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转ascii码:如何选购京胡及保养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3:12: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有京胡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想拥有几把称心如意的好京胡。我始终建议开始学琴只买1把足矣。京剧曲牌无外乎两个种类---西皮和二黄,专业琴师都是专琴专用,西皮的琴只拉西皮的唱段,有些大师甚至专到一个调门一把琴。这是因为人家工作的关系,作为初学者大可不必如此,一把琴打基础足够了,等练了一段时间以后,对琴的需要比较迫切的时候再添购新琴也来得及,而且那个时候就该买把中高档的琴了,大概千元以上吧。初学京胡的爱好者我个人不建议买比较贵的琴,首先是要考虑个人承受能力,我所谓的中高档琴是指价位在1000左右或以上的,因为初学者很多很多都是在入门练习的这个阶段放弃了,如果之前买了很贵的琴,那会很浪费的。
琴的价格无外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工艺,三是音色。
材料的定价当然是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了,越不容易见到的材料当然就越贵了,比如一线天,阴阳脸,十三太保,十八罗汉,狮子头等等,还有工艺雕刻的等等。有的竹子虽然能长成上述的形态,但并非适合做琴。比如十三太保的担子,并不是说只要够了十三个竹节就能做,他的长度是有限制的,竹子的年头也是有要求的,只生长了一年的竹子肯定不适合做琴,再者,还比如十三太保,假如他的竹龄,总长度都符合要求,还要看关键的下三节,十三太保的琴下三节必须和普通竹子的长度基本一致,等等等等的原因造成了这些材料的稀少和昂贵。
工艺就更重要了,同样的材料经过不同的人制作,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对吧?随着京胡的发展,人们对京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京胡制作工艺的要求也相应越来越高。好的做琴师傅做琴之前会先把材料烤透再上漆(当然就烤制这一工艺来说有些人还是颇有微词的,这里不做争论),这样有利于保持琴体的稳定性,不会因气候原因造成音色的大起大落。再比如现在的乐器厂,很多乐器厂做琴都是机械化生产,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到商店去看看,几把同一个乐器厂出来的琴做一下比较,上面打的每个孔都是一样大的,这种千竹一做的方法能出来好琴吗?而私人做琴就不同了,除了必要的工序以外,他们基本都是手工制琴,这样才能使得担子、轴子和筒子配合的“亲密无间”,对吧?手工制琴肯定慢,一个月做不了几把,当然价格也不会低了。工艺和材料都符合要求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听音色了。比较有名气的制琴师傅为了不砸自己的招牌,在音色这方面还是能够保证的。当然你不能要求200块钱的琴和2万块钱的琴音色一样,我指的有保证是说在同等档次的琴中音色算不错的。
怎么挑选呢?这里我应用徐德海师傅的鉴别方法供京胡爱好者参考。
挑选方法他把它归纳成五个字:“看”,“掂”,“弹”,“敲”,“拉”。
㈠“看”:要求品相好、尺寸准、竹节暴、肉头厚。
京胡琴杆又称“担子”。二胡琴杆由木材加工而成。京胡琴杆是天然的竹子,虽然也经过加工,但它的“品相”,“尺寸”,“竹节”,“肉头”,都是自然形成,好的“担子”非常难得。“担子”是京胡最值钱的部件。“筒子”是京胡 发音的共鸣箱,当然重要,但“担子”是京胡的主体,对发音音质好环,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承受了琴弦的张力,发音源于琴弦的振动,然后带动琴码、蛇皮、琴筒及京胡整体的共振。音质好坏与琴弦张力的稳定性非常有关,这好比箭要射得远、准而有力,关键是弓好;琴音要穿透力强,音色好,关键是“担子”好。所以京胡发音取决与“担子”和筒子的质量。“品相”好要求“担子”上粗下细;“尺寸”准 、“竹节”暴、“肉头”厚,主要是针对“担子”而言。所谓“竹节”暴,是指“竹节”外突明显;所谓“肉头”厚,是指“担子”竹壁厚。关于“品相”,“尺寸”, 担子直径20MM(2CM),一般是指中径。从琴头向下数的第三节,也有称它为中节或腰节,即手握琴杆的那节的直径称中径。现在的制作师一般都认同该节直径应为19.5-20MM。老琴较细的也有18MM。我认为此节的直径主要是给制琴者对琴杆粗细容许的范围定的标准,其实是与琴的美观和握琴的舒适有关。应该因人而宜。手大者稍粗些也无妨。上粗下细,是指琴杆从琴头往下细看,一节比一节渐渐稍细下来。把琴倒过来看:就是相反,下头(琴头)粗,向上就渐渐细(插到琴筒的那节最细)。中径有尺寸标准,上粗下细没有具体尺寸。因为不同琴杆粗细都不相同。上粗下细主要与美观品相有关,与琴音是否有关,有人认为有关,也有人认为无关,尚待商榷。 “琴轴”:拧松自如。不打滑。担子第二个竹节的位置,在两个“琴轴”的中央为佳。(美观)。“琴轴”间距,应不超过四横指。 “琴筒”:筒要圆,壁要匀,竹纹粗,竹黄厚(内壁的黄色一层)。“铁心筒”更难得。
“蛇皮”:鳞格方大,乌黑发亮,鳞线清晰,黑白分明为好。“弓子”:单节,且在中央,平直稍长,重量适宜,握弓舒适为好。当然还要看做工是否精细。名家制作更好。(上海的制琴名家如许金元、天津的刘梦虎)
(二)“掂”
琴拿在手里,掂一掂要有些份量(琴与琴比较相对而言)。“肉头”厚的,较重,反之较轻。
弓子,握在手里,舒适,稍重为好。
(三)“弹”
用手指弹“琴筒”,发出“达,达”,清脆响亮,磁实音为好。用手指弹“蛇皮”,发出“嗒,嗒”音脆短者,调门高,反之发出“噗,噗”音者,调门低。
(四)“敲”
担子与筒子的搭配及材料决定这把琴音色。担子与筒子的合理搭配非常重要,也是发音好坏的关键。根据乐涛和著名琴师蒋霭炳的共同研究认为:将筒子轻松放置在手掌中,用担子的细头(插入琴筒的有风口那头)轻轻敲击筒子,在敲击声中如既能听到筒子发出的答答磁实的声音,又能隐隐听到担子发出的声音(即有共鸣),那就是担子与筒子的最佳组合,做出来的琴音绝对好。通过很多次的实践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此法虽可靠,但很难做到。一是要有敲听的经验,二是卖家不容如此挑选。但为了使琴能出最佳音时,在担子配筒子时,确实很有用。你不妨可把音色好的琴来验证这一方法。)
(五)“拉”
“西皮”琴,要发音清脆,穿透力强,有金属音徊荡; “二黄”琴,要发音荡亮,音质纯美,余音绕梁。拉时易出音不费劲,拉琴感觉轻松。 琴轴拧弦自如,易定音,不紧,不松,不打滑,不走调。总之,一把好的京胡,要“品相”好,“尺寸”准,“竹节”暴,“肉头”厚。“掂”有份量,“弹”之磁实,“拉”之舒适。
另外,要提及的是,材质好的老京胡比新制的京胡音色更纯正。这与琴材中水份通过长年累月拉奏振动与自然蒸发有关。老京胡的“担子”、“琴筒”、“琴轴”通过长期磨合已定形,达到最佳的发音振动状态。所以京胡要经常拉,越拉声音越好。
京胡噪音与解决办法
备注:(以下内容部分选自刘正辉老师《京胡演奏教程》157页)
有些京胡爱好者拉琴时,都会遇到噪音问题,这种情况应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演奏者自身演奏可以出现的问题,如:演奏姿势不正确,运弓角度不佳,擦弦力度大小不均,音定不准,都会出现噪音。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伴随演奏运弓能力的增强,噪音是会逐步加以克服的。由于京胡乐器本身所造成的噪音问题,乐器如同手中的武器。它质地好坏及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京胡的演奏效果。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准的京胡演奏者,尤其更需要来重视京胡乐器本身的出音质量,就是说:从人为的角度上积极做一些京胡的调试工作,这对于的京 胡演奏是大有好处的。
噪音出现,我们首先从筒子后口观之前口,观察乐器制作师在蒙皮时是否会有多余的胶溢出口处,是否沾附于蛇皮的四周,胶过多或过稠时,这种悬浮于皮面周围上的胶会“把紧’’蛇皮振动面而产生噪音,因此挑选京胡时要挑选“缩口膘”适度的为好。
京胡练习者本人对自己所使用京胡调门的要求了,那就是蒙皮时向乐器制作师提出要求,京胡调门可按京胡实际调门高半个凋或1/4调进行蒙皮,蒙好后自己进行‘‘松解’’处理。可安装底盘稍大的琴码,作五度定弦并高于原调半个调的定弦办法来紧压蛇皮,这样做的目的给京胡皮面形成较大的压力。这个压力过程,实际就是琴担与琴筒和蛇皮主要系统做一下静止磨合过程。因担子长短不一,筒:广大小各异。所以这种静止磨合状态都是依据京胡本身琴体的“弦长”来进行的。达到真正所要京胡调门的高度,这时将大码撤掉,换上小码,继续试琴调音,当调门及音色,音量达到令人满意状态时,就可以不再天天紧压皮子了。每当拉完京胡收起时,必须坚持松弦并把码子顺到前口筒边上,以减少码子对蛇皮的压力。这样可以延长蛇皮最佳调门状态下的使用寿命。条件允许的话,可用环氧树脂胶加乙二胺进行固化作用,并以1/5或1/6的比例调匀,待调好后用三氯乙稀稀释剂进行稀释,而后薄薄均匀的涂在蛇皮有纤维的一面,并形成一层保护膜,环氧树脂属于化学制剂,是不溶于水的,也就是说,当气候变化时,有纤维一面的皮子不上树脂胶时,这种生物物质会随气候的变化随时吸收水份和排放水分。外界气候干燥时,含纤维一面水分外溢,蛇皮发干产生噪音,气候潮湿时,蛇皮又吸收了水分,所以京胡就发闷。这就是外界气候的影响造成了京胡声音的不稳定。所以在蛇皮有纤维的一面涂上一层薄薄的环氧树脂保护膜,不仅阻止了水分的施放与吸收,相对保持了蛇皮水份的稳定。
属于琴弦原因;材料要上呈:鉴别出一付好琴弦则要看它是否容易振动和灵敏度如何,京胡内外弦粗细比例。里弦细了声音发抖,易出“贼”音,过粗拉的费力易声噪音和泛音。一般外弦粗细程度,如从听觉角度来说,音的好坏不易听出,只有在亲自演奏时,里外弦不“谐”合的感觉,才会明显体验出来
码子的选择:琴码竹子的紧密度,竹质的优劣,底盘的大小,槽的深浅宽窄,琴码坡度等均对京胡发音产生一定影响。一般,一把京胡至少配备四至五个琴码,这样才能根据京胡的自身条件找到一个适应这个自身琴条件的琴码,在安装琴码时,码子坡度面较大的一侧要朝上,调好弦后坡度较大的一侧会随琴弦向上调紧时也有个向上的力,调门越高,码子越和皮面稳合,正好和琴弦形成了稳定的力点。这个力点的稳定很利于琴体的共振,因此也是让京胡能发出坚实声音的关键。所以在给京胡配备琴码时,要全面考虑到码子的高矮,斜面角度及大小等几个方面,要达到京胡能发出好的音响效果为标准。一般采用老麻将牌的竹子刻成的码子特别好使,主要是竹子年长日久,油脂浸入,竹丝空隙得以填补,有力于传导和振动发音,这种老竹琴码很受演奏者的欢迎。
千斤钩:一般用黄铜丝或不绣钢金属丝弯成形状如同英文字母S型。美观大方的千斤钩,一般弯成两边弧型对称的圆环型,如千斤钩弯得不圆或左右弧型不对称,都会影响到千斤钩内的琴弦平行排列而影响到演奏效果。在千斤钩弧型内最好选一小块约0.6×0.5公分的薄羊皮垫儿垫在那里,这样做有意避免钢弦与金属千斤钩直接接触产生出“钢丝味”的不良音响效果和钢弦与千斤钩的直接接触,造成“琴弦外皮”的破损,产生过早的断弦现象。
京胡的保养有很多小技巧,比如说要定期用酒精擦拭琴弦,不然上面的松香攒多了影响琴弦的发音,松香溶于酒精而不是水,如果用水的话反而会让琴弦变得更粘。还有拉琴用的松香要及时点上,不然筒子上蒙的蛇皮边缘很容易被磨坏。说起了蛇皮,就又有好几条要注意,其实保护京胡最主要的就是保护上面的那张蛇皮,因为蛇皮是发音的最主要工具,它的张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出的声音的好坏;而蛇皮本身也没那么简单,从蛇皮被扒下到蒙在京胡上,这中间有很多道工序,比如说增音处理,脆化工艺等,所以每次胡琴使用完毕后,都要卸荷再放入琴箱,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松琴,即把拧紧的弦放松,让下面的琴码不再压着蛇皮,这样可以保持蛇皮的张力,使下次使用琴时音质稳定。而且蛇皮不能受潮,也不能有强光照射,这很容易使它变脆变硬。
每次琴上的松香磨尽后,琴筒上蛇皮上的松香粉尘一定要用软毛刷清楚擦净,以防沉积久了影响发音。琴也要定期使用,如有长期不用的琴,记得要在琴盒里或者琴筒里面放上几个红干辣椒,以防蛇皮被虫蛀。
当然,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小技巧,比如左手松香多了过黏,就可以蹭蹭鼻子,沾点脸上或头发上的油,就会滑很多等等,这些都是书本上查不到的东西,要在日常学习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