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租赁:陈春花-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34:17

陈春花-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

 

陈春花: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

2009-11-10 15:32:55  来源: 商易网    阅读:169次

 

 

                   演讲: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陈春花 教授

                                         

    各位上午好!谢谢主任。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来探讨我研究的一些课题,说到“文化”这个话题,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懂,但也没有人能说得很清楚。我们经常说某件事做得不好的时候,就说,水平不高,素质不高;如果做得好,则说水平很高,素质很高。但实际上其中包含些什么内容,我们可能讲不太清楚。我们的行为中,日常生活中,受文化影响非常大。不管做创新还是其他工作,常常由于文化本身的影响导致我们的不同选择。我拿自己做个例子,来看看对文化的认识是不是这样。很多年前,我还是个普通的老师,很年轻,但我对一样东西很感兴趣,就是“公共关系”,在广东省的高校开设公共关系课我是第一个。我觉得公关很重要,因为当时白云山药厂,中国大酒店公共关系做得非常热,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话题,就跟学校领导说,愿意免费为全校的同学开公共关系课程。我认为会有很多人选,就找了一个可容纳三、四百人的课室。我想教务处帮我把海报也贴出去了,会有很多人来。可是第一天上课,整个课堂只来了二十多人,我很惊讶,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去讲课。上到第四、五周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来了,水泄不通,走廊、门口、窗户外,全是同学,还有很多同学说:陈老师,我们要选“公共关系!”。我奇怪地问:为什么开始时你不来?同学们回答说:陈老师,我们说了您不要生气。我们看了海报上写着:‘公共关系’,讲课的老师是陈春花。我们从未见过这么时髦的课程,这么土气的一个名字怎么可能讲得好。因为认为我讲不好,所以就不来。现在我可能有一点名气和影响,特别在学生当中影响比较大。学生们又来跟我说:陈老师,你的名字非常好。我问为什么好?他们回答说:一般名人的名字都这么土气。我说这个故事想告诉大家什么呢?这大概就是“文化”,文化其实在生活中每个时刻每个部分,不管你是做管理还是其他的工作,受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真正使我关注企业文化,是在1995年。因为94年我开始做康佳的顾问。当时康佳想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品牌,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生产能力。因为当时生产配额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决定,给你多少配额,你才能生产多少。企业要成为最大的品牌,必需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但企业无法得到更多的配额,也就无从实现。作为顾问,我们要提出解决办法:怎样扩大生产量,成为全国最大。当时所有的生产配额是给国营企业,而康佳是中外合资企业。我们的唯一一招就是兼并国有企业,他们手上有配额!康佳兼并了牡丹江电视机厂,被称作“牡康模式”。正是在做这个兼并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文化的作用在哪里。牡丹电视机厂在康佳没去之前,两条彩电生产线已停产,没有任何办法让它运作起来,二千多工人没有工资开,整个厂是停的。康佳说我来兼并你,我带资金、带品牌、带管理、带项目来,以最短的时间让生产线恢复、有钱赚、工人有工资拿。这是很好的事情。可是当我们真的带着队伍去到厂里的时候,我们遭遇到这样的情况:整个厂二千多工人绝食,向市政府施加压力,宁可饿死,也不让资本家来剥削。这比去如意电视机厂的感觉还好一点,那里不但绝食,还把我们去的人围起来,把车推翻,更厉害!我感到很深的触动:为什么工人们会这样对待一件新的事情。我们只好停下兼并的进程,给电视机厂的工人们作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我们不是来剥削而是要大家一起寻找市场,寻找生存机会。经过了三个月时间,才解决了思想问题。在牡丹江电视机厂当年投产康佳牌电视机,十个月后产生效益。

    “牡康”模式得到中央的肯定,国家经贸委、省经贸委、机械电子工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推介会,也是由我主讲。

我一直以来非常关注企业品牌策略,同时,发现企业文化或文化本身对人的行为选择影响非常大。而对今天的世界形势我们该进行怎样的改造?这就是今天我要谈的话题。“创新与文化的关系”。

    一、技术时代的认知

今日经营者所处的时代:

                   后工业时代

                       服务经济时代

                                                资讯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十倍速变化的时代!

    我们正处在后工业时代。如果你还以大型设备,大量耗用资源的方式来获得利润,那么你们还处于过去的工业时代。我们现在不能再这样做了!我们正要进入的是服务经济时代。希望大家能正确地理解,所谓服务经济的时代,就是要求你通过服务的创新去获取利润。因为技术本身的拓展,自主知识产权的艰难性以及技术产品本身的同质性现在越来越明显。一部汽车与另一部汽车,或一台电脑与另一台电脑到底有多大差距?只要你去做,我相信可以做到差距不大。那么,在这个时代什么东西能带来大的差距?就是服务!在这个时代,我们要特别注重服务的创新。

近五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家电企业,相对于内地的同行来说,我有输的感觉(我一直在家电企业做顾问)。输在哪里?输给海尔。海尔其实没其他特别的方面比我们更强,而她以五年的时间飚升上来,是因为她符合这个时代的规律:她的服务非常好!她很明确地给顾客一个深刻的认知,就是新机服务。家电服务创新方面,我们没能超越海尔,我也(为珠三角家电企业)感到痛惜。五年前我曾要求珠三角的家电企业在服务上下功夫,企业的反应只是构建销售网点、维修部,没有人去倡导一种服务的新概念。现在回头看海尔的服务,其实很简单:一块抹布,一张地毯,一双拖鞋,这就是“新机服务”。她要求维修服务人员带上三件东西,进顾客家门前换上自带拖鞋,铺开地毯,把机器放地毯上,修好后收好,把地擦干净,出门换下拖鞋再离开。这些我们会不会,当然会!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概念去做。这就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时代影响你的价值的来源,很重要的是做服务的差异化和服务的创新。

第二点请记住,这是个资讯的时代。不知大家如何理解“资讯”这个词,这个词的出现使我感到惊讶。相对来说我们比较喜欢称为“信息时代”。但我喜欢用“资讯时代”这四个字。差别在哪里?当我们说“信息时代”的时候,我们强调“信息”非常多,好的坏的全是信息;而当我们说“资讯时代”的时候,“资讯”两字是强调与“决策”有关的信息,而与决策无关的就过滤掉。这个时代由于信息非常多,所以我们要尽力寻找到与决策有关系的信息。“资讯”则成为这个时代的第三个特征。举个例子,目前很多家电企业做IT(信息产品)。科龙、康佳、美的都号称投入数以亿元资金去做。但有一家企业做IT这个概念就非常漂亮,那是TCL。她也说要做IT,但她没有宣称要投多少个亿,只发布一个与决策有关系的消息:以很高的薪水,聘请一位IT的专业人仕:吴仕宏。这个信息就跟决策有关系,TCL在向全世界宣布,我将很专业地去做IT!而不只是投钱下去。接下来可以看到,市场的反应完全不同。“吴仕宏”的消息一发布,TCL在香港股市当天就增值2.5亿!表面上看,TCL为此花了不少钱:包装吴仕宏、为她出书、付给高额年薪、共计数千万元,但是由于跟决策相关,使TCL在市场上全面获益。接下来一定是专业化的操作。这就是当今时代的很明确的概念:资讯时代。

    这个时代的第四个特征叫做“知识经济时代”。常常有人问我:陈老师,到底什么叫“知识经济”。对此,我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回答:知识经济的唯一特征就是人力资源变成为资本,而且资本价值很高。假如有一天,国人的薪水非常高,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可以被直接用薪水肯定的时候,知识经济时代就来临了。我一直在看新加坡和美国,全世界经济竞争力排位连续十年第一、第二就这两个国家。中国在世界公认的洛桑管理学院的排位中列31位(2000年),而在世界货币银行组织排位中列41位,不管如何,中国大致就列在世界的第30~40之间。为什么新、美两国具有这么强的竞争力?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于人力资本的概念,非常明确。新加坡没有任何其他的资源,只有人力资源,没有任何其他的资本,只有知识的资本。我在新加坡的时间比较长,还兼了新加坡国光大学的客座教授。在新加坡,你让新加坡的孩子画一只鸡,他唯一能画的就是我们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没有毛的鸡,因为他从小到大看到的鸡就这个样。新加坡没有别的资源,但是她竟然成为全世界竞争力排第一第二的国家,就因为她做了一件事情:让新加坡的人力资本最高,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其实就把整个知识经济的特征告诉了大家,就是知识本身的价值。所以要看知识经济时代来了没有,一个标志就是:人力是不是真正成为资本,我非常希望做技术推广的同志有这个概念,必须知道技术本身的价值,而技术本身的价值最终会体现在人力资本上。如能把技术的价值推到这个高度,使得广东的技术人力资本价值最高的时候,我相信就成功了,广东的所谓知识经济时代就应该说基本上来临了。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概念,整个社会没有这个概念,恐怕就很难。三天前,我刚和深圳一位老总(燃气方面的专家)聊天,他说他觉得活得很失败(他今年60多岁)。我问为什么失败?他说了他的一次访问经历。那是访问一位燃气专家、科学院院士,恰巧碰到院士的孙女在家。老总问小女孩,长大想做什么。小说孩回答说当明星。老总觉得失望,继续问第二个志愿,孩子想了想,当老板。老总觉得还不行,继续问第三个志愿,孩子想了想,当模特。老总再问孩子:当科学家与当模特,你选那一样。小女孩毫不犹豫地说:当模特!老总因此觉得悲哀。我说不然。从整个社会来讲,人们看重的是(人的)价值,既然目前的社会上明星、老板、模特很有价值,科学家没有价值,小孩子怎么会欣赏你科学家呢?但是我们的许多科学家总是不太强调个人价值,在他们的概念中,个人的价值就是奉献,并不在乎他在社会上的人力资本价值,在现今的时代就无法体现。这也让很多人可以随便地打着科学家的头衔。如果有一天有标价的时候,就随便打不了,你必须具有相应的价值,才能打出专家的头衔。

未来三钥:

预测 -瞻望未来

        创新 -改变现状

 

      卓越 -创造优势

竞争力=技术+知识+创新

 

    综合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倍速度化的时代,我说个小故事。商业周刊最近做了调查:美国在股市、技术、市场份额成长最快的公司、它的成功元素在哪里。一家领先公司的老总对记者说:我们成功的元素就在于每件事都做计划,计划分长期、中期、短期三种,长期计划的时间是10分钟!我想大家都明白,这家公司之所以能保持全美国领先,就是因为他了解当今是十倍速度化的时代!这个时代在变!最大的变化在于速度。我们不能再以耗费资源为主,要以创新资源为主,必须清楚地知道要做服务的差异化,必须要使任何事情都与决策相关,要提升人力的资本价值,让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发挥出来,然后创造最佳的速度。正因为这样,要求大家要具备面对未来的能力,就如乔·巴克所说:预测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卓越的能力,就是创造优势。

思考:

1、在过去二十年我们的世界发生过什么基本的变迁?

2、这些变迁对人们的生活及企业的运作产生什么影响?

3、你认为你所属的行业在未来的五年内,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这些变化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5、这些变化对你的企业有什么影响?

 

    以家电为例,我多次在公开场合讲过,中国家电企业存活的时间大概就是3年,如果不能预见3年之后的情况,必死无疑。因为什么呢?因为国外的家电跨国企业将第二轮打击中国市场。改革开放初,国外企业因为对中国的市场、顾客的消费不了解,不了解中国的加工能力,国产品牌快速崛起,国外品牌成本下不来只好退出。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国内已形成较完整的供应链,国内、国外企业使用都可以使用这供应链,外企肯定会杀回来。因此要对三年的变化作出判断。

    二、创新的定义

* 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已有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是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

*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 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

* 实现一种新的产品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

    要回答以上问题,就要学会创新。从国际上的定义来讲,创新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新产品或已有产品的新特性;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新的商业方式,我特别希望我们企业能找到好的新的商业模式。相对来说,新的生产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有一家电脑企业成长得很快,目前已经是世界知名,那就戴尔电脑(DELL)。戴尔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说到生产技术,它所有东西都是从别人那里拿来组装。中国人装别人的东西,水准也很高。但是戴尔做了一个创新——销售模式,大量的个性化定制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价格送到顾客的手上。当然,现在品牌知名后,价格不低了。

九十年代,美国为什么能在经济上打败日本?其实在将技术变成产品的这种能力上,日本非常利害,家电、汽车大量地从日本生产出来,可它在九十年代彻底输掉,原因是什么?因为它在商业方式上不会创新,生产方法上它绝对会创新。其它国家都在学的品质管理系统也是日本出来的。而美国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最典型的就是销售方式,就是我们看到的百贷业态的转轨。以前我们看到的百货业有柜台、有售货员。顾客买东西还得看售货员高不高兴,她不高兴,你还买不成。在美国则把柜台拿掉,把售货员拿掉、开架、随便你怎么买,这样商品就卖得快了。这还不够,他们造出超市,给顾客配小推车,引导顾客把车装满。也许这还不够,超市还要开到家门口,24小时营业,还要开仓储商场,买5件比买1件便宜,再进一步,盖起了商贸城,吃、玩、住俱全。这就是百货业态的调整,其实是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个人认为,新的生产方法的创新还不算太难,可能会很难,但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这非常关键。

    第3种创新是开辟新市场,想想看,以前哪有个人电脑,哪有电视、摄像机?第4种创新就是控制或取得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一种新供给的来源。这种创新已近乎垄断。最后一种:实现新产品的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

创新大致来源以上5种概念,技术创新不应局限于新产品的开发,技术的应用,技术推广应包括上述5种创新模式的推介。

 

 

企业的创新领域应体现在4个方面:

* 技术创新/改进-----管理创新

* 生产系统的改进----过程创新

* 产品创新/改进-----市场创新

* 企业更新/改革-----观念创新

-《经济发展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

    技术创新或改进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其实是管理创新。产品能做出来,整个企业的管理配应不上去也没有用,第二类别企业创新的领域叫生产系统的改进,这是过程创新;第三种叫产品创新和改进,叫市场创新;最后一个是企业更新和改革,叫观念创新。作为企业来说,谈到创新,可能会涉及4个领域。

或者我们可以形象地把企业的经营看作一段旅程:旅客就是企业中的每一个人,目的地就是企业的远景和目标,交通工具则是企业本体,企业的创造力是引擎,最后,整个经营的环境即是汽油,所谓经营环境必涉及到“文化”。企业的成长过程,全靠这么多的东西来支撑。必须告诉员工企业的远景是什么,必须使企业自身能真正承载这些员工,一定要有创造力,最后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让大家全力以赴地去做,去成长。

    三、企业创新与改革工程

* 思维模式的转换

* 客户导向

* 人员的活性化

* 资讯科技的应用

* 系统思考的流程改造

传统的观念:                                                                       

    传统的观念往往注重成本,注意质量,注重弹性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考虑的核心是成本与质量。弹性是指变化的能力、速度是指适应市场的能力。对此我们只作了个平衡的考虑。在今天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把成本、质量与弹性综合起来变成一种速度。传统的说法是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而这只是非常低的要求。必须创造出新的产品,带领消费,成为世界的竞争者这才是现代的观念。

 


    我们来看看通用电气的例子,在座的各位如果想了解企业怎样面对新的挑战、怎样改造、怎样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公司去看通用电气!通用电气曾有惨痛的经历。二十多年前,濒临破产的威胁,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掌通用电气,在公司内部作了深刻的创新改造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喊出的口号是:如果下属企业不能在市场上做第一、第二,我宁可将他关闭!因此,裁员十几万人,关闭属下公司一百多家,而同期利润却持续二十年从二百七十亿美元增至六百二十亿美元。它为什么能创造奇迹,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创新,另一是文化建设。就是今天的两个话题。给我的启示是:我们要有思维模式的转换,我们要去看一些看不见的事物,做不可能做的事情,这可能是这个时代对大家的要求。

                                                                                                        

    四、文化及其理解

文化及其象征

文化: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

基本特征:象征性/载体

基本标志:生活状况/风俗/教育/妇女地位

基本表现:思维方式

                                         

    几乎所有的人对“文化”这一概念都有认识,如我的学生一看到我的名字只有一字话说出来:这名字的人一定是乡下来的,这就是他对“文化”作出的一个判断,但我们真的就了解“文化”的内涵呢?我想请大家看一看我对“文化”定义:文化是指一群人为了生存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字典上说“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实等于什么也未说。我们周围常可遇到某人说: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但当他回头看看,发现大家都不愿意去做,于是他也不去做了,然后,有人对他说:不做是对的,因为枪打出头鸟。你本来想出头,可是你要活着,于是最终你还是没有去做。文化其实就是对生存而做的调整。现在,中国人一定要改革,要创新要搞国企改造,大家要学习,要培训,因为这是世界环境的要求,不能适应这要求就会被淘汰,这就是文化。说到此,也许有人说,我还是不了解“文化”。我给出一个办法,文化的第一个概念:看象征性,看载体,举个简单的例子,拿广州与上海作个比较。(我最近两年常到上海,想知道广州与上海的差异到底在哪?)。不管你怎么说上海确是漂亮,往浦东一望,望外滩一望,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没有人敢说广州不是现代化;广州要建全国最高的楼,过去有27层、33层、63层、然后83层,现在上海有金茂大厦88层,广州据说正在筹划建120层的大厦,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要有一个标志,来证明我的现代化而这又是最快的方式,实质上就反映了广东的文化的特点——我们比较急功近利。企业也是一样。这就是象征性。我们吃东西也一样,最能代表广东人的特点就是“吃”,我的“饮食文化”,不管一件东西好不好看,只要说这东西很补,我们就把它干下去(吃掉)。没有其他理由,只要有这个理由就行!从这方面也反映了广东人的急功近利思想。做很多东西方都要快速见效,这十几年来家电也是这样再接下来的竟争中,我们就出现问题了。我有深刻的刺痛:中国因为没有现代的企业,所以没有现代的文化!因为现代社会是靠企业做载体。美国之所以会有现代的文化、是因为它有微软、有思科、有IBM、有GE、GM;日本则有SONY、松下、有丰田,我们中国呢?有没有?说到中国的文化,说象征性,我们只有一个长城!再想,还有个大熊猫。而这两种东西都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我们没有现代文化!我对我们的企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我希望能构建很大的企业,然后把现代文化支撑起来。所以,你们(技术创新推广)其实很重要,因为现代文化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如果能确实地把新技术推广做好,使之变成文化的概念,使企业拥有,社会拥有,中国将陆续地有现代文化。而我现在可以很肯定地说还没有,这也是我比较难过的地方。这是从象征性看“文化”

    下面我再给出一个方法来看“文化”。“文化”其实可由4个方面来标明:生活状态、风俗、教育和妇女地位。

    为什么说生活状态是文化的标志?看看文革时期,大家对生活无法提出要求,穿衣服一样,住的一样,什么都可以一样;现在呢?大家变了,穿衣希望不一样,办公室要装修,说明我们对生活状况、工作环境的品质要求在变化。生活状态不改变,很多东西都改不了。国产品很多品质不够好,原因在哪里?你们常常会告诉我说是因为企业不负责任等等,而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大家的生活要求不改,企业产品的品质永远不会好!因为我们自己就没那么高的要求,水龙头拿来用用说差不多就行,看起来跟科勒的一样。最好上面打上科勒字样,假的!可是科勒产品是开启30万次不漏水!此外,我们关心宏观的东西,从前的东西,我们的日期格式是年、月、日。而西方的日、月、年正说明他们关心现在的事情,微观的东西,两个概念差得远。我在科龙作改造的时候,我要求她整个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一个要求,竞然9个月才做成。什么要求呢?就是:你如果以前做得很好,我就奖励你,但与你现在能否坐在这位置没有关系。我就要改这一点。因为现在环境变化太快,以前做得好,不见得现在也会做好。而国人一向的习惯都是看你的以前来决定你的现在,所以有句话说:从三岁看到你八十。这恰恰是非常错误的看法。我说一定要改。你今年做得好,我奖励你,奖完就算,对得起你。明年是否让你上这个岗位,我一定要重新评估所有的能力,你的设想,你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你对公司概念的理解,评估后才用。

    文化的另一种基本表现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发现,(能力)差不多的人在一起没办法合作,我们不愿意去让别人感觉比自己好,这是我们的思维方法上的问题,离你很远的人比你好,那没问题,你可以欣赏他;美国人比我们好,我们没任何问题;上海比我们好,就有点难受。这种思维方法确实影响非常大,我们不能很好地合作,很多东西未能做出来,也跟文化有关系。

我们应该从象征性、标志、基本表现方式各方面很好地去理解“文化”,如果想在一个区域,一个企业有好的整体的文化氛围,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方法。

    我想再谈谈中国的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然后再看看需要改造些什么。

    中国的文化其实非常好,我本人也是很传统的。我最欣赏的其实也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超越当今年的时代的,我们强调大家一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强调匹夫有责。中国文化事实上是不会过时的,包容性非常强,并且非常适合未来时代。但是我要以中国企业的现实告诉大家,我们的文化对这个时代有一点点不合适,在于文化对人的行为上的影响方面有以下的特点:

    1.重讨论、轻行动。

    讨论的能力很强,行动的能力很弱。举个例子;上了北京的出租车,5分钟后,司机

可能侃侃而谈,该如何管理国家改革开放如何进行,国企如何改造,如何对待下岗工人,等等。可是最后你可能发现,他搞不他那部车。

    2.关注他人、不关注自己。

    我常以我的学生做例子。如果我要求学生在星期五交作业,到了星期四晚上,一个学生问同宿舍的同学;做了陈老师的作业吗?如果回答是做了,这个同学一定会不睡觉都把作业做出来。如果几个同学都回答没有做,这同学一定是快快地睡觉。反正大家都未做。其实学生交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

我有句话常被人引用:国人其实活得非常痛苦、窝囊,包括我自己。我希望大家能改变。我们整个一生分两块,一块看别人怎么活,另一半是活给别人看,其实没有了自己!这些特点会对管理带来很多问题。

    3.重形式、轻内容。

    这对管理影响比较大。其实两者都重要。

    举个获奖的例子。某君获得二等奖,是该项目第一名,他逢人一定会说第二句话:一

    等奖空缺。其实,二等奖就是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是因为你还达不到一等奖的水平!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这种例子。我最近在看饲料工业的资料,业内人士是这样很高兴地给我描述的:世界饲料工业,美国排第一,中国是第二。而我则告诉他第一、第二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你不可以第一、第二的形式来看,你应关注其内容。第一是第二的十倍,第二还有意义吗?

    五、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的责任:产品或服务/利润/就业机会/社会期望价值

企业文化:指企业形成的一种“个性”,它包括企业的信仰、观念、价值观、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气氛和工作行为

企业文化结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

    关于企业文化,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忘记企业责任。责任包括4个方面:1、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2、要有利润;3、提供就业机会;4、实现社会的期望价值。而我们讨论企业文化,就是指社会价值这一块。现在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不长命?科龙辉煌了15年,今年就不够好;长虹也陷入低谷,准备重新爬起来;沈阳飞龙倒下了,准备再起;巨人、爱多辉煌过已垮掉。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约8年,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4年。而美国大型企业平均寿命达45~55年,超大型企业达百年。差别多大!区别在哪里?最主要的区别是:我们的企业找不到社会的期望价值,也就是没有企业文化,也就活不长。企业的存在是要有理由的,要么你的产品特别好,利润特别高;要么能提供就业机会;最终是能实现社会对你的期望价值。

    丰田说:以相对低的价格用有世界上最好的汽车,我可以帮你做到。所以他有凌志。这款车可以跟奔驰媲美,但价格低得多。奔驰说,我可以帮你实现这样一个希望:开着我的车,就可以向世界宣布你是最成功的人。这就是奔驰的价值,所以你会去买它。微软则可以提供所有的服务,使你不再怕电脑,因为电脑已变得越来越容易使用,每个人不再需要懂太多懂得电脑知识,这是社会的一个期望。所以,企业文化就是社会期望价值的结合,能找到这个结合点,企业就能生存,否则,企业可能会好上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死掉。

    对企业文化的第二个认识:企业的个性。个性最终体现在你的工作行为、工作氛围、你的价值观、信仰等各方面。96、97年间,我去福州东百做改造工作。东百成为上市公司之后,有一个民营企业——华都百货与她抗衡,每天都派人去抄东百的价格,再将自己的价格定得低一点,把东百的客流分走一半。东百为此找顾问找到我们寻求对策。我们一到福州,先用三天时间考察了当地的市场情况,然后对东百说:华都的抄价可能是客流减少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你们内部的一些原因。其中之一:我们发东百的员工经常身穿东百的工作服到其他商店购物,这种员工行为相当于在向顾客传递这样的信息:你们不必到东百买东西!如果我们有企业管理的概念、有顾客的概念、有企业行为与员工关系的概念就绝不会这样做。也许不必强求员工在自己的公司买东西,但至少可以要求员工去其他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换掉工作服。当然,我们更希望员工能回来自己公司购物。我建议公司为每个员工制作一种卡,上面甚至不写名字,员工周围的亲友都可以使用这张卡。只要用这张卡购物就有打折优惠。三个月后,公司制作了这张卡,客流显著地回升。其实,所有做市场的人都知道,价格问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打折只会使顾客更多地购物。员工拥有这张卡,他感觉很好,内外有别嘛。另外,他或可炫耀:去我那里购物吧,我有权给你折扣,拿我的卡去!这是行为的改变,也是企业应该做的事。

    企业文化就包括上述的内容,核心是价值观,限于时间,不再展开谈了。下面说说企业文化的功能。

    六、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的最大功能是达成共识

共同的事物  共同的言语  共同的举动   共同的感受

形象鲜明  归宿感、认同感  培育新员工、激励员工

引导与塑造行为  自信、自豪感   促进企业目标

有效的企业价值观

积极、乐观

努力进取、勇于创新

知错能改

知识更新、新陈代谢

言行一致、健康成长

跟着时代走

    要求大家一定要建设好企业文化,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要达成共识:共同的事物、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举动、共同的感受。从这四个方面去做。比如说,制造业的员工一定要有工作服,就是要求他有共同的事物。因为要求他所有的行为要一致。我们要统一装修的格式,统一CI(企业形象)的形象,统一的LOGO,就是要有共同的认知。1999年底,广州市公用事业局问我,怎样使广州的出租车业变得更漂亮。我回答就是做四个统一。2000年元月起,所有的出租车内外装饰、司机的服装一次过全换,并规定每天清洗。应该说,效果还不错。因为目前的出租车都是个人供车的方式,于公司关系不大,如要改变形象,只能通过文化的手段去做,做共同的事物,加以基本的改造。共同的语言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讲的最多的是什么?我希望能象刚改革开放那段时间,共同的语言就是“改革”,唱的歌是“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多来劲!充满信心!

    我每次从硅谷回来,总会感到热血沸腾。因为在那地方共同的语言就是“创业”、“创新”、“成为亿万富翁”。所有的人跟你将的话都是这样,“你今天有什么好的idea(创意)?你有什么好的概念?”都是这样。工作节奏高度紧张。在这样的氛围下,你也只能有一个概念——创新、创业!你会感到这样的冲动。反之,当你去到另一种氛围,没有人跟你谈这样的话题,逐渐地你也就不谈了,不想了,也就失去创业的冲动了。

对文化的理解:

    关于文化的功能的第二部分,总体上来讲包括:(                 )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归属感,认同感。

    我经常从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中发现优秀的学生,并着重去培养他们。但现在我不太想做,因为到毕业的时候,这些优秀学生总会洋洋得意地告诉我说:我被XX公司(某跨国公司)录取了。也就是说,我帮XX提前培养人。可是为什么优秀学生总想去XX公司呢?是因为学生对这企业有认同,能给公众一个认同,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能力。还没去的学生就已经认为,去了就一定好。经常有人问我,中国的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到底在哪?也许你会回答说,在于技术、资金、品牌。可我认为最大的差距在“文化”。文化差距大,要的人才就不同。第一流的学生就去了跨国公司,第二流的学生才去著名国企,这让国企怎样竞争?!可是我又想反问国企,你有是否有能力去吸引一流人才呢?现在有国企在学校设实习基地,研究生从第三学年起就可以去企业,可以领工资了。当然,企业希望这些学生毕业时最好能去工作。有的国内企业给本科毕业生开出了比外企更高的月薪,仍争不过跨国公司。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跨国公司的文化认同力非常之强。由此可见文化的功能有多重要。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而价值观中最重要的是一句话:你要能跟着时代去走。

 

    七、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

GE革命

观念是GE革命的核心

创造一个认识一致的团队

全员学习

共享的价值观

    再来看看文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首先,我要介绍通用电气是怎样做的。1981年,杰克.韦尔厅刚上任的时候,通用是破产的边缘,杰克上来就把它变成了非常成功的企业,他主要做了4件事:第一是观念的改革。1)通用从传统上来说是制造业,可是杰克认为应该当作服务业来做。2)一定要标杆学习,就是一定要向好的学。杰克树了三个标杆:宝洁的市场管理、丰田的品质管理、通用汽车的技术管理,要所有的人去学。3)杰克认为,作为一个员工,要全力以赴。当杰克作了三个观念的改造后,就创造了一个认识一致的团队,一起学习,有通用电气的价值观:做全世界第一第二大的企业。因此,要做文化的改造或技术的创新。首先一个就是要从观念上的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开始时我要谈这个时代变化的概念,中国文化对大家的影响,只有观念改了,其它的很多方面才能改变,这也就是通用电气成功的原因。

控制在于个人

自我学习

自我领导

终生学习

超越变化

    在谈观念改造的时候,请大家学到一个非常根本的概念——所有的控制最终在于个人。制度其控制不了你,真正能控制人的是自己,这是最大的观念改造。如果你想真正控制自己,请观注三个概念:自我学习、终身学习、成为自我的领导,一定要变成这样。曾有人问我:陈老师,为什么这么强调学习?我认为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现在要创新,而创新只有一人办法——学习。中国与美国对于学习这个概念理解相差很远。美国或西方人是这样一个学习心态,你任何一个好的东西,他都很欣赏,他一定会向你学,但他在骨子里认定最好的还是他。而我们正好反过来:人家任何好东西都不欣赏,也不愿意学,但骨子里认定最差的那个是我!这是二者最大的差别。见到人家做的东西,我们常会说:这算什么,我以前就做过。以此否定人家,这恰恰是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我曾说文化是有象征性的,如果以娱乐作为其中一个象征最能说明问题。美国的文化可以说是“桥牌文化”,桥牌讲究合作,如果我跟你合作,就一定默契地将对手打倒;如果游戏规则变了,我得跟原来的对手之一合作,另二个人合作,我将不会受以前的搭档的影响,与新伙伴默契地将新的对手打倒。日本是很典型的“围棋文化”,一定是自己人抱团,把对手围死为止。我们是什么 ?是“麻将文化”,最欣赏的是“自摸”,谁也不靠,奖励最高,如果我做不成,就想办法捣乱,谁也别做成,如果有人成了,就很难受。在载体上很能体现文化,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象“麻将文化”这样就很麻烦了。我们需要大家去改变,要有学习的心态,控制好自己。

 

    八、企业文化如何建立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使命宣言——价值观

组织结构——规章制度

以身作则——赏罚制度

工作习惯——沟通

工作环境——教育培训

传达文化的方式

传达文化的方式有多种,以下是常用的几种:

明文规定----公司哲理、信约

空间设计

行为模范、教学、指导

故事、传奇、神话

对危机的反应

组织设计---系统、程序

招聘、提升、解雇的程序

    至于文化的构建,我想粗略地讲一讲。从概念上来说,有很多办法,有机会可以再展开来讲。从行为上讲,可以从十个角度去做,我比较关心对于传递文化方式的了解。如果企业要做技术创新,一定要有文化氛围的支持,文化的概念要很明确。怎样传递才合适?常用的办法是几种,如“明文规定”,通过公司的哲理和信约来告诉员工。我感触最深的美国的几家公司的做法。象贝尔实验室,它规定得很明确:在这个公司里,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你向上级汇报你的打算。在贝尔来说,这还不算好的员工。好的员工是这样的:如果想到一件事情该怎么做,然后就去做,并做成功,然后再向大家宣布,我做成了什么东西。这就是好的员工。所以要进贝尔做个好员工,就必须有这个能力。贝尔没有固定的位置,没年薪制,没有薪水,这些都不给你,只是给你一个额度。你要做的就是一个项目的计划,说服上级财务部门获得拨款,在全贝尔实验室找人陪你做,能够找到人陪你做,拨款用完,成果也出来,在贝尔就有位置。下一次,可能是别人做项目组合你。你要经常有人组合你,你才能在贝尔活下去。这就是贝尔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文化。美国有一家公司的管理条文很简单,我看过以后非常的惊讶。公司的制度只有一张纸:第一条  在任何情况下充分运用你的判断力;第二条  除第一条外别无其他条款。这就是公司的管理制度。

    空间设计也是这样,康佳曾是全国最大平面的办公室,所有的隔墙全部打掉,全层敞开,所有的文员、职能部门就在这一层里办公,为什么呢?前面说过国内的情况是大家不愿意与别人合作,很希望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可是康佳要做最大的家电企业,必须要合作,敞开的空间就会规范你的行为,促使合作,至少,你说话的声音要小,大声了别人都可以听到;至少你不能经常上厕所,如果你走来走去,别人就会数落:这家伙走了好几趟了。你心里会这样想。我问过其中的员工,他们回答说:确实是这样!你所有的眼光只能望着桌面,你一抬头,别人都能望见,你民不能随便张望。因此,集中度非常高,其实所做的只是改变了空间。

行为模范与教学指导也非常重要。最后要会讲故事。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讲故事。说到做文化的水准,中国其实一直都很高。怎样使人们变得更好,从前的《增广贤文》之类的,讲了很多故事;要求大家报国,我们就讲岳飞的故事;六、七十年代,我们讲雷锋的故事。文化可以从故事传递出去。

    九、领导在塑造企业文化中的角色

企业领导是企业的灵魂:

从“头”做起

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前景/远景

沟通、授权

赢得民心

领导+管理

庆贺小成功

领导与管理

领导:

定立方向、建立团队

鼓励与启发、改变与改善

管理

规划与预算、组织与分工

控制与解决问题、稳定和一致

 

    企业文化到底怎么做,领导很重要,我有个观点:文化是旗手的文化。领导是企业的根本灵魂。

    员工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一定要了解企业的全景和远景,不要安于现状,谁安于现状,将来谁就会痛苦。最近有本书《穷爸爸、富爸爸》,这其实是讲财务方面的书,它告诉你,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变成财务上自由的人。其中有个观点,我非常接受——什么叫做财富?就是从某一天起,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那天拥有的东西可以让你活多久,那就是财富。这把财富说得非常透彻。

    怎样做规划、预算、组织和分工,控制和解决问题,稳定和一致,我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是做领导工作的人多,做管理工作的人少。似乎每个人都是领导,不信你问一个人,他会说出一大堆怎样改的话。而做管理工作的人很少,当有一个人真的可以做领导工作的时候,他偏偏又去做管理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现在缺乏效率的主要原因。我常与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大型的企业,就是因为想当领导的人多,喜欢做管理的人少,我曾让学生辩论一个题目:“宁做鸡首,不做凤尾”,让他们自己选择站在正方或反方,63个MBA学生,60个选“宁为鸡首”,3个人选“为凤尾”!所以在美国平均80个人构建一个企业,而国内是平均12个构建一个企业,这样怎么竞争!

    十、改革文化

从“头”做起(身随头动、兵随将转)

从“小”做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从“好”做起(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中国人其实很聪明,我们的创新做不好,是因为文化对创新有约束,当我们把文化改造好的时候,创新工作就能获得成效。

                                                                                                                 (根据演讲者录音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