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莱丽洗脸器多少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3:59:3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创建时间: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中午12:07 | 分类: | 字数:8258 | | |打印
孟子的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委(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      )民不以(       )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      ),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翻译句子: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课文分析:
1、中心论点:
2、“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
3.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       )于畎亩(      )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起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    )乱(      )其所为,所以(        )动(         )心忍(        )性,曾(        )益其所不能。
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        )过(     ),然(     )后(     )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     )则无法家拂(      )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课文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
3、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4、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要        。生活上要                             。
5、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2008年浙江金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5、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请写出例句中加点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3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111

词义
例句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3分)
(三)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 以语使(告诉)                   B.讶其文(感到惊奇)
C. 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  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
19、翻译下面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2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20、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答案:15、①在国内 ②映入 ③进入 16、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17、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8、  C  19、(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20、(1)刘宣:苦读成才。(2)卫使:爱惜人才。(3)刘铉:慧眼识才。
河南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案:
18.(1)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经常(1分)(共2分)
《孟子两章》同步训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班级         姓名: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案:
1、《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3、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4、使……坚韧 、奋起,有所作为 、 被举用,被选拔、  在外面,指国外、
给 、 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指被任用
5、翻译
(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6、B
7、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8、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9、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 上次修改时间: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中午12:11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