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飞上海航班: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30:12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卷 Ⅰ(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5分)

1.完成祖国大陆基本统一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建立

2.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法律性文件是

A.《共同纲领》                        B.毛泽东七届二中全会报告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新的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其主要依据是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开始了社会主义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确立

5.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措施或制度有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严厉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为 

③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合法经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④引导私营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为了稳定物价,人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B.没收官僚资本

C.大量节减国家机构的经费开支          D.制订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8.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9.从1953~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该计划体现了党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

B.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C.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

D.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10.初级农业合作社与高级农业合作社的最大区别在于

A.性质     B.规模       C.名称      D.范围

11.我国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2.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对其原因的叙述

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条件

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   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

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①②③④均正确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③④均错误

13.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1952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千克

538.3千克

4千克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A.没收官僚资本                            B.土地改革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14.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 毛主席和斯大林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15.建国前完全依靠“洋油”的我国,实现石油全部自给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6.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重要讲话。为此观点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民主革命的胜利                    B.全国一届人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决策

1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符合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事件是

 A.1957年的整风运动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C.“反右倾”斗争               D.“文化大革命”

18.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抗美援朝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9.开始违反八大指导思想的事件是

A.整风运动      B.反右斗争扩大化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期间,代表们“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这里说的“出气”实际上是指 

A.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 

B.对苏联撕毁协议的行为进行谴责

C.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进行斗争  

D.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人进行平反

21.庐山会议原是为了反“左”,但在后来转化为反右倾斗争,其根本原因是

  A.并未从根本上认识到“左”倾的严重性

  B.毛泽东对彭德怀尖锐的批评难以忍受

  C.彭德怀、张闻天等人对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提出了挑战

  D.“大跃进”的成绩是主要的

22.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都反映了

A.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B.广大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

C.以“大跃进”方式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观点

D.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为中国人民作出的贡献

23.对1956—196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正确的评价应该是

  A.成就是主流,问题与失误不很严重        

B.与出现的曲折、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相比,几乎无成功可言

C.以曲折失误为代价取得了重大成就
D.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小小的失误

24.毛泽东曾在1966年断言:“混进党内、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个论断实际上

  A.是对党内阶级斗争的正确预言  B.否定了党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

  C.揭穿了林彪抢班夺权的阴谋    D.否定了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的精神

25.客观上宣告“文革”理论和实践破产的事件是

  A.九一三事件       B.批林批孔       C.四五运动        D.粉碎“四人帮”

26.下列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字变化表明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①“文化大革命”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②“九一三事件”后,经济开始迅速回升  

③“文革”虽然是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2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革”时期,中共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于对下列哪一方面没有坚持正确认识

   A.社会性质      B.社会主要矛盾       C.革命性质       D.革命任务

28.文革中“二月抗争”“全面整顿”“四五运动”等事件共同说明的问题是

 A.党内“左”倾错误一直占上风      B.动乱中共产党已着手经济恢复工作

   C.“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错误的运动  D.党和人民一直同“左”的错误进行着斗争

29.导致“文化大革命”延续十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是

A.运动曲折复杂多变B.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C.毛泽东指导思想错误D.群众思想上认识不清

30.右图所示工业交通建设成就出现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1.1966——1976年期间,我国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A.文化教育方面              B.国民经济方面     

  C.外交工作方面           D.统一战线方面

32.1975年的全面整顿和1978年关于真正标准问题的讨论,二者的共同点是

A.破除“两个凡是”                 B.“批林批孔” 

C.批判“四人帮”                   D.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33.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在科技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②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③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文献是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5.建国以来下列重大建设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大亚湾核电站建成③兰新铁路建成  ④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③④②

36.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事件

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37.新中国建立后,台湾与大陆的现状问题

A.西方殖民侵略的遗留问题          B.是20世纪40年代内战的遗留问题

C.是美苏冷战政策的遗留问题        D.是台独势力造成的

38.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是在

  A.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B.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 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上海公报》

39.邓小平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干下去。他提出政治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A.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C.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                   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0.下列各项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政府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②叶剑英发表谈话主张国共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

 ④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41.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上述材料表明

A.中共放弃武力统一台湾政策        B.“一国两制”构想得到成功运用  

C.中共开始确立和平统一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具有法律效力

42.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 “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43.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走上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

A.一大片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总政策是

  A.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C.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5.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失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于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坚持不妥协立场  B.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越大

C.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开始丧失      D.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4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域广阔,生活着许多民族,民族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民族差别不是在短时期内消除的。所以,我国在少数民族地方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平等      D.民族特区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废除剥削制度 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发展民族经济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C.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      D. 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

49.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改革的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50.在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

A.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现代化

C.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D.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单一形式

51.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予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52.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直接针对的是

A.是否重新恢复邓小平的工作    B.是否为反右倾斗争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C.“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D.是否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53.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54.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   D.学习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经验

5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图中选出最早设置经济特区的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卷 Ⅱ(非选择题,共45分)

二、材料与问答题(45分)

56.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

                                 单位:户

雇户

贫户

中户

富户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材料二: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三: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

    ——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凤阳采风的资料:

请回答:

(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2分)

(4)材料四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体制”为什么不能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的需要(3分)

(5)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以凤阳的变化为例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作用。(4分)

57.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请回答:(16分) 

(1)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4分)

(2)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形成的?(12分)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工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3分)

(2)七十年代,我国外交工作有了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外交政策为什么作了重要的调整?(3分)主要内容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

1-10  BABBB  ACBAA   11-20 DBCBB  CADBA

21-30 ABCBA  BBDBC   31-40 CDAAD  ABABA

41-50 DCBDB  BBCAB   51-55 DCDAC

56答案:

(1)根本原因:实行保护富农经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运动。(2分)

(2)矛盾: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商品粮及工业原料的需要,农民的购买力限制了工业品市场。(2分) 解决: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合作化道路。(2分)

(3)忽视这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水平、高速度(2分)

(4)原因: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3分)

(5)凤阳农民通过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生活得到改善。(4分)

57贡献: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2分)

探索:(1)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形成(3分)(2)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正式提出)(2分)(3)十三大:系统论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初级阶段的理论,其核心是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形成)(3分) (4)十四大:江泽民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使命以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及其理论。(2分)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党在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2分)

58(1)成就: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3分)

(2)突破: ①结束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②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③中日关系正常化 (3分)

(3) 原因: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②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外交工作为其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③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有利手世界和平稳定。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3分)

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仅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奉行不结盟政策;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弃放的政策。(5分)

高一历史(必修Ⅱ)月考试卷 人教版地理,政治,生物,历史高一第二学期试题 哪位高人有福州市2005—2006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查物理试卷?? 金试卷初二年纪第二学期期终(一)数学答案 谁有“天津市南开区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英语第二次质量调查试卷” 2006年徐汇区高三第二学期历史卷答案 帮忙找试卷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纪总复习质量调查(一)理科综合试卷 【求】高一历史会考试卷 哪有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试卷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都有哪些课文?{分单元} 湖北省当阳市2006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题 无锡市2005年秋学期,2006年春学期高中期末考试试卷高一数学答案 白博试卷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数学,英语)题和答案 如东县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的 求北京东城05—06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最好有答案!) 无锡市2005年秋学期高中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历史(选修) 初一第二学期生物期中试卷 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求2006年徐汇区高三第二学期历史卷答案 一套高一全年的历史试卷(附答案) 谁有2005安徽高一历史会考试卷? 谁有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复习资料啊?急需~!!! 浦东新区200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一物理试卷的答案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