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借贷业务:[转载]八卦掌歌诀“掰膝”和“虎口瞧”毋庸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5:29:14

[转载]八卦掌歌诀“掰膝”和“虎口瞧”毋庸质疑

八卦掌歌诀“掰膝”和“虎口瞧”毋庸质疑

□ 杨德川

 

有幸拜读了《武魂》杂志第四期刊登的《质疑“掰膝”与“虎口瞧”》一文,我对作者认真思索拳理,大胆设问的精神所感动,对此也进行了思考。尽管我与作者有不同认识,但我想这并不妨碍我们研究八卦掌理论,使武术大花园中的这一奇葩开得更加绚丽的共同愿望。

八卦掌的“36歌”、“48法”是八卦掌前辈在修炼与技击中的经验总结,历来被学习者视为练拳的圭皋。之所以发生歧义,我认为,一者因为老一代的成名人物大都已谢世,不能亲自讨教;二是人们认识上的差异,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然。好在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一定的文字记载,使我们从中获得解答,同时借助我们自身的修炼经验,进行体悟。前几年李功成先生有两本书出版,一是《董海川八卦掌神功秘诀》、一是《董海川八卦转掌技击术》。书中理论部分中的大部分取自郭古民前辈的遗著,而且文字上没有大的改动(本人曾看过郭古民前辈的遗著手抄本)。比如第一本《董海川八卦掌神功秘诀》“八卦掌真谛”中就讲了“必要空胸之理;必要拔顶之理;必要下单腰之理;必要拗胯之理;必要掰膝之理;必要抓地牢之理;必要沉肩之理;必要坠肘之理。”把转掌中的身法要求讲述得非常仔细。其中的必要下单腰之理、必要拗胯之理、必要掰膝之理三者相连把“掰膝”讲得非常清楚。因为,郭古民曾在北师大教学,教材写得非常仔细。请看:必要下单腰之理。下单腰之势,左转则下左腰,右转则下右腰。人身两腿大腿骨之上端嵌入左右胯骨之球(骼窝)中,若下双腰,则两腿支柱力量平衡,有如两轮车不如一轮手车之灵便。胯骨即骨盆两旁之骨,所有胸腔腹腔之脏腑俱皆寄托于骨盆之上,若双腰一齐下沉,则两腿被上身之重量压住,减少灵活轻便之机能,所以转掌弯步圆形下双腰则板滞,不能圆转自由,故必要下单腰。

必要拗胯之理。即董先师口诀第二句“扭胯掰膝抓地牢”句中的头两个字。人身四正有两手两足,两手抱拢而生成两足向前,所以两手容易左右分开,两足便于直步进退,所以八卦转掌必要弯步而行,以走外为接着、避着为法门,故八卦转掌凡一举步,无论左右转,均必弯步而行,我在圈外置人于圈中,我可自由不受他人束缚,而拘束他人。如彼正面来击,我跨里或跨外躲闪避击,直线击则侧避之,而跨里跨外又以地势、人数为机宜,然而往里往外均系于步,而步之动则系于足,足则系于两腿之上下肢骨,下肢骨又系于大腿,而大腿则又系于胯骨之球窝中,故八卦转掌中每一迈步必要拗胯,胯不转拗而只以弯步转行,则步虽弯行而胯不随和,难混合一气。所谓拗胯要五分向外拗,五分向下沉力。

必要掰膝之理。足之弯行,在于膝骨与足跖之折合,如膝盖骨不向外掰,大腿与小腿皆被膝盖所制约,大腿骨之下端与小腿骨之上端以膝盖为相互之关节,膝不外掰小腿不向外,踝骨与足虽欲弯行,小腿骨不与之一致,则足欲弯行会被小腿牵制,大腿骨所系之胯下既向外拗,则大腿骨上受拗胯之压制下受不掰膝约束。则膝盖以下出动圆满之力不足,拗胯弯步劳力大而动作不灵,此掰膝必要之理。

以上论述讲下单腰之单腰指的是身向圈里一侧,拗胯也是圈里一侧,并且是五分向后,五分向沉力,由于下单腰与拗胯使得同侧膝必掰,这里讲的是一个顺字。不掰膝则步不顺。从我自己练功的体会说,转圈到一定时间,一定程度后,身上的拙劲,腿上的艮劲就会去掉,身体也会变得轻灵,圈里侧的单腰拗胯往下沉、往外拗的感觉跟着出来。同时由于膝外掰转圈自然就更顺了,里侧的腿也会蹲地更低,足也探地更远,另一侧的腰腿欲与里侧腿相合也相应变低,但身体的上下相随的向内拧劲却自然形成。它不但没有造成身体的散乱,而且却使身体的内外合一更加浑然天成,形成八卦掌特有的腰功与内劲。平时,许多人讲,转圈以八步为准,里面的脚直,外面的脚往里扣,这些都没错,但随着工夫的增加,圈会越转越小,里面的脚也相应变的往外掰,等转成四步、三步一圈就形成完全的掰扣步了。掰膝与扣步形成的磨膝擦踵剪子步使外膝与里膝形成更好的合力。

对“二目须从虎口瞧”的认识。

“二目须从虎口瞧”指的是八卦掌转圈中的怀抱单鱼掌转法,它是八卦掌的根本转掌法。对于此掌八卦掌流传只的各家各派有不同说法,比如程派掌中龙型掌、尹派掌中的舌型掌就不一样,还有一些其他练法,各有各的说法,区别是伸出的掌型不同。对此,我认为各有各的道理,就跟练气功一样,下手处不同,结果应是殊途同归,万法归宗。但以虎口圆撑,食指或无名指上挺,掌型内凹的龙行掌提出质疑,我认为是不准确的。食指或无名指的上挺有利于气血灌注指梢和意念的领起,这些我们都无疑义,对于二目须从虎口瞧作者提出的会造成力微受阻我不敢苟同。因为,第一,二目须从虎口瞧并不是两眼死盯着虎口,而是通过虎口向远处看,尤其是在转圈有了一定基础后速度加快,死盯虎口就会转晕,即使通过虎口向远处看也是似守非守,关健是“空胸拔顶下塌腰”精神的领起。第二,二目须从虎口瞧形成的掌型使腕、肘、肩摆顺,有利于手三阴与手三阳经络的顺畅。前些年刘兴汉主编的《游身八卦连环掌》中就提到该掌型形成中肘窝能放一个鸡蛋,这样的掌型能保持气血的极大畅通,它与食指或无名指的意念贯注合为一体,并不矛盾。对于气顺道理笔者曾观察过尹派传人的练法,尽管他们的拇指内卷,但他们的腕、肘、肩是顺的。为了进一步说明气顺的道理,下面我借助内功的修炼加以说明。

前面我讲,练八卦掌的人由于下手处不同有的从劲力的增长入手,有的从气血的贯通练起,从而形成刚力与柔力的区别,但练到最后都要求刚柔相济。这里就牵涉到内功的修炼。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与下手处不同,个人的内功感受是不一样的。我的感受是身体的由轻到重到新基础上的轻;气的四肢通顺到丹田的积聚和发散几个阶段。气的初起,由身体的发热感到身体的发轻,轻,轻得浑身没有重量感,身体与大气浑然一体,接着进入内劲的增长和身体沉重的阶段。此阶段打拳有了阻力,产生了黏糊劲,有了与空气的摩擦力,开始产生弹性劲,练拳时讲的二争力、合抱力产生,但此时身体发紧,内气在体内还不顺畅,且有冲撞感觉,这种冲撞与发紧的现象造成身体的不舒服和身体的被束缚感觉,此时,每做一个式子身体就要克服由此造成的弹性劲,束缚力,做起来很费劲,自己和自己叫力,也就是平常讲的劲在自己身上,还不能作用在别人身上。要过此阶段需要几年的锻炼,有人过不去,就会形成僵力,俗话说的练死了。冲过此阶段会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轻灵阶段。此时,气力能发散出去,四肢发轻,体内发空,身体变的灵活,快捷。整劲、合抱力、二争力,在学拳的初始阶段就应有要求,不整、散乱、呆板、僵硬是练拳时主要克服的毛病。高明的教师总是提醒学者要坐胯、手撑出形成对拉,两手、两腿要合,此时的单换掌要求贯力是对的,虎口瞧与其他的掌型区别还不十分明显。等有了弹性力、尤其是体内内气聚集的时候,虎口瞧的顺劲好处就非常明显。因为此时争力、合抱力、浑圆力已自然形成,比如双抱掌,两手一伸两手与两肩胸就象气球一样浑圆一体,撑大圆就大撑小圆就小,但由于体内内气还不顺畅,撑力太大体内不舒服。怀抱单鱼式也是一样,前后手与两肩形成整体就象太极图中的单鱼,在转圈时由于虎口的朝上取顺劲形成手与肘、体内各自的垂直劲,减少了对拉劲就非常舒服,虽然此时也有从手到胸腹的连劲,但由于它取顺,有利于气血的畅通。在身体轻灵的高级阶段,实际上伴随着内功的高级修为:练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身体的松、散、通、空;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步步转空,最后的身体透空。这些孙禄堂与刘嗣传著的《武当三丰太极拳》说的非常明白。丹田劲并不是腹实如鼓,而是虚空。著名杨式太极拳传人余同和老师在与我说拳时曾说,我一个单鞭做出摆好,立即找身中的中心线,两手立刻变轻变软。魏树人老师在《太极拳述真》与后面的著作中反复讲三个气圈散劲与身体的空劲。我的理解要修炼丹田劲,要把身体的劲散去,必须养吾浩然内气,在静中求动,在动中求静,一是壮内气,一是让壮起的内气慢慢散去,此时,不能有太多的外力追求。虎口瞧的手型使内气非常的顺畅,不丢不顶,胸腹畅快。当然,要做到此点还需要慢练与快练的结合,此处不做探讨。现在我转圈的感觉轻灵,探出的腿非常轻,腰部柔软、两肩柔软内缩自然形成合抱之力,腰部自然内拧,(而不是生拧、生抱);探出的双手轻灵,有时感到手臂失去重量,就好象围着一支凭空摆放的手在转;腹空、胸空,且不时有内气在腰后象棉花团一样的开合鼓荡,形成老子讲的玄牝之门,一往一来,一出一入。此时的弹性劲是轻灵中的弹性,柔中寓刚,内气如水银向四肢流,前腿、两臂前探有气团滚动、滚出,身体非常舒服。打拳轻快,身体柔软,发力刚劲自出。

掰膝与虎口瞧不但没有造成身体的散乱与气滞迷乱,而且使身体变的更加顺遂。

以上是由掰膝与虎口瞧引出的话题,转圈是一种行桩,除了怀抱单鱼式,其他几个单式转掌也非常重要,不一一叙述。练武之人追求不一样,练法也不一样,但武术要继承更要发展,我们应走养生与技击共同发展之路,跳出一些人提出的工夫越大,寿命越短的圈子,同时,我的一些经验之谈也希望为入门之人提供一些启示。这是本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