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乐队吧:朱四倍:迷恋“领导”的信访功能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57:55
朱四倍:迷恋“领导”的信访功能困境2010年10月20日 07:53燕赵都市报 】 【打印共有评论12

18日广州市领导举办公开接访活动,四套班子21个直属部门负责人全部接受群众信访。不少市民背着水和干粮、用报纸打地铺通宵排队向领导反映问题。“捱一个晚上没关系,最紧要能见到大领导、解决问题”。据悉,“冷热不均”在大接访中十分明显,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部门领导摊前相对“门庭冷落”。(《中新网》10月19日)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公开接访活动中,笔者注意到两个细节,一是有市民表示“捱一个晚上没关系,最紧要能见到大领导、解决问题”,甚至是通宵排队、在会场外打地铺,准备向领导们反映问题;二是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部门领导摊前相对“门庭冷落”。

就笔者的观点,前者是民众依旧把信访当成权利救济最主要通道的明证,后者则表明“清官意识”依旧浓厚,尤其是对“一把手”解决问题的渴望。

事实上,这是当下“信访综合症”的一个缩影,而且公民往往把信访尤其是领导接访看作是优于其他行政救济甚至是司法救济的一种特殊权利。本来信访只是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相似的行政救济手段之一,实际上司法救济才应该是公民权利救济最主要的形式。而在实践中民众更多的相信信访这种救济手段,并把它作为最后的希望所在。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民众对“一把手”的过分热衷的当下,在笔者看来,这并非是信访真正功能的发挥,相反,却是一种背离,是在强化“清官”意识。从长远来看,并不是一个社会治理的常态。当人们遇到冤屈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希望清官能够为自己做主,这种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沿袭至今。尽管人们有可能一次次在现实面前碰壁,但正是这种内心的力量在激励着人们一级又一级不断上访。

笔者以为,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从根本上说,是目前信访功能困境的折射。信访制度作为一种民情上达的特殊通道,虽然对社会起着宽慰剂和润滑剂的作用,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非程序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信访救济除宪法外没有直接、具体的法律依据,新《信访条例》只是对信访工作的要求与处罚进行了规定,缺乏一套清晰、普适的运作规则和程序制度。相反,支配信访救济的是一套因人而异、变动不居的规则。因此,与司法救济相比,信访不可能提供普适和可预期的权利救济。

而且,民众对市委书记、市长的追逐还是信访沟通困境的显现。在现行信访体制下,不少群众的上访问题长期积压,如果不及时改革信访制度,民众上访不断受挫后,单纯制度性缺陷引发的社会问题很可能演变为危机,使社会稳定基础受到损害。

因此,在笔者看来,作为信访本有含义的民众参与功能的张扬才是消除“清官”思维的首要选择,而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尽管有其积极意义,但隐藏的问题似乎更多。对此,不能熟视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