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特色礼物:康玉科同志的一片文章(电视剧《毛岸英》观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26:32

康玉科同志的一片文章

(电视剧《毛岸英》观后感)

韩中博客2011-01-0921:52:29收到的邮件

   

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以及毛岸英牺牲60周年所拍摄的34集电视剧《毛岸英》,于10月20日晚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到11月7日晚上播完了最后一集。   出于对毛主席和毛岸英的敬仰,从节目开始预告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每晚8点,电视剧一开始,我如果在电视机旁就坐下来集中精力观看,每一集都是从头看到尾,甚至连预告都不放过。这部由刘思齐口述,以还原历史真实为看点的人物传记,是一部融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完美结合的电视剧。更让人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经历曲折的、有血有肉的、富有真情大爱的毛主席和毛岸英形象。

我是带着感情全程看完了这部感人肺腑电视剧的,看到28集、32集、34集时让人特别感动。28集看到岸英赶到医院和生病住院的妻子告别,岸英告诉思齐说他要出趟远差,临别时他紧紧的拥抱着妻子,松开,又抱紧,如此三次,岸英是一步三回头离开思齐的……这样的情景,纵然是铁石心肠也当被融化啊!32集是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告知毛主席岸英牺牲的消息,毛主席是手发抖,强忍泪水,在夜深人静无人时,毛主席放声大哭,我也流下眼泪。老年丧子的痛苦是痛心裂肺的,更何况岸英是毛主席唯一健全的长子!34集是刘思齐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思齐坐在地下嚎啕大哭,让人无不动情。

毛岸英作为毛泽东的儿子,他与母亲一起饱尝了牢狱之苦,亲眼目睹了母亲血淋淋的酷刑和含笑上刑场的情景。经历了5年在上海流浪乞讨的生活,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回国后,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他没有享受到苏联留学归来人员的特殊待遇,没有去吃干部灶,他更没有将二战凯旋的功臣作为炫耀的资本,就一头扎进了农村田头——劳动大学,成为了一名货真价实的陕北农民。后来又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当过基层党支部书记。共产党要进驻北京前,毛岸英成为了一名排雷队员。本来他完全可以依靠父亲的丰功伟绩,求得一份功名与安逸,与娇妻一起生儿育女,尽享天伦。他也可以和其他开国元勋的子女一样,不去朝鲜战场,在国内一样可以实现自己报国的理想与信念,更可以在未来生活中与他的同龄人一样位居高官,一样的为人民服务。然而,毛岸英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时刻想到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要做一个合格的毛泽东的儿子,这是剧中是毛岸英多次说过的话。当抗美援朝开始组建志愿军时,他第一个向彭总报名参加志愿军,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朝鲜战场。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家族的亲友有不少人来北京或写信找毛主席要工作、要官当,毛主席太忙,这类事让岸英处理,毛岸英告知他们:“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和封建王朝一样,一人当官,鸡犬升天。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让我感动!面对今天党风不正、腐败肆虐的现实,我们怎能不怀念毛泽东时代?怎不对毛岸英的高风亮节表示深深的缅怀和无比的敬意?

岸英不搞特殊化,甘做平凡人,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学校、下农村、进工厂、到部队,岸英都把自己当做集体中普通的一员,与普通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时甚至隐姓埋名。在延安和在山西搞土改时,还把自己的衣服送给没衣穿的老百姓。可以说,作为国家主席之子,岸英却从没有享受过本应有的荣耀和待遇。即使这样,岸英还时刻自责,认为自己离父亲要求还很远,还需不断努力,多做贡献。岸英也有情、有爱、他深爱他的父亲、妻子和弟弟,在奔赴朝鲜前,他一再告知思齐要替他照顾爸爸、请求思齐的妈妈替他照顾弟弟岸青,在人世间,他有太多的牵挂和责任。也正因此,他的选择才更显伟大。

这部剧的的成功,还表现在导演在演员选配上的独具匠心。每个人物都是新面孔,为观众增加了新鲜感。都能让人切实地感受到一种激情与淳朴相容、浪漫与高尚相兼的阵阵清风,令人耳目一新,扣人心弦。剧中的毛岸英长的很像杨开慧,刘思齐很清纯可爱,比以前剧中扮演刘思齐的要好,尽管扮演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的演员形象上有一些差异,但演员本身表现出的质朴无华与为之动容的表演,使人感觉十分入戏,不是在表演自己,给人印象深刻。

要说的太多了,最后还是用毛主席赠给刘思齐的诗作结尾吧。“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美哉,那报春的梅花;壮哉,那不朽的民族精神。

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民有钱花!做中国人挺好!

毛泽东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康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