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新道街小学电话:『娱乐八卦』 [灰常点评]一生好入名山游:埋藏在唐诗宋词中的美好风光之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56:37
『娱乐八卦』 [灰常点评]一生好入名山游:埋藏在唐诗宋词中的美好风光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发表日期:2011-5-7 14:27:00 回复
相传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
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
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西安世园会
“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绿色引领时尚!

拉手网
中国最大的团购网站
更多品牌专区>>
大家来818这些衣服
【对我说谎试试】女主角尹恩惠同款,送皮带!
更多>>
',1)">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4:32:37  回复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
[战国] 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娴丽,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辞,所学於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美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作者:如若我是清流水 回复日期:2011-05-07 14:36:45  回复
记号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4:38:22  回复
宋玉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
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4:41:38  回复
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著名楚辞赋大家。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美貌名流千古。
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潘安和宋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大帅哥了。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4:43:37  回复
宋玉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4:47:30  回复
宋玉并非徒有其表,他同样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在文坛有着宗师级的地位。他的代表作《九辩》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堪称楚辞中的双璧。
在文学史上,宋玉还创造了好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也第一个写女性的。他对女性经典性的描述,对后世曹植等人影响非常大。
有人认为他还是第一个描写妓女的,并指出他的作品《神女赋》中的“神女”就是妓女。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4:51:25  回复
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赏识。
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时,所以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4:58:56  回复
潘安:天下第一美男
人们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5:03:18  回复
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
《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
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掷果盈车图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5:08:44  回复
潘安即西晋文学家潘岳。
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岳字安仁,今河南中牟人,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岳二十岁,时晋武帝躬耕藉田,岳作赋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为众所疾,遂十年不得升迁。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5:13:11  回复
提到美男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潘安,
古代文章比如骈体文和诗歌,为了对仗押韵、省字,把安仁的仁字给省略了。
明代的著名小说《金瓶梅》中王婆总结出完美男人的五项指标,第一点便是要貌若潘安,可见其美貌对于中国人对于男子的审美影响之大,已经变成一种千年形成的标准。
潘安成为美男的代称,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提到美男便想到潘安,即使你不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5:17:32  回复
《晋书》中用”“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来形容潘安与陆机,是魏晋第一流的文学家。
潘安诗歌名列钟嵘《二十四诗品》上品,潘安亦是西晋著名文学、政治团体“金谷园二十四友”之首,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悼亡诗》更成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闲居赋》、《秋兴赋》、也很知名。在小说中常以“貌若潘安”来形容一个人文采风流并且容貌出众。特指男性。在汉魏晋那个时代,赋写得好是文人最高的成就,潘安的《秋兴赋》、《闲居赋》、《思旧赋》文字优美,富有感情,是那个时代顶峰。

作者:princessed 回复日期:2011-05-07 15:19:43  回复
心中有诗意眼中有美景~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5:23:19  回复
悼亡诗三首
[西晋] 潘安

荏苒冬春树,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爙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蝇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彷佛,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岳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生,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静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彷佛睹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遗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己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期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馀。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5:29:28  回复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
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苏州拙政园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5:33:29  回复
纵观潘安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 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
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5:41:31  回复
卫玠(286—312.6.20),字叔宝,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年),卒于怀帝永嘉六年(312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他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理学家,初任太傅西阁祭酒,后任太子洗马。
卫玠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的街上游玩。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壁人”。

作者:ang_haha123 回复日期:2011-05-07 15:45:18  回复
m
作者:小摩托突突突突突 回复日期:2011-05-07 16:13:23  回复
技术贴马克呀
作者:navy77 回复日期:2011-05-07 17:34:16  回复
好贴啊,一定要MARK。
作者:来自变态的mail 回复日期:2011-05-07 18:36:03  回复
白帝,余秋雨三峡里写的非常有意境,。“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很有意思,这是我最爱她的一段,所以白帝城在我心中也是脱俗而深情的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9:41:20  回复
作者:来自变态的mail 回复日期:2011-05-07 18:36:03  回复
白帝,余秋雨三峡里写的非常有意境,。“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
++++++++++++++++++++++++++++++++++++++++++
感谢你的分享,余秋雨的这段文字的确很富有想象力,也很有张力,比拟的也蛮有趣,但是比起李白的诗还是显得有些繁琐而做作。
我还是比较喜欢清新、简朴,言浅意深的句子。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9:44:51  回复
卫玠出身于名门世家。祖父是西晋权臣,曾经斩杀过邓艾。卫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出落得秀美动人。
这个小少爷坐敞篷车到洛阳市区闲逛时,看见他的人都感叹这孩子是个“玉人”,招呼亲朋好友来夹道观摩,据《晋史》说“观之者倾都。”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9:48:02  回复
成人以后,卫玠更是饱受夸奖,有人说他像雨一样圆润,又有人说跟他走在一起,仿佛身边有一颗明珠,把自己映衬得像个猪头。
光是俊美,还不足以构成一个偶像明星。晋朝人不像现代人那样迷恋流行歌曲,他们喜欢凑在一起聊天,所以晋朝的偶像一定要会夸夸其谈。卫玠很会谈天,说得非常动听,而且似乎有和别人畅谈人生哲理的瘾。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9:51:15  回复
但卫玠的身体非常虚弱,是古代病才子的典型,话说多了都能病倒。他母亲为他的身体担忧,不许他和人随意聊天。
碰到特别隆重的日子,大家凑在一起,恭请他破例发言,他俯顺众情,当以通说,听众无不欢喜赞叹。名士琅邪王澄,也是个谈玄说道的高手,听到卫玠一通侃侃而谈,就当场“叹息绝倒”。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9:54:23  回复
“卫君谈道,平子绝倒”
这是魏晋时人评价卫玠善言名理的名言,流传至今。从当时人的评论中,我们可以肯定,在魏晋玄学发展过程中,卫玠是继“正始之音”,启“江表之声”的关键人物,是研究魏晋玄学理论不可忽视的。
象魏晋的许多清谈家一样,卫玠也被形容成“半神秀异”之人,不仅言辞清丽,而且相貌非凡,人们常以一睹其相貌为快。史籍里所夸张的卫玠的秀丽标致,无非表明他在魏晋名士中的地位而已。

作者:诺诺的金子 回复日期:2011-05-07 19:58:40  回复
马克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19:59:38  回复
卫玠认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人有所不及,可以情恕, 意不相干, 可以理遣。 ”意思是说, 要有宽容的度量,凡事都可以析理的方式讲清楚,不至使人们之间关系僵化。
这虽然把分析道理当作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但对于处理一般的社会关系来说,还不失为一种良方。
魏晋玄理之学,是在打破汉儒师承传授的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对汉代传统经学的破坏,卫玠这—类“风流少年”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只可惜的是,他们虽然跳出了皓首穷经的圈子,却又进入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迷宫。但它毕竟使人们从唯命的世界走向了唯理的世界。
换句话说,就是从圣人之言的世界中走山来,到达了理念世界,使人们敢于怀疑,想像,使得社会风尚为之一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变革。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09:03  回复
一年卫玠到下都城游玩,不料被无数艳丽女子争相围观,使他一连几天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
见《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卫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无数女子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玠可能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玠”的由来。
这场由美丽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可怜卫大帅哥就这么香消玉殒了,不能不令人扼腕。

作者:驿路小足 回复日期:2011-05-07 20:09:20  回复
唱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12:55  回复
古代四大美男
兰陵王:面具后的悲情王子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狰狞的面具。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16:22  回复
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很快敌人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

作者:爱的魅惑 回复日期:2011-05-07 20:17:09  回复
很美的景色与意境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19:23  回复
《兰陵王入阵曲》是歌颂高肃英勇善战的一支舞曲,它产生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围困, 齐武成帝急诏各路大军去解洛阳之围,在三军突破周军围城打援的第一道防线后,高肃亲率五百名精骑, 乘胜冲入周军重围,直抵金墉城下。
守城齐兵,军心大振,内外夹攻,溃重围、败周军,解了洛阳之围。为歌颂兰陵王,将士们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 此曲悲壮浑厚,古朴悠扬,在民间流传很快,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廷舞曲。
兰陵王入阵曲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25:08  回复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东传,唐朝将此曲传入日本。公元749年,奈良王朝女皇高野姬天皇诏令舞蹈名家尾张滨主在宫中表演后,此舞在日本民间流传更广了。
日本古代五月五日赛马节会、七月七日的相扑节会、射箭大赛等庆祝胜利时, 都要反复演奏此曲。就连宫中的重大活动和宴会,甚至天皇即位,也要演奏这个曲子。
直到现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节目表演独舞。日本古典《舞乐》一书, 封面和第一章都是《兰陵王入阵曲》。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31:44  回复
日本人将其视为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对其保留和传承有着一套十分严格的“袭名”与“秘传”制度,使得我们有幸在千年之后,还能欣赏到原汁原味、壮怀激烈的兰陵舞曲。
1986年,河北磁县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1992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后的1428年,在邯郸市文管人员马忠理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兰陵王入阵曲》从此又得以回归故里。
兰陵王入阵曲(日本历史记载图)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36:34  回复
《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
可见,兰陵王的美确是不容置移、超凡脱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44:07  回复
但是,兰陵王的美却给他带来了极大苦恼。在那个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岁月里,作为王公将相家的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
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48:44  回复
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说:“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
由此可见,兰陵王经常着狰狞假面出征并非道听途说、无籍之谈。后来,京剧中出现的“脸谱”,也许与兰陵王的面具及舞曲《兰陵王入阵曲》的影响不无关系。

作者:榴莲错 回复日期:2011-05-07 20:50:57  回复
马克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51:54  回复
兰陵王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而且忠以侍上,和以待下,在士兵和当时社会中广有威名。北齐书记载:他“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作为那个混乱王朝的皇亲国戚,能够做到没有架子、与将士同甘共苦确实难得。即使是对自己的政敌,他也能够做到宽厚以待。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0:55:13  回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人生辉煌的顶点,往往可能是悲剧开始的起点。对兰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
北朝自建国以来,短短二十八年间,就换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惨杀,一个比一个短命,一个比一个疯狂。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避祸自保,可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

作者:欢喜之初 回复日期:2011-05-07 20:59:01  回复
mark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00:34  回复
北齐后主高纬性格懦弱,与他的列祖列宗相比,荒淫有余,残暴稍次之,不过杀起自己的亲人来,却毫不手软。
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
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因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纬看来,家事是我高纬的,不是你高肃可以随便说的。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
兰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

作者:亦璿 回复日期:2011-05-07 21:02:47  回复
M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05:22  回复
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兰陵王,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
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一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乱糟糟的世界。

作者:pinkpunk00 回复日期:2011-05-07 21:08:55  回复
不顶对不起户口本上民族那一栏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15:45  回复
死前烧掉所有债券。其时,兰陵王仅33岁,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邺(今邯郸临漳县境内)以西。重要军事统领兰陵王的遇害,预示着北齐王朝的行将终结。
四年后,失去了军事支柱的北齐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灭掉,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19:00  回复
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23:39  回复
兰陵王死时正当英年。 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27:27  回复
词牌《兰陵王》
毛开《樵隐笔录》:“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韵,次段五仄韵,末段六仄韵,宜入声韵。
《兰陵王》
作者: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作者:那些年少时的梦 回复日期:2011-05-07 21:39:31  回复
m
作者:FriendOrFoe 回复日期:2011-05-07 21:44:39  回复
马克马克。以后要旅行来找攻略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46:33  回复
说到襄阳想起了郭靖
郭靖是武侠大家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男主角,和《神雕侠侣》中的重要角色,《倚天屠龙记》中也曾引述相关事迹,他是贯通《射雕三部曲》的关键人物。
他生性单纯刚直,重孝义、勤奋、爱国,具备一切金庸笔下最模范的侠义精神。他用一生来彻底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大侠的目标,他巨大的人格力量也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包括他的家人及《神雕侠侣》的男主角杨过,无形中带领他们走向正面的人生路、改邪归正的康庄大道。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51:27  回复
郭靖的一生,除了获得美满爱情与绝世武功之外,他还做了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反金、抗元。
郭靖会反金不足为奇,因为他本为宋朝子弟,金朝六王爷完颜洪烈又是他的杀父仇人,国仇家恨,一齐迸发,自然而然他成为金朝的敌人。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53:56  回复
真正郭靖引发到人生质的飞跃的事情,当为他在铁掌峰读了岳飞的《满江红》,岳飞对郭靖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他一生都是以岳飞为榜样,因为岳飞,少年时代的郭靖种下了颗深沉的爱国爱民之心。

作者:linyan1717 回复日期:2011-05-07 21:56:06  回复
楼主继续,喜欢这贴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1:58:49  回复
侠之大者是什么,是保家卫国,抵御侵略。
由此可知,郭靖实际上就是武侠世界中的民族英雄,他是金庸小说中唯一写出一生的人,《射雕英雄传》是少年时代的郭靖,《神雕侠侣》为中年郭靖,而到了《倚天屠龙记》,郭靖一家,除了郭襄之外,其余人在襄阳城破之日都以身殉国。

作者:纠结就是我2010 回复日期:2011-05-07 22:00:55  回复
mk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2:06:39  回复
襄阳之战是惨烈的,血腥的,充斥着硝烟和撕心裂肺的呼喊。
乔峰和郭靖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而死的,浩然正气,直贯长虹,他们才是武侠世界中真正的英雄。
当然论起侠气而言,乔峰则比不上郭靖。郭靖的浑然天成的侠道思想,萧峰不如。

作者:貊小袭 回复日期:2011-05-07 22:10:38  回复
m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2:19:34  回复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郭靖,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种感觉,尽管不能给人某种质量,却能给人一种抵抗世态炎凉,坦然笑看苍生的力量。
这就是郭靖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也是大侠的一生!
侠之大者,当为郭靖!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2:33:20  回复
孟浩然骑驴踏雪寻梅,是我国古代诗人的一阶佳话。
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是踏雪寻梅的典故: 张岱的《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7 22:37:12  回复
《踏雪寻梅》
曲:黄自 词:刘雪庵 |
雪霁天晴朗 腊梅处处香
骑驴灞桥过 铃儿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当
好花采得瓶供养 伴我书声琴韵
共度好时光

作者:cy80808 回复日期:2011-05-07 22:59:39  回复
马克
作者:my1bluesky 回复日期:2011-05-07 23:46:24  回复
这个无论如何要支持,像我小时候背唐诗很起劲就是因为配套的画特别好看,至今都记得那种感觉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0:24:41  回复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0:28:15  回复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0:33:58  回复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0:38:52  回复
古典诗词中,时常借用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0:51:22  回复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0:56:51  回复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1:08:44  回复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1:14:41  回复
“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作者:保佑此名没被用过 回复日期:2011-05-08 11:20:18  回复
lz辛苦了,只是越到后面,名山大川说得越少了。
另外,何时说道长安和金陵啊,这两个可是唐诗里面描述最多的城市啊。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1:28:18  回复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
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1:37:02  回复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1:42:08  回复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1:43:58  回复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1:48:28  回复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1:51:00  回复
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1:55:32  回复
碧玉
为一种含杂质较多的玉髓,其中氧化铁和粘土矿物等杂质含量可达20%以上,不透明,颜色多呈暗红色、绿色或杂色。
按颜色命名可称红碧玉、绿碧玉等。有时也可按特殊花纹和色斑进行命名,如风景碧玉和血滴石
矿物名称: 碧玉(红色、石英变种、三方晶系) Quartz var. Jasper(red) Rhombohedral
成因产状:由蛋白石经变质作用而成
著名产地:世界著名产地有西南非洲等地。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00:32  回复
碧玉可用来做观赏石或雕刻工艺品。另一种指半透明呈菠菜绿色的软玉,颜色和结构不甚均一,有时含有绿帘石、磁铁矿形成的色带和色团。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02:42  回复
软玉的矿物成分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化学成分为钙、镁、铁的硅酸盐类,硬度6~6.5。质地细腻,油脂或蜡状光泽,具滑感。多用以制作器皿或工艺品。中国玉器工艺界习惯将国外产的软玉(绝大多数为绿色)称为碧玉。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07:08  回复
碧玉是软玉里的一个品种,在我国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玛钠斯县出产量最大,所以碧玉又称“玛钠斯玉”。
新疆玛纳斯碧玉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10:03  回复
碧玉多用于制作器皿,也有一些用来生产首饰和玉器,也是历来是玉雕工艺品的上乘之选。碧玉的质地细腻如墨绿色凝脂,很少有瑕疵。

作者:嘉叶2010 回复日期:2011-05-08 12:11:58  回复
等肥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13:10  回复
到了清朝乾隆中期以后,碧玉才成为宫中普遍使用的玉种,他们还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等多种传统做工,又吸引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
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作者:草地没有路 回复日期:2011-05-08 12:23:16  回复
mark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25:18  回复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碧玉歌》郭茂倩 题解引《乐苑》:“《碧玉歌》者, 宋 汝南王 所作也。 碧玉 , 汝南王 妾名。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
碧玉,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晋代汝南王司马义的妾。孙婥应司马义之请,作有《碧玉歌》两首。其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碧玉姓刘,她不是很漂亮,但从汝南王对她的宠爱来看,估计她长的很耐看,很有韵味。而且歌唱的很好。

作者:女生橙子 回复日期:2011-05-08 12:30:34  回复
可惜这样的景色如今正在被破坏
作者:吃撑了的熊 回复日期:2011-05-08 12:33:20  回复
敬亭山好看啊,哪个地方滴?咱地理很差的说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38:00  回复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武则天证圣元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43:40  回复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贺知章草书孝经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51:33  回复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诏许之,赐鉴湖一曲。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

作者:心生菩提2009 回复日期:2011-05-08 12:57:28  回复
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飞来石刻位于飞来石中部高处。刻高76厘米,宽69厘米,阴刻楷书12行,行15字,径1寸8分。历来得到学术界的注意。
贺知章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其墨迹世间流传甚少,《龙瑞宫记》,文字疏密匀称,端庄中寓俊秀,与《孝经》风格完全一致,说明不是伪作,弥足珍贵。

作者:ling020202 回复日期:2011-05-08 15: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