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牛肉面好吗:实拍抚顺战犯管理所(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3:59:03

实拍抚顺战犯管理所

《咸杰搏克》原创图文

 

抚顺战犯监狱位于抚顺市高尔山下。我第一次去抚顺战犯监狱参观是1988年的一个深秋季节,这里的神秘往事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与难忘的印象。我喜欢看战争遗址历史古迹,对名山秀水兴趣不大。因为沈阳距离抚顺城很近,以后我先后又去过那里四次。

 说起抚顺战犯监狱,电影《末代皇帝》很多内容描述的都是这个地方。在那部电影,尊龙,陈冲分别扮演溥仪和婉蓉男女主角,英达父亲英若诚扮演解放军一名管教领导。有时间大家不妨风行或风暴下这部曾经获得第60届(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音乐九项大奖的电影。

 据历史文献资料介绍。抚顺战犯监狱原是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囚禁中国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于1936年修建的一所旧监狱,当时称“抚顺典狱”。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接收,改名为辽东省第四监狱。1948年11月抚顺解放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改称为“辽东第三监狱”。1950年6月,根据中央指示,将该监狱改建为抚顺战犯管理所。从同年7月,开始收押由苏联政府移交给我国的日本战犯,伪满战犯。1956年后,又陆续收押了一批国民党战犯。

 当初之所以把战犯管理所设在抚顺,主要有三点决定因素:第一,从羁押人犯的角度说,“抚顺典狱”设施完好,建筑坚固。其主体楼高达17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楼顶设有瞭望塔,在当时是方圆几公里之内最高建筑,站在瞭望塔上,可将院内各个角落及周边环境尽收眼底,瞭望塔上则架着重机枪,院内及周边均在其射程之内。监狱唯一的出入口设在主体楼下,封闭严密,便于管控,后在围墙东侧设有出入监区的大铁门,防守甚严;监狱四周环绕高4.1米、厚0.5米、总长度为570.6延长米的青砖围墙,墙上设有1米高的高压警戒电网;围墙四角各设一个岗楼,由看守荷枪实弹昼夜值守;第二,接收前苏联移交日伪战犯的时间是1950年7月,在此之前,国内很多地区土匪还没有肃清,国内国外形势比较紧张,东北地区是老解放区,抚顺距东北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较近,一旦有事可以随时转移。所以,中央决定在抚顺,也就是东北司法部直属的辽东省人民法院第三监狱建立东北战犯管理所,接收和教育改造由前苏联移交的日伪战犯;第三,抚顺的社会秩序稳定,改造战犯所需各种物资可就地解决,具备关押战犯的条件。

 在抚顺战犯监狱关押的战犯中有伪满国务院总务厅官武部六藏,次长古海忠之,日本陆军第117师团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第57师团中将师团长藤田茂,第39师团长佐佐真之助等日本战犯982人。有伪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和各部大臣等伪满战犯71人。有原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黄维等蒋介石集团战犯354人。我国人民政府在对各类战犯改造期间实行了人道主义的宽大政策,通过艰苦细致的教育和改造,最终使昔日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在我国特别军事法庭的正义审判面前低头认罪,使伪满战犯和国民党集团战犯改造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人。
 1956年6月至1964年3月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的日本战犯被分期分批全部释放回国。1959年12月到1975年3月,在此关押的伪满战犯和蒋介石集团战犯也被分期分批全部特赦。周恩来总理曾称赞改造战犯所取得的成绩,“我们把未代皇帝改造好了,这是世界的奇迹”。
 抚顺战犯管理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后关押战争罪犯的监狱,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保护比较完整的唯一一处战犯羁押场所。这里既是日本侵略者为镇压我国爱国同胞修建的监狱,同时,又是我国政府关押改造日本战犯的场所;这里既是封建清王朝的发祥地,同时也是末代皇帝改造的地方,从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发展全的过程。

 以下为我实地拍摄的一组抚顺战犯管理所图片:

正门

 繁体汉字--=抚顺战犯管理所

管教干部办公区域

管教干部办公室

管教科会议室

管教科会议室内部

管教科办公走廊

 

为更好改造溥仪,经周恩来总理特批,李玉琴由长春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与溥仪会面。

溥仪与李玉琴临时居室

周恩来总理亲笔点定战犯吃细粮,每日三餐,区别将官、校官(佐)、尉官以下三个部分,分小、中、大三个灶别。战犯们每日三餐细粮,而当时所有管教人员还执行社会粮食供给标准,端起饭碗能见到的总是黑窝头。图为备品仓库。

透过窗户拍下监狱院落,可想也够戒备深严的。

 明暗交界

 监所

监所

改造日本战犯陈列室

过程

前言

前言内容

将昔日的魔鬼重新改造成了人。

日本战犯 

影像播放当年特别军事法庭审判实况。1956年6月9日至19日,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对藤田茂、铃木启久等8名将校级战犯进行公开审判,7月1日至20日对武部六藏、古海忠之等28名担任伪满高级职务的战犯进行了公开审讯。一些外国记者参加了审判的旁听。法庭上出现的是国际审判史上罕见的情景:所有受审战犯无一人否认罪行,无一要求赦免;相反的却是痛哭流涕,请求法庭对自己严惩,并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谴责和揭露。按照二战后国际上惩治战犯规定的量刑标准,抚顺战犯管理所至少有上百名日本战犯应判极刑。然而,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宽大政策,最终只决定对45名战犯予以判刑。

法庭上出现的是国际审判史上罕见的情景:所有受审战犯无一人否认罪行,无一要求赦免;相反的却是痛哭流涕,请求法庭对自己严惩,并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谴责和揭露。

溥仪出庭作证

当年审判日本战犯的特别法庭设在我们沈阳。

审判庭座落在沈阳市皇姑区距离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昭陵(我们沈阳人习惯叫北陵公园)很近。审判结束后,一直是北陵电影院。目前电影院已经歇业10年了,最近一直在装修中。

究竟打算装修啥样呢?这是里面的工程效果图。一目了然了。

日伪时期用于折磨爱国志士的“镇静间”,改成了大型浴室及理发室,保证战犯每月理一次发,半月刮一次脸,一周洗一次热水澡。

 

理发师转椅

理发工具 

 

大澡堂子

浴池。根据档案记载,为了改造这些战犯,抚顺战犯管理所改建工程共花去当时的东北币366亿元,合人民币38万元。

  另外,人民政府还拨出了相当于30多万元人民币的开办费,购买了24万多元的各种物品。这笔钱,现在可能算不得什么,可在60年前的新中国,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是配发给战犯们的皮鞋棉手闷子等物品。    

彻底清除各种刑具和刑讯室等,将其改作生活和学习、运动、娱乐场地。“抚顺典狱”原有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其中有1/3以上的建筑是用做刑讯的地方,仅刑具库就占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屋。40多斤重的脚镣,还有手铐、皮鞭、电椅、老虎凳等等刑具,样样俱全;刑讯室、绞刑室、试验室、“镇静间”等,一个接一个。

新建多项附属设施。主要有:新建俱乐部1栋、厕所2栋、锅炉房2栋、抽水机房1栋、解放军战士宿舍2栋。为方便战犯进行学习和活动,还为他们新建了露天舞台、图书馆和阅览室。

我自1988年第一次去抚顺战犯管理所参观,陆续又去过几次参观。给我感觉这里院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干净整洁。想想当时,新生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上困难重重,需要钱的建设项目甚多,人民政府花巨资改建战犯管理所,目的就是从人道主义出发,让战犯们能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安心学习改造。

溥仪监室是大家参观的重点

厕所在监室内

监室里有暖气,想想当时能有如此条件的政府机关,也是不多的。 

溥仪的位置

旧监狱囚室内阴暗潮湿,寒气袭人,小小的窗口是为看守观望犯人和送囚饭而设,即使晴天也只能射进一丝微弱的阳光。改造后,每个囚室都安上又大又明亮的玻璃窗,室内光线充足,墙壁新刷的洁白明亮,对面式的木板床铺崭新而干爽。

 溥仪也学会了针线活

 当年原装的炕铺

战犯们下棋

监舍道道铁门之一

俱乐部

当年战犯改造后接受政府特赦令的礼堂

  抚顺战犯管理所是世界上改造战争罪犯效果最好的监狱之一。在982名日本战犯中,除了极个别的战犯外,绝大多数日本战犯经过教育改造由“鬼”变成人,由“杀人魔王”变成反战和平人士。伪满洲国战犯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战犯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改造,绝大多数成为新中国公民和爱国人士,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对中国“末代皇帝”溥仪改造的成功,已被载入世界成功改造战争罪犯历史的不朽史册。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好了,这是世界上的奇迹”。

当年特赦场景

 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接过特赦通知书。黄维与方志敏同乡,黄维离开家乡去上海以及黄埔军校,方志敏给予了很大帮助。黄维特赦后,专门回江西老家为方志敏扫墓。黄维站错了队,但也称得上一代枭雄!各为其主嘛。

 “当我们受到疾病与死亡威胁时,管教们待之如亲人”,这是战犯嘴边常说的一句话。管理所医务室,医疗器械设备、医生队伍、病床、药品等均超过那个年代的中等级医院。每年春季,管理所都要请大医院的专科医生给战犯体检,按季节进行流脑、伤寒、痢疾、霍乱等疾病的预防注射。据资料记载:战犯患肺结核的123名,至1953年全部治愈。

护士办公室 

这不是?

呵呵,没想到溥仪还有这两下子。

药局

医务室之一

医务室之二

明亮的病房

伪满国务院总务厅官武部六藏病床。武部六藏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伪满洲国第一号“太上皇”。

末代皇帝溥仪病床

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病室

张景惠1957年病死于战犯管理所。终年86岁。说到张景惠,抚顺战犯管理所的一位同志告诉我,张景惠的儿子曾经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呆过,不过,张景惠的儿子是咱们的管教干部。太神奇了,爷俩在一个“单位”,不过老子是个大汉奸,儿子是咱们的革命战士。

于是我上网搜了一下,真搜到了张景惠那个叫张梦实的儿子。上图从左往右分别为张景惠、儿子张梦实和侄子张绍维。

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的国内外战犯人数最多。战后,日本战犯在中国被关押在抚顺、太原两个地方。太原战犯管理所关押的是自1948年至1952年间捕获的140名日本战犯。

管理所监所院落

远处那堵围墙还是日伪时期留下的原装原样。只是高墙外已经盖起了许多居民楼房。

 我透过铁窗又拍一张。

看看中外代表性末代君王的命运。溥仪就偷着乐吧。出来好像还弄了个政协委员啥的。

共有982名日本战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这些日本战犯回国后成立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为日中友好和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奔走呼号。并且,他们还共同筹资在管理所建起了一座“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

每年都有许多曾经在这关押改造过的日本战犯或后裔前来抚顺战犯管理所感恩谢罪。

走出高墙重获人生的国民党军战犯

宽容、理性使这些战争罪犯逐渐恢复了人性,由丧失人伦的战争“魔鬼”变成了人,抚顺战犯管理所被他们称之为“第二故乡”、“再生之地”,是把“魔鬼变成人的大学校。

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60多年前的战争艰苦岁月,但我们知道,没有老一辈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

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