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虚构的吗:文本阅读要捕捉富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语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2:11:55
文本阅读要捕捉富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语言(2011-12-17 19:54:46)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玉

文本阅读要捕捉

  富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语言

本期名师:董一菲 黑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牡丹江市第二中学校长助理

青年教师:郭兰华 曹 琪 李 慧

 

 

  背景:本次的研讨围绕着郭兰华老师执教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的教学片段展开。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片段

  师:文章的第五部分第二自然段记述的是刘和珍等烈士的遇害经过,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体会并找出具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词、句甚至是标点。

  生:我认为“竟”这个虚词用得好。“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这个“竟”字写出了“出乎意料”,暗示出刘和珍的遇害对于作者而言是无法接受,无法忍耐,甚至不可理解的。

  生:“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一句,表面似乎是冷静客观地陈述实事,却暗藏许多玄机。“从背部入”,强调敌人打的是冷枪,“穿”写出了敌人的凶残就是要致人死命。

  生:我注意到这一段的断句标点也很有特色。“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写得顿挫沉雄,在一字一顿中将作者的悲愤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我觉得“立仆”一词写得好,并且用了反复的修辞格,写张静淑是“立仆”,张德群“也立仆”,“立仆”这个词像是文言词语。

  师:好!你的语感非常敏锐,鲁迅先生喜欢化用文言句法和文言词语,“立仆”这个词的好处是什么?

  生:言简意丰吧,曲折地表达了对烈士惨遭杀害的愤慨之情,反复更是加重加强了这种表现力。

  ……

  郭兰华:鲁迅先生的文字百转千回,一会儿壁立千仞,一会儿流水淙淙。《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放弃了教师长篇累牍的赏析,让学生反复研读咀嚼,含英咀华,体会深藏在语言背后的思想情感。

  董一菲: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创造能力,发展其语言能力。对语言的敏感既是天赋,更是后天训练的结果。语文教学就是要聚焦那些具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语言,让学生对语言文字细细思量,用心灵触摸文字的温度,体会一字一词一句所承载的情感。

  曹 琪:所谓具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语言,就是那些具有色彩性、暗示性、内隐性的语言。语言的表现力和穿透力表现为语言的意味深长,它的“山隐隐、水迢迢”,它的言在此意在彼。

  李 慧:语言的表现力和穿透力就是要看语言在表情达意时是否丰富深刻,“丰富”就是内涵丰富,就是多层多维多元。“深刻”就是有张力有力度,就是要传神,就是见解独到,深入事物本质。而无论是“丰富”还是“深刻”,即无论是“表现力”还是“穿透力”,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具有暗示性。委婉曲折,举重若轻,也就是说追求一种艺术的表达。

  董一菲:汉语的魅力之一就是其内敛的模糊性,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这些语言的关节点,让学生琢磨、品味、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纯正的语文课。

  李 慧:我觉得兰华老师的这节课选取的点独具匠心。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这一经典篇目,许多时候我们流连于它的美不胜收的诗意和哲理并存的议论抒情的句子,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兰华老师在这节课中避开了这些精彩纷呈的句子,引导学生品味咂摸一段记叙性的文字,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曹 琪:是的,这段文字初读的时候确实觉得很朴素,很写实,甚至觉得像是出自医生之手的伤检报告,冷峻客观,毫无文采;细读之后方觉不动声色,深水无声。

  董一菲:说得好!议论抒情的句子确实是一望便知,巧施粉黛,词句靓丽。而记叙性的句子往往洗尽铅华,素面朝天,在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兰华老师能够聚焦这一段文字,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已是成功了一半。鲁迅先生喜欢白描,他的语言简短,但不是海明威似的简短,他不是简单地去掉修饰成分,而是使用简短的叙述性语言,突出强化语言的表现力,冷峻峭拔,棱角分明,简短的句子里蕴含有大量的信息,陈述的语句表达出强烈的情绪体验,并且不断地扩充深化。

  曹 琪:教什么很重要,怎么教也重要。我认为品味语言还是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的。分析兰华老师这一课的片段,能够看出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功底,但是感性的成分居多,理性的认识有欠缺。教师的方法指导还不够,比如说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品味语言的方法:虚词的巧用,实词的精确,描写的绘色绘声绘态,修辞的意义,参差错落的句式的妙用等等。词是建构句子的基本单位,它的词性、词义、词采在句中都会显示出多方面的职能,可能增义或减义,也可能转义或反其义,在训练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李 慧:我也有同感。以虚词为例,仅转折连词这一段文字就有四个:“自然”“但”“只是”“但”,学生在阅读时完全忽略掉了,仅仅谈到虚词中的一个副词“竟”。对此教师既没有追问也没有补充,很是有点遗憾,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

  曹 琪:同样的问题还有,有同学谈到“立仆”,用了反复的修辞格,并谈及这一修辞格的好处,教师就应追问:“短短的文字,有大量的词语重复,为什么?”这样将会使学生的思考和体验走向深处。

  郭兰华:我总担心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讲解,肢解了文章,抑制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文本、语言之间的隔膜,也因此引导不利。

  董一菲:这又回到了我们今天谈话的原点,课堂教学必须是有生命有思想有诗情有灵魂的,品味语言就是让学生和文本激情地拥抱和碰撞,丰富文本的阅读才是终极的阅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不露痕迹地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绝不是做一个旁观者和简单的主持人。点拨是要点石成金的,还要适当地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方法。

  郭兰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还有哪些方法?

  曹 琪:我记得朱自清先生为《文心》所写序中,论阅读教学弊端时,有这样一段话:“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只注意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朱自清先生的这番话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注重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语,注重诵读揣摩;注重训练,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让学生背诵相当数量的诗文经典。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条件,多让学生背诵名篇佳句就是亲近最原汁原味的最具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语言。

  李 慧:曹琪老师说的也给我很多启发。我记得启功先生在《讲唐代诗文》一书中说过: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喊出来的;宋人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好一个“长—喊—想—仿”,“长”是一个多么无拘无束自由的状态啊,“喊”是要有激情和热度的,“想”是理性的表达,“仿”就不免匠气十足,局促逼仄了。

  我以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对语言的品味经历的阶段应该是“仿—想—喊—长”。

  “仿”是模仿,模仿一些鉴赏的方法。然后是“想”,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喊”就是学会自然地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情感。“长”就是沉淀成自己的精神骨骼和血脉,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郭兰华:难怪张爱玲说过,“从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以下,只觉得‘天日无光,百般无味’。”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从《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中竟然一下子感到“光”不对了,“味”不对了,这是多么强的语感。这种语感的得来,既有天赋的因素,更是后天反复阅读的结果。周汝昌说张爱玲“定是红楼梦里人”,张爱玲自幼精读《红楼梦》不同版本的文字,十四岁就写《摩登〈红楼梦〉》,一招一式一词一句还真有《红楼梦》的味道。可见反复阅读和揣摩,直至仿写对品味语言的帮助之大。

  董一菲:说到阅读教学的品味语言,我还是十分欣赏王崧舟老师的教学。他的教学精致大气,充满智慧与诗意。他在《长相思》一课的教学中每读一遍都有明确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完成对语言的品味。如:

  谁来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谁再来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作者的身在哪里?作者的心在哪里?

  问君(纳兰)何事伤别离?

  诵读是可以使语言和情感通达的,而读的环节设计得如此精致,足见教师的匠心。品味语言、体味情感就是这样在读中轻松抵达的。

  教师不仅善于“读”,还要善“问”,善“感”。“问”要巧问,教师只有巧问才会有学生的妙悟。一句“问君何事伤别离”,可谓是神来之笔,学生的才情思想一时间化作“黄河之水天上来”。

  总之,这样的阅读课厚重而沉着。

  曹 琪: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阅读课,一忌空泛,不可脱离文本和语言;二忌片面,不可只重树木不见泰山,整体感知尤为重要;三忌随意,不可没有教学设计,学生信马由缰;四忌模糊,不可只重个性阅读,不明确,不规范;五忌空读,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诵读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不可读而不感,读而不思。

  董一菲: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文课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教无定法,至法无法。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对比品味反复吟咏,也可以用写作促进阅读或借鉴我国传统的评点式阅读。

  《世说新语》说:“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葱茏其上,若云兴霞蔚”。语言其实就是这么美,就让我们引领着孩子们“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