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珠宝品牌大全书:把玩一下西方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06:21
李长征:把玩一下西方哲学  

 

把玩一下西方哲学

李长征

西方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像孔子一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面对其波澜壮阔,浩渺无际,我等只得望洋兴叹。但海虽大,在苍茫穹宇中不过是一瓢水,在人类的精神家园中不过是一条溪。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虽然“只有思想,没有哲学”,我国哲学界力争“让哲学说中国话”为大使命,但这恰是给了中国人以“冷眼看西哲”、“旁观者自清”的审视角度。因此,在我们搬运西方哲学筋疲力尽之余,苦读西方哲学焦头烂额之后,思考西方哲学莫衷一是之时,完全可以抖一下身子,去心灵之沉重,展久日之锁眉,学庄子之逍遥,随陶公之悠然,丢掉自惭形秽之卑下,逃避跳进海里而淹死。对西方几千年的“智慧”之学,放开手脚,游戏一回,把玩一番。因为相对于生命的尊贵,哲学不过是人生的小玩意儿。

近代西方哲学因伟大的洛克让它实现了“认识论”的转向,从此“认识论”成了西方哲学的“大块头”。哲学的“认识论”把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给撕裂开来,统一的生活世界被分裂成“自在世界”与“表象世界”(当然在古代希腊哲学那里,柏拉图早已把生活世界分成“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人类的认识只能呆在“表象世界”中,画地为牢,不得越雷池一步,“自在世界”成为一个认识的界限,不可知的世界,就像水中的鱼永远不能走上岸来,到陆地上生活。

洛克的“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的”区分,把世界划成观念和物体,实现了生活世界的分裂;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消灭了物质世界,把世界解释成由“精神实体”和依赖于精神实体的“观念世界”组成,精神实体只能体会不能认识,观念成了心灵用来加工的材料;休谟的怀疑主义把人类的认识能力牢牢的锁在表象的世界中,对于物质世界的存在持一种不可置否的怀疑姿态;被休谟从独断论中惊醒的康德,把生活世界被分割成不可知的自在世界和可知的现象世界;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适合于一切生命的真理”,而表象世界不过是生存意志的私生子;罗素在二元论时期把生活世界划分为实在与表象,在一元论时期,物成了“感觉材料的无穷系列”。等等。

但是生活世界决不是被撕裂的自在世界和表象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统一的世界;人类认识的对象也不会只是表象,认识的对象是生活世界中的“事物”,事物既不是“物自身”也不是“表象”,它就是活生生的事物。西方哲学在认识论上陷入泥潭,就是源于它对生活世界的分裂,对认识对象的分裂,把认识圈在表象世界中,人的认识因无法穿破表象世界,实现从表象到物自身的过渡,就出现了在表象世界后面有一个不可知的自在世界这个幽灵。

当西方哲学把“认识”从生活世界拉进表象世界后,表象世界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就成为一个问题需要做出解释。贝克莱认为生活世界就是观念世界的另一个名称,它的实在性和规律性来自于上帝的支持,尽管这个世界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但是上帝的力量保证了它的实在和秩序井然;休谟则认为表象世界就像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一样,在屏幕上只是一个个画面安先后顺序的排列,而画面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表象世界的必然性只有心理的根据,是人类心理联想和心理习惯的产物,比如在画面上张三开枪,李四倒下,这只是一个画面接着另一个还面,画面之间只是先后关系,而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必然性是人类心理联想的结果;康德认为,现象世界的客观性、必然性是人的先验形式赋予给它的,正因为表象世界是被先验形式所整理而成,所以才保证了我们的知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生活世界不同于表象世界,它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进化的结果,生活世界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它自身具有的,不需要外来的支撑。

生活世界是一个自然的世界,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是“自在世界”经过“人化”但不是“人为化”而产生的。生活世界是自在世界因为人的介入而自然生成的世界,但是不是人的有意识的结果,而是人的本能参与创造的一个人化世界。自在世界与生活世界不同,自在世界是生活世界之前的世界,没有经过“人化”时的世界。没有经过“人化”的自在世界是不可见的,不能知的。但是经过人化生成的生活世界却是可见的,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在生活中,我们的认识对象是生活世界,是生活世界中的事物,而不是自在世界中的物自身,自在世界中没有认识,物自身也不是认识的对象。

常识和朴素唯物主义不能把自在世界和生活世界区分开来,认为自在世界就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就是自在的世界,没有自在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区别,没有自在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化。常识认为当“人”不在时,生活世界还是那个样子,当“我”不在时,我见到的桌子还是那个样子,常识不能区分物自身和“事物”,没有把认识对象和非认识对象区分开来。“我”不在时,事物就转化为物自身,就不再是认识的对象,因为认识的对象是“事物”,而不是“物自身”。

因此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所谓的唯心主义都没有正确的理解“生活世界”。唯物主义把生活世界与自在世界混同起来,把“人化”的生活世界看作是自在的世界;而西方哲学大都把生活世界给撕裂了,进而把生活世界看作为表象世界,虽然他们看到了“我”在表象世界生成中的作用,但是却混同了生活世界和表象世界,不能看到“人化”出来的是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之后没有一个自在世界这个支撑,因为自在世界直接转化为生活世界,而不是表象世界。

认识从生活世界开始,在生活世界中,我们能直接看到“事物”,我们能对事物的性质、关系、结构、变化发展等进行认识,并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也能对事物进行回忆和想象,这是都是生活世界中的“认识”活动。但是一旦我们来思考“我们是怎样看到事物的?”、“筷子为什么在空气中看起来是直的,而在水中看起来是弯折的?”、“事物为什么在近处看起来大,在远处看起来小?”、“我们戴上墨镜事物的颜色为什么会变成墨色?”等等问题时,这些问题是另一类认识。前一类认识是对生活世界的描述,认识生活世界是什么?生活世界是一个前提;后一类认识是对生活世界的原因来进行思考,回答地是生活世界是如何生成的,把生活世界看成是一种结果,认识这种结果是如何生成的。区分这两种认识是重要的,因为前一种认识是普通认识,后一种认识是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把生活世界看成是一种结果,思考生活世界是如何从自在世界转化而来,认识生活世界的生成过程,理解在生活世界的生成过程中“人”的作用,因为生活世界是一个“人化”的世界。

在自在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化中,“人”是生活世界的制造者,是人把自在世界转化为生活世界,但是这个“人”不是心灵而是身体,不是自我而是本我,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而是无意识的生成,因此常识不承认生活世界是一个“人化”的世界,而是认为它是一个自在的世界,这就是常识坚信生活世界在我不在场时仍然在的原因。西方哲学深刻地洞见到“人”在生成世界中的作用,但是错误的认为,自在世界通过“人化”只是生成出来了“表象世界”,而不是生活世界,于是把统一的生活世界给撕裂成自在世界和表象世界,又把认识限制在表象世界中,从而造成了在生活世界中有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和一个可见的世界(可知的世界和不可知的世界),以及不得不为可知世界的客观性、必然性寻找依据的尴尬,康德的哲学不就是要为现象世界的客观性、必然性寻找先验的依据吗?

“人”在把自在世界中的物自体转化为生活世界中的事物时,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自身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背景、不同条件、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人”的变化,就会造成同一物自身转化成生活世界中的事物时,就很不相同:事物在远处大、在近处小;树叶在白天是绿色的,在晚上就是黑色的,在霓虹灯下可能是黄色的、红色的,我带上墨镜他又变成墨色的;太阳在早晚就大,在中午就变小;筷子在空气中是直的,在水中看起来就是弯折的;当我眼睛变成色盲时,红绿色的事物就会变成红色而没有绿色等等。同一的物自体转化到生活世界中呈现为有差别的事物,这就需要在生活世界中再把它们统一起来,人类用集体无意识把生活世界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的“事物”统一为同一的事物。在远处小、在近处大,在白天绿、在晚上黑,但是在生活世界中,我们把他们看作是同一个事物,把它看作是大小相等的、颜色是相同的(绿色)同一棵树。当罗素问到:远处大、近处小、白天绿、夜晚黑,有如此大的差别,我们凭什么把它们看作同一个东西,是同一棵树。罗素认为它们是不同的感觉材料,而树正是这些不同的感觉材料、这些不同的样相的系列,事物是一种逻辑构造,这是罗素对于事物的定义。但是我们不能同意罗素给“事物”下的定义。因为我们之所以把生活世界中的这些不同的呈现看作同一个事物,是因为在自在世界中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在生活世界中呈现出的这些差别,是因为从物自体到事物的转化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这就是我们把它们认作同一个事物的根据。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生活在自在的世界中不行吗,为什么还要把自在世界转化为生活世界?回答是:不可以。因为在自在世界中,自在之物我们看不见,不能直观,无法认识,难以把握,因此无法生存。只有把自在世界转化成生活世界,把物自体人化为事物,我们才能看见,才能认识,才能把握住它,我们才能生存。这是通过进化让我们实现从自在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化的根源和价值。我们可以这样来设想,如果“我”不把自在世界转化为生活世界,我们直接生活在自在的世界中(当然实现这一设想的前提是我还没有感官,否则我就进入不了自在世界,因为进化完善的我与自在世界一旦相遇,就会利用我进化出来的本能把它转化为生活世界,也就是说我还处于进化前的状态。)我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没有触觉,我看不见、听不到、嗅不着,世界对于我是一片黑夜和混沌,我与物自身相互作用着,物自身刺激着我,我要生存就必须在与物自身打交道,要打交道就要选择趋利避害,要做到趋利避害就必须把握物自身,要把握物自身就要认识它。自在之物对于我是性命攸关的,它包围着我,是我生存的必须,它又会伤害我,有时会要了我的命,因此我必须认得它、把握住它。但是对于一个混沌体,一个未分化的东西,一个没有规定性的东西,我无法来把握住它。因此人的生存需要实现从自在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化。

生活世界的生成是我生存的需要,是我自身不断进化的结果,是我的进化造就了这个现实的世界,没有我的进化就没有生活世界的生成,世界就不会有色彩,要美妙的声音,就不会如此美丽,就不能直观,无法认识,不能把握,我也将难以生存。我们应感恩大自然的造化,对造化充满敬畏,对自我的进化感到庆幸。面对生和世界,欣赏它、热爱它、珍惜它、保护它。因为这个世界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最好的世界,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和对人类的恩赐。

哲学要退回到这个世界的初始,来解释这个现实的世界是如何通过进化从初始的世界演化而来的,它研究的是先于这个现实世界的存在,因此它就难以用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常识思维来理解,哲学需要一种不同于常识的思维和知识,因此要研究哲学就要首先进行“还原”,对常识进行悬置,研究哲学要有一种哲学思维。现实世界是哲学的结束,它不是哲学的对象,哲学要从这个世界的原始开始,揭示自在的世界是如何经过我的“化”生成为现实的世界。从先于这个现实世界的方向来看到这个世界,来理解我们对这个现实世界的“认识”,从而解决我们从这个现实世界出发来看待这个世界和我们的认识所带来的悖论。

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上,我们去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为我们服务,所有这些的前提是:我们首先把这个现实的世界创造出来。个人的生活是从这个现实的世界出发,它是我们认识和实践的始点。但是哲学却不能,哲学是根,它必须走到世界的真正原始,不从这个根出发,我们就看不透这个现实的世界;哲学是源,不从这个源头出发,我们就看不明白我们的认识;哲学是本,不理解这个本,我们就理解不了人类的真正的家。面对这个虚幻的世界,面对充满矛盾的认识,面对荒诞的人生,我们必须找到世界的根,从源头上来理解世界、理解认识、理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