭州春季温度上升至10 ℃左右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11月均能繁殖,4~10月为主要为害时期,以5~8月为害最严重,9月渐减少,10月虫口数量又增,11月成虫渐少,11月后以成虫越冬,但在气温升高时仍可继续活动取食。
成虫性活泼,善跳跃,一遇惊动即跳跃逃逸。夏季高温时,中午躲在叶背和土缝中潜伏不动,多在早晚活动和取食,阴雨天也不甚活动。成虫将菜叶吃成极细密的孔洞,为害烈时使叶片残缺不全或整片食尽,仅留主脉。越冬成虫取食时。仅吃叶肉留下表皮,不穿孔。成虫无食三天即死亡,但在有水的条件下则可维持6~7 d。成虫有趋光性,对黑色萤光灯反应甚敏感。成虫取食与温度有关,1O ℃左右开始取食,15 ℃时食量渐增,2O ℃激增,32~34 ℃食量最大,到34 ℃以上食量又激减。成虫对低温的抵抗力颇强,在-5 ℃时经过20 d死亡率仅10%,-10 ℃时经过5 d死亡率也仅20~30%,-16 ℃经10小时死亡率才达95%。成虫寿命很长,可达一年余。卵多产在润湿的表土下或植株的须根上,及附近的土粒上,也可产在近土面的茎上。产卵前期很长,各代不一致,第一代最短的约15 d,最长的达79 d;第五代最短的169 d,最长的达237 d。第一、二代产卵期约一个半月,第二至第五代约一个月。成虫多在晴天产卵,阴雨天较少;一日之间以午后产得多,午前少,夜间最少。每雌产卵数量,第一、二代25粒左右,越冬代产卵最多,可达621粒。卵在湿润的条件下才能孵化,相对湿度在100%以下,很多卵均不能孵化。卵的孵化时刻以夜间为多,午后又比午前多。卵期3~9无最长15 d。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 ℃。
幼虫生活土中,初孵出幼虫沿须根向主根食害,啃食根的表皮,把根的表面蛀食成许多弯曲的虫道,也能钻入根内蛀食,使地上部分逐渐发黄,终至枯萎而死。幼虫在土中深度与蔬菜根的深浅有关,萝卜地在土深4~5cm处较多,最深可达12cm,白菜地土深3~4cm处较多。幼虫发育起点温度为11 ℃。幼虫共3龄。在杭州春、秋季经20 d左右老熟,在土下3~4cm深处作土室化蛹。杭州第一代蛹期(5月中旬)为7 d。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也为1l ℃。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黄曲条跳甲的发生和为害与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由于连续不断地有丰富食料,故虫口发生数量多,为害严重。在杭州菜区,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第一次栽的菜受害轻,第二次栽的菜受害重;凡与黄麻、甘蔗轮栽的菜田,黄曲条跳甲幼虫发生都较少。
防治技术
(一)轮作。白莱类与其他菜类轮作,可减轻为害。
(二)清洁田园。白菜类收获后,应将留在田间的残菜落叶清除干净,以减少虫源。
(三)药剂防治。掌握3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而尚未产卵时进行喷药防治效果好,以后抓菜苗期防治,于子叶出土后就要开始喷药,每隔3~4 d喷一次,为害严重的菜地要连续喷5~6次,才可控制为害;也可在播种前的白地土面上喷药除虫。有效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1200倍液(白地土面喷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对敌百虫、敌敌畏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其他药剂)、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300~400倍液。因成虫善跳跃,喷药防治成虫时,应从田的四周向内围喷,不仅在莱田内喷药 同时在畦沟中也要喷药 以杀死跳入畦沟中的成虫。也可在蔬莱收获时,酌量留几株不收,引诱成虫集中为害,再喷药聚歼。
幼虫为害根部时;用90%晶体敌百虫2000倍液灌浇,地面要先浇水,再浇纯使药液易渗到土中。
十一、豇豆螟
豇豆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属鳞翅目、螟蛾科(Pyralidae)。又名豆野螟、大豆螟蛾、大豆卷叶螟等,俗称蛀心虫、菜豆钻心虫。
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及欧洲;国内东北、西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均有分布,系偏于南方的种类。
此虫寄主仅限于豆科植物,如芸豆、扁豆、四季豆、菜豆、绿豆、大豆、小豆、刀豆等。以幼虫蛀食豆花和豆荚,也能蛀食大豆茎和卷叶为害。被害豆类常造成大量落花和落荚。为害后期在豆荚上有蛀孔,堆集粪便,受害豆荚易于腐烂,对豆类质量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

图6-19 豇豆螟成虫
(蒋金炜摄)

图6-20 豇豆荚螟幼虫
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12 mm左右,翅展20~26 mm。体背面淡黄褐色,腹面灰白色。复眼黑色,触角黄褐色。前翅黄褐色带紫色反光,中室端部有1个白色半透明长方形斑,中室中间近前缘处有1肾形斑纹,其后方又有1个圆形小白斑点,后翅白色半透明,也有紫色反光,近外缘1/3茶褐色,其内侧呈波浪形,半透明部分有3条淡褐色纵线,前缘近基部有2褐色斑点。停息时前后翅平展。雌虫腹部肥大,末端圆钝;雄虫腹部细瘦,末端有一丛灰黑色毛。
卵:扁椭圆形,长0.6 mm左右,初产时淡黄绿色,不易与花托颜色区别,后变黄色近孵化时呈橘红色,有光泽,卵壳上有六角形网状纹。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21~24 mm,头部棕褐色,胸腹部黄绿色或淡绿色,前胸盾半圆形棕褐色,被背线分割为两块,前胸气门前有1褐色毛片。中、后胸及腹部各节都长有大形棕褐色毛片,在中、后胸及第一至第八腹节亚背线上各有2个,从背面看排成方形;中、后胸气门上线和气门线上各有1个,第一至第八腹节的气门上线和气门下线也各有1个;第九腹节背中央1个,其两侧各有2个,排成一横列。末节硬皮板淡褐色。腹足趾钩双序缺环。
蛹:体长11~13 mm,初化蛹时黄绿色,后变褐色。翅芽伸达第四腹节,中胸气门前方有1根刚毛。蛹体外被白色丝茧,茧分内外两层,外茧由枯枝叶和泥土缀合而成,内茧丝质稠密。
生活史及习性
陕西武功一年发生4~5代,江西南昌5~6代,福建、广西、台湾7~9代,浙江杭州7代,广东广州9代。陕西武功地区以蛹在土壤中越冬,越冬代成虫最早出现于6月下旬;浙江杭州地区以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广东无明显越冬现象,1月份仍见较多幼虫为害,并可见到蛹和成虫。浙江杭州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黑光灯下可诱到越冬代成虫。5月底至11月是为害时期,6月间气温不高,第一代幼虫发生量少为害不严重,7~8月份第二至第四代幼虫发生量大,以夏豇豆受害最重,此时如遇高温干早天气,影响成虫寿命和产卵,发生量可减少,为害减轻。各代发生期及为害作物详见表。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白天隐匿植株下部叶丛中,稍有惊动迅速飞散,一般只飞翔3~5m。夜间活动,趋光性强。羽化后3~5 d交尾,卵产于含苞待放的花蕾上;在豇豆上则产于花尊凹陷处或花瓣上。如寄主作物末现蕾开花,卵多产在叶片、叶柄和腋芽上,但以背面居多。卵散产或4~5粒并迭一处,每个花萼上最多能着卵7粒。初孵出幼虫在花瓣上咬一孔洞或从花瓣缝隙间钻入花内,取食花药和幼嫩子房,或蛀入嫩茎危害。一朵花中一般有幼虫1~2头,最多可达14头。被害花不久脱落,幼虫随之堕地,但又能重新爬上植株转害它花。一头幼虫一生能为害花20~25朵。1~2龄幼虫在花中为害,3龄后一部分仍留花内,大部转害嫩豆荚,4~5龄主要在荚中为害。幼虫多从两荚相接处或荚与花瓣、叶片、茎梗贴靠处蛀入,食害豆粒,荚外留有蛀孔,粪便排出蛀孔外。一般一荚内仅有1头幼虫,少数2~3头。叶片上的卵孵出后,幼虫吐丝将两叶粘贴在一起,食害叶肉留下叶脉,还能蛀食嫩茎。据广西百色农技站1983年观察,幼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晴天白天潜伏在花釉豆荚内,黄昏后外出活玩以晚上8~10时为外出活动盛期,10时后活动逐渐下降,到翌晨7时日出时停止活动。阴雨天白天有零星外出活动的。幼虫共5龄,老熟后脱荚,钻入植林附近的土表或浅土层中吐丝将泥土和枯叶缀合成外茧,然后再在其中吐丝做一丝茧化蛹,也有在植株上缀叶中或豆棚架的竹竿空穴中化蛹的。
据浙江农科院园艺所1979年报道,在杭州室内,6、9、10月成虫产卵前期为一周左右,7、8月为3~4 d。6月间卵期2~3 d,幼虫期8~10 d,预蛹期1 d,蛹期6~7 d。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条件。连续阴雨,相对湿度高对豇豆荚螟发生有利。7月中旬平均温度28 ℃左右时,完成一代约需16~20 d,6月、10月一代需30 d左右。豆荚野螟喜高温潮湿,由于土壤湿度能影响成虫羽化和出土,7~8月份降雨多往往能引起大发生,豆田浇水也是有利其发生的因素。
(二)天敌。豆荚野螟的天敌有寄生幼虫的绒茧蜂和稻苞虫赛寄蝇(Pseudoperichaeta migrolinea Walke),寄生卵的赤眼蜂,8、9月份寄生率可高达60%以上。此外蠼螋能捕食入土的老熟幼虫、预蛹和蛹。
(三)寄主植物。豇豆荚螟危害与植物关系非常密切。据河南调查,绿豆与玉米间作受害轻,纯播绿豆受害重。此虫对豆类不同品种为害有差异,偏嗜豆荚光滑少毛的品种;蔓性无限花序的豆类品种,由于开花结荚期长,易遭成虫产卵,受害较重,而直立矮生有限花序的品种,开花结荚期集屯受害则较轻。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1. 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及枯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集中处理,可减少幼虫转移为害。
2.豆叶过密时要适当疏掉叶片,使之通风透光,减轻危害。
(二)灯光诱杀。大面积连片种植虹豆、四季豆的田块,6~10月间可装置20瓦黑光灯诱杀成虫,灯位要高出豆架。
(三)喷药防治。根据灯下诱蛾情况,在各代成虫始盛期开始喷药或掌握在虹豆、四季豆开花期喷药。傍晚用药效果更佳。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将敌百虫和乐果混合(90%敌百虫50克、40%乐果乳油25克加水50~60公斤)使用,每7~10 d喷一次,着重喷在蕾、花、嫩荚及落地花上,在喷药前要把可摘的豆荚及时摘去,以免被药液污染。
十二、蓟马
我国菜田常见的蓟马是烟蓟马(Thrips tabaci)、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瓜亮蓟马(Thrips palmi Karny)等,属缨翅目,蓟马科(Thripidae)。
烟蓟马是古北区、东洋区、非洲区、澳洲区、新北区、新热带区等的共有种。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北方发生较多;世界各洲。烟蓟马的寄主植物相当多,其中农作物主要有烟草、棉花、葱、蒜类,其次为马铃薯、瓜类、茄科、豆类、十字花科、水稻、小麦、向日葵、芝麻、苜蓿、凤梨、苹果、柑橘、葡萄、李、梅、草莓等。野生寄主植物中较重要的有夏枯草、荠、苦豆子、甜甘草、苦蒿、小蓟、蒲公英、独行菜、葛兰菜、小旋花、灰藤、菲沃斯、蓼氏大蒜、箭叶旋花、鹅藤草等。
花蓟马是古北区、东洋区、新北区等的共有种。北起黑龙江,南抵海南、台湾,西南至贵州、云南等均有分布;朝鲜、日本、俄罗斯,欧洲和北美洲等地。花蓟马在豆科、茄科、菊科、锦葵科、毛莨科、唇形科、堇菜科等植物的花内数量较多。
瓜亮蓟马,又名棕榈蓟马、节瓜蓟马等。国内分布于长江流域、华南及台湾省。主要危害节瓜、冬瓜、苦瓜、西瓜、番茄、茄子、菠菜和豆类等。
蓟马以成、若虫在植物叶片、生长点及花等部位用锉吸式口器锉伤表皮组织,吸取汁液,造成组织失水,生理代谢失调。

图6-21 花蓟马
(蒋金炜 摄)
形态识别
烟蓟马成虫体长1~1.3 mm,淡黄色,背面黑褐色;复眼突出,红色;单眼3个,呈三角形排列,单眼间鬃靠近三角形连线外缘;触角 7节,灰褐色,第二节色较浓;前胸背板两后角各有粗而长的鬃 1对。前翅狭长,透明,淡黄色;翅脉退化,前翅端半部有上脉端鬃4~6根,如为4根,则均匀排列,如为5~6根,则多为2~3根在一处;腹部第二至八节背面前缘各有栗色横纹一条。
卵乳白色,侧面看为肾脏形,长约0.3 mm;
若虫体淡黄色,体形略似成虫,无翅;触角 6节,第四节具微毛3排;复眼暗赤色;胸、腹各节有细小褐色点,点上生粗毛。
花蓟马成虫体长1.3~1.5 mm,雌虫全体淡褐色至褐色,雄虫全体黄色;触角8节,第七、八节两节短小,第五节基部黄色,其余各节灰褐色。单眼间鬃长,位于三角连线内缘;前胸背板前缘有长鬃4根,中间两根稍长,后缘有长鬃6根,中间两根稍短。前翅淡灰色,有上、下两排纵脉,上脉鬃19~22根,下脉鬃14~16根,均匀排列。第八腹节背面后缘梳完整,齿上有细毛(图2.24)。
卵长约0.3 mm,侧面看呈肾脏形,背面及正面看呈鸡蛋形,头的一端有卵帽。初产时乳白色,略带绿色,近孵化时可见红色眼点;
2龄若虫体长约1 mm,基色黄。触角 7节,第三节有覆瓦状斑纹,第四节有环状排列的微毛;触角、头、足、胸部及腹部腹面的鬃尖锐,胸、腹部背面体鬃尖端微圆钝。
生活史及习性
烟蓟马在东北地区年发生3~4代,山东、河南6~10代,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每年可发生10代以上。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西等地多以成虫、若虫潜伏在土缝、土块、枯枝落叶下及未收获的大葱、洋葱和大蒜的叶鞘内越冬,或以蛹在这些植株附近的土内越冬。东北地区以成虫在夏枯草、苔藓、树皮缝内越冬,部分成虫随收获物在仓窖内越冬。
越冬的成虫和若虫春季在越冬寄主上活动一段时间后, 3~4月份迁移到早春作物和杂草上活动、取食。河南、江苏等地的危害盛期则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葱、蒜、韭菜上几乎全年可见,小麦、豆科、茄科、锦葵科等植物上随时都可见到。10月下旬后蛰伏进入越冬状态。
花蓟马在我国南方年发生11~14代,以成虫在杂草中越冬,或在豆科作物、十字花科蔬菜的花内继续活动、取食。贵州锦屏3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江苏4月集中在油菜花上活动、取食,5月初蚕豆花开,便大量集中于蚕豆花中活动,以后又转移到盛花期的紫云英田中。
在广州瓜亮蓟马一年发生20~21代,世代重叠。多以成虫在茄科、豆科杂草上或在土块、土缝下、枯枝落叶中越冬,少数以若虫越冬。
烟蓟马成虫较活泼,善飞翔,借助风力可行远距离迁飞。成虫畏光,白天多在叶背面取食,早晨、傍晚或阴天在叶片的正、背面均可见到。成虫对白色、蓝色具有强烈的趋性,因此可用白色或蓝色涂油纸板诱杀烟蓟马。
成虫有趋嫩取食和产卵的习性。随着蔬菜新叶的长出,成虫取食、产卵的部位也逐渐上移。
雄虫非常罕见,多行孤雌生殖。雌虫以锯齿状产卵器将卵产于植物幼苗的叶或茎的组织中,在叶菜上卵多产于叶背面的表皮内,单产。将叶子脱水,浸于橄榄油内,或乳酚酸性品红液中,水浴加热3~5 min,冷却后用清水冲洗叶片,在双目解剖镜下很容易看到叶组织内的卵。
初孵若虫多在叶脉两侧取食,不甚活动。若虫有群聚性,多在植株中、下部叶片上活动。二龄若虫老熟后入土脱皮变为前蛹(三龄若虫),再脱皮变为伪蛹(四龄若虫),不食不动,进而羽化为成虫。
花蓟马成虫活跃,有很强的趋花性,许多花中均可见到。卵多产于嫩叶、花器的表皮组织内。一~二龄若虫活动性强,三龄行动缓慢,将要脱皮时入土,在土中脱皮成四龄(伪蛹)。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温度
烟蓟马耐低温能力较强,-4 ℃下经96 h也不影响其后的发育。成虫在日均温4 ℃时开始活动,10 ℃以上时成虫取食活跃。旬均气温上升到12.5 ℃以上时成虫开始产卵,旬均气温16~20 ℃时繁殖迅速,虫口数量增长很快。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19.5 ℃室温下,卵发育历期4.9 d,若虫6.2 d,前蛹和伪蛹5.8 d。各虫态发育速率(y)与温度(x)的关系可分别用下式描述:
y卵= -0.0585 0.0100x(r2=0.9710)
y若虫= -0.0642 0.0109x(r2=0.9896)
y蛹= -0.1250 0.0142x(r2=0.8965)
表6-21 不同温度下,烟蓟马各虫态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产卵量(吕凤鸣等,1987)
温度( ℃)
发育历期(d)
成虫寿命(d)
产卵量
(粒/雌)

若虫
前蛹和伪蛹
16±1
9.50±2.44
8.93±1.79
8.80±2.94
10.79±6.68
11.18
21±1
7.50±1.77
6.77±2.78
7.30±1.81
10.77±7.74
11.83
24±1
5.40±0.95
5.03±1.08
4.40±1.02
10.40±6.22
13.10
19.5±2.68(室温)
4.90±1.26
6.20±1.68
5.80±2.01
13.57±6.72
9.97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85 ℃,若虫5.89 ℃,前蛹和伪蛹8.80 ℃,有效积温分别为100 ℃、92 ℃和71 ℃。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7 ℃。各虫态历期、产卵量见表6-18。
田间种群数量与气温的关系十分密切。生长的适温区是16~24 ℃,最适温区20~22 ℃。超过适宜温度时,虽然发育速度加快,但死亡率亦高。夏季高温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若虫,骤雨后如温度再度升高,死亡率更高。在陕西关中、晋南,当地4月的平均气温与5月中旬烟蓟马的种群数量呈显著正相关,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与6月中旬的种群数量相关极显著。当地常年此时的气温在23 ℃左右,适宜烟蓟马繁殖。一般气温在25 ℃时田间种群数量达最高峰。3月下旬至6月中旬气温较高而稳定、久旱不雨的年份会大发生。在台湾,11月至翌年4月石蒜类作物上的种群数量大,其中2~3月最多。
花蓟马在25 ℃时卵历期5~6 d,若虫20~22 d,产卵历期7~8 d。
(二)湿度
湿度影响烟蓟马的存活率。烟蓟马不耐高湿,高温时湿度对其影响更大。在31 ℃、相对湿度100%时,超过4 d,或38 ℃2 d,若虫均死亡。雨水冲刷、浸泡时成、若虫和蛹会大量死亡。但中温高湿有利于花蓟马的繁殖和为害,5~7月阴雨连绵为害重,夏季高温干燥时为害轻。
烟蓟马在国内各地的发生情况、猖獗率的高低很不相同,同一地区年际间种群数量波动也很大。显然,种群数量的地理差异和年际间的波动,是寄主、温度、湿度、雨量及雨量的年际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认为,凡4、5、6月份气温在15~25 ℃,相对湿度40%~70%,月降雨量在67 mm以下时,烟蓟马极易大发生,而高温、高湿则对其发生不利。以此为据,按照我国各地的气候特点和烟蓟马的发生情况,可将其划分成三个发生区:
⒈ 种群密度高且又相对稳定的地区。本区东起乌鞘岭,西至新疆西部,包括甘肃省河西走廊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部。本区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远离海洋,基本不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为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在200 mm以下,气候干燥。因此,该区气候适于烟蓟马的发生,种群密度高且稳定。
⒉ 种群密度低且又相对稳定的地区。本区包括华南和长江流域大部。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而湿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20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在80%以上。入春雨水比较多,雨季来得早,持续时间也长。如华南地区,雨季开始于5月中旬,持续一个月左右。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在6月中旬开始,持续一个月左右。发生盛期时降雨多,湿度大,种群数量增长受抑制,因此种群密度低且相对稳定。
⒊ 间歇性大发生区。本区包括黄、淮、海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偏北省份的部分地区。本区的气候特点介于上述两区之间,年降雨量为350~800 mm,且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春旱,相对湿度大多在70%以下,雨季来临迟,一般在7月中旬左右。本区烟蓟马是否大发生,与4、5、6月份的降雨量关系很大。如河南安阳,1954年4、5月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4.9 ℃和20.3 ℃,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66%和65%,月降雨量分别为12.7 mm和45.6 mm,当年烟蓟马猖獗成灾。而1956年的4、5月份各种指标分别为15.3 ℃和19.3 ℃、60%和61%、35.7 mm和75.5 mm,虽然温、湿度对烟蓟马都适宜,但5月份雨量多,所以当年烟蓟马发生较轻。
(三)栽培措施。前作为苜蓿的菜田蓟马数量多,棉花次之,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菜田蓟马数量较少。邻作为葱、蒜等,或者苜蓿、红花、向日葵等植物的烟田发生重,豆科作物的次之,邻作为禾本科作物的较轻。
灌溉可抑制烟蓟马的发生。一般在干旱地区,灌水后若土面板结,可阻止若虫入土化蛹,土里的蛹多不能羽化出土。
(四)天敌。烟田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是花蝽、姬蝽、草蛉、蜘蛛等。
烟蓟马与蕃茄斑萎病发生的关系。蕃茄斑萎病是蕃茄的一种重要病毒病。传播TSWV的媒介是蓟马,主要是烟蓟马。蓟马是蕃茄斑萎病毒的贮存器和传播介体。波兰1950年发现烟蓟马传播TSWV,TSWV病是波兰东南部地区烟草整个生长季节发生普遍的病害。TSWV病在其他植物上很少发生,但在烟草种植区,除烟草外,番茄和(Galinsoga parviflora)(一种杂草)上也有发生。烟蓟马在当地有二个亚种:(Th. tabacicommunis)和(Th. tabaci tabaci)。(Th. t. tabaci)在烟草上是高度专化性的,且是TSWV的有效传播介体,而Th. t. communis在烟草上发生很少,也不传播TSWV。
传播TSWV的烟蓟马和西印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sularis)有两种重要特性:第一,用感病植株饲养成虫时,成虫不感染病毒,且终生都不携带病毒。为使其成为带毒者,必须从若虫期就用感病植株饲养。带毒若虫发育成的成虫,终生都能传毒;第二,蓟马的若虫不能立刻将病毒传给健株,而要经过一个特定的时期。取食到传播开始的时间西印花蓟马为4~9 d,烟褐花蓟马(F. fusca)为4~12 d,烟蓟马为4~18 d。烟蓟马贮存TSWV的时间为30 d,烟褐花蓟马为43 d,F. schultzei为24 d。
若虫感毒与若虫在病株上取食持续时间有关。感毒最少需要30 min,在病株上取食5~15 min不能感毒。感毒个体百分率随其在病株上取食时间延长而增长,如取食时间为15 min时4%的个体感毒,1h时33%的个体感毒。
蓟马的卵不能传递TSWV。
TSWV的流行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一是病毒侵染期与番茄植株发育期相吻合,二是带毒烟蓟马个体数量多,三是天气少雨、干燥、温暖。番茄植株最易感染TSWV的时期是出苗到4~5片叶时。TSWV病发生的决定因素是越冬带毒蓟马的数量。大量越冬带毒的蓟马使番茄在苗期和大田伸根期就感染上了病毒,这就形成了番茄整个生长期的发病中心。
在番茄生长期,制约烟蓟马传播TSWV的决定因素是气温。温度高于30~35 ℃时,传播率下降。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清洁田园,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落叶,并加以处理,可减少虫源;勤浇水,勤除草,可减轻危害。
(二)化学防治。可选用24%万灵、5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40%二嗪哝乳油防治蓟马。
十三、黄守瓜
守瓜类属鞘翅目,叶甲科(Chrysomelidae)。俗称瓜萤、黄萤、瓜叶虫,是瓜类的重要害虫。
我国已知的守瓜有15种,其中主要的有3种。
黄守瓜(黄足亚种) (Aulacophora femoralis chinensis Weise)、国外分布于日本和越南,国内北起吉林(白城子),南迄广东海南岛,西界四川西已 东达沿海各省均有分而 北京八达岭以西,甘肃兰州以西未见。另一亚种黄守瓜 (黑股亚种)国外分布于日本。国内仅台湾有分布。
黄足黑守瓜(A.cattigarensis Weise)国外分布于日本、越南和印度。国内分布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偏于南方。
黑足黑守瓜(A. nigripennis Motsch)国外分布于日本和越南。国内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和台湾。
上三种守瓜,以黄守瓜黄足亚种分布广,发生量多,在华东和华南为害严重,华北次之。黄足黑守瓜和黑足黑守爪发生量不及黄守瓜黄足亚种多,为害也轻,常见为害丝瓜。
以下重点介绍黄守瓜黄足亚种。二种守瓜的形态简介见表6-19。
黄守瓜寄主植物以葫芦科瓜类为主,如西瓜、南瓜、甜瓜、黄瓜、冬瓜、胡瓜等,成虫还可取食十字花科蔬菜、豆类、柑橘、桃、李、梨等。成虫早期为害瓜类幼苗和嫩茎,以后又能为害瓜花及幼瓜。幼虫主要在土中为害瓜根,常造成瓜苗死亡,同时也能蛀入地面的瓜果内为害,引起腐烂,对瓜的品质和产量都有很大影响。

图6-22 黄守瓜
(蒋金炜摄)
形态识别
黄守瓜(黄足亚种)
成虫:体长8~9 mm,椭圆形。除复眼、上唇、后胸腹面、腹部等处黑色外,其他部分橙黄色,有光泽。复眼圆形。触角丝状,约为体长之半。前胸背板宽倍于长,有细刻点,中央有1个弯曲的横凹沟,四角各有1根细长刚毛。鞘翅基部比前胸宽,中部两侧后方膨大,翅面密布刻点。雌虫腹部较尖,尖端露出鞘翅外,末节腹面有1个“V”形凹陷。雄虫腹部较钝,末节腹面有1个匙形构造。
卵:直径0.8 mm左右,近球形,黄色,孵化时变为灰白色。表面密布一层多角形网纹。
幼虫:老熟时体长11~13 mm。初孵化幼虫为白色,以后头部逐步变为褐色,前胸背板黄色,胸腹部黄白色。臀板长椭圆形,向后方伸出,上有圆圈状的褐色班纹,并有纵行凹纹4条。
蛹:体长9 mm左右,纺锤形,乳白带淡黄色。翅芽达第5腹节,各腹节背面疏生褐色刚毛。腹末端有巨刺2个。
表6-22 黄足黑守瓜和黑足黑守瓜成虫形态比较
种类
黄足黑守瓜
黑足黑守瓜
体长
5.5~7.0 ㎜
6.0~7.0 ㎜
体色
复眼、上颚尖端和鞘翅黑色,其余均为橙黄色或橙红色;触角黄褐色,足黄色
复眼、上唇、鞘翅、中胸和后胸腹板、侧板黑色,触角黑色,足黑色,其余均为橙黄色或橙红色;
雄虫
雌虫
尾节
中叶长方形,表面中央有1条很深的纵沟
中叶长方形,表面平坦,微凹
腹片
末端中央两旁弯凹
末端呈弧形凹缺,正中有时成1小尖角,有时不明显
生活史及习性
北方一年发生1代,湖北武昌、江苏南京和上海以1代为主,部分2代,江西南昌、福建2代,广东、广西2~3代,台湾3~4代。以成虫在背风向阳的杂草根际、落叶下、土缝间及瓦砾下潜伏越冬,常有群集性,在不同的越冬场所死亡率不同,以土缝穴内越冬的死亡较少。越冬成虫在O ℃以下全不活动。通常冬季温暖时,也会离开越冬场所外出活动,甚至还能取食。当土温达6 ℃时越冬成虫开始活,10 ℃时全部出蛰,但常因春寒低温而冻死。出蛰的成虫先分散在背风向阳的作物、杂草上活动,后随气温上升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在菜园、果园内取食嫩叶,至瓜苗出土或移栽后,再迁飞至瓜田为害。全年以5月上旬至 6月中旬为害瓜苗最盛。
在一年发生1代的地区,如湖北武昌,越冬成虫翌年3月下旬开始外出,5月上旬至6月中旬及6月上旬有两次产卵盛期。卵于5月中旬开始孵化,6月中下旬幼虫盛发,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化蛹,以6月下旬最盛,7月羽化,7中旬最盛。发生二代的地区,如江西南部越冬成虫翌年3月下旬到4月初开始外出,5月上、中旬产卵,5月中、下旬孵化,6月末至7月上旬化蛹,7月上、中旬羽化,7月中、下旬产第二代卵。7月中旬末至7月末卵孵化(其发生数量比第一代少),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成虫越冬。
成虫喜阳光,清晨露水干后开始在叶面上活动,上午8~10时及午后15~17时活动最盛,清晨露水未干和黄昏则较迟活动,晚上停息于瓜田附近的作物或杂草上。阴天活动迟钝,雨天不活动,雨后天晴往往因饥饿而造成大量为害,嗜食幼嫩组织。成虫飞翔力强,感觉灵敏,稍受惊扰即坠落一段距离再展翅飞逸,并有假死性和趋黄色的习性。成虫取食瓜类幼苗的嫩叶及咬断地面的嫩茎,瓜苗在4~6片真叶以前,受害最严重。成虫为害瓜叶时常以身体作半径旋转咬食一圈,然后在圈内取食,使叶片残留干枯环形或半环形食痕或圆形孔洞,此为黄守瓜为害的特征;瓜长大后,茎叶老硬,此时仅吃叶的表皮,又能食害瓜花和幼瓜。雌成虫一生可交尾多次。据西南农学院报道,越冬成虫外出后,便可交尾,雌虫一生可产卵150~2 000多粒。卵多产在寄主根部附近的土表凹陷处,成堆或散产。产卵地点与深浅,随土壤种类、寄主须根深浅等而不同。以壤土中产卵最多,黏土次之,沙土最少,寄主须根浅者卵离土面浅,深者离土面深,一般在5cm左右。成虫寿命约达1年。
日平均温度在15 ℃时卵期为28 d,在16 ℃、18 ℃、20 ℃、29 ℃时分别为25 d、18 d、16.3 d、9 d。
幼虫在土中生活,孵出后在瓜根附近活动,先吃根毛,后吃支根、主根及茎基。成长后则蛀入根部或近地面茎内为害。幼虫蛀食主根后,叶子瘪缩;蛀入茎基则地面瓜藤枯萎,全株枯死,一株食尽后又迁至他株为害。除根外,幼虫还能蛀食地面的瓜果,且常引起腐烂而不堪食用。葫芦科植物为守瓜幼虫的重要寄主,若无此科植物为食料,即不能发育。幼虫最喜食甜瓜,其次为菜瓜、西瓜和南瓜,在丝瓜根中很少能完成发育。幼虫在土中深度一般可达6~11 ㎝。耐饥力强。幼虫生长以壤土中最好,黏土次之。幼虫共3龄,幼虫期19~38 d,平均30 d。老熟后多在瓜根附近土中10~18 ㎝深处作室化蛹。蛹室内壁光滑,入土深度与土壤湿度有关,积过水的地多在5~7 ㎝,地面土壤干燥的则在8~12.5 ㎝处。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黄守瓜是喜温好湿的害虫,成虫产卵、卵的孵化,在适温条件下,要求较高的相对湿度。成虫2O ℃开始产卵,24 ℃最盛,气温达到此种范围湿度愈高,产卵愈多。春季降雨早产卵提前;反之延迟。每次降雨后,田间卵量常激增。卵喜湿耐水,在100%的相对湿度,孵化率为100%。温度25 ℃、相对湿度低于75%时不能孵化,故成虫产卵期间气温变化、降雨早晚和雨量多寡,是影响当年虫口多少和发生早晚的重要条件。
(二)土壤。就土质而言,一般壤土和黏土易于保水,适于此虫产卵,卵的孵化率高,并且化蛹时易于作蛹室,还有利成虫羽化出土;砂土则不能保水保湿,不利产卵和卵的孵化。
(三)耕作制度。种植冬作的地区 若将春季的瓜苗种植在冬作间,常可减轻受害程度。据华中农学院1961年调查,在武汉地区瓜与甘蓝、芹菜及莴苣等间作,瓜的受害程度显著降低。间作的植株愈高,瓜苗受害越轻,这可能是由于机械遮蔽之故。
防治技术
应抓瓜类幼苗期,防止成虫为害和产卵,这是防治黄守瓜的主要关键。
(一)温床育苗。利用温床育苗,提早移栽,待成虫活动为害时,瓜苗己长大,可以减轻为害。
(二)适当间作。在瓜苗期有间作习惯的地区可选用适当的间作,如和芹菜、甘蓝及莴苣等间作,以减轻为害。
(三)防止成虫产卵。在瓜苗附近土面上撤草木灰、麦秆、茅草、糠或木屑等,可防止成虫产卵,起保护瓜苗的作用。
(四)药剂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800~9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4 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2 000倍液喷杀成虫。如对成虫防治不彻底,仍有幼虫为害瓜苗根部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 500~2 000倍液浇瓜根,或用茶子饼掺入粪中浇在瓜苗根部附近(把茶子饼捣碎用沸水浸泡,调成糊状再掺入粪水中),每亩用茶子饼20~25 ㎏。
此外,在结瓜后用麦秆等物将接触地面的瓜果垫起,可避免幼虫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