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保险纠纷律师:JBC4.15a 以色列亮相,利比亚飞蛾扑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54:16
下一篇>>作者:修木读史 提交日期:2011-10-8 0:38:00 | 分类:犹太人 | 访问量:1383
  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 第四章 古埃及
  
  4.15a 以色列亮相,利比亚飞蛾扑火
  
  由于父王的长寿,迈尔奈普塔继位时已经年过六旬[1]。1896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派特力带队(Flinders Petrie)在帝王谷找到他的葬祭殿,挖掘时发现一块立于公元前1209年的胜利纪念石碑。碑文有一小段,提到迈尔奈普塔在伽南的征战,大获全胜:
  
  “伽南是被捕的猎物,命运悲惨。Ashkelon被征服,Gezer被占领,Yanoam夷为平地。Israel什么都没了,连种子都没了。” [2]
  
  看着碑文上的“Israel”(以色列),派特力对助手们说,(基督)教士们要高兴了,这块石碑将是我所有发现之中,最为人所知的一项。作为英国的第一位考古讲座教授,派特力曾经考察过巴勒斯坦与埃及的许多遗址。不同于那些寻宝的探险家们,派特力在考察方法上科学,细致,系统,有许多发明与贡献。在四十多年的考古生涯之中,他挖掘过许多遗址,其中包括阿肯那顿留下的阿玛纳遗址,大小发现的数目加起来在古埃及考古学中算是最多的一个[3]。但是最为轰动一时的,却是他发现的迈尔奈普塔石碑,相关的新闻上了报章头版,被人称为“以色列石碑”,就因为碑文中出现了“以色列”一词。从公元前1200到900年这数百年的时段里,在《圣经》旧约之外,只有这一块石碑之中,提到过以色列。在用圣书体写下的碑文中,Ashkelon,Gezer与Yanoam都用的是城邦的限定词,Israel(以色列)却用的是部族的限定词。这说明,古埃及已经知道在伽南有以色列部落出没,摩西出埃及一定是发生在公元前1200年之前。
  
  在古代近东历史的研究上,关于以色列的这句话却是微不足道,只是表明这位法老在伽南征战过,回来大吹大擂了一通。更为有价值的是碑文前边大段的文字,讲的都是迈尔奈普塔带兵抵御北非部落与“海上流民”(Sea Peoples)的进攻。他们的出现,预示着古埃及,乃至近东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转折。
  
  从中王国后期开始,古埃及脱离原本相对隔离的国际形势,第一次面临外族(希克索斯)入侵。当时的入侵者来自东北方向,是从亚洲过来的游牧部落。第十八王朝对外征服,大半的精力也是放在东北方,伽南与叙利亚一带。相形之下,埃及西北的北非,倒是未曾出现多少麻烦。这里与埃及一样,同属撒哈拉大沙漠,只是没有埃及的福气,没有一条大河的滋润。靠近地中海的北非沿岸地区,可以得到降雨,有一些农业。稍往内陆走,则只有干燥的沙漠地带,只能支持零星的游牧部落。当地最大的部落名为Libu,后来希腊人把他们称为“利比亚人”(Libyans)。在第十八王朝期间,埃及的文献还很少提到他们。到第十九王朝期间,开始有与他们冲突的记录。到迈尔奈普塔当政时,特别是在公元前1200年之后,则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利比亚人入侵。来者不只是武装人员,而且是拖家带口,成群结队,妇幼老少,赶着牲口拖着家当一起来,像是集体大迁移。以埃及当时的超强地位,利比亚人被杀被掳的不是少数。他们为什么这么不顾死活地冲往埃及,现在已经难以考证,因为这些部落还没有文字。可以推测的是,北非沿岸一定是发生了大变故,比如天气异常,收成大减,或是人口增长过快,迫使利比亚人不顾一切,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扑向埃及。
  
  (注释请参看4.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