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滩1号院二手房:被汽车彻底颠覆的中国自行车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3:18:00
2011-12-15 21:59:57|  分类: 

 1986年的北京长安街(图片来源:网易看客)

无法忍受交通拥堵程度继续加深、城市空气质量的严重下降以及停车位难觅、汽油价格飙升,一些欧美国家的民众纷纷将自己的汽车座驾改换成两轮的拥有自行车。

已经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的一些特大城市的交通环境让我们意识到,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只能缓解城市空气环境的恶化和能源危机,似乎无力改变交通拥堵的现状。因此要想彻底摆脱堵车的烦恼,不论是用何种能源做驱动力的四轮汽车都将不会是首选。轻巧便捷、骑行自如、占空间极小且皆具“360°天窗、零油耗、零排放”的自行车或是当今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的城市居民最为理想的短距离交通工具(长距离的城市通勤可以结合地铁等公共交通)。

自行车时代正在开始重返欧美。

德国传统的工业重地鲁尔区目前全力打造的“自行车高速路版图”或许是对汽车社会最有效的接轨和补充,是一次有着重大意义的尝试。

据报道,这种全新的公路交通项目是指建设专供自行车行驶的全封闭高速公路,时速最高可达40公里,没有交叉路口和红绿灯,而且晚间也有夜光照明标识。路宽5米,全长约60公里,串联起鲁尔区数个城市。而且,德国还正在研发靠气流助力的封闭自行车高速公路。可见,建设“自行车高速路”带来的积极面让德国当局颇为满意。

不仅是德国,包括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英国伦敦在内的多座城市已经启动或正在筹建自行车高速路。

资料显示,目前荷兰已经建成5条自行车高速路,并同时有多条已在规划建设中。丹麦哥本哈根在今年底两条共15公里长、连接市区和郊区的自行车高速路将建成,2012年再建成第三条。在伦敦一条8.5英里长的自行车高速路于2010年7月刚刚启用,而这仅是伦敦计划中12条自行车高速路的第一批实验性线路之一。伦敦市交通委员会的目标是,到2013年全市自行车出行将增加到每天2.7万辆,到2025年自行车骑行人次将比2000年增长4倍。

就连被称作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也开始大力提倡建立“自行车友好社区”。一些政府部门、游说组织及自行车生产商开始携手合作,于北美洲数个先进城市推行多项措施,方便自行车行走,令社会得益。

遗憾的是,这些却很难引起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兴趣。

同样遭遇各种汽车社会病症困扰的中国城市,当之无愧的“自行车王国”对欧美国家这样的交通“复古”举动只能报以嫣然一笑。民众亦不以为然。因为当下的中国正大踏步地进入汽车社会,自行车时代已经被汽车彻底颠覆而成为历史。

 2001年的云南昆明,自行车仍是无可替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图片来源:网易看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的自行车保有量约有9亿辆,我国拥有4亿辆(很多应已被遗弃在阴暗的角落和堆满杂物的地下室)。尽管至今仍有很多有识之士正在为创造良好的自行车生存空间奔走呐喊,环保组织不断强调骑行自行车对个人、对城市甚至对整个时代的积极意义,但作为20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乃至本世纪初的最初几年中国人最重要的出行工具,自行车在与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也有称电瓶车,摩托车在一些农村也基本被其所取代)的对弈中已经基本败下阵来,随着私人汽车消费大幕的拉开,自行车更是没有翻身的可能,至少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如此。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自行车的没落完全归咎于汽车的大行其道。事实上,数十年来,我们一直单纯地把自行车当成简单的交通工具使用,以致这么多年中国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自行车文化,自行车运动的普及也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就如当下的中国汽车一样,虽贵为“自行车王国”,却大而不强。

1989.2.25李鹏在钓鱼台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并赠送一台飞鸽自行车(图片来源:网络)

在欧美国家,自行车被视为一种时尚、健康、环保以及便捷的交通工具,而在国内,除了少数的自行车爱好者外,自行车俨然是穷人阶级的代步工具,更有甚者视其已不符合新时代中国城市建设的主旋律。

“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 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早前这席赤裸裸的独白曾招致无数非议,但并不能否定国内民众确实普遍存在的类似心态。

更重要的是,各地政府也秉持这样的执政心态,并顺势对这种经济发展自豪感推波助澜。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城市在后来的新建道路中基本取消了自行车专用车道,已有的自行车道在城市公路的拓宽中变得越来越窄,有些甚至完全被机动车道取代,或者成为机动车的临时停车位。自行车路权丧失,使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或许还要加上大多数的二三线城市)骑自行车成为一件“玩命”的活儿。

每次回家,看着农村老家的道路上往来穿梭的电动摩托车和小汽车,会非常切实地感受到自行车时代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我也为农村生活条件有着这样的长足改善深感欣慰。只是不知,多年后我们的后辈们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会作何感慨。(文/余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