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气的美容院名字:中考文言文(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6:55:29

三十一、(兰州)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     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发闾左谪戍渔阳           闾左:                           

(2)度已失期                 度:                             

(3)会天大雨                 会:                              

(4)宜多应者                 宜:                             

11.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                                                       

    必然性: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               纳: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4.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4分)

                                                                        

                                                                        

 

答案:

   9.(3分)D

10.(4分) (1)指代平民    (2)估计、揣测      (3)适逢、恰巧遇到   (4)应当

11.(4分)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2分)(意思对即可)

(二)(11分)

12.(3分)  (1)接受     (2)长,此指身高      (3)仔细、详细

13.(4分)

(1)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2分)

(2)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分)

14.(14分) 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2分)

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1分)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1分)

 

 

 

三十二、(乐山)

文言文阅读(12分)

荀攸传

    苟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

了。

12.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董卓无道,甚于桀、纣    于:            

②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    以:            

14.翻译下面这个句子。(3分)

    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答:                                                                            

]5.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答:                                                                 

 

答案:

   12.(3分)①主持、掌握    ②适逢、碰到

    (答对1个小题2分,答对2个小题3分)

13.(3分)①介词,表比较,过    ②连词,来

    (答对1个小题2分,答对2个小题3分)

14.(3分)这个过去的官员脸色不正常,恐怕会有奸诈。

    (给分点:“非常”“色”“奸”各1分。色,可翻译为神色、表情。奸,邪恶、

    狡诈。全句语意不够顺畅,酌情扣分)  

15.(3分)荀攸是一个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爱憎分明、忠君爱国、心系百姓、临危不惧的人。(答到两个方面1分,3个方面2分,4个方面及以上3分)

 

 

 

三十三、(连云港)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目似瞑 (2)将舐其喉 (3)信不诬哉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答案:

   9.(2分)(1)鼻烟(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

10(3分)B

11.(3分)D

12.(4分,每小题2分)(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

13.(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1分)。

 

 

 

三十四、(临沂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6.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比

③时时而间进         间

④天下之疾犬也       疾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译:                                                                               

8.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答:                                                                              

                                                                                    

9.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答案:

   卒政府里                      6.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8.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

9.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三十五、(南京)

【古文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②自是数年之后(        )

8.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安用重法邪?

译句:                                                       

1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1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

 

答案:

 

 

 

三十六、(南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 3分)

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②! ”上曰:“吾亦欲东③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④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上:指汉王刘邦  ②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20.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    ②诸将亡者以十数(    )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    )      ④上许之(    )

2 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22.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3分)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韩信随着“亡者数十人”而离去,其原因在于他看不到自己被刘邦重用的希望。

    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这一细节写出了萧何急于要追回韩信的迫切心情。

D.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言听计从,说明汉军的实际领导人是萧何而不是刘邦。

23.根据上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韩信最终被刘邦以隆重的仪式拜为大将,其原因有哪些?  (3分)

                                                                           

                                                                           

 

答案;

   20.①估计②计数(让算)  ③为王(称王)  ④答应(每小题1分,共4分)

21.(大王您)倘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3分)

22.D(3分)

23.(1)韩信自身具有“国士无双”的真才实学;(2)萧何极力举荐;(3)刘邦对人才的需求及

    其对萧何的充分信任(以上意思对即可,共3分:

 

 

三十七、(宁波课改)

文言文阅读(16分)

   (一)

   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的词。(2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②今齐地方千里 ▲

   △ △ △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

   20.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

   ▲

   21.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

   ▲

   (二)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节选自苏洵《谏论》)

   22.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且告之曰(将要) B.跳而越者与千金(给予)

   △ △

   C.顾见猛虎(回头) D.而越之如康庄矣(宽阔平坦的大道)

   △ △△

   23.下列句中加△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B. 能跳而越此

   △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乃记之而去

   △ △

   C. 不然为怯 D. 其怯者犹未能也

   △ △

   士卒多为用者 其真不知马也

   △ △

   24.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内涵丰富:对勇者而言,是指 ▲ ;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 ▲ ;对怯者而言,是指逃命。(2分)

   25.本文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情势驱使他罢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2分)

答案:

   (一)18.①确实,的确 ②土地方圆(2分。每格1分)19.译文:众大臣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2分。其中关键词“面刺”1分)20.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2分)21.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2分)

   (二)22.A(2分)

   23.B(2分)24.耻怯(面子)奔利(金钱)(2分。每格1分)25.例如:①这种观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情势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制约作用,因而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不然,怎么会有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人呢?③对人要作具体分析,有的人是环境的奴隶,而有的人敢于挑战环境,因此,不能一概而论。(2分。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十八、(宁波非课改)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弗之怠                                (2)走送之

  (3)未尝稍降辞色                          (4)俟其欣悦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B、弗之怠(指代抄书)

  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之道(的)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0、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分)

 

 

 

(二)(10分)

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

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好饮酒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抚掌曰                        (4)此天以授陛下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2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17、(1)懈怠(松懈、怠慢)(2)跑  (3)脸色(神色)  (4)等待(等到、等)(4分,每小题1分)

18、C (2分)

19、(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的(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些知识)。(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2分,答出“学习刻苦”或“求学诚心”给1分,答出“尊敬老师”或“守信用”给1分)

21、(1)喜欢  (2)听到  (3)拍(击) (4)授给(给、给予)(4分,每小题1分)

22、B (2分)

23、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加重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2分,意思符合即可)

24、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2分,答出“热爱读书”或“喜欢饮酒”给1分,答出“性情豪放”或“性情不羁”给1分)

 

 

 

 

 

三十九、(攀枝花非课改)

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0小题(6分,每小题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9、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环而攻之而不胜

    A、以                              B、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于                              D、而

        曹操比于袁绍                         择其善者而从之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8A  9D  10C

  

 

 

四十、(黔东南非课改)

口技(节选)(8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2、把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2)

 

答案:

   11 (1) 虽:即使。

(2)名:说出。

12、(1)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 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