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的吻戏视频大全: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超级记忆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15:52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超级记忆力  序言

    我常常听到一些学员向我抱怨:

    “又是这么多的单词,好烦呀!”

    “我记性很不好,这些题我背了好几遍都没有记住。”

    “刚放的东西我就记不起在哪里了!”

    ……

    不必惊慌,好记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训练出来的!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潜力都是无穷的,不过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对大脑潜力的挖掘还不到10%。太多的人抱着才华出生,最后竟带着才华默默老去,主要原因就是没看过‘大脑使用说明书’,结果使一生的力量用错了地方。其实大脑就像电脑一样,可以不断升级的。我非常开心能与大家谈谈记忆力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记忆力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好的记忆力能成就许多人的梦想。

    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例如,古罗马的凯撒大帝能记住每一个士兵的面孔和姓名;亚里士多德几乎能把所有看过的书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而法国的拿破仑更是一位记忆力超群的军事奇才,他对当时法国海岸所设的大炮位置以及它们的种类都记得清清楚楚,如果部下报告有错,他竟能及时纠正等等。

    也许你会说:“你说的这些人本来就不是普通人啊,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记忆力是因为他们是天才、了不起的人物。然而,科学证明,我们普通人,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达到他们的记忆水平。只要不断重复,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记住深奥的东西。我们同样可以拥有惊人的记忆力。

    记忆力并不是什么深奥的学问。我们知道人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高,同样,记忆力也可以通过训练来得到加强。从今天起,从你翻开这一页起,除去你大脑里固有的思维,请告诉自己:“我不再为健忘而懊恼,不再为丢三落四而烦恼,因为我掌握了记忆的好方法,我能记住我想要记住的东西;只要学会了书中的那些方法,我将无所不能。”

    本书是一本绝好的记忆教材,其中许多令人叫绝的记忆法则能够给我们许多帮助,这将是任何一位渴望记忆女神青睐的青年朋友必读的好书,相信你读了它之后,你的记忆力将大大增强,而你的自信心也更加倍增!
  第一章 记忆真相

    记忆力并不是智慧;但没有记忆力还成什么智慧呢?

    ——哈柏

    大脑的记忆真相

    首先,大脑是个“超级内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电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都知道,电脑的内存是有规格的,它的规格限定着它的容量。但人的大脑却是一个“超级内存”,像一座望不到边的金矿,可以供你无限开采。然而,至今为止这座金矿被我们开采得太少了。世界著名的控制论专家N?维纳说:每一个人,即便是做出了辉煌创造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大脑的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人类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别看它的重量只有1400克左右,其中却包含着一百多亿个神经元;在这些神经元的周围还有一千多亿个胶质细胞。大脑的存储量大得惊人,在从出生到老年的漫长岁月中,每秒钟大脑足以记录1000个信息单位,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记住从小到大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科学巨匠。他死后,科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他的大脑无论是体积、重量、构造,还是细胞、组织,与同龄的其他任何人都一样,没有区别。这充分说明,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并不在于他的大脑与众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于超越平常人的勤奋和努力以及为科学事业而忘我牺牲的精神。

    正如《美国心理学会年度报告》中指出的: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任何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不但可以填平,而且可以超越。

    据研究记忆力的阿诺欣教授和劳金茨科克教授说,我们脑子的容量非常之大,几乎对进来的信息全部都能收容下来。

    据劳金茨科克教授的计算,我们的脑子,即使每秒钟都输入10个新的信息,如此继续一生,我们也仍然还有记忆其他事项的余地。类似吃了过量已经再也吃不进任何东西的这种情况,在人脑的记忆方面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准备把什么都记下来。
现在经常出现记忆力极为卓越的人物,这无异是在证明人类能够记忆的信息量是无限的。

    在舞台上表演记忆术的魔术师当中,有人能把隔两秒钟给他一个前后没有联系的新信息全部正确地记住,并能说出来。他说只要知道了记忆的方法,无论什么人都能和他一样地做到。

    有个以“完美的记忆家”出名的俄国人。提到他记忆力的惊人之处,有这么一个插曲,据说他谈到15年前某天发生的事情时,说过下面的话:“那天的哪一个时刻也需要我说出来吗?”关于他,俄国心理学家亚力山大?鲁利亚教授做过几年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他的脑部结构和机能并无异于常人,从幼年起他就自然地学会了记住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的方法。

    古希腊的西摩尼德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记忆法是雄辩家素养的本质部分。”奇克罗也著文记载过当时的法律家和雄辩家们都得到了记忆法的帮助,并在《雄辩家论》中叙述了他本人是如何应用记忆法的。由此可见,不断的运用和挖掘你的大脑,掌握记忆方法,你将获得无穷的记忆宝藏。

    其次,大脑具有惊人的记忆力。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它分为三个环节,即“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这里加工、编码相当于识记,储存相当于保持,提取相当于回忆和再认。

    衡量一个人记忆力的高低,通常是从记得快慢、正确与否、储存时间长短以及能否顺利提取等四个方面来考察的。

    同样一段材料有人过目不忘,有人则需要一再地记忆,这就是记忆的敏捷性。有的人记东西很快,但粗枝大叶,错误百出,有的人记的材料再难再多,也能记得有根有据,确定无疑,这是记忆的精确性;有人能将记忆信息保持很长时间,也有人刚记住的事情转眼就忘了,这就是记忆的持久性。此外,记忆的内容要有备用性,有人的信息在头脑中存贮得杂乱无章,该用的时候难以顺利提取出来,这方面的表现如何,反映了记忆备用性上的差异。
所以,一个人记忆力发展得好,表现为记得快、对、牢,并且能在该用的时候顺利提取出来。

    再次,记忆力是人的一大天赋,人在呱呱落地之前就具有记忆力了。然而,由于后天的原因,每个人记忆力的好坏却又是千差万别的。上了年纪的人,大多还会显出记忆力衰退的现象。专家们认为,这些情况的产生,并非是由于体质虚弱或脑细胞死亡所致——人有脑细胞数万亿个,40岁以上的人,每天丧失的脑细胞也不过1万个——主要是由于忽视早期培育和缺乏经常性刺激造成的。

    为了充分发挥记忆力这一天赋的潜能,生理学家提出: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应当诱导和刺激他们,使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心——早期环境对培养和增强人的记忆力影响极大——并向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刺激物,鼓励和刺激他们运用大脑的两个部分:左脑用于对诸如语言、名单、次序等一类事物的记忆;右脑用于对诸如韵律、想象、创造等一类事物的思索。成年人则应尽可能多地从事一些不同性质的活动,以寻求刺激——刺激乃是使记忆力不致衰退的关键。

    插图:左右脑分工图

    世界著名的记忆大师哈利?罗莱因说:“记忆方法是任何人都完全能够掌握的。记忆力的强弱并非天生的,它是可以随着训练和掌握好的记忆技巧和方法而提高的。”许多人在剧场和电视节目中看到过在记忆方面所表现出超级能力的人,都对记忆的神秘莫测感到惊讶。

    他们是这样进行表演的:首先,在舞台中间放一块大黑板,在黑板上写上从1至30的数字。此时,让表演者蒙上眼睛,再让观众任意说出一种事物的名称、地点、人名和物名。比如观众说:“5—苹果。”助手就在5下面写上苹果。与此同时,表演者开始记忆数字下面的所有物品的名称。

    一切准备就绪,让观众任选数字提问,比如观众问:“5是什么?”表演者立即回答:“是苹果。”表演者能准确无误地回答从1至30或50数字下面的所有词——即使将数字的顺序任意颠倒也不会产生错误。
这位世界闻名的记忆大师哈利?罗莱因先生,据说能在招待会上把在座的500人的姓名、脸型一下子全记住。他让大家用各种语言按顺序说出从1至20多位数字,他当场就能全部记住,当人们任意提出问题时,他能按指定的语言流利地说出对的答案来。进行这种表演的演员,往往被人们看成是天才,人们会羡慕他们。其实,他们并非所谓智商上的天才、奇才,他们只不过掌握了记忆的要领,训练有素罢了。

    记忆的强弱并非天生的,它是可以随着训练和掌握好的记忆技巧和方法而提高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伍德华司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只要学得正确的记忆方法,就能够提高记忆力。

    他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些人分成记忆相仿的两组,让第一组人只依赖简单的背诵方式去完成一个记忆任务,而让另一组人先接受记忆方法的训练,再完成与第一组同样的记忆任务,结果掌握正确记忆方法的一组,效果远比另一组好得多。因此,在记忆中,既要花功夫苦练,又要找窍门、摸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最后,大脑记忆的内容分许多种类的。心理学家L?R?史奎亚大致上将记忆区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前者主要又分为与经验或发生的事情相关的插曲记忆,以及与知识或判断相关的意义记忆两种,后者主要是与身体或技能相关的记忆。

    所谓的认知技能,举例来说就是在画插画时,脑海里先行思考要以什么样的顺序画什么样的图案;而条件反射则类似眼前突然跳出一只猫,惊吓之际整个人跳起来之类的行为罢了。习惯性的日常动作亦属于条件反射。

    现在,请想象一下自己运动或玩游戏时的情景。你除了靠程序性的记忆在活动,也和意义记忆、插曲记忆等产生关联。一般而言,人的行动是同时需要陈述性和程序性记忆的。

    意义记忆是一般的知识体系之一,它就像一本心灵字典,和其它事物具有意义的关联性,同时被整理、储存着,并在必要的时候被激发、利用、再学习。如此一来,记忆就会渐渐强化,不容易遗忘。
相对的,插曲记忆则被定位于时间、空间的脉络当中,具有自传性、生活性的性格,并且储存着几个事件的相关信息。其中也有只发生一次的事情,但因欠缺学习的机会,没有机会进行回想,所以很容易被遗忘。

    日常事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我们无法记住所有的事情。以具有前后关系的记忆痕迹为例,比较新的事物被储存于海马体周边,而老旧的、永续的插曲则被储存于侧头叶。一般说来,新的记忆总是按照顺序储存,然后留下比较重要的,不必要的事物则加以消除。也就是说,容易书写、修改的记忆装置一直在活动着。

    然而,过去的事情一旦伴随着极度强烈的感情体验,则即使些许的刺激也会使记忆复苏,“闪光灯记忆”即是一例。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肯尼迪总统暗杀事件”进行过记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人都还记得当时自己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些什么事。为何这种伴随着感情激变的记忆,会如此令人难忘呢?

    关于这一点,1973年美国的解剖学家J?培佩兹提出了因“培佩兹回路”而广为人知的情动机构的理论。这个回路始于海马体和其旁边的扁桃体,经过海马纤维束形成的脑弓而投射于乳头体、中核、视床前核等,然后绕过一个叫带状回的地方再回到海马体,是一种封闭的回路。感情就是经过孔头视床上行,进入视床前核,经过内侧视床皮质放射线再进入带状回的皮质的过程中产生!在经过从带状回再度扩散到大脑皮质的其它领域的回路过程中,感情就更为加强了。

    重度的酒精中毒会导致维生素缺乏,使得海马体的周边(乳头体或脑弓)遭到破坏,而造成各种记忆障碍或出现说谎症等症状。

    一个49岁的酒精中毒男性患者自认只有19岁,但在照过镜子发现自己白发苍苍之后,不知道是否因为打击太大,竟然将记忆忘得大半,而且对自己本身的问题也显得漠不关心,讲话时一副从不觉得自己真正活过的沮丧表情。医生要他写日记,他也只是大致记下一些没有关联性的印象或事物。从这个例子可知,记忆的失落会使一个人失去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的要素。所谓物尽无择,通过不断调适自我才得以生存下去的。因此,如果不能记忆新的实物,就等于时间就此停止,而人也就失去了“自己”这个意识了。
某个因脑出血而丧失记忆力的青年,没有办法将人生的记录整合为自己的记忆,因为他无法像一般人那样写日记,因此便决定用录影机来取代“海马体”的功能。也就是将白天发生的事情先暂时录下来,晚上就寝前重新播放。事实上,我的大脑每天都做着这样的事,因此,记忆其实就是铭记、储存,并按照需要再生和再利用的一连串过程。

    容易闯入的记忆误区

    通常在我们满怀信心开始记忆时,脑子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潜在的想法:我上次用了很长的时间记了一道历史题后来没过几天就忘了,这次我决定一次性记很多内容,几天后再想想又忘了,是不是我天生的记忆力差?

    其实,这是常见的问题,也是我们在记忆的时候感到迷惑不解的。为了更好的记忆,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记忆的误区吧!

    误区一:我天生记忆力差

    许多人认为:“记忆如同人一生下来,头脑有好有坏一样,记忆力的好坏也是天生的,”但是,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记忆力的好坏绝对不是天生的。

    我们常听人说:“我的记性真差”、“我对数字真是无可奈何,朋友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仅有一面之缘的朋友的名字和长相,我老是记不住”等等。可是,对于数字的记忆力不好,并不就表示记忆力真的不好;无法记住朋友的名字,也未见得是记忆力低的象征。人一生下来,对于数字、文章、名字等需要直接去记忆的东西,在能力上就有着不同的差异。对于其中的一项特别强,并不就表示所有的项目都很强。相反地,对于其中的一项特别弱,也并不表示所有的项目都很弱。

    这种差异可以靠着训练来改善。记忆是最重要的,就是抱着能够记忆的自信与决心。若是没有这种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将会受到抑制,脑细胞的活动一旦受到抑制,记忆力便会迟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心理学上得到证明。在心理学上,将这种情形称为“抑制效果”。一般的反应过程是:没有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无法记忆,更缺乏自信,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改善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恢复自信,使它演变成为良性循环,这就是增强记忆方法的首要条件。不过,若是只有自信而不去努力的话,还是无法使记忆力变好的。曾为口吃苦恼,后来却成为希腊大雄辩家的狄摩西尼斯(Demosthenes)也是由于有充分的自信,加上超过别人数倍的努力,才有了日后的辉煌成就。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表明:无论谁都可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乌德斯华十分强调自信的重要性。他说,凡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心。古恩西也说过,记忆力这部机器越是开动得多就越有力量,只要你信赖它,它就有能耐。

    误区二:学得越多记得越多

    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几乎一致认为,要提高记忆的效率,反复练习(包括自我测验)是很重要的。但是已经把要记忆的內容记住了之后,是否还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呢?

    过多的学习在心理学上称作“过度学习”。科学家进行的许多实验已经说明,过度学习对于记忆痕迹的固定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一项心理学的实验,十二个名词以每两秒钟的间隔分别表示,大约反复五次以后就能全部记住,但四天之后再进行测验时却一个也想不起来;可是当学习次数加倍,反复超过五次之后就能多想出三到四个。所以在准备考试时,即使已经熟记也不能说考试时没有问题,即使已相当熟练也要反复练习,否则很有可能对那些自认为胸有成竹的答案却一个也想不出来的。

    但过度学习也有一个优点,就是不但能熟记书上所写的,而且能理清文章脉络,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自己记忆中的印象也加深了。

    虽然过度学习能固定记忆,但是过度学习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的机械性表现,这种反复往往会使想法和视野变得十分偏狭,对于记忆力的提升只能治标不治本。

    误区三:忘记的比记忆的多

    我们常常听同学说自己刚记的东西就忘记了,对于这种高遗忘率总是很头疼。其实,记忆是一个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整个记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识记”、“保持”、“再现”。“再现”这一阶段又可以细分为“遗忘”、“再认”和“再现”三种情况。
 而所谓“遗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内容慢慢地淡薄了,最后一直淡薄到无论怎么暗示都想不起来的程度。那遗忘的程度与时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nvann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豪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重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假如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如下表所示。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因此,在记忆的时候,既要讲究方法,也要谨记以上记忆的误区,只有这样,你才能记得好,记得准,记的快。

    记忆中的潜意识

    在佛洛伊德身上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一次,他怎么都想不起来一个曾是他长期病患的女性患者的名字。他想尽办法,可是终究事与愿违。不过,最后他还是找出了自己之所以会丧失这段记忆的理由。原来,这个女性患者实际上是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可是他却误诊为神经障碍。佛洛伊德为了尽快忘掉这个有伤自尊的事件,便在无意识中将这个女性患者的名字从记忆中消除了。

    这种丧失因不愉快的经验而产生的记忆状况,就叫“被赋与动机的忘却”。但是,这种遗忘并不是当事人有意从记忆中消失,而完全是在潜意识当中发生的。

    一般而言,我们记忆一件事时都伴随有企图意识,将记忆重现也一样。可是,像是完成词语这类的问题又怎么说呢?

    譬如,我们给予“新……”的线索,然后要求受试者在横线部分填上适当的字,形成一个词语。结果,我们可能会得到“新鲜”“新人”“新娘”等答案,不过,如果测验前先不着痕迹的让受试者看过新闻的话,得到“新闻”的解答率就会大幅提升了。

    所谓记忆就是留存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或其效果,之后并加以利用而形成某种影响,而这种影响也获得认同。但是,那未必是本人所意识到的,多半是出于反射,或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譬如筷子的用法、刷牙的方法、步行等日常习惯性动作,几乎都是自动进行的。

    最近的研究显示,新生儿其实也有记忆。让哭泣中的婴儿听母亲的心跳声,婴儿就会停止哭泣,或者表现出可以区分母亲和别人声音的反应,这些现象都是胎儿时期储存下来的记忆所引发的潜意识、反射性的反应。

    所谓潜意识(subliminal)就是不注意、没有意识的意思,是一种强度比可以实地感受刺激(刺激阀)更弱的刺激。理论上,这种刺激量应该是不会引起感觉反应的。
可是,1957年于美国的新泽西州某电影院所进行的研究,其效果也引起颇多议论,却有了相当有趣的结果。作法是在影片放映中,每隔五秒钟就穿插长度仅为数十分之一眨眼时间的“Hungry?EatPopcrn!”的广告。观众全都没有察觉到,影片也顺利地播放完毕,可是到了休息时间,商店的爆米花销售量却提升了57%之多。这个报告的回响甚至波及了广告界。号称“潜在意识广告”的广告不只在美国,就连日本也掀起了制作的热潮。

    可是,如果人们在观看电视的时候,由于不断地在瞬间被传达广告或具有政治意图的宣传信息,以致不知不觉当中为该信息所影响的话,那就造成了“MINDCONTRALL”(意见操作)的问题了。

    幸好,这种效果还相当受到质疑,因而尚无定论;再加上我们的认知作用会帮我们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事情的严重性。

    那么,由无意识的记忆所引发的梦境所代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因发现DNA的双重螺旋构造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梭克研究所的F?克立格在某篇论文中非常大胆地提出了假设。他说“我们是为了遗忘而做梦”。也就是说,所谓梦就是被记忆排除的信息。洛克菲勒大学的J?文生则提出了更大胆的假设。根据他的假设,在灵长类以下的动物身上所进行的研究显示,梦不只让我们回想记忆,也让我们重新记忆清醒时所经历的事情。

    佛洛伊德则认为,梦是由潜意识所引发,潜意识的愿望导致梦的产生。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梦的形成机制吧!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睡眠当中,快波睡眠和无波睡眠周期性地交替着。所谓快波睡眠,是指睡眠中出现的急速眼球运动(RapidEyeMovement),取其头一个字母而命名。快波睡眠占所有睡眠的20%,不过婴儿则占了50%之多。脑生理学家时实利彦声称快波睡眠是身体的睡眠,无波睡眠则是脑部的睡眠”。

    就脑波而言,在出现近似浅眠时期的脑波模式的同时,大脑的一部分则正在活动。至于脑波和梦有很深的关系这点,也已经获得了证实。报告显示,在无波睡眠中做梦的几率只有20%;相对的,快波睡眠做梦的几率则高达70%~80%。而由于梦是以视觉的影像来“做”的,所以也有人认为梦和快波睡眠中的眼球运动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尚无法证实两者之间一定有关联性。
此外,快波睡眠中的“动弹不得”或者男性特别显著的“阴茎勃起”等现象,都是筋肉紧张、松弛或自律神经系统的紊乱所引起,因此我们不能断言佛洛伊德所言梦是性欲望的象征是正确的。

    生物学家斯文森则认为,动物在白天活动时,将与该种族生存息息相关的行动信息暂时储存于海马体中,到了晚上做梦时再加以反应,做较长时间的记忆。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断言做梦会使记忆变好。日本东邦大学的名誉教授鸟居镇夫指出,IQ140以上的天才儿童及婴儿的快波睡眠都很长,但是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短,这也代表其和该年龄的脑部发育有很深的关系。

    但是某个例子亦显示,一个已经完全没有快波睡眠的律师,记忆力却全然不受影响。因此也有人认为,梦和记忆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密切。不过,记忆素材也是梦的形成原因之一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据悉,学习新事物或者体验新环境也会使快波睡眠加长,发生相关梦境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总之,不要一意贪睡,唯有随时向新事物挑战再加上良好的睡眠,对记忆力的增进才有效果。

    测试:看看你目前的记忆程度

    因为很少有人主动去测试他们的记忆,所以,很多记忆力不好的中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受到了某种限制。

    然而,我们知道记忆力并非天生的,通过后天的努力是可以增强的。之所以你的记忆力不好,是你自己不清楚你的记忆力差在什么地方,而只是一味地埋怨和懊恼。因而,下面的记忆测试对你将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信不信由你。

    测试1

    用3分钟看下面10个数字,然后合上书看看你能记住多少。顺序也要正确,只回想起96还不够,还必须记住96排列第4。如此等等,数字和顺序都对得1分,否则不得分。

    (1)32?(3)47

    (2)48?(4)96

    (5)14?(8)84

    (6)79?(9)18
  (7)33?(10)69

    得分:

    测试2

    用4分钟记下面10张扑克牌的点数,并设法记住它们的顺序。像前一次一样,设法把它们回忆出来。如:记住的是红桃2,还要知道它排列在第八。依次类推,一个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测试3

    在60秒钟的时间内记住下面的10项内容。这一测试的目的是让你以随机顺序记住所有的项目,同时记住它们相应的号码。当到了60秒后,然后填写答案,答对1个得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报纸 树 城市 沙发 商场 医院 爷爷 蜜蜂 刷子 牙刷

    把正确的词语填入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把回答正确的词语数填入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得分:

    测试4

    将下面的10项只看一次,努力记住它们及它们的顺序,然后盖住上述内容,填写答案并按说明给自己打分,答对1项得1分。

    洗衣机冰淇淋

    白云剪刀

    裙子石头

    铅笔翅膀

    医院小说

    请按正确的顺序逐项填空:

    

    

    

    

    

    得分:

    测试5

    用5分钟记下面10种商品及其价格,然后用一张纸把价格盖住,写上你所记住的价格数,一个1分。

    小说20元

    纺织物205元

    电动割草机121元

    冰箱270元

    电机车625元

    电动玩具19元

    橡皮船251元

    艇外推进机783元

    室内空气清洁器60元

    羊毛衫140元

    得分:

    测试6

    用5分钟记下面10个历史事件与年号,然后用纸把年号盖上,凭记忆把年号写出来,一个1分。

    美国费城第一次大陆会议1774年

    菲律宾群岛的发现1521年
英国清教徒在美国普利茅斯登陆1620年

    美国第一部电视机1843年

    英国第一部印刷机1474年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01年

    第一个大学学位授予妇女1841年

    本尼违克特?阿诺德诞生1741年

    美国买下佛罗里达1819年

    阿克的女儿琼被处火刑1431年

    得分:

    测试7

    下面是10个单位和这些单位的电话号码,细看下表,时间不超过2分钟,并请记住所有的电话号码,然后盖上电话号码,根据单位回答相应的电话号码,一个1分。

    便利店783-5953

    棋友640-7336

    本地气象局691-0562

    网上书店242-9111

    鲜花店725-8397

    对面汽车修理厂781-3702

    木偶剧院869—9521

    迪斯科舞厅644-1616

    体育活动中心457-8910

    火车站订票热线345-6350

    得分:

    测试8

    用大约1分半钟读这10个数。然后取一张纸,凭记忆将它们写出。每个写在正确位置上或正确顺序中的数字可得1分。请注意,这里最重要的是记忆力强度问题。

    32 46525899

    23 78917621

    得分:

    测试9

    想象有人从一副洗好的纸牌中抽去了5张牌,其余的47张牌都读给你听一次。你能通过记忆说出哪5张牌没有报过或是遗漏了吗﹖我们来试试看。这张列有47张牌的表你只能看一次,然后用铅笔草草记下你认为遗漏的5张牌的名称。写的时候不准看书,读表时间切不可超过4分钟。你正确列举每张遗漏的纸牌可得2分。

    红桃j梅花A梅花8红桃6黑桃9方块A

    梅花Q红桃4红桃K梅花4黑桃7黑桃10

    方块7红桃5梅花7方块K梅花10红桃3

    方块2红桃10黑桃j梅花9梅花K方块Q

    黑桃3方块10红桃8方块8红桃9黑桃8

    黑桃6梅花5红桃7黑桃5黑桃4梅花2

    红桃Q黑桃A黑桃Q方块5方块3方块6

    梅花3红桃2黑桃2方块j梅花j

    得分:

    现在可以把这几项测试的得分相加,看看你可以得多少分。你对自己当前的记忆能力满意吗﹖如果不满意的话,没有关系,接着看下面的内容,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惊喜!
第二章抓住高效记忆线索

    记忆中记得最牢的事情,就是一心要忘却的事情。

    ——蒙台涅尼

    锁定目标

    记忆的效果和记忆的目的有密切的关系,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记忆的目的越明确,记的效率就越高。佛洛伊德这样说过:“意图是所有记忆与忘却的基础。人们所记忆的事物,应该是自己想要记忆的事物;所忘却的事物,也是自己想要忘记的事物。”这说明只有记忆的目的明确记忆的效果就会好。反之,就容易忘却。

    为什么目的明确能够提高记忆效果呢?这是因为有了确定的记忆目标,便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指向它。你见过在海上失去方向的行船吗?晃晃悠悠地前行,不知道尽头。记忆也一样,没有确定的目标,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许许多多的实验结果,都已经证实目标越接近,方向越明确,则越容易达成,同时其吸引力也越强。就好像磁铁一样,如果铁片离磁铁越近,其磁力越强,相反,如果离得越远,其磁力则越弱。

     记忆明确似乎是一个简单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有不少人往往做不到。他们看书学习完全没目的,仅仅凭着兴趣,碰到什么学什么,遇到什么记什么;有的虽然有目的,但不够正确,或为了应付老师的询问,或许为了应付考试,或者是为了炫耀才华,显示自己……这样,事情一旦过去,原本“记住”的知识又都忘了。这告诉我们,影响记忆目的的条件很多,只有把握了这些条件,才能做到目的明确。

     在目的明确的前提下,我们要挖掘大脑中一切可能帮助记忆的因素来加强记忆力。这些因素,可以让我们的记忆目的更明确,印象更深刻、内容更丰富。我们日常所从事的工作中也一样,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如果越接近终点,不仅其工作效率也高,而且错误也较少。这种现象,是锁定目标所招致的结果。所以越接近目标,效率越能提高。
心理学家曾经以割麦的农民为实验对象,他们人人都是割麦能手。

    首先把他们分成两组,并且都在大麦田里以相反的方向开始割麦,而其中一组则在各隔一米的地方插有红旗。两组同时开始割麦,结果插有旗子的一组,其速度真是为另外一组所不及。尤其是越接近旗子,这一组的速度越快,而终于获得非常好的成果。第二天,将他们两组的条件调换过来再做一次实验,结果前天没插旗子的一组却比插过旗子的一组割得快些。

    这个实验的结果,足以证明接近目标更是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人们在接近目标的时候,心里是充满了喜悦的现象,即使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因为接近了目标,便自然地勾起了及早达成目标的欲望。

    在迷津里做实验的白鼠,也充分表现对目标的吸引力,当它刚进入迷津的时候,在找路时是相当地费时间,可是到了出口或进入食物框里的时候,却又变得非常快。

    赛跑也是一样,在接近终点之时,人人都跑得更快。对接近的目标越接近的时候,其速度与效率更能够上升,就是由于目标具有吸引力所致的结果。

    这个原理,在电影院的观众排列进场的情形表现得最明显。因为到上一场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还是排列着整齐的队伍等候着。(插图)可是一旦知道上一场散场了,里面的观众也开始退场的时候,刚才排列得相当有秩序的观众,便逐渐往前挤,即使明明知道不能马上进场,必须等到上场的观众退场完毕,才能进场,但也是照样往前挤。

    这就是目标接近的吸引力所引起的。无论何种目标,只要快接近它的时候,总会发生此种行为。像电影院观众的例子,这种往前挤的现象,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是目标在望的时候发生的心理现象。

    对于提高记忆力来说,怎样才能利用目标的吸引力去锁定目标?是不是可以利用目标吸引力的原理?这都是必须注意分析回答的问题。

    读了前面的部分,你一定已经了解目标接近的吸引力,同时更知道越接近目标,效率越高,达成目标的力量也越强的道理。所以在未达到最后目标的时候,在中途非常有必要设置各种中间的目标。
当我们开始做事以前,多半早已确定了最后的目标。因此,当你了解了接近目标的作用之后,你就得设置更具有更切近的目标,以便循序渐近。以读书为例,提高记忆的功效或养成优良的记忆力,这是属于最终的目标。可是你是不可能把本书的內容,一下子就囫囿吞枣地一口气就全部读完的。你一定是一章章地细读下去,而到了完全了解为止,甚至是分段读下去。这就是说你在不知不觉中,能够恰当应用中间的接近目标。?

    为了取得好的成效,你必须每天制定具体的目标而按部就班地细读下去,这样逐渐达成各章节的具体目标,才能养成惊人的记忆力,同时才能向最后的目标挺进。也是说,你为了很好地实现目标,想循序渐进而达成应用惊人的记忆,就必须这样分段进行。这样,你的效率就出在这个目标上。

    学习是这样,其他工作也是这样,无论做什么事情,必定要有朝向最终极的目标,便能更明确、更具体、更接近地实现小目标。你便会因为逐渐达成这些接近、具体、明确的小目标而能够提高效率,同时效率的提高令最终目标的达成,也就随着各个小目标的达成而更加迅速。

    某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以跳高的例子来证实这个原理。他以实验结果认为不标定跳高杆的跳法,总比不上中间标定跳高杆的跳法。因为中间标定有跳高杆,可以逐渐上升其高度,这就是接近的目标,有了接近的目标自然可以跳得更高。

    要具有当前而接近的目标,这个原则在打破跳高记录的时候,也可以应用。在通常情况下,长距离赛跑的运动员,想要打破记录的时候,无不是以“和时间赛跑”的心情来跑的。换句话说,长距离赛跑的运动运多半在中间自行标定许多接近的目标,而短距离赛跑的运动员竞赛要拼命地跑才能获胜。

    这样以“什么为此赛对象”或是向着“接近目标”迈进等做法,是可以激起强烈的竞争心。有人曾做过下面的实验加以证实。

    在开始测验之前,使接受测验的一组知道另外一组已经做了同样的测验。同时把前一组所做的测验成绩报告完成之后,才正式开始测验。其结果和前一个做比较的一组的测验成绩,显然地比没有竞争意识的一组具有明确的目标,而前一组没有明确的目标。
 可见,人们通过自行标定终极接近的目标,利用目标的吸引力,以目标的吸引力鼓起自己朝向目标迈进,使学习更顺利、更良好、更容易。只要你能自觉地运用这个技巧,你的记忆力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理解融会

    大家经常能听到有人感慨:“好像我的记忆衰退了。”要不然,怎么老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呢?

    1.刚还背下来的东西就忘了。

    2.刚还想着的事,这回就是想不起来。

    难道记忆真的衰退了?我们在记忆的时候通常头脑里会出现老师曾常教给我们的一句话:“先理解,再融会贯通,后记忆。”其实,这句话无非是告诉我们一个记忆的道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能记得好。出现以上的症状是由于没有对记忆的东西进行理解而导致的。

    孔子的《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记得必先懂得。人常说:“知道、悟道、做到,方能得到。”如果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一味的死记硬背,即使记住了,过后仔细想想也还是什么都没有记好。

    例如在记地名“圣弗兰西斯科”为什么称为“旧金山”时,可以这样记:第一,它是美国西海岸的大港口。中国人习惯叫它“旧金山”。第二,旧金山的开发与华工的血汗劳动是分不开的。1848年在这附近发现大金矿,美国掀起了采金热,大量招募华工。我国东南沿海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当苦工。他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修筑铁路,建设城市。第三,因为该城是在采金业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所以华侨最初称它为“金山”。后以区别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新发现的大金矿,便改名旧金山。第四,旧金山是美国华人的最大集中地,市内有一条”唐人街”,聚居着华侨及华裔7万多人。这条街充满了中华民族的乡土色彩,到处可以见到广东酒家、北京饭店和馄饨店、豆腐店等;每逢春节,街上就有耍龙灯、玩狮子、打腰鼓、放鞭炮的,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团结力。看这样理解后是不是容易记了。
 因此,要想掌握记忆的技巧,必须先记住这句话,只有傻子才会死记硬背。我们提倡在学习上采取以下五个步骤:初步接触、实际使用、不断重复、融会贯通、再次强化。

    就像是成千上万的人,看过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唯有牛顿会问为什么﹖理解、融会、贯通,才是优质记忆的上上策。

    测测你自己:

    37*23=?

    (a+b)*(a-b)=a2-b2

    (30+7)*(30-7)

    =302-72

    =900-49

    =851

    试试:45*55=?

    102*92=?

    观察特征

    有人看书或看电视时,只是眼睛跟着文字和图画转,读的是什么,看的是什么却完全不知道;也有人出门时电灯开关是不是关上了,门是不是锁了,一点也不记得,不得不慌慌张张跑回家检查。

    这些都是因为处于“失视状态”的缘故。尽管视网膜上留着文字的印象,脑子却是大脑皮层神经运作过程,有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这两种过程都是由某一刺激所引起的。有许多的记忆物体或事物,在形式上非常类似找不出其差异而容易混淆、遗忘。

    观察特征,是透过视觉细微地察看,发现各类人、事、物是否有其特别的地方,顺序、排列、颜色、美丑、清晰、晦暗、外形、材料、大小等的特征。例如:人的外貌、姓氏;街道上的建筑物;数字的谐音或顺序;规则、图像的线条、图案几何。如果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出差异性或特征,大脑便能够深深的牢记。

    测测你自己:

    一、仔细的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注意只能看1分钟。

    在长白山附近,3月6日,一列南下的火车发生脱轨事故。在这列货车的38节车皮中,有6节车皮柴油和18节车皮白酒,2节柴油车皮和4节白酒车皮受损,混在一起的柴油和酒流到铁路旁的公路上,使一辆满载汽油的8吨大卡车滑到沟里,幸亏无一重伤,只有卡车司机有点轻度撞伤。

    看完后,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货车开往哪里?
(二)装白酒的车皮多还是装柴油的车皮多?

    (三)有几节装白酒车皮受损?

    (四)流掉的白酒比柴油多,还是少?

    (五)总共有几节车皮?

    (六)车祸是在当天的什么时间发生的?

    解答:正常的讲,一般人都能答对4个以上,如果你达不到4个的话,那就说明你的观察力要加强锻炼哦!

    二、猜猜下面这些数字背后的成语是什么?

    1.7/82.7÷2

    解答?1.七上八下2.不三不四

    分类整理

    早上起来,打开衣橱,发现里面的衣服琳琅满目,红的、黑的,上衣、裤子、围巾、帽子,多得乱七八糟。糟了,而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你有一个表演节目,要穿白色的连衣裙,怎么办?衣服这么多,去哪里找?(插图)

    翻来覆去找了半天才发现白裙子被压在衣橱的最底层。不行,下次不能这样了,把衣服堆在一块既麻烦又费时间,你得把衣服分门别类的整理开......

    其实记忆也是如此,如果一下子接受太多的内容会让你感到很厌烦,摸不着头绪,容易把现在记好的和以前记的发生混淆,产生“大脑爆炸”现象。为提高记忆的效率,就要求把记忆分类整理,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类整理,就是按照记忆对象的一般特征,将这些特征归纳、整理,使零散的资料、信息趋向集中,将条理零碎的组成系统化,经过如此分类、編整,让我们易于熟记。

    在我们的学习经验中知道,分类是保持要唤起过去的经验、回忆,它是重要的过程与步骤。因此,把记忆对象做分组、分类有助于提升记忆。

    测测你自己:

    下图是由多幅内容的小图片组成的,想想该如何进行记忆呢?

    解答:分类整理

    1. 水果类:苹果、橘子、葡萄、香蕉

    2. 文具类:卷笔刀、橡皮、直尺、铅笔盒

    3. 交通类:轮船、自行车、飞机、火车

    4. 运动类:篮球、乒乓球、跳水、网球
 5. 昆虫类:蜜蜂、萤火虫、蝴蝶、小鸟

    运用关联

    关联就是两两有某种关系者,将其连结在一起,这可以缩短记忆距离,提升记忆。所谓的有关联,就运用关联;

    超级学习大师东尼?布赞(TonyBesan)曾说:若想要记住一件事情,必须找出已知或既定事项之间的关联性。

    运用关联,就是发挥联想思维力,将记忆对象有本质相似者,取其形、取其音、取其对立相反,或是任何一切,你可以联想出的关系都可以。

    大家都知道,零散的知识是最难记忆的,费神最多。但如果将零散的知识编成故事串在一起,利用故事去学习想要记忆的材料,就容易多了。

    下面是一些毫无联系的一组词:飞机,树,信封,耳环,水桶,唱歌,篮球,腊肠,鼻子。要逐个记住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用串联法离奇地联想,效果就不一样了,可以这联想:巨大的飞机突然撞在树上,从里面掉下一个装有耳环的信封,落在水桶上,水桶上坐着一个人在唱歌,唱歌的人腮子鼓得像篮球,篮球里面竟然装着腊肠,腊肠像大象的鼻子。

    通过这样联想,就把几件事联系起来了。上面的例子看起来有点繁琐,一旦习惯了,在10秒钟之内就能记好,只是第一个词不达意“飞机”没有联系物,需要稍稍费点力。但只要记起了飞机,后面的就能想起来了。做这样的联想,任何人都有不会感受到太难。需要指出的是,联想时,必须让事物形象在脑中浮现,即使是百分之一秒的时间也好,最主要的是让使联想的事物形成清楚而稳定的形象。记词汇,记文章,我们都有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测测你自己:

    一、怎样记下列准确生物名词。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解答?孩子摸屁股

    二、为下列每一个抽象词汇找一个具体的关联词。(如:“爱”的具体关联词是“心”)。

    1.寒冷2.时间3.幸福

    4.愿望5.厌倦6.自由
7.力量8.愉快9.温柔

    10.舒服11.饥饿12.正义

    三、要将阅读如下文字是浮现在脑海中的东西结合起来记忆。

    1.郁金香、雨伞2.猫、鞋子

    3.甜食、忧愁4.画、刀

    5.天空、汽车6.灌木丛、小海湾

    7.手杖、汽车8.主席、花篮

    9.睡莲、化学家10.云、幸福

    四、请用你大胆的假想记忆下列词组,可以不按顺序。

    扑克牌小汽车游客医生

    羊白宫总统纵火案

    钢笔咖啡杯书本泥土

    富士山玫瑰小汤姆火车

    五、请按顺序记忆下列内容。

    1.山岩2.FOX

    3.希腊人4.BEFDRE

    5.UNIN6.潜水

    7.油画8.BOOK

    9.NORTH10.吸血鬼

    绘制图表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视觉是人类吸收知识、捕捉信息的重要门户,83%的知识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感观吸收的。文字呆板、枯燥。而简图、简笔画或图示,直观、生动、形象。简表条理清晰,可以充分调动大脑神经元网的形象,增加逻辑思维,使之产生强烈的感觉,从而加深单词信息的记忆痕迹。

    在记忆物体的形态中有文字、字和图像三大类,我们也很清楚知道,文字记忆的印象,还不如图象记忆。因此,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我们可借绘制的技巧,来提升记忆。该法主是通过对图形的识记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据心理学家研究,文字与形象的识记材料相比,形象记忆效果最佳。如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说:“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此法由来已久,早已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其具体方法如下:?

    (1)表例要制作简单、清楚,使人触目难忘,易于记忆。如中国大事年表,只用几页纸,就把我国的历史发展状况大致记下来,使人一目了然。?

    (2)图表绘制,最好自己动手“创造”,因为,“创造”的过程,就是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过程,一张图表绘制后,识记的材料就“胸有成竹”了。
(3)绘制图表,应注意线条简洁,立意要新颖,最好使用彩色笔,令人触目豁然,图表的记忆效果更为显著。?

    测测你自己:

    一、用绘制图表的方法记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情况。

    1895~189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简表

    厂矿总数 重工业 轻工业

     煤矿 金属矿 机器制造厂 螺丝 棉纺织染 其他

    62 4 3 1 34 10 10

    比重 6.5% 5% 1.5% 54.8% 16.1% 16.1%

     13% 87%

    通过这张表格,可以清楚看出,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工业方面发展较快,在重工业方面发展很缓慢,而重工业却是民族工业的基础。这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头重脚轻的特点在表格上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发挥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得以在生命群体中占有统治地位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它的存在使人的认识活动充满魅力。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不断改造世界,使之成为人工自然的一部分,以突破以往思维规则和逻辑方式为表现形式,从新颖、独特、有价值的角度对问题做出不同于以往的阐明,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从科学发展历程到日常生活点滴细节,无不蕴涵着人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突破了已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在很多时候以直觉、灵感和顿悟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思维属于非逻辑思维的范畴。

    全脑意识(Wholebrainconscious)指人的整个大脑皮层的意识功能而言,由美国生理医学家布莱克斯里首先提出。这个理论是指真正的左右脑半球所承担的意识功能。其理论基本点在于:在充分进行视觉意象的意会的原发创造性思维时,还能充分调动左脑的相应功能,以高超逻辑思维能力将其创造性发现并传达给他人。

    创造性思维的物质载体——人脑以亿万年生物进化为基础,历经千万年从猿到人的渐变积累,最终形成了自然、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复杂的物质系统。
人脑位于脊髓上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发挥胶合作用的胶质细胞组成。颅腔起着保护大脑作用,通过枕骨大孔与脊髓相连,并通过各种其他开口与头部各神经联系。大脑由一条纵裂分成基本对称的左右两半球,通过由两亿条神经纤维组成的胼胝体连接沟通起来。人脑的生理机制和生物结构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决定了它是人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方面。人脑的两个脑半球结构有很大不同,每个脑半球都似乎有它自己独立的、具有自身的感知觉,学习和记忆经验的认知领域。其功能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这是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共同完成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并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酝酿和产生。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左脑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人们观念中还是各层次教育中,对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开发和利用,都存在重视左脑忽视右脑的倾向。致使大脑两半球功能得不到和谐发展、合理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智力水平提高和创造力发展。研究表明,95%的人多数时候使用右手,这就使左脑使用频率、获得锻炼机会大大高于右脑。如果环境不给脑半球提供相应的、发展所需的刺激,脑半球就不会具有正常的功能。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人脑的总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初期的右脑开发。孩子两岁以前完全沉浸于“右脑世界”中,对外部世界只是靠表面印象来体会。直到三岁左右,幼儿才开始能够自由地言语,不过这时幼儿还是以直观感觉为主孩子的感知仍然是以右脑为中心。这表明右脑的发育先于左脑,右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

    右脑思维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达,但它们并不缺乏思维所必须具备的对事物认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右脑尽管不能像左脑一样用言语方式表达其认知和感受,但实验表明,在失去与左脑神经联系情况下,即不能理解单词的意义时,仍可用非言语方式表达。

    因此,研究左、右脑协同发展,提高用脑效率,提升人的思维质量,即研究全脑意识的思维对于提高大脑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研价值。
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之所以具有更强的创造性思维,与许多高级的认识功能集中于右脑有关。一方面,右脑司职处理表象信息,是进行具体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的脑部区域。主管人的视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空间位置、几何图形的识别,具有不连续性、整体性、弥散性、全方位性等机能。而且,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信息是以某种图画、形象、像电影胶片似的记入右脑的,因此又叫感性脑。另一方面,右脑的视觉记忆系统不像语言和逻辑系统那样受语词、语序的限制,它的思维进路不遵循固定的逻辑模式和规则,而是常常受不经意间,或某个不直接相干的因素为契机的激发影响,产生灵感和直觉,由此导致创造性思维的迸发。因此,利用图像、表格、结合声、光、色、形等多种手段,并且加强活动主体的左侧肢体锻炼,提高人对空间的感受性和直觉能力。但右脑一旦受损,会导致模式识别障碍、空间定向障碍等非言语障碍症状,并直接影响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展开。

    大量实验显示,右脑具有相当高级的意识能力。例如,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自我意识”能力,理解社会角色、做出社会评价等处理社会关系问题的“社会意识”能力等。当然,右脑的意识能力,只能通过非言语方式(如表情、手势等)表达。

    关于科学家利用何种类型思维进行创造性科研活动,除了思维机制中的意象能够予以自由的再生和组合外,爱因斯坦认为:“当然,在那些元素和有关的逻辑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一点也是清楚的,即那种要最后得到在逻辑上有联系的概念的愿望,正是上述元素的相当模糊活动的基础。但是,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种组合活动似乎才是富于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这种组合活动即存在于能够传达给别人的用语词或其他符号加以逻辑地结构起来的任何联系之前。”在他看来,上述心理元素是“视觉型的或动觉型的”,只有当上述联想活动充分建立起来,“能够随意地再生出来的时候,才有必要费劲地把它们寻找出来”。
这一陈述表明,爱因斯坦的创造性思维是由两个前后相随的阶段组成。按照全脑意识理论,爱因斯坦第一阶段反映的是右脑意识的功能特点,是指右脑在把握事物复杂表象时体现出的灵活策略,即以视觉和动觉形式来表现想象的能力,即“富于创造性”的视觉或动觉意象的“自由再生和组合”,及其“充分建立起来”并能“随意地再生出来”,这无疑是非言语或非逻辑思维的;右脑对事物充分酝酿之后的豁然开朗,穿越盘根错节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核心。第二阶段反映的则是左脑意识的功能特点。即:正是在其右脑机制作用下的富于创造性并且灵活自如的视觉思维,在得到对问题的某种领悟并能随意使之再生出来时,才能将其传递给左脑,进而“费劲的寻找出语词或其他符号”,以进行言语或逻辑思维,从而完成其创造性思维全过程。简言之,通过语词的方式整合为规则、概念的抽象形式加以表达。

    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当其解决问题时,右脑意识功能的充分调动,正是所谓“无意识心理”作用下的原发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类型的人在充分进行视觉意象的、隐喻的、意会的、直觉的原发创造性思维时,还能紧接着充分调动起左脑功能,并以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其创造性发现传达给他人。笔者认为,根据已有的科学认识,这种左右脑之间的转换应该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而得到程度不同的改善。总而言之,根据全脑意识理论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具特色的两种脑意识功能,也即充分发挥全脑意识的作用,而不是偏颇于其中之一,无疑是提高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按生物钟用脑

    现在的人总是把“累”挂在嘴边,其实,要消除疲劳,关键是要做到劳逸结合,尤其要注意科学用脑。科学用脑最重要的措施是顺应个人的生物钟规律。一般而言,人的大脑有4个记忆高潮。

    清晨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休息,此刻学习一些难记忆而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适宜。这是第一个记忆高潮。
上午8点至11点是第二个记忆高潮。此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旺盛,精力充沛,大脑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

    第三个记忆高潮是下午6点至8点,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全天学习过的东西,加深记忆,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睡前1小时,是记忆的第四个高潮。利用这段时间对难以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不易遗忘。

    究竟怎样用脑效果最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遵循生物钟的规律。有研究者将人用脑分为3种类型:一种是“猫头鹰型”,这种人每到夜晚,脑细胞便进入兴奋状态,如鲁迅先生、法国作家福楼拜都喜欢在夜间挥笔著文。另一种是“百灵鸟型”,这种人黎明即起,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如作家姚雪垠、数学家陈景润,都习惯在凌晨3点投入工作,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英国小说家司格特也习惯于早晨写作。第三种是“混合型”,这类人全天用脑效率差不多,但相对而言在上午8~10点和下午3~5点左右效率较高。就整个人群来说,混合型人约占90%。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违背生物钟规律,喜欢采用各种脑兴奋措施来消除心理疲劳感,如大量抽烟是作家写作的兴奋剂,诗人则喜欢以酒助兴,西方人则喜欢抽雪茄、饮咖啡。一般来说,以上方法并不可取,因为如果常用兴奋大脑的方法强迫大脑继续工作,就会强行改变生物钟节律,加重心理疲劳,加重细胞损伤,对机体十分有害。

    生活中,我们大可不必时时刻刻都绷紧神经准备应战,搞得自己疲惫不堪,工作效率也不高,而应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将精力最为充沛的时间留给最富有挑战性和创造力的工作。

    脑的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和保证,人们现在讲保健、盼长寿,那么,科学用脑,及时消除身心疲劳,一辈子注重脑保健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复习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记忆力超群,很多人曾经询问他的记忆秘诀,他回答说:“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是啊,学过的东西,只有反复去复习,才能够牢固地记忆,并能运用自如。有这样两个大学生,甲的外语水平比乙高一筹。毕业后,两个人在同一个中学里工作。甲担任行政领导,而乙担任外语教师。3年过去了,由于乙天天接触外语,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口语能力也很强,并开始翻译一部外国小说。而甲呢?自从毕业后,就极少再复习运用英语,他甚至已经想不起几个英语单词了。

    这就是复习与不复习的巨大差别。心理学研究表明,刚学过的东西如果不马上复习巩固的话,就会产生遗忘。虽然你上课听懂了。但你省略了复习环节,这样致使所学的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受到破坏。时间一长所学的知识就会模糊、忘却、不系统,这样的知识当然容易忘记了。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个组的学生熟记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一天复习;第二组间隔三天复习;第三组间隔六天复习。一直达到熟记的统一程度,结果第一组学生平均需复习四次;第二组平均需要复习六次;第三组平均需要复习七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复习的次数越少。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复习能做到及时,可以提高熟记的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呢?下面为你介绍一种方法,建议使用。这种方法称为“试图回忆”,即在听课的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它可以检验你的听课效果。也有人把课后回忆叫做“放电影”。如果能顺利回忆,就证明听课效果好,反之就应寻找原因,改进听课的方法。

    回忆性的复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一遍,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你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课后回忆可以按教师的板书提纲进行,也可按教材的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和每部分的细节。

    测测你自己:

    限时限量复习训练是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归定自己回忆一定限量的材料内容。例如1分钟内回答一道政治问答题,5分钟内回答出一门学科的要点等。这种训练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整理好材料内容,尽量归纳为几点,使回忆时有序可循,整理后计算回忆大致所需的时间。

    第二步,按规定时间以默诵或朗诵的方式回忆。

    第三步,用更短的时间,只在大脑中以思维的方式回忆。

    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开始时不宜把时间扣得太紧,但也不要太松:太紧则多次不能按时间完成回忆任务,就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失去信心;太松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迫使自己注意力集中,若注意力分散了就会直接影响反应速度,要不断的暗示自己。

    二、训练中出现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不要紧张,更不要在烦恼的情况下赌气反复练习,那样会越练越糟。应适当的休息一会儿,想一些美好的事情,等心情好了再练。

    值得提出的是,这种限时限量的回忆训练复习方法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你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空隙,在车上、路上、课间10分钟,都可以做这种训练,既可增强记忆,又可以锻炼在不利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

    运用创意思考

    面对我们生活中种种必须记忆的东西,如果你是“看”到的而不是“想”到,就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之前我们举张骞出使西域的例子,用牙签、用汉堡,把它化为一个具体形象,变成是“看到”,就会比“想到”的印象更深刻。生活当中创意无所不在,只是看你能不能去作一个水平思考的锻炼。

    你看到桌子上有一个橘子,一种人会说,我看到橘子;一种人说,我看到橘子树、看到橘子的叶子、看到它被榨成橘子汁的过程。另外还有几种想法,就会看到橘子蛋糕、橘子糖果、橘子香水、橘子橡皮擦。擦了之后会有橘子的香味。比如说你看到一个胡椒罐,它也是用橘子的形状做的。这就是一个扩散性的思考。相较于我们原本传统的学习方法,当然会扩大的很多很多。因为传统的学习是一种收敛性的思考;因为a所以b,因为b所以c,因为c所以d。那是对单一领域所作的一种深度的耕耘。
现在最缺乏的,却是把每一个领域的知识作一个有效地串联。因为当你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陷入这个思考所产生的一种陷阱。如果李哲远只是埋首于试验室当中,研究化学分子的结构,没有去打棒球的话,他也不会在棒球当中领悟一些道理。比如说爱因斯坦如果只是沉醉于物理世界中,不拉小提琴,相信他也想不出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思考。所以说任何道理,如果能用其他方法来诠释,比如说用舞蹈或具体的东西来比喻的话,一定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历史事件有深刻的印象?像空城计,司马懿率领军队攻打孔明所守的城,为什么我们对它印象深刻?因为我们在头脑里虚拟了司马懿头脑中所想的事情。

    你会觉得,他把门打开,安然自若地在城墙上焚香操琴,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他已经有万全准备呢?是不是……?把自己当成诸葛亮,模拟司马懿跟孔明之间的对话,才能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世界。诗词歌赋能够让人家印象深刻,很容易、很轻松地就看到作者所要形容的画面,让人家看到他所要呈现地这个画面,有很深刻地记忆的印象。你要让人家看到东西、闻到东西、听到东西,利用这些技巧才能让这些想要人家记得东西被大众所接受。一个伟大的演说家,就是要说道让听众“看”到画面,才能打动人心。

    高效记忆的十个妙招

    一、“七”的妙用

    一个星期有七天,七色的彩虹,世界七大洋,春天的七朵花,幸运的第七次……这些都与七有关,可见,七是与人们的生活有很深缘分的数字。

    美国有位教授,被“七”这个数字所吸引,进行了种种实验,结果得出了很有趣味的答案,即人一次能够记忆的最大数量是七。于是他把七叫做“魔力之七”。只要是数量在七以內,不管那內容是单词也好,或是同类的集合体也好,记忆效果都是一样的。

    因此,要记忆很多事项时,可把东西分成小组(七个以下),记忆的效率就高。分小组时,一一加上小标题,就比较容易抓住整体,提高记忆力。
二、读出声来能够帮助记忆

    在学校读书时,常朗读课书,或把英语课本用录音机录下来听。事实上,不论是哪一类知识,出声朗读总是比较容易记忆。特别是在头脑不清醒或发胀的时候,更需要清楚地发出声音来读。发出声音时肌肉运动,使大脑紧张,别的的事情就不能挤进大脑里来,从而使注意力集中到一点上,充分利用记忆功能。而且自己发出声音和听自己声音这两种活动同时进行,同时开动两种器官,增强了对大脑的刺激效果。

    语言家的天才H?修利曼精通古希腊语,以及其他几国语言,他的学习法就是朗读。同一篇文章,他反复地大声朗读,而且常常读到深夜。听说因为这样,他多次被从公寓里赶出來。据说,他仅用3到到6个月就能完全记住一种外国语,达到精通的程度。尽管欧洲语言都以拉丁语为基础,比较好记,然而他毕竟是很了不起的。

    用字典查英语单字,比如嘴里一边念着“powerpowerpower……”一边翻书页,就能够较快地翻到。要是不出声,叭啦叭啦翻动书页时,突然一个引人注目的字跃入眼帘,就会考察这个词,而把自己本想找的词忘记了。读出声来可使注意力集中,时时在判断着所查的是否正确。

    看英文报纸、杂志都以发声读为佳,这是提高英语能力的极有效办法。在电话里发出很大的声音会干扰别人,但在自己的书房里读则没有关系。遇到不懂的单词可以不管,只作朗读训练。过后再为了查明字义去查阅字典,就会完全掌握了。

    三、有节奏地朗读,能唤起记忆

    我国古代的《三字经》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那时,学堂里的孩子就会咿咿呀呀背起来了。《三字经》的记忆量很大,可小孩子竟能背下来。原来是因为他们出声背诵过多次。

    但是,一旦有人说:不要出声,默写下来吧。那可能就有困难了,因为那要拼命回忆在脑子里并念出声来。总之,与其说用脑子记忆这些内容,还不如说是有节奏地用口腔和声带来记忆更为准确。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半路上记起一个片断较难,从一开始就出声读才能够记起,出声读自然就能接下去。
评书人和话剧演员,在表演之前,将要表演的内容听许多遍,并反复多次念出声来,用韵律把它们记住。这个方法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相信自己必能记住,从头到尾坚持做下去。除此,没有什么别的诀窍。

    背诵歌谣、诗词、法律条文等也是如此。

    开始的时候,一边看着书或笔记,或听着录音机,一边出声地练。反复多次之后,便掌握了韵律节奏。接着不用这些工具的帮助看是否也能说出。经过核对以后,再反复联系。核对內容时,把声音录进去,一听就能发现错误。

    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尽管费时间,但对于记忆无意义的东西比较有效,因记忆时能不打乱次序,便利之处很多。

    如按“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记忆彩虹七色的方法,既能记住七色,也能知道排列的顺序。但是这样的背诵必须增强信心,排除在头脑里浮现的杂念,必须做到一心一意。

    四、重要的事情放在开头或末尾去记忆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在考试前背诵英语单词时,A、B、C开头的一些词很容易记住,但是再往下就不容易了,等到了末尾X、Y、Z那部分又很容易记住。

    所以为了不遗漏,全部记下来,可以改变顺序来记。从中间往前或者往后记,都是很好的方法。

    此外还有这样的情形,比如有人突然问:“两周以前的星期三下午两点左右你在干什么?”除非那一天发生了特别值得纪念的事情,否则是很难想得起来。另一方面,那天若不是星期天,而是星期一或者星期六,会怎样呢?如果是星期一,就会有这样的联想:“啊,那个星期天,到哪里去了?因为接下来就是星期一。”如果是星期六,因为那是周末,次日就是星期天,所以很容易想起来。

    由此可见,开头和末尾所做的事情容易留下印象,月初和月末的事情容易记得住,也是同样的道理。

    此外,还有数不尽的事情都是用这个办法记忆的。在歌唱比赛中,往往开头和末尾的节目都是受欢迎的。按候选人申报顺序张贴的各种宣传书,安排的演出,不管其內容如何,其开头和结尾的节目总是引人注目的。
当然,记忆的第一步是要有识记的意图。然而,也有本来没有任何意图,到后来才感到非记不可的场合。在这种场合,仍然是开头和末尾的比较容易想象。自己在记忆事物时,一定要牢记这一招。

    五、累进记忆

    事情过多,想一次记住很难办到,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记忆大量的东西,需要相应的诀窍。

    例如在学历史的时候,先记住大的框架。挑出构成历史的“骨架”的大事件来,记住它发生在何时、何地、谁做了什么、这样掌握了历史的大轮廓。然后就按年代顺序分作几个部分。填到轮廓里去。“骨架”记牢了,再把知识恰当地加进去,年代的相互关系也就搞清楚了。知识填得恰当,就能把前后左右的事项一起回忆出来。

    下面再就英语、数学等基础知识的积累问题,简要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

    把学习內容分为A、B、C、D、E......先学习A,完全记住之后,接着把A和B一起学习,然后再把A、B、C一起学习,这样的学法叫做累进的部分记忆法。

    这个方法,在内容不太多的时候是很有效的。在记歌词和较长一点英文句子时,常用这种方法。

    演员记台词,记忆力是第一重要的,他们所用的方法也是累进的部分记忆法。先泛读剧本,然后把自己在剧中要扮演的角色的台词,一句句记住。从部分到整体,记忆的量就会不断增加。

    六、在背诵之前先整理好四周的环境

    我们在学习一阵之后,感到疲劳时,记忆力也跟着迟钝起来,这时喘一口气,让眼睛和大脑休息一会儿;玩一会儿塑料模型;看漫画书;听听音乐来换一换气氛,对提高学习效率、增进记忆力是绝对必要的。

    转换气氛是为了继续学习,如果不落实这一点,有时即使进入了下一步的学习,却仍然惦记着刚才的活动,那就会带来消极的影响。集中力强的人也许不要紧,普通人在学习当中,万万不可在桌子上放转换气氛的塑料模型、漫画书等东西。对于那些人在顺手就能摸到的范围内,如果有这种东西,心情就不能平静。学习的时候,这些东西进入视野,必然会分散精神。如有可能,最好把学习室和转换气氛的场所隔开。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就把学习室好好整理一下,不要使学习受到干扰。
特别是进入背诵阶段的时候,桌子上应只放背诵所必须的东西,不放其他任何物品。这是为了把注意力集中在必须背诵的内容上。

    有人学习起来就觉得烦,总想看一看小说,一看就没完没了。这样的习惯必须杜绝,培养自己坚定的意志。

    书房的桌布、墙壁颜色要雅净一些。采光过强或过暗,都会使眼睛疲劳。日光灯如果使用过久,就会一闪一闪地忽明忽暗。眼睛受到刺激,一着急,精神就不集中。布置好学习环境,是高效记忆的第一个条件。

    七、教别人就能记得牢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老是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老师为什么能一字不漏的甚至教案都不拿讲给我们听,而我们自己看了很多遍都没有记住?其实,老师在给我们讲课之前就已经仔细的研究过课本,查阅了很多的参考书。而且他还有可能就同样的一节课在几个班里教过,讲的次数多了,也就能很容易记住了。到后来,都可以不看教材一顺到底。

    还有一种类似的情况:当有同学就一个稍微难一点的题目来请教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耐心的讲解给他们听。等下次考试遇到同一个问题时,记忆就特别清晰,题目当然也难不倒我们了。因为,我们在教他的时候就已经把问题在脑海中加深了印象。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准备讲的过程正是运用这种积极思维的过程。要讲给听的时候,同时也整理了自己的知识系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大家知道,已经学过的知识,不巩固就容易忘掉,试着讲给别人听就是强迫自己弄懂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使自己记忆得到巩固和增强。

    八、讨论帮助记忆

    大概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考试的前几天,几个好朋友集中到某个同学的家里,吵吵嚷嚷地讨论学习。

    由某人讲自己的解法,这时有疑问的同学就会质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把自己想到的积极地说了出来。在最后,得出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再到答案中去验证是否正确。若是错了,由大家讨论出错误的地方,把它纠正过来。这样一来,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和互补。一个人很难理解的问题,这时就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大家就同一个问题思考、发表意见,因而能很清楚地了解和记住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灵感,从而发现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大家在对话当中,还可以互相学习相关的知识。
记英语单词时,可以两、三个人展开记忆力的竞赛。由某人来说单词,其他人说它的意思;或者由一个人说中文,其他人说出相应的英语。这样做,可使自己的记忆变得正确,还可以弄清尚未记忆的单词。

    靠自己一个人从书本上得到知识,即使原封不动地都记下来,效果也是有限的。写提纲,出声读,多次反复阅读固然很必要,但如果两、三个人互相补充彼此不足之处,效果就更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有组织的学习小组、读书会等等,对增长知识是很有效的。参加的人数以两个人或三四个人为最合适。再多了,就会有人来当领袖,发言迟的人就没有插话的余地。

    如同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那样,一旦开口要说什么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忘记、论点支离破碎的情形。这说明你还没有把想说的内容完全掌握。光在脑子里考虑是不行的,与书写一样,口头表达也要进行训练,否则,知识和信息都不能变成自己的。

    九、经常翻字典可增强记忆力

    英语成绩好的人都有爱翻字典的习惯。当浏览报纸杂志和书籍,发现某个学过的单词在哪个句子里讲不通时,立刻就去翻字典。这样一来,就常常会发现过去自己所不知道的意义和用法。

    字典如“百宝箱”,它累积了各式各样的知识,翻越它越能增强记忆。遇到自己不知道的词语和问题时,也许只向知道的人一打听立刻就能解决问题,摆脱困境。但是请教别人是通过耳朵去获得知识,如果事后自己不再作一次验证,记忆很快就会淡化。

    查阅字典,表明有弄清单词意义、用法的积极愿望和好奇心,这是记忆的思想准备。翻阅字典,理解了词义,就会弄清它的实际用途。

    十、为了记忆要善于忘却

    加强记忆的过程就是和忘却作斗争的过程。然而,没有忘却就没有记忆,加强记忆必须善于忘却。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脑子如同记忆的仓库,容量毕竟有限。为了把有用的东西储存起来,就必须有所清除。所以,为了加强记忆,必须善于忘却。善于记忆而又善于忘却这是所有学问家的一个共同特点。

    我国数学家吴文俊,从来不去记那些没有意义的数字。例如过生日,许多人都很重视,但他却说:“在我看来,过生日,早一天,晚一天有什么要紧?所以,我的生日、太太的生日、孩子的生日,我一概不记。”又如,美国化学家兰茂尔,从来不知道自己每月拿多少工资。他在斯克内克塔迪电气工程实验所工作40余年,家务事任妻子处理,从来不说长道短。

    同样,我们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善于忘却。他读书有取有舍,善于抓住书的骨肉,拋掉书的皮毛。为了在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要拋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到不良之处的一切无用的东西。有意识地把一些事物置于脑后,正是为了把另一些东西装进脑子里。

    实践证明,情绪影响记忆,而情绪受制于品质。襟怀坦荡的人和心地狭窄的人,记忆效果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乐观时记忆力强,烦闷时记忆。
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

    锻炼记忆力的良好方法是锻炼自己的注意力。

    ——爱德华兹

    自信心——记忆的催化剂

    英国的古恩斯曾经说过:“记忆力正如一部机器,越使用越有效益;只要你信任它,记忆力就会飞快地运转。”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自身的观念与态度对记忆效果是有相当影响的。有些人的心中老是认为自己记忆力不行,实际上反而让自己的记忆力大打折扣。因此,若想要提高记忆力,首先要改正自己的观念与态度,换句话说就是要相信自己,要建立自信心。只要我们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大凡记忆力好的人,他很少会埋怨自己记忆力差人一等。

    把自信心比喻成记忆的催化剂是再恰当不过了。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就进行得很慢,甚至不会进行;若有催化剂,反应就会迅速剧烈地进行。同样的,没有自信心,你就会记不牢或记不住事物,惟有建立自信心才能帮助你记忆。

    有些人常常说自己的记忆力不够,这在无形中被自己错误的观念所禁锢,于是变得越来越健忘。大家如果已经掌握了许多记忆的方法,那么只要坚持实践,树立信心,有行动,自然会有收获。
一个人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信心是否坚定十分重要,尤其是自信心。自己都不相信能成功的事情,是绝对无法做得好的。记忆也是这样。在识记材料时,要有一定能够记住它的信心,这比识记前没有信心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有位教育家认为,学习时如果对自己的记忆力失去信心,往往会导致真正的健忘。因为人可以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心理暗示,也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担心自己记不住的思想顾虑往往会使脑神经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使刺激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模模糊糊。反之,如果具有一定能记住的信心,则会使大脑皮层上形成一个很强的兴奋中心,其他无关部位都处于抑制状态,这样势必能集中对刺激的注意,使其留下清晰的印象。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胡德华斯非常重视自信心在记忆活动中的重要性的研究。他认为,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心。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过:“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那么,怎样通过培养自信心来增强记忆力呢?主要方法有:

    一、要破除迷信。马克思说过: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异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敢于向命运挑战,与“天才”竞争,打破自己“记性不好”的自我樊笼,树立“我一定能记住”的自信心。

    二、要脚踏实地。坚定自信心也要讲科学的态度,一要战略上藐视识记对象,树立坚定信心;二要在战术上重视识记对象,认真对待。刻苦记忆,从中摸索规律性的方法,以大量的艰苦的记忆实践为基础,去增强记忆的自信心,去提高记忆的效果和成绩。

    三、积累微小的成功。美国布朗尼科夫斯基主张“通过一次微小的成功来增强你的自信心。”每克服一个识记困难.每获得一次成功的记忆,都会极大地增强自信心,都会促进心理上成功记忆的暗示效果,从而在新的更高的基础上去追求、去实现新的记忆成功。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有一些人总是在埋怨自己笨,记忆力比别人差许多。其实不然,只要遵循记忆规律,谁都可以提高自身的记忆力。如果不相信,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写下两首儿童时期所背诵的古诗。

    (二)写出儿童时期认识的但至今仍记得的十位伙伴的名字。

    (三)认真回想一下,刚上中学时学英语所记的10个单词。

    (四)回忆一下孩提时代,惊险或非常有趣的一段经历。

    (五)写出两位小学时的老师的姓名。

    (六)试着把三年前读过的某本书,大概内容描述出来。

    (七)把自己第一次上讲台的情形描绘出来。

    (八)想想看,谁是自己初中时第一个学习上的好朋友。

    (九)五年前出席过什么大的重要仪式,尽可能把大会的情形描绘出来。

    (十)试着讲一段以前听过的有趣的故事。

    (十一)回忆一下自己第一次出远门时的情形。

    (十二)试着回想一下以前曾令自己非常尴尬的场面。

    结果怎么样?你能回答出几个来?你是不是对自己有新的发现?你会得出一个结论——我自己有潜力。从这个简单的测试可以看出来,某些事物还是不易忘记的。

    “我一定能够记住它”这种信念对于记忆十分重要。自信心,是进行记忆活动最重要的心理准备之一。

    对自己的记忆力有无自信心,直接影响到记忆效果。无论是谁,如果在他记忆之前,具有一定要牢记以及能做到的自信心,就会达到不可思议的记忆效果。有自信心就能记住的道理在于:自信心可以调动大脑神经细胞的积极性,使大脑越发活跃。

    对记忆力缺乏自信心会形成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而使记忆效果大为降低,本来能够记住的东西,也会因为不信任自己而忘记。

    记忆活动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每一个具体知识的记忆都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意志坚强,信心十足。
 法国作家雨果对自己的记忆力就有着坚定的自信心。

    雨果在53岁时决定与家人共同搬到德国去居住,他的朋友问他:“你老了、年纪大了,学习德文是不是比较困难呢?”

    雨果微笑地回答说:“困难是有的,但是难不倒我,事情要慢慢来。我今年43岁,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可学365个字,7年可学2555个字,到了50岁,岂不就是一个通德文的人吗?假若一天学两个字,到46岁半,就可以学通一国文字,尽管我并不是十分聪明,但不会一天学一字两字也学不会的。”

    结果,雨果到了德国没超过四五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读德文书籍了。大文豪雨果中年才开始学德文,倘若缺乏这种强大的自信心,恐怕他是学不会记不住的。

    在记忆活动中,怎样才能有自信心呢?首先要破除自己“记性不好”的迷信,打破在记忆上不符合事实的自卑感,使精神得到解放。其次,要讲究方法,比如先少后多,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等,不断鼓励、坚定自信心,逐渐使自己由“害怕”记忆到“喜欢”记忆,由怀疑到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兴趣——记忆的润滑剂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么一长串的人名、数字,这么多的长篇大论,我都快烦死了!”这是我们对学习的一种低调情绪,就像机器转动时发出越来越大的摩擦声一样令人讨厌,这种感觉即为枯燥。此时,你是否应该为机器加点润滑油呢?那么记忆的润滑剂又是什么,有了它,学习记忆是不是就会变得生动起来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如果你是标准的球迷,一定会记得中国男足是哪一年打进世界杯,当时的积分是多少记忆犹新;但对于历史书上的某个大战役发生在何年、何月、何日及何地,你却记不起来。你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是否发现“American、love、friend”等比较容易保持深刻的印象;你也许不知道一公斤换算成多少克,但却对几个月前的生日那天你穿了什么衣服记得一清二楚;什么时候该拜访你的老师,你要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而与你的朋友约会的时间却记得再清楚不过了。
这正是因为有兴趣的东西,总比没兴趣或兴趣不大的事物记得清楚的缘故。也就是说,兴趣即是记忆的润滑剂。有了兴趣引导,便可以具有良好的记忆效果。

    我们常说学习的时候要全神贯注,而记忆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手段,因此同样要全神贯注地进行。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记忆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注意,就是要聚精会神注视某件事或现象,使之固定在意识范围内。

    我们之所以很快把见到的、听到的及感觉到的东西忘掉,正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也就是注意得少的缘故。事实上,真正要记住某个事物是必须要全神贯注才行的。

    然而,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某事物上也是不易做到的,因为对于某些事情往往会缺乏兴趣。因此,要使自己产生注意力,并全神贯注于观察记忆某个事物,方法有两种:一是要把要记的东西与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日常知识相联系;另一种则是要挖掘趣味,使自己产生兴趣。你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用各种方法刺激自己的兴趣,变枯燥的记忆活动为生动有趣,使其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也许我们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在小时候学习成语时老师讲的成语故事,我们至今记忆犹新;而那些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公式、定理及其推理论证的过程,我们却忘得差不多了。

    教学实验表明,要提高英语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多看英语电影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辅之以有趣的情节,能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

    天文爱好者要是说出某个星星的半径,星体的构成及距离地球有多远、自转的速度有多快等,你听了也许会感到十分惊讶,而他们却认为这没什么。

    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兴趣与爱好不同的人,他们所记忆的东西也会大不相同。比方说是看一部《红楼梦》,年轻人侧重于看情节,看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悲欢;而研究历史与文学的人侧重于观察里面的封建礼节、清代的官场及民俗情况;而诗词专家则专门研究里面的诗词。
 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孤身在外的游子会经常吟诵“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而相爱的情侣则牢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有兴趣才有记忆效果;兴趣越大,记忆效果越好。内心感兴趣或颇有记忆价值的人、事、物往往比较容易记住。一个人如果心中只有自己,容不下别人,对自身之外的人或事均不关心,那么别人的名字和相貌自然难在他们脑中生根。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大进步,大成功的。

    一般人对于有作用或有影响的东西,较容易产生兴趣而发挥出记忆力的潜能。兴趣是记忆的重要条件,有了兴趣才有注意力,记忆才能动起来。因此,即使要记的东西没有多少趣味,也要挖掘或制造出一点兴趣来。我们还是以学习英语为例。进门时我们通常会问一声“MayIcomein?”;若是天气炎热,想洗澡,不妨来一句“Totakeabath”;见了老同学说什么好呢?可以来一句“Howareyou”。如此一来既松驰了紧张的神经,又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受益匪浅。

    假使你认识一位名叫“林海波”的朋友,为了记住这个名字,你可以更仔细地观察她。你看她一头长发,犹如海里的波涛一般,而她的名字又正好有一个“波”字,再加上树林中如果刮起风来,树林摆动时远远望去不也像海中的波涛吗?因此“林海波”就成了“林海中的波涛”。这样一经联想就会变得饶有兴趣,记忆也就变得更深刻了。

    对于那些没有多大兴趣的记忆事物,我们必须使其趣味化,以增加记忆的效果。此时,联想能力变得十分重要。联想不仅是记忆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

    记资料常使人感到索然无味,例如数学中的“2”的开平方的值“1.41421”,若是硬记,那必得费一番功夫,但若你记作“一点意思意思而已”的谐音,你就会发现有趣且易记。再说,圆周率是“3.1415”,如果你针对“善有善报”这一俗语而记成“善一世亦无”,如此一来就好记多了!“善一世亦无”即可理解为“行善一世亦无财”的人生感叹。
再比方说记电话号码,假如你的一位同事家中的电话电码是“59441490”,你便可联想为便可记为“我就试试,一试就灵!”;如又号码“189827”可记为“一发就发而喜”;又如“457842”,前面“4578”中少了“6”,而后面两个数“2”加“4”正好得6,经过这样一分析便好记多了。

    有人对惯用英制与公制的转换大伤脑筋,老是记不住。其实动动脑筋也便容易记了。例如1磅等于0.907市斤,即比1市斤少0.03市斤,其中“磅”可理解为打击物体的形声字,于是便有“一棒零零散”的记法。

    此外,记忆文字更是有许多有趣的方法,例如“卡”字用谜语“上不上,下不下”来记;“朝”字的谜语有“十月一日国庆日”;“吉”字以谜语有“一家有十一口人”;“合”字有谜语为“每人都有一张嘴儿”。

    又如“戊”“戌”“戍”三个字字形相符,而读音却大不相同,你便可以用口诀来记“横xū点shù空心wù”;又如“赢”与“嬴”字,读音相同,用法却不同,你就不妨想想输赢与钱有关,而远古的时候以贝壳代表钱,于是有个“贝”在下面,表示胜利的含义。而“姓”字有一个“女”偏旁,故“嬴”也为姓之一。

    举了这么多例子,就是告诉大家对数字与汉字进行联想,赋予它们有趣的含义,记忆起来就有趣深刻。

    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力是记忆的关键。在你读下面的内容之前,请先用“是”或“否”回答下列问题。

    一、你是否在做某件事的同时,能听到周围的人在谈论什么?

    二、你的朋友和熟人是否经常捉弄你?

    三、你是否经常由于粗心大意而失算?

    四、当你穿过马路时是否仔细观察四周?

    五、你是否在马路上捡到过钥匙或钱之类的东西?

    六、你是否能回忆起两天前看过的电影的细节?

    七、当有人不让你继续看书、看电视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你是否生气?
  八、你在家里是否能很快找到需要的东西?

    九、在马路上有人突然有人喊叫,你是否会哆嗦一下?

    十、在商场购物,你是否在到达收款台前就能算出你要付的金额?

    十一、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事:把一人当成另一人?

    十二、你是否因专心谈话而坐过了站?

    十三、你是否能在大城市里,不靠别人帮助,找到仅去过一次的地方,例如:博物馆、电影院、办公楼或超市?

    十四、你早晨是否很容易就醒过来?

    十五、你是否能流畅地说出你亲人的生日?

    回答为“是”的分别是:1、2、4、5、6、8、10、13、14、15

    回答为“否“的分别是:3、7、9、11、12

    以上的题目答对一题得1分,如果得11分或更多分,说明你是个非常仔细的人。你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让人羡慕。当然,不排除你是经过努力才有如此好结果的。

    希腊文学家沙米尔?强森说过“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术”。而美国的哲学家威廉?杰姆斯则表示“每个人都在超越其界限之内的领域里生活着,同时拥有各种平常没有使用到的力量”。我们可以从这些格言或记述当中了解到许多道理。首先就是,人只使用了自己与生俱来能力当中的一小部分。有一种说法是,人类只记得自己读过的10%、听过的20%、看过的30%而已。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各种对感官的刺激纷至,使我们目不暇给、各音盈耳。它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妨碍了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稳定,从而影响我们对某一特定事物清楚、深入的认识。

    瓦格纳说:“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一切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把它学好。”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使它能根据我们的需要而有一定的指向性、集中性和稳定性,对提高我们的智能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注意力的集中与稳定是深入认识客观事物、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那么,记忆力究竟会受到何种条件所影响呢﹖只要解开这个谜底,应该就可以提高记忆力了。正如强森所说的,使记忆系统得到加强的关键是“注意力”,但绝不仅限于提升注意的层次。

    譬如,对某电影明星极度痴狂的影迷虽然将同一部电影看了好几遍,但对整部电影的记忆仍相当薄弱。换言之,我们往往特意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于特定事物上,以致成为我们注意焦点的事物在我们的记忆中就比其它事物清晰许多。所以,特定的信息被记忆到什么程度,受到整体注意力的“层次”和“分配”方法影响。

    威廉?杰姆斯曾说“意识的焦点化、集中化即是注意的本质”,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对象就称为焦点化的注意。这么说来,没有成为我们注意焦点的刺激或信息就不被记忆了吗﹖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看以下的有趣实验。

    通讯工学家C?查理曾经做过实验,测试在喧闹的宴会中,信息可以被传达到什么程度(1953年)。结果发现,和朋友聊得正起劲时,我们就连别人过来打招呼都没能发觉,但是当旁边的人们在交谈中提到自己的名字时,却又能很轻而易举地听到。

    宴会当中人声鼎沸,有时甚至连交谈对象的声音都难以辨认。此时,人们的嘴唇蠕动或动作、声调或抑扬顿挫、前后言词的预测等就成了使彼此的交谈持续进行的关键。

    除此之外,会吸引我们注意的还有低声的交谈,不怎么悦耳的话也会很容易跑进我们耳里。这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与自己的兴趣或关心、期待和愿望、价值观或生活态度等相关的事物上。

    为此,心理学家特从心理学角度制作了一个小游戏来锻炼你的注意力。

    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见下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2 1 4 3 8

    15 13 12 10 7

    16 20 22 24 11

    14 17 21 25 19
  5 6 9 13 18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你可以自己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你的注意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我们知道,要增强记忆力的关键是提高注意力,因为注意力的高低直接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其智商水准的高低。要增强记忆力,有许多方法。但采用这些方法之前有个绝对必要的条件,那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所要记忆的对象上来。

    有这么一道益智抢答题:在公车始发站上来3个乘客;在下一站上来2人,下去1人;再下一站上来5人,下去3人;再下一站……许多人都以为会问最后剩下几个乘客,便一边听一边计算人数。可是到最后问题竟是“公车一共停了几站?”由于只注意乘客数,而没有数公车站数,虽然注意听了,却没把注意力放在应该记忆的事物上,结果白费力气。

    没有意识地去记,或观察不认真细致,是都记不住的。有人认为背诵不是什么高级脑力活动,只要有较强的背诵能力也没什么了不起,因此,不愿意积极地努力背诵。这种观念实际上是错误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注意力集中到要记忆的对象上呢?那就是要对想要记忆的对象感兴趣。例如,新来的老师要想很快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是根本不可能的。可是对那些“显眼”的学生,如学习特别好的学生、课堂上爱发言的学生、最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等,老师会很快记住他们的名字。相反,对那些不“显眼”的学生、缺乏个性的学生,老师就很难在短时期内记住他们的名字。

    因此,要提高注意力就要讲究方法和不断的做一些训练,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改善注意力的方法

    考试、做功课或者工作中要作出某项决策时,却被外在的其它事物所吸引,无法专心,也就是说,注意力无法集中。美国有一所记忆术训练学校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先将注意力转移——钢笔、课本、玩具、零食等各类琐碎的事物上。

    第二阶段:再凝视某一目的物,直到厌烦为止。

    第三阶段:将眼睛闭起来,回忆刚才所见的事物,例如圆珠笔,将其颜色、形状、长短等外形特征描绘在脑海中。

    第四阶段:将思维从圆珠笔上移开,然后睁开眼睛。

    第五阶段:间隔30秒。

    接着,再选其它事物重新从第一阶段做起。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受此训练的人介绍,刚接受训练时,精神集中力无法持续8秒钟以上,但经过一周的训练后,集中力便能持续到3~4分钟。

    另外当你无法集中精力时,又是一个人在房间里的话,也可以采用一种更为简便的办法——自言自语。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边做游戏,一面自言自语,颇感自得其乐。这种用自我对话来刺激大脑功能的语言,被瑞士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中心语言”。对于难懂的逻辑问题,同样可以采取“自我中心语言”来打消念头、集中思想,不但易于记忆,而且能帮助理解问题,加深印象。

    在平时的工作与学习当中,一定要多培养注意力。有这么一个故事,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有一次请几位朋友在家里吃晚餐,由于他正思考某一科学问题而未能一同进餐。等他完成了工作,步入餐厅,见到的是一幅杯盘狼藉的景象,他“恍然大悟”地自语道:“啊,原来我己经吃过晚餐了。”可见,牛顿对自己的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到何等程度?活动中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与思维的活跃程度成正比关系。思维越活跃,注意就越集中、越稳定。许多科学家在工作中忘我地思考,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是超水准的,很大原因在于他们已经养成了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并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得到培养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

    注意的习惯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事情开始时要能立即集中注意于活动对象;在活动发展过程中,需要能保持高度注意,尽可能减少分散力;遇到困难时,则能动员自己的意志力,迫使自己思想集中;结束时仍能使注意保持紧张状态。有始有终,不虎头蛇尾。一旦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无论从事任何活动都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经常进行调控注意力的训练。比如,经常提醒自己集中注意某一事物,目不斜视、耳不旁听,力求在大脑中只形成一个兴奋中心。过一会儿,再把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别的事物上,而置原来的注意对象于不顾,经常这样练习,就能提高自己调控注意的能力。
如何利用注意力长久地保持我们的记忆力呢?有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的信息上,那么信息就会存到短时记忆里。如果我们已经养成长久注意的习惯,继续注意,那么它就会变为长时记忆。

    训练方法: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将沿途看到的各种路牌记在脑子里。然后在休息时回忆一下所看到的路牌上的内容和标志,在哪儿可以加油,哪儿可以打电话等。当我们下次再经过这里时,继续注意观察加油站,直到我们牢牢记住高速公路上可以加油、可以打电话的地方为止。

    二、保持安静提高注意力

    康德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每当他坐在书房里沉浸在冥想之中时,必定要将目光穿过窗户向屋檐上方看去,然后注视着风车尖端的一点,一边专心地注视,一边思考问题。用这种方法,康德写出了许多伟大的哲学著作。这种方法道理很简单:当注视某一点时视野就变得狭小了,这样,从视野外闯进来分散思想的东西就会消失了,从而使意识的范围也变得狭窄了,人的心境便会宁静,精神就会集中。

    将此法运用于学习效果也十分明显。当我们坐在书桌前准备学习时,可以选择一点作为注意对象,比如选择手指、闹钟的指针或桌上的墨水瓶、笔尖等,然后注视这个点。养成了习惯之后,就能起到集中精神的作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家里用,也可以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时使用,比如可以注视工作台上某个小点,成了习惯后,只要一开始工作,看到这个小点,就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

    健忘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记忆力差。比如你到了厨房却想不起来干什么,这与思想不集中有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可以进行增强注意力的训练。

    训练方法1:把打乱的动物名称的字母按顺序排列准确。例如Cat(猫)、Elephant(大象)、Horse(马)、Deer(鹿)等。

    训练方法2:站在窗前向外看。仔细观察窗外各种景物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将你看到的情景在脑海里重新浮现出来。
 三、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惟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因此,当你因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影响学习,倍感苦恼时,不妨采用以下方式来矫治:

    (一)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些学生因学习负担重,因此,一到晚上便熬夜,有的学生甚至在宿舍打电筒读书到深夜;有的同学不能按时睡眠,在宿舍和同学闲聊等等。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

    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如果你是“夜猫子”型的,奉劝你准时入睡按时起床,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二)学会自我减压。

    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老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同学们心理加上一道砝码;一些同学自己对成绩、考试等看得很重,无异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烦躁,心理上难得片刻宁静。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

    (三)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驰,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再三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四、提高注意力的训练

    (一)看的训练。在家里找一个小物件,诸如圆珠笔、钥匙、小刀、水杯等仔细地看上30秒钟,然后闭上眼睛,试着把它的特征详细地说出来。如果第一次有些细节说不出来,那么再来一次,如此直到能够说的准确无误为止。在商场里的商品陈列台前,尽量排除干扰,注意地看60秒钟。看得内容可以是有多少种商品,可以是商品的摆放形式,也可以是某个商品的外观、规格、商标样式等。然后转过身去,试着回忆一遍,一直到准确无误为止。

    (二)听的训练。在家打开音响听音乐,要把声音调低,微弱的声音会促使你集中注意力,听上3分钟,然后把它的内容复述一遍。在喧嚣的街头,集中精神去听一种声音,如汽车的行驶车声,行人的脚步声,远处传来的音乐声。进行这种训练,大脑会自动排除那些你不想听到的噪音,这是一种能使脑子冷静下来的训练。

    (三)想的训练。选择三个问题去思考,比如近期的工作计画、一篇文章的标题该如何起、去超市购物要买些什么。每个题目想三分钟,一定要依照前后次序进行。坚持这种训练,对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和加强记忆力都有好处。

    (四)注意力集中程度的训练。下面编排的一百个数字,请你在这些数字中按顺序找出15个数字来,如2-16、51-75等,根据你找到这些连续数字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测试出你在集中注意力时的记忆程度究竟如何?

    12334097945722194960

    279879870136168099

    5419514768159489328

    2096346250368167839

    8674211828538872447

    63327751712152493769

    3581843267530674688

    1764531721554103723

    83738490448966917492
253655653104529562记分:

    一、机械记忆力的测试。12个全部正确,优异;8~11个,良好;4~7个,一般;4个以下,很不理想。

    二、集中注意力的记忆程度测试。30~40秒,优等;41~90秒,一般;2分~3分,注意力不集中。

    想象力无比神奇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将军,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提升,便以他的长久服役为理由,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对人才有着不同寻常判断力的人,他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绑在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一看这些驴子,他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仍然是驴子。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和想象的大脑,所以只能从事简单的工作,更谈不上自己有所作为了。”将军听到后十分惭愧,也意识到自己确实还无法胜任更高的工作,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太缺少想象力了。

    正如英国物理学家廷德尔所说:“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如果就想象这种思维能力对科学家作一调查和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最杰出的人往往都具有高度发达的想象力。甚至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想像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中国宋诗人陆游在年轻时爱上了表妹唐婉,但他的母亲极力反对他们相爱,棒打鸳鸯,将他们拆散。40年后,陆游重返沉园,看到景物依旧,便触发了旧情,于是满怀柔情地写下了一首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沉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吉尔森?达格尔尼小时候很顽皮,他母亲对他管教十分严格,曾打伤了他的脚踝。后来他发奋求学,待他经过刻苦努力终成一番事业时,母亲已经去世。可每当他伸手触及脚踝上的伤疤时,便会回忆起母亲而哭泣起来。

第51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16)

    这些例子都告诉了我们,发挥想象力展开充分的联想,会对记忆产生极大的刺激作用。当一件事物需要我们记忆时,我们就要加强思考,开动我们的想象空间,看看有什么事可以与这件事联系在一起的,赋予它生机与活力,以及更广泛更新颖的意义。

    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完全依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推导出新的成果,这种情况是十分少见的。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能概括了整个世界,并推动着它的进步,可以说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牛顿也深有感悟地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列宁更直截了当地指出:“有人认为,只有很少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一种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

    同时,在学习一门学科的时候,想象还被认为是认识新事物的重要手段。当这些新事物还刚刚以萌芽的形式,出现在所得到的材料中时,想像便可以帮助我们指明它们的内在科学。

    想象力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想象表现为对现有知识提出假设,立定了具体的学习方法。在安排实验或学习计划时,常常要通过想象实验性情境来确定具体方案……

    法国的科学史专家奥基尔顿,列出一些具备想象力的员工所具有的四项条件:

    ——必要的话,可以日以继夜、年复一年地独立工作。

    ——敢勇于承担责任。

    ——在关键时刻也能坚持不懈。

    ——与别人融洽地合作,并可理解别人是如何工作的。

    同样,我们把这些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学习当中,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因为既然想象包括了一切,那么它必定也包括了学习。

    我们都知道,没有想象就不会有所作为,在学习中失去了想象能力,也就失去了创造成功的源泉。

    一个人的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非衡量能力才华的惟一标准。尤其在学习上,有些人10年的学习经验,只不过是一年经验的重复罢了。如果一位老师可以用他们一年所学的知识来教学生10年之久,而自身知识得不到多少更新也无妨,而但他的学生10年后可能要远远超越他本身。

第52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17)

    年复一年地重复一种类似的工作、学习,固然很熟练,但可怕的是这种行为已经阻碍了心灵,扼杀了想象力,这样的人不可能会有大的作为。

    狄德罗指出:“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自然就不是一个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学创作等创造性活动,缺乏想象力的参与是行不通的,而做出创造性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也都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

    一个人要想生活幸福或者学业有成,就必须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只有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你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美好的规划,也才能满怀信心去前进、去开拓。

    每一位成功者在最初都会为自己的前景想象一番,正是这些理念促使他们一直向前去实现自己的的目标。强烈而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能不可缺少的属性。所以我们学习中更不能没有了想象。

    富于想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但一个人必须把想象和现实结合起来,并且积极地投入实际行动中,以免想象变成永远“超脱”现实,永远不能实现的空想。此外,一个人还应当把想像和良好的愿望、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并及时纠正那些不切实际的想像或不良的思想。

    例如:一天夜晚,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机车抛锚:车子轮胎爆了!年轻人停下来想打移动电话,竟然电池没有电了。怎么办呢?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辆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了灯的房子,决定去那户人家借电话。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想:“要是没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电话怎么办?”“要是对方不肯借给我,该怎么办?”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担忧,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又结结巴巴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语:“你……你……”弄得主人二丈金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傻子,“砰”地一声便把门关上了。
第53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18)

    在这样一段心理路程上,年轻人走进了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经过不停的否定,他实际上已经对借用电话失去了信心,认为肯定借不到了,及至到了人家门口,他就退缩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许多人会对自己作出一些不利的想像,而把自己置于了失败的境地。

    从现在开始,我们来尝试一种大胆的记忆方法,它需要你大胆地发挥想象,如此,轻易记住几十个不同的事物已不成什么问题!并且会非常轻松。

    不过,在你进入这种记忆训练之前,你得做好一种心理准备——记忆力能会完全建立在你的心智模式上。当然,你越是能充分发挥你的这种心理优势,这些东西就越容易被记住。下面是十个不同的事物,你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它们记住吗?

    高兴生活枯燥理想课本

    进步子弹药品质量右面

    当我亲身经历了这种训练之后,我更深信柏拉图的一句名言:“方法是记忆的母亲。”所以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千万不要吃惊!把这些事物变成荒谬的心视图像吧!

    首先你要在心里找到第一个事物“高兴”的图像,很容易想象我们高兴时是什么样子,这时,你不只是看到高兴这个词,而要看到人们高兴时的表现,他们为什么高兴呢?接下来,我们再联系第二个事物“生活”,噢,对了,他们是为自己的生活而高兴,那么为什么生活值得他们高兴呢?依次类推,你再联系“枯燥”,便可知道答案了——生活没有了枯燥当然值得高兴。生活只所以没有了枯燥,是因为我们有了理想,不错,这时,你就可以轻松地记住“理想”这个词了,并且它们的顺序你也记忆得相当准确。顺此下去吧,我自不必多费嘴舌!

    或许你会认为我例举的这些事物原本就存在一种事先预定的逻辑,那你就错了,你可以随便举例,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挖掘就需要我们动脑子了。但是强调尽可能使其特别化并不显得过分,当然,你也用不着停下来10分钟去发现最无逻辑性的联想,完全没有必要!要知道首先闯进你脑子里的荒谬联想是最适用的了。当我们用这种方法将这些事物联系到一块儿时,再稍稍做一些修改,便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了,或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一种推理。这样最能刺激我们的神经,记我们经久不忘。
第54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19)

    当然,这种大胆的记忆方法还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点,就是它会自动地为你工作,当你只想起其中的一个时,你可以通过这种推理自动地将其前后的,或相隔甚远的一些事物联想起来。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完全可以在空隙时间里作一相关练习。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可以要求自己去这样记忆,而是在学习中,我们觉得那些枯燥的,但对我们的学习又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就要尽量开启我们的思维大门,接纳它们,如果我们强迫自己去用同样的方法背记一些数学定理,恐怕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多掌握一种方法终究是好事,相信它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快乐的。

    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以实践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同时想象的内容和水准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正如同俄国大文豪高尔基所说的那样:“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主要的是用形象来思维,是一种‘艺术的思维’。”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把它分为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三种。

    (一)无意想象

    通常它会发生于注意力不集中或半睡眠状态。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的想象。相对而言,有意想象是比较高级的想象,是依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这两种想象常常在一定的时候可以互相交叉,相互促进和转化,它们在我们的学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再造想象

    例如,当我们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词时,就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草原情景的美丽画卷。或者当在我们看小说《红楼梦》时,脑海中便随之产生了宁、荣两府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及其活动的情景等。这些就是再造想象所产生的结果。但这些再造想象中的事物形象并不是本人独立创造出来的,却带有本人的创造性成分。为了有效地、正确地进行再造想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55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0)

    首先要善于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

    其次要善于精细准确地观察有关资料等;

    再次要善于在头脑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

    在我们接受知识,理解教材时,这种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人们要通过再造想象去接受或理解教师的讲授和课文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自己从没有感知过的,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具体、鲜明的一种全新形象。同时,如果教师语言不生动或学生缺乏想象力,则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并不依据客观现实,而是根据自己特定的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一种思维过程。它的主要特点是新颖、奇特。如文学艺术创作、科技发明、技术革新等都是创造想象的具体表现。

    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都是在对事物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目的重新加工改造事物的形象。虽然两者都含有创造性,但创造想像明显要高于后者。

    创造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缺乏创造想象便不见艺术创作、没有发明创造,更没有科技进步可言了。

    有效的创造想象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要储备丰富的表像;二要善于分析和综合。

    不要以为想象是一种很抽象的概念,其实想象也有具体的操作方法的。举例来说,记下下面10个词,要求按原来的顺序写下来。

    火车河流风筝大炮西瓜

    黄狗闪电街道榕树玩具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登上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火车经过河流,河流上飘飞一个大风筝,风筝上画着一门大炮,大炮的炮口里打出一个西瓜,西瓜打到狗身上,黄狗快跑得像一道闪电,跑到街道旁边的一棵榕树,咬住了榕树下一个玩具。

    现在,合上书,在头脑中回忆这个想象出来的情节,检查一下自己的记忆效果。

    怎么样?你一定全记住了,这种想象力的发挥在许多人身上是立竿见影的。
 第56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1)

    发挥想象力帮助记忆就是要把离奇的、特别的,并在头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进来的方法。也许你会说,10个词,硬记也记得下来了。是的,完全没错。但如果数量增多,可就不一样了,不信,增加到20或30你再试一试。

    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像在写奇幻小说,或者拍科幻电影一样,自己导演出一幕幕生动有趣的画面。

    不过发挥想象力也不能过于天马行空,这里也是有“诀窍”的。如果掌握了这些“诀窍”,想象起来便会又快又好。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动态法

    所谓的动态法就是使静态的事物动起来的想象方法。动态事物比静态事物容易吸引人。人们愿意看电影而不愿看幻灯片,儿童喜欢电动玩具而厌烦“老古董式”的玩具,霓虹灯在广告宣传上的应用,都说明了这个道理。要记住“鸟”这个词,栖息枝头的物象就远不如展翅飞翔的物象深刻;要记住“老虎”这个词,卧伏酣睡的就远不如张牙舞爪的形象明晰。

    运用这种方法时,不必顾及物象是否会动,要让自然界的静物统统动起来,如记“火山、桌子、黑炭”三个词,可以想象火山的火苗飞喷过来,燃烧了桌子,把桌子烧成黑炭;记“星星、汽车、高楼”三个词,可以想象星星跨上汽车,开着汽车前往高楼。

    这样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运动动态法应该注意,凡是可以动起来的动作,最好使用常态,否则容易混淆。还应该注意,必须动静结合,张驰有度。如记“蚯蚓、电话、面条”三个词,可以想象蚯蚓从电话听筒里钻入,又从电话听筒里挤出面条来。设想蚯蚓动,面条动,电话就不要动了。这样,大脑在接吸讯息时才能避免单调的感觉。否则,都动起来,反而影响效果。

    (二)代用法

    代用法就是甲事物取代乙事物的联想方法。甲乙事物之间的联想是记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把甲事物变成了乙事物的组成部分,或者乙事物变为甲事物的组成部分,记忆效果就相当好。如记“皮球、火车、算盘”三个词,可以想象皮球代替了火车轮子在飞转,而火车正行驶在算盘式的轨道上;记“蚕豆、笛子、白米”三个词,可以想像把蚕豆当子弹塞进了笛子里,却从笛子里吹出了一粒粒白米。这样就会历久不忘了。
第57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2)

    运用代用法应该注意,甲乙事物的互相替代是有条件的,二者最好在形状、性质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如皮球可以代替火车轮,但用电视机代替车轮就不合适,容易忘记。

    (三)夸张法

    夸张法就是把某事物夸大或缩小、增多或减少的想象方法。这个方法与修辞中的夸张法差不多,好比用远望境看实物一样。如记“手表、黄瓜、溜滑梯”三个词,可以想象手表挂在黄瓜上,从溜滑梯上滑下来;记“橡皮擦、手电筒、闪电”三个词,可以想象橡皮擦像电池一样大,装进手电筒里,一按开关,手电筒里射出闪电。

    运用夸张法应该注意,一定不要把原形混淆了,而要鲜明地突出其特征。你可以把一个馒头想象为一座山,但这座山可不能是怪石林立的模样,而必须保持馒头形状。同时,运用夸张的词语最好与后面的词语连起来,这样是有利于记忆的。

    (四)结合法

    结合法不是使甲事物与乙事物,有机地或离奇地交接或结合在一起的想象方法。在两个讯息之间进行奇特的想像的时候,它们在大脑中的物象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记“牛、汽车”这两个词,且不说牛的形状、颜色千奇百怪,汽车的种类、类型五花八门,单就是它们的相对位置讲,我们就可以想象为:一只牛站在汽车顶上,一只牛从汽车门上车,一只牛驾驶汽车,牛拉汽车,牛顶汽车,汽车撞到牛,汽车压住牛,汽车拉着牛跑等等,但如果联想为牛与汽车并排站立,效果就不好了。

    结合法就是打破两个讯息物的单独性,使它们互相结合起来。比如上例,牛驾驶汽车、牛头从汽车窗里钻出来的物象结合的非常好。当然还需要看前后相连的讯息是什么,以便与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几种方法是想象力运用到记忆上的基本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时要灵活,可以把两种或三种方法结合起来,随意运用,以形成清晰的物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感受能力是记忆的前提

    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关系甚大。人如果全部丧失了感受能力,记忆也就无从谈起了。即使仅仅某一感觉器官发生了障碍,也会给记忆带来困难。
第58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3)

    感官健全的人的感官敏锐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某种专门感受能力对于记忆某种专门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习某种外语,要正确掌握这种外语单词的发音,就需要具有特别发达的听觉能力。

    我们知道,每一种语言的许多声音之间的差别是及其微妙的,人们的听觉感受能力在语言实践的影响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些人只会做书面的翻译,无法做口头的会话,甚至对地道的英语对话也听不懂,这往往是因为其听觉感受能力差的缘故。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要学好某种外语,提高对它的听觉感受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毫无疑问,感受能力是记忆能力的前提,但是人们往往忽略这一点。许多人埋怨自己记性不好,却很少有人埋怨自己感官不灵活。实际上记忆不好的人,多半都是不善于运用感官或感觉迟钝的人,即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人。因此,他们通过感官所得来的东西,大多是模糊的、笼统的、肤浅的和分散的,在脑海中留下的“印痕”很不深刻。而记忆力好的人,大都感受力很强。他们耳聪目明,嗅觉灵敏,映入脑中的印象比一般人要清晰、准确、详细而且全面得多,这样,记性自然要好。

    有意识地训练各种感觉器官,确实能够提高它们的感受能力,使它们变得能干起来。根据中国古典经集《列子?汤问篇》记载:

    战国时,一位名叫纪昌的年轻人拜飞卫为师学射箭。飞卫的箭术非常高明,他告诉纪昌:“你要练好眼力,才谈得上射箭。”纪昌回到家,捉了只虱子,用一根牛尾巴毛拴住,吊在窗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盯着。

    十多天过去了,虱子在眼中显得大了起来;三年以后,竟显得有车轮一般大。再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巨大。以后纪昌射箭,每发必中。

    这就是有意经过专门训练,能使视觉能力增强的极好例子。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眼力过人,如他自己所说:“观察力是我的第二天性。”他一眼就看出了给他送信的邮差是个远在街道对面的“退伍的海军陆战队的军官”。福尔摩斯具有这种非凡的视觉能力,是他长期办案和自觉训练的结果。

第59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4)

    有人这样说:“所有的教育,都是一种感官的训练。”健全人的感官都有继续发展的极大的空间。

    为了发展各种感觉,应当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活动,比如抽时间从事各种艺术活动。

    写生、绘图以及其他类似的艺术活动,都可以促进视觉技能的全面发展;雕刻活动不但可以发展视觉,而且可以发展触觉;学习音乐可使听觉得到精细的发展;文学、诗歌、戏剧等文艺活动可以把语言听觉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各种感觉对于记忆的意义是不同的。据专家估计,在我们记住的东西中,有85%是通过视觉,2%是通过听觉,仅有4%是通过味觉、嗅觉和触觉获得。

    显而易见,训练感官,主要是训练耳目,提高视听能力。所以,只要我们的眼睛明亮起来,耳朵灵敏起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记忆力就会得到相当的发展。

    联想是座桥梁

    一条河中隔两地,如何才能从此岸到彼岸呢?即是通过桥梁来加以联系。要有良好的记忆效果,就必须在所记忆的内容与记忆结果之间架想一座桥梁,换句话说,就是在记忆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运用联想。

    到底是什么东西才能充当联想这座桥与记忆彼岸的交接口呢?即什么因素使联想与记忆交汇呢?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在三个基本的联想规律中找到答案。这三个规律起初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后来由阿克纳斯总结。

    第一个规律是“类似或相似规律”,是指相似于某些方面的其它印象容易记于脑海中,换句话说,就是相似的两个事物容易通过联想把它们连结在一起。想想看,是不是太阳和月亮、江河和海洋、伏特与电压比较容易同时进入你的意识领域里。

    只是稍微观察一下语言现象,就会发现词语有同义或近声两种类似出现,例如“貌美”与“冒昧”,或英语中的“bear”与“beer”等,便是近声类的词;而“teacher”与“tutor”“like”与“love”、“荷”和“莲”,以及“手机”和“行
第60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5)

    第二个规律是“相对规律”,是指两个相对的概念,其中一个是以另一个的存在为前提。于是,我们便容易由一个想到另一个,如“黑白不分”、“是非颠倒”和“上行下效”等,其中的“黑”与“白”、“是”与“非”、“上”与“下”。

    第三个是“邻近或连接规律”。意思是两个事物在时间、地点或意义上有连续发生或存在的印象,这样也很容易由某一个联想到另一个。例如“三国”和“魏晋南北朝”、“牛顿”和“三大力学”、“父”与“子”等等。

    上述的相似、相近及连接或邻近等规律等,都属于意义上的规律,即最直接、最根本的规律。

    此外,还有第二层延伸的规律,如“新近规律”、“重复规律”及“趣味规律”等等。

    新近规律指的是最近所进行的联想比更久以前进行的联想有更深刻的印象;重视规律是指反复记忆的次数愈多,记忆得愈牢固,这主要是呈现在背课文或记英文单词上;趣味规律指的是愈有兴趣或有趣味的联想,可以记忆得愈深。

    联想是我们思维的活动、扩展以及合理的组织,其结果是与某一事物有联系的另一事物在脑海中出现。例如我们小时候学地理时,一定听教师说过台湾地图像一个蕃薯的形状,于是我们便把地图的形状与蕃薯的样子发生联想,这样一来,每当我们看到那张地图便知道是台湾地图,不再看标题。

    比如说我们常听到人们说自己能够说出水浒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名字与绰号,但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大部分三国演义中的人名,这就是因为一百零八条好汉都是有绰号的,而且形象生动的缘故。像豹子头林冲、神行太保戴宗、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等,都很好记。绰号正是联想的线索,我们很容易经由绰号的含义联想到人物形象。

    所有记忆的基础,都是在“概念”和“体会”上架起记忆的联想。记忆除了要重视记忆的目的、观念和注意力外,联想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联想与目的、观念等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只要能把一个概念与其它的概念多方地进行联想,记忆效果就能增强。
第61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6)

    “联想”其实是一种思维的创造。如何进行有效的联想将依赖于我们平日多运转思想机器,多进行想象,善于把学到的东西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

    比方说学英语,当你要记忆“Pan”这个单字时,你可以先分析一下它的发音和汉语中的“盆”发音相似。又比如说,记“Knife”(小刀)这个单字的时候,你记它几遍,再进行联想就会发现“Knife”的发音相近于“耐斧”。单字的发音经过中文化而有了深刻的印象,以后进行听力理解时,一听到这样的单字,立即便记忆起来了。

    不过,大家应该以英语拼音法直接发声,除非老是忘掉该单字才用中文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再来看看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我们也许还记得,小时候老师教我们成语的时候,总要把成语的故事及典故讲一讲。这些故事听起来十分有趣,如“掩耳盗铃”、“五十步笑百步”及“自相矛盾”、“井底之蛙等等。

    有时候,老师甚至用画的或者挂一个图来帮助理解。例如学习“画蛇添足”的成语时,便可以见画上的人们正在用树枝在沙地上蛇,其中一个人给画好的蛇添足,而另一个人已经拿起酒壶喝酒了,这样的画面既生动有趣,又意义深刻。透过这样联想记忆的方法,我们便把这些成语记忆在脑中了,用起来也随心所欲。

    化学中的原子是非常小的,小到要放大几千倍、几万倍才看得见。那么科学家们又是如何知道原子的排列情况及结构呢?答案是“完全依靠联想”。他们把一个个原子想像成一个个的乒乓球,并按科学原理画出他们的排列图与结构图,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形象生动的物体了。

    我们可以这么说,所有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及天文学家等等科学家,全都是联想专家,因为若没有丰富的联想力,他们是不可能记住浩瀚的科学知识,也无法进行科学幻象及科学研究的。

    比如天文学上的星象图,把星空里到处散布的星星划分为一个个星座,并使每个星座尽可能像一个人、动物或其它事物,如勺子、仙女、北极熊等等,这样就好记忆多了。今天我们若一提起北斗七星、仙女座大星系、猎户座大星系等,我们马上就可以联想到它们的位置及形式。然而,你能告诉我“M30”“M33”之类代表什么意思、在什么地方吗?后者虽然是不能用联想记忆的。天文学家们为星云取了不少名字,比如马星云、玫瑰星云、哑铃星云等,使我们能形象准确地记住了它们。
第62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7)

    不要看科学家们平常进行科学研究时态度严肃认真,就认为科学研究活动枯燥无味,其实他们也是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者。我们可以举一个牛顿的例子,他坐在树下时,由苹果的落地现象联想到了地球引力;而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由身体浸入而溢出水的现象,联想到用类似的方法来测定金冠的含金量是否质纯。

    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就可以参考科学家们的联想方法,在脑海中架起一座座记忆的桥梁。在这方面,数学家高斯为我们做了榜样。高斯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他与几个同伴违反了纪律,在上完课后被老师留下来做一道难题,即一加二、再加三……一直加到一百,若单纯这样算下去,要花很长的时间,且结果不一定准确。高斯并没有像他的同伴们一样动手加算,他先思考要如何巧算,于是他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进行联想。

    他想:1加100是101,2加上99也是101,而51加上50也是101,这样搭配下来便有50个101,那么答案即是5050,于是他便早早回家去了。试想,经过这样的联想活动,若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例如从1加到1000或从2开始的偶数一直加到1000,高斯便可凭借着上次巧算的记忆来解答上述题目。

    由此可见,联想对于记忆和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联想不失为记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然而有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怎么也联想不起来的情况,此时该怎么办呢?针对这种情况,马德华德教授认为“最好要对记忆的事物创造一个背景,或是提供一种环境。”比如说,当你在回想某诗句时,可以一时间想不起来,那么你就回过头想同一首诗中的另一句,用这一句的回忆唤起想要的那一句的印象。因为中国的诗,特别是古诗,都是在格律上对仗的,往往讲起一句就能想起另一句。

    要想起别人的名字也一样,不妨想想和他交往的情景,或者分手时的情景,想着想着,他的名字很可能就在你脑海中跳了出来。

    记英文单词也一样,可以借助它的出处或包含的典故来加深记忆。例如,若你知道“UncleSam”和“JohnBull”的有趣故事,你便会深刻地记住“UncleSam”代表美国,而“JohnBull”则代表英国,二者都是非正式的风趣的代名词。又如“Godutch”表示用餐后各自付账的意思,如果你了解该词组的典故,便能记忆它的意思并加以灵活运用了。
 第63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8)

    如果想了几遍都想不起来,那么就暂时抛开不去想它,说不定在偶然的一瞬间,那件事物就会突然冒出来。因为在那段时间,虽然你没有特意地停下来回想,但大脑实际上仍处于工作的兴奋状态,一旦受到一定讯息的刺激时,那个事物便会立即出现。

    联想记忆,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要有丰富的联想力,需要我们平时多进行练习。

    比方说,对“水”这个事物,我们便可展开联想。首先有“一弯的流水”、“蔚蓝的海水”、“碧波荡漾的湖水”;再把水拟化成人,它可以是“温柔纯洁的姑娘”,可以是“随波逐流、毫无主见的老实人”也可以是“如飞瀑般浩气的万千的壮士”;此外,从水还可以联想到银色的沙滩,想到水贵如石油的西亚及其它干旱地区,想到甘甜可口的饮料、矿泉水……

    以上便是无拘无束、海阔天空的自由联想。

    你也可以把上述联想按前面论述过的相似、相对及相邻或连接规律进行分类,看分别是属于哪一种。再进一步联想,你还可以联想到“飞瀑直下三千尺”、“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及“泉水”、“井水”、“水车”……

    是否进行联想时,一定要先想到这么多呢?并不是的。这里只是举例说明,只要你愿意进行联想,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联想得上的。你不必羡慕那些作家,如果你常常进行类似的联想,并勤于观察、练笔,你也可以成为作家的。

    你不妨把一个个词列出来,先写出联想到的词,之后把它们各个规律写出来。如下面的例子:

    联想起源………………联想产物归类

    士兵……………………武器相邻或连接

    手………………………脚相对

    勤劳……………………懒惰相反

    计算机……………………键盘相近

    巧克力…………………朱古力相近
  第64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29)

    跳跃……………………青蛙相邻

    下面一些关于联想记忆的实际例子,大家可以通过这些例子来具体训练一下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用联想法记忆数轴及其相关概念

    学习数学有理数知识时,可将数及其概念与数轴这个形联系起来记忆。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联系起来,把互为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等直观化。?

    首先明确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其中原点相当于温度计的零点,向右为正方向,单位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二)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与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之一的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下蛋后鸭看守,刘邦定都于长安”。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中国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枫叶春夏时绿,秋天转红,冬天变黄。

    用联想法记忆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公元221年,蜀汉刘备守成都;需记的内容有:孙权都建业,养了三只鸭(222)”。因为先曹后汉,故一为220、另一为221;而孙权的吴国便是公元222年了。

    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
第65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0)

    (三)用联想法记忆地名

    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可记作:一个人的智力胜过他的弟弟不如哥哥,即“胜弟亚哥”。

    创造力激发记忆力

    创造力有助于发掘我们的智慧宝藏,并且对我们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力还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而智慧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的创造力,记忆力则来自源源不绝的创造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创造力的强弱与害怕死亡的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新泽西州立学院的哥德曼教授在对创造力参差不齐的人们进行了623次深入调查之后,得出结论:“一个人的生活越完美,一个人的理想实现得越彻底,一个人的创造潜力发挥得越充分,那么他对死亡的恐惧程度就越小。”

    亚历山大?洛文在《快乐》一书中强调,快乐给创造性的生活态度提供了精力和动力;反过来,创造性的生活态度又增加了自学成才的快乐的意义。快乐给生活添加了兴奋剂,给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开辟了新途径。卡尔?罗杰斯在《创造学导论》一书中写道,真正的创造性应变能力似乎代表着惟一的一种适应方式,只有使用这种方式:人们才能把握住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世界。那么,怎样确定一个人的创造力水平呢﹖常用的方法是看他提出的创造性设想或方案的实用价值。

    下面例子讲述的是一个出其不意的创造力构想。

    在加利福尼亚州,公路施工路段竖有“施工慢行”和“绕道行驶”的黄色路标,而新颁布的联邦公路管理条例则规定路标须为橙色。原路标是铝制的,无法重新喷漆,而制造新的橙色路标需用11万美元。一位官员想出用一种半透明状的红色塑料纸粘在黄色路标上,这样,路标看上去就是橙色的了,完全符合新条例的规定。这个富于创造性的设想,为州政府节省了11万美元的开支,这位官员因此得到了55万美元的奖金。

    当然,就凭这个创造设想,我们还不能说它的提出者具有真正的创造力,跟沃尔夫、爱因斯坦和毕加索更不能同日而语。但是,我们可以用创造力的构想为我们的记忆服务,一个好的创意会将一个枯燥的东西变得有活力,使我们更容易记忆。
第66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1)

    例如要你记忆下列词组:

    篮球内裤脸盆手表鸡蛋空气球场

    你有什么办法记这些单调的词组?但你如果能记起下面这个脑筋急转弯的话,就很容易了。

    脑筋急转弯:有一个篮球运动员,有一天只穿了一条内裤,戴了一块手表,在球场上练习投篮。有个人给了他20个鸡蛋,这个人把鸡蛋放在球场边的地上就走了。这时,球场边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装鸡蛋的东西,也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实在让这位运动员感到为难。可是他想了一会,还是想出了办法。问这个篮球运动员想出了什么办法带走20个鸡蛋?

    解答:这位篮球运动员想出的办法是:把篮球里的空气放掉,并且把篮球弄成脸盆状,然后把鸡蛋放在里面。

    二、用同样的方法记词组。

    平台木桶油线条水测量工具高度

    脑筋急转弯:在一个平台上,放了两个形状和容量都完全相同的木桶,里面各装了一些油。在没任何测量工具,也不能在木桶上画线条的情况下,要求将这些油平均地分装在这两个木桶里。请问:该怎样平均分装两桶做﹖

    解答:把两个木桶都浮在水上,然后把其中一个桶里装的较多的油,倒入另一个油装得较少的木桶。这样倒来倒去,直到两个木桶浮在水面上高度完全相等。

    寻找合适的方式

    要想使我们的记忆得到更好的发挥,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使用记忆的辅助工具。就像影迷做笔记一样,我们也可以将重要的信息储存在笔记本或磁盘片中。可是这种说法可能会招来非议,因为有些人认为,如果将任何事情都写进笔记本或计划当中,紧张的心情就会消除,结果除非看到笔记本,否则所有的事情都会忘得一干二净。

    其实,在信息化的社会当中,要将所有的信息都记忆下来实在很困难;而且,如果只相信自己的记忆话,恐怕就会因为过度紧张而一事无成了。

    一般而言,委员会有议事纪录,公司有结算报告书,而律师也会将双方同意的内容写成文书,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重要信息因为记忆漏失或扭曲而失真。
第67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2)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一边拿着备忘一边在超市打转的人,利用记账进行金钱管理的情形也不在少数。人就是这样,总是用各种方法来弥补自己记忆的不足。

    使用辅助工具的好处除了消极的避免遗忘,也可以积极地丰富人生的记忆内容。

    而用来记忆人生的工具就是“日记”。日记是一天结束之前回想当天所发生的事情而写下来的,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背后的感情体验或反省都因而成了激发回忆的有力线索。另一方面,在回想当天发生的事情的同时,自然而然也累积了记忆检索的训练。

    可是,对不善于每天记事的人来说,写日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日记上留下一大叠空白书页的比例应该不在少数,或许一下子写得太多也是无法持久的原因之一。既然如此,写日记时不妨像写备忘录一样就好了。

    有些研究者建议不要写日记,而以回答问卷调查或问题的心情做记录。总而言之,就是针对以下的问题,将回答内容和何时、何处等填入各栏中即可。

    知识——遗忘了从学校或工作场所等其它公共场所得到的信息。

    事情——最近所发生的事情或查阅的资料、自己知道的人名等。

    意图——遗忘了该做的事情。

    行为——能力衰退、忘了中途的步骤等。

    你可以参考以上事项,按照需要将适合记忆作业的项目加以分类、利用。这种“记忆力日记”由于是在记忆作业结束之后不久记下来的,所以可以得到比较正确的信息。不仅如此,由此你便能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想象中还好或是更差。

    记日记的空间以一页书页为主,而且各项目之间要拉出条线索,书可能减少填写的分量,这样一来,就不会觉得负担太重了。

    此外亦可采用华格纳所使用的记录卡。记这种记忆力日记一个月之后,可以针对当时的事情做回忆,所以除了对强化记忆相当有帮助,也可以成为将来回想时的线索。

    耐心阅读到此处的聪明读者,一定已经了解到人的记忆是通过非常有效率的系统起作用的,而且也知道人的记忆容量远胜于计算机。但是,记忆并不容易马上训练成功。譬如,要有组织地使与记忆相关的神经系统产生变化,或者像开处方笺给患者一样对症下药提出一种记忆的改良法等,都非常困难。
第68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3)

    心理学家D?华格纳曾以摩洛哥乡下某回族学校的学生为对象,针对记忆范围进行研究(1978年)。该校学生的大部分上课时间都用在背诵可兰经上,可是,除了可兰经之外,他们的记忆成绩都比一般的摩洛哥学生或美国学生要差,因为他们完全依赖机械性的背诵,既没有使用过其它记忆方法,而且也无意使用。

    很久以前(1927年),以182名大学生为对象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跟上述研究呈现了对照性的差异。受测者一开始是背诵诗和散文、英语的单词学习、历史事件的年代、使用子音的无意义拼字等。

    受测者分成三组,第一组在四个星期当中花费三个小时背诵诗和无意义的拼字;第二组在接受过记忆诗和无意义拼字的技巧指导之后,花费同样的时间去记忆学习;第三组为比较对照组,并没有给与任何记忆的训练。四个星期之后再进行测验,结果第一组和第三组的成绩相差不多,第二组的测验中虽然包含了和记忆训练不同的材料,但是测验成绩却比其它两组要好,这代表他们学习过的记忆方法发挥了很大的功效。

    换言之,只要积极想改善记忆并努力学习有效的记忆方法,就可以培养出记忆力。

    但在这之前,你必须先了解自己的记忆究竟有哪方面需要改善。记忆力日记法固然也是方法之一,不过更效记忆的方法绝不仅此一项。

    一、心情愉快好用餐

    香味和音乐可以使心情愉快、充满活力,这与记忆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阿尔法波会在大脑休息时产生,这种波从哪一边的半球分泌出来,哪一部分的活动就会降低。

    日本东邦大学名誉教授乌居镇夫,曾透过脑波振幅等电位分布圈进行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当我们情绪高涨、焦躁不安的时候,脑的左侧便会出现阿尔法波,闻香味或听音乐时,阿尔法波则会移到脑的右侧去。

    一直以来,右脑都被称“感情脑”,而这项研究也证实了这种说法。报告指出,闻到自己喜欢的香味时,受测者会出现“沉着”“注意力集中”的反应。相反的,如果让受测者闻不喜欢的香味或臭味,就会出现“心情不佳”“想尽速逃离”的反应。因此,进行左脑依存型的记忆学习时不但可以利用香味,还可以利用喜欢的音乐或图画来辅助,以避免左脑出现阿尔法波;反过来说,就是让右脑休息,如此一来阿尔法波就会出现,使我们处于集中精神之前的沉着状态。
第69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4)

    对常常和时间赛跑,忙碌地过日子的人而言,悠闲的休息可能相当奢求,但若以没有时间为由,连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早餐都忽略,实在不是一件好事。一般而言,空腹加上压力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量减少,导致低血糖状态,因而常会发生一站起来就感到晕眩的情形。

    根据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最近的研究显示,在学习之后饮用掺有葡萄糖的柠檬汁会使日后的回想效果大为提高。事实上,科学家也证实葡萄糖有助于将长期记忆输进脑部。所以平衡的饮食不但对健康有益,对头脑的机能也有帮助。

    尤其是维生素B1,更是能将脑部惟一能量来源的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加以利用的重要营养素。其它像是B6、B12等维生素群,对记忆力或神经传达物质的合成也有很大的作用。

    一般人都认为钙质对骨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其实它也可以促进脑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达。但话说回来,不能只靠饮食增加记忆力,最好只把它当成一种辅助工具。

    二、休息片刻

    车辆驾驶人因昏睡而肇事,或者作业员因为疏忽而造成了伤害,这些大都发生在晚上,尤其在凌晨2点至4点的时段更是频繁。因为这个时段不论体温、心跳等生理机能都是一天当中节奏最容易产生紊乱的时候,注意力和记忆力也会降低。

    读书或工作累了固然可以休息,但是就算天亮后补眠,白天的睡眠还是比不上夜间正常睡眠的。所以,这个时候不要急着让自己进入睡眠状态,只要稍稍休息一下就够了,因为“轻眠期”的睡眠会使阿尔法波从右脑发出来,脑细胞就能获得休息。

    专心工作或念书主要是由左脑所控制,故想让疲倦的左脑休息时不一定需要深沉的睡眠。不妨在公车或公园的椅子上稍事休息,只要闭上眼睛五到十分钟,短短浅睡一下,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即可。

    产生睡意就表示头脑已经疲倦,亦即你的大脑已经对这项工作感到厌烦了。这时候就算咬紧牙关硬撑,成果一样不能尽如人意。不如干脆停下工作休息一下。
  第70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5)

    或许有人会怀疑,迷迷糊糊的睡眠反而会使脑袋更觉得昏沉。其实不然。根据研究显示,白天睡太久固然不会使头脑变得不清晰,但是从深度的睡眠中醒来反而会使这些能力下降,而相当于轻眠期的浅睡更能使感觉、运动、认识等各种能力的功能提升。

    三、想象其境

    想知道思考和记忆究竟倾向于抽象的或者视觉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试着回想一个人的脸孔。如果记忆属于视觉型,就可以想象出实际看到的那个人的脸孔;如果是拥有抽象型记忆的人,就会将对方名字或身体的特征和自己的分类种类相配合来记忆。

    抽象型记忆的人对视觉式的场所记忆通常感到相当棘手。所谓场所赋与法是根基于希腊的诗人西摩尼迪斯的话“如果在观念上或内心给与物体一个适当的场所,就像每一个东西都有其归属一样,那么就不容易遗忘了。”

    有人说乌鸦很聪明,不过,灰斑乌鸦更是绝顶聪明。乌鸦在松果成熟时会将许多果实含在口中,然后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据说牠们收集储存的果实数量往往多达1~2万个。等冬天没有食物可吃时,他们就会将果实挖出来,一点一点吃掉。找得到的果实大约6~7成左右,记忆力算是相当惊人了。它们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呢?答案是先在几个地方做记号,然后再从配置上去记忆。也就是说,他们采用的方法跟人类记忆场所或途径、置物场所的记忆法很类似。

    你对自己家中的房间配置,以及公司中各办公室的配置等应该相当熟悉吧?所以,只要把要记住的项目嵌在已经记在脑子里的相关空间就可以了,日后回想时,这些位置关系、场所就成了线索。但是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必须依照一定的场所、顺序来正确地回想。

    譬如,从自己的身体上半部开始,依序将必须记忆下来的单字分别定位在头、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脖子、肩膀、手、胸部、腹部、腰、脚部等。这么一来,只要依序从身体的上半部回想就很容易再生了。我们是不会忘记身体各部位的位置的,所以,这种想象既简单又不会出错。
  第71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6)

    可是,如果你想把要记忆的事物和位于家中的东西连结在一起的话,就要经常整理室内的物品,而且不能太过移动场所。因为一旦视觉模式变得复杂,想象就难以有所作为了。

    心情好记得快

    佛洛伊德说过,人有记取愉快的经验,将不愉快的经验遗忘的倾向。那么,情绪和气氛是如何影响记忆的呢﹖

    如果请你尽可能回想自己小学时发生的事情,并将回想起的内容列出来,分成愉快的、不愉快的、普通性的三种。

    你认为那一种回忆会最多呢﹖

    结果显示,愉快的记忆约50%,不快的记忆约20%,普通性的记忆则约30%的比例。但是,如果不考虑和记忆的关系,那么,这个研究所代表的意义不过是愉快的经验比不快的要多罢了。如果再以佛洛伊德式的思想来看,这种情况就代表不快的体验被压抑着,并封闭在潜意识的内心深处。

    然而,既然心灵上的不快可以被压抑,那肉体上的不快又会产生什么反应呢?其实,肉体上的痛楚比精神上的痛苦更容易被遗忘。譬如,由于经历生育时的痛楚,生第一胎之后,做母亲的常会不想再生下一胎了,结果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孩子还是照样生下来了。醉汉在喝醉酒时把酒或钱藏在一个地方,清醒后却想不出放在何处;然而,等他又喝起酒来时,可能就又回想起来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自己的房间即使凌乱不堪,东西丢满一地,仍然可以知道物品的放置处;等到哪一天心血来潮将所有的东西都整理得井然有序,却发现竟找不到要找的东西了。

    记忆和感情或气氛就是这样,跟当时的状况有很密切的关系。情绪与记忆的关系十分密切,情绪是影响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情绪怎样,将对记忆效果的好坏起很大的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有时,人们的情绪能帮助自己记忆。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其著作《欧也妮?葛朗台》一书中,用夹叙夹议的笔法写到了情绪提高查理的记忆力的情节:“在一生的重要关头,凡是悲观离合之事发生的场所,曾跟我们的心牢牢地粘在一起。所以查理特别注意到小园中的黄杨树,枯萎的落叶、剥落的围墙,奇形怪状的果树,以及一切别有风光的细节,这些都将成为他不可磨灭的回忆,和这个重大的时间永远分不开。因为激烈的情绪有一种特别的记忆力。”
 第72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7)

    有时,情绪的确能削弱记忆能力。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祥林嫂,再嫁没几年,丈夫病死,孩子被狼叼走了,她只好再度来到鲁四老爷家当女工,心里充满悲哀、痛苦、孤独的情感。鲁迅写道:“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上工之后的两三天,主人们就觉得她的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

    巴尔扎克和鲁迅不愧为文学大师,他们关于特定条件下人物的情绪与记忆的关系描写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查理记性好,祥林嫂记性差,都是因情感体验所致。因此,我们不能不进一步探究,为什么情绪有时帮助记忆,有时却又阻碍记忆呢?

    人的情绪大致可分为两类,它们对记忆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叫做积极的增强情绪。它包括希望、快乐、恬静、好感、和悦与乐观等情感体验。这种情绪能够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活跃起来,提高人的生活动力,增强人的体力精力,驱使人去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大脑的工作状态最佳化,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和记忆功能。

    另一种是不愉快的情绪,叫做积极的削弱情绪。它包括愤怒、焦急、害怕、沮丧、悲伤、紧张和不满等情绪体验。这种情绪对人体的器官、神经、肌肉和内分泌刺激很大,既有害健康,又影响大脑的记忆功能。比如,有的新演员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一登台,看见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人,马上紧张过度,把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知识记得很牢固,但一到考试就过度紧张,把本来已经记得很熟的内容也忘了。恐惧与害怕造成遗忘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古人司空图的《漫题三首》诗中,有一句是“齿落伤情久,心惊健忘频”。这后一句的意思是:内心惊悸害怕,健忘的事连连发生。因情绪不良而导致健忘——古人的描写与观察都是正确的。

    哲学家尼采曾说过:“不愉快的事是潜在着遗忘倾向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失败的或是错误的事是最容易被忘记的。例如达尔文一旦发现和自己学说有冲突的理论时,总要把它记在备忘录上,因为他说如果不记下来的话,很快就会忘记的。
第73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8)

    再看下面这个情况:假如与你共事的有30个人,其中有10个在相处的过程中让感到愉快,他们热情大方,乐于助人,而且风趣幽默;另外10人让你产生厌恶感,见之惟恐避之不及,他们之中有的是傲慢孤僻、有的是自私自利,有的则是沉默寡言;最后10个人处在前面两种人之间,看起来平平淡淡,不怎么引人注意。于是毫无疑问的,你永远不会忘记并且非常了解的是第一种的10个人。而对于第三种的10个人,你必定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只是一层淡淡的记忆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方法,你若想把别人深深地印入记忆中,你要多与他交谈、接触,以自己的热情来打动他,使他与你无话不谈,并能相处得很融洽。

    事实上,我们对过去的愉快经历总是会津津乐道,却很少却想起或提及不愉快的或令人尴尬的事情。比方说,在观看一场足球比赛中,你喜爱的球队和竞赛对手旗鼓相当,比数一直持平,难分胜负。结果,在最后5分钟时,他们抓住机会,一记凌空射门,球进了!结果就是因为一记射门,喜爱的球队赢得这场比赛的冠军。此时,你一定会欣喜若狂,而且这一场景足以令你终生难忘。

    杰西德博曾经证明“愉快的经历确实能让人印象深刻”。他曾找来他的40个同学,要求他们在8分钟的时间里,把过去20天内愉快的经历写出来。之后,又吩咐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把不愉快的事写出来。结果,平均每个人记得的愉快经历共有17件,不愉快的经历14件。20天后,又对这20天的事情进行回忆,结果愉快的经历平均为8件,约占原来平均数的47%,而不愉快的经历平均5件,占35%。

    美国的心理学家林慈教授也曾说过:“富有感情且扣人心弦的话,比那些没有感情,敷衍或责骂的,更容易记在脑海中。”斯托尔特博士则认为:“不管是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都比枯燥无味的事容易记忆得多。”比方说回想你收到最感动的生日礼物,就会比不小心打翻茶水好记得多。
 第74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39)

    但不管怎么样,愉快的事还是最易牢记的。我们常可感觉到,有一定年纪的人,往往会有浓厚的怀旧情绪,他们对现存的许多现象摇头叹气。他们还记得以前吃碗面只要几块钱、从前田里有可爱的鱼和虾、生活的环境单纯无邪……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们对愉快的事物印象较深为深刻的原因。

    从过去的研究可知,和不快乐的情绪相比较,以愉快的心情解读文章所花费的时间比较短。再拿两篇不同的文章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倾向,在愉快的心情下看喜欢的文章,比在不悦的心情下看一篇不喜欢的文章所花的时间要快得多。另外,在将提示的文章重写和再度确认的测验中,心情愉快时面对喜欢的文章都比心情不快时看不喜欢的文章来得好。

    这是因为愉快的心情可以圆满处理认知信息,而不快的感情则会使信息处理出现迟滞现象之故。此外,我们多半都会把较多的注意力投注在和我们的感情一致的信息上。不只如此,研究结果显示,连记忆和再生的机能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当事物的内容和我们的情绪一致时,效果总是比较显著。

    但是,在记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令人沮丧的事情。这时,我们就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要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如果一味地夸大失误,只会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和自卑的心理,使自己的精神颓废,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当发生以上情况时,你应当告戒自己:“我只是偶尔犯错误”“我还会做得更好。”坚持把“我总是很紧张”“我每次都看错题”中的“总是”和“每次”等字眼去掉,告诉自己“我很棒”,或者选择性的听一些轻快的音乐,保持心情的舒畅。

    多问几个为什么

    人类的大脑虽经再三强记,最后还是会记住,但是这种硬逼着自己强记知识是不管用的,没有多久就又忘得一干二净,发生不了很大的效用。但是如果不断有疑问,就会促使你去寻找答案,而即使要记忆,也能因为深刻的了解而记得牢固。
 第75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0)

    例如,在课堂上,有些学生总有问题要问,而另外一些学生刚好相反,总是沉默不语。

    老师向很少发问的同学询问:“为什么不发问?”

    绝大部分的人总是回答说:“我不知道该问些什么。”

    这种连该问什么都不知的人,不管上什么课,对老师的讲课内容一定是不知所语,只能在迷迷糊糊中打发那一堂课。

    其实,发问并没有好坏的分别。刚学发问的时候,不必拘泥于“应该问得漂亮”,大可从小小的疑问来问起。一旦养成发问的习惯,日子一久,你就自然觉得该问的事情实在很多,而问得越多,学习的乐趣也就越来越高了。

    你不妨与几个同学组成一个“疑问交换会”,和同学们互相切磋、思考、讨论。如此一来,你不但可以从中发现一知半解的事多得超乎想像,而且可以藉由讨论,去求得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另外,在看教科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你认为很重要的地方,就用红笔画线,遇到不怎么了解的地方,就用蓝笔画线。既然画出了疑问线的地方,就要找机会向老师、同学讨教,或查看参考书,务必做到扫除疑问为止。如此一来,对于某些知识的整理才算完整无缺。

    在上课中或上、下学途中,忽然想到的疑问都要立刻拿出备忘小册,趁还没忘记的时候将它记录下来,然后设法早早解决它。

    你要知道,疑问在刚想到的时候可真是新鲜无比,如果存放过久,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魅力尽失,发生不了什么作用的。

    通常学生总是羞于向老师开口。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都说,经常提出问题的人,应用能力总是超人一等。这些人,平时看起来似乎领悟得较慢,但是在实力测验或模拟考的时候,就会发挥惊人的潜能,拿到顶尖的成绩。

    反过来说,那些平时不断点头,好像什么都懂的人,一碰到了应用问题,就发傻、直了眼,考不出好的成绩来。

    发问绝不可耻。“三人行比有我师。”遇到不懂的东西一定要直接向别人请教,因为这才是解决疑问的最直接办法,也是记忆的良方。
第76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1)

    遗忘帮助记忆

    没有忘却就没有记忆,加强记忆必须善于忘却。这个道理并不复杂。脑子如同记忆的仓库,容量毕竟有限。为了把有用的东西储存起来,就必须有所清除。所以,为了加强记忆,必须善于忘却。善于记忆而又善于忘却这是所有学问家的一个共同特点。

    也许遗忘看起来并不好,特别是上了一定年龄的人,都很害怕遗忘,几乎就像小时候害怕黑暗。他们甚至对提起它的名字都会感到几分厌恶。不过,它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当然,我们会试着从一些记忆环节上去寻找答案。

    假设你要从记忆中搜索出一个名字,因为想不起来而大为恼火。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意识到了自己正在遗忘。但是,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回忆不起来都意味着遗忘呢?显然不是。

    有些时候由于我们情绪激动、悲伤等一时想不起来,但这些我们所要力求去重新再现的东西还保留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在喋喋不休地埋怨自己记性不好,但却没有一个人埋怨自己理解力差。所以在关心记忆与遗忘时,不得不提起的是一个人的理解力,这确实是个神奇的东西。

    同样一种事物,每个人都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产生的各种效果也是不同的。我们不要求许多人都去按同一种理解方式记忆,只要我们觉得有意义,能让我们体会到其中的趣味,记忆效果自然会很好。

    那些对我们没有丝毫意义的,而常常给我们带来烦恼的东西对我们只是一种负担,尽早抛弃为好。

    可以肯定,每当我们获得新鲜的体验时,我们对它的印象是最深刻的,除了记忆女神,想必它是不会快乐的,每一个人都不例外,无论是谁。试想当我们从来到这个世上之后,所见、所闻、所为都完美无缺地记忆下来,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或许你渴望去尝试,但那肯定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游戏!

    事实的确如此,遗忘就是这么神秘,如果你还没有体验到快乐,那么可以肯定你是被记忆中的某些事情所缠绕。遗忘吧,学会遗忘,我们才会脱离烦恼,学会遗忘,我们才能学得更轻松、快乐、高效。
第77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2)

    制作卡片提高记忆

    卡片,作为活页纸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就在于“活”,完全听从你的管理,不受什么限制。既可以保持笔记本记笔记的优点,又可以弥补笔记本的“不灵活”,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日后查阅、保存。尤其是你可以随时方便地做内容的修改或者增补,如果纸面改得不清楚了,你又可以随时换另一张新卡片,重新誊抄一遍。并且,这些卡片你可以任意做排序的调整,或者根据需要做各种门类的组合,即做某一个专题卡片。一张张卡片犹如记忆的仓库,对增强记忆,特别是记忆英语单词,效果很好。

    许多知识渊博的人都有做卡片的习惯。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尔纳死后,人们发现他亲手摘录的卡片有25000张,笔记几百本。

    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找几个朋友进行比赛,不过,卡片数量也可以逐渐地增加。把几十张乃至上百张卡片排放在桌子上,许多人轮流猜记,每人一次猜一张,只要是背对了,就将卡片归自己所有,否则,背错了的卡片就归指正的人所有。

    如果大家都猜不出,可以拣出来放在一边。全部猜完后,各自计算卡片数,多者胜,少者败。这种卡片学习游戏非常有趣。一些以此来记忆的人,甚至觉得它是惟一值得玩的游戏。经过读书卡片的日积月累,你的资料会不断丰富,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总结,你就会得到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怎样制作卡片

    我们都见过卡片,比如你去图书馆借书时看到的目录卡片。卡片的尺寸很规则:一般是12.5cm×7.5cm,这些卡片放在一起就显得整齐。并且,每张卡片都分类明确、编号清楚,便于你检索自己需要的资料。

    做读书卡片,其形式基本与目录卡片一样,作用也大致相同。读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后,你想把它的中心思想或精彩段落、词句抄下来留做将来的资料,就可以借助读书卡片,而你做的每张读书卡片,都应该学习图书馆目录卡片的样子,做到尺寸整齐、笔迹清晰排列有序。
   第78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3)

    一张读书卡片,它的样子大致如下:

    编码:yw.mj.chxqd.058

    内容:

    《旧约》詹姆斯国王钦定版,共39卷?是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写成的,原来几乎完全是用希伯来文,个别地方用阿拉伯语,它是以色列人民的民族守教文学,从以色列不再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以后的一段时期起,其内容又有所增加。《新约》(詹姆斯国王钦定版,共27卷)大约是在公元40年到1500年间用希腊文写成的。它包含着现存的关于耶稣的生平、教导、受难和复活的最早文献。

    出处:莫娜?比丝艾,《上帝的选民》,《圣经智能》,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43年5月第1版,P32

    要想把学习卡片做好,就要有一定的规则或者说要求,其目的是使所做的读书卡片内容清晰,同时便于大量管理,想用哪张随时能很快找到它。这好比你把很多种商品放进仓库,要按一定的“规矩”存放,杂乱无章地随地堆放,放进去时图了省事,要往外取时却不知道哪种东西放在哪个位置,自然也就取不出来,仓库里虽然有,又有什么用呢?

    读书卡片类似于图书馆的目录卡片。目录卡片按照图书检索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分类目录、书名目录、目录、主题目录等。

    分类目录是根据图书分类法的规则组织的,书名目录是根据书名的第一个字的字母顺序或笔画笔形排列的。著者目录是根据著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或笔画笔形排列的。你到图书馆借书,可以根据以上目录规则来查找需要的书,即根据著者姓名,或者根据书名,或者根据书的内容所属分类。

    你的读书卡片当然不必做得像图书馆目录卡片那样复杂,只要实用即可。下面介绍一种做读书卡片编目录的规则,它包括的内容如下:

    ——卡片的编码

    读书卡片的编码,主要任务就是给你做的读书卡片起个名字,你一看这个“名字”就可以识别这张卡片属于什么范围,内容大概是关于什么的。
 第79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4)

    编码,其优先标准是:门——类——条——号

    也就是说,在编码时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即:先排门、再排类、后排条、最后排号。所有的卡片应该保持这样一致的标准,不能混乱。拿上面的样本卡片的编码为例,“yw.mj.chxqd.058”不能编码为“mj.yw.chxqd.058”或者“yw.chxqd.mj.058”。

    门、类、条、号的编码依据及过程如下:

    分门

    拿几门课程来说,可以是英语、生物、地理、数学、历史、语文等等。

    别类

    上面的每一门又可以继续往细进行分类,如英语,可以再分类为字词类、精彩片断类、优秀事例类、寓言类、名句类等。

    列条

    各类下面又可列为若干条,如名句类,可细分为天地景色、春夏秋冬、生物、外貌和内心、感情和意志、人才和品德、交友和社交、家庭和生活、文学和艺术等。在具体做每一张读书卡片时,每一条可以单独占一张,如果内容较长、文字较多的话,当然可以占多张。

    编号

    你对门、类、条下的每张卡片可以编一个号,以便统计你所做的读书卡片的张数。编号一般根据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卡片的排序

    你做的每张卡片在完成编码后,再把它放进你的卡片盒。这时,你要按一定的规矩放置,这个“规矩”就是排序。

    排序,就是你把所做的读书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其实主要是对每张卡片的编码进行排序。

    排序的优先级仍然是:门——类——条——号。即先看这张卡片是哪一门,再找相应的门;再看属于哪一类,找到相应的那一类;再找到相应的那些条;最后,根据这张卡片的编号大小,把它放在它应占的位置。一般最新制作的卡片放在最后,如果是经过重新修改的卡片,就还把它放回原来的位置。

    如果做简单的学习卡片,可以这样做:

    你先制作一些规格统一的卡片,纸的质量最好厚一点儿,因为卡片要经常翻动使用,薄纸很不适宜。卡片两面都要求是白色的,这样更能突显它上面的文字。
 第80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5)

    在卡片上写好需要学习、记忆的材料,这时可要注意了,一定要一反一正地写,你完全可以这样做:

    外语单词:正面——Green反面——绿色

    历史:正面——鸦片战争反面——林则徐,1840年

    地理:正面——喜马拉雅山反面——世界最高的山,8848公尺

    当然,还可以写上各种各样你需要的片断知识。写的时候最好用两种颜色,比如正面用红色,背面用蓝色或者黑色,以便于区别。

    做好卡片后,先进行集中识记,外语单词一次可进行30个,各种名词概念一次可进行10~20个,年代资料一次可进行20~30个。基本上记住后,可把卡片像洗扑克牌似的混放在一起,然后从上面的一张背起,看正面则背反面,看反面则背正面。不过,记名词概念时最好名词一律朝上。凡能背出的放在一边,背不出的放在另一边。最后,把背不出的重新“洗牌”,再次回忆,直到全部串下来为止。

    这样隔一两天再记一次,及时复习,效果会更好。

    善于用工具增强记忆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塞利埃博士,是提倡“泛适应症候群学说”而闻名世界的学者,他的身边经常放着三种用具,它们是

    ——用橡胶和塑料做的耳塞。

    ——蒙眼用的黑色眼罩。

    ——小型录音机。

    塞利埃博士为什么爱用这三种东西呢﹖

    在说明这件事以前,我们得事先了解什么叫做“泛适应症候群学说”,它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关系。

    简而言之,如果对动物的身体,从外界给予种种刺激(这叫做胁强式刺激),就会产生“头痛”、“心情不适之类的状态”(这叫做压力反应)。要是常常处在这种压力状态下,而且勉强支撑,不但读书效率十分低下,还会造成种种病因。

    产生压力反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焦虑过度、辛劳无比、噪音太多、事务繁忙……等等,它们会在我们四周造成无数烦闷漩涡。

    塞利埃博士为了与这些不利因素隔绝,免受胁强式刺激之苦,睡觉时就使用耳塞,思考就用黑色眼罩蒙住双眼——使自己眼不见杂物,心无杂念。为了在忙碌中提高工作效率,把许多必要的话都录进录音机,省去很多交谈的时间。
第81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6)

    塞利埃博士强调:人在工作时间里一定要全力以赴,之后则可以听听音乐,换换脑筋,调剂身心。

    这个“泛适应症侯群学说”,是根据医学上的研究结果而来,但是,对我们的读书却提供了“如何调剂学习环境”的珍贵资料,对我们的学习极有参考价值。

    选对音乐帮助记忆

    音乐具有令人惊奇的作用。当你工作、劳动、学习之余,打开收音机或录音机时,那美妙的轻音乐可以使你心旷神怡;当你参加隆重的会议,奏起庄严的国歌、军歌时,会感到热血沸腾,充满了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当你在苦闷、徘徊的时候,哼几段抒情歌曲会帮助你驱散忧愁。

    音乐与大脑的记忆关系相当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陶冶情操

    音乐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我们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音乐王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特别重视音乐教育。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乐教是完成诗教与礼教的最好方法。

    音乐的作用是从感情上去陶冶人,高尚的情操是引起人们积极情绪的基础,而积极的情绪是有利于记忆的。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是音乐爱好者,音乐对他们的陶冶作用是不能低估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音乐就有特殊的感情,他常把拉小提琴当作最好的消遣。

    ——调节情绪

    因为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音色各有不同,所以能对人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在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能听一段轻音乐,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就会忘记所有苦闷和烦恼,解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

    那么,音乐是怎样产生作用的呢?科学家们发现,人的听觉器官中的每一根神经只接收一种频率的音响,音乐是一定频率的声波振动,它被人体接收后,与人体内各个振动系统相吻合,于是产生共振,使各器官节奏协调一致。在共振的状态下,音乐能激发人体的内在潜能,使身体某些部分由稳定的静态变为活泼的动态。
第82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7)

    尤其是节奏性强、感情色彩鲜明的音乐更能起到兴奋、鼓舞的效果,从而使学习安心,并增强记忆效果。

    美国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小白鼠听了莫扎特音乐后,其数个负责激励和改变同大脑细胞联系的基因的活动水平明显提高了。如果你经常丢三落四,忘这忘那,那就多听听莫扎特的音乐吧!

    选择你喜欢的音乐。

    音乐既然对人的身心健康情绪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记忆。比如,你记忆一首纯文字的诗,可能比较费劲。但记忆一首谱曲的诗,随着乐曲优美的旋律,你就可能很轻松地便记住了,以后一旦听到曲子,歌词自然就随着曲子旋律而记起。

    所以,在学习疲劳的时候,在精神紧张的时候,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你都可以选择一种喜欢的音乐,只要它能让你放松,调动你积极向上的情绪,就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记忆。

    学习时如果听一些古典音乐,可以帮助你心神集中,使你比较容易记住所读的内容。

    古典音乐没有歌词,听的时候无法跟着唱,也比较不会在听到时,会有心情激烈起伏的危险。因为若是听到一首感伤的流行歌曲,就受到影响,甚至伤心的哭个不停,也没有心情学习,那才是最糟糕的事。

    青少年时期是心情最容易起伏的阶段,若能听些稳定情绪的音乐,会让精神平和,学习的时间增多,效率也会倍增。

    音乐其实可以抚慰人心,若心情已经不稳定,还选择一些让自己心神不宁、胡思乱想的音乐,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会不佳。所以选择陪伴自己学习的音乐类型,就显得很重要。古典音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打造舒适的记忆环境

    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人的心境与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当周边杂乱不已时,人的心会随之纷乱散漫。但在一个有条不紊的环境里,集中精神则很容易。因此环境对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可以经由大家平常的习惯,加以改变。凡是习惯有条不紊整理事物的学生,不单是成绩,连学校生活,也都比那些没有整理习惯的学生来得充实。无论如何,我们学习的最基本的环境,就是自己的书房。因为上课环境是由一群同学们一起营造,但是书房则是由自己所创造的私密空间。
第83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8)

    随着平时养成的习惯,大家的房间会有不同的风貌,有些可能很整洁,但相反的,也有些可能像猪窝般,书本和玩具等散落四处,不堪入目。不知你会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因为读不下书,或每当要写作业时,就会感到烦躁?

    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从现在起,试着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并培养把东西整理得井然有序的好习惯。如此一来,心情不但会感到舒爽愉快,甚至学习也能得心应手,做功课时引发的烦躁感,也会烟消云散。

    所以,在你的书桌上最好不要放置其他的杂物,这样才能专心,不然心思会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而把该学习的时间浪费在其他的杂事上。这样长期下来,只要一在书桌前坐下,就会开始认真学习,而不会做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专注是可以培养的,当坐在书桌前时,就要有学习的心理准备:每天都这样训练自己,久而久之,就能专注的学习。人是惯性动物,若每天都能这样专心的学习,潜意识中会告诉自己就是应该专心,不可以分心做其他的事,久了就会成为习惯,有了习惯后,就算不学习,自己也会觉得怪怪的,而会想坐下来读点书。书桌上没有其他的杂物,会让自己得到一个讯息:不可以做其他的事了,现在就是该学习。要学习就应该认真,不然就干脆去玩。倘若明明身体已经坐在书桌前了,心中还在想其他的事,这样当然无法读好书,不会有好的成绩,也怪不了别人。所以,请把书桌整理好,这样才能帮助自己集中精神。

    观察力是记忆加油站

    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就是一定要先有存款才能取款;而记忆就像从银行里提款一样,先要完成记忆的输入过程之后你才能将这部分讯息或印象重现出来。

    这样就有一个存入多少及存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你记忆的是哪方面的内容以及真正记忆了多少或是印象有多深,这就是有赖于记忆的观察力啦!

    观察力是在感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固的认识能力。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从观察开始的,然而,我们却常常被生活的表像所蒙蔽,没有认真地去观察。
 第84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49)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由于角度或态度有别,记忆的态度就会产生差异。根据哲学的观点,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因而若有两人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时,其方式、角度、及心理的状况就会有所差异,以致于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就不同,其深刻程度也不同,换句话说就是记忆的效果不同。

    我们学英语单词时总是反复记忆还是有记不住的时候。所以要巧记,仔细地观察这个单词有什么特征,根据他的特质进行记忆。如摩托车的英文为“motorbike”,另看它很长,其实也容易记,它是由“motor”(马达、发动机)和“bike”(自行车)组成的,意思是附有马达的自行车,也就是摩托车。经过这样的理解程序,记起来就容易多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在做学问时,不管记忆最终会产生什么效果,前提是一定要进行仔细的观察,也就是对所涉及的学习研究事物进行有目的、认真地调查、观测,只有这样做才能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而认真观察的先决条件,就必须要有强烈的观念与目的。

    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我们观察某一事物时,常常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或思考方式不同,使得每个人观察的态度与方法及侧重点也不同,导致观察结果就不同,这又使最后记忆的结果不同。法庭上同一案件的不同证人有所不同,原因正在于此,而不是证人存心捏造伪证。你相信吗?不妨看下面一个实验。

    一位心理学家请他的几个学生走进一间昏暗的房间,等他们坐下后,他突然打开幻灯机,只见屏幕上有一位白人男子跑进了一间屋子,另一个黑人农民拿着枪随后追了进去。于是那白人拿起一把刀扔向黑人,黑人躲过后便飞身把白人擒住。他朝白人的大腿开了一枪后,立刻飞快地走出了房间。整个过程只有20秒。

    结束后不待学生们细细回想,这位心理学家便要求学生们稍微回忆一下,把看到了过程如实写下来。

    结果在收回来的27份报告中,对这件事大意描述有25%的错误的就有四份,完全不对的有八份,仅凭想像力描述杜撰的有十份,仅有五份是正确无误的。
第85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50)

    由此可见,即使是所谓存在偏见的“如实”描述也都包含了许多不真实的成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记忆的观念,观察是在突然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记忆效果就不同。

    对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不同证人的证词为什么会不同,并且会夹杂有不正确不客观的成分,其原因就是因为观察时不同的态度及不同的角度造成的。我们只有在树立正确的观察观念时才会观察到客观的现象。

    不同的证人在案发的一瞬间,并没有仔细观察的意识,而到出庭作证时又已遗忘不少,于是便凭着自己推理与想像,想当然地使证词完满合理。可见,这里面便有人为主观的因素掺杂进来了。

    对情节进行描述可以增强我们的观察力。

    假使我们能够经常把自己所遇到的情节描述下来,那么我们就会在描述过程中锻炼自己发现成功的能力,这些描述包括口头描述和记录描述。

    锻炼描述情节能力有多种形式,譬如看完一场电影后,把自己所看到的情节试着记录下来,用自己的语言将其中的场面描绘一番。游览完一处古迹,把一路美丽的风景记在心中,试着去向人讲述。这样你就可以测试自己是否能把最主要的部分准确地记录下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自己的观察力,这种训练可以称之为“描述性”训练。为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要求我们在平时处处留心,比如每天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当你见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之后,不妨在心里描绘那人的特点。

    再者,我们去游览一处古迹,不仅要留意游客多少,还要留意湖光山色、建筑布局、造型特色以及人工与自然的搭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观察能力会变得细致而全面。?

    通过描述性训练,我们能够学会对事物外观特征描述的能力,然而就可以再深入去探寻其原因、结果和历史等。这种训练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难度比描述性训练高,可以称之为“阐释性”观察训练。

    例如我们在细心观察古迹名胜风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探访或阅读,留心有关古迹的诗词歌赋,进一步了解此古迹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从而使自己对古迹不再限于游山玩水的层次,而从观察中得到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
第86节:第三章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51)

    经过了这些训练,就可以养成一个对任何事物进行深层观察的习惯。这样一来,就可以发现许多埋藏在生活中的机遇。

    观察也要讲求章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不要胡乱地东瞧瞧西看看。

    首先谈谈和客人第一次见面时的观察,以下是比较合理的观察顺序:

    (一)细心听清楚别人的姓名;

    (二)观察其面部特征。例如是鹰勾鼻,还是扁塌鼻;是厚嘴唇,还是薄嘴唇;抑或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等等。

    (三)他的名字是否与其它事物联系起来记忆。若能按照以上顺序多观察几次,你一定会发现他的名字与相貌好记多了。当然,观察别人时要有礼貌,不要让别人感到不自然,要不动声色悄悄地进行。

    刚开始时也许你会难于适应这种做法,然而时间久了之后你就会习惯成自然。作家描述景物之所以形象动人,是因为他们观察景物深入细致的缘故,而不是走马观花。他们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从大到小,由浅入深,从动到静。

    学习数学、历史或外语等都一样,也强调在记忆前有个观察顺序的问题。例如平均加速运动距离公式“S=Vt+1/2at2”,我们要怎样观察呢?对于此公式:

    1.先了解字母代号“S”“V”“a”“t”含义分别是什么。

    2.观察公式的构成。

    3.观察公式的特点,如第一项t是一次方,第二项的t是二次方;第一项系数为“1”,第二项系数为“1/2”;“V”“a”是不变量。

    4.各项各代表什么意义,它们和平均加速运动又有什么关系。

    再举一个学习外语单词的例子:

    1.要树立一种观念,把生字记熟。

    2.各个字母,了解其意义。

    3.懂得拼写与发音的特点,有没有不规则的发音,例如“Light”中的“gh”是不发音的,便是一个特点。

    4.明白单字在句子中的位置及在整句中所产生的作用,因为这牵涉到主、代、宾、动、名、形等的用法问题。

    5.单词是否为合成词,或是由另一个词加之前后连缀而成,如“runway”是由“run”和“way”合成的,而“return”是由“re”和“turn”复合而成的。
 6.是否能从字的拼写和发音中联想到其它单词,不妨翻翻字典,俗话说:“开卷有益”多翻翻字典总是有好处的。

    人用五种感官同外部世界联系接触,形成感觉,通过神经系统,输入大脑,思维活动和知识积累应当是这样开始进行的。

    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关系甚大。人如果全部丧失了感受能力,记忆也就无从谈起了。即使仅仅某一感觉器官发生了障碍,也会给记忆带来困难。

    感官健全的人,感官的敏锐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某种专门感受能力对于记忆某种专门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要学习某种外语,要正确掌握这种外语单字的发音,就需要具有特别发达的听觉能力。

    我们知道,每一种语言的许多声音之间的差别是极其微妙的,人们的听觉感受能力在语言实践的影响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有些人只会做书面的翻译,无法做口头的会话,甚至对地道的英语讲话也听不懂,这往往是因为其听觉感受能力差的缘故。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要学好某种外语,提高对它的听觉感受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毫无疑问的,感受能力是记忆能力的前提,但是人们往往忽略这一点。许多人埋怨自己记性不好,却很少有人埋怨自己感官不灵活。

    实际上记忆不好的人,多半都是不善于运用感官或感觉迟钝的人,即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人。因此,他们通过感官所得来的东西,大多是模糊的、笼统的、肤浅的和分散的,在脑中留下的“印痕”很不深刻。

    而记忆力好的人,大都感受力很强。他们耳聪目明,嗅觉灵敏,映入脑中的印象比一般人要清晰、准确、详细、全面得多,这样,记忆自然要好。

    有意识地训练各种感觉器官,确实能够提高它们的感受能力,使它们变得能干起来。

    根据中国古典经集《列子?汤问篇》记载:

    战国时,一位名叫纪昌的年轻人拜飞卫为师学射箭。飞卫的箭术非常高明,他告诉纪昌:“你要练好眼力,才谈得上射箭。”纪昌回到家,捉了只虱子,用一根牛尾巴毛拴住,吊在窗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盯着。
 十多天过去了,虱子在眼中显得大了起来;三年以后,竟显得有车轮一般大。再看其它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巨大。以后纪昌射箭,每发必中。

    这就是有意经过专门训练,能使视觉能力增强的极好例子。有人这样说:“所有的教育,都是一种感官的训练。”健全人的感官都有继续发展的极大的可能性。

    为了发展各种感觉,应当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活动,比如抽时间从事各种艺术活动。

    写生、绘图以及其它类似的艺术活动,都可以促进视觉机能的全面发展;雕刻活动不但可以发展视觉,而且可以发展触觉;学习音乐可使听觉得到精细的发展;文学、诗歌、戏剧等文艺活动可以把语言听觉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各种感觉对于记忆的意义是不同的。据专家估计,在我们记住的东西中,有85%是通过视觉,2%是通过听觉,仅有4%是通过味觉、嗅觉和触觉获得。

    很显然的,训练感官,主要是训练耳目,提高视听能力。所以,只要我们的眼睛明亮起来,耳朵灵敏起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记忆力就会得到相当的发展。

    从古至今,碗和碟人人都会接触,但是很少有人从其中发现奥秘。但是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却能够用自己的智能去观察、发现和研究自己所看到的东西。?

    瑞利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家来了几位客人。瑞利热情好客的母亲高兴地请客人坐下后,沏茶端水,忙个不停。也许是上了年纪,她的手有些颤抖,每次端茶上来时,茶水都不免要洒出一点。她难为情地对客人说:“人老了,手脚不灵了。”?

    客人们都很有礼貌地对她的热情好客表示感激,但没有人想到这里面还有什么引人注意的东西。而瑞利则对这样一件普通的事产生了兴趣。他看到,母亲每次端茶时,光滑的茶碗容易在碟子里滑动。可是,当热茶洒在碟子里后,尽管母亲的手摇晃得更厉害,碟子倾斜得更明显,但茶碗却一动不动。敏感的瑞利立刻觉得这里面大有奥秘!
客人走后,瑞利陷入了沉思。他用茶碗和碟子进行了反复的实验,随后又找来和碗碟差不多的玻璃瓶、玻璃板等进行试验。就这样,他开始了对物理学中摩擦力的研究。经过不断的实验、记录、分析,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茶碗和碟子看上去光洁、干净,实际上表面总有些油腻,使茶碗和碟子之间摩擦力变小,容易滑动。当洒上热茶后,油腻溶解消失了,碗碟之间就变得不易滑动了。

    由此,他进一步指出,油对固体之间摩擦力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利用油的润滑作用,可以减少摩擦力。

    如今,润滑油在我们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就是根据瑞利的发现制造出来的。

    智商赋予了我们无尽的发现机会的能力,可以说,不善于观察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发现的,而没有发现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记忆与睡眠

    我们都知道,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脑力,据医学研究表明,睡眠有舒缓压力、增强记忆力的功效。睡眠专家认为,要想保持头脑清醒、心情愉快、思想敏锐、精力充沛,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失眠。

    以色列的研究人员作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是以36名22-36岁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并让这些学生在压力高峰期下接受评估,他们按压力处理法分成两组,结果发现,倾向忧虑的人会减少睡眠时间,相反的,那些懂得疏导情绪的人,睡眠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研究人员说,有时睡眠可以帮助舒缓激动神经紧张,使人暂时远离压力。

    记忆小贴士:

    在睡觉前将需要记忆的资料,预先录制在录音机里,然后于睡前播放,使其渐渐进入α波时,最容易记忆的懒人学习法,有些同学运用此法,拥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哈佛医学院也有报告指出,要加强记忆力,必须要有足够的睡眠。这项研究以24个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要他们在1/16秒内确认电脑上闪动的3条斜纹,结果有半数的人当晚呼呼大睡,其余的则保持清醒,直到第二或第三个晚上才入睡。4天后测试这24个人的记忆力,结果发现,第一晚入睡者,辨认图案的正确度比不睡者强。
 专家认为,睡眠对于我们白天的表现也有很大的作用,睡眠不足会引起一些后遗症,如白天嗜睡、情绪不稳定、忧郁、压力、焦虑、失去应变能力、免疫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失去逻辑思考力、理解能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等。

    美国睡眠障碍协会认为,睡眠有量化标准,可鉴别失眠的严重程度。各种失眠表现的量化标准如下:

    入睡困难:是指从上床到入睡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

    睡眠不充实:是指觉醒的次数过量或时间过长,如整晚觉醒时间每次超过5分钟,同时觉醒次数有两次以上;或是整晚的觉醒时间总共超过40分钟。

    浅度睡眠:熟睡或深睡期降低,如果入睡期与浅睡期增加,这也显示睡眠量不够。

    睡眠时数不够:睡眠时数少于6.5小时。

    睡眠专家认为,若上床30分钟还无法入睡,或是半夜里忽然醒过来,不妨干脆下床走出卧室,或在黑暗中坐一会儿,或是读点轻松的书,听点轻快的音乐,甚或做点简单的家务,以便松懈神经,那么,再次上床时也许就较易入睡。

    据专家研究表明,要确立自己的睡眠量表可依照下列步骤:

    先选好适合自己的上床时间,除了要容易入睡外,也必须距离起床时间至少8小时。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在同样时间上床,并每天记录起床状况,由于过去上床时间较晚,习惯睡得较短,在开始的前几天,你也许会醒得较早,但往后,醒来的时间就会渐渐延迟。

    所以,我们永远不必担心自己睡得太多,而且,遇到有空的时候要尽量利用机会,多闭双眼养好精神。

    如果早上醒来还不到起床的时间就不要再逼着自己睡了,这个时候是记忆的最佳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稍微复习一下昨天晚上看的重点,就能立刻唤起昨夜的记忆,让你从容地考试。

    增强记忆力的家常食品

    人的大脑中有无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科学研究证实,饮食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而且在大脑正常运转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食物有助于增进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更为集中,甚至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营养保健专家研究发现,一些有助于补脑健智的食品,并非昂贵难觅,而恰恰是廉价又普通的家常食品,日常生活随处可见。以下介绍的几种食品就对大脑十分有益,脑力劳动者、学生们不妨经常选食。

    牛奶

    牛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营养品。它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钙最易被人体吸收,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此外,它还含有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等元素。如果用脑过度而失眠时,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益帮助睡眠。

    鸡蛋

    大脑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酚胆碱含量密切相关。实验证明,吃鸡蛋的妙处在于:当蛋黄中所含的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酚胆碱,进入血液后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可增强记忆力。国外研究证实,每天吃两个鸡蛋就可以向机体供给足够的胆碱,对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大有好处。

    鱼类

    鱼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血管硬化,对脑动脉血管无危害,相反,还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相传日本平安时代,《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有一天正在烤沙丁鱼吃,她的丈夫藤原宣孝回到家里,见状不禁大怒。

    “沙丁鱼是下等鱼,有身份的人是不能吃的。”爱吃沙丁鱼的紫式部回答说:沙丁鱼是上天赐予臣民的保健食物,没有人会拒绝食用。”驳得宣孝哑口无言。可见,″沙丁鱼可以补脑″,自古以来就有这种说法。

    把沙丁鱼烤焦后,磨成粉,再在香油里炸,敷在耳朵根上,可以治中耳炎。吃烤焦的沙丁鱼头可治牙痛,十分有效。

    现代科学从生理作用角度解释了沙丁鱼对人体的功效。沙丁鱼含有丰富的EPA,EPA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进而就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因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堵塞而引起的。EPAJ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沙丁鱼体内含有核酸、大量的维生素A和钙,可增强记忆力。阴干的沙丁鱼,煮了再晒干的沙丁鱼,因其所含的钙被浓缩了,含量的比例更高了,血钙含量升高可以解除焦躁,安定情绪。
 不仅沙丁鱼含有钙,所有鱼的骨头、刺都含有钙,有人认为鱼有骨头刺,吃起来太麻烦而不爱吃鱼。但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忍耐一下多吃些鱼吧!

    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谷氨酸。谷氨酸是参加人体脑代谢的惟一氨基酸,能促进智力发育,维持和改进大脑机能。常摄入些味精,对改善智力不足及记忆力障碍有帮助。由于味精会使脑内乙酸胆碱增加,因而对神经衰弱症也有一定疗效。

    玉米

    玉米胚中富含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脑血管和降血脂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谷氨酸较高,能帮助促进脑细胞代谢,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鲜玉米,具有健脑作用。

    小米

    小米中所含的维生素B1和B2分别高于大米1.5倍和1倍,其蛋白质中含较多的色氨酸和蛋氨酸。临床观察发现,吃小米有防止衰老的作用。如果平时常吃点小米粥、小米饭,将益于脑的保健。

    花生

    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它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副其实的“长生果”。

    黄花菜

    我们常听人说的黄花菜是“忘忧草”,能“安神解郁”。但要注意:黄花菜不宜生吃或单炒,以免中毒,以干品和煮熟吃为宜。

    菠菜

    菠菜虽廉价不起眼,但它属健脑蔬菜。由于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B,是脑细胞代谢的″最佳供给者”之一。此外,它还含有大量叶绿素,也具有健脑益智作用。

    辣椒

    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居各蔬菜之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辣椒所含的辣椒碱能刺激味觉、增加食欲、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近年有人发现,辣椒的“辣”味还是刺激人体内追求事业成功的激素,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辣椒以生吃效果更好。

    菠萝
菠萝含有很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而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称它是能够提高人记忆力的水果。菠萝常是一些音乐家、歌星和演员最喜欢的水果,因为他们要背诵大量的乐谱、歌词和台词。

    橘子

    橘子含有大量维生素A、B和C,属典型的碱性食物,可以消除大量酸性食物对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考试期间适量常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此外,柠檬、广柑、柚子等也有类似功效,可代替橘子。

    充足的营养是激发大脑功能的物质基础。一个营养充足的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可以长时间高效地工作。尤其在考试前紧张的复习期间,高度紧张的大脑劳动,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此时若营养跟不上,易引起大脑疲劳,造成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必须保证足够的营养。

    蛋白质是脑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的主要物质基础,对记忆、思考、运动、神经传导有重要作用。因此,平时要多吃含蛋白质高的蛋类、牛奶、瘦肉、鱼肉、豆制品等食品,以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维生素,如维D、维C、维E也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而它们都不能从人体内转化而来,只能从外界吸收。因此,生活中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如西红柿、苹果、柑橘等。

    钙是保持大脑持久工作的重要物质,要多吃虾皮、骨髓等含钙多的食品。

    另外,还可多吃一些核桃仁、黑芝麻、枣、瓜子、花生等健脑食品。历史上实行科举制度时,考生中就盛行食用核桃仁健脑。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个饮食习惯就是——一定要吃早餐。因为不吃早餐会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散漫,还会降低学习效率,使我们难以专注学习。

    这里有一个增强记忆力的特效药膳。在一般中药行就可取得的中药材料,以适当方式调理,可以达到强化记忆力的效果,不妨一试。?

    一、远志、石菖蒲等份煎汤,当茶饮。
  二、野百合、柏子仁等份共研粉末,每服15克,日服二次。

    三、益智仁、远志等份为末,饭后用酒调服。

    四、菌灵芝30克,加冰水五百毫升,煎熬两小时,日服二次。

    五、龙骨、远志等份为末,饭后酒送服十克,日服三次。

    六、甘草五克,浮小麦50克。大麦十粒,以水300毫升煎取药液150毫升,分三次温服。

    必不可少的重复过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能保持的记忆量也会随之减少。假设你现在正要去听两小时的演讲,听完后,你将演讲的内容尽可能地全部回想一遍,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这个结果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解释,大概就是:最初的时候,大部分的信息都还记得,在结束的时候也记得差不多。但是,在演讲过程的时间里,记忆却流失了许许多多的信息。

    因为,演讲刚开始的时候,听众想要去听的意愿还很强,而且所得到的信息量也还不够。但是,演讲持续进行,信息互相干涉、结合,理解变得艰难起来。最初的紧张感也逐渐散去,开始感到疲倦、不耐烦。不过到了最后,因为信息是最新最完整的状态,所以仍能轻易地留存在记忆中。像这样中间过程轻松的情况要怎么办才好呢?

    首先,缩短学习的时间。每20分钟到40分钟休息一次,会保持着相当高的记忆效果。如果每两三分钟就休息一次的话,由于学习的时间太短,对于下一个信息无法有效理解,注意力更是容易变得分散,能记住的东西就非常有限了。

    两小时的学习完成后,则需要长时间的休息。最好接下来学习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效果更佳。

    再怎么有趣的内容,是无法连续集中精神两小时的。再怎么拼命,集中力大约也只能维持一小时,总是会出现精神涣散、脑中跳入其它事物等等。这是因为人能够完全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正确说来是不超过20分钟的。而很小的小朋友,集中力大概只能维持5分钟而已。注意力本来就很容易动摇,很容易被周遭零星琐事吸引。不过,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就完全没有集中力长短的问题了。只有在单纯记忆学习的场合中,会较快产生厌烦与不耐,所以需要适度的学习时间和休息。让你的大脑有充分的时间去储存资料并重新开机、更新内存是很重要的。
 像这样在演讲后,经过24小时,我们所记得的内容,还有多少呢?由记忆现象与复习效果原理来看也很清楚不过了。刚听完演讲没多久的记忆最清楚。此种情形称为记忆现象。这样场合是显示短时间的记忆,无意义的信息或学习运动等方面的记忆,在5~10分钟后,记得最清楚。如果是散文诗等有含义的信息,效果则在两三天后出现。

    所以,在考试前一天才临时抱佛脚地熬夜猛啃书,效果是不可能好到哪去的。想要去记什么的时候,会在脑中产生所谓的记忆痕迹。这个痕迹可以在任何时候,唤起回忆,所以反复的练习加深印象是必要的。根据研究表明,在学习后5~10分钟记得最清楚,所以第一次的复习在此时最好。接着在学习的24小时后,大约会流失原本80%的记忆量,这个时候必须再复习一次才行。然后,一个星期、一个月后,信息尚未完全丧失前,赶紧再复习一下,这样就能确定地刻划其记忆痕迹了。

    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呢?反复练习的话,能在记忆中储存数月到数年之久。儿童的头脑可以说是白纸状态。如果记住了某个范围的东西,就会一直记得牢牢的。而成人的脑海已经有一定的知识体系,所以新的信息会和脑中原有的知识连结,再重新改写。如果既不考虑事实,也不了解意思,只是一味死记,儿童当然比大人厉害。我们可以发现,年纪愈大,对于无法理解的事物就愈不容易记住。

    死记硬背实在是聪明的成人们不该做的事。要将所拥有的信息好好地整理,并充分了解才是记忆之道。

    彻底地学习与粗略的学习更能长期记忆。因此,即使自己认为已经记住了,也必须进行多次地学习。心理学上称此为“过剩学习”。或许有人听到“过剩”一词会认为是学了多余的没有用的东西,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例如:我们刚听到一个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多做其它的练习记忆,很快就会遗忘。但如果我们听到单词时,就立即查字典,弄懂它的意思,然后一再地使用这个单词,自然就不会忘记了。
像这样,为了让记忆牢固,初期的反复过剩学习最好尽可能多点。不过,相同的事物要避免机械式的反复过剩学习。因为恐怕会令人丧失灵活的思考,使自己的观点狭隘。

    当知识都彻底记忆后,最好能每隔一段时间去应用、复习。这样过剩学习的效用,也常显示在对自己来说是愉快、有趣等体验的记忆。比起不愉快、失败的经验,我们比较能记住愉快的回忆与事件。我们常会跟家人、朋友提好几次或者顺差话题讲出来。也就是说,与反复的次数多也有关系。

    因此,当我们阅读诗歌、散文而为之感动时,首先请重复地演练、复习到自己能将它背诵出来,然后在友人、聚会或婚宴等场合中将它应用出来。像这样的学习对记忆的提高是有助益的。

    寻找适合方式

    要想使我们的记忆得到更好的发挥,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使用记忆的辅助工具。就像影迷做笔记一样,我们也可以将重要的信息储存在笔记本或磁盘片中。可是这种说法可能会招来非议,因为有些人认为,如果将任何事情都写进笔记本或计划当中,紧张的心情就会消除,结果除非看到笔记本,否则所有的事情都会忘得一干二净。

    其实,在信息化的社会当中,要将所有的信息都记忆下来实在很困难;而且,如果只相信自己的记忆的话,恐怕就会因为过度紧张而一事无成了。

    一般而言,委员会有议事纪录,公司有结算报告书,而律师也会将双方同意的内容写成文书,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重要信息因为记忆漏失或扭曲而失真。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一边拿着备忘一边在超市打转的人,利用记账进行金钱管理的情形也不在少数。人就是这样,总是用各种方法来弥补自己记忆的不足。

    使用辅助工具的好处除了消极的避免遗忘,也可以积极地丰富人生的记忆内容。

    而用来记忆人生的工具就是“日记”。日记是一天结束之前回想当天所发生的事情而写下来的,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背后的感情体验或反省都因而成了激发回忆的有力线索。另一方面,在回想当天发生的事情的同时,自然而然也累积了记忆检索的训练。
可是,对不善于每天记事的人来说,写日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日记上留下一大叠空白书页的比例应该不在少数,或许一下子写得太多也是无法持久的原因之一。既然如此,写日记时不妨像写备忘录一样就好了。

    有些研究者建议不要写日记,而以回答问卷调查或问题的心情做记录。总而言之,就是针对以下的问题,将回答内容和何时、何处等填入各栏中即可。

    知识——遗忘了从学校或工作场所等其它公共场所得到的信息。

    事情——最近所发生的事情或查阅的资料、自己知道的人名等。

    意图——遗忘了该做的事情。

    行为——能力衰退、忘了中途的步骤等。

    你可以参考以上事项,按照需要将适合记忆作业的项目加以分类、利用。这种“记忆力日记”由于是在记忆作业结束之后不久记下来的,所以可以得到比较正确的信息。不仅如此,由此你便能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想象中还好或是更差。

    记日记的空间以一页书页为主,而且各项目之间要拉出条线索,书可能减少填写的分量,这样一来,就不会觉得负担太重了。

    此外亦可采用华格纳所使用的记录卡。记这种记忆力日记一个月之后,可以针对当时的事情做回忆,所以除了对强化记忆相当有帮助,也可以成为将来回想时的线索。

    耐心阅读到此处的聪明读者,一定已经了解到人的记忆是通过非常有效率的系统起作用的,而且也知道人的记忆容量远胜于计算机。但是,记忆并不容易马上训练成功。譬如,要有组织地使与记忆相关的神经系统产生变化,或者像开处方笺给患者一样对症下药提出一种记忆的改良法等,都非常困难。

    心理学家D?华格纳曾以摩洛哥乡下某回族学校的学生为对象,针对记忆范围进行研究(1978年)。该校学生的大部分上课时间都用在背诵可兰经上,可是,除了可兰经之外,他们的记忆成绩都比一般的摩洛哥学生或美国学生要差,因为他们完全依赖机械性的背诵,既没有使用过其它记忆方法,而且也无意使用。
 很久以前(1927年),以182名大学生为对象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跟上述研究呈现了对照性的差异。受测者一开始是背诵诗和散文、英语的单字学习、历史事件的年代、使用子音的无意义拼字等。

    受测者分成三组,第一组在四个星期当中花费三个小时背诵诗和无意义的拼字;第二组在接受过记忆诗和无意义拼字的技巧指导之后,花费同样的时间去记忆学习;第三组为比较对照组,并没有给与任何记忆的训练。四个星期之后再进行测验,结果第一组和第三组的成绩相差不多,第二组的测验中虽然包含了和记忆训练不同的材料,但是测验成绩却比其它两组要好,这代表他们学习过的记忆方法发挥了很大的功效。

    换言之,只要积极想改善记忆并努力学习有效的记忆方法,就可以培养出记忆力。

    但在这之前,你必须先了解自己的记忆究竟有哪方面需要改善。记忆力日记法固然也是方法之一,不过高效记忆的方法绝不仅此一项。

    三、寻找一把金钥匙

    从记忆的特质来讲,恰当的记忆力训练还是十分有必用去做的,记忆力只要经过大约半小时的记忆训练,就可以连续记住超过60个词汇,而且达到80%的准确性!这就是普通学生都可以很轻松地达到的一种学习效果重要原因。

    即使忘记了,也只要经由提示字就可轻松记起来。因此只要通过适当的练习,短时间内要记住几百个词汇是绝对可以的。不光是词汇,其它的一些知识我们同样可以记忆得很好。

    大部分的应用题材都有规律可循,如演讲、化学、历史、数学等,如果读者了解到这种方法而非特定科目,将会很高兴认识到他们拥有的应用能力可以用在不同的领域,如同计算机可以操作不同的软件。一般来说,要学会如何应用,就要判断资料、习惯应用、练习和试验它。因此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技巧练习。它们是打开记忆之门的金钥匙。此外,如果你的学习出现了错误,不要害怕,这些步骤都可以增加你的学习能力。
——对记忆对象的思考

    虽然思考在课程中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基本的逻辑概念是一定要掌握的,这会让你对整个学习系统有足够的认知来解决问题。在此必须要强调的是,这些思考概念并不能让你快速或正确地阅读和记忆,但是却能帮你判断资料是否合乎逻辑性。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对于要处理的资料先做好准备的重要性,当然,思考和逻辑本身就有很大的争议性,但至少我们不能否认逻辑和思考乃是学习系统的重要部分。

    ——巧记笔记

    这是一个与习惯发展和调整笔记格式有关联的简单技巧,就像是阅读、聆听、分类、关键词及记忆,让你有最大的学习效果。长时间坚持,会极大地提升我们的记忆潜力。

    ——正确看待综合练习

    一定要学会利用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或情景,深入浅出地引导自己掌握有关学习、阅读、聆听、笔记、思考,以及它们应用方法的技巧、诀窍,并进行互动测验,让学习更快速,更有效。

    ——读书的步骤

    Survey(浏览):以阅读书本而言,先快速翻阅书的前言、目录、结论、索引,建立整体概念及方向感,从而提高记忆的兴趣。

    Question(提问):再问自己已经了解及想知道的主题或是疑问,以便建立吸收新知的学习心态。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Read(阅读):略读或是理解大意、留意重点、主要概念画线或作重点摘录。

    Recite(复述):选择重点内容或部分加以复述,以加强印象,提高记忆能力。

    Revise(修正):试着用自己的话来陈述重点,以便修正复述时的错误或遗漏,并有机会整合不同来源的资料。

    Review(复习):通过记忆主要概念,并借关键词及重点字或重点句的复习,达到能融会贯通,更能举一反三。

    这样不但能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记忆,更能因为产生好的学习成果而建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

    六、不妨用耳朵学习

    声音有时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包含着许多有意义的成分,当声音把信息传给我们大脑的时候,我们就会对它做出判断和分析。就像计算机处理信息一样,我们从声音中过滤出自己需要的成分。
 如果你是住在城里,可以将时刻喧嚣的车水马龙置之度外。如果当你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情时,就不会留意到电视机一直开着,小孩子在附近蹦蹦跳跳——他们不影响你正在做的事情,但是你的无意识也许会对这些声音有所记录。

    你了解自己的听觉记忆保存在什么地方吗?可能比存储视觉记忆的地方偏下,留意别人回想某种声音时的样子,他们往往会把头偏向一只耳朵。不要不相信这种说法,事实确实是这样。不信,你可以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看看能诊断出什么来?

    ——你上次听到朋友的伤心事是什么时候?

    ——警车鸣笛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你的闹钟是什么声音?

    ——校歌的前四个音符是什么?

    ——回想车站周遭的声音是什么?

    ——当四周都是建筑工地时,会产生什么声音?

    ——描述一下,你最喜爱的节目主持人在最近一期的节目上都说过哪些有趣的话。

    上面的几个问题,你可以问问朋友和家人。回想某种声音的时候,你的眼睛会看什么地方?如果眼睛不动,说明这个问题太简单,给自己想几个比较难的问题——也许是你很久以前听过的声音,或者是你只听过一次的声音,看自己是否能够清楚地回忆起来。通过声音传达到大脑的大量信息会转化成文字。

    当我们回想文字时,可能更容易想起它们传递的形式,而不是传达时的文字本身,因为文字本身在我们的交流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说重要的不是说话的内容,而是说话的形式。

    谁都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查尔斯?多仑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德音乐健康和教育学院的主任,他告诉我们,海洋生物学家多年前就知道——鱼的身体是耳朵的延伸,他不知道人类生物学家要在未来什么时候才能认识到——人也是如此。我们通过整个身体吸收声音,而声音的韵律影响整个人。

    一位美国的心理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坚持让他的朋友在他听完美国摇滚乐曲后测试他左臂的臂力,他一定要证明他的臂力绝对不会因此而改变。结果他发现:在听过摇滚乐后,他的胳膊软弱无力,几乎根本没有力量抵挡外来的压力。
他非常诧异,找出了能想得到的各种可能的理由,可是没有一个能说明问题的实质。一位朋友的儿子做数学作业总是碰到问题。于是他试着把一些贝多芬的曲子放进了儿子的个人音响,想试一试它的效果,结果儿子飞快地完成了作业。

    的确,有的声音可以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振奋;有的声音则会削弱我们的力量,让我们颓唐。贝多芬乐曲的目的是使人们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得到解脱,乐曲本身平衡、对称而和谐。当我在研讨班上与学生们一起时,当我勤勉地在计算机前工作时,都会播放这样的乐曲。

    增强记忆力的先决条件

    这个世界上有不少记忆力惊人的人,我们通常不加思索地认为他们是生来就具备这方面的天赋的。

    这不是一种正确的看法。既然人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那么人的记忆力为什么就不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增强呢?

    事实上,那些记忆力超群的人,都善于对记忆力进行训练。

    反之,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整天只知迷迷糊糊地过日子,记忆力自然不会好到那儿去。

    我们仔细观察那些“记忆好”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本身并不是那么有意识地去增进记忆力,但是他们都在有意无意间,正确地把握了记忆的要点,因此成效显著。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掌握记忆的要诀,是可以获得良好的记忆力的!

    我们常听人抱怨说记忆力越来越差,或者说从小就不善记忆,这只表明他们放弃了训练记忆力的权利罢了。只要把握要领,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是可以显出效果的。

    将一些笼统的记忆要领收集起来,根据大脑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原则加以整理,使之合理化,让任何人都能遵行,这就是我们在这里将要提到的“记忆法”。

    这在几世纪以前,就有不少专家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且有相当成就。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方法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经更科学化、更合理化,这在以后将逐步谈到。记忆力和智商高低没有绝对关联。
但是,记忆力的好坏却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成绩。读书是离不开记忆力的,这是公认的事实。

    “记忆”的能力和“思考”、“判断”、“推理”的能力相比是较简单的,任何人经过勤奋的练习,都可以使自己在记忆方面的能力相当强大。

    以小孩为例吧,他们经常对电视或收音机播放的主题歌或广告歌很快地朗朗上口。

    可是,这种记忆力,在进入国中、高中以后就逐渐衰退,这没什么了不起,下面将要谈到的记忆技术将使你变得善于记忆,在考试的时候,充分发挥记忆的威力。如何有效地记忆呢?要使记忆力确实有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项条件——身心都健康

    病痛、疲倦、睡眠不足、过分劳心、兴奋过度、不安、孤独感、焦虑感等等都不利于记忆,会对记忆造成严重的阻碍。

    身体的健康对保持良好的记忆非常重要,每天应有足够的睡眠(熟睡),并摄取充分而均衡的营养。为了避免记忆力衰退,日常生活的全盘性安排务必规律化,这样才会有充沛的精力,脑细胞灵活运转,记忆力也随之增强。

    睡眠可使脑细胞得到休息,是孕育活力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睡眠时间的长短并不和所获的休息程度成绝对的正比,休息程度需视“睡眠量”而定,亦即以睡眠的深度乘以睡眠的时间后,才能决定其效果。

    因此,浅睡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所需的“睡眠量”,而熟睡则需较短的时间。因此,熟睡有益人体健康。

    由于营养和记忆力的关系不是那么直接,因此常为人所忽略。如果我们换个说法,改成“健康和记忆力密切相关”,相信人们会立即明白营养的重要性。当营养不足或有偏差的时候,会引起身体的失调,甚至祸至心理,如此就会影响到脑细胞,影响到记忆力。

    这并不意味着吃得很多或是随便乱吃补品来增加营养,吃得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间接影响记忆力。

    不能偏食,食用适量而均衡的食物,吃东西最好以八分饱为限,这都是较理想的做法。
  第二项条件——使脑细胞经常保持灵活

    使脑细胞保持灵活,就必须经常给它一些新的刺激,你也许会觉得这样很麻烦,但是这里所指的刺激并不在乎多寡,主要在于激发探索或研究新知识的欲望。

    也就是说,我们经常要保持一种求知若渴的态度,并始终怀着好奇心,这样才能使头脑保持朝气,运转灵活,处事不死板,有弹性,记忆力也不会衰退,反而会得到加强。

    抛弃常识是使头脑保持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既定的常识,以维持社会的顺利圆滑的运转,但是其中不少是似是而非的,会阻碍我们的进步,这些都是要断然舍弃的。

    例如,某些指导人们如何思考的常识就要不得,它徒然限制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具有了一个“死脑筋”。

    头脑一旦被固定观点所束缚,则丧失了它的活力。

    那些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或发明家,一般都是常规思维方法的突破者。他们并非缺乏常识,而是抛弃消极的常识,正因为如此,才有超人的成就。

    不要急于肯定现状,否则难以超越它。我们应以冷静的态度,将现状视为非改良不可的最糟状态,经常怀着希望改善的心,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出脑的潜力。

    还要注意,不要有根深蒂固的成见。我们眼睛所见事物,大都有固定的形态、格式,而法律、道德、习惯等抽象事物,虽然无形,却在内心约束着我们。

    而思考,不仅是抽象的、无形的,更是自由的。让自己永远在白纸状态下进行思考,不为成见所缚,是保持头脑弹性的最好办法。

    对待学习也要经常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要把学过的知识都奉为金科玉律,应经常想:“除此以外,还有没有更方便、更好的途径?”这种经常持怀疑态度的人,头脑必然灵活。

    还有就是要经常接触一些启发智能的游戏。据说在爱因斯坦的书房某一个角落,堆满了有关猜谜及智力测验一类的书籍,而且他经常在那个角落里驻足,做临时性的益智游戏。这个小故事提醒了我们怎样去锻炼脑力。
此外,一些益智的消遣,比如跳棋、象棋和围棋等来训练头脑都不错。再者,自己感兴趣的嗜好,都值得去下功夫,它们不仅调剂生活,而且锻炼脑力,有助于头脑的灵活。

    第三项条件——记忆所需的心理条件

    为了把记忆对象完整地变为自己的东西,必须遵守以下几点:

    1.要有决心、信心和耐心

    “我非把它记住不可!”,坚定的决心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强烈的意志作用使头脑的作用更为活泼,而且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障碍。

    当对某件事情没有信心时,那么在完成对大脑的作用时就会受到抑制。因此,记忆前,一定要给自己打气:“我有超水准的记忆力,一定能记住!”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记住,决不可半途而废!”最后要有耐久性,能持之以恒。

    2.对记忆对象感兴趣

    一般人都以为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是必然的生理结果,其实不尽然,主要是由于长者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相对减弱的缘故。

    当我们对事物不感兴趣时,大脑反应迟钝,反之,则很灵活。

    3.确实理解记忆对象的含义

    “死记”效果不好,原因在于对记忆对象的内容和实质并不了解,或只是一知半解。当某件事情对你有特殊意味时,给你的印象自然特别深刻,难以磨灭。

    反过来说,如果要你去记一件毫无意义的事物,是很困难的,对不对?

    因此,我们在记忆时,必须将记忆对象的内容及含义彻底了解,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其它事物的关系,这样记忆起来就相当轻松而且方便了。

    4.细心、深刻地观察

    给你一幅白纸,要你在上面画一匹骏马,你怎么着手描绘出来呢?由于马外形、姿态都十分特别,而且神态难以捕捉。

    所以,你是凭印象大概地画出个轮廓呢?还是去查阅有关的图片、书籍,甚至跑到动物园去实地观察,再准确描绘呢?

    这时如果你采用前一种方法,则你永远也画不出模样优美的马,因为你从来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如果你采用后一种方法,则你会因为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情报,而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此外,一些益智的消遣,比如跳棋、象棋和围棋等来训练头脑都不错。再者,自己感兴趣的嗜好,都值得去下功夫,它们不仅调剂生活,而且锻炼脑力,有助于头脑的灵活。

    第三项条件——记忆所需的心理条件

    为了把记忆对象完整地变为自己的东西,必须遵守以下几点:

    1.要有决心、信心和耐心

    “我非把它记住不可!”,坚定的决心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强烈的意志作用使头脑的作用更为活泼,而且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障碍。

    当对某件事情没有信心时,那么在完成对大脑的作用时就会受到抑制。因此,记忆前,一定要给自己打气:“我有超水准的记忆力,一定能记住!”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记住,决不可半途而废!”最后要有耐久性,能持之以恒。

    2.对记忆对象感兴趣

    一般人都以为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是必然的生理结果,其实不尽然,主要是由于长者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相对减弱的缘故。

    当我们对事物不感兴趣时,大脑反应迟钝,反之,则很灵活。

    3.确实理解记忆对象的含义

    “死记”效果不好,原因在于对记忆对象的内容和实质并不了解,或只是一知半解。当某件事情对你有特殊意味时,给你的印象自然特别深刻,难以磨灭。

    反过来说,如果要你去记一件毫无意义的事物,是很困难的,对不对?

    因此,我们在记忆时,必须将记忆对象的内容及含义彻底了解,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其它事物的关系,这样记忆起来就相当轻松而且方便了。

    4.细心、深刻地观察

    给你一幅白纸,要你在上面画一匹骏马,你怎么着手描绘出来呢?由于马外形、姿态都十分特别,而且神态难以捕捉。

    所以,你是凭印象大概地画出个轮廓呢?还是去查阅有关的图片、书籍,甚至跑到动物园去实地观察,再准确描绘呢?

    这时如果你采用前一种方法,则你永远也画不出模样优美的马,因为你从来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如果你采用后一种方法,则你会因为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情报,而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因为一个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头脑是不停运转的,许多知识在无形中就被记住了。专家们将这件事物称为“记忆痕迹”,也就是事物留在脑海中的可能性突增;我们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当你有心记住某件事物时,一定别忘了对它进行细致、深刻的观察。

    5.运用多种感官

    立体性的活用,也就是要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多方配合,共同记忆。记忆,离不开眼睛、手写或念出声,也就是说要动用视觉、动作、听觉三种感官,才能得到有关记忆对象的情报和信息。

    我们体内有许多感觉容纳器,这些器官不仅从体外,而且从体内接收各种刺激,从而引起不同的感觉。

    比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压觉、痛觉及对温度的感觉等等,大部分都由外界刺激引起。而内脏器官,则把体内的状况传达给我们。

    因此,充分利用感觉器官作为我们认识外界事物的工具,事物在我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如果不利用这些感觉器官的话,真是浪费啊!

    6.运用联想力

    当我们头脑接收某种刺激后,会涌现出其它与此有关的事物,这个过程叫“联想”,这种能力叫“联想力”。

    我们思考某一问题时,脑海中会出现不同的念头,指导我们的行动。这些看起来散漫的脑筋活动,实则是按一定的法则进行的,我们称之为“联想的法则”。也就是说,从A联想到B,中间必有既定的规则可循。

    7.反复记诵

    对记忆对象只看一次,印象会很快就模糊,只有重复观察,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的年轻人对古人能将万卷典籍记在脑中感到很惊奇,其实这就是靠这种练习以加深印象的最好例子。

    所谓反复练习,同样不是仅仅用了一种感觉器官,而是多种感官协同工作。

    8.采用适合的方法

    人在小时候,脑部的发育还不很完善,要进行逻辑记忆是不合宜的,倒是那些没意义或意思简单的事物让他死背,会有好的效果。
成人却相反,要他们记住毫无意义或晦涩难懂的事物是较困难的,除非附加相关的说明。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三岁是机械记忆的巅峰时期,然后就进入图表式的记忆法,到了十五六岁,逻辑记忆逐渐发达,其它的记忆方法类型则慢慢消失。

    这是一个正确而且屡经证明的说法。了解年龄和记忆的关系后,我们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做个“笔记高手”

    各人做笔记的方式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辅助我们记忆或整理知识。现在流行一种“卡片记录法”,即把新搜集的资料做成卡片,并分类保持,不限于记忆的狭小范围,而且能被思想活用,因此用途算得上多样化。不过,做笔记无论怎样都应当配合自己的目的来选择方法,这样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一)笔记的基本观念

    笔记的目的,一般都是以下的几个方面:由于边念边写较易记住,故记笔记;为了背诵时的便利,并加深印象,遂把要点写下;基于特殊的需要而加以整理,使能迅速找到重点。

    记笔记的目的一确定,则记录的方式也决定了,例如:以辅助记忆为目的的笔记,就不必做得太仔细,摘要记录就行了。若是作为以后的参考数据,则需加以整理,并附加索引。

    要选择记忆内容的重点,为笔记的第一对象:做笔记的目的是供我们使用,而不是做完以后就丢在一边,再也不翻看。有的人只是对记录本身感兴趣,笔记记得有条不紊、字迹秀丽,但就是很少使用它,这就失去了记笔记的最初目的和意义了。

    (二)做笔记的要领

    怎样做笔记才最有效呢?大致有以下几种要诀:

    1.直接写在书上。

    笔记应讲究效率,因此并不一定非记在笔记本上不可,因此,看到一本喜欢的书时,若觉得其内容很有价值,则可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或写下相关资料,或写下眉批等,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记笔记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书上的空白处写,也可先写在另外的纸上,再贴在书上……等,因各人习惯而异。做笔记的时候,最后考虑则以查找数据的方便,而附上索引。
 有的人喜欢在书本上画线,而且有字必画,这就失去了画线的根本意义了。正确的方法是第一次略读时,先大致了解重点所在,第二次精读时,再以色笔或线条将其圈出,使之易于识别。

    2.卡片记录法。

    这是近年来流行的方法。卡片大约和名片一样大小,但也有较大的,最大的到三十二开左右。如果还需要更大的卡片,则记在笔记本上会更方便。

    使用卡片记录,如果资料来源特殊,有加以记载的必要时,可写在背面。不过,这个方法最大的毛病是常会使记录的事情,其逻辑关联中断,以致无法整理得很灵活,更理想,易成为死板的资料。

    故使用卡片记录法时,重点应放在分类上,做到随用随取,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方法

    是:

    ①把相关的卡片贴在一本笔记本上。

    ②在纸上加绘图解表。

    总之,要将搜集的资料尽量地做到活用,至于方法则可根据各人的习惯和爱好自己进行选择。

    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利用卡片记录法的方式很好,他在卡片上写下书名、页数和重点,然后加以分门别类,再将卡片护贝起来。某物理学家则是将卡片分为不同的项目,各有不同的大小和颜色,因此易于识别,使用起来很方便。

    3.在笔记本上记录。

    此法运用普遍,但记录方式却因人而异。像这种使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仍是有效的,可继续沿用,但不少人没有经过消化整理就一味地记下去,等到分类时就感到头疼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每一个页记一个项目,即使留下空白也无所谓。

    ②在第二页加注相关的记录或贴条。

    这样,我们以后在整理时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了。

    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名言:“笔记本能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听同一个老师讲课而做的笔记,每个人都不会完全相同。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一般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笔记的类型,并分析它们的长处和缺点:
  速记型

    把老师说的,或是黑板上所写的,全部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这种类型叫“速记型”。

    讲课的内容记得那么详细,查阅起来是很方便的。缺点是:只顾埋头记录,往往对讲课内容一无所知或是一知半解。

    誊写型

    所谓“誊写型”是指——听课时在笔记本上先记录,回到家,再把重点整理后腾写在另外一个本子上。

    这种方法耗时两倍,所以不能运用于任何学科。如果只限于不擅长的学科或准备重点加强的学科,是可以采用的。腾写的时候,别忘了趁此把内容整理得更清楚些。

    重点型

    这种类型的人,事先花了一番工夫预习,课堂上边用心听课,边把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这种类型的好处是“每堂课的内容都当场彻底了解”。

    实行这种方法之先决条件是事先做好预习,否则,听课时会漏掉重要部分,或无法跟上老师讲课内容。

    杂记型

    在同一个笔记本里,容纳多种学科的内容,乍看之下,连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这叫做“杂记型”。

    辅助型

    除了一般用的笔记本,另有一个笔记本,把学过的内容做重点式

    的整理,以便查阅的笔记——这叫做“辅助型”。

    辅助用笔记本在学习活动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它能更加强学习效果。一般的学生都以为自己目前的学习方法是最好的,而且自己做的各科笔记方法也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

    但是,这么有自信是可不行。或许,参考一下别人或想办法改进自我,可以让它变得更精确呢!

    下面介绍“最佳笔记法”,大家可作为参考,设法使学习效率更进一步。

    1.容易看得懂

    做笔记的第一个秘诀是把自己了解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也可使用自创的简语或记号,省去时间和麻烦。

    2.标题要清楚

    笔记本上必须有大标题、小标题,而且适当地做些记号或画线,使之一眼可就看得清清楚楚,那儿是那些内容。
 练习的时候,如把其中的要点另外列在栏外,准备考试的时候就相当方便了。

    3.尽量多元化

    笔记本要尽量做到一科一册,将“预习项目”、“老师讲课内容”、“复习项目”彼此联结,做多方面的整理。

    4.创造乐趣

    要设法从整理笔记中找到乐趣,因为笔记本并非只把老师讲课内容作机械记录的。

    你可以把参考书、网络上查到的资料,以及报纸上剪下的资料,或者自己拍摄的研究用相片之类等都收进笔记本中,如此“多姿多采、变化丰富”,整理笔记就成为一件兴味盎然的事了,你会因之而乐此不疲。

    尤其是社会科,整理时要把它分为两大部分:

    ①左页记录自己研究过、整理过的内容。

    ②右页列出听课时整理的重点。

    这样,翻到任何地方,各种内容都能“尽收眼底”,对复习、应付考试,帮助都很大。

    5.仿效好的笔记

    对某门学科特别擅长的同学关于那门学科的笔记本,肯定整理得和别人不太相同,你不妨向他们借阅笔记本,多多观摩,发现可取之处,并向他们学习。

    例如,注意他们如何捕捉重点,编排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然后,把优点吸收,作为改造自己笔记本的珍贵指南。

    如何使用“辅助性笔记本”呢?辅助性笔记本在学习上的重要地位,远非一般的记录本所能比及。

    ①辅助性笔记本的形成

    一般做法是另外和听课用的笔记本完全分开的笔记本,将全年学习内容浓缩在里面。

    ②什么时候做?

    这种笔记本的价值在于边整理边记忆,所以,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时,就派上用场了。如果预习做得很好,上课时边听边做辅助性笔记也未尝不可,这样回家后就可集中精力于练习问题,对增加实力更有帮助。

    ③如何做辅助性笔记本?

    它的做法和一般笔记本的做法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重点要放在“易于记忆”,所以,务必要注意下面几个条件:
   (a)内容不要整理得太复杂,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内容零散而且庞杂,既不便了解,也不便记忆,因此要尽量使用大开本的本子,把整个项目的内容要点,写在同一张纸上。

    (b)整理的时候,重要内容要力求详尽,其它内容则扼要提及,尤其有出题倾向度的内容,特别要用心整理。

    (c)有时候只列出教科书里的章节题目或者是重要语句,这个方法的好处是易使全盘性的知识和要点次序,有系统地印在脑海里。

    (d)所谓整理,绝不意味着将教科书内容完完全全地抄录,而是把有关的重要知识连成一片,包括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现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

    照着抄写不仅单调,使人厌烦,而且也没什么意义,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否则你会抄得辛辛苦苦而尝不到整理笔记的乐趣。

    经过这样的整理后,原先分散零碎的知识都变得有联系,有生命起来。知识一旦“联网”,就可发挥出无穷的威力,不仅记得快、记得牢,而且随用随取。

    ④如何活用?

    辅助性笔记本只有在活用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预习的时候、做练习的时候、准备考试的时候都要随时放在身边,不断拿出来对照、记忆、运用。

    重要的地方和容易忘记的地方,都用红笔做个记号,然后反复练习,直到一闭眼,整页内容都能浮现在脑海的那种程度。

    辅助性笔记本的整理也有秘诀。辅助性笔记本可以不单纯用文字或文章来整理,还可综合运用前面讲过的图、表来帮助整理,总之要做到一览无遗,过目难忘。下面介绍的是图、表以外的整理秘诀。

    1.列举式

    与其写一大堆文字,不如用①、②、③……列出几个项目要点,这叫做“列举式”。

    2.分类型

    把各个项目的内容有计画有系统的分门别类,这叫做“分类式”。

    “分类式”把大项目渐次分为小项目,使整个系统或关系跃然呈现,这种方法若用于某些学科是非常适用的。

  3.问答式

    把要点双写为简短的提问方式,这叫做“问答式”。简要整理各个项目的内容或测验记忆效果时,采用这种方式最合适。

    以上列出的一些简单且受欢迎方法,仅供大家参考而已,若能够动脑筋想出更多的方法的话,各位将可拟定计划并多多尝试!

    所谓“开卷有益”,大脑的机能无可限量,而且本书的训练法很有趣。阅读完了之后,你是否有个大发现——各形各样的问题均可以触类旁通、迎刃而解呢?

    强化与提升你的记忆力

    在企图想起某个人或某件事时,我们总会先想起各种与该对象相关的事物吧?例如,当我们试图想起某个人的名字时,我们总是会专心试着去想这个人的姓、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他的长相有什么特征、最后见面时在什么地方等等,最后大致上都是会成功地想起来。如果还不行,那么就暂时放弃,隔一天再重新回想。

    经过这种重复的回想程序,总会激发出比以前更详细的信息。这是因为记忆间的结合会因为不断地思考而恢复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过给记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可以使思考获得进展。

    准备资料或解决问题是也一样,转动思绪、激发记忆信息可以说是一道非常重要的手续。如果得不到充分信息或线索,可是问题依然要解决时,一般人总会先尝试从某个地方着手。一方面是想看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期待或许在某个地方可以得到有效的线索,因此就会采取尝试错误的行动。

    可是,除非单独被置于完全未知的问题当中,否则一般人是不会轻易尝试错误的。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拟定系统性的假设,以检验的形式去尝试,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假设就会被修正,成为一种正当性相当高的想法,错误自然就会减少了。这期间,记忆也一样不停地起着作用。利用手边的信息拟定解决线索(假设),就是一种凭借推理的动作而间接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之所以在无法明确地回想起事情的时候依然可以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用语,是因为我们可以从文章的脉胳过程或前后关系中推断得知,故推理可以说是模糊记忆的支柱。以下介绍的的例子将证明这一点。

    美国前任总统尼克森在位期间曾发生过“水门事件”,当时的总统事务官约翰?迪恩以证人的身分出席公听会。他非常清楚地“回想起”和总统之间的对话,因此被称为“如录音机般记忆的人”。可是后来和真正的录音带对照之后,竟发现他的证词并不正确。因为在回忆模糊的记忆时,来自公听会的压力促使他偏向对自己有利的立场。

    所以说,在“回想”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动员和回忆相关的大量知识,以便推理出应该要想起来的事情。而我们之所以能通过推理回想,是因为被整理成形的各种知识都被储存在长期记忆之中的缘故。

    因此,一些微记忆片断为线索进行“回想”时,事实很可能会遭到扭曲。相反的,如果送进来的记忆信息在处理的过程中充分被理解的话,“回想”就会变得很容易,只要根据被给予的“线索”就可以清楚地重现。可惜的是,我们的想法或观点往往会因长年的习惯或价值观、态度而被固定成形。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自身所存在的习惯或观点上的阻碍呢?

    理解事情必须带领活动状态中的记忆。短期记忆的容量是7+/-2强克(强克是记忆的单位),所以1872×69的数字没办法在脑袋中进行计算。如此一来,在思考必须持续思索的一连串事情或不同种类信息的时候,就必须先将之放进长期记忆中。也就是要活用工作备忘。

    要了解我们不懂的事情,基本上是必须先呼叫出已经知道的事情的记忆来帮助理解。可是,我们拥有的知识或记忆未必是绝对的,故向他人说明自己的想法时,使用能被一般人了解的说法会比较有效。或者也可以使用和自己的想法类似的事物或比喻,这样就可以防止因为记忆的个人差异而产生的偏差,亦即避免不光是记忆量和质,还包括记忆的自我中心所产生的扭曲。
记忆可以通过结合新旧想法而产生新的理解。利用动态记忆的特性不断更新自己的计划,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力。

    你是不是认为记忆力好就代表脑筋好,且富有智能?

    关于智能此处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与解释,但是此处的智能,基本上是指个个可以满足地过社会生活,亦即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二,则是指归纳、演绎的思考能力。第三,则是指创造力。以上代表的都是妥善使用被储存的记忆的能力。由此看来,我们也可以说,智能是依赖记忆力的。但是,有人记忆力不佳,智力却很高,也有人看似有智能障碍,却又表现出天才般的记忆力。

    一提到创造性或创造力,可能有人会马上联想到灵感或直觉。其实,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储存在脑海中的的知识或经验越多,就越能从该处衍生出某种新东西。

    所谓创造,本来是以独创的方法将各种没有关连性的信息结合起来,制造出新的统一体。从这一层意义来看,我们可以说创造力也是依赖记忆力的。可是,记忆是将之前所取得的信息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的一种功能,因此堪称为人类一切精神作用与运动技能的基础。所以,我们不妨把创造力和记忆力视为某种过程的构成要素。

    那么,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上的大发现,或者是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工作,又是靠什么样的能力在起作用呢?其可以想见的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思考并不是处在解问题的过程中,而是在发现问题。

    W?瓦拉斯以优秀的艺术家和学者的创造性活动为例,研究他们的创造过程。结果发现,创造的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准备期——各种想法一一浮现,在脑中思索各种可能性。

    (二)产生期——同样的想法一再浮现,虽然也有过其它思绪,但是总是又回到原点。

    (三)启示期——轮廓突然就定下来了,具体的想法形成了。

    据说天才音乐家莫扎特都是先在心头默记,之后才完成作曲的,日后写谱时只有从“脑内”取出来即可。不仅如此,他作曲并不按照固定顺序,一切都像看一幅“美丽的图画”一般自然成形。
另外一个有名的故事是爱因斯坦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相对论原理写出来了。但在这之前,他一再温习光速的问题,才终于完成了这篇具有启发性的论文。

    许多报告都显示,启示期往往会出现潜意识的思考,或者从梦境当中获得启发。据说发现苯的构造式的化学家F?凯格列在疲倦至极,整个人陷入昏睡状态时做了个梦,梦中出现一条蛇,他在看到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后获得启发,便想出了正门角形的环状平面构造式。

    在创造性的思考中,想象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换言之,创造性的思考是一种驱使想象,以此获得新想法的“创造性想象”。

    精神分析家一再强调,思考具有游戏的特质。我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往往会和无意识的世界产生接触。这个世界和意识的世界不同,不需要接受各种现实的制约或禁止,因此容易产生原始性的幻想和真实的想法,可以自由沉溺于梦想当中。就跟小孩子玩过扮家家酒一样,可以到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

    另一方面,W?J?戈顿提出了“创造工学”这种研究方法,作为追求创造性的启发法。其中有一种称为拟人类的作法。例如在思考机械方面的事情时,我们“化身成机械”去活动、感受,由经寻找新的想法。

    由此看来,我们也可以说,前面提到的凯格列在梦中不只看到蛇,他还“化身为蛇”了。

    总而言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时必须在想象中到各种启发,将自己化身成各种事物,从事各种活动。之前我们都举极具天分的人为例,那么,创造性和人格特性之间是否有关连呢?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创造力呢?

    我们从完成创造性丰富的工作的人们的人格当中,可以看出以下特性:

    能专注于极有兴趣之事;

    认真坚持又有规划;

    喜爱复杂而新奇的事物;

    富有幽默感;

    重视美的、理论的价值。

    具备这些特性的人应该不少吧!所以我们不妨来做一些测试。
第一幅图是一些原图,如果要你在各方格中的图上自由地加上各种点或线完成一幅图的话,会画出什么样的图形呢?

    测验结果大致可分为图二和图三两种类型。和人格测验的结果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如下倾向:

    (一)平均的类型——喜好“秩序”、遵守社会性的习惯、追求流行、偏好已经完成的形式或呈对称而有规则的形状。

    (二)创造性的类型——不讲究秩序、比较具有原始性,同时又兼具文化性,具有破坏同时兼具建设的两面价值性。

    你是属于哪一种?独创性对于创造力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光有独创性不见得就是好的,如果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就不算真正具有创造力。

    你可以轻松记起20件不相干的东西吗?你合上书本可以把刚读过的一段故事情节再次叙述出来吗?

    这些都需要我们的五官能够协调一致,以此把所联结过的东西再现出来。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下面我来问你们一些问题,试试你们的记忆力如何:

    你头上戴的是什么?鸡蛋。你可以告诉我你屁股下坐的是什么?小矮人。你可不可以告诉我鼻子上的是什么?面包。嘴里边含的是什么?写字板。很有意思吧!

    你可以很轻松地学会它。在这之后,你认为原本很难记的东西,突然间会变得出奇的简单,并且会让你记得非常牢固。

    要知道这个神奇方法多么有效,你不妨先做一个小小的比较。

    你可以自己先试着记这20个毫无关系的东西,然后看看自己花多长时间可以把它全部记住。可以想象的是,这一定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接下来,你再把它们与身体的各个部位联结起来。现在,我们再放一个动词,噢!你会发现,竟然如此神奇地把它给记起来了。

    这是一个比较。我们可以来将这个记忆的过程再作一个整理。第一个,是不教给你任何方法,必须依赖原始的记忆,这样你觉得有些东西是非常的不好记。接下来,给你一些记忆的技巧,你经过应用,发现效果不错。
最后,经由技术的训练,你会发现跟你原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比很轻松就将这20件毫无关系的东西记住了。

    如果你觉得有趣,那么你立刻就可以将刚才用身体记住的这20种东西扩张成40种!

    这时,你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在“瞬间”记住这40种东西。就如同教育家斯宾塞所说的一样:在学习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在这里,你也可以完全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利用自己原本就有的记忆,不断地copy、copy、copy,自然你的记忆就可以层层叠叠地累积上去。是不是觉得很有趣?还是那句话,赶快行动起来,让记忆在学习中大显神威吧。

    另外,记忆训练中也有很多的门道与技巧,下面提到的训练方法可以利你的记忆力得到提升。

    手指训练:弹钢琴或者打字可以改善头脑中的“硬件”,促进思维过程。试验表明,儿童每天弹琴十分钟,六个月后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34%。

    集中注意:同时做几件事,如一面看电视、打电话,一面做其它事情,对事情是不会有真正领悟的。干事要专一。要想记住什么,可以在心中默念两三次。

    专心阅读:每周至少用两小时潜心研读。将阅读过的书籍在头脑中作简要概括,并要养成习惯。

    每日训练:

    1.出门带着采购单,但购物时不去看它,最后再检查自己是否已经买齐。

    2.将昨天打过的电话在脑子中回想一遍。

    3.在下午之际可回忆一下上午做了什么事情,再想想一周前或者一个月前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4.在超市将要付的钱款总数在头脑中,粗略地加算一遍。

    保持苗条:体重过重会使血压升高,促使脑血管硬化。

    体育运动:经常运动也会使大脑多活动,因为健康的精神来自于健康的身体。

    刻苦用功:无论是记住电话号码还是背诵一首诗,都能够增长大脑记忆力。学习一种新外语对记忆力特别有益。

    我们不断地在对记忆力进行训练,渴望得到记忆能力的提高与加强,可是我们对自身的记忆力如何才能有一个具体一些的认识呢?这时我们就必须测试下自我的记忆力水平。
记忆力测验中经常使用的课题多半与人名、所有物、约定、长相、道路顺序、传言、方向和日期、故事的复诵等有关。以下即是根据剑桥大学的巴德里所设计出来的记忆力自我诊断法所改编而成的。

    1.忘记放置物品的地方。4321

    2.忘了作法或时间已经变更过,仍按照原来的计画行事。4321

    3.必须常常确认门是否上了锁。4321

    4.想不出某件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4321

    5.经常忘记带东西。4321

    6.忘掉前天人家曾说过的话,且不经提醒就回想不起来。4321

    7.明明已经看过了,却又开始看起同一本书。4321

    8.在曾经去过几次的场所或建筑物中迷了路,找不到出口。4321

    9.想不起经常碰面的人的姓名。4321

    10.没办法启动新游戏或装置。4321

    11.对于了解的事情已经忆起,但就是说不出口。4321

    12.把说过要做的事情或已经计画过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4321

    13.谈得正起劲的时候忘了自己之前讲过的话。4321

    14.看报纸或杂志无法掌握内容。4321

    15.忘了把重要的事情传达给别人。4321

    16.忘记了自己相当重要的事情。4321

    17.将别人所交代的细节混淆在一起,而手足无措。4321

    18.一再重述以前说过的玩笑或同样的话,而浑然不觉。4321

    19.忘了物品放置的地方,在错误的地方四处翻找。4321

    20.才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并提出同样的问题。4321
以上这些问题若经常出现选4,不时出现选3,偶尔出现选2,几乎没有过选1,然后将这些数字合计起来,就是你的记忆力得分。一般的得分大都在80分到20分之间,得分低代表你的记忆力没什么问题。40分左右及以下的得分算是平均值。可是,就算得出比平均值差的结果也不用慨叹,因为这个测验的用意并不是在测验记忆力的高低,而是为了让你知道自己的记忆力究竟哪一方面出了问题。尤其对生活忙禄的人而言,记忆可以说是一种相当大的负担,所以即使测验结果不太那么理想,你可以知道在哪—方面应该加以改善。

    当我们发现了自身记忆力存在的问题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去弥补。要增强记忆力,提高记忆效果,最主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如何。自身记忆力的好坏,旁观者最清楚。你的同学、同乡、家庭成员等,最了解你的记忆力。但是,并不是说当局者(自己)就一定“迷”。在记忆力的好坏这个问题上,自己应该也是十分清楚。

    要判断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是有标准的。许多国际上专门研究心理学和记忆力问题的专家认为,标准是记忆的品质。

    什么是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品质是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记忆的各种品质在不同人身上的结合不同,因人而异,因是否经过增强记忆力的专门训练而异,因是否掌握增强记忆力的方法且付诸实践而异。有的人记得快、忘得慢,而且记得正确;有的人记得慢忘得也慢;有的人记得快忘得快,所谓记性好忘性大是也;而有的人记得慢忘得快。

    就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来看,它是随个体的发育而发展,这种个体的发育又是伴随个人的年龄。一般认为,记忆力的高峰是18~20岁的年龄阶段,虽然我们常说小学和国中生的记忆力特别好,但事实上,他们的机械记忆多一些,理解记忆少得多;他们专心致志的有意记忆差一些。通常,18~30岁是人类记忆力的黄金时代,其实最近还有学者大胆宣布,大脑30岁才开始更灵活呢!
我们还可以透过以下方式测验一下自己的记忆力。

    (一)测验瞬间记忆力

    用上、中、下三行英文字母或三行中文字,每行4个,共12个,作为测验材料。以很短的时间闪现给受测者。闪现终止后,让受测者回忆这12个字或字母,记忆力就算及格。

    如果要测验瞬间记忆力很强的人,则可缩短闪现给受测者的时间;或者是时间不缩短,增加闪现的字或字母。

    所要注意的是,给出的字母或字一般不要有某种联系,因为有联系的12个字母或字,受测者认识第一个就能猜出后面的,就达不到测验记忆力的作用。

    如下列12个字母的排列法就较合理:

    SNTP

    PKLA

    SQIM

    这种不按顺序的排列法,测验的结果也较为科学。

    以下的排列就不太合理:

    面向基层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

    这种排列,虽然有12个字,但实际上只相当于8个字,而且是三句话,给人记忆的提示,达不到测验的目的。

    以不同的组合排列上面的字:

    层向来界

    向面层世

    面未基向

    显然,也可将一两句话作为测试瞬间记忆的材料,但其中几个字应略做变动:

    “教育为社会政冶服务,与工业发展相给合”。

    因为是按一句话顺序排列,这句话闪现的时间可缩短一些,其中,“盲”会误读为“育”,“冶”会误读为“治”,“给”会误读为“结”。

    透过以上方法,可以测验瞬间记忆力或感觉记忆力。

    (二)、测验长时记忆力

    准备以下材料,测验你的长时间记忆。

    第一:

    书本花瓶乳牛大衣公车剪刀苹果钱包百叶窗户煎锅时钟

    眼镜门把罐子蚯蚓

    将上述代表15件物体的字用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读一遍。然后,尽量不看书,将它们完全按上述顺序写出来。不妨自己给自己评分。

    第二:

    用大约3分钟记住下列20件物体,然后尽量不看书将它们列举出来。但同时还要记住与这个物体相对应的号码。
1.扑克牌2.飞机3.衣服

    4.电灯5.图画6.帽子

    7.椅子8.马9.蛋

    10.茶杯11.电话12.花

    13.糖果14.香水15.书

    16.面包17.铅笔18.窗帘

    19.花瓶20.收音机

    第三:

    用大约一分半钟读下列10个数字。然后取一张纸,凭记忆将它们写出。自己再给自己评分。

    71443278622173987651

    第四:

    想象有人从一副洗好的纸牌中抽去5张,只报一次其余的49张你听。你能凭记忆说出哪5张没有报过或是遗漏了吗?请用四分钟的时间回忆出来。

    第五:

    用7~9分钟的时间看一张记载十个名字和其各自电话号码的表,然后将所有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看你能否凭记忆写出与每个人相对应的电话号码。当然,电话号码是不能记错的,否则会找错人。

    另外,通过识记名词、定义、定律等,也可测验长时间记忆。甚至可以通过回想许多年前或几年前你中学或小学同班同学有多少人?叫什么名字?当时的导师是谁?班上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等等来测试。

    做完这些测验后,你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分数不高而感到沮丧或难为情,这是正常的,这只说明你的记忆力有待增强。通过掌握特定的方法,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你是绝对可以增进记忆力的。

    除此之外,你也可做个比较:在没有训练、没有掌握特定的方法之前,你的记忆是多少分;而读了这本书或其它关于增进记忆力的书、掌握了一些记忆的方法后,你的记忆力是不是提高了?是不是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四章记忆高手好方法

    以愉快的心情学得的,会永远记着。

    ——马什

    有意记忆法

    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

    古代宋朝时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抓住一本书,就一个劲地赶着往下读,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了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读过的书如同过眼烟云,很快就忘记了,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否记忆力不佳。

    后来,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之后,给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贪快,哪怕每次只读了50字,重复读上多遍,也比这样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的时候要用脑子想、用心记!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的记性不好,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他把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的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有意识地进行记忆,他的记忆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后来,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每读完一段内容,就回想这段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美国有个心理研究所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老师给两个班的同学布置了默写课文的作业,都说第二天测验,第二天果真测验了,结果两个班成绩差不多。测验后,只告诉一班同学两星斯后还要测验一次,二班同学不知道。两个星期后又进行测验,一班同学的成绩比二班同学要好得多(一班同学在测验前也没有复习)。这说明,并不是一班同学比二班同学更聪明,记忆更好,而是由于老师在第一次测验后,对一班提出更长久的记忆目标,结果一班同学就记得长久些。

    这个实验都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养成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明确提出记忆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好的记忆效果。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有意记忆呢﹖

    首先,要有明确的任务。任务明确,就能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实现记忆的任务。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就越好。例如,英语单词不容易记,但又必须记住,因此,你可以把生词写在小卡片上,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记住20个生词,并及时进行复习与检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就会大增。
 其次,有意记忆要有意志努力的参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心致志”。要下决心记住一段材料,就要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如果面对着要记的东西,连连叫苦或漫不经心,或者知难而退,都不会取得好效果。

    这种增进记忆力的方法,它既需要毅力又需要一定的技巧。看起来有些难度,但是这种方法正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

    自我激励法

    这是一种心理学的记忆方法,通过心理作用调节精神状态,实际上是记忆的一个前奏。其具体做法如下:

    在桌前点一根蜡烛,并将周围的灯光关掉。此时,呼吸请保持自然顺畅,采坐姿,选择有椅背的椅子较佳,双脚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或将双手自然放于膝上,然后双眼凝视烛光约三分钟,去感受烛光的温度、明暗,看烛光随着自己的呼吸摆动的状态,然后缓缓的闭上双眼,让烛光的残像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请注意,在冥想的时候,这道“烛光”就是引导自己专心的“标的物”。闭目,开始自我暗示的过程,请专心想像“烛光”这个标的物,并不断地以“正面而积极”的语言,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我的记忆力很好,我可以过目不忘,等一下所要背的科目,我一定可以完全记得,我一定做得到。”注意,自我暗示的内容,必须是积极、正面的,同时开始配合吸气、吐气的呼吸调节。吸的时候,尽量将气吸饱,然后缓缓的吐出,如此连续3—5次,最后一次吸气大约15秒,而后才慢慢吐出。

    让自己体会肌肉放松与紧绷之间的差异性。先将双手紧握至双手发抖,然后再慢慢地松开,请重复这样动作约五次,去体会肌肉放松和紧张的感觉,你就可以在等一下放松的练习中,找到那种轻松的感觉。继续闭目,自然呼吸,开始想象烛光,温暖地照在自己的脚上,并用全身的力量,去感受那种“存在”的感觉。慢慢地,整个烛光的温暖与光晕,在脑海中逐渐的扩大,并在心中告诉自己,你的双脚很轻松、很温暖,感谢这双脚带你走过千山万水,现在这双很辛苦的脚,很轻松。接下来,让温暖的感觉慢慢上升,整个光晕慢慢扩大到你的下半身,然后到达你的双手,此时,你的双手正慢慢放松、放松,接着到你的肩膀,整个烛光笼罩在你的肩上,很温暖、很舒服,你的眼睛也慢慢感受到暖暖的烛光。这双引领你看到各种新事物,吸收无限知识的眼睛,现在也很轻松;你的身体很舒适、很放松,感觉越来越轻,你的身体随着烛光,越来越轻,身体慢慢的漂浮起来,离地面越来越远,越轻越远。这时你看到一片青翠的大草原,你的身体慢慢地上升,离地面越来越远,此时温暖的烛光笼罩在你的全身,可以感觉到徐徐微风轻拂过耳边,感觉好舒服、好自在。开始对自己讲一些积极而正面的语言,告诉自己:我是个有自信、记忆力很好的人,我可以过目不忘,我可以记住每一次所学习的的知识。停留在空中一下,然后,你开始慢慢地下降,回到这片青翠的草原,回到你的现实生活中。慢慢地睁开你的双眼,双手摩擦生热,然后轻抚在你的眼睛、耳朵、脸和脖子上,让这些器官感受到来自手掌心的温暖。
 整个自我暗示与冥想的过程大约需要十分钟。此时你会感觉心灵很平静,头脑清醒,而且精力充沛,充满自信,绝对可以完成下面的记忆学习。有了自我暗示与激励的准备功夫,我们要开始学接下来的记忆方法,实现记忆的一次大飞跃。

    艾宾浩斯记忆法

    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就是艾宾浩斯记忆法。

    艾宾浩斯记忆法对于任何学习材料的记忆都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记忆并不是最后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记忆的目的是储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知道信息记住了多少,能力储备得怎样呢?要想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欲知记忆效果,应该经常进行自我测验,自测也是一种很好复习的复习,这都是对艾宾浩斯记忆法的具体应用。

    复习与自测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复习,可以抓住记忆的最好时机;经常自测,可以弄清哪些知识没学好、没记住,哪些地方容易混淆、有误差,以便马上核实校正。

    2、及时复习和经常自测,可以培养我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与原来学习时大不一样。如果经常运用自我测验法,对所学知识从多方面理解消化,必然会胸有成竹,临阵不慌。

    艾宾浩斯记忆法的几种具体形式

    从时间安排方面讲,复习与自测可以定期的进行也可以随时的,复习与自测可以结合进行,对学过的知识,一段时间后先自测一下,不会的,或记得不牢的再进行重点复习。

    1、定期复习与自测:即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定个复习与自测计划,然后按时执行。

    ①日测:每晚上睡觉前,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如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干脆默想也行。

    ②周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换个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
③单元测验:一个单元学完了,可以自测一下这个单元有哪些主要内容,学完有什么收获,从而及时消化,巩固记忆。

    ④全书测验:一本书学完后,可以翻开目录,逐次回忆内容,在单元测的基础,全书测就问题不大了。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挑选那些重要内容先进行。

    2、随时测验:即指随时随地测验自己。

    这种方法用来学外语是行之有效的。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上5个外语单词,背面写上5个相应的汉语词汇,揣在兜里便可随时自测了。自测的方法有两种:①朗读法: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外语念汉语,看汉语念外语,实在想不出时,翻过来看一看,再认一下。②学写法:学外语不书写是很难记牢的,况且不练书写便无法进行笔译。可以看卡片上的汉语写出相应的外语单词来。但是,很多场合是不允许四平八稳坐着写的,怎么办呢?建议你试一试下面的方法:在礼堂听报告、开大会前、在公共汽车站、在商店排队时,可以用手指朝下在空中写。不带卡片也可以随时自测,看到什么事物,就试着用外语表述出来,或者在头脑中默念一下。这样既利用了点滴时间,又会收到分散复习的好效果。

    从复习与自测的方式讲,可采取试尝回忆等5种形式。

    1、试尝回忆:尝试回忆就是在头脑中把学过的知识回想一遍,有人称这为“过电影”,这是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思考的方法。心理学实验表明,试尝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好。例如有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应试者同时识记同样的课文,第一组阅读与试尝回忆相结合,第二组则用全部时间反复阅读。结果,立刻测验和4小时后测验,第一组都比第二组效果好。那么,阅读和回忆的时间应该怎样掌握呢?实验表明,用于试尝回忆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或朗读到一定程度以后,合上书试忆,凡模糊的地方立即与原文核对。也可以在读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试着记忆出应该记住的具体内容。这时,试忆者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兴趣盎然。同时,经过校对核实,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点,以便再着重记忆那些生疏的材料。
 2、交谈争论:即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争论探讨。庄子说:“知出乎争”,这是很有道理的。交谈争论,旨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客观事物、客观现象加以说明。交谈,就要了解对方的意见,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争论时,容易使自己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暴露出来。在交谈争论的过程中,双方都会加深印象,错误的得到了纠正,正确的得到了承认,记忆得到了巩固。再说,个人的接触面总是有限的,通过交谈争论,可以扩大视野,集思广益,增长知识和才干。

    许多名人乐于交谈争论,爱因斯坦最初钻研学问时,经常与索洛文、哈比希特等朋友在一起交谈争论,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爱因斯坦掌握了“黎曼几何”,为提出相对论打下了基础。他们把自己交谈争论的场所叫做“奥林比亚科学院”。交谈争论是测验自己、训练思维、深化记忆的有效手段。

    3、设问自答:“假如我是老师,我将怎样出题考学生呢?我希望学生掌握哪些要点呢?”如果经常对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多种角度设问自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联莫斯科州斯维尔德洛夫村一名叫娜佳?玛赫娃的学生,常常假设自己是老师,并准备了教学笔记,在上面写上学生名单,还自己扮演学生回答问题,对每个回答都打分数。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娜佳发现:“从前,地理课对我来说就像苦役一样。而现在,当我从学校里一回来,就想立刻把功课做完,好去读地理。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就想,我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所以我就有了兴趣……为了使我对地理的兴趣不减弱,我要坚持做一年的教学笔记。”

    进行自测,设问是个主要问题,必须经常琢磨设问的形式、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要求,这样才能奏效。

    4、对他人试讲:要当先生,先做学生。在准备给别人讲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弄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准备讲的过程正是运用这种积极思维的过程。要讲给别人听,多数情况下要用自己的语言,而不能鹦鹉学舌似地背诵。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全面、熟练地掌握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试着讲给别人听就是强迫自己弄懂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使自己的记忆得到巩固和增强。
5、实践检验: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知识,记忆是深刻的。从神经生理机制方面来看,知识运用越频繁,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刻,暂时神经联系也就越牢固。运用的次数多了,学习者记忆的抽象信息符号与对应的实践活动之间,会产生紧密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记忆信息便容易提取出来。

    默写记忆训练

    默写记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右脑信息处理能力的好办法。进行默写训练时,不必一字一句地进行记忆,而是迅速地看一遍文章,然后,将所有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输入大脑。经常进行默写训练,眼睛会变得更灵活,右脑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右脑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信息,阅读速度自然迅速提高,与这相关的右脑记忆力也会获得长足发展。

    下面是一篇默写训练文章,可以先来试一下。

    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

    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

    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地飞到了树顶。一个农夫看到了它,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1.用1分钟时间反复阅读上面的短文,然后凭记忆默写出来。标点和换行要和原文一样。

    2.默写完后,检查跟原文是否有出入。

    3.第一次是不可能全部记住的,可以进行第2次。

    4.反复练习,直到能够全部正确地默写出来,再进行下一篇。

    理解记忆法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要领、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在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解记忆是以理解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而且包括知道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内容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

    我们平常说泰国的首都曼谷,实际上这是一个简称,泰国首都的全称是“共台甫马哈那地娃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改劝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共41个字。短时间想要把这41个字都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可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恐怕要比记圆周率小数点之后41位还复杂许多。

    我们不妨来背颂这两首诗,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还有一首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绝句《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首诗的总字数比泰国首都全名还要多7个,可是只要读几遍也就会背了。原因就在于这两首诗形象易懂。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理解记忆呢﹖

    既然记忆有这种规律特点,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展开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运用理解记忆的时候不去运用,而偏偏要使用机械记忆进行无意义的重复,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10倍20倍了。我们在记忆材料的时候,只要它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忆。

    例如背诵中国古人写的文章,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么就会像背天书一样,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实词、虚词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这时再背诵,便是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背起来就显得有兴趣,速度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我们说理解记忆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说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呢?这可不一定。对于理解的东西,往往也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有的人理解了某个学习内容,就以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没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记住它们,不再通过多次加深印象,那么,是不可能把学习内容完全、准确地记住的。
 放电影记忆法

    试想一下你昨天早上你吃什么?吃完后又去做什么?中午呢?中午睡觉了吗?起来后去做什么?等等!你是不是发现这些都毫不费力就可以想起来呢?昨天你并没有刻意去记啊!何况昨天的信息量那么大,你怎么就记住了呢!

    答案在于你的右脑!你生活在昨天的时空里,当时的所有信息都传到你的大脑,虽然你没有刻意记那么多信息,但你右脑的照相记忆(整体记忆)功能记下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相关信息,即当时的场景!所以如果记忆信息时,把要记的东西放在一种自然的时空里,想象尽量多的相关背景,这样就好像你身临其境一样,记起来就很容易了!

    放电影记忆法步骤:

    1.对着要记内容,构想一种相关情景,情景尽可能生动、有趣。要加人你的感受,你的心情。你是导演,同时又是演员,构想好后,开始演,尽可能具体,要有细节!

    2.随着所记内容的转变,情景在变化,变化可以天马行空,但要与第一个情景相连,就像电影的情景转换一样!

    3.导演完后,在你脑中放你自己导的电影吧!边想边回忆你要记的内容,记得嘴角别忘了带上笑意!所记内容就会随心而到!

    举个例子:成功者的十四项心理定律:1.坚信定律,2.期望定律,3.情绪定律,4.因果定律,5吸引定律,6重复定律,7累积定律,8辐射定律,9.相关定律,10.专精定律,11.替换定律,12.惯性定律,13.显现定律,14.需求定律.

    怎么记上面的信息呢?场景:海湾,天蓝色的大海,湛蓝的天空,金黄的沙滩!有不少漂亮的美眉在晒太阳!你的目标在其中一个身上,你坚信一定能泡到她(别忘了握紧双拳,深呼吸,表达出坚信的神态,记住:你在演戏),你期望与她说话(想象期望的情景,眼睛红红的,嘴角流口水),看见她走着猫步款款向你走来,你情绪好激动!你幻想自己和她是否上辈子有因果,所以才有今天相遇,你深深被她的走路姿势所吸引(别忘了你的眼睛直直的望着她)!你重复对自己说,勇敢点,勇敢些,向她表白你的爱慕之心。怕什么,你累积了那么多财富(想象你摸摸自己的钱包),今天可以用上了,你深呼吸,然后走过去,首先她身上辐射出的香水味扑鼻而来(你要陶醉哦),使你浮想联翩,你赶快把相关想法收起来,专精地注视着她,替换了原来想抱她的想法,习惯性地伸出你的手,同时说:“你好!你好漂亮!”你要显现出你的真诚!这样才能泡美眉,因为她需求的不但是浪漫,而且是坦诚!接下来,你们手牵着手散步去了!
奇像顺序记忆法

    远古时代,人们就已发现有关记忆的许多规律了。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文献《阿德?海莱谬》有过记载:“我们每天所见到的琐碎的、司空见惯的小事,一般情况下是记不住的,而听到或见到的那些稀奇的、意外的、惊人等的异乎寻常的事情,却能长期记忆。这真是神奇的现象!”

    现代心理学、神经学揭示:人的大脑各构成的皮层及左右脑是各有分工的,右脑主管空间的、色彩等形象思维,当碰到与常规不同的信号刺激,细胞异常兴奋,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因此奇特夸张、生动强烈的图像容易产生强烈的记忆印象;而左脑擅长记忆逻辑性强的顺序关联事物。奇像顺序超级记忆法,正是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和结合左右脑的优势,并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效果令人惊奇的记忆方法。

    奇像顺序记忆法:就是把平凡的、枯燥的事物转化成奇特夸张、生动强烈、顺序关联的图像进行记忆的方法。

    核心在于联想出奇特的的画面,尽可能地使之新颖独特、荒诞离奇、鲜明生动、超脱现实、违背逻辑,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联想的具体方法如下:

    1.静态的事物动态化

    动态的事物要比静态的事物吸引人。如熊睡着时的景象不如张牙舞爪向您扑来时的景象深刻。记“葡萄酒、风”,可想象迎面吹来带着葡萄酒香味的风;记“汽车、椅子、花瓣”,可想象汽车撞飞椅子,椅子上洒落片片花瓣。

    2.夸张地联想

    夸张联想即将事物夸大或缩小、增加或减少的联想方法。如记小鸟与大楼,可想象:小鸟撞倒大楼、小鸟托着大楼飞;记“牙签、电筒、闪电”,可想象牙签变成电池那么粗,放到电筒里,一按开头,电筒射出闪电。

    3.荒诞离奇

    使奇像违背逻辑,超脱现实,容易形成强烈刺激。如记“汽车、木材”,可想象一根大圆木长着四个汽车轮子在跑,或汽车在巨大的圆木上飞驰;记“面包、太阳帽、扑克”,可想象几个面包正戴着太阳帽打扑克。
记很多词语时,只要把相关场景串联起来,即形成逻辑关系,由第一个词语联想出第二个、第二个联想出第三个……直到最后一个。如记“汽车、木材,面包、太阳帽、扑克”,可联想为大圆木长着汽车轮子在飞驶,上面坐着几个面包,正戴着太阳帽打扑克。

    奇像顺序记忆法,可轻易记住几十个各不相关的词语。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记住了这些词后,再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的关键时间复习一下,即可形成深刻的长期记忆。

    记录记忆法

    我们经常对那些具有所谓记录式记忆的人感到惊讶,并为之倾倒。这确实是一件令我们感觉很过瘾的事情。当然,还有些人会非常嫉妒具有这种能力的人,然而事实上,你也有可以成就这样一种技能的时候,你估且不要怀疑这是一个神话。

    是的,这些人确实很神奇,他们经常过了几天后还能准确地描述出一件艺术品、一个情景、一个风景或某个人的相貌。这的确令我们很难想象。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不能把一幅图像较长时间地保持在自己眼前并使它不变得模糊或褪色。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很难在几小时以后把某个令人有好感的人的脸再现出来。

    这就是我们的困惑,但我绝不认为这就应成为我们从一开始就灰心丧气的理由。我们中的每个人自身都储备着这种摄影式的记忆能力——只不过你需要知道如何去把它挖掘出来。

    现在我来帮你测试一下你的视觉想象力。请先闭上你的眼睛,内视一下自己眼前有一幅红色、黑色、白色、黄色、绿色、蓝色然后又是白色的电影银幕。

    看到了吗?哪些颜色你觉得容易想象,哪些颜色觉得想象起来比较困难?在哪些颜色上需要用最长的时间呢?

    请你再内视一下眼前有一个画家,他拿着一枝画笔在一张画布上作画。这种想象能帮助你提高对颜色的记忆。多练习几次就知道了。

    当你有时间或想放松一下的时候,请经常做这一练习。你的发现是什么,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你应该一次比一次更容易成功地想象颜色了。现在让你的这种想象开始飞翔吧。当然你可以做白日梦!我们从尽可能美好的、正面的图像开始,因为根据经验,正面的事物比较容易记在头脑里。
 你可以回忆一下,在过去的学习中的一幅与特别美好的感觉有联系的画面:例如某个度假日、某种美丽的景色、喜欢的电影中的某个场面等等。请尽可能努力地并且内视这个画面,想象中把自己置身其中,再把这张画面的所有细节都描画出来。在繁忙的一天中有几分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呈现一下这样美好的回忆,便会感到非常放松。

    还有在临睡前也很适合做这种练习:它能让您感到平静,并且带着愉快的思想入睡。

    你可以努力去尝试一次比一次更清楚、更具体地内视这些内心的画面。这种观看具体细节的方法以后会帮助你把事物更好地保留在记忆中。此外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训练我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现在当你做完了这些必要的练习之后,可以开始有目的的集中你的注意力。请你先观看某个静止的东西,如一盆美丽的花、某个橱窗摆设、一碟摆得特别有艺术性的诱人的菜肴。在这里也同样重要的是要选一幅正面的画面。请把这幅画面放置到内心去。现在闭上眼睛,尝试把这幅画面具体详细地呈现在自己的“内视的屏幕上”。

    你做到了吗?然后再睁开眼睛,把你的内视画面与“原件”对比一下。你是否漏掉了一些细节?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你就应该特别仔细地记住这些具体细节,再闭上眼睛,把上述多多练习一下。你将肯定,一次会比一次记住更多的具体细节。这确实不是一种技术,而只不过是一个练习问题。

    当然,你没有必要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许多机会我们都可以这样练习。当你坐在公共汽车或地铁里的时候,可以集中注意力看某张您特别感兴趣的脸,仔细地研究它。然后闭上您的双眼,或者看窗外,尝试把这张脸呈现在您的内视的眼前。接着你再看一下这张脸,检验一下,你是不是漏掉了一些细节。

    过一段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还会感觉开始用一种全然不同的眼光来看世界了,当然你会突然注意到以前从来不会注意的事物:当你的老师不耐烦时,他的某种很特殊的姿态;或者你的好朋友某种值得注意的表情特点。因为随着你的这种能力的提高,你对人的认识,即注意到您的对象的脸部细微表情变化并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也自然会提高。
你还会觉得记录式记忆神奇吗?只有傻瓜才会一味地去羡慕别人,而不愿试图改变现况。你同样可以变得很出众,不要再浪费自己的时间,轻轻松松、快快乐乐投入其中才能达成我们的心愿。

    最后,再介绍一种可以成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保阪荣之介是日本研究记忆心理学的著名专家,他在《提高记忆与集中力》书中,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第一步,明确目的。再进行提高的训练之前,必须明确为什么要提高记忆力。这一步,是开始进行提高记忆力训练前的一个阶段,所以也称之为“第零步”。

    第二步,使身心舒畅,已经疲劳的脑细胞会逐渐活跃起来。尤其重要的是在身心舒畅的时候,我们的大脑皮层才能安静下来,从而处于一种容易记忆来自外界信息的状态。

    第三步,回想过去的美好形象。回想那种与所要加强的记忆对象有关的过去的美好形态。

    第四步,幻想未来的美好形象。也就是说,通过记忆力,使你在脑袋中描绘出一幅未来的美好图景。

    第五步,想象整个形象。细想你要记住的景物或要解决的问题的整个形象,如同,你可以有条理地把自己了解的事和不了解的加以整理。

    强化记忆观念法

    在某个大城市里,警察扣留了一个流浪街头的女子。当警察询问时,她连名字、地址都答不出来。起初,警察还以为她故意跟他们作对,后来才知她确实浑浑噩噩,对过去所知甚少。原来她母亲是个生活不检点的人,而她父亲又曾犯过案入狱,且她又是“拖油瓶”。她厌恶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以至于下意识地忘记过去。在她的观念里,过去是可耻的、不值一提的。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你不也常错过了吃药,而生气的敲一下脑袋,但下次又忘记了:有时向别人借了钱,而别人记得比你还清楚。这都是因为你的观念不强的缘故。想想看,若有可爱的少女跟你约会,你会忘记吗?
 若你仔细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你记不起名字的人,多数是品德不佳、地位低微,或对你无关紧要的人,而那些地位高尚、品行崇高、或是你所爱戴的人,却记得牢不可忘。所以,若有人忘记你的名字,你不妨检查一下自己,是否自己行为不端,是否自己平时待人不周。若是因为与对方贫富悬殊、工作及爱好差距大的缘故,则不必过于在意。而若是前者,检讨一下自己,改进自己的做人处事也是有好处的。

    有个脑筋急转弯十分有趣:有一个学生叫小明,他有二个弟弟,第一个弟弟名叫二宝、第二个弟弟叫三宝,那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于是很多人听了后面,并推理出这个学生叫大宝。虽然这些人并没有记住开头的“有一个学生叫小明”的观念,只记住了后面的话,于是便掉入题目的陷阱。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曾经过的事情,再简单也记不住:而在意的事,再困难也能记住,这就是观念对于记忆效果的重要作用。

    你有时很想回忆起一个人名字,但怎么也想不起,这就是因为当初别人告诉你的名字时,你并没有可以要记住的念头,即没有记忆的观念。我们讨论提高记忆力的问题,不要只注意方法性的问题,而忘了常识性的问题,如关于记忆观念问题,便是其中重要方面。

    上面我们略微分析了记忆观念的问题,现在我们不妨自己检查一下自己。

    就说学英语吧,你的态度及观念是否正确呢?比方说,你在意那些以”O”结尾的可数名词的单数变复数形式时,是否全部都在词尾加“ES”呢?不是的话,哪些只加“S”呢?如果你注意到了,说明你有正确的记忆观念,这样学习英语更容易多了。同样的道理,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不要因为过分注意翻译的方法而忽略了个个单字的含义,甚至把别人的译文整篇地背下来,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为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与心理学的记忆规律是不相符的。

    要提高记忆力必须讲究记忆的观念。要使字记得牢固,首先要有把它记住的观念,才能为记忆打下基础。当你发现特别容易忘记人名、单字时,你不妨倒回去检查一下自己,刚接触的时候,是否决定要记住它们。
人们常说自己很不善于记人名,这也是记忆观念的问题,因为你接触到的人名并不一定像上课时出现的语法需要牢记,也就是说缺乏记忆观念。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即加强记忆观念。

    你上周背了几个单词?大礼堂前的台阶共有几阶?类似的事物,你不太可能得吧?这就说明怀着强烈记忆观念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足够的注意力,否则便像蜻蜓点水般,动之甚少。

    有些事情本来就是亲身经历的,却没有什么印象,探究其原因也在于缺乏记忆观念,如果存在记忆记忆观念,且下决心非记住不可的话,没有不成功的。

    像上节中所说,一般人学英语,往往只注意到名词单复数变化、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等方面,而忽略了单词。天天只记得老师讲至哪一段、作业做了没有。等到考试将至才背几个单词,翻几页笔记。这样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观念去学习,自然不会有好成绩。

    在社交活动中,你若是过于注意观察别人的衣着,可以去听别人说话的弦外之音,这样就不会对那人的相貌及名字有深刻的印象,也就不会有长久的记忆,这就跟学英语只注重语法而忘了单字一样,或者只记了单字而忽略了大量的语法。

    一个名叫戴莱夫的大学教授,曾举过这么一个例子:有一女子向他诉苦,她说她老是记不住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的名字,她苦于因此人缘甚差。这位教授跟她进行了交谈,发现她与人交谈时,她的注意力竟然全在别人的衣着上,很少认真地观察别人的相貌,等到别人一换衣服,她便认不得了。教授把她的缺点指出来,她后来便努力纠正这种缺点,于是记不起人名、相貌的毛病便除去了。

    虽然我们脑子的潜力还有待开发,但若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往里面塞,确是绝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分清楚,哪些是需要永记住的,哪些是暂时记住之后,忘记也无妨的。

    心里学家彼得逊曾做了一个试验:他要求两组人记录同一事件并事先告知,第一组的人将在两小时后测试记忆效果:第二组人则将在两星期后测试记忆效果。而实际上,两组均在事后同样的事件进行两次测验。第一次测试在两小时候进行,结果发现第一组人记忆效果好,而第二组差;第二次测试在两周后进行,结果发现第二组人记忆效果比第一组好。怎么样,你认真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经验吧,比方说,原先说一周后考的科目,现在老师改为明天考,你考的效果一定就会差一些。
有了强烈的记忆观念,才会产生强大的注意力,而且知识也会因此组合得完整。我们必须记住,没有记忆观念的记忆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是收效甚微的。总之,观念是提高记忆水准的要素。有记忆观念才能产生强大的注意力,才会有记忆效果。要想牢记人名、单字、资料、历史年代及有关的其他事件,必须先树立记忆观念。比如看到一个资料,就要分析一下它的单位;它与其他资料的关系;它说明什么问题,并力求记住它,这样以后你就不会轻易忘记了。记人名也无非如此,见面打招呼,尽量提及对方的名字或姓,如“早安,XX太太”。

    另外,很重要的是,每过一段时间,要把这些人名、资料、单词等回忆一下,或复习一下,以巩固记忆效果。

    总论记忆法

    总论记忆法就是对学习材料进行提炼、概括,抓住关键进行记忆的方法。人的记忆潜力虽然很大,但是见什么记什么,见多少记多少,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科学的。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简化必有所强化。所谓简化,就是先提炼出识记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然后对这些词语进行综合的概括,形成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信息符号”,这样就便于大脑接收、储存和提取了。

    古代一些大学问家都善于运用总论概括的方法。他们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常常以简要明了的几个字、几句话,对一篇文章或书籍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中国古代的大圣人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究其实质,这下总论的过程也就是概括的过程,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简化为最精华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用概括精炼的字句,表达出丰富深刻的内容。

    法国大作家雨果把《悲惨世界》书稿寄给出版商后,过了几天便写信催问出版社。

    其信的内容只是一个字“?”

    出版商回信也非常有幽默感,只有“!”

    他们用两个标点符号,表达了许多文字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
第136节:第四章记忆高手好方法(16)

    提倡总论记忆的目的就是要善于从庞杂的材料中抓住要点,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主要概括

    一部著作、一篇文章,甚至一首诗词,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不论是何等规模的巨著,只要把它的主题提炼出来,就能抓住要领,概括的记住它的全部内容。如中国古代名篇《六国论》可以概括为“苏洵以论六国败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弊在赂秦。并讽刺北宋贿赂契丹之退缩政策。”这就是文章的纲,抓住了它,要点与内容就连成一片,记忆就方便多了。

    (二)内容概括

    在学习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大批的资料;对此,可以选取一些关键性的字词,抓住主要情节进行记忆。如一部长篇小说卷首的“内容提要”,一部影片上映前的“新片简介”,都属于大纲式概括。概括内容可选取关键性词句,如要记住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可简约为:国君所有,诸侯享用,奴隶耕作,形似井字。或者进一步简化为:君有、侯用、奴耕、井形,这样很容易记住。

    而需要写出详细内容时,只要酌情在每段话上回想,增加叙述字数就可以了。

    (三)简称概括

    对于那些较长的词句、名称、概念进行高度简化,赋予它一个新的名称,这是常用的简称概括。

    如美利坚合众国简称为“美国”。有意思的是,这种简化记牢后,久而久之,大家竟习惯到对全称无所谓的程度了。

    (四)顺序概括

    这种概括法就是把学习材料按其本来的顺序进行概括,记忆时突出其顺序性。

    如记中国历史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一是青苗法;二是募役法;三是农田水利法;四是方田均税法;五是保甲法。即可概括为一青、二募、三农、四方、五保等几个字。

    (五)数字概括

    有数字来概括识记材料,如“两伊战争”、“两河流域”、“十四点和平计划”、“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911恐怖事件”等,都是寓意鲜明、容易引起回想的数字概括。
(六)首字概括

    对并列的几个识记材料,可提取首字进行概括。

    例如中国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原诗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提取字头为“千万孤独”,可以想象在江雪中的钓翁有千万种孤独感。这种记忆法简单有趣,但是在开始时需把首字编成有意义的语句,这是要花点工夫的。

    不过一经编好,便终生难忘了。

    上述概括方法既可以各自采用,又可以综合运用。

    运用概括法时,要先对学习材料进行通篇把握,初步理解并弄清其之间的关系,然后抓住材料的主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训练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时间:1914~1918年。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训练二:

    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

    (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会议决定成立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重点记忆法

    重点记忆法就是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总结,将其归纳成提纲的形式进行记忆的方法。中国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诗谱序》中说:“‘举’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万篇明。”他认为,知识之间的关系虽然纵横交错,但只要抓住主要的、关键的重要部位,次要的、从属的其它部分自然迎刃而解了。所以要善于把零散的知识归纳为提纲,这是记忆的高效措施。
所谓重点,实际上就是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主要脉络。编写提纲,就是对识记材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在重点中,既要体现出材料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又要突现出自己的语言风格,做到恰当准确的表达。编写提纲的过程就是理解材料、巩固记忆的过程。那么,怎样运用重点提纲法进行记忆呢?以下介绍三种方法:

    (一)分析提纲

    针对学习材料的了解过程。例如对一本书,可以先看看内容的提要和目录,从结构上弄清章节之间的关系,再看看前言和后记,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对一篇文章,先浏览几遍,在了解全篇的基础上,划分段落,掌握文章的整体及脉络,为编写提纲作好准备。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使之条理化,把它们纳入大脑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提高了大脑对信息的组织能力。

    (二)综合提纲

    针对学习材料的概括过程。例如在对文章划分段落的基础上,写出段落大意,并总结出全篇的主题,这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环节。之后,再进一步找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并用文字形式把提纲写出来,这就是需要记忆的重点。

    (三)表述提纲

    针对学习材料的总结过程。无论是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有些提纲是人家早已编写好的,如目录,可以借为己用。

    但是,最好还是自己编写。合上书或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把经过分析、综合而印在头脑中的提纲表述出来,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奠定牢固的基础。

    由于学习材料多种多样,记忆目的各不相同,所以,编写出的提纲也各不相同。

    最概括、最精练的提纲莫过于目录了。目录可以展现一本书的脉络,可以帮助你对材料进行整体记忆。拿《基础心理学》这本书来说,其中的第三章目录:

    第三章人的认识过程

    感觉:

    (一)感觉的种类和人的感受

    1、视觉

    2、听觉

    3、嗅觉
 4、味觉

    5、触觉

    (二)感觉的个体差异

    (三)感觉的条件性

    (四)感觉的相互作用

    (五)感觉的情绪色彩

    (六)感觉的适应

    可以看出,这个目录对第三章做了精确的概括。

    目录是书籍整体记忆的指南,所以阅读书籍应该先从目录开始。

    运用重点记忆法应注意以下要项:

    量材而用。要根据学习材料的篇幅、分量决定是否用重点记忆法。如背诵中国唐代的绝句、律诗,宋代的长短句,元代的散曲,硬要列提纲,显然是画蛇添足。

    分清主次。要根据学习材料的内容,明确各部分在提纲中的地位,以主干为纲,次要的从略,决不能凡事一把抓。

    及时复习。有了提纲也并不是一蹴而就,还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复习,试写几次,才能够经久不忘。

    有人曾使用这样一种方法:为了记住全书的内容,先把大提纲多看几遍,感到它较为熟悉,或者可以默写下来时,就找一张同样大小、同样格式的纸,依同样的顺序默写下来。

    遇到记不住的地方可以先空下一行,再默写其它内容。待实在回忆不起来的时候,可以照原提纲,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填上空白,改正错误。这样,对忘掉的、记错的部分,就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对加强记忆很有好处。

    间隔交替记忆法

    间隔交替记忆法就是把不同性质的材料或事物,按时间分配间隔交替进行记忆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工作学习中到处可见,大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它。

    比如,学生上课45分钟为一节,课间休息10分钟。功课表上的文理两种科目,总是交叉排列,很少有文科或理科并列。

    实验告诉我们:长时间的单纯地识记一种材料效果不佳。

    这时如果改换另一种材料学习,就能转换“兴奋中心”,消除抑制,提高记忆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有效地恰当地利用好间隔交替记忆法呢?历史上有许多伟人都是利用间隔交替记忆法的典范。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采用间隔交替记忆法读书。他经常这样安排时间:早上研读哲学,中午翻译地理、历史,在学习中穿插一些体力上的活动,使他的学业大有长进,记忆效果特别好。

    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也是如此,她在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说:“我同时读几种书,因为专研究一种东西会使我宝贵的头脑疲倦,它已经太辛苦了!若是在读书的时候觉得完全不能从书里吸收有用的东西,我就做代数和三角函数,这是稍微分心就做不出来的,这样他们就又把我引向正路去。”

    间隔交替记忆法运用得当,却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但不善于运用这种方法,则会事倍功半。

    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可制作一张科学的时间表,来实验一下间隔交替记忆法。

    印象记忆法

    印象记忆法就是利用首次感知事物的印象来高效记忆的方法。

    怎样充分利用首次感知的记忆效果来提高学习效率呢?以下介绍四个要点:

    (一)精细观察

    在向大脑中输送信息的时候,要努力增加其强度,尤其是要注意识记材料中的抽象概念和疑难问题。

    例如,“令”字与“今”字,“拆”字与“折”字,“氐”字与“氏”字,很容易混淆。这就要求在学习中作精细的观察。先写出“今”、“折”、“氏”字,然后在每个字下用彩色笔添上一点,便构成了“令”、“拆”、“氐”三个字,最后总结出“点令不点今,点拆不点折,点氐不点氏”的规律,这样便留下了强烈的首次印象。

    (二)高度注意

    凡是人们对其高度注意的识记材料,就会铭刻在记忆碑上;凡是人们漫不经心地识记材料,就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站在“分数公布榜”前,你一定会记住自己和几位朋友的成绩,如果对其他人的分数则记不下来,那么就是没有予以高度注意的缘故。

    所以,为了获得首次印象,我们在看书学习时,必须一开始就耳不旁听,目不斜视,全神贯注地去感知和识记。(三)满腔热情

    凡是能激起人们浓厚兴趣,以及能引起人们热烈情绪的事物或材料,都容易在人们的记忆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例如:你和朋友第一次参观美国的国会山,在你的一生中将难以忘怀。

    所以,为了获得深刻的首次印象,应当一开始就以满腔热忱、真挚的感情、浓厚的兴趣去接触需要记忆的事物或材料。

    (四)突出特点

    凡是在同类事物中突出的、新奇的,都会使人记得牢。

    例如:旷野中的孤树、鸡群中的仙鹤、星空中的月亮,均是引人注目的目标。这是由于记忆对象中具有新奇的特点,容易引人入胜。

    自测记忆法

    自测法就是通过自我来检查结果,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

    自测法对于任何学习材料的记忆都是行之有效的。记忆并不是最后的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记忆的目的是储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信息记住了多少,能力储备得怎样呢?几次考试是决不能测定得准的。况且,在学校,老师所能组织的考试又是十分有限的。

    欲知记忆效果如何,应该经常运用自测记忆法。自测记忆有以下几种方法。从时间的安排来讲,有定期的测验与随时测验两种:

    (一)定期测验

    即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定个自测计划,然后按时执行。从时间上可分为当日测、周日测两种。

    当日测验:晚上睡觉时,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如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默想也可以。

    周日测验: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的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延。

    (二)随时测验

    即指随时随地的测验自己,这种方法用来学习外语最有效!

    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上五个外语单字,背面写上五个相应的中文词义,便可随时自测了。随时自测的方法有两种:

    朗读法: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外语念国语,看国语念外语,实在想不出时,翻过来看一看,再忍一下。
 书写法:学外语不书写出来是难记牢的,况且不练书写便无法进行笔译。应看卡片上的中文写出相应的外语单字来。

    不带卡片也可以随时自测,看到什么事物,就试着用外语表述出来,或者在头脑中默念一下。这样既利用了点滴时间,又会收到分散复习的好效果。

    另外,从自测的方式来讲,有尝试回忆、交谈争论、设问自答、实践检验四种方法。

    尝试回忆:在头脑中把学过的知识回想一遍,这是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筋思考的方法。实验表明,尝试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好。

    交谈争论:即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争论探讨,旨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客观事物、客观现象加以说明。过程中,会加深双方的印象,纠正错误,通过交谈争论,扩大视野,集思广益,增长知识和能力。

    设问自答:对自己提出的一些问题,多种角度设问自答,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行自测,设问是个主要问题,必须经常琢磨设问的形式、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要求,这样才能奏效。

    实践检验: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知识,记忆是深刻的。

    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知识是最好的自测。马克思很重视这一点。有一次,他发现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威廉?李伯克内希的西班牙语讲得不好,就马上从书架上抽出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给他上了一课。以后马克思每天让李伯克内希叙述作品中有关部分的内容或考他其它西班牙文书上的内容,促使李伯克内希每天都用学到的西班牙语去阅读。这样,时间不长,李伯克内希便掌握了西班牙语。

    前面所提到的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就是靠自学成功的。他在学习中很注意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他学会音乐,就从事乐谱创作;学习数学,就去丈量土地;学了天文知识,就用望远镜观察星象。他还喜欢外出旅游,欣赏绮丽的自然风景,使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自然地理知识得到验证。实践可以说是卢梭成功的极重要因素之一。
 全方位记忆法

    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信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全方位”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信道记忆强得多。

    中国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这说明远在2000年前中国古代人就已经认识到读书、学习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口念,用手写,用脑子想,这样才能增强记忆效果。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有位老师曾经用三种方法让三组同学记住十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同学,他只是告诉说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他们看这些画。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听,没有看。对第二组同学正好相反。老师给他们看这十张画,可是不再给他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看,没有听。对第三组同学是又让听又让看。老师不但告诉他们画的内容,而且在讲每张画的内容的同时,就给他们看那张画。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分别问这三组同学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记住了70%;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86%!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同学记得最少,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如果把所有的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就更好了。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全方位记忆呢?

    全方位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因为不论哪一种语言,学习目的总是为了读、写、听、说,这四种能力恰恰涉及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四种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学习语文、外语等课程时,最好采用全方位记忆法。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为了抓住信息,除了录音之外,往往也会动脑动手,听、说、写并用,采用全方位记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一段比较长的话语,最好是边听边记,其强调的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旨在说明动笔对于记忆的重要。

    因此,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或是接收处理语言信息之时,应运用全方位记忆法,其正确的作法是,边听边积极思维,以听懂为第一,总结出所接收的语言信息的内容要点,并在其语言停顿的空隙,扼要地记上几个字或几句话。

    复习记忆法

    复习在记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他认为人在学习记忆中应该时常地复习学过的东西,他要求他的学生经常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宋代理学家朱熹指出:古人诵书,亦记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通,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从这句话中我们足可以看出复习在记忆中的重要性。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他年过八旬时仍然有着相当惊人的记忆力,他还可背出圆周率小数以下一百位精确的数值。在一次宴会上,有人询问到:你是怎样记住的呢?茅以升老师回答说: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

    复习记忆是通过将搜集到的信息在头脑中加工整理确定各种事情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在头脑中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的痕迹就会越深刻,记忆就会越牢固。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对记忆材料进行更进一步的加工、对照,可以检查自己记忆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已经忘记的材料得到再记忆,使信息更完整。复习不仅能够巩固旧的知识,还能学到新的知识,会得到新的收获。古人曰:温故而知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复习也要讲究方法。运用合理的复习方法,可以以复习次数少的情况下取得好的效果,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大量实验,描绘出人类学习的遗忘曲线,命名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根据这条曲线我们可以发现,完全记住的东西在20分钟之后,有42%已经忘掉;1小时之后有56%被忘掉;9小时之后遗忘率则达64%,后面的遗忘率上升的趋势较平缓。也就说,你辛辛苦苦记住的东西不再去回忆,置之不理,那只要半个晚上你就会忘得差不多。因此要及时地进行复习,如果在学习完较长的时间后才去复习,那么你就不得不花时间对已遗忘的材料进行重新熟悉,这样复习率将很低。

    在复习中还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正确地分配复习时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刚记住的信息早期遗忘率相当大,越往后,信息遗忘的危险就越小。因此在复习过程的初期复习间隔的时间应当相对的短一些,然后再逐渐延长。比如,我们要在七天之内为职称考试做好准备,为了有效地巩固学过的材料,一般要复习五次。如果把五次复习都安排在一两天内进行那样记忆效果将相当糟糕,比较正确的做法是分在七天里进行。我们可以在第一天复习两次,第二天复习一次,第四天复习一次,第七天复习一次。如果我们进行复习外语单词,我们可以随身带着单词卡片本,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分散复习记忆。

    在复习中,我们还要使用多种复习方法。复习的方法有多种,如自问自答式的复习,朗诵式的复习,演讲式的复习,作业式的复习,默写式的复习等等。这些复习方法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使用一种。

    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之所以加以选择,是因为每个人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这些信息并不是都需要记忆的。

    据说,以前苏联时代莫斯科大学有一位大学生,在图书馆的石阶上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脑受到撞击。从此,不可思议的事情产生了!他的记忆好得不得了,什么都过目不忘,大报任何版面只要他阅读之后,每篇文章都能倒背如流。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头却疼痛如裂,因为记得太多了,大脑得不到休息。
因此,记忆应有选择,记忆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善于学习记忆能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

    据说在古希腊的时候,有人记忆力惊人,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过目成诵。可是亚里士多德却瞧不起这种人。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分主次、轻重,不管有用、无用,一股脑儿全都背下来。

    有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谈到精选记忆法时说:“修辞格有数十种之多,但常用的不过十几种。在认真学习每种修辞格之后,我把常用的12种修辞格浓缩成顺口溜:‘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反语、设问、反问、反复、对照、对偶、排比’,并且以这24个字为主,列成一张表。

    在编排中,除了让它好读、押韵,便于记忆外,还把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用箭头标出,在下边用简练的语言注上联系与区别或特性,记住了顺口溜也就记住了12个主要的修辞格,根据排列的位置,想到几组修辞格的异同,进而想到它们的全部特点。这样,在分析句子时就能做到条理清晰,不易混淆和遗漏了。”

    罗马家居法

    古罗马人虽然在记忆理论上的建树不如古希腊人,但他们更注重于实践应用。古罗马人发明了很多记忆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罗马家居法”。

    古罗马时代,元老院的长老们为了演说和辩论就需要引经据典,记住大量数据,而那时既没有纸笔,不方便记录。同时,我们应该想到,即使方便记录,一个拿着稿子的演讲者和一个不用稿子就能滔滔不绝地发表长篇大论的演讲者相比,显然后者更有魅力。所以,一个雄辩者必须要出口成章,要记住大量的法典、数据等内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们便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套能准确地、大量地记忆资料的记忆方法。

    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忆的呢?罗马人注意到自己家里的物品摆设、家具还有许多器皿一般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的,如果以它们为媒介,把需要记忆的内容与每样物品进行想象,那么只要想起物件不就可以想起所记忆的内容了吗?另外,因为是自己的家,物品摆放自己很熟悉,顺序不会搞乱,那么只要按照顺序回想,记忆内容的顺序同样也不会搞乱。这样即解决了能“记”,而且还解决了能“按顺序记”的双重问题,一举两得!
比如,一个演说家第二天要与3个人同时辩论,那么他要针对每个人准备不同的材料,怎样才能把材料记住又能不按错对象呢?他想到了自己家的情况,一进门,有张桌子,再后面有张床…这样,他把门、桌子、床这三样东西与那三个人分别进行想象。第一个是个瘦子、第二个是个胖子,第三个个子很高。他开始想象,门和瘦子:某某某,人很瘦,瘦的从我家的门缝就能挤进来,他来我家时从不用我开门;桌子与胖子:某某某,太胖了,刚坐在我家桌子上,就把桌子压碎了,还想象了“喀嚓”声和胖子的叫疼声;第三个高个子与床:某某某很高,躺在我家床上脚都还露在外边。

    这样一来,三个人与自家的门、桌子、床都构成了联想,接下来再把要记忆的材料分别再与门、桌子、床进行联想。于是第二天论辩时,看着瘦子就想到了床,通过床又想起了昨夜已经准备好的内容;看着胖子想起了桌子,通过桌子想起了材料……,于是对每个人要说什么都有条不紊地说出来了,不会搞乱。

    现在我们也可以采用此法来记忆。我们开始利用你的房间,来做为记忆的档案柜。

    首先,在你的房间中,找出十样东西来。从门口,依着顺时钟方法来回想。

    以我的个人房间为例,我的房间顺时钟是,门、书柜、衣柜、壁灯、床、床头柜、书桌、抬灯、窗子、电风扇。

    这样一来,我如果有五十个图像要记忆,就可以分成五个图像为一组,把五个图像分别连在我的房间的十个对象上。这样,如果我要回想第二十三个图像是什么,我只要想起“床怎么了”,进而想起第二十一个,二十二个,二十三个,而不必从第一个图像来慢慢想到第二十三个。

    以房间法为例,您可以不只利用你的房间,还有客厅,厨房,教室、车子、车库、等等。甚至校园,火车站……在你的脑海中的火车站,也可以成为您记忆的成千上万档案柜。

    谐音记忆法

    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也易于回忆了。
据说,有一天,某位补习班数学老师上山与山顶寺庙里修行的居士对饮;临走时,教导学生背圆周率,要求他们背到小数点后22位,为3.1415926535897932384626。大多数同学背不出来,十分苦恼。

    有一个聪明的学生把老师上山喝酒的事,结合圆周率数字的谐音编了一句:“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煞尔,煞不死,乐而乐”。

    待老师喝酒回来,个个背得滚瓜烂熟,老师也不得不佩服起那位编了趣味口诀的学生来。这个聪明的学生就是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的。

    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不少人觉得记忆历史年代是件很苦恼的事,不容易记住,而且还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又必须记住历史年代,因为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历史。于是,许多聪明人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例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那么可以这样记:“一爬一爬”了。”再如,中国清代的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割让台湾给日本是1895年;用它的谐音:“一把旧事”、“一罢救无”,就非常容易记住。

    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

    训练:

    1.记电话号码

    89034613

    28139595

    2.记编号

    40229

    54783

    解题指导

    1.把酒淋上石榴叶上

    恶霸要杀救我救我

    2.四轮两两走

    我是去爬山

    形象控制记忆法

    形象记忆法就是在记忆时尽量多印留直观形象,尽量多运用形象思维,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说听到的不如看到的印象可靠。它还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即直观形象的事物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为什么形象的事物容易记忆呢?因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依靠感知器官,而感知正是从直观形象开始的。实物形象的记忆是最原始、最初级的记忆,而对抽象概念、系统知识的记忆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做基础。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

    形象控制法分为准备阶段和四步练习。

    准备阶段,就是要明确目的。

    首先要明确你想要提高记忆力的目的是什么,实际要求是什么,要既明确又具体。

    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许多练习者往往口答得很笼统,他们说:“我的目的就是想要提高记忆力。”这样回答不行,不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必须有具体而实际的要求。这一步是提高记忆力训练以前必须做的,所以我们称它为准备工作。

    要做到目的明确,就要认真地对自己作一番分析:如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得到什么。为了达到上述各点,需要什么样的必要条件。自己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而哪些能力还不够。

    不同类型的人目的是不一样的。一般说,学生和老师的目的有区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具体目的也不一样。同一年级的学生各人情况有别,其目的也有差别。每人一定要明确个人的目的。例如有的学生提高记忆力的目的是:我要提高我的学习成绩,我想考上自己想慕已久的某大学的某专业;我将来想当一名科学家等等。

    注意把自己的想法列举出来后,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归纳整理,写到卡片上,用图表列出,经常看看,对自己的发展能有一个整体认识。要经常一边看图表,一边自我研究。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要想做些什么,追求些什么,为了达到目的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等等,准备工作做好后,下面就开始正式训练。

    第一步使身心轻松舒适

    首先,要把你的整个身心放松,使之处于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由此使你的大脑安静下来,使疲劳的脑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从而提高大脑的活力。

    原则上,只要你回忆起你过去有过的“轻松舒适”的体验,那么你的身心就会处于轻松舒适状态了。
 在形象控制法里,把能够使人“身心轻松舒适”的体验,叫做基本形象。把相应的练习叫做基本练习。在这一步的练习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掌握以下两方面:一是练习前的注意事项;二是练习要领。

    (一)练习前的8条注意事项

    1.开始练习时,尽量减少外部对人体的刺激,最好把眼镜、腰带、手表、鞋等东西摘掉或松开,练习的地点应是比较安静、通风、温度和光线适中。随着练习的深入,养成了习惯,也可以坐在公共汽车上或呆在教室里等环境条件下进行练习。

    2.练习开始时,最好采用标准姿势,慢慢习惯以后可以采用任何姿势来进行。所采用的姿势不要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以免影响放松效果。一般采用的姿势为靠式或两种坐式。

    靠式:坐在安乐椅或沙发椅上,把身体的背部和头部靠在靠垫上,使两腿平行着地,不可悬空,使腿部轻松舒适。

    两个胳臂放在扶手上,手心向下,要求两肩轻松自然。两腿分开与肩的宽度相似。

    坐式:采用什么样的椅子都行,用凳子也可以,或者只要有一个坐的地方。

    椅子高度适宜,一般要求两脚着地而下悬空,放松两肩,头部稍向前倾,这时把身体和头部彻底的伸展一下,以消除身上的紧张感觉,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姿势。

    两只手的手心向下放在大胆上,并使它们不要相互碰到。两腿自然分开处于舒适状态。

    此外还可以采用站式、正座式、盘膝座式等。这要根据个人的习惯而定。

    3.练习开始闭着眼睛进行,容易浮现所需要的形象,训练效果好。习惯后能够掌握形象时,可以睁着眼练习。

    4.练习时一般采用平时习惯的呼吸方法,但在开始练习之前,要进行3-5次腹式呼吸,使大脑安静下来。

    如何做腹式呼吸下面再介绍。

    5.当你入静时,在你头脑中所出现的基本形象应当是你过去经验中最使你的身心“轻松舒畅”的那种形象。绝对不要出现与不愉快的事情相联系的那种形象。
 如在美丽的草坪上舒畅的休息,愉快地沐浴着阳光,这对一般人可能是良好的感觉,但个别女孩子可能会产生怕流氓出现的不快感,引起不好的结果。所以要视个人情况而定。

    6.练习的时间最好是早、中、晚三次。早晨起床后,午饭后,睡觉前,分三次练习是比较理想的。假如做不到三次,但至少一天要练习一次,平均三个月左右的练习,就能掌握形象控制法的全过程。重要的就是坚持每天练习。

    (-)练习的基本要领

    首先,要使精神放松。

    按照上述注意事项,基本姿势正确以后,把两臂和两脚尽量地向前伸出,同时用尽全身的力量,使得手脚颤动。当手脚充分的伸出以后,突然地停止用力,在这一瞬间,你马上可以感到你手脚的肌肉全部放松下来,你要抓住这种放松的感觉并保持下去。

    把上述的练习再重复一次,可闭上眼做。然后马上进入腹式呼吸,微微张开嘴,把小腹的空气慢慢地吐出来,慢慢收缩小腹,把空气吐干净以后,停止呼吸一两秒钟。接着一面使小腹慢慢地鼓起,一面用鼻子静静吸人空气,吸到不能再吸为止,再停止呼吸一两秒钟。

    按照腹式呼吸法重复3-5次。之后就进入到普通的舒适地呼吸方式。然后在头脑中浮现出轻松愉快的形象。诸如:我像洗过澡那样全身都舒适轻松,我像听妈妈讲故事时那样愉快无比等等的形象。

    一面浮现形象,一面心中默念2-3次:心里非常安静。由于默念的促进作用,心里确实变得安静了。逐渐地整个身心都达到松弛状态,感到轻松愉快。

    放松的方法还有从身体局部放松到整体放松,以及6种加深练习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上述基本练习就行了。

    第二步,在头脑中浮现出过去的良好形象。

    这一步练习在头脑中要浮现出两种形象:

    一是对于被记忆对象过去的良好形象。所谓被记忆对象是指练习者的练习记忆的目标,如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名次等,售货员要把商品名称、价格记住;电话接线员要把有关电话号码都记住等等。提高学习成绩的良好形象如:我的数学有一次考了100分,位于全班第一名;我的一篇作文特别好,受到老师特别表扬等等。
  二是对于记忆本身过去的良好形象。所谓记忆本身是指练习者记忆力的良好形象如:考外语前,我一天晚上能记住300个英文单词。我的把某一件事记得很清楚,虽然事隔多年。

    当过去良好的形象记忆再现时,你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一定能记住”的自信心,也使你对记忆的对象产生兴趣。同时也会促使你想办法寻找一些有效的记忆策略和方法,比如我们在教材中已经讲过的:理解后记忆效果好;按照遗忘规律采用有效复习对策效果好;阅读与回忆相结合记忆效果好等等。

    总之,第二步练习,你要掌握提高记忆力的三个要点。

    (1).使你自信“一定能够记住”;

    (2).使你对记忆对象产生兴趣;

    (3).使你发现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记忆策略和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1.如果你把眼睛闭上一分钟左右,就能出现轻松舒适的感觉,才能开始进入第二步的练习。

    2.在学习生活中,有关被记忆对象和记忆力本身的良好形象过去曾有许多,要把印象较深的回忆出来,并逐条记在卡片上,供选择使用。

    3.在逐条写下的良好形象中,尽量选择三个或四个最近“发生的事物,印象更为深刻。这样选择出来的良好形象,每天要在头脑中浮现5分钟左右。

    第三步,在头脑中浮现出对未来的良好形象。

    就是说你要在头脑中描绘出这样的形象:“记忆力的提高,是为了你的将来开辟一个美好的前途。”

    例如对学生来说,可以有以下形象:

    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大大提高,成为成绩优秀的学生。

    我将考上一个理想的高级中学,当一名优秀学生。

    我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当一名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我将考上研究生或出国研究生、博士生,啊!多有意思呀!

    我将做一名出色的工程师……,我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将得到社会承认,受社会尊重。

    这里所谈的未来形象与准备阶段的明确目的有相同的意义。
   总之,在第三步,你要掌握提高记忆力的三个要点:

    (1)你产生强烈的动机,

    (2).使你与愉快的事情相联系;

    (3).能够给脑细胞以刺激。

    具体操作方法:

    1.这一步就是要明确你提高记忆力对将来会起什么作用,并使它在头脑里深深地扎下根。这一步应在头脑中浮现出过去的良好形象之后再进行。每次可在头脑浮现5分钟左右。

    2.要把自己能够想出来的目标和作用,逐条地写下来,或制定一个“我将来的计划”,用卡片或用图表列出,将记忆力的提高与开创个人美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效果就会更好。

    3.个人的将来目标要尽量具有形象特点,并在练习中经常出现在头脑中,起激励个人的作用,

    4.如有可能你不访实地考察,如到理想的中学或大学去参观访问,找有关的职业人员谈该职业的特点和要求等,建立更深刻的未来形象。

    第四步,浮现出整体的形象。

    这一步要求你要对被记忆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作一个整体形象的浮现。如我们学一节语文课或学一节地理课,我们就要对课文的各部分结构一一形成形象,然后形成一个整体形象浮现在头脑中。

    这一步能够使你了解各部分掌握的情况,对于没有浮现出来的部分就是没有掌握的部分,应对照课文重新理解认识,直到形成完整的形象为止。

    这一步要求你用形象去掌握记忆对象,而不是依赖语言。用浮现整体形象的方法可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印象更深刻,记忆效果好。

    研究表明:用形象方法比单纯用语言进行记忆容易得多,记忆的效果好,以后回忆出记忆事物的形象时,也会轻松得多,所以,对于自己所要记忆的事物,要努力在头脑中浮现它的整体形象,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做浮现整体形象这一步时,你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提高记忆力的要点:

    1.细致地观察记忆对象;

    2.充分理解记忆对象的内容;
 3.用形象掌握记忆的对象;

    4.边预想结果边记忆。

    (三)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1.做完准备阶段后,大约要用三个月时间做完前三步,当然有人可能快些,视实际效果而定。然后认真地做第四步。前几步掌握后,你还要每天练一次,作为脑体操来练习。这样对于记忆对象再采用浮现整体形象来记忆,记忆效果会大大提高。

    2.形象往制法的练习不受年龄、职业的限制。

    3.在做上述各步时,将提高记忆力和集中注意力结合起来。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是不可能提高的,所以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4.每个练习者都要联系个人的特点,找出个人的良好形象和未来的计划美景,否则是难以产生效果的。

    兴趣记忆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通常记忆得又快又牢。有了兴趣的引导,学记活动才能更加灵活更加有趣。所以,要先将兴趣唤醒,然后再去记忆,寓学于乐,使你的学记效果凸显,更愉快、更轻松、更省力。

    从古以来,凡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有所创获的人,莫不有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或者为了解决人生的疑难,或者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或者为了挽救当时社会的危机,从而致力于理论问题的探讨。可以说,名人都倾注了全部热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有效增强了对感兴趣事物的记忆。

    观察表明,孩子们在学习时,对感兴趣的内容学得快且好,甚至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批判扬弃,有的还在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怎样唤醒我们常常忽略的“兴趣”?以下的几种方法将为你提供答案:

    1、将需记信息挂靠在事业上

    为什么志趣比有趣和乐趣能更好地转化为记忆的动力呢?因为有趣常常“稍纵即逝,一笑了之”;乐趣又总有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靠客观事物的趣味性诱发出来;而志趣则是兴趣的最高级形态,带有持久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常常能使人如痴如醉、废寝忘食,鼓舞人们持之以恒地攀登成功的阶梯。
   2、让无意义的记忆对象有趣起来

    对于那些没有多大兴趣的记忆事物,我们应该尽量使其趣味化。让记忆对象有趣起来的最佳手段莫过于加大思维力度的巧妙联想与有创见想象。

    形像有趣的故事通常能让人们引发兴趣,不仅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记忆效果,说不定还能成为特定场合的“润滑剂”。

    3、寓记不住的信息于感兴趣的重大事件中

    结合着感兴趣的重大事件,原本很生疏的词语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人的记忆中也能保持长久。

    4、将难听的知识信息寓于听起来舒服的音乐中

    据研究,音乐播放的声波能够改变人的脑波运动。一旦人体的自我律动与乐曲合拍产生共鸣时,就能激活大脑贮存的多种信息。在这种舒畅和谐的美感中,人的记忆会得到深化和超越。美好的旋律,人的大脑最容易吸收。音乐对帮助记忆有奇特功效。音韵是记忆的阶梯与捷径。

    5、果断地减停冲击记忆的不良兴趣与嗜好

    经验告诉人们,纵欲、玩乐无度、吸毒、酗酒……都有冲击记忆的作用,磨灭了记忆需记信息的兴趣,不利于人们唤起兴趣去记忆,应该果断地减停。

    口诀记忆法

    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诀记忆法。这种方法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把记忆材料分成组块来记忆,加大信息浓度,增强趣味性,不但可减轻大脑负担,而且记得牢,避免遗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以“组块”为单位的,每一个组块内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对的。一个字母可以看作一个组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也可以看作一个组块,一个句子也可以作为一个组块。组块内部的信息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结的,如果善于把记忆材料分成适当的组块,就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口诀记忆法就是符合组块规律的一种记忆方法。

    口诀大都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例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歌,在民间世代相传,且有强大的生命力: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来六、二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两天。

    除了二十四节气歌之外,九九乘法、珠算拨算、“化学元素表”等都是运用口诀记忆法的实例。

    编口诀有许多种方法。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顺口溜,用的是罗列法: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句号)

    中间要停顿,小圆点带尖(,逗号)

    并列词句间,点个瓜子点(、顿号)

    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号(;分号)

    疑惑与发问,耳朵坠耳环(?问号)

    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感叹号)

    文中要解释,两头各半弦(()括号)

    转折或注解,直线写后边(――破折号)

    意思说不完,点点紧相连(……省略号)

    编口诀还有一种利用形象的方法,易于引起联想帮助回忆。

    例如汉语拼音字母可以这样形象的记忆:

    “t”像个伞把,

    “h”像张椅子,

    “k”像有树一棵,

    “n、m”样子像门,

    “f””的发音是“夫夫夫”,

    “l”的发音是“了了了”。

    于是可以编成口诀: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我们用挖掘特征的办法编成口诀特别便于记忆,容易分辨。比如,己、已、巳几个字容易混,可以编成这样的口诀:堵巳不堵己(自己的己),半者和念已(已经的已)。

    买、卖这两个字很多小学生容易弄混,可以运用联想法编成口诀:少了就买,多了就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缺少了什么东西才买,“买”字恰恰比“卖”字少了几个笔划,因此可以联系起来记。

    我们还可以用前后对比的方法编口诀。比方(X+Y)2=X2+2XY+Y2这个代数公式。我们就可以编成这样一个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两倍在中央,二项符号看前面,它们两个都一样。
多种方法综合起来编口诀也很方便,比如综合罗列法、特征法、直观形象法很快就可以把“熟”字编成这样的口诀: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子字来报信,九个一起忙,下点一把火,烧热一锅汤。这些不同的编口诀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加以运用。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口诀很不容易编,记忆的对象又并不常用或都很简单,用其它方法记忆很方便,那就用别的方法。否则为了编口诀就花去很多时间,岂不有些得不偿失了?

    训练一:

    物理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对比联想,编成一些口诀便于记忆。

    例如,静电场中有关电场强度、电场力、电力线以及电场力作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势大小与电力线的关系,可归纳成这样的口诀:

    电场力的方向,

    正电荷与场强同向,

    负电荷与场强反向;

    电场力作正功,

    电势能减少,

    电场力作负功,

    电势能增加;

    电力线方向永远是电势降落方向。

    物理天平进行称量之前,指针应指在刻度中央。若指针偏在标尺左侧,将横杆左端螺丝向左调,或将横杆右端螺丝向左调,均能使指针回到标尺中央。当指针向右偏时,横杆螺丝(不论左端或右端的螺丝)应向右调,横杆螺丝调节方向可概括为:

    左偏左调,右偏右调。

    托盘天平的指针在横杆上方,故横杆螺丝的调节方向跟物理天平相反。只要熟记物理天平的口诀,联想记忆托盘天平螺丝要反调,就不会混淆了。

    训练二:

    一些简短的生物知识可以编成歌诀来记忆。例如有人曾在生物教学研究中把哺乳动物各纲的特征编成下列歌诀:

    单孔目——

    生殖粪尿,

    身后单孔,

    卵生哺乳,

    原始一种。

    有袋目——

    母兽育儿袋,

    没有真胎虐。

    幼兽是胎生,

    发育不完全。

    翼手目——
 会飞不是鸟,

    齿尖又细小。

    肢尾膜相连,

    蝙蝠听力好。

    鲸类——

    叫鲸非鱼,

    哺乳胎生。

    前肢鳍状,

    无毛水中。

    食肉类——

    尖齿锐利,

    裂齿强大。

    爪尖肉食,

    大脑发达。

    偶蹄目——

    偶蹄草食,

    两趾发达。

    细观牛羊,

    代表是牠。

    奇蹄目——

    马驴单蹄,

    余趾退化。

    四肢强健,

    无角力大。

    灵长目——

    两眼前方脑发达,

    指端生有扁指甲。

    拇指能与四指对,

    手足握物本事大。

    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用比较的方法帮助记忆词语。比较记忆法记忆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同义词比较法。找出与要记词语相同或相近的词,从而掌握词义。例如“天国”一词的同义词有“天堂、上天、上界、上清、西天”等。再例如:按图索骥——顺藤摸瓜,肝胆相照——志同道合等。

    2.反义词记忆法。找出与要记词语的反义词,在两相比较中理解词义。例如:大方——腼腆,诞生——逝世,俯视——仰望,单枪匹马——群策群力,屈指可数——不胜枚举等。

    改错法

    有些词语容易读错或写错,通过改错,引以为戒,增强记忆。例如:刚愎自用,愎应该读bì;狙击,狙应该读jū;歼灭,歼应该读jiān;玷污,玷应该读作diàn。再如:急燥应写作急躁,变本加厉应写作变本加厉,手屈一指应写作首屈一指等。

    奇特联想法

    奇特联想法就是从要记词语出发,进行奇特联想,进而理解和记忆词语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记忆一连串词语效果更好。例如要记下面30个词语:

    正义腐朽意识文明人道平等自由经济规章痛苦寒冷科学政策书法习惯道理观念奋斗人品权势迷信天才启迪宽广典故粗壮喜悦音符平坦希望这些词语互不联系,要记忆难度很大。如果对此进行联想,用语言串联起来,效果就好了。这30个词语可串连如下:
我要用正义之火去烧毁那些腐朽的意识,烧出一个文明的世界。在那里,人人讲人道、平等和自由,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一种规章,没有痛苦和寒冷;人人讲科学,懂政策;书法已经成为习惯,道理已经成为观念,奋斗是每个人的人品,对权威不再迷信,从天才那里受到启迪。宽广的道路留下典故的痕迹,粗壮的车辙印着喜悦的音符,前途是平坦的,充满了希望。

    定位联想法

    定位联想法就是要记忆的词语进行定位联想,想象出有趣的句子,进而理解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抽象:他用鞭子偷偷地抽大象。

    歌谣记忆法

    歌谣记忆法就是要记忆的词语编成歌谣,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例如要记忆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台湾这30个词语,可以编成如下的歌谣: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协同记忆法

    协同记忆法。在记忆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协同识记,称之为协同记忆法。

    人类是通过各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识记材料主要靠视觉——眼睛看,其次是听觉。根据国外科学家的实验和研究,各种感觉吸收知识的比率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健全的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五种感官器官吸收知识的比率如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从记忆的效率看,单靠听觉获得的知识,3小时能记住60%,3天后只记住15%;只靠视觉获得的知识,3小时后能记住70%,3天后记住40%;视觉、听觉并用获得的知识,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仍可记住75%。这说明从总体上看,多种感官并用记忆的效用好,这是由于多种感官同时接受知识,就可使同一内容的大脑皮层上建立许多通路,留下多种痕迹,即使某一痕迹淡薄了,还有其他痕迹在,可以使记忆重现。此外,因为多种感官以多维度、多层次的方式感知识记材料,立体地反映一个对象,信息就会通过不同的感觉神经通路传入大脑,起着不同角度的复述、强化作用,从而使印象加深。
朱熹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有经验的教师都是运用协同记忆法调动学生记忆积极性的好手。他们讲课时,总是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音、恰当的动作、丰富的表情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有时还加上实物、挂图、模型、实验和幻灯等直观手段,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学习外语时,为了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来提高记忆效果,要特别强调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做可使注意力集中,多渠道输入,使外语的单词、课文能很快被记住。那种学外语既不出声朗读,又不动手写的学生,记忆效果是决不会好的。

    出声朗读有助于记忆。这是由于读出声来能使精力集中,同时由于自己发出声音和听自己的声音这两种活动同时进行,两种器官协同作战,所以,对大脑的刺激效果就能增强。例如,因发掘特洛伊遗址而闻名的H?修利曼,以语言学的天才而被人们熟知。他从学习希腊语开始,到精通几国语言,其学习方法就是朗读。而且常常读到深夜。据说,他曾因此而被人从公寓赶出多次。他仅用3~6个月就能完全记住、精通一门外语。又如,我们在用字典查阅英语单词时,如果嘴里一面念一面翻书的话,就能很快查到;如果不出声,相类似的词就在旁边,很容易弄错。当你一页一页地翻阅查找时,突然一个使你注目的单词跳入眼帘,你会先看这个词,结果,把自己本来想查的词也忘了。如果总是念叨着要查找的单词,就能直接去查找。读出声来随时都能判断自已查单词是否正确。

    比喻记忆法

    比喻记忆法就是运用修辞中的比喻方法,使其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人们写文章、说话总爱打比方,因为生动贴切的比喻不但使语言和内容显得新鲜有趣,而且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思索,并且容易加深记忆。
比喻与记忆密切相关,那些新颖贴切的比喻容易纳入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常常使被描述的材料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变未知为已知

    例如孟繁兴在《地震与地震考古》中讲到地球内部结构时曾以“鸡蛋”作比喻:

    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整个地球类似一枚鸡蛋,地壳好比是鸡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蛋黄。这样,把那些尚未了解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人们便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喻能把许多人未能体验过的特有的自然现象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同时也深化了记忆。

    (二)变平淡为生动

    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一段情节:

    武松见那大虫,便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中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打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打做两段,只拿得一半在手。

    有些事物如果平铺直述,大家会觉得平淡无味,而恰当的运用比喻,往往会使平淡的事物生动起来,使人们兴奋和激动。

    (三)变抽象为具体

    例如中国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有些事物是抽象的,一经巧妙的比喻就会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记住了。我们知道春风的形象并不鲜明,可是把它比做剪刀就具体形象了。使人马上省悟到柳树碧、柳枝绿、柳叶细,都是春风的行为,于是,这首诗便记住了。

    运用比喻记忆法,实际上增加了一条联想的线索,他能够帮助我们拉开记忆的大门。

    快速记忆法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在剧院或是电视节目当中,都曾看到过快速记忆的精彩表演。我们总会为之情不自禁地喊着“太妙了!”“棒极了!”等话语,确实我们会为他们的超群记忆所折服。这种快速记忆的表演的大概过程是这样的:
在表演大厅的中央放着一块大黑板,其中一个观众在黑板上写下1~30三十个数字。然后,工作人员将表演大师的眼睛蒙上,接着让观众随便说一件东西的名称,可以是人名、地名、树名……表演者一边作手势,一边将这些名称全总当场记下。

    这时,如果有一位观众说“4——课本”,工作人员就在黑板上的4下面写上“课本”两字。如观众说“9——林肯”,工作人员就在黑板上的9下面写上“林肯”。如此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表演者一直在做一些记忆的动作或其它表示。

    当30个数字全部写完后,让观众自己选数字,表演者可以顺便说出这个数字与什么名称相联系。结果却是出奇地一致。

    类似的表演还很多种,如记忆几百,甚至几千位数字,几秒钟之内可以记住掺乱了的一副扑克牌的顺序。

    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与记忆方法,现在就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

    ——表像记忆

    表像记忆是这种记忆的开始。例如当我们要记忆“计算机”的时候,只去记忆“计算机”这两个字是不可取的,必须要求自己在脑海里浮现出它的原形,这也可以称之为浮想物象。那一个表像记忆的诀窍就是夸张物象的方法,如果要记忆一朵花,你不可以去记忆它只是一朵花,而要想象成一片花圃。

    ——身体记忆

    一提起记忆,我们自然会想到记忆多少的词语或数字,却不曾记起有身体记忆这一说。确实,它听起来很奇妙。其实很简单。

    当我们记忆丧失时,我们依然能与普通人一样做各种动作,或许你有十几年没有打高尔夫球了,但你的身体还能够“记忆”那些关键的动作,即使长期不使用它们还是不能把它忘却。

    如果你把一些记忆内容揉合于身体的各处动作或部位,会使你的记忆显得非常神奇!围棋或国际象棋的局面即使再复杂,那些看一眼就可以反把它记住的职业棋手,以及可以把很长台词能够背下来的演员,都是在不知不觉地应用这种方法。
 ——不合逻辑、荒诞不经的联想

    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我们无法把它很牢固地记住,反而那些新奇的、离谱的,或是低级而丑陋的东西,我们却能记得出奇地准确。这就足以说明了这种荒诞不经联想记忆的功效所在。

    例如,你可以把“汽车”与“木材”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联想到一块儿——一辆满载着木材的汽车在飞跑。这就容易使记忆停留在表面上。当把它改为一个装着汽车轮胎的木材在飞跑,这样的联想不合乎逻辑,所以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

    再以“飞机”与“木箱”为例,如果你设想木箱中装有飞机,则不如设想为让飞机从木箱中飞出来。

    现在你可以尝试记忆其它的东西,你会发现这种生动的、荒诞的记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

    这就是快速记忆的三条秘诀,相信你同样可以练就这样一身“记忆功夫”,说起来是很简单,不过,它们也确实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难道不是吗?

    睡眠记忆法

    在睡眠中播放录音,或者在学习之后马上睡眠来巩固所记忆的方法,叫做睡眠记忆法。科学研究证明,人在睡眠时,大脑仍具有学习和记忆的功能。人们在很久以前就探索睡眠状态下大脑的记忆问题。1922年美国的潘沙柯拉海军学校就使用过睡眠教学法。一位无线电通信老师在海军睡眠中,把密码通过耳机传导给他们,结果表明:海军军官们都轻松地接受了这些信息。

    法国有个女演员,曾试着在自己睡眠的状态下,播放录音,结果,她在三个星期内便掌握了意大利语。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把40名大学生平均分为两组,让第一组安稳睡觉,而在第二组睡眠时,用唱片向他们播放15个英语单词,一夜播放了3次。第二天上课时,发现第二组学生学习这些这些单词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比第一组学生强得多。

    为什么在睡眠中听录音能够帮助记忆?原来,在睡眠时,大脑没有完全休息,有些神经细胞还在工作,它们对外界的声音信息还有接受能力,所以,在睡眠中还可以学习。
不过,这种方法不宜长期使用。有人试验过,每天在睡梦中听录音,连续时间超过两个月,身体就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心情会经常不愉快,白天记忆力会下降等等。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小心使用。

    科学家在研究人的睡眠时发现,人们在学习之后马上睡觉也能促进记忆.美国心理学家詹金斯和达连巴科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让两位被试者同时识记10个无意义的音节,识记一个马上睡觉,另一个则不许睡觉,结果,睡眠的那个记忆很少下降,而没睡的那个记忆则迅速消退下来.由此可见,睡眠能够使遗忘的速度显著减慢。

    睡眠能保持记忆,防止遗忘,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睡眠中,大脑会对刚接收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存储。同时睡眠期间进入大脑的外界刺激显著减少,我们应该抓紧睡前的宝贵时间,学习和记忆那些比较重要的材料。不过,既不应睡得太晚,更不能把书本当作催眠曲有些学生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通宵不眠,更是得不偿失。

    联想记忆法

    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联想,就是当人脑接受某一刺激时,浮现出与该刺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罗莱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

    联想记忆法分为以下三种具体方法:

    一、接近联想法

    两种以上的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同时或接近,这样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种便会接着回忆起另一种,由此再想起其他。记忆的材料整理成一定顺序就容易记得多了。

    例如,有的人有时候一下子记不起一个很熟的外语单词,明明是经常温习的,连这个字在教科书上什么位置都能回忆起来,可一下子就想不起来了。那他就可以从这个字在书上什么地方想起,想想它前面是个什么词,后面跟了一个什么词,这样反复地联想,往往能回忆起这个单词来。
 这个词和前后词的关系是位置接近,这种联想就叫空间上的联想。还有一种时间上的联想。例如一个人在一本辞典上看到对某个词的很有意思的说明和解释,告诉了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也很感兴趣,问他是在哪本辞典上查到的,要亲自查看一下全文。可惜他已经记不确切是查哪本辞典了。怎么办呢?

    于是这个人就回忆当时查辞典的情形。首先想起是前天晚上查到的,记得那天晚上他还为这事高兴了好一会。再仔细一想,噢!有了。这个词是在《辞海》上看到的。因为自己前天晚上只查过《辞海》,其他那些辞典前天上午就都归还图书馆了。这样,通过时间上的联想,准确地回忆起自己查的是《辞海》,不是其他的辞典。

    二、相似联想法

    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相连结起来,记忆效果就好。

    在外语单词里,有发音相似的,有意义相似的,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联想法来帮助记忆。

    中国北京有两所学校在小学低年级试验一种集中识字的方法,可使学生在两年内认字两千五百个,完全可以独立阅读一般的书籍报纸。这种识字法就是运用类似联想记忆法的道理,把字形、字音相近,能互相引起联想的字编成一组一组的,像将“扬、肠、场、畅、汤”放在一起记,将“情、清、请、晴、睛”放在一起记。每组汉字的右边都是相同的,每组字的汉语拼音也有共性,前一组的汉语拼音后面都是“ang”,后一组的汉语拼音后都是“qing”,这样就可以学得快、记得住。

    三、对比联想法

    当看到、听到或回忆起某一事物时,往往会想起和它相对的事物。对各种知识进行比较,抓住其特性,可以帮助记忆。这就是对比联想法!

    许多诗集、对联大多按对仗的规律写出来的。如:在中国杭州的岳飞庙这样写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和“无”是相反的,埋下烈士忠骨和铸就奸臣是相对比的。相传,这里埋着中华民族的英雄岳飞的尸骨,后人由于痛恨奸臣秦桧以阴谋害死了他,便用铁铸了秦桧夫妇的跪像放在墓前。只要记住这副对联的上句,下句也就不难凭对比联想回忆起来了。
我们背中国古人写的律诗,往往感到中间两联好背颂,原因就是律诗的常规是中间两联对仗。对仗常用这种对比,例如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又如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诗的中间两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对比之处很多,由前一句可以很自然地联想起后一句。

    联想记忆可以使我们的智能更活跃,也会让我们的脑海中产生创新意识,有很多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为了提高自己的智能,或者为了开发自己工作中的项目,就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人类自古以来都在试图开发自己的记忆力,并且总结了诸多有效的记忆方法,限于篇幅,不能一一描述。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加强学习,来提高记忆力,丰富自己的“智力仓库”。

    人工记忆法

    人工记忆法不失为有效的记忆方法。它是有意识地创造一套模式去记忆某特定的事物。人工记忆法古而有之,特别是在闻名发达的古中国。比方说,中国古代的私塾,为了巧妙地教孩子认字,便把百姓氏编为谐音,叫做《百家姓》,其中便用了人工记忆法。且先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顺序排列的原因。据说赵为国姓,故排在首位:钱氏奉正塑,故排次位:正妃属孙:李乃为南唐李氏;而周吴郑王皆为武肃以下嫔妃。千家诗靠韵律排列,故便于上口背诵。而这种韵律组合,便是其中一种模式。

    近代的人工记忆方法上创举的典型代表,首推摩斯的密码。它懂得横组合的机械讯号,依靠这样的人工联想记忆代表的字母。其现实在各门科学用到人工记忆的例子也非常多。比方说许多物理代号与数学代号,不仅在于让运算过程及意义更加简洁,而且同时也是一种人工记忆方法。例如圆周率3.1415用π来代替,使运算更加方便。又如在学习和研究中用到的电路符号、原件符号、矩阵符号、十二宫符号及天文上的九大行星符号等。

 如果告诉你有记住上千万个电话号码的人,你也许会感到惊奇,若告诉你有记忆十万字的《红楼梦》的人,你该大吃一惊了。这从一个方面说明,背文章比背数字更容易。你看《孔雀东南飞》有近两千字,若叫你记下来的话,不用花多大的精力。但若叫你记下近二千个三位数资料,你就会叫苦不迭了。而相比之下,背诗及押韵的文章,较容易些。我们对较长的押韵的文章,常常记得很牢,可以脱口而出。至于古代的律诗及绝句,更是记二、三遍便可以背出来。因此,现代的广告词多用带音的词落脚,或使用平仄声配合得很好的记。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中的“远”与“传”便表现了上述所说。诸如此类的广告、标语甚多,如“流汗比流血好”“一个孩子不嫌少,两个孩子恰恰好。”

    我们借助人工记忆的方法进行联想,可以巧妙而且牢固地记住许多东西。我们也说过,用有一定含义的句子,比起一个个的词容易些。比方说历史上的五代“梁、唐、晋、汉、周,用一句话“凉塘近看舟”来说就好记多了。又如十国“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南唐、闽、南平、吴越、吴、楚”,用形象的一句话“前缩后缩,南看北看,南塘向蓝萍,吾越吾楚”就好记且印象深刻了。又如战国七雄的“齐、楚、韩、燕、赵、魏、秦”可记为“凄楚寒烟照危秦。”

    记忆数位时,把它转化为形象的一句话或组词,就会产生深刻的记忆效果。如记住“香港回归中国要久久聚聚矣”即记住了香港回归中国的具体年代及日期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因为“要久久聚聚矣”即是“一九九七七一”。

    而另一个方面,有些定理等就要利用公式或圆形等比较学术性的东西来联想。比方开普勒定律的第一定律说,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就在其中一个焦点上。你就可以想象一个阿拉伯一字下面一个椭圆,并想象出哪个是直径、半径,哪个是焦点,哪个是中心点。第二个定律说行星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椭圆扇形面积相等。你就可以想象用阴影表示出来相同间内扫过的两块面积相等的扇形。当然,除了用各种方法记住公式或定理外,其推理论证过程也是有必要了解的,若能这样,你就会记得更加牢固,用得更灵活了。
另外,在记忆定义定理或公式时,有一种叫提要方法也是很有用的。他简明易记,且能够具体概括了该定义或公式的大意,使人易于重视联想。比方说,上面是所说的开普勒的三大定律可分别称为椭圆运动定律、面积速度定律及半径周期定律。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用人工记忆来进行记忆的话,也是很方便有效的。像开车外出时一定要带驾照这件事,你不妨把开汽车油门的钥匙认为是驾照,一看到钥匙或用它开车的时候便联想起驾照。当然,车没有油门钥匙开不动,于是你每次驱车外出也就不会忘记驾照了。联想可谓记忆的基础,联想产生作用于记忆的今本远离,是把要记忆的新事物与大脑中已储存的东西挂钩起来,于是新的事物就很容易在必要的时候发现出来。要是想要发现出来的东西与其他的印象都挂不上,那么就容易忘记了。这就好像一根点燃的火把与一根火柴一样,你的手把再亮,若不与火接触,也是点不然火柴的。若有一点火星,只要一与火接触,火柴就会燃烧。联想就是这样,即是你很久没有想起来某件事,一旦触发起来,记忆便会涌上你的心头。若你从家中出发,到街上后才忘记了要买什么。这时,你便可想一下,自己家中急需什么:自己出来时,妻子怎么叮嘱;要买东西前发生了什么事?这样一回想,你很可能就会在恍然间记起了。

    提炼记忆法

    一个人如果想将所有学过的东西都记在脑中,无疑是一种很愚蠢的企图,将记忆力虚耗在不必记忆的事物之上,无异于慢性自杀。记忆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依需择精而记“少爱多弃”。

    依需择精而记,既有对少而精信息的记忆,又有对更多信息的遗忘。为了完满地做到这一点,就需在记忆之前加大对收到信息的思维力度,进行预先筛选提炼。

    人的大脑应该把接收到的无关紧要的大多信息反弹出去,只把必须记忆的、最本质的、最有实用价值的少而精的信息留宿在存贮着能够建立起联系的信息们的“房间”里。
艾宾浩斯在实验中发现:学习一组七个音节无意义的字需要三分钟才能记住;但当增加这组字的音节到十六个时,需要三小时十六分钟才能记住——音节的增加量仅仅一倍多,但所花费的记忆时间却猛增至六十倍以上;若将音节再扩至三十六个时,竟然需要十三小时十二分钟才能记住——音节仅增加五倍多,但所花费的记忆时间却猛增至二百六十倍还多。

    因此,对记忆也得进行组织,就像对衣柜里的衣服也得进行分类排序、整齐挂放,各有各的位置一样。如果不对记忆进行组织,就如同有的人将春、夏、秋、冬的需穿衣服和用品混搅在一起一样乱作一团,用时既费脑又费力更费时。对于一门学科,每学习完一节、一章、一学期、一学年,都加大思维力度,整理出有思路与格局的简明整洁、系统集中且便于记忆的思路图,就是对记忆进行的一种组织。

    记忆前的最关键准备是提高大脑对信息的检索、筛选、提炼能力,恰到好处的忘掉不该你记忆的和牢记确实有用的。

    加大思维力度,是预先筛选提炼的关键。

    下面有六个预先筛选提炼的技法供学者选用,但最紧要的是在筛选提炼的过程中加大理性思维的力度,充分发挥分析、综合、分析与综合交替、比较、抽象、概括、联想、想像、推理、判断等的作用。

    1、把原型信息打乱按规律重组

    当原型信息杂乱而没(规律)可寻时,可按重新归纳的顺序去记忆。所记忆的全是原型信息,记忆的信息数量没有改变,所变的只是记忆的序次。

    有人把这种记忆方法称作分类或归类或系统记忆法。从心理学上讲,分类或归类就是依据事物的某些内在联系或某些外部特征,把杂乱无序的事物重新组合成不同层次的类别的过程。通过分类或归类,使分散的信息趋于集中,零碎的信息组成系统,杂乱的信息构成条理,从而使需记信息更加趋于系统化、条例化、概括化,这便于记忆。

    只有系统化(有条理)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系统化的暂时神经联系,识记内容也显得好记一些;而孤单单的识记材料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则是个别的、独立的、零碎的、分散的,不容易记忆,即便是记住了,也难以保持很久。
  2、将原型信息按规律分块集成

    当所需记忆的原型信息间有某种明显相关的规律时,运用此法可“时半功倍”。其要点是善于分析与综合,通过表面现象找出简化后的内部关系。哈佛大学的米勒发现一个成年人往往可以一下子记住大约七种分散的“点滴”信息的事实之后认为,记忆的诀窍在于:

    把你要记住的七样东西组成一个大的总类别,然后再把具体的信息加到类别中去。以后记住七个类别的名称,通过联想你就能记住你先前归属于这七个类别的点滴信息。

    3、将分散杂乱的原型文数信息转录为图表

    将分散杂乱的原型文数信息转录成图表后再去记忆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约瑟夫?肖博士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脑中图像的话,人类的记忆力是没什么价值的。”

    帮助记忆的笔记有很多种。我们把亦文亦图的帮助记忆的笔记称作记忆思路图,英国的布赞叫它思维连线图,德国学者称为记忆图,《学习的革命》的作者称其为脑图,日本学者叫它智能集成板块。

    记忆思路图的优点众多,最为凸显的就是集辐射(发散)思维和集中(聚敛)思维于一体,使人节时省目地在一页(最多时两页)中就把握住了内容的整体和各分体事物以及其间的有机联系,十分便于记忆,还能将印象深烙于脑中,不易遗忘,日后需用回忆时很容易连带想起挂钩其上的诸多有意义的内容。

    4、把共性从原型信息中提炼出来

    在校学习的学生,如果能预先把书本中的共性提炼出来而后记忆,是最好不过的了。但从目前的状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还做不到这一点。如果能在课后复习时,把共性从书本中抽引出来而后记忆的话,也会有利于学记效果的提高,并且能节省升学考试前的总复习时间,化紧张为轻松。

    5、从原型信息中提炼出主题/提要/纲目

    提纲好比是穿铜钱、珍珠的线,将线的两头捏住往上一提,穿在其上的众多铜钱、珍珠就被提了起来,如果铜钱、珍珠散放,一时就很难将它们全部拿起来。
编写提纲便于记忆的优点有三个:一是具有直观性,一目了然;二是具有概括性,浓缩出全部信息中的精华;三是条例化,显露了主干信息的层次及关系。目录可以把分散的片断信息系统地整理,便于记忆,提取的时候也较为系统快捷。

    6、从原型信息中筛选出关键字词

    从重要的原型信息中筛选出易于记诵的关键字词,是精于学记的人常采用的方法。只要记住了关键字词,大都能回忆起它所代表的原型信息。

    经验表明,成就大业者往往不是记忆了很多信息的人,而是从小就记忆了适合于自己的有用信息的人,这就像吃饭一样,能够全面适量的摄取必须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

    连锁记忆法

    在不看下面的内容之前,你能想象得出什么是连锁记忆法吗?

    还是先来举个例子吧!

    在美国,有位记忆研究专家哈利?洛雷因有很高超的记忆本领。有一次他拿一副扑克牌让朋友洗过后摊在他的面前。洛雷因看了30秒钟就让朋友把牌顺序拢起,让朋友任意说出某一张牌,他马上可以说出这张牌的位置。后来朋友改变了方式问:“第43张牌是什么?”他马上答道:“是方块9。”翻开一看,果然是对的。洛雷因怎么有这样高超的记忆力呢?因为他采取的是连锁记忆法。

    连锁记忆法适用于记较多的相互间没有明显联系的东西。要记多少件事物,只要在这些事物间依次作形象联想就行了。例如,要记“书——衣服——冬瓜——牙刷——肥皂”,就作如下连锁记忆:“把书打开,里面夹有衣服;衣服穿在冬瓜身上;破开冬瓜,里面是一把牙刷;牙刷的柄不是塑料,而是肥皂做的。”这串新奇形象联想在脑中重现时,犹如连环画,一幅幅画面接连不断,把我们所记的词一个个带了出来。又如,要记“红花白马啤酒点心书报裤子鞋汽车牛”9个互不关联的事物,就可作如下联想:“一个青年身上戴着大红花,骑着白马,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点心;马背上的兜子里还有书和报,他穿的是牛仔裤、旅游鞋,看到一些汽车拉着牛过去。”这样想过几遍之后很快就可以记住了。

    看了上面的例子之后,相信你已稍微的知道什么是连锁记忆法了。而在我们平时学习的内容中,有的内容形象感强,比较容易记住;有的内容形象感不强,要先选择代表形象。例如,要记东北的八大工业:钢——铁——石油——煤炭——森林——造纸——化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便可以用这么一串连锁的新奇形象来记:“炼钢炉的铁水(代表钢铁工业)流出来变成了石油(石油工业);石油流到一处凝结成煤炭(煤炭工业);煤炭上长出大树(代表森林工业);大树上长出的不是树叶,而是纸张(造纸工业);纸上画着试管(代表化学工业);试管里开出一辆汽车(汽车制造工业);汽车的轮胎是一台车床(代表机械制造业)。”用这样连锁想像,只看一次就能记下许多内容,可以说要记多少能记多少,以后复习也十分容易。

    因此,运用连锁记忆法来记忆是很方便快捷的,它惟一要求是:联想时形象越夸张、创意越新颖,效果越好。因为我们往往对不平常的事物记忆得更深、更牢。
第五章记忆在实践中的妙用

    几乎没有人会记得他所丝毫不感兴趣的事情。

    ——麦克唐纳

    强记数字记忆训练

    数字与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记忆数字则是一件十分枯燥的“苦差事”。下面所讲的方法将能解决你的烦恼:

    ——赋予数字意义

    例如我们要记的电话号码是22516181,那么可以把此号码理解为两个“22”、“51”、“61”和“81”。

    ——利用数字的谐音

    用与数字发音相类似的常用语言表示的方法。如78159(吃罢一壶酒),5018(武林一霸)等。

    ——假借数字为其他对象

    将数字假托为记忆中的对象。如日本富士山高12365英尺(12个月365天)。

    ——对数字进行分析

    把一串数字加以分析,找出具有规律的记忆方法。比如,有位六岁半的儿童,他能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记住81726354453627189一列17位的数字,而且一年之后他仍能正确地再现。
他说自己在记忆这一列数字时,才发现它们有两个规律:一是相邻的两个数字的和都是9,二是去掉末尾的9,数列正好是对称式。

    这就是用分析记忆数字的方法,既快又牢。

    ——用歌唱法记忆数字

    把数字用歌谱来表示的记忆。如有一笔款项的金额是533422,这正好是儿歌“小蜜蜂”歌曲中的简谱。

    ——发现数字的趣味性

    即把数字谐音成一句句的词,具有趣味性意思的数字便于记忆。例如电视上知名的电话号码28825252(饿爸爸饿我饿我饿)。

    ——把数字形象法

    把数字形象化而达到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人叫做形象法。如“数字歌”的象形:

    1像铅笔细长条;

    2像小鸭水上飘;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旗子随风摇;

    ——混合运用的方式

    把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应用。如既谐音又歌咏,既分析又谐音等。

    ——对数字进行运算

    即对繁杂、枯燥的识记对象,用运算的方法加以记忆。如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的年代是1578年,可进行这样的运算记忆:15=7+8。

    ——利用数字的联系

    例如这组看起来丝毫不相干的数字:235812,孤立起来看,确实很不容易记牢,但是,当你把它们分解开来时,你就会发现其中有些窍门:

    2+(1)=3,+(2)=5,+(3)=8,+(4)=12

    这样要记住这组数字就相当容易了。

    ——数字代码记忆

    数字代码记忆法是超级记忆法中最重要、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记忆方法,几乎可以记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类型问题。

    数字代码记忆法就是把阿拉伯数字及其每个组合都赋予特定的意思,然后作为与记忆对象进行联想的工具。实践中,一般有100个数字的编程就够用了。

    首先介绍前10个数字的编程。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学习1-10个数字时这样念到:1像铅笔细长条,2像野鸭水上漂,3像弹簧蹦呀跳,4像红旗飘呀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烟斗冒青烟,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球拍能打球,10像鸡蛋做蛋糕。
这是大人们利用10个阿拉伯数字的象形而给予每个数字一个特定的、有助于记忆的含义。这样一来,枯燥的数字就转化成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实物形象,能够浮现物象,读起来又押韵,孩子们就容易记住。

    那么,我们也按照这一歌谣,把10个阿拉伯数字赋予了以下特定含义,即:1=铅笔2=鸭子3=弹簧4=红旗5=秤钩6=烟斗7=镰刀8=麻花9=球拍10=鸡蛋。

    附1-100位编码,仅供参考:

    1——100代码表

    1铅笔11筷子21鳄鱼31山药41司仪51武艺61轮椅71起义81白蚁91就义

    2鸭子12婴儿22鸳鸯32善良42适量52武二62驴儿72妻儿82博爱92酒量

    3耳朵13衣衫23和尚33杀伤43失散53午餐63庐山73棋圣83爬山93九三学社

    4红旗14时事24盒子34上午44逝世54武士64螺丝74气死84博士94旧事

    5秤钩15食物25二胡35山路45失误55污物65落伍75欺侮85宝物95旧物

    6烟斗16石榴26河流36山路46思路56无聊66流露76歧路86八路96久留

    7拐杖17仪器27耳机37神奇47司机57武器67漏气77七七事变87八旗97香港回归

    8麻花18姨妈28恶霸38伤疤48死马58尾巴68篱笆78气派88爸爸98酒吧

    9球拍19药酒29鹅脚39散酒49四旧59五角69溜走79吃酒89白酒99舅舅

    10鸡蛋20按铃30森林40司令50武林60留连70麒麟80白领90酒令100满分

    扑克牌记忆训练

    小小扑克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其玩法也数不胜数。我们今天介绍的不是什么新玩法,而是一种融记忆、娱乐为一体的记忆表演方法,即记扑克牌。记什么呢?比如:

    A、别人洗完牌后交给你,你一张张的看完后,再交给他,让他随便“点”,如问第3张是什么牌,第15张是什么牌,黑桃8是第几张等你要准确报出。
   B、将一副牌不等份的分给几个人,你记完后,他们提问“方块9在谁那儿”,“红桃K在谁手里”或者某人手里有什么牌,你要准确地说出。

    C、从一副牌中随意抽出几十张,一一摆好,你记好后,把牌一一反扣在桌子上,别人提问“第几张是什么牌”等问题,你能准确的说出来。等等表演方法。

    这些,不是魔术表演可以“作假”,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记忆工夫!你的这些表演势必会给大家以惊奇。

    那么如何来记忆呢?按顺序记忆是数字编程联想法的最大优势,它不受“魔力之七”的限制,一次记忆上百项内容也不会搞乱顺序,这种记忆方法是我们记忆扑克牌的首选。但我们首先需要对每张扑克牌进行一下编程,以便于我们进行联想。

    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共有54张,梅花、黑桃、红桃、方片四组各有13张,再加上大、小王,共54张牌。如果不进行编程,还用我们原来学过的数字编程,那么1—13个数字,作为牌面和作为顺序号会复出现,尤其是将有四组1—13个数会反复出现,这势必会给我们的记忆带来混乱。如第6张是黑桃9,第九张是梅花6,第8张是方片9,第10张是黑桃6,这里面,作为顺序号码的6,9和作为牌面的6,9反复出现,在回忆时肯一会造成干扰,更何况还要区分出到底是黑桃6、9还是方片6、9亦或是梅花6、9等,所以不对54张牌重新进行编程,我们就无法准确的记住每张牌面。

    扑克牌代码编程表

    红心/红色草花/绿色方块/方形黑桃/黑色

    1红鱼绿玉方椅黑蚁

    2红鞋儿绿鳄鱼方耳环黑木耳

    3红山绿蒜方扇和尚

    4红寺绿丝瓜方丝巾黑铁丝

    5红雾绿巫房屋黑乌鸦

    6红楼绿柳方漏斗黑牛

    7红旗绿气球方汽车黑漆

    8红八哥绿芭蕉方八仙桌黑靶

    9红酒绿韭菜方臼黑秃鹫

    10红柿绿石榴方饰品黑狮子

    J红枸杞绿箭方剑黑狗
Q红蛋绿胆囊方扁担黑导弹

    K红贝壳绿稞方刻黑蝌蚪

    扑克牌记忆方法

    1.熟练掌握1—54的数字编程。

    2.熟练掌握A—K的54张牌的编程。

    3.联想能力得跟上来。

    能做到这三点,记忆扑克牌就不在话下了。大家在刚开始练习时,要循序渐进,先从10张记起,然后再20张、30张、40张直至54张牌一起记。先不图快,要图准,慢慢地再在速度上下工夫。最后做到几乎是看牌的一瞬间就完成联想。联想完后,再回忆一下,看有哪几张还记得不牢,再巩固一下,然后就可表演了。

    在进行记忆表演时,每个场合最多只表演两次,不然的话,次数一多,同样的顺序号联想的牌面也多,这样的回忆时势必会造成前后干扰,使你报错牌,影响表演效果。

    牢记细节的秘诀

    一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周围事物中,也都存在着许多细节。生活细节虽然是琐碎之事,但如果经常不在意的话,也会出现许多不如意的情况来,所以生活细节也需要记住并完成。

    要记住这些细节,最重要的是在于树立记忆的目的及观念,并采取有效的记忆方法。比方说,你上个月向朋友借了钱,当时答应在一个月后归还。于是到了约定还钱日的前一天中午,你就应该要把钱准备好,直到睡前这段时间,你要重复想一下,你明天早上赶至他家,把钱还给他,对方很满意的情景以及自己如释重负的感觉。同时再想像一下,不及时还钱对你的利害关系。若不及时还,他会责怪你不守信用,下次再借就困难了。这样想象多次之后,明天早上起来一定不会忘记。

    又比如说,你妈妈的生日是4月17日,为了不忘记她的生日为她庆祝,于是从3月份起,你就要在4月17日这天的日历上写上“Dearmatherhappybirhday”,并每天默记几句“4月17日”。同时想象一下在当天妈妈的感激高兴之情。这样一来,你非但不易忘记这件事,而且还会常常由家中的东西及家人来触发记忆,于是这件事就牢牢地记下来了。
有些家庭不易引起注意的小事,也要注意多记忆。如果突然停水了,打开水龙头后没有水,但又暂时不想关,不过在出门之前自来水还没来的话容易忘记关水龙头。这时,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面,自来水从水龙头里喷射而出,泛滥成灾,把房门把手都淹没了,开门就要从水里摸把手了。这样记忆,临出门时,一摸到把手,就会想到水龙头没关了。

    如果第二天出门应该带某件东西,那就把它放在第二天穿的衣服的口袋里,装不下的话就挂在衣服边上,这样第二天穿衣服时就会想到必须带的东西了。

    日常生活中,很多生病的人都容易忘记吃药的时间。可以把药放在钟表边上,一看时间就想起吃药;还可以把药放在饭桌上,吃完饭应该吃药:或者放在电灯开关附近,关灯睡觉前吃药等。记住亲友的地址可以用联想法。如果是本地的住址,可以记附近的明显特征,如大工厂、大商店、老树等。还可以记附近有没有其他的熟人家,先把握住大概位置。具体住址可根据其住宅情况想象。如你朋友住在第五排房第四家,可以想象你朋友要准备舞蹈考试(54)。如果是公寓,可记住号和楼层。

    词语记忆训练

    词语记忆法是以数字代码记忆法为基础。把要记忆的词语与数字代码一一对应联想进行记忆。在抽取词时,只要按照数字代码的顺序,一一联想,便能很容易地将词语背诵出来。下面用记忆浙江省的10个名胜古迹,来说明如何应用数字代码来记忆词语。

    1、西湖2、普陀山3、天台山4、乐清北雁荡山5、莫干山6、嘉兴南湖7、桐庐瑶琳仙境8、永嘉楠溪江9、天目山、10、钱塘江观潮。

    我们把1-10的数字编程与10个景点名称进行一下联想,具体如下:

    “1=铅笔”与“西湖”:我用铅笔画的西湖美景获奖了,可不久就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我很后悔没用彩笔画。

    “2=鸭子”=“普陀山”:可假想浙江有一种“神鸭”,又大又健壮,能驮人飞行,所以来这的游客普遍要感受一下被鸭子驮上山(普陀山)的感觉。
“3=弹簧”与“天台山”:想象游客们脚踩着弹簧,一下子就被弹到天台上(天台山)——一个能上天的台上。

    “4=红旗”与“乐清北雁荡山”:游客们摇着红旗欢呼,原来他们快乐的情绪是被大雁回荡在山(乐清北雁荡山)谷中的叫声所鼓舞的。

    “5=秤钩”与“莫干山”:

    “6=烟斗”与“嘉兴南湖”:有很多叨着烟斗的老人与家人兴致勃勃的在那湖(嘉兴南湖)中划艇。

    “7=镰刀”与“桐庐瑶琳仙境”:爬山时,我带着镰刀在前开路,砍着砍着,忽然看到一个铜炉,上面燃着的香烟绕林,真有些仙境(桐庐瑶琳仙境)的意味。

    “8=麻花”与“永嘉楠溪江”:我问当地的一家麻花店为什么他的麻花这么好吃,他说“我们追求质量‘永佳’(永嘉),细节难细讲(楠溪江),我很忙”。

    “9=球拍”与“天目山”:最好的球拍是用天上的木头作的,可上(天目山)哪儿去找呢?

    “10=鸡蛋”与“钱塘江观潮”:“把鸡蛋打碎掺几钱钱糖浆冲服,管潮(钱塘江观潮)湿引起感冒”,这是我在路途上听人说的。

    回忆一下能想起这10个景点吗?由“1”想到铅笔想到画的西湖美景,由“2”想到鸭子进而想到普陀山……由“10”想到鸡蛋想到钱塘江观潮,10个景点通过10个数字的编程就联想起来了。

    打造考试能手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甚至想考满分,必须要妥善地处理事情,要使事情顺利地朝好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得有赖于良好的记忆力。

    尤其到了考前总复习的最后冲刺的时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忆为数庞大的知识,这时候,记忆力的强弱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想要记得好、记得牢,就要循着科学的方法办事,一意乱闯是没什么用的。记忆力既然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它增强呢?下面就介绍几种秘诀。

    第一招几种秘诀

    1.集中精神

    你必须把精神集中在“必须记忆的事情上。”
这时,一定要完全排除“我能不能记住它们”的杂念,保持对自己的充分信心,而且要争取到家人的合作与支持,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或是等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开始读书。

    一般说来,考试前情绪都有点紧张,所以,集中精神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2.重要事项全力以赴

    对考试范围内的事项全部强记,是不得要领的做法。

    因此,你有必要把最常用到的基本知识(也就是各种的顶峰性重点)列为攻击重点,想办法征服它们。

    要想增加背记的效率,就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是必要事项,哪些是次要事项。然后,据此对必要的事项全力以赴,对无关紧要的不必要事项,则断然舍弃。

    3.抓住条理,按部就班

    对于有系统而且循序渐进的科目(例如数理学科、社会科),一定要将全盘的知识网络深刻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

    这样,即便是最细微的内容,到头来也可以循着知识网络一个一个地回忆出来(追溯法)。

    要达到这种程度,就有必要把各科的重点,制成一览表,或整理在笔记本里边。

    4.要有耐心反复一百次

    有人一听要100次,马上觉得这太麻烦了。实际上,记忆的根本在于“一而再再而三”。除此以外,再没快捷方式可行。

    任何字或单字,即使不能学习一百次,起码也要读过五、六次才能记住。

    长时间地重复记忆某件同样的事情,不如过一段时间就转做其它的事情,等隔半小时或一小时再回到原来的地方,记忆效果反而好。

    记忆其它事项的时候,如果遇到和前面已记忆过的知识有关联的,印象总会特别深刻,这样记忆起来就不会感到厌倦了。

    不管怎样,只要记忆的次数多于忘记的次数,你终归会记住某项知识的,这是相当浅显的道理。

    5.用多种感官增强

    记忆的时候最好念出声,或是动笔写,这样全身都动员起来了,效果就会好得多。

    儿童能将他不甚了解的歌词背得滚瓜烂熟,是由于经常把它放在嘴边练习的缘故,是全身总动员记忆的结果。
不管时间是如何紧迫,一定也要保持眼、耳、手、口、心的活动来记忆的习惯。

    第二招营养的食物

    1.头脑也需要营养

    身体的体力维持需要营养,同样,大脑也需要营养。对一个经常用脑的人,一定要注意脑部所需营养的补给,包括蛋白质、维生素B,能使脑得到充分休息的碳水化合物等等。

    那么,我们如果大量摄取这类营养,大脑能否完全吸收呢?答案并不完全是这样。因为营养将普遍地供给身体的各个部分,脑部得到的不见得有多少。因此,到底应摄取哪些营养素,应依情况而有所不同。

    2.健康有益的食物

    在此列举一些对脑有助益的食物,希望能大家多多摄取。

    ①维生素A:促进发育,使皮肤润滑,产生对疾病的抵抗力,并能增强视力。如蛋黄、胡萝卜、鱼、西红柿、动物肝脏等。

    ②维生素B1:能使碳水化合物转化的糖分,缺乏时会使脑和全身易感疲倦,且脑部的神经功能会发生障碍。如大豆、酵母、肉、糙米等。

    ③维生素B2、B4、B6、B12:能影响发育,根据对动物所作实验,缺乏这些营养时,脑神经功能会引起障碍。如蛋黄、菠菜、豆类、酵母、内脏等。

    ④维生素C:可协助肠胃消化蛋白质,缺乏者易患疾病,且容易疲倦,如柠檬、桔子、高丽菜、白菜、绿茶等。

    ⑤维生素E:能够抗氧化、抗衰老,减少自由基的危害。植物油、坚果、种子和麦芽都是主要来源!

    ⑥钙质:此种矿物质不仅能制造骨骼、牙齿,而且在血液中担任输送养分的功能。此外,尚与神经功能有关,缺乏时会引起神经过敏症。如蛋黄、牛奶、鱼等。

    ⑦铁质:在血液中负责输送酵素,缺乏时会引起贫血。如菠菜、蛋黄、肝脏等。

    ⑧磷:脑和神经中含有大量的磷,因此磷与脑的关系十分密切,且是制造骨骼、牙齿的要素之一。如牛奶、乳酪、肉、鱼等。

    以上这些营养都是保证头脑清晰灵活的必要条件,尤其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营养供给一定要充足。
  3.考试准备期的饮食

    要吃些什么东西才能保证学习效率不下降呢?

    ①吃零食、点心

    回家后吃的零食、点心,并不只有饼干、糕点、水果,喝些牛奶、果汁、茶之类的饮料,都对解馋、解饥能起作用,但是要记住如果家中有快餐食品则不能吃得太多。

    ②晚餐时间

    把晚餐务必和家人一起进餐,这样才能吃到营养丰盛的饭菜,是比较理想的做法。

    许多学生为了腾出更多的复习时间,自己和家人分开,挑个时间独自进餐,看起来很有效率,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原则上在拟定时间表的时候,就应该顾及到能和家人共进晚餐。

    晚餐后在安祥和乐的气氛中和家人聊天,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休息和调整方式。

    ③夜间的饮食

    如果晚餐是在下午六点左右,用功又到晚上十二点或凌晨一点,则中间必须再吃些点心填肚子。

    这时候的饮食应该简单轻淡,而且味道不能太浓,比如乳酪、牛奶、烤面包、水果等等;也应该要考虑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胃肠的消化情况,一般吃个八分饱即可。

    深夜用功,睡意难免袭来,这时最好不要一直喝咖啡或红茶。但是如果想喝茶,就喝少许奶茶;不要喝太多浓茶,这会使你感到精神一振,无法入眠。

    第三招——预防感冒

    1.凡事避免过度

    运动之后不及时把汗擦干,就会容易感冒;洗澡后马上做功课,也会如此。

    这是因为接触温暖的空气之后,突然接触寒冷,身体一下子还适应不过来的缘故。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因此在最后冲刺的几个月内,最好不要做流汗较多的运动。

    前面提到的通宵用功只限一两天还没什么问题,要是连续三天,不但读书效率大降,身体的抵抗力也会显著降低,容易染患感冒。切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不能过度。

    2.一定要漱口

    鼻、喉系统患慢性病的人,易得感冒。所以,在最后冲剌的重要关头,为了防止感冒的侵袭,所以我奉劝你们“一定要漱口”。
如果感到喉咙发痛或鼻子不舒服,就要及早去看医生,以免延误治疗。

    3.不要接近患者

    预防感冒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接近感冒患者。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扩散到空气中的病毒,是感冒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因此,家人或同学中有患感冒的,你一定要小心防范。

    另外在拥挤的公车、密闭的教室或各种公共场合,都可能有病菌在空中飘浮。因此考试之前最好不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染患感冒。

    4.感冒时的读书方法

    人算不如天算,要是万一在最后的紧要关头患了感冒,该怎么办呢?

    一旦出现不断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的初期症状,你就应该静卧休息。这些轻微症状,往往不像发烧那样引人注意,然而它是感冒来临的预兆,为了慎重起见,还是休养为宜。

    躺在床上养病,照样能够用功,你可以看背诵类科目为主(例如语文、历史、地理)。如果病情较严重,则停止看书。

    为了防止这些意外的变故,因此时间表就要拟定得较有弹性,休息一两天也无碍,这才是较为聪明的办法。

    感冒初期,若能及时吃些特效药,往往能全愈,但是某些药有帮助睡眠的作用,事前要格外小心。

    如果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略感凉爽的房间里用功,是无害的。但是若感冒了,再采用这种方法,则无益。最好还是保暖得宜,躺下来好好休息吧。

    生活中的快速记忆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快速记忆法记忆电话号码、生日、日期、重要事情等。

    (一)记电话号码

    某电影院的电话是:2850191,可记为:电影院放映电影,内容是“土拔鼠擒兜就咬”。

    沈阳电视台“沈阳早报”的热线电话为:23909139,可记为:沈视早报报道:“两香蕉拎走一香蕉”。

    某超市的电话是:2853700,可记为:超市里,土拔鼠偷走山鸡两个蛋。

    某山村的电话是:0515-3512776,可记为:山谷鱼儿去溪流,还拎壶豆腐。
(二)记生日

    某个同学的生日是:1988年7月28日。可记为:这个同学过生日,请一休和爸爸骑鞍马。

    爸爸的生日是:1964年10月16日。可记为:爸爸请一休的老师在医院摘石榴,庆祝生日。

    (三)记时间

    某地开往沈阳的火车时间分别为:7:00、10:47、18:01、19:37。可记为:骑着自行车上沈阳、路上看见医院里的司机,一只手用衣挂拎鱼,另一只手用鱼钩钓山鸡。

    (四)记课程表

    某日的课程依次为:数学、英语、语文、自然、社会、微机。

    可以用缩简连锁记忆法记忆,先提取关键字为:“数、英、文、自、社、机”,再运用谐音串联为“树鹰蚊子射击”,想象:树上有一只老鹰向一群蚊子射击。

    (五)记所购物品

    某次与家长上街准备购买以下物品:钢笔、开关、铁钉、车锁、三角板、馒头、黄瓜、牛肉。

    可以用缩简连锁记忆法记忆,先提取关键字为:“笔、开、铁、锁、三、头、黄、牛”,再串联记忆为:“笔开铁锁,三头黄牛”,想象:用笔打开铁锁,从锁里跑出三头黄牛。

    背诵课文秘诀

    大脑生理学表明,与大脑记忆密切相关的是大脑新皮层的颞叶和旧皮层的海马。从外部进入大脑的信息在颞叶被加以分类和保存,重要的信息则被送到海马,并在海马加以整理和保存,一个月左右以后再返回颞叶。如果将信息重复,就会在海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反复刺激大脑,刺激速度越快就越能够在海马里构筑起清晰坚固的记忆回路。背诵本身蕴含着神奇的力量,反复背诵可以刺激大脑中的海马,开启右脑深层记忆回路。如何进行右脑背诵训练呢?

    一.明确目的,集中精力

    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如果是一篇很简单的文字,背了几天后仍老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则是正常的,这时千万不要向这种暂时困难屈服而打退堂鼓。
 二.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

    背诵一篇短文,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熟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学习者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开始时可短一些,容易一些,然后作一定幅度的调整。

    背诵过程中,如果“卡壳”,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背诵。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语句通过熟读试背,也已朗朗上口,如果再反复朗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下来。

    复习背诵的时间用得越多,记住的效果就越佳。早晨背诵过的课文或知识,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后,应进行一次复背,并在每周六或周日再作适当的温习背诵,以后过一个月再复背一次。这样,可保证很长一段时期不会遗忘。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原文提炼成一个提纲,边看提纲,边复习背诵,这样记忆和熟练程度就会更加明显。下面是列提纲的一种形式,供大家参考。

    原文:《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20课:Onemaninaboat(独坐孤舟)。提纲:

    1.Fishing-favoritesport

    2.often-hours-anything

    3.some-unlucky

    4.Instead-fish-boots-rubbish

    5.I-less

    6.never-even-boots

    7.wholemornings-river-home-empty

    8.giveup-friends-waste

    9.don'trealize-importantthing
10.not-interested-fishing

    11.only-sitting-nothing

    三.加强默写,强化训练

    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最后,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会有助于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语文高效记忆法

    语文的能力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这种能力是需要训练才能获得的。很多学生一遇到写作文就不知道如何下手。我们建议学生要“背”,背的多了,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写了。这里我们所说的背并不是人们认为的“死背书”,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成名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能被人们接受、认为他们写得好、能给人以美感或者启示,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人们的心理,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去写作。

    在背课文的时候,心里要想:“为什么他们要这样编排?这样编排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如果是我自己,应该怎样写……”用思考的方法去背别人的东西,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也成了写作的高手,理解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背诵不一定是要背课文。学习语文是一个最基本的积累过程,课堂是学习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时候,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来完成的。

    提到背诵,许多人就觉得头疼了,因为他们很难将那些又长又难记的词语连在一起,让他们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语文学习是需要方法的。下面将介绍一些记忆方法在语文学习中是如何应用的。

    (一)机械识记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也叫无意义识记,是一种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一再死记硬背下来记忆的方法。
 其主要特征是:只单纯地依靠对学习材料的重复,不需要理解这种材料的意义,不需要或很少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不要求采取多种多样的有效识记方法。

    它的基本方法是复习,运用的手段是反复。这对掌握缺乏意义的学习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语文学习中,一般都采用机械识记的方法加以掌握:

    对汉语拼音的字母、读音;

    对文字书写的笔画、笔顺;

    对标点符号的书写形式、格式;

    对语汇中的象声词(啪、扑通、轰隆)、外来词(秀、沙发、阿司匹灵);

    对语法中的大部分虚词、句子分析的各种符号;

    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特殊的文言文固定句式;

    对文学常识中的所有姓名、杰出作家的生卒年代、重要作品的发表时间;

    对全部课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名字、重要地名、典型资料等缺少意义上联系的材料;

    对作文卷面的书写格式(正副标题排列、分段分层转行、标点符号占位、各种应用文体的特定模式)

    (二)意义识记法

    这是一种根据事物的内容联系,反复领会、理解,把握其实际意义的识记方法。

    其主要特征是必须要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需要并尽可能利用过去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采取多种多样有效的识记方法。

    如《范进中举》一文:

    范进三两步进屋里来,见屋中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等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

    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瑞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思考题:热中功名的范进听到自己中举时,竟高兴地疯了,这说明了什么?

    运用意义的识记,结合文章反复领会答案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并通过联想,把自己原已了解的“封建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毒害之深”的材料联系起来,印象便深刻多了。

    在语文学科中,大多的内容都是有意义的材料。学习或复习时,一般应采用这种有意义识记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是理解,运用的手段是领会、消化。

    (三)综合识记法

    这是一种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交替使用的学习方法。如宋诗《蚕妇》: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学习时可以先用意义识记法进行阅读,即利用自己已掌握的词语知识领会其内容大意。

    一遍读下来发觉“罗绮”这个词过去没有接触过,即可看课文注释或查工具书来获知这是一种“轻薄柔软并且有花纹的丝织品”,并用机械识记方法把这个解释多读几遍,直至记住。

    但因为这是一个名词,如果直接把它放回原句中去翻译仍然不通,所以要再用意义识记法进一步理解消化。

    意识到文言中的名词常可活用为动词,所谓“罗绮”这儿是指“穿著罗绮”。

    经过这么一番领悟,全诗的内容便一气贯通。大意是:昨天进城看到所有身穿高级丝织品的人,都不是为提供这种织物而辛勤工作的蚕农,因此诗人用来擦拭眼泪的手巾都湿了。

    总之,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虽各有各的条件和作用,但不应截然分开而应当交替使用。

    只要灵活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就能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奇特联想法

    从字形结构着眼,将生字分解,然后进行联想,以达到记忆该字的形、声、义的目的。例如对以下一些生字的记忆:

    倩人在青春时期模样最美好。

    裎呈上衣服,脱衣露体。
蛏软虫称圣是贝类。

    鲜鱼类和羊肉实时食用最好吃。

    氅敞口收毛做大衣。

    材好木头与好人才一样重要。

    明日与月都能放光芒。

    恕如同心理原谅他人。

    语文记忆测试:

    (1)仔细研究下面的东西五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写下所有你能记得的。看看你可以记得几个。

    钮扣飞机奔跑的驼鸟航天员一双布鞋天鹅展翅的飞鹰企鹅小麻雀爬行小宝宝

    解说

    这是记忆的第一个小技巧,也许人人都会。这十个东西里面,有五个是鸟类。所以,如果在研究的时候,你的脑中就自动把它们归类,也许它们就是你最容易记住的东西。而其它的零散讯息,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几乎是很难在瞬间记住的。因此只要能够稍稍运用规则来分类,就能够使记忆力更容易运作。

    (2)下面是十个不同的事物,你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它们记住吗?

    高兴两尺15理想课本

    老师铅球药品镜子右边

    解说:

    你可以编这样一段话来帮助自己记忆:我“高兴”地跳过“两尺”高,这时候突然想到:都“15”岁了,还没有找寻自己的“理想”,只好拿着“课本”去向“老师”请教,可是意外发生了:一颗“铅球”打在我的身上,老师急忙拿来了“药品”,过了一会儿,我在“镜子”前照了一下,“右边”的伤已经没有了。

    好了,等你编完了,然后闭上眼睛,在纸上写下上面的十个词,你会发现,全部都写对了,连顺序都不会错!这种记忆的好处是简单易行,而且一旦记住就很难忘记。你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意愿编写,每一个人都是编写的高手,同时他也成了记忆的高手。

    图像记忆训练

    图像记忆,顾名思义,采用图像的方法帮助记忆。与传统的声音刺激记忆相比效率要提高3-10倍。结合思维导图,快速阅读及其它方法就可以做到轻松高效记忆文章的效果。图像记忆是目前最合乎人类的大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它可以让人瞬间记忆上千个电话号码,而且可是持久达一个星期之久而不会忘。
记忆原理概说

    以两个图像来连结,并用电影画面来连结。如何记忆呢?既然前面说过,头脑是用图像来运作的。而记忆是两个东西的连接,所以,本页要讲如何记忆,以两个图像来连结。

    举例一:

    在某个电视节目中要叫人记忆下列东西:

    1.风筝

    2.铅笔

    3.汽车

    4.电饭锅

    5.蜡烛

    6.果酱

    在这六样东西,你可以记得几项呢?其实你可以六样都记得而且轻而易举。只要靠着你的想象力。

    你要想象,你放着风筝,风筝在天上飞,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筝呢?是一个白色的风筝。忽然有一枝铅笔,被丢了上去,把风筝刺了个大洞,于是风筝被掉了下来。而铅笔也掉了下来,砸到了一台汽车,挡风玻璃也全破了。后来,汽车只好放到一个大电饭锅里去,当汽车放入电饭锅时,汽车融化了,变软了。后来,你拿着一个蜡蠋,敲着电饭锅,当当当的声音,非常的大声,而蜡蠋,被涂上了果酱。

    现在回想一下。

    风筝怎么了?被铅笔刺了个大洞。

    铅笔怎么了?砸到了汽车

    汽车怎么了?被放到电饭锅煮

    电饭锅怎么了?被蜡蠋敲出声音

    蜡蠋怎么了?涂上了果酱。

    如果你再回想几次,就把这六项记了起来了。

    请注意,在这里所运用的方法,并不是编故事,也不是讲故事。而是运用想象力来形成一个电影的运镜画面。所以,必需要有颜色,有物体,有声音,并可以成功的利用想象力来骗过头脑,让头脑以为真的有发生过这件事。所以,在想风筝被铅笔刺了个大洞时,脑海中必需要有一个风筝,是方的还是圆的,是红色还是白色的风筝,而且是随着风摇来摇去,摇动的程度有多大,当风吹过时,有没有“啪啪啪”的声音。而破洞是在风筝的中间,还是在旁边。有多大?

    写在最后:在我编这个风筝的故事之后五天,我回想这个故事,以及这六样东西。从风筝→铅笔→汽车→电饭锅都很顺利。但是,电饭锅→蜡烛就费了两三秒钟,我想是因为不够夸大的原因。因为风筝→铅笔,有在脑海中“啪”的一声,而且有破洞的边缘有随着风飘动的画面出现。而汽车融化的画面也很生动。而电饭锅被蜡蠋敲出声音就不生动了。因为电饭锅没有动作,也没有变形(像风筝破了,车子融化等)。所以就记忆而言,不是一个生动的连结。
  而在回想“蜡蠋→果酱”时,也差点忘了,只记的蜡蠋好象是被一个粘粘的半流质给裹上了。当时觉的好像是蜂蜜之类的东西。后来再回想,好像这个半流质的东西是红色,所以判断这是果酱。

    结论:能够记得清楚又久的连结。是生动的连结。是动态的连结,是包括这个对象的属性(如果酱有粘粘的,红色的,甜甜的特性)。而如果忘了,还可以像“蜡蠋→果酱”一样,由属性来回想当初所记忆的事物。

    什么是好的连结

    好的连结,在回想时速度快,也不易忘记

    1.有声音的连结比没有声音好

    2.有颜色的连结比没有颜色的好

    3.有变形的连结比没有变形的好

    4.动态的比静态的好

    为何以图像来记忆

    头脑以图像来运作

    您只要知道一句话,头脑以实在的物体的形象来运作就可以了。以下只是再详谈而已。

    要谈记忆,先要知道头脑是如何运作的。

    当我提到一个东西,比如说:“马”的时候,第一个在脑海中反应出来的,应该是马的形象。然后是马的归类,属性如颜色、动物、哺乳类等属性。

    以演化论为说明。人类的大脑对于实在的物体如树,草,花,动物处理会比较直接,而处理抽像的关念,则比较慢。

    而这里所要谈的记忆,就是要用实在的物体来记忆。

    两种记忆系统

    我们至少具有两种不同的记忆型式,

    (1)空间记忆系统(patialmemorysystem),

    (2)死记学习的系统。

    以前我们学习事物,都是用死记学习的系统。我们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记忆术,便能回忆起昨晚吃晚餐的时间与地点。这里我们就是善用这个能力,来改善这记忆力。

    其实我们的记忆力是不错的。

    记忆就是一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的连结

    您只要知道,记忆就是一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之间的连结。

    当你在回忆一个英文单词,如雨伞,您就必需在提到雨伞时,脑中想起umbrella来。这就是在脑海中,雨伞和umbrella之间的连结。
当你在回忆日本的首都,一提到日本你就必需反应出东京。这就是在脑海中日本和东京的连结。

    抽象词→具体图像

    以下整篇都是谈论把抽象词语变成具体图像的方法

    为什么要把抽象词语转变成具体图像?

    之前的“记忆原理概说”你应该看过了,也知道具体图像的记忆如果利用想象电影情节来连接是轻而易举的。但是你在学习中所需要记忆的东西,并不是像电视、铅笔,这么简单就可以利用图像的原理来记忆。而是要利用「把抽象词语转变成具体图像的技巧」才能利用到图像的好处。所以,把抽象词变成具体图像的技巧,就决定了你个人能不能有效的运用图像记忆。

    如此一来,你学到了把抽象词语变成具体图像之后,你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图像记忆的好处。把所有需要记忆的资料,转换成图象来加以记忆。

    这里提供两个把抽象词语变成具体图像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联想法

    在图像记忆概说这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利用电影画面的方法来记忆。但是有些时候,要记忆的东西并不能立刻产生图像。以下为例:

    如何评估一个人:1.同情心2.生长背景3.人生满足感。以上是认识评估一个人的三个重要焦点,而这三个词是抽象词语,并无法马上的产生具体图像。而在这种情形之下,就要运用人的想象力了。

    同情心,您可以联想到某一个具有同情心的人,如证严法师。

    生长背景,您可以联想到演戏的布景,背景。

    人生满足感,您可以联想到一个饱腹的人,很满足的样子。

    然后,把证严法师、布景、饱腹的人作电影情节的连结。证严法师在布景上飞来飞去,然以布景倒了下来压在饱腹的人身上。

    如果你把这个电影运镜画面给记了下来,那么你就把同情心、生长背景、人生满足感这三个词给背下来了。

    就这样,可以把不是具体的抽象词语,换成具体的图像加以连结。

    第二个方法:谐音法
有时候,可以用谐音的方法来产生图像。

    诸如交代可以用胶带这个图像表示。

    但是我还是喜欢用第一个方法,理由是比较简单。

    圆周率记忆训练

    大家知道,圆周率(兀值)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常用的有十几位就够用了。所以有人可能会认为记那么多“兀值”没什么用。但是却有很多人以记忆“兀值”为乐,也有的人因此而入选吉尼斯世界记忆。

    实际上,记忆“兀值”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记忆的方法。大脑同人身上的肌肉一样,长久不锻炼就会发生“萎缩”,记忆力也随之下降。很多科学家到了老年,思维还很敏捷,就是因为常年动脑,经常思索、利用大脑的缘故。

    另外,从表演的角度说,如果你能记住几百位、上千位甚至更多的“兀值”,你出去表演,也会令人惊奇的。一般人觉得自己记个7、8位数的电话号码都有些费劲,你却能记住这么多数字,真是不简单,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下面,我们以记忆小数点后20位兀值为例,介绍一下如何去记忆兀值。兀值小数点后前20位数字是:14159265358979323846

    1.两个一组拆分为:14159265358979323846

    2.数字代码联想:“衣食、衣物、孤儿、流亡、上午、白酒、弃酒、善良、上班、死路”。将这些词语通过故事组合联想为:“我少年时是没有衣食衣物的孤儿,到处流亡。有天上午喝别人扔的白酒和弃酒,醉倒了,多亏了一个善良的上班人救了我,不然我就死路一条。”

    3.将故事中数字还原出来。

    英语高效记忆

    (一)背诵记忆法

    英语的记忆离不开背诵,也许有很多人会想:“光背一个个单词就够人受的了,再把教科书全背下来,那可太难了。”可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全都背诵实际上很简单,只要一直读上20遍就自然能背下来了。当然,20遍不是绝对次数,记忆力好的人或注意力集中地背诵,可能用不了20遍。在背诵中,可以一页一页地背,也可一段一段或一课一课地背,这个方法很容易掌握,只要有时间,谁都可以做到。如在学习数学累了时,可以读读英语,转换一下心情。这时要尽量读出声来,这是要用耳朵听。多利用五官,有利于记忆.而且不会发困,不会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能够集中精力。
 为了帮助英语学习,还可读些自己感兴趣的英文小说,这对考试很有利。阅读时如果碰到意思不明白的单词和句子,不要太在意,可以先放过它们,一直读下去。这是读解长篇文章的必要技术。有很多考生在升学考试时.一看到解题的长篇文章中有自己不会的单词就觉得不行了。可是,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有的部分意思看不懂,也能把握住全文的大意。要掌握这一技术,最好读些英文书,而且在读的时候最好忘掉自己是在读英文书。

    背诵记忆法可分“集中背诵记忆法”和“分散背诵记忆法”两种。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背诵记忆法并不是一种单纯死记硬背的方法。

    要使背诵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弄清材料的结构,即材料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起什么作用?各部分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其次,不仅要了解材料的表面的含意,也要懂得其内在的意义。

    接着,要能解释材料所阐述的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或说明该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最后,要能回答根据文章内容所提出的问题。

    (二)图表记忆法

    图表能够引起人们的形象思维,对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

    英语介词,特别是表示空间概念的介词是记忆的难点,然而制表就能清晰得多。

    表一针对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表二针对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的不规则变化,分别归纳成表,化难为易,加强记忆。

    表一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归纳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

    单

    数

    主格

    受格

    名词性

    形容词性

    第一人称

    I

    me

    mine

    my

    myself

    第二人称

    You

    you

    yours

    your

    yourself

    第三人称
 He

    she

    it

    him

    her

    it

    his

    hers

    its

    his

    her

    it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复

    数

    第一人称

    we

    usours

    our

    ourselves

    第二人称

    you

    you

    yours

    your

    yourselves

    第三人称

    they

    them

    theirs

    their

    themselves

    表二比较级与最高级不规则变化的归纳

    原级

    比较级

    最高级

    说明

    good

    wellbetter

    best

    好的

    好的,健康的

    bed

    illworse

    worst

    坏的

    坏的,有病的

    little

    less

    least

    少量的

    many

    muchmore

    most

    修饰可数名词

    修饰不可数名词

    oldelder

    oldereldest

    oldest年长的

    老的,旧的

    laterlater

    latterlatest

    last指时间上的迟

    指顺序上的后

    farfarther

    furtherfarthest

    furthest

    指距离上的较远

    (三)集中记忆法

    我们在学习中文时常会遇到一些字,读音很相近,容易混淆,对学中文的外国朋友来说更困难。有一位外国学生曾在中文课上问她的老师:“中文很多字读音差不多,怎么来辨别?”她举了“兴”、“新”、“欣”、“星”、“心”五个很容易混淆的字。这位老师针对这五个字的特点,用一句话来记忆这五个字——星期六我高高兴兴地穿上新衣服,心里喜孜孜地去欣赏音乐会。这位外国学生反复念了几遍后突然茅塞顿开,心领神会,很轻松地就记住了。这是集中记忆的一例。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也有类似情况。把容易混淆的字(指音、形或义某一方面)集中起来,在一句子或一段文字中出现,在有上下文的衬托下,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

    如果你想弄清alone和lonely的区别,下面的句子会对你有帮助。

    Theoldmanlivesalone,butneverfeelslonely.

    要是你对lively和lovely这两个字容易混淆的话,不妨多读几遍下面的句子。

    Theteacheralwaysdoeshisbesttomakehislessonslivelyandinterestingandthelovelyboysandgirlsarealwayslisteningtohimattendtimely.

    (四)剖析记忆法

    英语中有些单词由很多字母组合而成,让人感到难读、难记。如果我们用剖析记忆法就能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可以把这些单字分成若干个“音节”,如:

    ex—tra—or—di—na—ry

    mis—un—der—stand—ing

    mis—in—ter—pre—ta—tion

    coun—ter—de—mon—stra—tion

    因为英语中很多单字,特别是一些比较长的单字,基本上都符合读音规则。正确的发音对拼写是很有好处的。先读慢一些,读正确,也就写正确了。

    在字义理解上也是如此,例如:

    extra+ordinary→extraordinary

    超出、越出+普通的+非常的、特别的、非凡的、破例的

    mis+understanding→misuderstanding

    错+理解→误解

    counter+demonstration→counterdemonstration

    反+示威→反示威

    很多人花大力气学英文,却感到进步缓慢。原因在哪?还是方法不对!只要深入剖析英文的内在规律,你一定会找到快速、轻松的英文记忆方法。

    数学高效进阶法

    有的人可能会问“数学不就是计算吗,为什么还要记忆呢?”其实数学不但是需要记忆;相反,要想学好数学,良好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和其它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数学的记忆更多的是记数学公式。数学中有很多公式,记起来非常麻烦。

学生们在考试前总事不停地看数学公式,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考场老手”了。他们知道,如果在考试过程中遇到记不起来,或者记不准确的公式,那么这个数学题是肯定做不正确的。往往一个很小的失误就可以导致整道题算错。而这一切就是因为一个数学公式没有记清楚,发生这样的事是多么遗憾呀!

    (一)规律记忆法

    要想记住,先要理解,这是理科知识的一个基本特点,理解的过程就是抓住规律的过程,抓住了规律,以纲带目,就容易记忆了。

    例如:数学的二项式定理表达式:

    (a+b)n=Cn0an1+Cn1an-1b+Cn2an-2b2+……+Cnn-1abn-1+Cnn+bn。

    这个公式很繁琐,看上去很不容易记住,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等式右边的多项式遵循这样的递变规律:设Cnk,k从0逐项递增到n;设an-k,k从0逐项递增到n;设bk,k从0逐项递增到n,这样就可以把这个多项式改写成:Cnkan?-kbk。或者由二项式表示的递变规律,记住首尾项:CnoanCnnbn,其它就好记多了。

    (二)口诀记忆法

    口诀读起来押韵上口,记起来也比较容易,有一些数学知识可以精练成明快简要的口诀。例如,数学中的对数运算法则是:

    loga(MN)=logaM+logaN(M>0N>0)

    loga(M/N)=logaM-logaN(M>0N>0)

    logaMp=plogaM(M>0)

    分析这些运算法则的变换关系,可用一句口诀来概括出来:乘除变加减,指数提到前。

    诱导公式

    1.;;

    ;。

    2.;;;。

    3.;;;。

    4.;;;。

    5.;;;。

    6.;;;。

    7.;;;。

    8.;;;。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有这样的规律:“是任意角,在公式中把它看作锐角;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奇偶是指90°的奇数或偶数倍,变不变是指互余或同名;符号看象限是把看作锐角时原角原函数的符号。依此道理,原来需要一张大表才能表示的诱导公式,现在只用十几个字就解决了。
 数字记忆测试:

    1.51010536587825315

    先看一遍这组数字,然后出去转一圈,再回来把你刚才记住的数目写下来。

    解说:也可以用编故事的方法来记忆。

    我(5)有十个(10)指头和一(1)个头(0),头上有(365)根头发,那是(87)年(8)月(25)号,下午(3)点(15)分长出来的。

    你不妨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记忆一长串的数字和电话号码。

    2.努力记忆这个图,一分钟后看你到第几行就不能记下了。

    1

    56

    486

    4851

    84569

    759465

    8441611

    45485745

    154865823

    4856985568

    48569865586

    解说:如果你只能记忆到第五行的话,那么说明你的短期记忆的确需要训练了!

    训练的方法就是经常用这个图来记忆,时间长了,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进展的。

    教你如何记忆一本书

    记忆一本书的准备工作:

    1、了解要背的文章的文字数量,分段,估算大概的花费时间及所需的地点。

    2、计划要花费的总时间,根据总时间制定出每日所需时间。

    3、在每日的时间里规划出背书固定的时间段。

    4、按地点的估计量写出所需地点。

    记忆一本书过程注意要点:

    1.记忆过程中,要时刻告诉自己这是一件既有趣又有挑战的事情。

    2.记忆前,把所有的地点回忆一遍。

    3.句子在地点中转换成图像时,只要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词的图像与地点有联接就可以了,没必要一定要把整段句子的内容与地点联接。

    4.在转化句子时,要总观整段句子的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把它们编成一段有联系的内容,而不是单个词的逐个转换。

    5.在转换过程中,放在同一个地点里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接处的情节要有关联或有顺序可依,以防出现句子之间的顺序混乱。

    6.在书中常出现的词或句子,可以把它转换成一个固定的图像,在以后的背书过程中直接使用。
7.记忆过程中如有已经熟悉或理解的句子,可以不用太刻意转换成夸张的图像,可以按自己理解的把它转换后放进地点里,或只转换前一两个词语就可以了。

    8.联想与转换时,可以把要转换的内容与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联接,如自己喜欢的食物、电影人物等。

    9.有些可推理的句子,可以依推理的思考方式回忆起来。

    10.每记完一段话后的5分钟内,要及时的第一次复习,临睡前还要再来一次。

    11.24小时之内的复习尤其重要,可根据材料的不同来定复习的次数。

    12.24小时之后,特别在第2天的早上要复习一次昨天记忆的内容。

    13.记忆的过程当中,不要太追求一次完美化,第一次转换时,不要一定要把每个字都记住才算可以。不要在一两句话上花太多的时间,如果能转换95%的文字就可以算过关了,有遗漏的小地方,可以通过多次的复习完善它。

    14.在记忆文章的过程当中,如有一些难背的段落,不必因此停留太长时间,可以先跳过,先记后面的内容,再回来记它。

    15.在记忆的过程当中,每记一段,可以记时,从中可看到自己的进步。

    16.平时还可以通过记数字和扑克牌来训练自己的图像转换能力。

    17.背完之后,把所有的地点回忆一遍,回想内容,再对照答案,从中可以检查到有哪些图像转换得还不够好的,可以进行修改。

    18.整理好内容后,在每章或每句的内容前面按顺序安放一个数字代码。这样可以让我们任意回忆起来。

    听课五大对策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讲课方式,而作为学生面对不同讲课风格的老师如何高效快速地听课和记忆呢?下面介绍其中五种类型及五条对策:

    对策之一——事先抓住重点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或希望带动气氛,口若悬河式的讲课是老师们讲课中最常见的一种。

    这种类型的老师可以细分为两派:

    一、教科书派。内容以教科书为主,讲起来滔滔不绝的老师。
  二、笔记派。以自己的笔记内容为主。(跟教科书稍有不同),讲起课来口若悬河的老师。

    前者讲课的内容完全都在教科书上,一翻就都知道,因此学生批评说:“那位老师只懂得照本宣科,他自己不见得有多少真正本事。”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同学们听起这样的课来就不太认真,因而往往对教科书上写的基本事项也掉以轻心,对于该掌握的知识也一放而过。

    后者讲课的内容由于在教科书找不到,于是学生就忙着记笔记,教室里听不到一点学生的声音。

    也许是因为太忙于记笔记的缘故,虽然连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是却往往抓不住重点。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考虑如何分析这种口若悬河型老师的讲课,使自己的学习效果不至于走下坡路。

    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滔滔不绝,听的人往往不易分辨“重点于何处”、“何处是附带内容”,这样迷迷糊糊地听着,很容易想打瞌睡。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你得事先花一番工夫好好预习:

    ——这堂课将学习什么内容﹖

    ——这一堂课的重点是什么﹖

    有了这样的准备,即使再碰到口若悬河型的老师,哪怕他讲得天花乱坠,你也不怕了。因为自己心里十分清楚,哪些问题重要、哪些问题不重要了。

    你只要把重要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做到一看笔记本就知道重点,那么,考试前就不必浪费时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遇到“笔记派”老师,你可以选购一本和老师讲的内容相近的参考书,上课之前好好预习,听课时只需记录参考书上没有的内容。参考书上有的内容,你就在上面画线做记号。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课堂上自己消化、思考和吸收的时间,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大大增加。问题是能否买到这样恰到好处的参考书﹖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实很容易,你完全可以直接请问老师:“哪里买得到和你讲课内容相辅相成的参考书?能帮忙介绍一下吗﹖”老师大多是不会拒绝你的求助的。
  对策之二——要先详读课本

    所谓天马行空型老师,是指那种讲起课来离题很远,漫无边际,让人感到是在听漫谈或故事,同时让人感到兴趣盎然的老师。

    听这种类型老师的讲课,你根本不会感到无聊,课堂上笑声不断,可是下课之后却发现脑筋里一片空白,没学到什么东西。

    考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题目似乎特别难,有的还无从下笔,一点没有上课时那种愉快的感觉,反而觉得被老师欺骗了,心中一阵怨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你轻易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养成“事先详读课本的习惯”。

    好在,这种类型老师的讲课听起来总是趣味横生的、你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始终抢在前面,详细查阅各种有关资料,事先准备好“重要事项一览表”之类的东西,听课的时候,即使老师扯得太远,你也能始终清醒地把握自己,明白自己该掌握些什么东西,不至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不知身在何处了。

    养成了先自己研究的习惯,你就会对课本的内容有全盘的了解。于是,老师的话听起来不只是诙谐有趣,更是充满着知识的养分,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出现了这种情况,你对那门学科会更加有兴趣,记忆效果也会很好,说不定它还会成为你最擅长最得意的科目呢。

    对策之三——可转守为攻

    所谓点名型老师,是指上课喜欢点学生回答问题的老师,让人感到胆颤心惊,时刻防备,不知下一个将指向何方。

    有的老师是按照点名簿上的顺序,来个地毯式搜索;有的老师采用“突击式”,让你防不胜防,在提心吊胆的一小时中煎熬。

    当你被“点到”而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有的老师当场发脾气,把你训斥一顿;有的老师则把你的名字记在“黑名单”上,这就有可能影响到你的成绩。

    对听课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最不受欢迎。然而,从“学习真本事、奠定实力”的角度来说,似乎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方式
   不只是学校上课,诸如练习打算盘、练习芭蕾舞……等有关技艺的学习,几乎都难以逃脱“被点名”这件事。上过学的人都会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尽管被点名不受欢迎,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越常被点到,实力就越能增加。

    其实,只要我们肯花功夫去预习或准备,被点名不仅不会让人感到恐惧和厌烦,相反地还会期待自己被点到。为什么有人那么害怕被点名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没有下工夫去预习,心中无底,对自己毫无把握和信心。所以,每到上课的时候就拼命躲藏,惟恐给老师逮到。其实,与其这样动脑筋逃避,不如壮着胆子,抱着“错了又何妨”的态度自动举手答问。这样用不了多久,你的实力就会显著增强。

    有的学生一看老师点了别人的时候,长吁一口气,心里暗自庆幸不是自己。这是不对的想法!即使没被点名,你也要当做被老师叫到了一样,在头脑里思考那个问题并且回答。

    因为说不定那一位同学答不出正确答案的时候,下一位很可能就是你被指到了。而且,经常这样反复练习,你的学习效率就会呈倍数地增长,远远地超过其他同学了。

    对策之四——多多发问

    我们常听到有人这么说:“那个老师的课,我怎么听都听不懂。”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能是老师讲得艰涩难懂,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老师可能就会叫苦连天:“我尽了全力讲课,可是那些学生呀,简直就像对牛弹琴,听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个现象大多出现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

    学生对某门学科才刚接触,无论对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法都处在较为生疏的状态。老师才接手这班学生,不太了解学生的程度和倾向,难免一时兴之所至,讲些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内容,而且不知不觉地长此以往。双方出现这种格格不入、相互脱离和隔阂的情况,真是不幸的。时间长了,学生的水准一定会大为下降。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师生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进行双方的沟通。
老师这一方面的工作就是做些测试,测试的目的不在于评分和惩罚学生,而是为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准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学生应该多发问,上课的时间也好,课间休息也好,放学后也好,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就不客气地大胆向老师请教。这样,“讲课”就会变成很有魅力的,而“学生”呢﹖也会变成聪明伶俐的了。

    有时候事情并不会这么顺利和简单地解决。问题在于学生不会轻易地自动地搭起这样一座“桥梁”。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进了高中,不好意思发问,这种心情远比初中时代要强烈。这是事实。其实,这也没什么,如果自己一个人去问老师问题觉得难为情,你不妨邀个同学。一般人都认为不太好意思,但在学习上不妨多多益善。

    有些人另有苦恼,他们常说:“我不知道该问什么好啊?”这种人一定是对那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还未做深入而彻底的了解,这是一种较为危险的信号。这样的同学应该赶紧从第一页细细读起,确确实实地重读一遍,这样才有转危为安的希望。

    对策之五——要全面观察

    某学生发表了某篇调查报告,然后大伙儿就针对那篇调查报告发问、讨论,最后由老师做归纳和总结。即便如此,老师还是尽量不作结论,而是想办法让学生自己下结论——这种教学方式称为“推手型”。理科做实验也是如此,老师事先不教细节,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做实验,自己发现结论。

    这种类型的老师,看起来似乎不怎么管学生,然而,他们却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探索精神,对学生学习效率的程度是相当有好处的。

    唯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调查的事往往流于细节,忽略了最主要的中心点,整个问题的综合也有漏洞,因此,务必另作“综合笔记”、记录、整理老师的结论和教科书、参考书上的要点。

    自己调查过、研究过的事情印象自然十分深刻,但别人做过的,就不可能有那么深的印象了。为了防止这一点,凡事最好亲自积极地参与,不懂的问题向同学请教,避免学习上的不均衡。上面提到过去五种教学方式无论在哪类学校一定会找到恰当的“原型”,一定要记住,对待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学习,否则必然失败。
   你要随着不同老师的不同讲课方式,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尽早使之成为习惯,这样,无论上什么课,都会感到非常有趣了。

    牢记文章的对策

    如果你有一篇演讲稿,想要轻松而顺利地准备、记忆和发表演讲,请按如下简单步骤去做:

    一是对主题进行一般的、广泛的思考,将你认为有关的概念、观点、语录和参考材料记录下来。

    二是完成了基本思考任务之后,坐下来,用心去设计欲进行演讲的基本框架。

    三是有了基本框架之后,就应当把重要的细节充实到框架中。这样一来,就完成了整个讲演内容的起草工作。这样得到的草稿是形象化、联想式的“记忆底稿”。这种大纲式的底稿通常不应超过一百字。

    四是根据大纲练习演讲。你会发现,这样做能使你的演讲脉络特别清楚,条理性很强,而且能够恰如其分地将整个演讲分为几大部分。你将会发现,由于按上述方式思考和组织素材,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自己的演讲内容。

    当然,一开始可能会忘记一些论点,但只要稍加练习,不仅能从头到尾记住演讲稿,而且能比一般演讲者更深入理解演说词内在的联系和深层结构。

    换句话说,你能真正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它意味着你能在大庭广众面前从容演讲,一点儿也不怕忘掉词句和演说词的顺序。

    你将能做到出口成章,避免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淖,能成为一个有见地又侃侃而谈的演说家。

    在极少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将整篇演讲稿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这时你可以先运用上面讲过的步骤,最后再运用下面描述的记台词的方法。这样做,记背演讲词的任务也就不难完成了。

    记台词和诗歌常见的方法是一行一行、一字一句地死背,背得越多越烦躁,而且往往背了后面忘了前面。

    优秀演员和艺术家所采用的方法是在四天中重复阅读要记住的材料,大约每天五至十遍,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力求理解。
如果按这种方式去做,最后对材料的熟悉程度要比死记硬背几十遍好得多,而且你能掩卷回想起大部分细节。

    特别是当开动大脑右半球的想象机器去帮助理解时,头脑将能吸收90%的信息。

    应当使记忆变成一种伴随阅读和基本理解而自然增长的乐趣,其中想象和联想是主要工具。

    如果利用记忆关键词和联系法背记台词就更好了。大段的台词可以被分解为几个基本部分,其相互联结的联系便是关键词。

    演员之间的对白转换也是如此。如果能将先开口的演员的台词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关键词,通过形象记忆的技巧同你的台词的第一个字联系在一起,那么你就能十分顺利地完成表演任务。

    如果不会运用上述记忆技巧,将造成舞台的混乱,特别是对白中断的狼狈局面。

    牢记对方的秘诀

    众所周知,卡内基是世界著名的钢铁大王、外交家。他以杰出的贸易声誉闻名全世界,深为各国人民所佩服。而他在经营方面的成功与他善于记住别人名字有关。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听过一次别人的名字后,下次见面时便叫得出来。

    记忆学习的内容与知识固然重要,而且如果能够牢固地记住他人的姓名和相貌对我们的学习或将来也是不无裨益的。因为它是我们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是最多的,人名与面貌也是最需要记住的内容。有人说:“世界上最悦耳的音乐,莫过于自己的名字了。”这就说明了人们从自尊心为出发点,喜欢被别人记住自己的名字,感受到被别人尊重。当你要别人尊重你、记住你的名字,就要先记住别人的名字。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突然遇到一个熟人,寒暄、打招呼,可就是怎么也想不起对方的姓名。如果向那人询问,又觉得很不礼貌,甚至最后分手时还没想起来,弄得十分尴尬。由此可见,记住别人的名字是多么重要。

    下面来测试一下,你记得几个别人的名字:
 1、你的几个姑表亲戚

    2、你的几个主要上司

    3、左邻右舍

    4、父母的几个要好同事

    5、你中学时的老师

    6、你常去商店老板的名字

    7、你出生县市的几个主要首长

    8、几个好友的父母亲

    9、常去光顾的美容院小姐

    10、你上司的老婆及孩子

    11、你几个生意上的伙伴

    12、很少见面的同学

    若能想出9-12个则为优、6-8个为良、4-5个为中,如果三个以下,那你就要检讨以下自己为人方面的不足了。

    我们不妨自我检查一下,有些朋友的名字,我们老是想不起来,原因何在?答案在于刚认识该朋友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刻意地要记住对方的名字。我们认识朋友,多透过老朋友介绍的途径。在被介绍新朋友的时候,千万不要随随便便、毫不在意;应该马上巧妙地重复一下对方的名字,如“呵,是李先生,久仰久仰、”“见到王先生真是太荣幸了”等。有时别人先问你“先生贵姓”,这时你不要光顾自我介绍而忽略了对方的名字。你可以简略地回答“敝姓节”,然后马上转问那人的姓名,或者说“还未请问尊姓大名呢。”等他说出后,你私下暗暗记住,再说出自己的姓名。美国的詹姆斯?法勒很善于记住别人的名字与容貌。他说他的善记别人名字与容貌在于他遵循一定的记忆规律:首先要听懂别人的名字,若没听清楚可再问一次,并暗中加强记住:其次是多与对方方交谈,了解他的相关背景,如相貌、家庭、工作、爱好等等,并进行联想,把对方的人名、容貌深深地刻记在脑海中。

    有一位校长,他非常善于记住学生的名字,简直到了神奇的地步,全校几千人,只要他见过一次面的,他都能认得出来。他的方法是:一、见面交谈时,了解学生的背景;二、视与学生接触为乐事;三、观察并记住学生的名字、容貌与性格特征,并使之在脑海中形象化、趣味化;四、努力把人名与容貌及其背景组合起来,进行联想记忆。
下面我们来介绍两种记忆姓名的方法:

    (一)利用谈话来记忆姓名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和许多人接触,要同许多人谈话。这种谈话,有一般的打招呼,有详细的交谈,也有争论。

    这时,利用谈话来记忆人名是一个好时机。凡是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名,在初次见面交谈时应牢牢地记住。

    当对方被第三者介绍给你时,或者他本人做自我介绍时,你要认真听清楚他的名字,并予以记住。

    当没清楚对方的名字时,或者不熟悉对方姓名是哪几个字时,应该毫不犹豫地反问一句:“对不起,我没听清楚,您怎样称呼?”或者说:“这真是个不错的名字啊!请问它是怎样写的呢?”

    对方听了你的问话,会感到你对他的强烈关心,对你少了戒备心,而有一种亲切感。

    如果知道了对方的姓名,为了加深对他姓名的印象,可以在以后和他的谈话中,有意识地把他的姓名引入话题,比如:“某某先生,……是吗?”“某某先生,我想听一下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等。

    当然,把对方的姓名引入话题一定要适量,掌握好分寸,不要言必“某某先生”,重复一、两次能记熟别人的姓名就行,重复多了,反而造成对方的反感。

    但当你说“再见”时,可以再使用一次这个名字。

    (二)根据意义的联想来记忆

    在记忆人名的问题上,一般很少人研究人名本身。实际上,完全可以在人的姓名上找线索,即根据姓名的意义来记忆。

    比如李文章、张音音,这类名字具有艺术的特征,当然就很好记了。

    有的叫王鹏飞,这是希望孩子如云中大鹏,展翅高飞之意。

    有的人的姓名,从字面看,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记起来要难一些,这时,就要形象联想。

    比如,把李雨浩想像成天上下着倾盆大雨,大水漫山遍野地涌来,还有不少人在大水冲击下呼救……等。

    形象的联想虽然离奇古怪,但越是荒唐无稽却越能记住。因为这样一来,就不容易与其它姓名混淆了。
通过意义记忆姓名,一是要注意姓名的意义,二是当姓名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时,要人为地赋予它一定的意义,以帮助记忆。

    现在我们来谈谈如何记忆相貌,以下就是一些此类的记忆技巧,这些技巧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的检验证明是有效的。许多中学生出色的记忆力或多或少它们也会表现出如下特征:

    ——把它想象的最好特殊一些,也说是与众不同的地方一定不要放过。

    ——通过有意识地复习来认真记住它特有的特征。

    ——用上述方法继续判明其它各项一般特征中的特有特,直至各项一般特征中的特有特征全部判明为止。

    ——在心里边将所有已知特征依次“记”一遍,如果会素描,还可以将其描绘给出来。

    ——将所得印象同现实所见的相貌相比较,努力找出它们的异同。

    ——将识记的相貌同所了解的某一信息相联系。例如,如果回忆起曾在某处见到过的一副相貌,就把这副相貌同这一处所联系起来。这时,该处所就成了关键的线索。当再次想到该处所时,记忆中就会浮现那副相貌的形象。

    ——把人的相貌与其名字联系起来。

    现在以上所说的训练方法,仍然是所有记忆相貌与姓名方法中最显效率的,所以一定要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并始终坚持下去。当然,练习的对象可以是在学校中的老师、学生,以及在街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见的人,或者在电影上见到的人物。

    当你把它作为一种习惯时,你便会发现利用示意图识记相貌和姓名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当然这很神奇,幸运的是,这种训练方法赋予了我们每一个这样的机会,它足以让你把这种神奇看得平淡,让我们的记忆迅速得到提升。

    改善健忘秘诀

    假设新买的真皮手套遗落在公车中、满是证件的皮包遗失在路上、高级丝巾掉落在餐厅里、中大奖的彩券夹杂在垃圾中被丢进在垃圾车……,你会不会非常懊悔、痛心呢?

    平日最令人伤脑筋的是遗失物品,许多人都有诸如此类的经历。有时候,因为找不着而焦急得不得了。为什么一分钟前的东西就不知该往哪儿找呢?
问题主要出在我们不够重视或随便乱扔的缘故。我们常有这样的举动:一把小钥匙,反正丢在房间里了,不用怎么去记到底放在哪儿,过些时候自然就会发现。

    这正是放东西时缺乏记忆的目的及观念,于是出现到处乱翻乱找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有时找了一会找不到的话,有些人又不去回想一下放东西的情形,便认为不会找或遗失了,这又是缺乏记忆信心的不良表现。长久下来,问题便愈来愈严重,以至于成为健忘者了。

    怎么样才能改掉这个恼人的坏毛病呢?以下几点可以供参考:

    (一)养成记忆的习惯。

    在整理房间时,应该要注意一下某处放置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放在哪儿,并且努力把它记在脑海中。

    整理完一处时,再来总结一下有些什么东西。比方说记住书柜里的上面抽屉有一百块钱、一本账簿、一个钉书机、一盒别针和一本银行存折;又比如记住上班用的刷卡放在书桌的左下格里子、上班携带的公文包在左上格子里。

    (二)采取归类存放法。

    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样便于进行类推联想。例如书桌的右上格专门放证件,如结婚证书、驾驶执照、身分证、准考证、学生证、毕业证书等等。这样一来,当你一想到需要什么证件的时候,便会想到另一个证件是放在何处,而什么地方是专放证件的。

    (三)留心放置的地方。

    要特别注意一下,什么东西是常常固定放在哪儿的,跟它放在一起的还有什么?并进行一定的联想,这样下次要找某一东西时,便可由另一个东西想到这个东西。随意乱扔东西是很不好的习惯。我们要合理地放东西及整理东西,并经常进行联想,这样找东西便不难了。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随意,不拘小节,很难为生活琐事分心的人,那么当这些现象发生时,怎样防止呢?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作法:每当你要离开上述场所之前,只要用手摸一下额头,想—想需要从这儿带走些什么?是否有什么落在这里了?这样就行了。
训练:记忆电话号码(试着自己编写顺口溜,巧记电话号码。)

    例如:李明强69237855(六舅今年23岁,是78年5月5日生的。)

    赵维霞58458785

    黄功景45875541

    王小玲77441563

    钱玉桂37565081

    刘东阳45784523

    曹孟予97767677

    将以上的电话号码编成故事,然后把他们的电话号码默写出来。

    赵维霞_______________

    黄功景_______________

    王小玲_______________

    钱玉桂_______________

    刘东阳________________

    曹孟予_____________

    记住约会及生活细节

    怎样记住约会

    约会时准时赴会是一种很重要的礼貌。比方说与上司、生意伙伴或女朋友的约会,怎能迟到或忘记呢!

    那么怎样才能记住约会?现在假设今天晚上你约你的女朋友去看芭蕾舞演出。你必须在五点三十分与女朋友在青年公园门口会面,于是你必须在五点从家中出发。因此从上午到午后的这段时间,你必须重复想象五点你从家中出发,五点三十分时赶到公园,而女朋友正笑盈盈地站在那里,你心里非常的高兴。这样多次想象后,你看到手表、时钟或自行车、门票或漂亮女孩时就会想起今天下午的约会,不可能再忘记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要记住约会,就要进行丰富的联想及有效的人工记忆。

    生活细节如何记忆?

    一件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细节。生活细节虽是琐碎之事,但若经常不在意的话,也会惹出许多不如意的状况来,所以生活细节也需记住并完成。要记住这些细节,很重要的是在于树立记忆的目的及观念,并采取有效的记忆方法。比方说,你上个月借了你朋友的钱,用在生意的周转上。你当时答应在一个月后的明天还钱。于是今天中午,你就要把钱准备好。直到睡前这段时间,你要重复想象一下,你明天早上开车赶至他家,把钱还给他的情景。你想象他很满意的情形以及你如释重负的感觉,同时再想象一下,不及时还钱对你生意的厉害关系。若不及时还,他会责怪你不守信用,下次再借你就难了。这样重复想象多次后,明天早上起来一定不会忘记。至少在拿钱包、出门开车时不会忘记想起还钱。
又例如说,你太太的生日是六月十日,为了不至于忘记帮她祝贺,于是,从五月份起,你就要在六月十日这天的日历上写上“Dearwife,happybirthday!”并每天念几句“六月十日”,同时想象一下,生日那天,妻子的感激高兴之情。这样,你非但不易忘记这件事,而且还会常常由家中的东西,以及妻子触发记忆,于是这件事就这样记牢了。

    东西放到哪里去了?

    我们也许都有忘记某件东西放在哪里的经历,有时候,因找不着而焦急得抓耳扰腮,或大拍脑袋。那为什么会甚至刚放下不到一分钟,就不知该往哪儿找?问题主要处在我们不够重视或随便乱扔的缘故。我们常有这样的举动:一把小小汤匙,反正丢在房间里了,不用怎么去记到底放在哪里。正式在这种思想的控制下,放东西时缺乏记忆的目的及观念,于是出现到处乱翻乱找的狼狈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有时找了一会找不到的话,有的人又不会去回想一下放时的情形,便认为不会找到了或遗失了,这又是缺乏记忆信心的表现。长此以往,问题便会越来越严重,以致于成为健忘了。怎么样改掉这个坏毛病呢?那么,从现在起:

    1、养成边收拾整理东西边进行记忆的习惯。

    整理东西时要有目的地注意一下某处有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并努力把它记在脑海中。整理完一处时,再来总结一下,共有什么东西。比方说记住书柜的上抽屉有一百块钱、一本账簿、一个订书机及一盒文针和一本银行存折;又比如记住商店营业执照在书桌的左下格、生意上的合约书在右下格等。

    2、采取归类存放的方法。

    把同一类属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样便于进行类推联想。例如书桌的右上格专门放证件,如结婚证书、驾照、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毕业证书等等。这样,你一想到需要什么证件,便会想到另一个证件是放在那里,而那一格专放证件。

    3、平常就需记忆每样东西放置的地方。
  987032614280541962836702736149258031

    用任意排列的3--12位数的数字表,上表作为实验材料,请一位朋友向你说这张数字表上的每一组数字,从位数少的数字,到位数多的数字,每读完一组数字,你紧跟后面复述,从4位数开始,通过了,就试5位数,6位数......直到你对某一长度的数字复述错误,或不能复述为止。这就是你的记忆广度,为了使记忆广度实验的结果精确,用3个不同数字表进行试验,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

    假若你测得平均数为10个以上,就是特优;7--9个,就是优;5--6个是正常;4个以下偏低。

    三、数字记忆训练

    有一天,在上课时,很多学生情绪不稳定,不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就是做小动作,老师非常生气,于是出一道题:请同学们记住5、1、2、4、7、1、4、3、8、6这10数字。老师的提问很怪:他让学生回答第几个数字是几。例如:第三个数字是几﹖第八个数字是几﹖谁先记住谁先回家。老师话音刚落下,佛兰克举手回答老师说:“我能够回去了。”他的老师和同学都很惊奇,你知道佛兰克是怎样记住的吗﹖

    解答:他通过思考决定根据记忆广度的限制性的特点,把10个数字分成3个单位进行记忆:512---471---4386。假如老师问他第六个字母是多少,他很快想到第二组字母的末位数是l。同理,老师若问第七个数字是多,他很快联想到4。

    四、下面有一组词,你用心看两分钟,目的是尽量记忆。

    帽子、信封、房屋、大树、猫

    电话机、硬币、铅笔、袜子、书

    仙人掌、小金鱼、烟筒、木夹、车灯

    椅子、办公桌、火箭、米饭、钓钩。

    如果让你顺次序把他们默写出来,你会发现,许多都忘记了。为什么﹖方法不对。如果运用联想,问题或许简单得多,

    你不妨试试?

    解答:有一顶帽子,它底下放一部电话机;电话机上尽是刺,因为这是仙人掌;拿这个仙人掌听筒的人确实不方便,因为他被椅子拌倒了。从椅子上面滑下个小信封,拆开里面还有硬币。硬币上刻一条小金鱼,忽然这条小金鱼变活,钻到办公桌下。原来这办公桌在这房屋的正中央,其烟筒是支巨大的铅笔形状,它像火箭一向上紧靠着大树。树的旁边有一只臭袜子,袜子夹着木夹。一阵风吹过来,木夹掉进了树下猫吃的米饭碗里。猫正蹲在一本书上。它一受惊就逃出门外,被一盏车灯照射。它向前一扑,恰巧被车前的钓钩钩着了。
   五、用8分钟时间记下面20张扑克牌的点数,并设法记住它们的顺序。

    1?黑桃Q?11黑桃3

    2?方块8?12红桃6

    3?红桃3?13梅花K

    4?梅花j?14黑桃2

    5?方块7?15方块4

    6?黑桃A?16梅花7

    7?红桃K?17方块9

    8?梅花9?18黑桃J

    9?方块5?19红桃J

    10方块620方块Q

    六、用5分钟记下列20种商品及其价格,然后用一张纸把价格盖住,写下你能记住的价格数。

    钢笔8.30元洗衣机2500.00元

    皮鞋210.00元笔记本2.80元

    橘子8.00元手套14.00元

    蛋糕16.90元电脑7400.00元

    运动衣39.00元手表270.00元

    窗帘17.60元蔬菜5.80元

    冰箱700.00元剪刀37.00元

    玩具27.00元书包18.00元

    围巾34.00元台灯52.00元

    课本11.00元沙发1700.00元

    七、用2分钟时间记20种商品,还要连带记住它的序号,然后合上本书,看你能记住多少。

    1?电冰箱?2?牙膏?3?眼镜?4?斑马

    5?铅笔?6?桔子?7?书?8?手风琴

    9?游戏机?10?皮大衣?11《指环王》?12?邮票

    13?圆珠笔?14?电脑?15日历?16?银行卡

    17?《青年文摘》?18?皮鞋?19黄瓜?20西装

    八.假如下面有这样一幅画:右边是山,山上有棵松树,树旁有寺庙,庙顶上有洪钟,钟边有绳子。中间即山脚下有条河,河上有条船,船上有个渔翁,渔翁头顶上戴着一顶草帽,手拿竹竿。左边是一片云雾和隐隐约约的山峰。熟悉了以后,把要记的某些词与某些相应的各点联系上,这样便记住了。

    画中主要有下列词:

    钢笔,夹子,被子,马,椅子,电灯泡,汽车,毛巾,电炉,蛇,苔藓植物,爆米花。

    请问:你将怎样记住他们。提示:用你熟悉的物件作为载体,运用奇特的联想,结合要记的东西形象记忆。?
 解答:我们可以分别这样记:

    山——铅笔;山是用铅笔堆起来的;

    松树——夹子;松树奇怪的长出了很多夹子;

    寺庙——被子;寺庙的门被被子阻塞了;

    洪钟——马;马用头撞洪钟;

    绳子——椅子;绳子的一头紧捆着一把椅子;

    河——电灯泡;河里冒出许多电灯泡;

    船——汽车;船是汽车改装而成的;

    渔翁——毛巾;渔翁的嘴里塞着毛巾;

    草帽——电炉;草帽放在电炉烧;

    竹竿——蛇;竹竿上盘着一条蛇;

    云雾——苔藓植物;云雾里长满苔藓植物;

    山峰——爆米花;山峰崩裂,喷出了爆米花。

    九、请在10分钟内阅读下列短文,并记住它。

    A.他们慢慢地向着那株松树走去。路上,父亲不时转头凝望贝儿,他觉得贝儿穿上军服,做了军人,宛如一株树苗获得了阳光与水分的滋养,他是会逐渐长大起来的。

    B.权力恰像一条大河,如果河水受约束,那就既美丽又有用;可是当它泛滥到岸上,就一发不可收拾,所向披靡,冲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破坏,弄得一片荒凉。

    C.翻开美国的历史来看,自由不啻是贯穿着民族精神的一道无形的脉流。

    D.记得第一次来这个村子的时候,在村头上的小店附近下车之后,便进入一条狭窄的小巷。经几番的转弯抹角,才找到我们来寻找的那座老教堂。当时正值雨季,整个小巷尽是一片泥泞,檐低路湿,十分难走。

    E.这双球鞋是和我同进校门的,除了上体育课穿着它之外,每天晚上,它也陪伴我上操场。它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在日记中写它,在作文中也写它,犹如年轻绚丽人生的泉源,它使我充满生气、增加活力。

    F.宪法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真正的东西。宪法不是一个理想,而是真正的实体。如果宪法不能产生一个具体的形式,那就是空洞的。宪法是政府的先决条件,政府是由宪法产生的。国家的宪法不是政府的法令,而是组成政府的人民法令。
 G.离开了盐湖城盐厂以后,我们的4辆游览车又前往德汉镇,参观的新付玻璃公司苗栗厂。公司的总工程师从加州来接待我们,他是哈佛大学化学系的毕业生,其技术的高明,使新竹玻璃的质量不断地提高。

    H.至于鬼节这天,女孩子不被允许到坟地祭拜,这是大家共同的说法,海特尔并补充说,从前贵族人家的妇女养在深闺,有的甚至做了祖母,还未见过祖坟。

    I.良心是正义最好的管家,良心给人警惕、希望、酬报和惩罚,使一切都在正义的控制之下。忙碌的人一定要注意它的提示;有权力的人要听从它的指示;愤怒的人要忍受它的谴责。良心做我们的朋友时,一切都很平静。可是一旦触犯了它,心里就永远不得宁静。

    J.那是就读初中的时候,我们刚脱离恶补的桎梏,进入了里德城的一所中学念书。我永远不会忘记,教我们法文的老师里德,他年纪轻轻的,刚从大学毕业,对学生一团和气,从来没有忿然不悦的脸色。班上有一位同学丢失了法文课本,里德老师毅然地将教师用的课本送给他。

    请阅读下列短文,如果标出的句子与在测验中所记忆的不同,请打×,相同时就打√。

    A.他们慢慢地向着那株松树走去。路上,父亲不时转头凝望贝儿,他觉得贝儿穿上军服,做了军人,犹如一株树苗获得了阳光与水分的滋养,他是会逐渐长大起来的。()

    B、权利恰像一条大河,如果河水受约束,那就既美丽又有用;可是当它泛滥到岸上,就一发不可收拾,所向披靡,冲到哪里哪里就会遭到破坏,弄得一片荒凉。()

    C.翻开美国的历史来看,美国不啻是贯穿着民族精神的一道无形的脉流。()

    D.记得第一次来这个村子的时候,在村头上的小店附近下车之后,便进入一条狭窄的小巷,经几番的转弯抹角才找到我们来寻古的那座老教堂。当时正值雨季,整个小巷尽是一片泥泞,檐低路湿,十分难走。()
E.这双球鞋是和我同进校门的,除了上体育穿着它之外,每天晚上,它也陪伴我上操场。它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在日记中写它,在作文中也写它,犹如年轻绚丽人生的泉源,它使我充满生气,增加了活力。()

    F.宪法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真正的东西。宪法不是一个理想,而是真正的实体。如果宪法不能产生一个具体的形式,那就是空洞的。宪法是政府的先决条件,政府是由宪法产生的。国家的宪法不是政府的法令,而是组成政府的人民的法令。()

    G.离开了盐湖城盐厂以后,我们四辆游览车,又前往苗德汉,参观了新竹玻璃公司苗栗厂。公司的总工程师从加州来接待我们,他是哈佛大学化学系的毕业生,其技术的高明,使新竹玻璃的质量不断地提高。()

    H.至于鬼节这天,女孩子不被允许到坟地祭拜,这是大家共同的说法,海特尔并补充说,从前贵族家的妇女养在深闺,有的甚至做了祖母,还未见过祖坟。()

    I.良心是正义最好的管家。良心给人警惕、希望、酬报和惩罚,使一切都在正义的控制之下。忙碌的人一定要注意它的提示;有权力的人要听从它的指示;愤怒的人要忍受它的谴责。良心做我们的朋友时,一切都很平静。可是一旦触犯了它,心里就永远不得宁静。()

    J.那是就读初中的时候了,我刚脱离恶补的桎梏,进入了里德城的一所中学念书。我永远不会忘记,教我们法文的老师里德,他年纪轻轻的,刚从大学毕业,对学生一团和气,从来没有忿然不悦的脸色。班上有一位同学丢失了法文课本,老师毅然地将教师用的课本送给他。()

    解答:答对一题得1分,满分是20分。

    A.17-20,非常优秀;B.13-16,优秀;C.8-12,普通;D.4-7,稍差;E.0-3,非常低差。

    十、请在3分钟内阅读下面的文章,尽量将它们记住。

    柏克莱的校园很清雅。校内有萧萧的树林,林子里有古朴的木桥,桥下有曲折的小溪,小溪的源头有绿草如茵的山坡,起伏的山坡顶上是白色的钟楼——是这里的“注册商标”。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这儿的学生活动中心的广场和广场上每天中午的热闹。

    每天中午12时整,钟楼就开始了“敲打乐”——有时候是十分流行的曲子。敲钟的是位老太太,她已经敲了一辈子。

    钟声一止,好戏就上演了。

    广场上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出来吃午饭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有的人坐在枇杷树下的长椅子上;有的入席地躺在青草坡上,三三两两吃着三明治,晒着太阳,聊着天南地北。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钟头的休息时间,可是看的戏却不少。在你啃着三明治的时候,随时会有人来到广场的水池旁边或者树下的校门边上,弹的弹,唱的唱,地上也不忘摆个小罐子收钱。这些“素人音乐家”,水准都是不差的,也不像是真想得到赏钱。学生们遇到动听的,也绝不吝惜他们的掌声。有时候学校里的乐队——也不知是请来的还是学生们自组的,也会鼓弦喧天真表演一番。闻乐起舞,人人不以为怪。

    除了放假和下雨,这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学生示威的、罢课的,都要来此游行演说。他们说宗教是古老的传说,他们说坏蛋讨厌,有钱人讨厌,有势的人也讨厌,最后只剩下自己最可爱了。

    观光客总背着照相机,牵狗的、蓬头垢面的也都夹在人群里面。这里相当的自由,至少可以绝对地呼吸到那样的空气。

    顶有趣的是一些狂人。有的来演讲,只见他来回走着,念念有词,声调很有高下,手势很是可观,只可惜语无伦次不知他在说些什么。这是演讲狂。

    有的来表演特技,穿一身古怪服饰,戴防毒面具,表演无声片时代的慢动作,犹如在打西式的太极拳,这是表演狂。昨天来了一个人,提着一只皮箱,俨然是魔术师的模样,他看见人就把身上的皮夹子掏出来往地下丢,告诉别人里边有钱。为什么不捡﹖为什么不捡﹖他追着人问。

    这些狂人,大都没有害人之心,不过他们也只能吸引那些新来的学生,对于老柏克莱人,他们也许并不是什么失常的人,反而是有点儿像什么心理学大师到这儿来做什么人性的实验似的。
 我极喜欢这校园里中午的这一小时的休息时间,我常常在那短短的热闹里想起两句诗:现实是人类的牢笼,幻想是人类的翅膀。

    要是你想张开天真的翅膀,飞出现实的牢笼,请来这儿看看,请来中午阳光下的柏克莱学生活动中心的、圆水池旁边的、自由天地的、纯洁而不愚蠢的学生当中走走......你会明白所谓最高学府“最高”二字的乌托邦的意义。

    下面有10个问题,每题各有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在正确的答案上打√。

    A.前一个测验的文章,主要是在叙述柏克莱的____

    1?办公情景?2?上课的情形

    3?校园情景?4?参观的情形

    B.柏克莱的“注册的商标”是____

    1?学生的活动中心广场?2?白色钟楼

    3?起伏的山坡?4?曲折的小溪

    C.中午广场上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出来_____的学生和教职员工。

    1?上课?2?吃午饭

    3?下课?4?游行

    D.中午休息多久的时间﹖

    1?一个半小时?2?半个小时

    3?一个小时?4?45分钟

    E.除了放假和_____广场总是热热闹闹的。

    1?考试?2?罢课

    3?下雨?4?节日

    F.广场上最有趣的是一些_____

    1?狂人?2?画家

    3?观光客?4?素人音乐家

    G.夹在人群里的观光客们总背着_____

    1?小孩?2?照相机

    3?雨伞?4?背包

    H.昨天来了一个人,提着一只皮箱,俨然是_____的模样。

    1?演说家?2?特技表演者

    3?魔术师?4?卖狗皮膏药的

    I.多少有点儿老僧入定那种功夫的是_____

    1?狂人?2?老柏克莱人

    3?新柏克菜人?4?观光客

    J.现实是人类的牢笼,_____是人类的翅膀。

    1?梦境?2?心灵

    3?幻想?4?智能

    解答:每答对一题得1分,满分是10分。

    A-?3?;B-?2?;C-?2?;D-?3?;E-?3?;

    F-?1?;G-?2?;H-?2?;I-?2?;J-?3?

    8-10分为非常优秀;6-7分为优秀;4-5分为普通;2-3分为稍差;0-1分为非常差。

    通过测验,你对你的成绩满意吗?如果很好的话,那就恭喜你了。它不仅说明你接收信息的能力很强,也说明你的记忆力有很大的提高。但如果成绩不是很理想的话,也没有关系。那说明你对本书的某个章节没有理解透彻,回过头来,仔细的检查你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相信经过你的一番努力,你的记忆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