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东路40号怎么去:<镇平县志>关于镇平人由来的详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6:31:49
: <镇平县志>关于镇平人由来的详细........
用户:shuqing86
昵称:聆.聽.雪
彩虹号:3329610
群组职务:正式成员
  • 加为好友
  • 发送留言
 时间: 08-05-19 05:28:34     举报本楼 楼 主 Top

本文节选自刘剑朝 阎英明主编的《镇平五千年》书,本段作者杨树礼。
做为镇平人,不能不了解镇平的历史,篇幅有点长,希望想了解镇平历史的朋友慢慢看




剌客摘录


1 镇平人来自洪洞大槐树

镇平在六七十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先民们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它在西周以前属吕国,春秋初期为楚所灭,战国时期秦攻楚,设南阳郡,自此县域一直隶属之。西汉初置涅阳,安众二县,并为候国。隋改涅阳为课阳,唐初废课阳放穰县。金末,始析置镇平县,进士,诗人元好问任首任县令。按古代官制,一个县一万户以上称县令,不满一万户为县长。当时按全县一万户,每户五人计算,人口当在五万人以上。
镇平自古人才辈出,著名的有东汉二十八宿之一的大将刘隆,政论家左雄,名臣宗均,医圣张仲景。三国蜀汉长于外交的大臣宗预,晋高尚之士刘磷(去石换马旁)之。南北朝时期南朝大学者刘之遴,宗懔,大画家宗炳,名将宗悫等。这些名人的相继出现,为镇平增添了耀眼的光辉。
就在这块资源丰富,盛产粮棉的肥田沃土上,就是在这块文化发达,名人辈出的灵秀之地,在明清两代特别是明初,为什么还从山西洪洞县等地陆续大量的向镇平移民呢?
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了六百多年,而人们对这段往事却世代相传,讲述如昨,记忆犹新。
走遍镇平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一谈起这个古老的话题,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都会背诵这样一首歌谣: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老家名字叫什么?山西洪洞老鸹窝。
六百年来,透过往昔的烟雨和散去的浓雾,通过对有关移民文字记载和实物考证后,我们从中了解了真相,可以肯定的说,镇平大部分人都是从山西洪洞移民过来的。根和家就在山西的洪洞县。
如果把镇平的移民历史放在南阳,河南或者更大的时空里透析的话,那么,就会弄清它沉重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文化现象。

2 沉重的历史背景


明王朝初年,朝廷便商定由山西和江浙一带向中原地区移民,落户垦荒,发展生产。南阳成为移民的重点区域。
为什么富庶的南阳需要从外省迁入移民呢?当地人都到哪里去了?
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元末明初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当时山西的省情,才能找到移民的根本原因。
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国当皇帝算起,到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亡国,元朝只有89历史。在元代,宫廷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由于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政权不稳定,政治不清明,文官不能治国,多数贪赃枉法;武将不能安邦,大多横行霸道。各级官员鱼肉百姓,官府的赋税征虐,豪强的暴敛侵掠,逼得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河南是这样,那么南阳各地更严重。为什么?因为地处中原,成了元朝统治的腹心之一,也就成了横征暴敛的重灾区。史料记载,境内的百姓国不堪负重,或逃离家园奔走他乡,或缺衣少食冻饿而死,导致了人口的锐减。
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造成了民不聊生,田地荒芜。旱灾,蝗灾和瘟疫按踵而至,而且持续多次发生。瘟疫的流行更可怕,发病时,迅速传染蔓延,使整村整村的人死净,成为无人村。
由于元朝统治腐败,天灾频仍,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天长日久,苦难深重的百姓忍无可忍终于酿成了元末的农民大起义,很快成了燎原之势,在各路起义军进行反元大战的时候,南阳人王权,张春遂等人立即响应,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各地反元的义士纷纷参加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几万人。
王权起义军首先占领邓州城,北上攻占镇平,南下攻克唐河,接着,义军乘胜攻占南阳,一时间,南阳红巾军威名大震,引起了元明朝廷的恐慌,元顺帝急忙派重兵前来镇压义军。
红巾军与元大将矢剌巴都所率的数万精兵,在襄宛之间相持苦战,激烈争夺。1352年三月,王权兵败,退守襄阳。五月,矢剌巴都又攻陷襄阳,王权被俘,英勇就义,南阳红巾军起义宣告失败。
元军在南阳各地杀人无数,使南阳的人口再度减少。
至正二十年(1364)十二月,朱元璋在平定了各路义军后,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定国号为明,改元洪武。
明王朝初建,为了统一华夏,进行了北伐中原的战争。之后,明朝廷内部为了争夺皇位,朱棣又发动了“靖难之役”,曾在境内进行过“拉据战”,这也是造成南阳人口减少的又一个原因。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人口仅有521户,2943人。与金末相比,户下降了近20倍;人口下降了17倍。
移民成了明王朝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南阳成了明王朝初期关注的一个重要地区。
而镇平也需要移民来充实发展。

3 移民的历史记载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统治就要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而恢复和发展生产,人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从那里来?这就成了一件十分紧迫的大事。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深知农民和土地的重要性。针对“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的情况,他在采取徙富民,抑豪强,减免赋役等措施的同时,决定移民屯田,奖励开垦,于是,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之举。
(一)朝廷上下形成了共识
朱元璋非常关注“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带来的恶果。针对中原等地的情况,他于洪武三年在河南设立司农局,又令诸军屯粮,减免租税,向农民发放耕牛,种子等,但因人口太少,这些措施难于落实。
在这种情况下,他召集群臣商议移民之事。户部郎中刘九皋上本章说:“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
朱元璋考虑到当时山东进行的战争较多,不宜从山东移民,过后曾谕户部郎中杨靖曰:“山东地宽,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
于是,一个分批分期的规范宏大的移民计划在晋南开始实施了。
(二)山西当时的情况
明初,决定从山西向中原移民,那么当时的山西是个什么样子呢?
首先,山西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在四关锁土的环境里,这里形成了相对而言稳定,局势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繁衍。
其次,当时由元将扩廊木耳(绰号王保保)镇守,此人骁勇善站,足智多谋,手下兵多将广,战斗力较强,并且后备兵员多,粮草充足,曾在豫陕鲁和两淮镇压过红巾军,所到之处,每战必胜,是义军的强劲对手。洪武元年八月,徐达,常遇春北伐占领元朝大都后,才奉命挥师入晋。当时,王保保带兵离开太原去援救大都,行到保安州,才闻知明军正袭击太原,他急忙回军,在途中遇到明军,双方展开激战。是夜,明将袭营,王保保仓皇出营,仅率十八骑逃到大同。次年正月,徐达率军攻大同等地,山西全境平定。明初的“靖难之役”也没有波及山西的记载。没有战乱,是造成山西人口增多的一个原因。
再者,山西在那些年正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于是便呈现出人丁兴旺,经济发达的状况。也有中原一带的人听说山西富庶,有吃的而且不打仗,生活比较稳定,于是纷纷流徙山西定居。
由于上述的几种原因,当中华大地人口天平严重失衡时,素有雄才大略的洪武帝及其以后的永乐帝决定由山西向中原等地移民,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三)洪洞县及大槐树
说起移民就离不开洪洞县,说洪洞县少不了提及大槐树和老鸹窝,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
洪洞县地处山西省的南部,临汾盆地的北端,明属平阳府。洪洞原为候国。西周宣王姬静的小儿子沿父,于周幽王时被封于杨地建立杨国,为候爵。杨候的子孙以国为姓。晋国灭杨后,将杨地作为晋国公族羊的采邑。。秦汉时为杨县。隋义宁二年,取城南洪崖,城北古洞名,始改称洪洞县。
该县东枕太行,西倚吕梁,北达幽燕,南通秦蜀,为“晋之锁钥”。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三晋雄邑”之称。
洪洞县地处平原,交通便利,盛产小麦,棉花,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选择在这里作为向外移民的重点地区是非常明智的,也是十分有利的。
洪洞县之出名,与大槐树有很大的关系。作为移民的历史见证,它根植在洪洞县北贾村广济寺院内。这广济寺与大槐树便成了洪洞的一大景观,它的名字随着迁往各地的移民面传扬远播。
广济寺院内有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树。官道从树阴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杈间构筑鸟巢,密密匝匝,甚为壮观。清代,因汾河洪水泛滥,广济寺被水冲毁,大槐树也被水冲走。但后来又滋生出第二代,第三代槐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这棵古汉槐,就是移民后裔常常述说的大槐树。
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就是人们常说的老鸹窝。
当年在这棵大槐树下,明王朝设立了移民局,派官员驻在此处,给外迁人员发放路引,川资及办理有关手续,这里实际形成了各府县移民的集中和出发之地。
那时,被迁民众出发前,皆汇集于这棵大槐树下,倾诉离情,祭奠故土,他们将大槐树及树上的老鹳窝铭记脑际,作为告别家乡的纪念。此时此刻,他们或捧几把黄土,或拣几片树叶,或将槐种带往新迁地种植,并将迁民史传诸家人后世,让后代了解大槐树与家庭宗亲的历史渊源。南阳石桥的槐树湾,镇平贾宋的槐树街与石佛寺的老鸹窝村就是明证。
就这样,洪洞县是“根”,大槐树是家,在中原地区流传开来,成了一个民族的记忆。

4 移民的规模与步骤

明朝移民的方法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
遣返即是把在战乱或灾荒年代逃到山西之民,先行遣返回原籍。
军屯即籍民为军,选民丁立都卫,置卫屯田。
商屯即招募商人到人稀地广的地区开垦荒地,向官府交纳粮税,然后回原籍引做买卖。
当然,更大规模的则是民屯,'移民就宽乡’,使丁多地少地区的农民,得到充足的粮食。
关于大规模的移民,洪武朝有11次,永乐朝七次,期间及其后,规模较小的移民很多不见于著录。
明王朝移民的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从人多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多的地方。开始时移民的重点是“有丁无田”或“丁多田少”的农民。无田者被召到荒芜的田地垦辟,官府每户给地十五亩,又给桑地二亩,有余力者不限顷亩。对于屯田的移民,官府给以牛,种子和路费,还免赋税三年。在定额之外不起科(即永远不征收租赋),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地剌激了移民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荒地垦殖的速度。
最初的移民是举家迁徙。经过几次实践,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制定了移民条件,即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迁民的范围是晋中,晋南的平阳,潞安,泽州等地,逐步使移民形成了正规化,制度化。
据传,专办迁民事宜的后军都督佥李恪曾设下一个骗局:即先在其它府县放风,说各县都是应迁地,惟有洪洞之民免迁,各府县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想方设法搬至洪洞县境。然后又贴出告示说:凡愿迁之民在家等候,不愿迁者可到广济寺大槐树下报到,办事有关手续。于是,在短短几天之内,洪洞县大槐树下聚集了十几万百姓,就在这时,官府早已调集的官兵,一举将广济寺团团包围,不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走,当时,官兵手持枪刀皮鞭,四面合围,边打边吆喝,百姓挤挤躲躲,哭喊之声动地。十几万所迁之民被绳索绑起来,成串成串地押送外地。尽管这个故事说法不一,但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可从“背手”“解手”的方言里得到印证。
迁民们被绑后,眼望着大槐树和老鸹窝,很多人流着眼泪哭诉道:“老鸹还有个窝,我们连个窝都没有了”。于是,大槐树,老鸹窝,便深深地印在迁民的脑海里,几百年代代相传达室而不衰。

5 洪洞县移民迁镇平

就这样,洪洞县民几千里艰难跋涉,迁到南阳后,即分散到各县去。
南阳各地当时从山西迁来了诸多居民,这些居民有两个特征,一是无地,少地的农民足迹遍及各州县。二是有技术,有文化的迁民,尽管这部分人很少,但对于改变当时的面貌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山西农民,迁入河南各地后,成为拥有土地的小生产者或民屯中的生产者,其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人田增多,调整了劳力结构
明朝初期,南阳各地或'荒无人烟’或'居民鲜少’,经过多次的迁民,使南阳各州县的人口得以增加,改善了当地的劳动力结构。
明洪武二十四年,镇平县有997户,8666人。与正德十六年相比较,户增长了近1倍,人口增长了近3倍。
(二)耕地面积的增加,使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遥想当年,成千上万被迫背井离乡,经过长途跋涉到镇平的山西移民,到达所分的地区后,举目无亲,面对荒原,或夯土为墙,结庐而居,或住进别人的村庄房舍,修整道路,烧杂草,依靠官府发给他们的有限资金和种子,耕牛,开始开垦荒地,种植庄稼,进行艰苦的创业活动。
移民来到县里后,官府分给的15亩土地和2亩菜地。而实际情况是:肥田沃土,一片连着一片,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有了土地意味着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于是,全县刮起了一股占地热潮。有的人家,牵牛犁沟占地,围着地块犁上一圈,地就归自己了。有的人家在地里栽上木桩,写上名字,证明他就是这块地的主人。有的人家,沿地边挖沟堆垅,别人一看地里的痕迹,就到别处去了,有的人家,种地先在土地的周边种,里面的土地待以后再去开垦。虽然各家占地的方法不一,但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地多了,能多打粮,增加收入,使自己富裕起来。
在县里流传着不少占地的故事:贾宋镇湾张村张氏始祖张茂,从洪洞县迁居凤凰山旁时,面对荒无人烟,大片的土地,他就骑着马到处占地,往北至内乡马山口;往南至邓州;往西至凤凰山西,用马蹄踏下一个个张记,马跑累了,张不再跑了,这一带的土地就归他所有了。
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全国的垦荒面积迅速增加,明初到明中叶一百多年的时间,南阳各县移民逐渐增多,开垦荒地,种植各类庄稼,栽培桑,枣等,农民国家收入大为增加。
从上所述,移民到来后,通过辛勤劳作,使南阳境内五谷丰登,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三)以迁民的姓氏命名的村落,促进了村镇建设
随着迁民的移入,镇平人田增加,又渐趋繁荣起来。
据史料记载:明初因县户口少,曾一度入南阳,后明王朝派遣千户秦艺招抚流民,加上山西洪洞移民,人口增加又复县置。
山西洪洞移民到镇平安居后,建起了许多以姓氏命名的村庄。现仅举全县部分村镇为例:
黑龙集沙河刘:明洪武二年(1369),刘姓由山西洪洞县索布刘村迁此,因居沙河边,故名。
大余营:明万历年间(1573-1619)余弘道由山西洪洞县迁些建村,故名。
石佛寺镇李营:又名老鸹窝。明洪武四年(1371),李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一人移居高丘先师庙。后裔李德生为清进士,曾任云南东川府知府。
老毕庄:明初,毕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
赵湾:明成化年间(1465-1487)赵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居于赵河(时称涅水)河湾处,故名。
吕湾:明嘉靖年间,吕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单营,大仵庄,贾寨各姓都是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所建的村庄。
姜庄,陆湾,党庄各姓均系明嘉靖年间(1533-1566),由山西洪洞县移民所建村庄。
贺庄,小毕庄:贺,毕二姓于明代中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名村。
马庄乡太山庙高家:明初,高王二姓由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中有庙,故名。迁此后,后裔勤于耕织,刻苦读书,先后有高建章,高建盈于清代中举人。高麟超中进士,曾任四川汝川县知县。
尤营:明初,尤姓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簸箕杨:明天顺四年(1460),杨安理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会做簸箕,故名。
小碾王:明成化年间,王姓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兄弟分家时分得一盘石碾而得名。
贾宋镇首级李:又名手巾李。明代,李姓由晋东迁此。始祖李岳,字彩华,号依岛,又号狩觐,远近呼为依岛李家,后又称狩觐李,讹为首级李。
闵河:明永乐三年(1405)闵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居于黑河边,故名。
申寨: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申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环村筑寨,故名。
师洼:明正德年间(1506-1521),师裕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范店:明万历年间(1573-1620),范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开一小店而得名。
沟王:明成历年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居于沟边而得名。
张林:明洪武年间(1368-1398),张德林,又名张家林,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简称张林。会榨油技术,生产的芝麻油,称“林麻油”,为镇平特产之一,清代已出口销售。
杨营乡打雁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有打雁技能,故名。
李家营:明正统年间(1436-1449),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城郊乡桐树湾丁家:明初,丁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临河湾处,桐树成林而得名。
任家庄:明万历年间,任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柳泉铺镇小水沟:明初,水姓(回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南有一小水沟,故名。
老庄镇老夏营:明永乐年间,夏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卢医镇李沟:明洪武三年(1307)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地处深沟,故名。
周堂:明洪武年间周姓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麻营:明成化年间(1465-1487)麻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田河:明嘉靖年间,田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南有条小河而得名。
杨堂:明代中叶,杨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东有一坐倒座堂而得名,严陵河经村西折而向村南流过。
卫家,河北李:为卫,李二姓于明万历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所建的村庄。
大何营,牛沟:明嘉靖年间何牛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所建的村庄,牛姓因居于沟旁而得名。
铁匠营:明成化年间,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而建的村庄。因村民会铁工技术,故名。
安子营乡何寨:明成化年间,何全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环村筑寨,故名。
周家庄:明成化年间,周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与赵姓相邻而居,称周赵庄,后因周姓人多,遂改为周家庄。
程竹园:明万历年间,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宅边植竹成园,故名。
孙庄:明时,孙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彭营乡北李庄:明万历年间,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阎庄:明万历年间,阎景成,阎景和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南王庄:明万历年间,王九全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东北有株高大的橡子树,名橡子树王庄。后为区别于背王庄,故名。
大郭庄:明时,郭亮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为区别于小郭庄,故名。
冯庄,周庄,罗李沟,杨寨均系明时冯,周,卢,李杨各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所建的村庄。
遮山乡来沟:明洪武初,来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位于遮山主峰西侧沟壑中,故名。
大梁洼:明代,梁姓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兄居此建村,称大梁洼,弟居另一处建村,称小梁洼。
岳庄,王沟,李庄:岳,王,李姓分别于明成化,万历,嘉靖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曲屯镇安洼:明嘉靖年间,安姓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王家,高营,马洼:明成化年间,王,高,马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王半坡:明万历年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居于岗半坡而得名。
高丘镇大陈营:明初,秦,陈夫妇携带二子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后因躲兵役,长子随父迁往内乡县,次子随母姓留于此居住。历史上这里文化娱乐活跃,村民以善舞“九莲灯”而闻名遐迩。
南徐家:明初,徐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史岗:明嘉靖年间,史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谷营:明代,谷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门岗:明嘉靖年间,门生会一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居于岗坡,故名。
王岗乡小杨营: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杨姓由山西洪洞县白水村迁此建村,故名。
胡营:明成化年间,胡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渠营:明嘉靖年间,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吴营:明成化年间,吴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晁陂镇朱营:明初,朱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张营:明时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因村里人多信佛,曾名念佛张。
梁营:明嘉靖年间,梁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侯集镇马圈王:明洪武年间,高王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王姓户大以王名村。赵河自西北来,绕村东北到村南,又经涅阳故城南,向东南流。南北朝时筑马圈城。齐,梁军与魏军曾在此大战。
因山西洪洞县迁入镇平的移民建村最多,不能一一尽述。除此而外,山西其他府县迁入镇平的移民尚建有不少村庄。
张林乡马河:明永乐年间,马旦由山西稷山县阳平村迁此建村,因村紧傍小河而得名。
枣园镇陈营:明成化年间,陈姓由山西平阳府迁此建村,故名。
下户:明弘治年末,时瑚夫妇由山西猗氏县迁此落户,故名。
谭寨:明成化年间,谭镛,谭璞兄弟二人由山西曲沃县杨潭村迁此建村,后沿村筑寨,故名。村民有传统打铁技术,打制菜刀,镰刀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由于县内移民迁入,人口增加,商品交换亦日淅增多,因此,这就需要交换市场,集市也随之建立起来。

全县主要的集市有:
晁陂店:设有镇平通往内乡的驿铺。
曲家屯店:设有通往内乡的驿铺。简称曲屯。
贾宋店:为豫西南主要商品集散地。
柳泉店:设有通往南阳的驿铺,后称柳泉铺。
高丘店:明代镇平县镜的镇店。
广洋店:故址在今二龙乡的王坪村。
奉洋店:故址在今杨营乡程庙村。

6 明末清初的移民

由于明末的战乱和天灾,南阳人口锐减,境内又变得地旷人稀。这一次,清王朝没有组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许多人是自发的来到河南各地的。当时山西境内灾荒较多,由于明朝不断有人从山西迁移到河南,所以,许多人不远千里,投亲靠友来到南阳定居。
从资料上显示,镇平在明末清初的移民中,山西洪洞县的移民还是在移民人口中占比重很大。
镇平县各乡镇部分明末清初移民建村情况如下:
城关镇许家庄:明崇祯年间(1628-1645),许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徐岗:明末,徐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于土岗东边而得名。
城郊乡范营:明末,范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邢营:明崇祯年间,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于原邢姓村庄。
边庄:明末,边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八里桥:明末,张,李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东南有明万历年间修石桥一座,距县城八里,村以桥名。
老庄镇李家园: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二龙乡枣园:清康熙年间(1622-1722),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里枣树很多而得名。
石佛寺镇韩冲:明末,韩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沿岗坡起伏的较平坦处建村,故名。(剌客注:韩姓由明代由山西洪洞县迁芦医韩沟,明末,韩始祖迁高丘杨沟给杨姓地主做佃户,娶妻大仵庄仵氏,生大郎,二郎,三郎兄弟三人,三郎绝后,取狼之谐音,杨姓自此式微,后迁仵岗东黑山,口不过百。后改杨沟为韩营。韩姓由韩营分枝多地,如寺山清凉村河,冬青树沟,大陈营北山里王,老庄地担沟等,剌客的四叔因编写祖谱曾到韩冲,韩冲人承认自韩营迁出,但家谱始祖名跟韩营祖谱名音同字不同。)
薛岗:明末,薛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姜庄,尚均系明末由山西洪洞县移民所建的村庄。
张湾:明末,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于河湾处,故名。
姚营:清初,姚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曹营:清初,曹国林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晁陂镇裴营:清初,裴姓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村民会打铁技术,打制多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大杨营:清初,杨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王岗乡董家:明末,董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河西:清康熙年间,刘恩贵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东有一条小河,故名。
靳营: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靳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东李庄: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寺山乡姚片河:清代,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沿河建村。这里炭窑成片,村民以烧炭闻名,讹传为姚片。
高丘镇杨河:明末,杨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居河边而得名。
李沟:明末,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居于大沟边而得名。
朱洼:明末,朱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居于低洼之处而得名。
上王沟,中王沟,下王沟:都是清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所建的村庄。
纪家河:清康熙年间,刘进忠一家由山西洪洞县喷水河迁此,因居于纪家河边而沿用村名。
孟庄:清乾隆年间,孟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苏家:清嘉庆年间,苏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卢医镇楼子王:明末,王道远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中盖有楼房而得名。
伞匠营:明末,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民会做雨伞而得名。
张沟,韩沟,廖坡各姓均系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所建的村庄。
马洼,田洼,罗洼各姓均系明末由山西洪洞县移民建村于低洼之处,故名。
张坡,齐岗:因张,齐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时,居于岗坡之地,故名。
东张湾:清顺治年间(1644-1661),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居于河湾处而得名。
中营:清初,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居于上,下郝沟之间而得名。
刘冲:清康熙年间,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枣园镇前冯:明末,冯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候集镇土楼:清初,张姓由山西临汾迁此,因原常姓在村中建一土楼而得名。
彭营乡北王庄:明崇祯年间,王大刚,王大强,王大銮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会酿蒸白酒技术,故又名烧锅王庄。
小范庄:清初,范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为区别于大范庄,故名。
马庄乡盆杨:明末,杨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会烧制瓦盆而得名。
许家:清乾隆年间,许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黑龙集:明崇祯年间,山西商人吴桐迁此建集经营生意。因从河中捞出一黑龙爷神胎,盖庙奉祀,以庙名集。
贾宋镇焦沟:清初焦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临沟边而得名。
三潭庙:清初,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中盖有三潭庙,以庙为名。
遮山乡张庵:明末,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初搭茅庵居住,故名。
长营:明时,米姓居此,称米营。清顺治年间,池光宗由山西省迁来,村中已无米姓,改称长营。随后,张,刁,周,余,刘,宋,韩等姓迁入,沿旧称。
朱岗:清初,朱姓由山西省迁此,建村于遮山北麓岗上,故名。

7 明清其它地方的移民

柳泉铺镇沙沟:明时,杨姓在此建村,因村建在沙沟一侧,以沟名村。据《大明处士杨公墓志铭》记载:杨氏祖籍河北真定府荥水县大布村。“洪武初年分封唐王,随驾南阳卫......到此成家。杏花山傍,前依沙沟,北岸立房”
卢医镇朱沟:朱姓由山东单县瓦塔峪迁此建村于沟边而得名。
张林乡大陈营:明洪武年间,陈号由南京小西门迁此,村子初名龙树庄,后改今名。
西学:明初,李姓由山东莱州府莱县老灌村迁此,因村西有一学校而得名。
林寨:明万历年间,林姓由福建省迁此建村,环村筑寨,故名。
大候庄:明初,候姓由山东曲阜县迁此建村,故名。
杨营乡刘洼:明成化二年(1466),刘纲由陕西延安府保安县(今志丹县)迁此建村。清顺治年间,后裔刘之郎中举,曾任通州同知,蠡县知县,广东布正司理问等职。在任不畏强暴,秉公断案,有政声。
候集镇候集:明洪武二年(1369)候伯通由山东曲阜县过此建村,故名。
姜庄:明弘治二年(1489),姜姓由江西抚州金溪县十二村迁此建村,故名。
徐营:明洪武年,徐国奇由山东历城县迁此建村,故名。
宋营:明初,南京小西门宋家巷宋士艺,任明军兵马指挥,率军北征经此,看到这里地方好,后告老居此建村。
安子营乡梁寨:明洪武年间,梁普圣由山东东平府城南大梁营迁此建村,故名。
史坡:明洪武年间,史朝凤由山东济南府迁此建村,故名。
贾宋镇寺后张:明永乐年间,张姓由陕西长安县迁此建村,因居于清凉寺(已毁)后而得名。
相家:清康熙年间,相姓由北京宛平县迁此建村,故名。
柳泉铺大小沟:清康熙七年(1668)杨姓由福建省迁此,因村旁有一小溪,俗称大水沟,村以溪名。
大温庄:清康熙七年(1669)陈姓由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此,居于原温姓村内。
传信庄:又称闵营。陈姓始祖为清兵,康熙七年,被封此屯垦,同时封此屯垦的还有路,杨,郑,黄,林等姓。因当时交通不便,来往于家乡的信件集中该村,由该村派人统一传送,故名。
魏冲:清初,魏姓由湖北省迁此建村,因村处于周围高低起伏,中间平坦开阔,故名。
晁陂镇老张营:明末,张姓由山东恩平县迁此建村,初名张湾。后因后裔由此迁出,另建新村,每年回村祭祖,为区别新村,故改称老张营。
高丘镇孙湾:明洪武二年(1369),孙姓由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戕子沟村迁此,因村居于严陵河湾处,故名。
彭营乡姜范营:明弘治二年,姜克才由江西抚州金溪县十二村迁此,与范姓相邻而居,故名。
北刘庄:清顺治年间,张登科由辽宁省迁来,居于原刘姓村内。后刘洼无人,张姓仍沿用原名。
廖赵庄:清乾隆年间,赵祥德,赵祥鼎兄弟二人由南阳青华迁此,廖自成由江西南昌府新建县迁来,两姓同住一村,故名。
邓湾:清乾隆年间,邓姓由湖北邓湖迁此,因村居于河湾处,故名。
遮山乡小苏扒:明万历年间,苏姓建村,村处茂林之中,称苏林扒。清乾隆年间,李朝俊由山东曹州迁此,居住于原苏姓村内。

8 古老的传说

(一)种槐树的传说
在镇平,有不少村,街是以槐树命名的。如:大槐树村,槐树庄,槐树街等。
贾宋镇桥东村有个槐树街。据传,明初,李姓兄弟三人同迁河南,分手时,将一把宝剑分开作为记念,贾宋李姓始祖分得剑鞘称“鞘李家”,讹为“桥李家”。迁到此地后,为怀念老家洪洞,就在村里栽了一棵槐树,槐树长的又高又大,亭亭若盖,后槐树被子大风刮弯,俗称槐树弯。村民常来树下聚集,或喝茶吃饭,或闲聊谈天,成为一个公共场所,后来在修筑寨墙时才被伐掉。并以此地名命名一条街,叫槐树街。
(二)背手,解手的来历
解手在民间已成了一个通用词,意即去厕所拉屎撒尿。何以有此名词?这与洪洞移民有关。
还是在明朝初年,官吏采取欺骗手段,把老百姓骗到大槐树下后,强行让其往中原等处移民,老百姓被迫登记后,为防止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连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在途中,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但是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大多背着手走跑,其后代了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路上常有人大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尿泡”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解手”。就明白了要大小便了。此后“解手”也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三)南阳各地有句民谣云:“谁的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下的孩”。洪洞县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时,有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颧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这些楹联,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
传说官兵包围被迁移的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上砍了一刀,以做识记,后来,移民的后代小脚趾甲便成了复形。
实际情况绝不会如此。因明王朝大量迁民为的是要劳动力耕种土地,脚被砍坏了,还怎么走路?再说,脚趾砍后会长出新肉,不会成为复形。尽管如此,传说往往带有一定的神秘性,权且把它当真吧。
(四)簸箕杨村的来历
在山西洪洞一带有一个簸箕杨村,而在河南镇平西南部也有个簸箕杨村,这两个相距千里的村名,不仅仅是地理名称的相同,而且与迁民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传,明天顺四年(1460)山西洪洞县杨姓兄弟八人同进迁往河南,老八即杨安理分迁于镇平,居住于簸箕杨,世称杨八老。八老有三子,长子士才,分住于本县铁匠庄,后裔又迁居于育茂张,大徐营,草地洼等地。次子士秀分住于红龙庙杨家,后裔又迁居于杨寨,沟东,邓州穆杨营,湖北郧县,陕西洋县等地。三子住于簸箕杨,后裔又迁居于县北,内乡柏树山,邓州秦杨营等地。
杨氏宗派为:立建廷邦书太明 全定光殿思元公 修开正朝玉锡法 人善庆丕齐家兴
老八杨安理会做簸箕手艺,临走时,带着做簸箕用的尺子,锥子,大镰,拧车等工具,临分手兄长们千叮咛万嘱咐,说:“不管到了那里,要三不丢:一不丢杨姓,二不丢手艺,三不丢村名。”到河南后,老八被分迁到镇平,由官兵押送到县城西南四十里黑河西岸,与邓州接壤的地方住了下来,建村时,为了不忘老家洪洞,遂命村名叫“簸箕杨”
农忙时,八老耕种庄稼,农闲时,加工簸箕,箩头,箔罗等用具出卖,一来方便百姓使用,二来增加家庭收入。后来,这个手艺相传至今。

簸箕杨村的簸箕,用料考究,工艺精细,容量大,出糠利,而且经久耐用,畅销于豫西南,鄂西北,秦东南等地。
(五)老鸹窝村的来历
山西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上有个老鸹窝,而河南镇平石佛寺镇也有个老鸹窝村。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山西洪洞县有李姓兄弟二人迁到河南镇平县西涅水岸建村,为了怀念洪洞老家,命村名“老鸹窝”,后改称李营。但人们大多知道老鸹窝这个村名,而很少知道李营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