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注册百度糯米商家:《资本论》及导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42:32
马克思《资本论》总导读
一、《资本论》写作的历史背景
《资本论》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呕心沥血,牺牲健康、幸福和家庭创作的一部伟大科学巨著。马克思的伟大革命经典《资本论》的写作和问世并不是偶然的事情。它是特定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于1818年出生在德国,大学毕业后,担任报纸编辑工作,后因从事革命活动,曾流亡法国、比利时等国,1849年后开始定居英国,直至1883年逝世。马克思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于1867年9月在德国正式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一卷,这时,其他各卷的初稿也步写好。所以,要研究《资本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就必须了解19世纪中期西欧特别是英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
17世纪40年代,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迅速发展。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又完成以革新工业生产技术为内容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后,英国主要工业部门的手工劳动已经大部分被机器大生产所代替,并且建立了真正的机器制造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牢固地确立起来了。继英国之后,在法国经过18世纪8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也达到了完成阶段。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9世纪40年代,比英、法都晚,而且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乡莱茵省是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系列国家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也充分暴露出来了,突出地表现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周期性爆发,这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开始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的加剧,作为这一矛盾的阶级表现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日益尖锐起来。19世纪中叶,在西欧接连爆发了震撼资本主义制度的工人运动,其中著名的有1831—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还有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资产阶级,并且开始提出了政权问题,甚至产生了要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斗争要求。
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而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各派社会主义学说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描绘出各种引人入胜的前景,但是,由于这些社会主义者根本没有或者缺乏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以致他们有的反对暴力革命,有的主张依靠少数人的盲动来夺取政权,有的甚至还幻想感动资产阶级来自动改良社会,等等。事实一再证明,这些社会主义学说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斗争引向胜利,根本无法使他们完成自己埋葬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
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曾谈到,目前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你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尽快把它写完吧,即使你自己还感到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人们的情绪已经成熟了,就要趁热打铁。因此,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客观需要,马克思的伟大时代的著作《资本论》应运而生了。《资本论》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一系列国家中得到确立,其内在矛盾日益暴露,而且工人运动有了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进行指导的历史条件下写作的。正因为这样,所以《资本论》问世之后,在全世界无产阶级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也就是说,《资本论》的写作是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运动规律;而揭示这一运动规律,正是在理论上武装无产阶级的头脑,使他们自觉地担当起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恩格斯说过:“《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第1卷,第36页)。马克思自己也说过:“我认为,对于工人阶级说来,我这部著作所能提供的东西比我个人参加任何代表大会所能做的工作都更重要。”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认为:“《资本论》在德国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
在思想上武装无产阶级和在理论上揭露与批判资产阶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也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指出它的历史暂时性,彻底批判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各种谬论,“最后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马克思把《资本论》看作“无疑是向资产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只有彻底粉碎资产阶级的假理论、伪科学,才能使无产阶级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真正解放出来,勇猛地向资本主义制度进攻。
还要指出,马克思所以要用毕生的精力写作《资本论》,创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还和政治经济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有关。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同时,还着力于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清算自己以往的哲学信仰。马克思在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时得出了如下的著名结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所谓“市民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上述结论表明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和法以及哲学这类上层建筑的阶级实质,全面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科学地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就必须探究政治经济学。所以,列宁说:“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运用和证实了他的哲学理论,而且还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正因为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这种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马克思才历尽千辛万苦写下了他的伟大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
总之,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和创立自己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最终就是为了批判资产阶级和武装无产阶级,为了砸烂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
《资本论》博大精深,它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文献,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高峰。它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和发展,揭露了它的内在本质和矛盾,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根据其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资本论》以深沉犀利的笔触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普遍规律,对资本主义及其辩护士进行了严厉的指控,是具有鲜明的党性的著作。马克思的思想武装了全体工人阶级,并在政治经济学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革命。《资本论》在主要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同时,还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如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规律,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等等。《资本论》同时还科学地预见了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遵循的某些经济规律。
《资本论》也是一部天才的哲学和逻辑学著作。全书所涉及的有关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和文化的研究,都反映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和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生前没有来得及写成《逻辑学》,但他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辩证逻辑,在《资本论》中达到了自己发展的高水平。
《资本论》还是一部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在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和学者曾梦想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社会,但由于不懂得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主张都陷入了空想。只有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才使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
此外,《资本论》还被认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包含着马克思在历史、法律、科学技术、教育、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闪烁着天才火花的思想,它在各方面都蕴含着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的瑰宝。
就这部书的历史意义,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资本论》出版一百多年以来,虽然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学习它的理论,而且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许多著名大学,也都开设有《资本论》的必修课。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意义,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二、《资本论》的体系结构和内容
《资本论》是一部篇幅巨大的科学著作,如果能够把握住全书的体系结构,对于理解它的内容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会感到容易些。关于《资本论》的体系结构,马克思在第三卷第一章开头部分曾有一个简要的说明,应先加以学习。
全部《资本论》有一个中心,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把握住这条主线,也就不难理解全书的结构了
《资本论》全书共分四卷。
第一卷的卷名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阐明在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
第二卷的卷名是《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阐述通过流通怎样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以及在生产完成之后怎样实现剩余价值。
第三卷的卷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从整体来说,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第三卷不仅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考察了资本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具体形式,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等。马克思通过对资本运动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阐明了剩余价值怎样在资本主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第四卷的卷名是《剩余价值理论》,在这里,马克思围绕剩余价值理论这个中心,对资产阶级各派经济学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批判。
《资本论》的前三卷,马克思称为理论部分。在这部分里,正面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也就是通过阐明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规律,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如何发生、发展和必然走向灭亡。后一卷即第四卷,马克思称为历史文献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分析批判以攫取剩余价值为内容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著作中的歪曲反映。
第一卷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是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以及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趋势。《资本论》第一卷全文共七篇。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4、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第二章交换过程。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对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进行说明。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1、资本的总公式。2、总公式的矛盾。3、劳动力的买和卖。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七章剩余价值率。第八章工作日。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第十一章协作。1、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2、简单协作的一般优点。3、资本主义协作的条件和特点。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六篇工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1、原始积累的秘密2、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3、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4、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5、工业资本家的产生6、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共分7篇25章。第一篇马克思重点研究商品与货币。首先揭示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二者的关系形成了商品的内部矛盾。他通过分析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揭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此外,还详尽地阐述了价值的实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论述了自己完整的劳动价值论。进而又研究了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说明了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商品的内部矛盾必然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于是彻底解决了为古典学派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他研究了货币发展的具体阶段和形式,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第二篇到第六篇研究资本怎样生产剩余价值,阐明剩余价值的源泉、实质、目的和方法,揭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第七篇研究资本的积累过程及其后果,马克思以革命的辩证法最后论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提出了“剥夺者被剥夺”的著名结论,科学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共产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卷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二卷共三篇,二十一章。其主要理论可以概述为“三大理论、两个再生产、一个实现”。(一)三大理论1、资本循环论。即在第一篇中,主要以资本为中心,分析了个别资本运动的形态变化和过程。2、资本周转论。即在第二篇中,主要以生产资本为中心,分析了个别资本运动的速度和次数。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论。在第三篇中,主要以商品资本为中心,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和实现问题。(二)两个再生产1、主要在第一、二篇中,论述了个别资本的再生产,这是属于微观经济的问题。2、主要是在第三篇中,论述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这是属于宏观经济的问题。所以,该卷也可称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三)一个实现主要是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的过程。共分3篇21章。第一篇研究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马克思有序地分析了资本在循环中依次采取的三种形态,然后综述资本循环的三个公式,并阐明产生资本循环是这三个循环的统一。第二篇研究资本的周转,着重分析资本在流通中的构成,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说明它们在不同的时间里,依照不同的方法完成形态的循环。马克思还阐明了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并以国家资本的更新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的物质基础。第三篇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主要探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运动规律和实现的基本条件,说明社会总资本在流通中的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
《资本论》第二卷还研究了资本的总运动、总形态,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和它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共7篇52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篇到第三篇探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问题。其中心问题是利润,它是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最一般的形式。第四篇到第六篇探讨剩余价值怎样分割为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最后一篇通过探讨各种收入和它们的源泉,总结性地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的公式给予彻底的批判,粉碎了这种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谬论。
第二卷的逻辑关系是资本的流通过程是抽象地考察剩余价值的实现,考察剩余价值实现过程中各生产部门资本的相互联系。(一)理解资本的流通过程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一卷研究的是资本流通而不是商品流通;这里的资本是产业资本而不是商业资本;这里的流通是广义的流通而不是狭义的流通;其研究既包括个别资本的流通,又包括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其研究不仅包括物的运动,而且主要是研究价值的运动。(二)研究资本流通过程的内容资本流通的阶段、资本流通的形态、资本流通的速度、资本流通的条件、资本流通的比例关系。(三)研究资本流通的目的,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第三卷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地批判考察马克思以前有关剩余价值的学说。它实际上是把前三卷对资本主义制度所作的理论研究的成果,用学说史的形式来加以说明。共写七篇。第一篇考察李嘉图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批判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的学说,论述剩余价值价值怎样转化成利润这种现象形态。第二篇以批判李嘉图尤其是他的地租理论为内容,论述利润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因而转化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问题。第三篇主要考察李嘉图学派的瓦解,论述利润率用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趋向下降的规律。第四篇论述商业资本,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同商业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和商业利润问题。第五篇论述生息资本,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同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和利息问题,以及资本主义的信用、银行和货币流通。第六篇论述资产阶级状态的土地所有权,剩余价值在农业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和地租问题。第七篇总结考察工人阶级每年新创造的价值分割为工资、利润(包括利息)和地租,最后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三大阶级。
从上述可见,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就象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中轴线而修建起的一座宏伟的科学殿堂,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对人类的历史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迄今为止仍然在持续着。在这座科学殿堂里,马克思精心而系统地展示出自己的一系列光彩夺目的理论成果,而把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种种滥调都扫出大门,引起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整部《资本论》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以资本主义制度向共产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作为科学的和革命的结论。这部划时代的巨著,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和科学相结合的伟大典范。这部著作,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的实质。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一切非无产阶级的经济学说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彻底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和列宁等无产阶级理论家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不断地推进到新的高度。迄今为止,马克思的《资本论》仍然是我们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性著作。
三、《资本论》的现代视角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使这门科学革命化。”《资本论》的版本很多,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每出一版,都写了序或跋,这些序言和跋文构成《资本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成为我们学习《资本论》的入门向导。有关《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一共有七篇,其中前四篇是马克思自己写的,后三篇是恩格斯写的。在这七篇的序言和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在这几篇序言和跋文里,讲到了有关《资本论》的许多重要问题。例如,关于《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过程,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关于《资本论》的方法和结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以及学习《资本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一)《资本论》是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马克思在大学本来是学法律专业的,但主要精力却用在哲学和历史的研究上。1842―1843年,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要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当时普鲁士莱茵省议会通过了“林木盗窃法”,公然侵犯贫民阶级的权力。不久,马克思又遇到摩塞尔河流域酿造葡萄酒的农民的经济状况问题。这些物质利益的冲突,是促使马克思去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之一。
于是,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系统地收集资料研究政治经济学,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到四十年代末已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资本论》的创作和完成时期。1857―1958年,马克思写了一部篇幅巨大的手稿,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这是他创作《资本论》的最初尝试,通常称它为《资本论》第一稿。在这个手稿的基础上,马克思打算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书名分册出版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巨著,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六册计划”,包括《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第一分册的书稿于1859年出版,但这个第一分册只包括两章,即《商品》和《货币或简单流通》。这是“六册计划”中第一册《资本》第一篇《资本一般》中的绪论性的两章。在1861-1863年期间,马克思接着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分册,结果写成了一个篇幅庞大的书稿,共包括23个笔记本。它开头的总题目仍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副标题是《第三章资本一般》,通常称之为《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实际上是《资本论》的第二稿。在写作这个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分四册出版他的经济学著作。从1863年8月开始,马克思撰写了《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三稿,其内容分为三部分,即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
从1866年初开始,到1867年3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修订和誊写工作,同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按原计划,《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并不包括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内容。但是为了“联贯和完整”,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的内容,也扼要地收入《资本论》中,其中关于价值形式、商品拜物教以及交换过程等问题,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但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不因此而失去独立的科学价值。例如,关于贵金属等问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已经作了详细论述,而在《资本论》中就只是简单地提到。所以,在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时,不妨把《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对照着来阅读。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继续进行修改和再版工作,并帮助出版《资本论》第一卷俄文译文,校订法文本。同时,还积极收集材料,改写第二卷和第三卷,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在他面前书桌上还放着正在修改的《资本论》原稿。《资本论》是马克思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在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关系,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有的把它理解为劳动方式,也有的把它理解为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等等。究其原因,“生产方式”一词是一个多义词,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时,就有不同的含义。因此,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只能以全书的中心内容和主题为根据,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资本论》就是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存在资本,而没有资本也就不能带来剩余价值。所以,我们说资本范畴是《资本论》的中心内容,也可以说,它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纵观《资本论》四卷,其中第一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可见,《资本论》是研究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问题。所以,在《序言》中提到的“资本主义方式”,是指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这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方面的关系。而“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狭义的生产关系,它从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把政治经济学看成是研究财富的科学,马克思第一次确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是和资产阶级经济学根本对立的。
《资本论》是以英国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马克思说:“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早和比较成熟的国家。但是,《资本论》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不只限于英国,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第一版序言》第5―9段就是说明这个问题。马克思特别提出,对德国来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当时,德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政治上封建贵族还占统治地位,在经济上还存在农奴制。因此,在德国,不仅存在着“现代的灾难”,即资本主义剥削,而且还存在“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受“活人”即资本主义剥削,而且受“死人”即封建制度的剥削。“活人抓住死人”,即封建主义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尽管德国和英国相比有这样的差异,但《资本论》所揭示的规律在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必然发挥作用,“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和英国相比,德国等欧洲大陆虽然还比较落后,但英国的变革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到欧洲大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但是,这种革命是用暴动的形式还是用较少流血的和平方式,要由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组织程度和力量壮大等情况来决定。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和生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来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常常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技术、自然科学等问题的深湛见解,但它是把生产力当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者和推动力来研究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且还从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列宁在谈到《资本论》时,曾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做“骨骼”,而把适合于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比做“血”和“肉”。要使骨骼有血有肉,就必须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但其实质,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资本论》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即使探索到了它的发展规律,“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认识和运用经济规律,却能减轻革命过程中的痛苦。
(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在《第一版序言》的第10、11段和《第二版跋》的第5―15段,马克思分析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就是阶级关系,因此政治经济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情况,是和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密不可分的。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后才产生的。15世纪末,随着早期资本主义商品流通的发展,出现了重商主义学派。从17世纪中叶开始,又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始于威廉?配第,发展于亚当?斯密,至大卫?李嘉图而登峰造极。在法国,始于布阿吉尔贝尔,中间有魁奈、杜尔哥,最后有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斯蒙第。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尚未充分发展的时期,因此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生产关系的本质中去,揭露资本主义的一些矛盾,包含了一些科学的因素。例如,古典学派的最后代表李嘉图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在分配领域中的表现,“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指出:“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说,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错误,这就是,不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历史现象,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社会,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看作适用于一切社会的规律。这是由他们的阶级立场决定的。所以,古典学派发展到李嘉图时,“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1820年到1830年,“这是李嘉图的理论庸俗化和传播的时期,同时也是他的理论同旧的学派进行斗争的时期。”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发表不久,就引起了批评,引起了李嘉图学派及其反对者之间的论战。有的人把它普及开来,有的人利用它来反对重商主义等旧学派,有的人把它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有的人在捍卫李嘉图学说的过程中把它庸俗化了。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当时这一论战还带有“公正无私的性质。”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工业刚刚脱离幼年时期,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还是主要的问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然而,这场论战与18世纪下半叶魁奈死后、重农学派和反对者之间的争论相比,已经逊色得很多。
1830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中更替其支配地位的分水岭。马克思指出:“1830年,最终决定一切的危机发生了。”“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从那时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庸俗经济学局限于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现象,抹煞资本主义的矛盾,为资本主义辩护。随着1848年革命而引起的英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在英国出现了庸俗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他的特点是折衷主义,妄图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在分配领域实行某些改良,调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时庸俗经济学的另一派代表是法国的巴师夏,他代表热衷于自由贸易的法国工商业资本家的观点,企图把资本主义描述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但是,在德国,“政治经济学一直是外来的科学。”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分析,它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关系为前提。在德国,长期的封建割据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缺乏生存的基础。”所以,“德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一直是学生,”只能抄袭英国、法国的作品,作为教条加以搬弄。1848年以后,资本主义在德国迅速发展,但这时又不允许对政治经济学进行公正的研究了(即使是在资产阶级视野内),因为英、法资产阶级早已夺得政权,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已经感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威胁。因此,“德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任何独创的成就的可能性。”
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建立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因为“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这个阶级和社会发展的利益是一致的,能够公正无私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不受阶级偏见的束缚,客观地认识客观经济规律。具体地说,这个任务是由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来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在政治经济学中完成了伟大的革命,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唯一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绝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批判,绝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
(四)《资本论》的方法论
在《第二版跋》的第16―27段,马克思说明了《资本论》的方法论。
总的来说,《资本论》的方法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但要真正掌握它,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马克思说:“人们对《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例如,有人说马克思是“形而上学地研究经济学”,“是整个英国学派的演绎法”;有人说他用的是批判的分析法;也有人说他的研究方法是“现实主义”的,而叙述方法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等等。对于人们的种种议论,马克思在第二版跋中作了回答,其中特别详细引证了俄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考夫曼对《资本论》方法的评论。这段评论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马克思特别注意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二、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作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三、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四、马克思特别强调研究每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五、马克思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等等。对于考夫曼的上述评论,马克思满意地认为,他所描述的“正是辩证方法”。把唯物辩证法应用到政治经济学中来,是马克思的首创。“就本来意义上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马克思就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揭露资本主义矛盾,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
《资本论》的方法,不仅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已经“说明了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表现在,他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研究经济运动规律时,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针对有人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混为一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在黑格尔那里,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并且被“神秘化了。”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吸收了他的辩证法中的科学成分,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辩证法。这两种辩证法对现实世界起着不同的作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这是因为黑格尔运用唯心主义辩证法,企图论证普鲁士君主立宪制度的合理性,起着维护统治阶级的反动作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则“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这是“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产生的同时,又论证了它灭亡的必然性。
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研究政治经济学必须运用抽象力。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这就是说,《资本论》使用的方法同自然科学使用的实验方法是不相同的,因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关系,它既不能使用显微镜,也不能使用化学试剂,而只能运用抽象力。什么是抽象呢?就政治经济学来说,抽象就是从具体的、大量的经济现象出发,经过思维的加工,抽象出一些简单的范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马克思这段话,对于如何进行研究工作,讲得很清楚:(1)占有材料;(2)进行分析;(3)探寻内在联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但这还不是抽象的全过程,在一定阶段的研究工作完成之后,还要采取适当的形式,把研究的结果叙述出来。
什么是适当的叙述形式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作了阐述。他在总结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经验教训之后认为,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形式才是唯一正确的叙述形式。这就是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逻辑加工,并按照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叙述出来。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是以详细占有材料并进行大量研究为前提的,所以它只是在形式上不同于研究的方法。
(五)《资本论》的结构
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马克思在1866年10月13日给库格曼的信中写道:“全部著作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册理论史。”现在出版的《资本论》的分卷情况,和马克思当时的设想不尽相同。《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继续进行第一卷的修改和译文校订工作,并对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手稿进行反复修改,但由于国际工人协会活动占用马克思大量的时间和他自己身体状况的恶化,第二、三卷未能及时出版,他就逝世了。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承马克思未竟的事业,把《资本论》“第二册”、“第三册”整理为第二卷和第三卷,并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恩格斯在世时,曾打算整理出版《资本论》第四卷(理论史),可惜他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后来由考茨基整理出版。但是,考茨基把它作为一部与《资本论》平行的独立著作,命名为《剩余价值学说史》。总的来说,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结构是没有变动的,变动的只是分卷和名称。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资本论》第二卷是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是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资本论》第四卷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学说史。
《资本论》中心突出,结构严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六)《资本论》的现实作用
1、《资本论》对熟悉现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指导作用
《资本论》出版一百多年来,非凡是二战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适应新生产力的需要,资本主义在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因此,马克思分析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经济学说也需要发展。这种发展可以在马克思学说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指导下进行,而不是简单否定其原理与方法。
资本主义经济经历的几百年中,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马克思曾对他所面对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比如,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出现的股份制和工人合作社。他认为股份制是那种以“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内的扬弃。”这种形式的扬弃,马克思称之为“消极扬弃”,因为它触动不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过应看到股份制在由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向劳动者的公有制中的积极意义。在股份制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之所以把股份制看作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点”,是因为股份制既然由“私人资本”发展为“社会资本”,既然通过资本集中发展为“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的大公司,比起分散的千千万万个资本主义小企业来,在条件成熟时,更轻易转变为劳动者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应是以社会化的大规模生产为基础的所有制。
“私人资本”发展为“社会资本”,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股份制,已是公有制经济。因为“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间的对立。”就是说,还没有截断私人财富的根本。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出现的工人合作工厂,认为这是对资本主义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因为在工人合作工厂中,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被扬弃了。生产资料归工人联合体所有,并用自己的劳动进行增殖。这种从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中产生的合作工厂,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的扬弃。它表明,工人群众可以自己组织没有资本家的合作工厂。只要工人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就可以摆脱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马克思对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给予高度重视与评价。他指出:信用是利润率平均化的中介;可使流通费用减少,这表现在三个方面:(1)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着货币;(2)流通流通提高了;(3)金币为纸币所代替。另外,信用促进了股份公司的成立。在现代社会经济中,信用的作用更大地提高了。运用马克思关于信用作用的提示,研究加强信用建设推进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运用马克思的观点与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研究与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些新现象与新特点。例如,在经济运行方面,有一些发达国家将计划调节机制引入市场经济,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结合,改变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自发发展中的无政府状态,缓和经济危机;在劳资关系方面,劳动时间缩短,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改善,社会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吸收工人代表参加公司治理等;在分配关系方面,重视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征收高额遗产税和累进税;在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方面,股份制进一步发展,从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跨国公司等;工人合作工厂进一步发展与扩大,农民合作社也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所有这类新现象和新特点,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因而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规律,依然适用于当代资本主义。同时,上述新现象和新特点,都可以归结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包括消极扬弃和积极扬弃的新社会经济因素在不断增长与扩大。而且都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进行自我调整的结果,是新的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化的表现。
假如说,马克思把股份制和工人合作工厂看作是转向新社会制度的过渡点,那么,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一系列新现象与新特点,无非是增加了一些新的过渡点,并扩大了原有的过渡点罢了。这种过渡点有两重作用:一是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缓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二是对资本主义表现出肯定中的否定。所谓肯定,是指通过自我调整与完善,再现其继续发展的活力;所谓否定,是指包括消极扬弃与积极扬弃在内的自我扬弃的新社会经济因素在发展与扩大。这正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革,上层建筑的作用与职能也会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预见到了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发展会在一定部门形成垄断。而垄断的形成与发展,要求国家干预经济。一般认为,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熟悉到,垄断资本的出现,就“要求国家的干预”。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从理论上分析和熟悉国家干预的必要与必然趋势,而凯恩斯则是在大危机后的实际生活中从提供政策依据方面提出国家干预的必要。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与方式,以往是采用暴力方式,但马克思并没有讲过“暴力革命是普遍规律”,只讲过暴力是助产婆,没有胎儿助产婆也无用。在新的世纪中,向社会主义转变,可能有新的途径与方式。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也不再是完全盲目性和自发性的过程,计划调节进入市场经济运行中。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有容纳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生命力。资本主义内部将会出现更多的和更显然的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因素,使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扩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余地,从而使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具有了更为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2、《资本论》对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理论指导作用
《资本论》虽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及其运动规律的,马克思没有留下专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论著,但它所阐明的某些原理和规律,它的方法论,对于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与发展,依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1)有关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规律,对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社会都适用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与规律,对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社会都有适用性。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在对待这一原理与规律上,既有负面的教训,也有正面的经验。我国曾脱离生产力落后的国情,急于消灭一切私有制经济,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过早地超越了新民主主义阶段,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原理,改革开放以来,明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恢复和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间相互关系的原理,对处理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关系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在诸环节中,生产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关于这个方面,过去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强调得比较多,但是对于分配、交换与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的决定作用,则熟悉不足,往往只轻描淡写地讲一句“反作用”了结。然而,马克思的有关原理是:“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就是说,其他环节或要素对生产也会起决定作用。所谓“单方面形式”的决定作用,是相对于生产在总体上和多方面形式上的决定作用而言的。比如,消费不能从总体上对其他诸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起决定作用,但对生产这一方面来说可起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明显地体现了消费需要对生产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还提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假如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并论述了“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的道理:一方面,“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方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假如出现了超常的生产过剩,大量产品积压,不能被用于消费,它们就不是现实的产品,等于没有生产,其实还不如没有这部分生产,因为它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这一原理也表明,生产应根据社会的消费需要而进行,生产规模与生产结构应与消费需要的规模与结构相一致。同理,交换与分配也会在“单方面形式”上决定生产。市场扩大,交换范围扩大,生产规模也就扩大。答应私人资本参与分配,才有私人资本参与生产。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是表现得很明显的。
(2)关于商品生产及其规律的一般理论,适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马克思分析商品生产所揭示的有关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价格运动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中依然存在和发生作用。
马克思的商品生产及其规律和劳动价值理论,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商品与价值,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性质。我们讲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价值关系会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因为资本主义各方面的经济交往关系都要借助于或通过商品价值关系实现。同样,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关系会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因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也都要通过商品价值关系来实现。但商品与价值本身是一种中性的范畴与关系。马克思明确指出:“作为商品进入流通的产品,不论是在什么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不论是在原始共同体的基础上,还是在奴隶生产的基础上,还是在小农民和小市民的生产的基础上,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都不会改变自己作为商品的性质。”商品、货币、价值,都不具有阶级性,不能与特定性质的社会经济划等号,也不能用商品经济来说明和判定任何生产方式的特点。马克思一再批评詹姆斯?穆勒“企图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商品流通所产生的简单关系,从而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强调指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所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只知道这些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的范畴,还是根本不能了解这些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也不能对这些生产方式作出判定。”
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需要深化熟悉和发展。马克思重视劳动在创造价值和财富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般劳动还是科技劳动与治理劳动、雇佣劳动还是自由劳动,都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视野之中。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要尊重各种劳动,发挥各种劳动的积极性。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要非凡重视科技工作和经营治理者的高级复杂劳动。劳动价值论并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属性区分,它既适用于简单商品经济,也适用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马克思曾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消亡了,劳动不再形成价值。但实践证实,社会主义经济依然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的商品经济还较落后,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商品的劳动依然会形成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能否定。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完全实行以按资分配为核心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中,创立劳动价值论的。通过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阐明生产要素收入的源泉。我国当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劳动价值论同样可以说明多种分配收入的源泉,不能由按生产要素分配引出“要素价值论”,否定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关系时,涉及与劳动生产力或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问题,阐述了决定劳动生产力高低的诸因素,包括劳动因素、科技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这些因素既适用于资本主义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关于劳动生产率的衡量问题,一般表述为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的多少或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的多少。就是说,只拿产量与活劳动相比。然而,假如活劳动减少了,但单位产品中的物化劳动耗费相应增加或更多地增加,成本不降低,甚至提高,这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无实际经济意义。应当注重到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的说明:“从社会的角度看,劳动生产率随同劳动的节约而增长。这种节约不仅包括生产资料的节约,而且还包括一切无用劳动的免除。”显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应表现为活劳动和生产资料(物化劳动)的节约。
我国的经济活动已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国内商品价值会转化为国际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国际价值”的概念和原理。决定国际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各参与国家之间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国内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较少的国内价值可还原为较多的国际价值,增加收入;反之,国内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较多的国内价值只能被算作较少的国际价值,减少收入。因此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要重视与遵循国际价值的原理与规律,力求降低国内成本,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国内劳动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
(3)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提出的一些原理与规律,假如抽去其资本主义的特定关系,对社会主义也有意义
马克思研究资本积累问题时,提出了决定积累量的诸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即提高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当然不适用于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生产中应重视提高剩余产品率,这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与积累率。第二个因素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不仅会提高剩余产品率,而且由于商品价值下降,在消费基金减少、消费资料量增加的情况下,积累基金也可以增加。而且,即使在资本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的物质规模也可以扩大。由于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技术含量增加,原有的机器、工具等会由效率更高、更便宜的新的机器、工具所取代。第三个因素是“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的增大,可以增加积累。这实际上是讲折旧基金用于扩大生产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的积累与扩大再生产来说,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些积累因素是同样适用的。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对于说明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工农业差别及绝对地租等问题,具有理论前提的意义。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在某些方面,或轻或重地也会在我国出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在市场经济中,会出现结构性矛盾,就业的难度增大。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失业、下岗人员增多,是实行市场经济中难以避免的现象。考虑到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高,而劳动密集型则有机构成低,就业岗位多,我国需要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中不同类型产业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不同的企业,利润率高低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理论界把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看作是资本主义范畴与关系。在当前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的作用下,也应形成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假如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先进行业利润率低,而有机构成低生产技术落后的行业反而利润率高,就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不利于科技进步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理论,分析了加速资本循环与周转的经济意义。我国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需要加快资金周转。而加速周转的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二篇中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比如,缩短产品经历的劳动时间、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减少原材料的储备,缩短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的差距等。生产时间一般会超过劳动时间,如农作物的生产时间多于劳动时间,葡萄酒在窖中发酵,劳动过程中断但仍处于生产过程,制造厂的劳动材料需经化学作用或自然力作用时间,不属于劳动时间。“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越吻合,在一定期间内一定生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价值增殖就越大。”因此,要“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部分”。缩短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可以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流通时间的长短,制约着生产资本执行职能规模的缩小或扩大。加速资金周转可节省生产费用与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包含着社会化再生产的一些一般原理。诸如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原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原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及其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原理;还有社会再生产中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原理等。这些原理不仅适用于社会主义再生产,而且更要自觉地遵守与发展这些原理。关于外延与内涵的再生产原理,我国经济学界经常引用和应用。但存在着不完整、不准确的理解情况。马克思曾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论及外延或内涵的扩大问题。一是从固定资本的折旧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的论述:“假如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假如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这种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不是由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引起的。”有的学者只把这段话的特定说明作为外延与内涵扩大的界定,把场所的扩大与效率的提高截然分开,似乎有生产场所的扩大,就没有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反之,有效率的提高,就没有场所的扩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是这样。我国的上海宝钢建设,高速公路的日益扩大,既有场所的扩大,又有效率的提高。因为这不属于折旧基金的利用,而是追加投资用于新建企业与工程。
马克思还从剩余价值用作追加资本的另一个角度论述外延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问题:“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设新工厂,还是在内涵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添设新工厂“是外延扩大”,但并不妨碍它利用最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是投资形式上的外延扩大,经营方式上的外延与内涵并举。这里把追加投资用于原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视为内涵扩大,但可以有两种经营方式,一是只增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规模扩大了,但没有效率的提高;二是进行技术改造与革新,增添先进机器设备,提高效率。不要把外延同粗放经营等同,把内涵同集约经营等同。
马克思关于商品经营资本、生息资本、利息率、信用和虚拟资本、银行资本、汇兑率、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等方面的经济理论与思想,撇开其资本主义关系,其中的许多原理也适用于考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的相关经济。
(4)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生产等问题时,对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趋势所做的预见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对社会主义具有直接意义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社会主义经济的论著,但他有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散见于其多种著作中。《资本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论述,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可以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历史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划分或设想是一种科学预见,已经为社会历史所证实。所谓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显然指的是过渡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可见,无论哪一种经济成分,在它还能容纳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时,是不应灭亡的,人为地去消灭它,会自食苦果,最终还得恢复和发展它。我国对待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了这一真理。
马克思设想和预见到社会主义的一些经济和社会特征。马克思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问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在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更高级的”社会中,要“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而实现这一原则,要以生产力和物质条件的发展为“现实基础”。马克思在论述由社会主义社会转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要条件时,提及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可见,马克思强调个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不是仅仅从人文的角度去考虑,而且是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联系在一起的。再比如,社会主义的要求和任务之一,是要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们需要,实现共同富裕。这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是很明确并作过突出论述的。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说:在新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这里,把迅速发展生产力作为必要条件,把共同富裕作为目的。
搞社会主义不能离开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归劳动群众所有的公有制。《资本论》中提出生产资料共同占有,重新建立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很重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所有制问题,并把所有制看作是一定社会制度的基础,主张社会主义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马克思在《土地国有化》一文中,明确提出:“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的基础。”他指出,生产资料的公有,将彻底消灭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关系,并最终消灭工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实行公有制才能消灭阶级“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实践证实,一些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完全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但不能忽视国有制的作用,也不能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制功能来界定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制功能。社会主义的国有制经济,是保证社会主义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社会利益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说:“事情必须这样来处理,使社会(即首先是国家)保持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样合作社的非凡利益就不可能压过全社会的整体利益。”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十分必要,它对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和多种形式的私有制经济,起一种引导、导向和领导的作用。
马克思还论述了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国民经济运行按需要进行计划调节,增强计划性与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与自发性等问题,还非凡论述:“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的共同生产中,合理地进行劳动资源(包括活劳动与物化劳动)配置,节约劳动时间,是比以往社会更为重要的“首要的经济规律”。节约和缩短劳动时间,增加休闲时间,有利于人们从事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各个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但这首先要以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为条件。
《资本论》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卡尔·马克思 第一版序言
卡尔·马克思 第二版跋
卡尔·马克思 法文版序言
卡尔·马克思 法文版 跋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第三版序言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英文版序言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第四版序言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协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