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奢高仿货源:世界杯、全球化与民族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05:44
 对于那些认为全球化将推倒民族界碑观点的人来说,目前如火如荼的足球世界杯也许再次为他们提供了佐证。你看,往昔的传奇和今日的神话并驾齐驱,体育天才和商业奇才同场竞技。裹紧身子的亚洲佛家,裸露上半身的南美妇女,把油画搬上脸的欧洲汉子,皆随裁判的哨音涨落起伏,国界好像已退缩到小小的体育馆内了。

  世界杯的确是全球化进程的前锋。不仅足球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比赛规则也在各国间轻松地实现了一体化,远不像政治经济那样充满纠葛梗阻。参赛的球员大多是熟人,在俱乐部已多次交脚。无论是现场的真球迷,还是电视机前的假球迷,都在为一个险球或一次破门惊叫。

  不过,全球同乐只是世界杯的表象,藏而不露的是民族主义。明争的是足球进球,暗斗的是国家声誉。一位德国学生直截了当地“点穴”:“世界杯与足球关系不大,与体育精神关联不多,最重要的是你的国家赢,赢了就是世界之王。”

场内场外的微妙搏击

  和任何一项社会活动一样,世界杯是金钱、市场、赞助商和国家声誉混合体,意味着无限的商机、别样的滑稽和微妙的政治。看到伊朗队上场,你可能想起伊核危机,并猜测假如和美国队相遇会是怎样的情形?当塞黑队出局后,人们会慨叹南斯拉夫的确消失了。即便是旁观的中国,照样热情勃发,央视的广告量远远超出了欧美任何一个电视台,以至把“我爱世界杯”节目变成了电影《无极》的续集,看完现场直播后马上就想调换频道。

  还是回到主办国。德国以车和啤酒举世闻名,但韩国的现代汽车和美国的百威(Budweiser)啤酒却赢得“官方合作伙伴”,马赛地(奔驰车)和黑啤酒都无缘昂首挺胸。德国大学生为此抱怨:“作为啤酒大国,我们却不得不喝美国的次等产品!”

  美国的产品不一定比德国的差,一旦混合进国家意识,德国啤酒就成了最佳,就应该和德国球队、东道主地位一同自豪向世界展示。这似乎是人之常情,却也降低了理智的阀门,不经意间便流露出民族主义情绪。

  更直接的民族主义表现在开赛前。今年3月,尼日利亚籍的一名球员在德国俱乐部打完球后,竟遭到足球流氓的唾液袭击和“猩猩”侮辱声的狂轰乱炸。几周以后,一名黑人工程师被种族主义者无端打成休克。德国政府的前发言人甚至在世界杯开赛时警告各国球迷,黑人居住区不太安全,最好别去。

  不能免疫的还有英国。今年4月下旬,英国《太阳报》刊发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屁股裸露的照片,那是她海边度假换衣时被狗仔队偷拍的。这让德国人呛得冒烟,政府发言人质问:“英国的礼仪传统到哪里去了?”德国小报也加入反击:“英国人在挖苦我们的总理,这种仇视是从哪里来的?”

  英国人则偷偷地笑,就像在比赛时冷不丁进了一个乌龙球。可当英格兰队在首场比赛中真以乌龙球获胜后,德国专栏作家马上来了一记远射:“当德国队踏上球场,总是以神奇的力量体现德国战后历史、经济奇迹和从废墟上崛起的勇气,而英国队上场就给人一种沉闷感,漏洞百出,再现的是大英帝国衰退的慌张无奈。”

国旗上的身份争夺

  挥动国旗是很多国家的人民表达爱国情的举动,但在欧洲,挥舞国旗往往被视为民族自豪感向种族优越感升级的信号。英格兰人把“国旗恋”看作与美国的根本差别,并把插国旗看作不地道的行为,与错事有点儿牵连,和民族主义、极端右倾、足球流氓串通在一起。去年,财相布朗说英国人也可像美国人一样在家门口挂国旗,以增强国家意识民族团结,马上被政要学者们讥为“简直太不英国了”。布朗想在政治声誉上来个“带球突破”,没想到在文化禁区内犯了规,受到“点球”的处罚。

  在德国,只要举旗,不管什么旗,总会联想到咄咄逼人的种族主义、第三帝国和新纳粹,所以二战后几十年德国人对举国旗心有余悸,不敢表达民族自豪感。其实,德国的黑红金三色国旗是民主、自由和独立的象征,曾是1848年民主革命的标志,后来的德国皇家、俾斯麦政权和纳粹都没有认纳粹三色旗为国旗。

  世界杯这个全球化的前锋,在今年却轻松地突破了传统的防线。在英国,往常只有民族主义分子在选举时才打出的英格兰国旗——乔治十字旗(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都有自己的国旗,联合王国即我们通常说的米字旗),在世界杯开赛前已疯狂地飘扬。汽车上、居民家门前和大型超市,到处是十字旗。一家制旗厂透露,以往遇到重要赛事,该店每周最多出售200面旗,今年平均每天能出售2000面,可见今非昔比。

  最惊世骇俗的是政党领袖也举起了十字旗!工党政府文体大臣在汽车上挂旗后,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自行车上挂了两面旗,以表明自己“来自老百姓”。身为苏格兰人,财相布朗为赢得英格兰人的好感,也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地插上十字旗。无论出于何种政治考虑,举起十字旗都让民族主义者窃喜,让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皱眉。

  德国国旗也是一夜之间举起来的,当看到举着本国旗帜、身穿民族服饰的外国人涌向赛场时,他们就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孩子们第一天还拉着各国运动员的手“中立地、不加任何色彩地”出席入场式,第二天马上坐在黑红金三色国旗下,脸上涂上国旗色。报纸、电台和街道上,德国人长吁一口气:“终于可以为德国自豪了!”德国总理告诉国民“挥舞国旗不需要顾忌什么”。

  举国旗其实已与足球无关,世界杯也不过为人们明确国家地位、民族身份提供了场地。人们对国旗的真实含义也无兴趣了解。德国媒体报道,本次世界杯德国人显示的“爱国热情”超出了东西德统一和1990年世界杯夺冠。

全球化强化民族主义

  世界杯也许让那些认为全球化会抹掉国界、消除民族差异的人顿悟:这是不是有点太乐观了?事实正好相反,全球化会加剧民族主义。那种全球化最终会聚合出地球大家庭的想法,实际上是典型的乌托邦。

  不错,全球化让资本、人才、资源和技术跨国界流动,贸易规则和政治制度也越来越趋同,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积累却是源远流长、超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人们在日渐增多的国际交往中对“我是谁”、“我来自何处”会更加敏感,前者突出民族血缘,后者强调祖国背景。

  全球化同样加快了各国国际角色的调整,政治发言权和经济地位的升降在短时间完成。那些地位下降的国家的民众,很可能以虚张声势甚至破坏性行动来掩饰内心的失落。而那些地位上升的国家的国民,则可能用夸大其辞或者挑衅行为来巩固成就感。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民族主义的表现。

  民族主义是好是坏难以定论。在把集体和社会摆在首位的东方国家,民族主义与为国争光联系紧密,不是褒义词至少也是中性词。而在强调个人自由的西方国家,民族主义总是种族主义的委婉说法,一定带有贬义。但无论东方西方,民族主义都有丧失理智、盲目自大的特征,警觉一点总是比较稳妥。

  英国媒体在十字旗纷飞飘扬的热烈氛围中抛出了一个冷冰冰的问号:这对现代英国究竟意味着什么?《观察家报》说,在政治家一反常态地打出十字旗后,一些少数民族也把旗挂在店铺和住家。有个乌干达难民在自己经营的杂货铺上挂了十字旗,他12岁到英国,现在用插旗来表达对英格兰的感激之情。他和土生土长的英格兰顾客一起讨论鲁尼能否成为中流砥柱,但一说到“我们胜出的把握有多大时”,英格兰人马上显得不自在,心里在好笑:“嗨,他居然用‘我们’!”

  好在全球化进程同样加深了各民族间的相互干预,民族主义的负面因素可能会降到最低限度。当然,更高明的作法是研究各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主动避免在全球化进程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含蓄的中国人当从世界杯汲取经验,以稳健的方式表达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尊严。作为东道主,低调一些总是很体面。(作者:陈冰,旅英中国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