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之间 念念之远:解读大器晚成背后的秘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49:27

文章

解读大器晚成背后的秘辛



作者:赵晓辉

近日年届百岁的日本老妪柴田丰创造了诗歌出版界的奇迹,其处女诗集《永不气馁》自出版以来销量惊人。柴田丰诗风浅易,催人奋进,拥有广大读者,其以耄耋之年取得如此成就,真令人称奇。反观文学艺术界,有很多像柴田丰这样的大器晚成者,他们使人相信:只要心怀梦想并坚持不懈,即使韶华不再的生命也照样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迟暮之年灵感方显


古人以为,人生之凄凉境况,莫过于众芳芜秽,英雄迟暮。岁月流逝,随着躯体衰老,人的创造力似乎也每况愈下。然而许多艺术家们的经历却告诉我们,中老年人虽然没有少年那样敏捷的思维和丰沛的精力,但丰富的人生阅历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暮年时光,他们与命定热爱的事物相遇,由此像老树一般绽放出灵感之新芽。


法国画家亨利·卢梭(Henri Theodore Rousseau,1844—1910),这位其貌不扬的铁匠之子,半生庸碌,丝毫未显示出与艺术结缘的征兆,自漫长而乏味的收税生涯结束后,在不惑之年,他拥有了更多余裕沉浸于绘画当中。更重要的是,他也拥有了面对挫折的坦然与从容。在诸多的非难和疑义中,他仍以神秘诗意的想象和煞费苦心的构图在画坛赢得了尊重与赞誉。


如果说像卢梭一样,40岁专注于绘画,尚且称得上犹未晚也,那么如果一个人明知自己已是古稀之年了呢?美国著名原始派画家安娜·玛丽·摩西(1860—1961)出生于纽约格林威治村一个农场,和所有籍籍无名的乡村女性一样,她的生活一直被生育和家庭琐事所占据。直至76岁,摩西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了刺绣,转而拿起了画笔。孰料这位没有受过任何正规艺术训练的老奶奶,其创作激情竟一发不可收。1940年,80岁的摩西在纽约的个人画展引起了轰动,至101岁去世的二十多年间,她共创作了1600余幅作品。这些画作源自摩西的农场生活记忆,多为乡村风俗画,给人质朴清新之感,毫无伤感迟暮之气。


类似柴田丰、卢梭和摩西这样的大器晚成者不胜枚举。我们所熟知的儿童文学经典名著“小木屋”系列的作者劳拉·英格尔斯·怀德(Laura Ingalls Wilder,1867—1957),自65岁至75岁的十年间,她共写了九部小说,这些小说使很多孩子获得了爱的滋养与勇气。著名画家哈里·利伯曼(Harry Liberman)80岁才开始学画,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则在58岁时写成《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对于这类创作者来说,他们几乎都是很晚才确立了自己才华的生长点,直至桑榆暮年才真正迎来了生命的高潮期。


反复锤炼趋于完美

与前类我们谈到的情形不同的是,还有一类人,他们的起步并不算晚,也并非很迟才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天赋,而是出于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在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中,他们后期的事业果真趋于完美,从而赢得了世人迟到的瞩目。


在绘画界,与毕加索(Pablo Picasso)这样光芒四射的少年天才相比,塞尚(Paul Cézanne)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者。毕加索在20岁就画出了《招魂》(Evocation: The Burial of Casagemas)这样的大师之作,而塞尚所有经典之作都完成于其绘画生涯的末期。有学者发现,毕加索25岁左右创作的作品的平均价值是他六七十岁时作品的四倍,而塞尚恰恰相反,其65岁左右的画作竟是他年轻时作品价值的15倍。像塞尚这样的创作者,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一个近乎完美的影像,通常要用很长的时间慢慢斟酌改进技艺。


事实上,这些完美主义者往往因无力达到内心的高标而长久承受了挫败感的折磨。当塞尚给一个评论家画肖像时,竟让此人在三个月内换了80种坐姿。同样地,在给画商安布鲁瓦·沃拉尔(Ambroise Vollard)作画时,他长时间把画商晾在平台上,如此情境重复了150次,最后他在崩溃的愤怒中将画布撕成碎片。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写作中,在近乎绝望的心情中将小说修改了多次,花费了十年之功59岁时才将此书付梓。当代美国作家本·方汀(Ben Fountain)48岁文名鹊起之前,已经默默忍受了近20年的人生低谷期,几乎每篇录用稿背后都有至少30封退稿信垫底。当他们的作品以卓异完美的状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之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背后“十年磨一剑”式的锤炼与探索。


也许世上只有很少人格完整、禀赋出众的天才一开始就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但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需要长久的努力才能唤起世人的瞩目,因而,大器晚成者们是艰难的,他们甚至需要宗教般坚忍的毅力和耐心才能获得成功。


厚积薄发渐入佳境

如前所述,世人往往对大器晚成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表示敬意,但从心底却真正艳羡那些禀赋卓绝的天才,他们通常早熟,年纪轻轻就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但这也许是人们理解的误区。事实证明,即便是那些才华极高的人,也往往要遵循大器晚成的创作规律。


诸如,我们倾向于认为,极富创造力的抒情诗篇往往都由早熟天才写就,这似乎被奉为金科玉律。数年前,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试图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他阅读了大量收录美国诗歌的诗选,并对其中引用最频繁的诗篇进行统计。其中我们所熟知的罗伯特·洛厄尔(Robert Lowell)《臭鼬时光》(Skunk Hour)、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Frost)的《雪夜林边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等多数诗篇都作于作者中年以后。因此,研究者认为,没有证据显示抒情诗一定是年轻诗人的专长,即便是这些公认为天才的一流诗人,他们的创作也验证了大器晚成绝非妄语。


电影界也是如此,尽管存在像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这样25岁就一举成名的导演,但多数电影人都是在年长之时才渐入佳境,由此产生了自己的代表作。如著名悬疑大师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在54到61岁期间制作的《电话谋杀案》(Dial M for Murder)、《后窗》(Rear Window)、《晕眩》(Vertigo)、《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惊魂记》(Psycho)等著名影片,皆被奉为电影史上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无可否认,随着年龄增长,人会逐渐丧失活力。但如果给予足够的锻炼,大脑细胞可以越用越活。有研究者发现,如果经常面临挑战,人的脑细胞会在50—70岁之间继续生长,并长出树枝状的新突起。这些新生长的树枝状脑细胞,包含了无限可能性,或许,它会引导我们走向另外一种引人憧憬的生命道路。


链接1:站在大器晚成者背后的人

几乎所有的大器晚成者的背后,都浮动着一些令人感动的面孔。画家塞尚的成名,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他的发小,作家埃米尔·佐拉(Emile Zola)说服腼腆的塞尚从外省前往巴黎,并时常充当他的保护者。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更与塞尚有师友之谊,他常与塞尚共同工作。此外,画商安布鲁瓦·沃拉尔挖掘并赞助了这位画家。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塞尚漫长的学画生涯根本没有经济支持。


再如摩西奶奶,没有艺术收藏家露易丝·J·卡多尔(Louis J. Caldor)和画商奥特·卡里尔(Otto Kallir)的注意和引介,摩西不会享有如此广泛的声誉。作家本·方汀的写作也得益于妻子的关怀与支持。所有的大器晚成者,他们都需要一个能在漫长困顿的艺术探索期能给予充分支持的看护者,直到有一天,他们的成就终于在灯火阑珊处蓦然绽放。


链接2:我国历史上的大器晚成者


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历史上的少年英豪不乏其人,但史书中记载的大器晚成者,亦不在少数。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吕尚,世称姜太公,年70始辅佐周武王灭纣建周,建立了不朽功勋。东汉末年,崔琰从弟崔林,少时无名,宗族莫知,惟从兄崔琰推重之,后来官至鼎辅,为衮职之良才。北宋文学家苏洵,年27始发奋读书,后来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字经》故事“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所讲的就是此事。此外,还有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年过半百之时才写成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作《天工开物》,这些都是功成于垂暮之年的典范。


究其大器晚成的原因,总体说来,人至暮年,自然见多识广,人生经验日渐丰富,有志者便会达到学识渊博、才能超群的境地。如苏洵久疏于学,多次应举不第,由是吸取教训。科学家宋应星在写书之前,长期进行调研,积累了大量素材。此外,举凡时代、家庭、师友,对人才的成长影响都有重要影响。若无欧阳修的赏识推荐,也许不会出现时人竞效苏文的盛况。若无周文王的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吕尚恐怕只能垂老渭滨。所谓大器晚成,这是一种重要的成才现象。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把这些晚成型的人才放在一个讲究速成的大跃进时代,或许英才们会非疯即死,那么大器晚成也只能成为旧时代的传说。


(刊于《世界新闻报》,请勿转载)
 亨利·卢梭:《我自己, 肖像和风景》 (Myself,Portrait-Landscape), 1890年

 
  
   亨利·卢梭:《沉睡的吉普赛人》 (The Sleeping Gypsy),1897年

    
摩西奶奶在93岁那年上了《时代》周刊封面

     
怀德65岁开始写小说,以“小木屋”系列蜚声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