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hex to ascii:为中国文化做只啄木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44:00
今年4月29日,被称为“台湾的鲁迅”的柏杨先生去世了。柏杨的远去,也带走了愤怒抨击中国文化为“酱缸文化”的“柏杨时代”。但是,国内的有识之士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对中国国民性的探讨。2007年以来,王学泰、朱建军、刘小川等学者的新观点发人深省。

 

 

 

  柏杨“恨铁不成钢”

 

  晚清以降,中国的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西方社会,希望从西方的思想文化里找到救治中国的良方。林纾、严复等人翻译了大批的西方著作,将西方思想文化介绍到中国;梁启超、鲁迅、胡适等人则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思考国民性问题,特别是鲁迅先生在留学日本时,曾经常跟许寿裳探讨“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国民性存在一些痼疾,如“奴性”、“愚昧”、“麻木”、“懦弱”等。所以,鲁迅先生倡导以文艺来改造人心,救治国民:“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之后,在台湾继承鲁迅衣钵的是柏杨先生。柏杨先生认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好像水泥搅拌器里的石子一样,运转起来之后,身不由主。使我们感觉到,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而是文化问题。”2008年以来,学界重新整理出版了柏杨先生的文集,最著名的当属《丑陋的中国人》、《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等。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里,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丑陋面,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柏杨在批判国民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酱缸文化”一说,他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水不能流动而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酱缸文化”,而“奴才政治、畸形道德、个体人生观和势利眼主义,应构成酱缸的主要成分……”柏杨先生的这一论断与鲁迅先生的“铁屋子”之类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对中国国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从传统文化角度论证了民族的劣根性。

 

  明眼人都知道,鲁迅先生的“刻薄”,柏杨先生的“愤怒”,都是在警示我们的国民:千万别走老路。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毒呢?

 

  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毒

 

  鲁迅和柏杨两位先生对国民性的探讨,为后人提供了资源。目前,学界有志人士在他们的探讨基础上,对国民性有了新的认识。2007年7月,同心出版社出版了王学泰先生的力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精选)》。王学泰先生关注的是中国社会的游民现象,这种游民现象也是中国所独有的,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王学泰认为:“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文化形态以小农生产为经济基础,以地域、宗法为联系纽带,用现代的眼光看,其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表现为:愚昧——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的认识能力很低,缺少理性和分析能力;野蛮——因为文化普及程度很低,所以想事情、做事情往往凭动物性本能;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这是由宗法群体的排外性所造成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注重眼前功利——这是由小农生产决定的,眼光只到鼻子尖,不能看得更远。儒家思想是宗法制度在思想意识层面的表现,它必然对这种极端愚昧、野蛮、扼制人性健康发展的文化形态起到维护和强化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游民现象体现的也是国民性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游民呢?这种游民现象与传统文化有何关联呢?刘小川今年5月出版的《品中国文人》中列举了中国文人的特有现象:“中国古代文人几乎都要去当官,走仕途。而西方作家不这样,他们要么出身贵族,要么是医生、神甫、律师、商人、教师……的儿子,总之,职业分布相对宽泛,吃官俸者少。中国古代文人与政治有着深广而持久的联系。”我们不禁要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文人只能走与政治相关的道路呢?

 

  诚然,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什么样的国民。中国国民具有“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丑陋一面,具有特殊的“游民现象”和“文人景观”,都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关联的。今年4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朱建军教授的著作《给中国文化看病:中国的人心与文化》,本书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传统文化、以人心利弊来检阅传统文化,认为“心理学家看文化,首先看的是人心”。在朱建军看来,中国文化源流,道为其本,儒法影响最大;法家是支兴奋剂,效果显著,但伤身;儒家败坏后成为精神枷锁,仁爱之树上结着恶果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文化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了问题,所以也就产生那么多的怪现象。

 

  朱建军认为:“中国文化,如同一个老古董店,里面杂物繁多,有真正价值连城的古玉、青铜器、瓷器和书画,也有更多得多的大量的赝品和肮脏的垃圾。”那么,我们的文化里到底有哪些垃圾毒素呢?他指出,首先是被扭曲的儒家思想。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而这源头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儒家思想的发展也是畸形的发展,其目的就在于维护皇帝的专制统治。在上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儒家思想成了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所以说,所谓的“儒家思想”因此成了显示个人欲望的思想,在这其中流进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毒素。这种思想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人心也就被败坏了。所以,在古代中国产生吃人现象、腐败现象、游民现象和人文从政,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是狡黠的法家。中国历来就缺乏法的精神,这跟我们的老祖宗有关。在朱建军教授看来,中国古代的法家是“贼化”了的:“法家的代表人物,大多都没有好下场。韩非被毒死在狱中,商鞅也按照他自己定的法律被五马分尸。这似乎是偶然,实际却都是‘贼老师的两难’所带来的后果。后代学聪明的那些人,往往避免说韩非这样的实话,甚至不敢承认自己是法家人物,外表上把自己伪装成仁义道德的儒家。但是,他们毕竟骗不了高手,政治高手依然知道他们的真相,所以他们还是摆脱不了这个下场。”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大提倡法家思想,这也就直接导致中国国民法律意识淡薄。王学泰所谈到的“游民现象”,“这几乎成为中国政治格斗中的一个传统,有政治野心的人们都在使用它。”这正是缺乏法的精神的表现。最后一点便是漠视生命的思想。我们的传统是以维护皇朝统治为基础的,势必会沾染上专制的思想,必然会漠视生命。

 

  中国文化该往哪里去

 

  常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但是,我们所担心的是,21世纪果真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吗?中国文化在21世纪将往哪里去呢?一个有着毒素、生病了的文化,怎样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呢?

 

  朱建军认为:“现在,中国文化病了,民族性病了,病出了阿Q精神等等症状,我们要治疗的第一步,也就是清理我们的家,找到哪些是我们自家的宝物,分辨出哪些是带菌的垃圾,下一步治疗中国文化病和民族劣根性,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清理古董,清理文化中的毒素,这应该是第一步,也是文化复兴的基础。清理毒素,当然要清理掉那些不符合人性、专制、自私的东西。

 

  接下来便是治疗的问题,我们应该需要怎样的文化呢?2006年末,刘军宁先生曾大声疾呼:“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他认为,“文艺复兴不是要复古,而是要从古典文化中寻找普世价值,同时让普世文化在本土传统中扎下根来。”这个普世文化,当然是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继承和发扬,对生命的尊重,对法的精神的倡导,对民主自由精神的追求,具备人文精神的文化。我想,在未来世界里,我们只有追求这样的文化,方能准确地把握我们的文化方向,方能创造出“人”的生存环境。(何贤桂)

 

  《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精选)》,王学泰著,同心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给中国文化看病:中国的人心与文化》,朱建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品中国文人》,刘小川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7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