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信息聚合api:小仙的禅茶一味——茶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0:03:22
(2011-12-12 16:26:19)
标签: 陆羽
武夷山
茶文化
茶道经
《茶谱》
小仙的精致生活
小仙的悦己生活
文化
分类: 禅茶一味

如果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还是物质形态,那么“琴、棋、书、画、诗、曲、茶”中的“茶”就属于文化形态了。茶由于本身的自然属性,在我国漫长历史的饮用过程中,产生了以茶为载体深厚的茶文化。这个以人为本,以茶为体的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载体可以反映诸多层面:就政治层面,茶文化是崇德贵民;就论理而言,茶文化是礼敬诚信;就艺术而言,茶文化是琴棋书画;就人文而言,茶文化是品茶品人;就社会而言,茶文化是远神近人;就知识而言,茶文化是格物致知;就哲学而言,茶文化是天人合一;就做人而言,茶文化是廉洁奉公;就心态而言,茶文化是去浮消躁……
有人说:“和尙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吃茶是一种道,知识分子吃茶是一种文化。”当强调饮茶的哲学化的一面时,就叫他“茶道”。因此“饮茶悟道”,“饮茶论道”,“饮茶得道”,也就成了禅家、道家和儒家的家常品饮事情,饮茶的过程也就成为一种茶文化了。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同山,以后孔子主义、理学宗师朱熹为代表的儒家,以天心禅寺茶僧释超全为代表的释家,以南宗五祖之一白玉蟾为代表的道家,他们一起为武夷茶倾心呕歌,融合交汇,共同演绎了武夷山茶文化。武夷山茶文化融入了儒家的“中庸”,释家的“空灵”,道家的“无为”的哲学思想,正是:“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一 饮茶得道,品味人生
“茶道”一词在我们所见的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唐代的记载。唐.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说:“三饮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唐.刘贞亮提出“茶之十德”中说:“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说:“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陆羽)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中国茶道形成于唐代,是因为饮茶的方式在唐代逐渐由药饮和粗放式煮饮发展成为细煎慢啜的品饮,进而演进为艺术化、哲理化的茶艺、茶道。《茶经》既是对唐及唐以前茶事的总结,也包含了陆羽对茶煮饮方法的革新和完善,他融会贯通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的思想精神,提出了茶道思想,对茶道(饮茶之道)的程式,规则和用具做了统一规范。陆羽的好友释皎然则直接提出“茶道全尔真”,把品茗提升到“涤昏寐”,“清我神”,“破烦恼”,“便得道”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所以在唐代,经陆羽等一批茶圣、茶人对饮茶“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到了宋代,刘元甫作《茶堂清规》,其中的“茶道规章”和“四谛义章”两部分被后世抄录为《茶道经》,从《茶道经》中可知刘元甫他以成都大慈寺的茶礼为基础,在湖北五祖山开设茶禅道场,名为松涛庵,并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宗旨。这部茶典被南浦绍明带回日本传授。(见《中国农史》2005年3期陈文华著文)。继唐、宋后,明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又一个高潮。明初朱权撰写了《茶谱》,对适应品茶需要的饮茶之人,饮茶之环境,饮茶之方法,饮茶之礼仪作了详细的记述。发展了茶道的形式,以至从中国传入,经日本寺院发扬的现今日本茶道的形式几与此同。
茶人认为:饮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入思时可以提神,通夜不眠;满腹时,可以助消化,清神气;心烦时,可以去杂念,平和相处。茶人在喝茶、品茶中能得出一番高雅脱俗的情趣和隽永的茶外之茶,味外之味来。《茶馆》“掌柜”老舍先生说过:“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林语堂先生说:“茶有一种本性,能带我们到人生的沉思默想的境界中去。”
“饮茶得道”也得出了人生如茶的人生哲学,人生艺术。这个“道”也包括了茶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对大千世界中的存亡、爱憎、善恶、美丑的品评和扬弃。饮茶就要学会冲淡,当我们在杯盏相敬中喝人生一杯茶,每个人都会把爱人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份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心。人生如茶,第一口是苦的,第二口是甘的,第三口是淡的。
“饮茶得道”就是在清静的环境中,用安宁的心情,溶炼出“精、行、俭、德、致、清、导、和,淡、远、真、敬、美、雅、礼、善、正、静、素、廉、怡、仁、合、信、寂、乐、理、融”的“道”的内涵。也得出了“自然和谐之道、仁礼诚心之道、亲仁善邻之道、安贫乐道之道、俯仰无愧之道、亲民为民之道”。
“饮茶得道”根本上也是以饮茶为载体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超出了对茶本身的色香味的品尝,进而把饮茶与饮食文化、医药文化、养生文化、礼仪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行为文化、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升华为茶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总和――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