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政学院汤文颖:简述《四念处经》之修习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33:45
 入门要道——
简述《四念处经》之修习方法

一、关于《四念处经》的版本 
    《四念处经》是佛教极其重要的三部指导禅修经典之一(三部重要指导禅修经典是:《四念处经》、《安般守意经》、《胜妙独处经》),是禅修的基础。 
    《四念处经》流传下来共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从巴利文《四念处经》(南传佛教<中部>第10经)翻译过来的,它是公元前一世纪上座部的经典;第二个版本经名《念处经》(见<中阿含>第98经,<大正藏>第26经),是从梵文的《念处经》译过来的;第三个版本经名《一入道经》(见<增一阿含>、<大正藏>第251经),出自大众部,它的经文形式不是最原始的,而是后期形成的。本文所依据的是第一个版本。

二、本经经名之意 
    经名为《四念处经》,“念”的意思是“正念地觉知”、“注意”或“忆持”,“处”的意思是“安居处”或“住的行为”。由此可知,经名之意为“正念的四个安立处”,这四个安立处即身、受、心、法。

三、本经大意本经工分为六品,下面分别简述每品之大意。

第一品:
    这一品是介绍佛陀宣讲本经的环境、本经的重要性及本经的主题。佛在这一品中说:“有一净妙道可净众生、可度忧悲、可灭苦恼、可证涅 ,此妙道即四念处”。此四念处为观身、受、心、法而住,佛陀说:观此四处而住,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可灭世间念,可灭世间贪忧。由此可知四念处的殊胜利益。

第二品:
    第二品讲述了即身观身的方法,佛陀教导了九个练习方法:  
    其一:有意识的呼吸。这个练习是要对自己的呼吸了了分明,我们在吸气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在吸气,我们在呼气的时候,要清楚自己在呼气。这样练习,我们的呼吸就会变成有意识的呼吸。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自己的整个心念都安顿在呼吸上,而不是其它的地方,从而使我们的心念与我们的呼吸融为了一体,这就是“即身观身”。这种有意识的呼吸,能够帮助我们体悟当下的生命,帮助我们解开悔恨和焦虑等烦恼,感觉轻安、安祥与喜悦随之升起,并与时俱增,让我们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本质。 
    其二:随息。就是随顺自己的呼吸,《六妙门》中的数、随、止、观、还、净中的“随”,也就是这个“随”。修习者非常绵密地随顺着自己的呼吸,并且在整个呼吸过程中,与自己的呼吸融为一体,不能有任何散乱的思想,心中了了分明自己出入息的长短粗细,这个方法称作“随息”。在修习的过程中,呼吸自然地会变得更有规律,我们的心也会越来越调柔、宁静。 
    其三:身心合一。就是使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经中说:“入息,我对我的整个身体了了分明;出息,我对我的整个身体了了分明”。在修习的过程中,身心的分别消失了,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之为“身心合一”,这是一种圆融的境界。在这个练习中,我们所观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呼吸,而是整个身体本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身心常常是分离的。我们的身体明明在这里,但我们的思绪却飘得很远很远,正如古人所说的“心猿意马”。借助于正念的修习,我们可以实现身心合一,从而恢复我们自身的完整性。当身心合为一体之时,我们身心的创伤就能得到治疗,我们就能得到安祥、喜悦和轻安。
    其四:入静。这是第三个练习的延续,它借助于呼吸来使我们的整个身体达到安祥宁静的状态。经文说:“入息,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出息,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这就是借助呼吸来调和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的身体不调和,我们的心就很难获得安祥,所以我们要借助于呼吸来帮助我们的身体功能顺利和谐地发挥作用,要达到如此,首要之事就是调呼吸。 在上面一个练习和这个练习中,修习者随顺着呼吸,回光返照,与身体合为一体,并且使整个身体平静下来。很显然,在修习这些呼吸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都关闭了,这样,周围世界的影像就不会来干扰我们内心的平静。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回归自己的身心,找回自己的自性。 
    其五:对自己身体的姿势了了分明。这个练习是以正念来观察我们自身身体的姿势。修习者不仅可以在静坐的时候做这个练习,还可以在整天运用《四念处经》里所开示的禅修方法来保持自己的正念。佛在经中开示我们,要我们对自己当下身体的状态了了分明,如:了知自己当下“我在站立”、“我在坐着”、“我在躺卧”等,不论我们的身体处在哪种姿势,都要对我们身体的姿势,心中了了明白。 
    其六:对身体的动作了了分明。这个练习是观照我们自身当下的动作,这是出家人最基本的修行。佛陀在经中教导我们,要在进退之际,瞻前顾后,弯腰之际,穿衣持钵之际,饮食嚼尝之际,大小便利之际,乃至行、住、坐、卧、睡、醒、语、默之际等所有一切动作,施以圆满觉照,心中了了分明。 在我们刚剃度时,师父就要求我们背诵《毗尼日用切要》,这本书中的很多偈子都取自于《华严经•梵行品》。《毗尼日用》也就是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照,对自己的动作了了分明,并发清净之愿,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保持自己的正念。当我们的任何一种动作被正念所摄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就变得轻松、安祥和喜悦。这些练习都很简单,我们可以尽形寿昼夜不断地来进行练习。 
    其七:修习不净观。就是观察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使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诸比丘,彼应观想自身,自足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种种不净充满。”我们的身体自上而下发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脏、大肠、肠膜、肺、胃、屎、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涕、唾、滑液等不净之物充满。在我们观察自身的过程中,我们应仔细审视自身的所有组成部分,心中了然分明。 
    其八:观察自身与宇宙的关系。这个练习表明:我们的身体和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是有内在联系的,是相互依存的,佛陀告诉我们应依地、水、火、风四大来观察自身。我们此身之中就有地、水、火、风四大种,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 
    其九:九想观。这个练习能帮助我们看到身体无常的特性。九想观是:
    1、观想尸体膨胀瘀黑,脓烂充满;
    2、观想尸体或为乌鸦、鹰隼所啄食,或为秃鹫、野狼所撕咬,或为蛆虫所蛀食;
    3、观想死尸骸骨筋络相连,略有余血余肉;
    4、观想死尸只剩骸骨,皮肉尽脱,血迹斑斑;
    5、观想死尸只余骸骨筋腱,无血无肉;
    6、观想死尸骸骨支解,四散分离等;
    7、观想死尸骸骨惨白;
    8、观想死尸白骨各异,四散堆积;
    9、观想死尸骨殖枯腐,化为齑粉。
    这是观察尸体分解的九个阶段。可能有人会感觉这不是个令人愉快的禅观修习,但是这种修习的效果是很大的,它能够去除我们的执着,因为我们的身体将来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这些阶段。这个修习的用意并不是让我们厌弃生命,而是让我们看清生命的珍贵,更好地把握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应该注意的是:做这个修习的人应该生理和心理都非常健康,如果对生命特别贪恋或特别厌弃的人,还不适宜做这种修习,因为在以前就出现过因修此法而对身体特别贪恋不愿解脱和对自身特别厌弃去自杀的现象。 
    在上面九个即身观身禅修练习的每个练习之后,都有如是一段经文:“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彼观察身内或身外,或兼顾身内与身外,彼观察身内之生起,或身内之坏灭,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由此专心系念,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悟生起。彼因观身而住,离于执着,不为任何尘虑所束缚。诸比丘,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当我们按照佛陀的教导,做这九个即身观身的修习时,我们或将注意集中在自己的呼吸、身体、身体的姿势、身体的动作、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及构成身体之四大元素上,或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分解上。我们如此来观察自身时,我们就能看清构成我们身体各要素的生灭过程以及它的无我和相互依存的性质,由此能使我们生起智慧,获得解脱。

第三品。
    这一品是讲即受观受的修习。受就是感受,受有三种: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即舍受。佛在经文中教导我们当这些受生起时,要“心中了了分明”、“我在感觉乐受”、“我在感觉苦受”、“我在感觉非苦非乐受”、“我正感觉身体之乐受”、“我正感觉心灵之乐受”、“我正感觉身体之苦受”、“我正感觉心灵之苦受”、“我正感觉身体之非苦非乐受”、“我正感觉心灵之非苦非乐受”。无论何时,当苦受、乐受或舍受生起时,我们都应该修习与那种受相应的正念观察,我们既不被那种受所沉溺,也不被它吓倒,也不用去拒绝它排斥它,我们只要清楚地了别它,深刻地认识它就行。受也有生、住、异、灭四相,观察受就是对受的生、住、异、灭心中了然明白。这个受,在影响我们心念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围绕着当下的感受,会产生种种念头,并且这些念头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当我们觉照自己的受时,情形就不一样了,受会在我们一觉照之中得到转化。如果我们继续正念地观察受,我们将能看清它的本质和根源,这就会增强我们的禅定之力,从而得到自在解脱。

第四品。
    这一品是讲即心观心的修习,“心”是指心理现象,也被称作“行”或“心所”。 即心观心的练习与即身观身,即受观受是一样的,在这一品中,我们同样借助于有意识的呼吸,去观察那些被称之为“心所”的心理现象的生起、存在及消失。在这一品中,佛陀还是教导我们,对于“我贪欲炽盛”、“我心离贪欲”、“我嗔恚炽盛”、“我心离嗔恚”、“我愚痴炽盛”、“我心离愚痴”、“我心念镇定”、“我心念不镇定”、“我心念散乱”、“我心念不散乱”、 “我心志广大”、“我心智狭小”、“我心智能趋上”、 “我心智不能趋上”、“我心力集中”、“我心力散乱”、“我心得解脱”、“我心不得解脱”等念头,心中要了了分明。我们只需要单纯地来观察这些心念的生起坏灭,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此观察,离开任何执着,不为任何尘虑所束缚,自然会生起圆满的智慧与觉照。

第五品。
    这一品是讲即法观法的修习。 应该如何观法而住呢?佛陀在经中分五个方面告诉我们:(1)当于五盖即法观察诸法;(2)当于五取蕴即法观察诸法;(3)当于六根六尘即法观察诸法;(4)当于七觉支即法观察诸法;(5)当于四圣谛即法观察诸法。如何来观察呢?下面分别简述之:
    (1)当于五盖即法观察诸法。五盖即贪欲、嗔恚、昏沉、掉悔、疑惑。因为这五种东西能遮盖我们的自性光明,使我们产生烦恼,故名五盖。佛陀在经中教导我们应如是观察:我有贪欲,我无贪欲,没有生起的贪欲怎么会生起,已经生起的贪欲要如何弃舍,已经弃除的贪欲怎样令它以后也不生起,对这些心中要了了分明。对于嗔恚、昏沉、掉悔、疑惑的观察也是如此。对此五盖即法观法而住,观察诸法的生起或坏灭,了知诸法无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
    (2)当于五取蕴即法观察诸法,五取蕴即色、受、想、行、识,观察之法亦如前所述。
    (3)当于六根与六尘即法观察诸法,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应该了了分明眼根,了了分明依眼根生起的色尘,了了分明依眼根与色尘生起的束缚,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的束缚是如何生起的,又是如何弃舍的,已舍弃的又是如何使它未来不生起的。耳根与声尘,鼻根与香尘,舌根与味尘,身根与触尘,意根与法尘的观察也是如此。
    (4)当于七觉支即法观察诸法。七觉支为: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分别观察此七觉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此觉支,我无此觉支。了了分明没有生起的觉支是如何生起的,已生起的觉支如何使它圆满。
    (5)当于四圣谛即法观察诸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我们应该如实了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第六品。
    这一品是讲修行者需要修行多长时间才能得到修行的成果,而且指出了这些成果是什么。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依法修行四念处经,修习七年、六年、五年甚至七天,就能证得无上智慧之果,如果还有余习未了,也可以得不还果。这就是佛陀在本经中第一句话就说四念处是可净众生、可度忧悲、可灭苦恼、可达正道、可证涅槃的无上妙道之原因。

四、结语 
    此经文字义理看似简单,但可说是入道之要门,确实是指导我们实修的好方法,如法修习,诚能行之有效。本人初看此经,即非常喜欢,亦常常修习之,获益良多。当今学人往往学得多,而做得少;学得繁杂而实修不了。实修的东西往往是简单易行的,就看我们是否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去实行。本人修行不够,于教理所学甚少,日常寺务很是繁锁,故此只能将《四念处经》的修习方法简略写出,以期对新学有所裨益,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智者不吝赐教 

四念处

    在佛教中,一般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有四念处与八正道。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
  四颠倒:因为我们先执著有我,故进一步执著我是常的、乐的、净的,在佛法中称为颠倒想。世间人有四种不正确的知见,称为四颠倒,它们是:常、乐、我、净。

  四法: 四念处: 四种念:      四颠倒:
  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苦 --受念处--观受是苦--乐:执著世间有快乐。
  无常--心念处--观心无常--常: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
  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执著有一个我。

  四念处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

四念处观行的修法:

一、身念处:
  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心中了了分明。既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对于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内心对这些行动,要了了分明。
  我们凡夫俗子,心念粗,行时不知行,坐时不知坐,打个比方说:刚才站起来时,你哪一只脚先走?刚才你走进庙宇时,哪一只脚先踏进来,你知道吗?在修身念处时,我们要知道身体在做些什么?我们的心念很微细,不容易观察到,而这四念处中,身体的行动最粗,最容易感受到。修身念处时,不作任何事物,每天从行、住、坐、卧中去观察。经过一段时日,对于自己行住坐卧的身体行动就会很清楚,了了分明。
  接下来对于自己在看东西,吃饭,穿衣等动作,要保持一心。所谓的一心就是刚才我的心想这样,现在我的心也是这样。修身念处的人要一心的观察身体的行为。不只是这样,他更应该坐禅。坐禅时身体不动,呼吸是最粗的动作,最容易观察到它。我们观察呼出吸入的气息,它的长短,是呼出的气息长,还是吸入的气息长?是呼出的气息短,还是吸入的气息短?它们是冷或是暖的等等,都要用心觉察它。我们更要观察气息入体内,出来有进去,对呼吸要了了觉知。观行、住、坐、卧及出入息,并没有观身不净。四念处中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因为众生执著其身是干净的,我们对于自身有爱染心,执著它;不只是如此,我们对于他人之身,也有爱染与执著,故有淫欲之念,故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除之。
  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发等,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如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肮脏的;肉内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羊肉,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我们从未想过,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干净的。
  坐禅使心安定下来后,用心观察自身的皮肤、血肉、骨骼……至于身内的大小肠里消化过的食物,都是污秽、肮脏的;我们的五脏六腑,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如此观察,我们对身体的爱执就会消除,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是滑嫩的,身体是漂亮的,头发是乌黑美丽的等等。
  此外是观外身--他人的不净,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观死尸(九想观):从一个人死后,观察他到变成骨灰的过程:
  先从人死(死想)后,尸体会膨胀(胀想);不久变成红一块,白一块,青一块(青瘀想);慢慢的尸体生脓(脓烂想),会变坏、腐烂(坏想);尸体上流出的血散布在这里那里,一团血涂(血涂想);到了一个时候,有鸟、虫来啄吃(虫啖);尸体就会被撕破而不成人形,只剩下筋骨,更进一步,连血涂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副骨头(骨锁想);尸体暴露在旷野中久了,筋肉与骨头都分散,后来骨头变成象从海中拾起来的螺一样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太阳晒,骨头变成碎开来的枯骨(散想),乃至最后变成尘土,与土壤混合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死后最终是这样的,有人说那儿有一只老虎,我不走过去,它绝不会咬死我;但人生下来就是在等死,你我都无可奈何的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丝毫没有选择的馀地。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即可悲又可怜的事,由不得我们做主,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最后与尘土同住!
  修学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是以观察死尸,以达到认清楚世间的真相。这个真相是:我们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身念处就是要如此这般的观察。

二、受念处:
  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它可分为身受:苦、乐、舍受;心受:忧与喜受,共五种。
  身念处中的身体我们可以看到,但很多人对受念处中的感受是不知不觉的。这个受不止是感受到现在是快乐或是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比如风吹来,皮肤感受到凉爽;坐在那儿脚痒,感受到哪一部分痒,痒就是苦受。又比如喜欢拍照的人,在拍照时闪光灯照到眼睛,强烈的灯光使眼睛受苦--身苦,但他喜欢拍照--心喜。
  对于受我们要去知道它,觉察它。如果一个人对于观察身体还不清楚,他观这个受一定没办法完成。我们必须对于身体的行、住、坐、卧的行为很清楚之后,才进一步观察身心的感受,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感受是从六根而来,如风吹来身体感受之;听到声音是从耳根感受到。如人坐禅时,听到公鸡啼,耳根感受到,如果当时观察到那只是耳根感受到刺激,就完了,是身受苦,心是不苦不乐受。若他想:“真是岂有此理,我坐禅,你来吵我。”那他就生起贪瞋痴,心在受苦了。
  又比如有很大的炮声,耳朵受到刺激,受不了,耳根受苦;有些声音,好像人声,耳根听惯了,听了很舒服,那就是乐受;反之噪声使我们耳朵与心受苦;有时寂静无声,那我们的耳朵就没有感受了。此受会生起,当然也会消失,所以当我们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或眼睛来,它怎样的灭掉,都要知道。接下来我们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不能做主的缘故。当我们可以很细微的观察受后,就可以继续观察心。

三、心念处:
  当我们感受到外境时,心在作用,这个知觉的心,我们要知道;但是我们往往会在知觉的心上加入贪、瞋、痴等种种烦恼,我们也要觉知;乃至这个心念是否专注在禅定或散乱等,我们也都要念念觉知这个心识所在之处。
  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耳识在作用,耳朵在感受。我们要观察到心在耳朵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想,我们要觉知它。这样的慢慢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间上生灭最神速的是我们的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在四念处中佛陀教导我们观心无常!

四、法念处:
  法念处主要的是指法尘。法尘是:心中念一、二、三、四……。心中的念就是法尘。当念“一”时,心知道念“一”,就是心识。念“一”时心识知道念“一”;念“二”时心识知道念“二”,……。没念“四”时,心识不知道,还没念“五”时,心识不知道。念“一”时,心识就生灭一下,念“二”时,心识就生灭一下,所以我们的心识念念在那儿生灭而觉知。古代开悟的禅师说:“念念不相到。”意思既是说:我们的前心念与后心念毫不相干,互不相到。而每一念的法尘组成凡夫所以为的心,其实它不是心,那是法尘。我们的法尘有很多,每每想东想西,想要骂人的心想等等,都属于法尘。
  在这些法尘中,心念处最先要观察的是五盖。五盖是贪、瞋、睡眠、掉悔及疑。因为一个人要修定、修慧,这五盖会掩盖住他,使他没有定力,没有智慧,故观法念处时,要观察我们是否有此五盖的烦恼?它是从何来?从何灭?它生灭的原因?我们应如何使它不生?假使我们用心观察,慢慢的就能掌握消除五盖的方法,它就会消除掉,那我们就不会再怀疑佛法,对它深信不疑了。
  观察五盖后,接下来是观察五蕴。我们身心的一切活动都包含在五蕴当中。法念处不止指法尘,它还包括一切法。五蕴包含一切有为的生灭法,世间的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在生灭,所以观察法尘时是要观察它的生灭,从中发现一些事实。
  在观法念处时,除了观察五蕴外,还要观察另一些法,那就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接触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都要了了分明。比如在静坐时,心念集中在耳朵,我们就去听声音,要觉知这个过程。过一会儿,我们的心念又去观察景物,对于这些心念转移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更要了了分明。我们要注意六根与六尘为我们产生了一种结缚,既是我们的烦恼从六根与六尘中源源不断的生起;十二因缘中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六根,他就没有“受”,所以我们的“受”时从六根而来。观察这个受后,接着观察心,再观察受的来源是从六根与六尘接触而来,我们要了了分明这个受的生起。一旦你看到它的生起、再灭掉,那么我们的贪瞋痴很快就会消灭。为什么这么讲呢?打个比喻:以声音来说,有人骂你一句“他妈的”粗话,你闹起烦恼,骂人、打人、与人过意不去等,如果你当时很冷静,以智慧观察,听后就会发现:因为我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就产生“他”、“妈”、“的”这些声音的分别心。你也会发现原来外面有声音,你里面有耳根,它们接触后生起受,生起心识;然后你就会发现到,原来是法尘这个罪魁祸首添加一些烦恼进去,使你做出反应或反击。当你发现到这一点时,你就懂得如何放下,使它不再生起来。我们凡夫听声音后,闹起烦恼来,就只会怪外面的人,绝不会怪自己内心有这个烦恼。
  如果有人说:“You are stupid”对听不懂这句话的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个声音罢了,但是听的懂的人的法尘中就有“Stupid”的意义存在,他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感觉到这个语言,法尘中生起分别、然后比较,那他的烦恼就来了。他不责怪自己过去业中有这些“废物”,就只会责怪别人骂他“Stupid”。如果一个人观察法念处中的六根与六尘,到了了分明时,就知道烦恼从何处来?烦恼如何灭?他就懂得如何放下烦恼,使它不生起。
  修学法念处进一步要观察一切法是生灭无常,我们不能做主,不自在;不自在故是苦、无我。我们凡夫深深的执著这一念一念会想的心就是我,但佛法中却说它只不过是法尘罢了,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法尘与外境的色尘是同样一回事,只是不同东西,同样的作用,而我们把色尘当成外在的身体与世界,法尘当成是我,所以佛陀要我们观法无我,而且要观一切法都无我。法尘是内在的,但这法念处不止是指法尘,它还包括五蕴及世间的一切,里面都没有一个我。
  四念处要完成的观行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虽然如此,但是在做观行的过程,并不是永远去观想不净、无常、观苦、观无我,而是要把我们的心念、行为、举动等觉察到了了分明。

五、总相念处:
  四念处除了这四个不同的观行外,还有一个总相念处,既是在这四念处中观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苦、无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受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心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法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无常、苦、无我在大乘佛法中以一句话来总括它,既是所谓的“性空”。一切法都无自性,既是空性,故要观空。
  《俱舍论》中说:“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叫做别相念处。”既是各别的观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称为别相念处。如果以法的总体来看,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一切有漏的皆是苦,一切法皆是空性、无我性,这称为一切法的共相。我们可以一切法的共相来观察一切法,乃至以此法来观察四念处,这样的观察称为总相念处。

六、修四念处的此第:
  根据《大智度论》以及南传经典《四念处经》(The Four Foundations OfMindfulness) 都教导我们应该从观察呼吸开始,然后才观身不净,因为我们的心散乱,应先把心定在呼吸上,慢慢地使我们的心念微细后,才观察身体的不净。在经论中说,如果我们以散乱的心来修观身不净,会得到反效果,结果是越观越觉得可爱,因为我们凡夫一向来认为自己的身体好,别人的身体漂亮的缘故。
  观身后就观受、观心、最后观法,其原因是身体的行动最粗,接下来是感受,再下来是心念。其实心念比法尘更微细,在这儿先观心,后观法,因为观心念无常比较容易,观法无我难。这个观法无我,并非是叫我们想:“无我,无我。”的这样想,而是观察法尘念念之中,哪一念是我?这样的观法无我比较难,反而是关心念无常容易。
  中国佛教不大提倡这四念处的修法,只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曾写一本《四念处》,他是以大乘思想来讲解四念处的修行。自此以后,就没有人宣扬此修行方法了,这是很可惜的!
  南传佛教很注重“四念处”的修行,尤其是在缅甸,他们有一套修行的方法及步骤,修禅者要学习那套方法后,才被认为有资格做导师,教导其他的人修学。
  缅甸禅师教导四念处的方法及步骤:
  首先修行者要放下一切事物,住在庙宇中,然后跟随一位有资格的导师学习。每天起来,坐禅与经行。所谓经行是保持一心前后来回走。修行四念处者每天少做事,只是坐禅与经行,为什么要这样呢?那时因为静坐久了容易产生昏沉,同时久坐会生病,所以采取坐、走,坐、走的方式。导师会安排静坐半小时,经行半小时或静坐一小时,经行一小时的功课,有些甚至经行两小时,在经行时观察身体的一举一动,念念要分明;要知道何脚先起,然后踏在地上,甚至于踏到地上的情形,也要知道。开始经行时心念粗,就要用心念左右,左右地训练,慢慢地对身体走路行为很清楚,到心念微细时,就不要念,只要保持知道就好了。
  接下来他要知道是脚走了他的心知道,或是他的心叫脚走,他也要发现到:是心叫脚提起,脚踏到地,心才感觉到;他要发觉到这两个过程。走到尽头的时候,谁叫他转弯回来;他站着也要知道,他要对这些心念了了分明。这样经行的结果,他的心会慢慢定下来,观察力会越来越敏锐。他静坐时要观察呼吸,肚子的膨胀与收缩,呼吸的出入等。在静坐的过程中,发生任何事情,他都要知道。
  每天晚上导师会个别与修行者对话,问今天做什么修行?有何感受?导师就会慈悲教导,纠正错误,有些严格的导师在与修行者做个别对话时,不允许别人听,因为有些修行者听后会模仿别人的修学。比如某些修行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发现到在左右,左右走时,心念在控制他的脚,那他与导师对话时被另一个人听到,当那个人被导师问时,也给予同个答案,他没有发现到,也没有感受到,只是学来的,这对他完全没有好处。
  导师与修禅者做一对一的对话,考问后,知道个别修行者的程度,就会逐步教导,不能做三级跳,避免在修禅的过程中产生偏差。这与中国禅宗祖师的教导相似。每晚禅师与禅和子(修禅者)有小参,那就是祖师以对答方式来考问参禅者。
  四念处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我们凡夫有常、乐、我、净四颠倒。没修学四念处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四个颠倒,既使是念佛,常、乐、我、净依然存在,但是修行四念处就容易破除它。烦恼少,智慧生,那就容易解脱生死,所以它是修解脱道者的良药。
  佛陀在他的遗言中指示比丘应当依止四念处修行。依据经典中说,认真修学四念处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方可证悟初果。经典中又说:四念处是能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祛除痛苦和忧愁,而走上正道、觉悟涅盘的唯一之道。
  有关四念处修行的经典有《四念处经》,它是被编入《增一阿含经》中。南传经典中有印成巴利文的单行本,我们也可以在《原始佛典选译》中找到这部经。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四十八卷中特别提到关于四念处的修学方法,而且强调修菩萨道者也应该修学四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