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景二手房出售:傅纪辉:中国人的人生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3:46:55
所谓人生观,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人的一生到底追求什么,也就是说你认为到底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最值得去追求的,所以说也就是价值观。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老调重弹了,人类的很多先哲,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都有自己明确的主张,经典论述。本文在这里不去一一列举,也不去评判哪一种主张是好的,哪一种主张不好,那是先哲的主张,他们认为应该追求什么是一回事,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到底在追求什么又是一回事。有的名人犯了一个错误,比如易中天,他在诸子那里总结了几条价值观,比如儒家的仁爱、正义、墨家的平等、互利、博爱,道家的自由、宽容,法家的公开、公平、公正,就认为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了,就以为是中国人大家的追求了,这种总结显然非常幼稚,也是很牵强的。
那么,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中国人,到底在追求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带来了什么现象和结果?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人的追求大体可简单分为三类,一类是功利性的:如金钱、名誉、地位、权利、意志;第二类是精神性的:如爱、情感、美、艺术、认知、思想、信仰;第三类是社会性的:公益、贡献、事业、自我实现。不可否认,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人进行着不同的追求,有的人,甚至同时具有三类不同的追求。我在这儿探讨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到底在追求什么,什么样的价值,在人们的追求中一直占有核心的地位,我认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在追求功利,而且是个体的功利。
追求个体功利,本也无可厚非,因为人首先要生存,要衣食住行,还想生活得好,这是天经地义的。人性天生是自利的,所以追求个体功利,是人性之所以然。将人性看成天生是“善”的(利他“人之初,性本善”)恰恰是违背人性的判断。当然,人又是群体性、社会性的动物。如果太自私自利了,有时就会损害群体性,社会性利益,最终也损害个体私利。所以往往就需要把个体功利提升到群体性功利或和会功利,这个道理其实原始人都明白。所以原始人往往是很有公心的,打来的动物平均分配(原始共产主义) 这种公心、公益,就被一些人总结称为“德”,但这种群体性社会性功利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符合个体的功利,甚至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功利。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有些人太狭隘,太自私,连群体功利,社会功利会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功利这一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于是就以个体功利损害群体功利和社会功利,要提升这类冥顽不灵的人就需要限制个体,道德教化,制定一定的制度,(于是文明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是当所谓群体功利,社会功利并不能真正给个体功利带来好处时,人就会回到个体功利上,变得更加自私自利。
追求个体功利,还有它进步的一面,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个体功利的追求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只有每一个分子都在积极追求,都充满了个人奋斗的活力,由分子组成的那个(社会)东西才会有活力。中国人改革开放以来,拼命地追求个体的经济利益,每个人都被调动起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创造了社会财富,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每个人为自己的利益做事比他故意为社会做好事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这也是中国三十年来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主要因素。
但是,如果人人都追求功利,整个民族的眼里都只有功利。这个民族的素质就不可能高到哪儿去。如果人人都只追求个体的功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集体、社会,这样的社会就会像地狱一样可怕。
二、中国人追求个体功利的原因
1、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挣扎在生存线上,首先要解决活下来的问题。中国人把吃饭问题放在第一位,“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吃上,而统治者的主要精力、政绩,也放在“养民”上,只要有一口饭吃,就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中国政府的最大功绩,就是养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民。即使就是今天经济有了大发展,吃的问题解决了,人民还要过好一点的生活,要有衣穿、有房住、有车,这些都是中国老百姓和政府的第一要务,再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就业、教育、医疗、房子等生活压力太大,简直要耗尽毕生精力,造成人们普通的忧虑、恐惧、疲惫,所以中国人都很现实,不得不功利,这也符合马克思的观点,人们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才能从事其他活动。
2、从文化方面看
中国几千年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是“道德”文化,前面已说过,所谓道德讲的就是功利,儒家文化提倡集体主义、讲公益、正义。但儒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国家主义是以完全否定个体,个体利益为前提的,人只是家族、种族、普遍的集合人,所以被要求完全地忘我、无私、无欲,绝对地不能自私,要毫不利己,个体是不被当做人看的,因为个体是有私利的,有私利就是“贼”,所以王阳明认为“防民如防贼”,这还不够,最好能够做到让每一个“个体”都把自己当做贼骨头一般防范,所以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群体功利),这些道德听起来冠冕唐煌,实际上是伪道德,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人性,彻底否定个体使人们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己的利益、权利。没有单个的分子就没有组成整体的物质、彻底否定个体实际上最终否定了集体,老百姓成了无私奉献的工具,任人宰割的奴隶和被人教训、防范的贼,当自己的一切都被否定,剥夺之后,只有靠自己保护自己,各人顾各人,于是更加自私自利,明哲保身,苟且偷生,只剩下戴罪活下来的份儿。
3、从中国的历史上看
几千年占统治地位的统治者,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专制的实质就是最大的私利,皇帝只顾自己的江山,官吏只顾自己的升官,有野心的还想当皇帝,得到最大的私利,哪管老百姓的死活,有点见识的,认识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舟就是他们的权利、私利)于是就给老百姓一口饭吃,让他们有养而安,不要天下大乱,真正为老百姓利益的统治者在专制制度下是不可能产生的,就是少得可怜的几个“清官”,屈指可数的包拯,于成龙之流,好像在为民做主,实质上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前面提到的儒家礼教,其实质也是为封建专制统治者服务的,即为最大的私利服务。所谓礼,就是维护封建秩序,所谓忠、孝、仁、义,就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知识分子要想得到利益,挤身统治阶级利益集团的行列,于是就抱着儒家的法宝不放,皓首穷经,学而优则仕,蝇营狗苟,追求功名利禄,还美其名曰:“达则兼济天下”,而实际上个个都是功利之徒。这些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知识分子,占领了道德至高点,形成了道德优势,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虽算不上一流作品,而对这点一的揭露却是非常精彩深刻的,有一个镜头就是皇帝一家表面和谐美满、大书仁义道德,暗地为权利杀机四伏。儒家礼教除了装点门面外,还有就是欺骗和麻痹人民,让人民用来约束自己,或心甘情愿地成为他们谋私利的工具、炮灰。所以,在封建专制制度和为其服务的儒家礼教文化背景下,哪里还有什么真正的公益、大义。这种几千年从上到下,人人自私自利的民族、国家,尤如一盘散沙,如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所分析的最丑陋之根源。这也就是冯八飞《我的中国性格》,一书中所说的中国历史上多次灭国的根本原因。冯八飞也承认,统治阶级的自私、腐败堕落,大厦根基已烂难逃倾覆之命。
在冯八飞的文章中,也列举到,就其军队而言,为什么百万宋军敌不过十几万元军,为什么在清军长驱南下时,明朝的无数个武将降了一地,只一介书生史可法战死沙场。不都是这些官员们个个只顾自己私利,苟且偷生而无大义,毫无抵抗之力吗?
再看老百姓被元军、清军、任意屠杀、动则几千万,不也是因为他们个个明哲保身,不团结不反抗,如顺服的羔羊一般而造成的吗?
这就是中国人的性格。
冯八飞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性格,为社会民族大义的人不是没有,然就像历史上的清官一样屈指可数,岳飞、史可法、袁崇焕、陆秀夫、佟麟阁而已。到底是少数人代表中国人的性格,还是绝大多数人代表中国人的性格?
4、从现实社会风气看
现代中国,曾有一段时期,从上到下追求一种信仰,一种核心价值观,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那时的人,的确不那么功利,革命精神被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那时的个体功利主义,仿佛也失去了存在的气候,一个个大公无私,毫不利已,“狠斗私字一闪念”,后来很多人的信仰破灭了,集体、社会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也丧失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商品市场的潮流,使当今社会经济至上,金钱第一,实利主义盛行,人成了经济动物、物质的奴隶,使个体功利价值观发展到了极端。金钱成了衡量个人存在价值的唯一尺度,万事钱为首,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权利”和“钱图”(前途)有权就得利,有钱就图。这也许有它进步的一面,调动了人们追求利益的积极性,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物极必反,人对物,对金钱权利的崇拜与占有达到了极端,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用来评价人的标准,人被更加彻底地异化了。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了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现在我就从这些方方面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失落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精神性的追求。
精神性的追求的一个前提,就是超功利的,而在唯利是图的中国人的眼里,哪里还有精神的领地。
A、对爱、情感的追求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人哪里懂得什么爱情,爱情之花比天山上的雪莲还要稀少精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人的婚姻只是一种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最后是传宗接代的动物行为,现代社会不少中国人终于懂得了追求爱情,但更多的还是从实际利益考虑的功利婚姻,《读者》有篇文章,题目叫《谁是最可怕的人》其主人翁就是一个眼里只有读书,成绩、工作、出国的女大学生,在她的身上,只有功利的追求,哪有半点初恋的爱情、亲情、友情,人与人之情等等这些东西,完全就是一个可怕的冷血动物,功利机器。我认识的上海人,兄妹之间只有纯粹的经济利益关系,可以为几个钱斤斤计较,冷眼相对而直至吵架,哪里有半点亲情的味道。中国人也讲人情,似乎是最有人情味的国家,但中国人的人情讲的是人情世故,请客送礼,最终还是利益关系,哪里有什么超功利的情义、情感!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封建礼教,讲的是人在关系中的位置、秩序、等级关系、何等地森严,冰冷、那里有半点人情、人性。
文革讲阶级性、党性原则,革命就是要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哪里允许你有小资产阶级的温情?
B、对美对艺术的追求
美和艺术都是超功利的,审美活动的产生,首先要有一个超功利的审美态度,暂时忘却现实利益关系,才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快乐。在实用功利的态度下,没有真正的艺术,也无法进入审美状态。
但是在中国的文化里,从来就没有这种超功利的美,中国人对美的解释是大羊为美,还是看到的是吃,是功利,孔子这个道德家把艺术看成是道德、功利,所以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讲的就是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在儒家的主张下,“文以载道”一统就是几千年,文学艺术都变成了宣传道德的工具了,变成了对统治者的大恩大德歌功颂德的工具了。盛行于世的现实主义文学,时代传声筒,应景之作,主旋律文学,哪一个文艺不是为了功利目的的?很多中国的所谓艺术家,直到今天也没搞清楚真正的艺术是什么,真正的艺术与用艺术的手段进行政治宣传、道德说教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顶多算一名政治文艺宣传队员。陈丹青在《我们今天丧失了价值观吗?》这篇文章中痛斥现在文艺圈,美术圈的核心价值观,不是艺术,不是文化,而是钱,是怎样做官,从处长到局长,从局长到司长,或者下一任的院长或主任是谁?底下有多少人盯住这个位置,而那些紧跟形势,用艺术为政治服务的人最终的目的必然就是功利、做官,起码也捞个得到当官的赏识。
现在画家们坐下来讲什么,讲的是我的画卖多少钱,某人的画,又如何卖得,个个都是充满铜臭的功利之徒,哪里称得上是什么艺术家?
C、对思想的追求
柏拉图的价值观就是对理性(思想)的追求,他认为,人没有思想,便是行尸走肉,“我思故我在”这也是很多西方哲人的追求。
但在中国,哪里有什么思想,在一个文化专制的国度,所谓思想都存在于那些圣人,先人和伟人的经典里,真理都被他们掌握了,说完了,知识分子(有资格成为思想家的人)只有注释、学习、领会、重新解读的份儿。直到今天,最红的知识分子于丹,易中天之流,不也是在解读圣人的经书吗?哪里有半点自己的思想。
追求思想的前提是自由,思想的自由必然导致有不同见解,就会有异已,中国历来最重视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就不会乱了,天下就太平了。绝对的真理就是绝对的话语权,没有你的话语权,只有一家之言,指导思想,看你还有没有思想,有了也百搭,而占领话语权的思想,意识形态,往往是为统治级的利益服务的,所以也是最讲功利的,知识分子,你可以注释、领会、解读这些真理而换取名利,至于老百姓,你们去有吃有衣,挣钱功利就行了,还要什么思想。
D对科学技术和学术的追求
我国的科技人员,学者首先考虑的是饭碗、学位、职称、获奖出名、升官、发财,这与中国知识分子一做学问就想到“黄金屋”、“颜如玉”、“千锺粟”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现在更发展到了用优厚金费的课题来引诱那些眼里只有功利的学者,为了这些看得见的利益,学者们做假、抄袭、制造大量文字垃圾、嫖窃,各种手段都用上,而且已经蔚然成风,以世俗的威胁利诱取代追求真理的动机,学术自由就会被扼杀,天才也将窒息,与功利隔绝的程度代表着科学的纯粹度,一个人卷入功利就不再是学者,所以中国很少有真正的科学家和学者。
E、对信仰的追求
中国人绝大多数没有信仰,据说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有信仰,而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大多在中国。信仰主要分宗教信仰和理想信仰,在中国很多佛道庙宇中,常常会看到很多“善男信女”在烧香磕头,特别是什么观音的生日,大年初一等日子,烧香拜佛之人更是车水马龙,堵塞交通,场面非常壮观,但所求者多是升官、发财保平安之类赤裸裸的功利目的,哪里有半点信仰在里头。对理想主义的信仰在很多人的心中也早已破灭,但嘴上唱着高调,说一些自己也不相信的假话,心里却在追求做官发财名誉地位。造成严重的人格分裂,据说现在中国信基督的人越来越多,我倒认为是件好事。
二、对社会性的影响
很多行业都具有社会性,具有服务大众和社会的性质,从事这些工作,做得好,就是社会性的价值实现。社会性的工作是不能太讲功利的公益事业,特别不能讲个体功利和小群体功利。但在中国,从事公益服务的人,不少嘴上讲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学雷锋,实际上处处从个体功利的小群体的功利出发,使社会性工作变了味。
当官的,为了自己的功利目的,想升官,搞奉迎拍马,搞政绩,然后享受特权,贪污腐败,权钱交易,还要搞一人当官,鸡犬升天。
“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很多戴大盖帽的行业,本来是为社会服务的,却利用手中的执法权管、卡、要、罚,把人民当作勒索的对象,医院本来是救死扶伤的白色圣地,却常见医生与药商勾结,开大处方、红包、没钱就停药,不管病人死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下一代,提高全民素质,而应试教育却是最急功近利的教育,为了升学率,以及最终为了学校和老师的经济效益,不惜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考试的机器,变着名目高收费,家长也变得十分功利,一天到晚就给孩子施加压力,残酷地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和自由,将天真的孩子很快变成功利之徒,最终结果是民族素质越来越下降。
社会上,随处可见的占道经营,乱砍乱伐,乱建房屋,插队,违规乱停乱放,吵架斗殴,至于毒奶粉、坑人煤矿、豆腐渣工程,走私贩毒,坑蒙拐骗……实在太多太多,不一而足。
以上诸多社会现象,无不与中国人的个体功利人生观有关。人生观在人的一生中起到决定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人的人格、人品。当然,我承认,自利是人的本性,只要不损人,不危害社会,靠自己的劳动、努力,个人奋斗,取之有道,遵纪守法,有起码的做人的良心,有时还能顾及他人,帮助别人,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人就是良民。这样的人应该还是占大多数的,否则社会就太可怕了。而那种自私自利,处处从个人的利益考虑问题,占小便宜,这样的人是俗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为私利可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唯利是图,损人利已,趋炎附势,冷漠无情,为利丢了良心,人格,羞耻之心,这样的人就是势利小人。为自己的利益损害他人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群体社会利益,明知缺德、违纪、违法也要为之,造成不良后果,这样的人就是坏人。为自己或小集团的利益,不仅损害别人的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丧尽天良,甚至残害他人和大众的生命,这样的人就是罪人。纵观历史,再看现实,这样的人实在不少,如何才能改变这些不良和丑恶现象,怎样才能改变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不是靠提出几个先哲的主张,几个名人,权威在那儿讨论、号召,应该怎样怎样,或搞几场运动、塑立几个榜样,高喊几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几号就能做到的,本文已分析了这种人生观形成的原因,就从这些原因中去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