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功效:[评论随笔]雕花的马鞍——契丹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4:06:15

作者:云之澜88 回复日期:2011-11-07 12:48:55 
回复 
  作者很有见解,让我了解这段时间的历史、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7 14:54:49 
回复 
  第七章:盗墓贼和他的儿子们03
  第二年、即公元905年,阿保机再次出军攻击黑车子室韦。这次李克用主动派人来约阿保机于云州会盟,阿保机爽快的答应了李克用的请求。对于刘仁恭这个欺压了契丹部族多年的死对头,阿保机早已经是恨之入骨。这次与李克用结盟之后,率众返师,主动攻击刘仁恭,在攻拔了数州之后,尽数掳掠生民返回塞北。
  刘仁恭自从数年前横挑强梁,被朱温杀的溃不成军以来,史载‘垂翅不振者累年’。面对打上门来的阿保机,他也只能取守势。好在契丹部族对地土并无要求,仍只是停留在掳掠的层面上,否则刘仁恭所辖地土势必会日渐跼蹐。
  就在刘仁恭暗呼侥幸的时候,天祐三年七月、公元906年,也就是阿保机主动进攻刘仁恭的次年,朱温亲自率大军围攻沧州。显然,朱温与阿保机的零敲碎打不同。阿保机只是抢了就闪人,捞实惠就扯乎,尚属于‘小富即安’阶层;朱温所要进行的不只是外科手术打击,而是要让刘仁恭所辖地土人民换个收保护费的新主儿。朱温这样做,无疑是要端刘仁恭的老巢。刘仁恭怎能坐视,只有舍命陪君子,与朱温周旋到底了。
  史载:仁恭师徒屡丧,乃酷法尽发部内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各自备兵粮以从军,闾里为之一空。
  刘仁恭此举,完全是一种赌徒心理。可叹燕地生民,不但得被驱赶着为他卖命,而且还得自备武器干粮。刘仁恭如此行径,居然在某些人眼中视为民族英雄!如此英雄,还是少些为妙!
  刘仁恭的抓壮丁行为,引发了地方恐慌。对于强权,从古自今,小民除了逆来顺受之外,多是选择走避,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发生揭竿而起的情形毕竟是个例。去战场杀敌,用握惯了锄头的手握刀枪去与久经杀场的兵士性命相搏,本来胜出的可能性就不高,而且此行还得自带干粮。幽州地方人民心中岂只是‘郁闷’二字可以形容?
  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闪人,好在幽州地处与契丹部族辽阔的边境之上,只要敢跑路,随便藏身于茫茫大草原,就会有生存的希望。刘仁恭的征兵,把不计其数的燕地汉民驱赶到了塞北,其中大部分人被契丹部族所收容。在契丹人的心中,生口的多寡才是财富的象征。随便划出块草场给这些汉人耕植,既可以让这些人安心在此受他们盘剥,又有助于他们扩张、提高生产。不用去掳掠就有人民来投附,这样的好事,从前是想也不敢想的。
  刘仁恭掘地三尺,也只拼凑了二十万新军。亲率大军前往解沧州之围。
  如果把这些新兵尽数用绳子绑了上沙场,估计效果也不会好到哪去。只是听之任之的话,这些新征召的兵们开小差的又太多。等到赶至前线,就会走的一个不剩。刘某人成了光杆刘司令,还拿什么与朱三血拼呢?好在刘仁恭此人盗墓贼出身,凡是做盗墓这种技术含量高活计的人,多是智计百出之辈。
  刘仁恭略一思忖,就想出了一个妙策——部内男子无贵贱,尽黥其面,文曰‘定霸都’,士人黥其臂,文曰‘一心事主’。这样一来治下生民人人脸上刺字,大家都有纹身,全是黑社会,大家彼此彼此,笑别人也是在笑自己。刘仁恭给军兵脸上刺字,只是为了防止军兵逃跑。却无意之中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从此给兵士面上刺字,成了众历史风云人物防止士兵跑路的不二法门。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7 15:50:24 
回复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插入图片,限5个链接[评论随笔]《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之闲话北宋名臣的范儿_煮酒论史_天涯社区#Bottom#Bottom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15552.shtml#Bottom《千年回眸王安石》现已经更名为闲话北宋名臣的范儿

作者:点亮太阳2011 回复日期:2011-11-07 16:00:47 
回复 
  @独孤慕雨 2011-11-07 14:54:49
    第七章:盗墓贼和他的儿子们03
    第二年、即公元905年,阿保机再次出军攻击黑车子室韦。这次李克用主动派人来约阿保机于云州会盟,阿保机爽快的答应了李克用的请求。对于刘仁恭这个欺压了契丹部族多年的死对头,阿保机早已经是恨之入骨。这次与李克用结盟之后,率众返师,主动攻击刘仁恭,在攻拔了数州之后,尽数掳掠生民返回塞北。
    刘仁恭自从数年前横挑强梁,被朱温杀的溃不成军以来,史载‘垂翅不振者累年’。...........
  -----------------------------
  一顶再顶

作者:马路社消息 回复日期:2011-11-07 16:11:16 
回复 
  来了就顶顶吧

作者:简单show 回复日期:2011-11-07 16:45:05 
回复 
  建议段落之间敲个空行
  
  老眼昏花,电脑屏幕上看太紧凑的文字,累

作者:zhuxz3636 回复日期:2011-11-07 20:28:27 
回复 
  独孤楼主:阅读大作以来,一直以为尚在读第一章中。今日突见标题----<<第七章:盗墓贼和他的儿子们 03>>,大为困惑。
   网络文章连载时,有给出章节的,有给出连载序号的。以便于读者跟读作品,及了解作品纲目大要。都应该是读者作者两利的。
   请楼主确定一个规矩,否则读者就不便于完整阅读大作了。希明鉴!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7 22:09:19 
回复 
  @zhuxz3636 2011-11-07 20:28:27
    独孤楼主:阅读大作以来,一直以为尚在读第一章中。今日突见标题----<<第七章:盗墓贼和他的儿子们 03>>,大为困惑。
     网络文章连载时,有给出章节的,有给出连载序号的。以便于读者跟读作品,及了解作品纲目大要。都应该是读者作者两利的。
     请楼主确定一个规矩,否则读者就不便于完整阅读大作了。希明鉴!
  -----------------------------
  这位朋友,给你阅读带来不便并不是我的本意。正是因为一时疏忽的原因,不得以 我的另一个作品《千年回眸王安石》更名重新发表了。从此你阅读就会有章节名称的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7 22:10:43 
回复 
  @简单show 2011-11-07 16:45:05
    建议段落之间敲个空行
    
    老眼昏花,电脑屏幕上看太紧凑的文字,累
  -----------------------------
  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抱歉啊朋友!

作者:童漫2011 回复日期:2011-11-07 22:12:49 
回复 
  支持!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8 08:45:50 
回复 
  [评论随笔]《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之闲话北宋名臣的范儿_煮酒论史_天涯社区#Bottom#Bottom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15552.shtml#Bottom《千年回眸王安石》现已经更名为闲话北宋名臣的范儿

作者:点亮太阳2011 回复日期:2011-11-08 08:46:59 
回复 
  支持

作者:双影宝宝 回复日期:2011-11-08 11:15:04 
回复 
  幕雨好多坑啊!一个一个跳!

作者:阿友abc 回复日期:2011-11-08 14:07:18 
回复 
  顶起
  

作者:青青浮萍2010 回复日期:2011-11-08 17:36:02 
回复 
  顶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8 17:40:11 
回复 
  第七章:盗墓贼和他的儿子们04
  与李唐府兵制不同,有宋一代,实行的是募兵制。尤其是在灾荒的年份,为了防止流离失所的壮年男劳力铤而走险,宋廷更是加大募兵的力度。当兵,在有宋一朝成了一种职业。虽然可以勉强养家糊口,但是当兵却是一份十分低下的职业。其中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要在身体上刺字。刺字是宋朝募兵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因为如此,招募士兵也被称为‘招刺’,有志于行伍之人,政府免费给你做纹身。
  毫无疑问,赵宋的招刺制度是继承了唐末、五代的刺字制度。也可以认为是学习了刘仁恭的这种成功经验,刘某人在历史上得享大名,也全非是浪得虚名。与现代时尚青年的纹身不同,宋士兵的刺字多是在脸上与手背上。刺字的内容也不会因人喜好而异,内容多是部队番号。与士兵享受同等待遇的在宋时,还有罪犯、隶属于官府的工匠、奴婢,所以在名著《水浒》中就会有骂林冲‘贼配军’的情形。这也是兵士与罪犯地位相仿的明证。
  有宋一代,士兵的地位非常低贱。北宋名将狄青虽坐到了枢密使(国防部长)一职的高位,但是脸上仍保留了刺字,以示激励将士杀敌立功。另一位尽人皆知的抗金大英雄岳飞,也是从有刺字的普通士兵做起的。当兵须刺字的制度直至蒙元灭南宋之后才消亡,而刺字由人格侮辱成为一种时尚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待考!
  朱温率领大军深沟高垒围攻沧州城,大河南北的军需粮草,从水陆两路运至军前,堆积如山。数百里长的供给线上,搬运的役夫络绎不绝于途。朱温对沧州城,势在必得。城内刘守文坐守孤城,城外援军受阻,刘仁恭眼见着城就在眼前,却无力寸进。朱温围城数月,城中乏粮,人相食。沧州城内外刘仁恭父子二人一筹莫展,无奈之余,刘仁恭再次向李克用求援。数月时间,遣使百余,使者相望于道。李克用本想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见自己如果再行观望,不出手相助,刘仁恭就会崩盘。这样的结局当然不会有利于已。
  李克用派出大将周德威与李嗣昭提兵来援刘仁恭,刘仁恭分精兵三万与李克用晋兵合军一处,兵锋直指潞州、今山西长治。李克用此举在句法里有个名堂,乃是‘围魏救赵’之计。潞州节度使丁会见晋军势大,未做抵抗,直接开门迎降。
  李克用攻敌所必救,很快就收奇效。天祐四年正月,得知潞州城易帜,朱三担心李克用大军会南下太行,直抵黄河北岸,进逼自己的老巢洛阳。不得已之下,烧营退师回防。堆积如山的粮草不是被化为青烟,就是被沉入河底。朱温偷鸡不成,反蚀了无数的米。沧州之围得解,刘仁恭父子再次转危为安。
  两次的遇难成祥,刘仁恭在暗呼侥幸的同时,更把这看成了一种天意。自己之所以福星高照,完全是因为上天的眷顾。除了感激上苍之外,他转而对求仙炼丹之事发生了浓厚兴趣。幽州城西有山名为大安山(位于北京房山区与门头沟区接壤地带),刘仁恭派人在山上大兴土木、修建楼台殿阁。一面延请四方牛鼻子,一面‘聚室女艳妇’,打算阴阳双修,仙福永享。
  盘踞幽州的刘仁恭不但喜欢做化学实验,更是个善于搞小发明的民间科学家。其他藩镇敲骨吸髓的盘剥地方百姓在刘仁恭这厮眼中看来根本不值一哂,因为他是具有跳跃性思维的另类人。
  刘仁恭发明了墐泥制钱法,这种铸钱方法简单易行,令所有人叹为观止。应该是这厮结合多年盗墓心得与炼丹经验的综合性发明,创造出的史上最低廉成本铸钱法。
  如果据史料记载,就断言刘仁恭用泥作钱的话,也实在是太过草率。无人会相信世间竟然有此咄咄怪事,据专家考证,刘仁恭这厮所用的泥并不是普通的粘土,而是北京石景山地区富含氧化铁的粘土,只需简单的冶炼便可制成铁钱。现在仍可见的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等钱,铸造工艺粗糙草率,只能强名为‘钱’。
  

作者:青青浮萍2010 回复日期:2011-11-08 17:43:15 
回复 
  顶

作者:tigre1202 回复日期:2011-11-08 21:03:59 
回复 
  学习辽国往事

作者:点亮太阳2011 回复日期:2011-11-09 08:04:37 
回复 
  @独孤慕雨 2011-11-08 17:40:11
    第七章:盗墓贼和他的儿子们04
    与李唐府兵制不同,有宋一代,实行的是募兵制。尤其是在灾荒的年份,为了防止流离失所的壮年男劳力铤而走险,宋廷更是加大募兵的力度。当兵,在有宋一朝成了一种职业。虽然可以勉强养家糊口,但是当兵却是一份十分低下的职业。其中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要在身体上刺字。刺字是宋朝募兵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因为如此,招募士兵也被称为‘招刺’,有志于行伍之人,政府免费给你做纹身。
   ...........
  -----------------------------
  顶

作者:听松看月 回复日期:2011-11-09 11:59:00 
回复 
  天良丧尽,这厮能和蒋介石狂印纸钞相比!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9 13:00:03 
回复 
  第七章:盗墓贼和他的儿子们05
  刘仁恭的‘钱’不经意又创下了一个纪录‘最绿色、环保铸钱发明奖’。直至今日,华夏货币史上无人可出其右。这让历史上那些铸铁钱、铅钱者,或者为铅四铜六还是铜六铅四的比例而苦恼不已的人们只有叹服的份。
  铸造出了成本如此低廉的‘泥钱’之后,刘仁恭在治下强制推行使用,把兑换回来的铜钱尽数聚敛在大安山之巅,征发匠人役夫挖掘了一个用于藏钱的山洞,等到竣工之后,把钱全部藏入洞中,然后把所有工匠杀害,让藏钱之地从此成为一个只有他知道的秘密。
  如此别具一格的聚敛钱财还不能令他满意,在绞尽脑汁之后,这厮又琢磨出了一个新的生财之道——制假售假!
  刘仁恭想出来的生财之道是:把来自南方的茶叶商贩尽数驱逐,自己派人在幽州城附近山间胡乱采点草药、树叶混杂起来,冒充茶叶公开出售。北京城附近山有的是,千余年前更是植被茂盛,为刘仁恭提供了大量的假货来源,只要他寿过彭祖,足够他开发利用数百年的。
  刘仁恭的行为让当今社会制假售假的人眼热不已,其他人对于这种事情都是偷偷进行,惟恐别人洞查其中玄机。而刘仁恭却是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根本懒得避讳。在他治下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中,他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也没有人胆敢因为买到假货而找相关部门投诉。况且彼时也没有12315为普通消费者维权的相关机构,即使有,这些人也不会因吃饱了而去寻不自在。
  刘仁恭行事肆无忌惮、鲜廉寡耻,别人也奈何不了他分毫。富贵怕见花开!世间之事,总是容易乐极生悲,一件意外事情的发生,让他灰头土脸,颜面尽失。‘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他的儿子刘守光骨子里继承了他无耻、反复的基因,甚至在狂妄自大方面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趋势。
  刘仁恭妻妾成群,其中有一美妾罗氏,尤其姿色过人,甚得他的宠爱。自从刘仁恭年迈、转而求仙炼丹之后,渐渐疏远了女色,这罗氏长门冷落。刘守光早就垂涏她的美色,这时候见她资源闲置,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补缺。这罗氏正是青春年少时候,本就对刘仁恭冷落她独守寒衾不满,这时候见刘守光主动勾引,春心荡漾也便半推半就,成就了露水姻缘。
  二人郎情妾意、意乱情迷之余,一时间打的火热。奸情很快败露,刘仁恭被儿子发了顶碧油油的帽子戴,怒不可遏,将儿子痛扁一通,逐下了大安山。
  刘仁恭在大安山求仙问道炼丹,在幽州地方做他的土皇帝。身在中原洛阳的朱温也没有闲着,他终于厌烦了做李唐臣子的生涯,多年的苦心经营,也到了开花结果收获的季节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朱三终于决心排除万难,自己做一回天子了。
  唐末战乱动荡的时期,遭受战火蹂躏最为严重的中原地方正是开封、洛阳地区。尤其作为李唐东都的洛阳,所受破坏最巨。朱温最后可以代唐自立为帝,正是因为张全义恢复洛阳一带的农业生产、医治战争创痍的原因。张全义原是山东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的一个农民,在县里服劳役,受取县令的凌辱,一怒之下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张全义在黄巢起义失败之后,投降了唐王朝,张全义初附李克用,再附朱温,据有洛阳,成了河南尹。据《资治通鉴》记载,张全义初至洛阳地方,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不满百户,而且张全义手下也只有百余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穷家当,在张全义的努力下,实施积极的劝农政策,废严刑酷法,免苛捐杂税,恢复耕植生产。农民出生的张全义当然深知治下农民疾苦,在他打理之下,人们纷纷来附数年之间,洛阳地方十八个属县的生产全部恢复。朱温与李克用争雄,张全义负责提供军需粮草。朱温劫持唐昭宗东迁、修建宫室、官署、仓库这些全是张全义尽心竭力操持。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9 13:01:32 
回复 
  告诸位读者朋友——天涯煮酒论史发起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开始!希望喜欢慕雨作品的读者朋友都支持慕雨,投下您宝贵一票,对我的写作给予肯定与鼓励!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14986.shtml请大家支持一下慕雨
  

作者:童漫2011 回复日期:2011-11-09 13:33:40 
回复 
  顶!

作者:拍马屁没3 回复日期:2011-11-09 13:41:58 
回复 
  契丹民族也是炎黄子孙!___其实日本人也是炎黄子孙!秦始皇时候派徐福找仙药,带了3000儿童过去,就是日本人的祖先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urbeautiful2001 回复日期:2011-11-09 14:10:24 
回复 
  
  
  《雕花的马鞍——契丹往事!》
  
  整理版: http://ht.szbaiwan.com/dir/44806/
  
  
  

作者:马路社消息 回复日期:2011-11-09 17:17:02 
回复 
  支持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9 17:36:36 
回复 
  @拍马屁没3 2011-11-09 13:41:58
    契丹民族也是炎黄子孙!___其实日本人也是炎黄子孙!秦始皇时候派徐福找仙药,带了3000儿童过去,就是日本人的祖先
  -----------------------------
  三千呢?不管怎么样,日本人首先也是人!支持你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9 17:37:52 
回复 
  刘仁恭行事肆无忌惮、鲜廉寡耻,别人也奈何不了他分毫。富贵怕见花开!世间之事,总是容易乐极生悲,一件意外事情的发生,让他灰头土脸,颜面尽失。‘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他的儿子刘守光骨子里继承了他无耻、反复的基因,甚至在狂妄自大方面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趋势。

作者:一窝莲花白 回复日期:2011-11-09 20:26:56 
回复 
  前来顶贴!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9 22:52:50 
回复 
  @假迷糊 2011-11-09 20:50:07
    果然不错
  -----------------------------
  只要读后不失望就成!

作者:没得喝真郁闷 回复日期:2011-11-10 02:51:20 
回复 
  
  《雕花的马鞍——契丹往事!》 整理版
  
  http://xs.luqifeng.com/mulu-9078.html
  
  
  

作者:lmclotho 回复日期:2011-11-10 03:54:27 
回复 
  
  《雕花的马鞍——契丹往事!》 整理版
  
  http://xs.luqifeng.com/mulu-9078.html
  
  
  

作者:yuewu66 回复日期:2011-11-10 08:50:52 
回复 
  好文要顶,而且已为老弟投上了庄严的一票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0 08:54:45 
回复 
  @yuewu66 2011-11-10 08:50:52
    好文要顶,而且已为老弟投上了庄严的一票
  -----------------------------
  感谢兄长的鼎力支持,慕雨不会让你失望的!

作者:宋时信 回复日期:2011-11-10 09:16:31 
回复 
  太有创意了,哈哈
  

作者:宋时信 回复日期:2011-11-10 09:17:36 
回复 
  对历史研究好深入透彻啊
  

作者:天购 回复日期:2011-11-10 09:21:16 
回复 
  马克

作者:童漫2011 回复日期:2011-11-10 10:24:10 
回复 
  顶

作者:宋时信 回复日期:2011-11-10 11:00:56 
回复 
  刺字的原来是这么来的
  

作者:点亮太阳2011 回复日期:2011-11-10 13:24:46 
回复 
  顶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0 13:44:36 
回复 
  @宋时信 2011-11-10 11:00:56
    刺字的原来是这么来的
  -----------------------------
  这种手法在五代时候是惯例,大家全这样做。打仗前不是琢磨如何击败对手,而是考虑怎么防止自己的队伍不要一哄而散!如果跑光了,也实在是件坑爹坑大方了的事啊!哈哈....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0 13:45:59 
回复 
  第八章:请皇帝搬家01
  人们经常用拆东墙补西墙来说明他人举止的荒唐与难以令人理解,这种事情寻常百姓做,最多会被人笑做瞎折腾。如果是历史风云人物来做的话,旁观者只有选择三缄其口了。不分场景的胡乱说话,估计轻则会被打的满地找牙,严重些的会有生命之忧。
  在与李克用争雄之时,朱温已经成为晚唐军界一哥,实际掌控着李唐政权,昭宗李晔不过是个供他摆弄的傀儡而已。
  这时候,可以对他形成威胁的敌对势力除了李克用之外,还有盘踞在长安近处的李茂贞部。万一唐昭宗被这两对头劫夺,朱三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大业就有半途而废的可能。成大事者,当然不会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动性,朱温就动起了迁都洛阳的心思。
  请天子搬家是件大事情,万万不可马虎。如果只是建些保障性住房,那只是有针对性的措施。小民百姓在感恩戴德之余哪里还会去因为工程质量的问题找有关部门据理力争?在得知带头大哥有意迁都之后,全国各地凡是依附朱温的藩镇,都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无偿支援朱温的重建洛阳世纪大工程。朱温把重建洛阳这个光荣艰巨任务交给了张全义,‘你办事、我放心!’果然,张全义没有辜负他的托付之重。历经数年营建,洛阳城居然重现昔日皇都气象。
  天复四年、这年四月改为天祐元年,即为公元904年,朱温向李晔提交了动迁通知。在此之前,朱温已经将长安城中士民尽数迁徙,迁徙队伍络绎不绝于途‘月余不尽’。等到居民离开之后,朱温下令拆毁长安城中的宫殿、官衙、民居,朱温的这番举动其实是为了废物再利用,他把拆取下来的建材巨木经渭水、下黄河从水路直运抵洛阳。传说中的‘乾坤大挪移’只是传说,他拆长安之举,是为了营建洛阳。如果就此事发表扬函的话,只能用‘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打造新的世界’来概括总结了。现在长安城已经是一片废墟,唐昭宗走也得走,不走的话真的是‘孤家寡人’了。天子无奈,只好上路。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理,洛阳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张全义虽然为苟全性命于乱世而前后依附数人,相信自然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生处乱世我等无需对他太过苛责,恕已恕人好了。他通晓农事、做事认真,如果生在承平之日,主管国家农业生产的话,生民当会过上几年的舒坦日子。对于洛阳城的营建,他也一样不敢马虎草率。离了长安城的唐昭宗,被告之洛阳的再建工程还有些收尾工作没有结束,请大家(慕雨注:此处大家只是单指昭宗一人,并非当代泛指众人之大家)暂时驻跸陕州。
  在暂居陕州数月的时间内,唐昭宗也并没有闲着。他天真的认为迁都洛阳正是重振李唐声威的良机,每憧憬到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他就兴奋的无法入睡。他对迁都洛阳的事情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驻跸陕州以堂堂一国之尊却做起了向四方藩镇化缘的工作。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接到昭宗诏旨,命他负责太庙的营建工作。做为交换条件,李唐昭宗承认他袭父位,另外加封他为检校太尉、兼侍中、进封邺王。如果唐童李世民地下有知,也会被他的不肖子孙气的穿越时空来寻几人的晦气。
  朱温见李晔如此热心洛阳的重建,心中暗笑。为加快施工进度,也亲自客串了一把工程监理,数月之后,在一片废墟之上一处金碧辉煌的宫殿焕然一新昂然矗立。
  来到洛阳的唐昭宗,仍沉浸于中兴的美梦之中,甚至一厢情愿的筹备起了在洛阳举行郊祀的事情。哪知道被朱温当头一瓢冷水才把他的美梦浇醒,朱温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为了李唐。营建洛阳是为了给自己的称帝做准备,李晔的自作多情让朱温感觉好笑之余又有些恼羞成怒。毫不客气的阻止了李晔的不切实际行为,李晔随后因为自己的政治不成熟,而葬送了卿卿性命。
  李晔居然还想在洛阳举行郊祀之事?黄梁梦也到了该醒的时候了!
  郊祀在封建社会的礼制之中占据重要地位,举行郊祀的本意就是向世人彰显,天子的统治行为乃是一种天命所归!郊祀本来是包括北郊祭地与南郊祭天的两郊祭祀,在实际操作中,祭地的事情完全可以用朝臣代行,而祭天的事情多是天子亲力亲为,因此,祭天的重要性又远过祭地。郊祀中必不可少的建筑得有建在首都南郊的圜丘,坛上陈列各种神位牌,进行祭拜。这坛,就是天坛了。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0 13:48:06 
回复 
  天复四年、这年四月改为天祐元年,即为公元904年,朱温向李晔提交了动迁通知。在此之前,朱温已经将长安城中士民尽数迁徙,迁徙队伍络绎不绝于途‘月余不尽’。等到居民离开之后,朱温下令拆毁长安城中的宫殿、官衙、民居,朱温的这番举动其实是为了废物再利用,他把拆取下来的建材巨木经渭水、下黄河从水路直运抵洛阳。传说中的‘乾坤大挪移’只是传说,他拆长安之举,是为了营建洛阳。如果就此事发表扬函的话,只能用‘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打造新的世界’来概括总结了。现在长安城已经是一片废墟,唐昭宗走也得走,不走的话真的是‘孤家寡人’了。天子无奈,只好上路。

作者:童漫2011 回复日期:2011-11-10 13:51:41 
回复 
  顶

作者:zh77410 回复日期:2011-11-10 17:06:44 
回复 
  
  
  《雕花的马鞍——契丹往事!》
  
  整理版: http://ht.szbaiwan.com/dir/44806/
  
  
  

作者:1192552140麻雀 回复日期:2011-11-10 17:13:05 
回复 
  先做个记号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1192552140麻雀 回复日期:2011-11-10 17:15:20 
回复 
  俺觉得自己的历史观都被那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穿越小说给洗脑了,唉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0 21:55:27 
回复 
  @1192552140麻雀 2011-11-10 17:15:20
    俺觉得自己的历史观都被那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穿越小说给洗脑了,唉
  -----------------------------
  多数人的历史知识来源不是听评书就是看电视与电视!

作者:清秀贝壳 回复日期:2011-11-11 10:58:33 
回复 
  正解,支持楼上的。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1 13:51:22 
回复 
  第八章:请天子搬家02
  在郊祀之前,要先向列祖列宗汇报祭天的仪式,所以营建太庙也是郊祀一事中重要的一环。陆游有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同此心,一样志在恢复的李晔当然希望在回到洛阳之后,祭告李唐的先君了。
  朱温欲篡唐,早成了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之事。有别于历史上篡逆之人,他的这一切全部是光明正大进行的。这种缺少前戏、直奔主题的行为虽让人不齿,但是效果却奇佳。朱温完全省略了那些历史上虚伪的‘禅让之礼’,直接废唐自立,建立了史称后梁的新政权。
  公元907年,当万事俱备之后,他迫不及待的正式登上帝位。改唐天祐四年为梁开平元年,这厮居然梦想着为万世开太平,也真是志存高远之辈。这一年朱三已经是五十六岁的高龄,所以急着篡唐自立,也是时不我待。再拖延几年,估计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神马也将成为浮云!
  李晔挖空心思四处化缘兴建起的太庙,却成了朱温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表面看来,不承认朱温代唐的地方藩镇只有河东李克用、西川王建、凤翔李茂贞等几人,仔细看时,那些向他称臣进贡的,两浙钱镠、湖南马殷、广东刘隐等人,也仍旧保持着割据一方的事实。后梁政权,并不是统一王朝,只不过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一个割据势力而已。
  对于朱温的篡唐行为,李克用除了一只眼热泪直淌外,也没有表现的异常愤怒。心中可能隐约生发出一种艳羡也未可知,一只眼看道儿虽说‘一目了然’,但也不会如朱温清晰,朱温捷足先登也是情理之事了。
  朱氏责任有限公司开张大吉,大家都有义务捧场。以期在新朝中占得先机,分得一杯残羹。朱温手下大将李思安决心为新朝献上一份厚礼。侦知刘仁恭父子不和,躲在大安山炼丹,幽州城空虚无备的消息之后,突然率军长途奔袭,来夺幽州城。刘守光挨了一顿胖揍之后,被父亲逐下大安山,正在寻思如何卷土重来。忽然听到朱温大军杀到的消息之后,心中暗呼‘天助我也’。立即率领手下疾如星火赶到幽州城,安排防守之事。城中有人主持,从最初的慌乱中平复下来,事情危急,众人齐听刘守光号令。
  由于措施得力、防御及时,幽州城得保不失。李思安见偷袭不成,再坚持下去将变成攻坚战,自己远道而来,只利速战速决,见势不妙,只得退师而还。见他来的快、去的也快,刘守光也知‘归师勿遏’的道理,不敢去追杀。李思安的举动,却给刘守光带来了良机。刘守光自封为幽州节度使,未经同意就接掌了权力。成了幽州地区的新主人,担心父亲闻讯打上门来,干脆‘一不作、二不休’来个先发制人:派出手下李小喜与元行钦两员大将率军去攻打大安山。这些人轻车熟路,此次行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武装占领了大安山。
  一山不容二虎,即便此虎与彼虎乃是父子。刘仁恭炼丹事业被迫中止,被押回幽州城,幽闭于密室。估计室内所有可以用来进行挖掘的工具尽数收起,旨在防止刘仁恭重操旧业,万一盗洞打通逃了出去,振臂一呼,刘守光就得束手就擒。
  刘守光为了立威,也防止父亲东山再起,对于刘仁恭左右人,只要是曾经得罪过刘守光的,不论贵贱,尽数诛杀。
  幽州刘氏父子相残、其它藩镇乐观其变,无人理会。
  朱温尚未代唐自立之前,情知河东、幽州地方这两处藩镇割据势力将是自己成立新政权的心腹大患,仔细寻思之下,遣使前往塞北来寻阿保机。如果在燕、晋之后多了契丹人的掣肘,他也会减轻来自北方的压力。史实证明,他的未雨绸缪之举颇见成效,朱梁成为五代历时最长的一个短命政权,正是因为有阿保机建立的契丹政权在李克用身后牵制的原因!
  从前是游牧民族求得中原皇帝的‘封册’来取得对部族的统领合法性,所以耶律阿保机数次派使人前往中原,希望得到唐廷的册封,保住自己地位。只是令阿保机始料未及的是,唐昭宗李晔也是自身难保,在天祐元年被朱温杀害。新皇帝更是个朱温掌控下的小玩偶而已,阿保机愿望落空。
  

作者:点亮太阳2011 回复日期:2011-11-11 13:53:53 
回复 
  @独孤慕雨 2011-11-11 13:51:22
    第八章:请天子搬家02
    在郊祀之前,要先向列祖列宗汇报祭天的仪式,所以营建太庙也是郊祀一事中重要的一环。陆游有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同此心,一样志在恢复的李晔当然希望在回到洛阳之后,祭告李唐的先君了。
    朱温欲篡唐,早成了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之事。有别于历史上篡逆之人,他的这一切全部是光明正大进行的。这种缺少前戏、直奔主题的行为虽让人不齿,但是效果却奇佳。朱温完全省略了那...........
  -----------------------------
  顶

作者:月照关河 回复日期:2011-11-11 14:19:25 
回复 
  恭喜独孤继续前进!

作者:一介贫苦书生 回复日期:2011-11-11 18:20:33 
回复 
  很喜欢独孤暮雨的作品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1 19:01:56 
回复 
  @月照关河 2011-11-11 14:19:25
    恭喜独孤继续前进!
  -----------------------------
  一路上有大家的支持鼓励,慕雨前行信心倍增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1 19:02:42 
回复 
  @一介贫苦书生 2011-11-11 18:20:33
    很喜欢独孤暮雨的作品
  -----------------------------
  感觉慕雨作品堪读,请支持慕雨一票——告诸位读者朋友——天涯煮酒论史发起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开始!希望喜欢慕雨作品的读者朋友都支持慕雨,投下您宝贵一票,对我的写作给予肯定与鼓励!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14986.shtml请大家支持一下慕雨
  

作者:童漫2011 回复日期:2011-11-11 19:06:18 
回复 
  欣赏,支持!

作者:风花雪竹 回复日期:2011-11-11 21:42:08 
回复 
  厉害!!多多的写!!!

作者:姚旗 回复日期:2011-11-11 22:08:12 
回复 
  呵呵,一中各表的模式古代就有。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2 06:17:47 
回复 
  告诸位读者朋友——天涯煮酒论史发起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开始!希望喜欢慕雨作品的读者朋友都支持慕雨,投下您宝贵一票,对我的写作给予肯定与鼓励!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14986.shtml请大家支持一下慕雨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2 11:14:47 
回复 
  一山不容二虎,即便此虎与彼虎乃是父子。

作者:姚旗 回复日期:2011-11-12 12:08:24 
回复 
  跟随独孤兄培养对契丹的亲切感。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2 12:17:50 
回复 
  @姚旗 2011-11-12 12:08:24
    跟随独孤兄培养对契丹的亲切感。
  -----------------------------
  姚旗兄弟,一部契丹史中囊括了五代、北宋、西夏、女真部分历史啊。不能简单的视为纯粹是契丹史,应该是中世纪的国史!你慢慢看,多提宝贵意见。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2 12:19:10 
回复 
  第九章: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01
  东头不亮西头亮——李唐朝廷的册封虽没了指望,朱温却派人主动泛海绕道,带了书信、衣带、珍玩等物与契丹人修好结盟。李克用要拉拢契丹人,朱温也明白崛起于塞北的契丹部族是不能忽视的一股新兴力量。所以不远千里,遣使前来主动示好,朱温希望得到塞北契丹部族的拥护与支持。
  耶律阿保机人虽在塞北,却也知朱温与李克用乃是宿仇。自己才与李克用结为异性兄弟,誓约言犹在耳,如何做这种背盟之事?虽然朱温在唐廷中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毕竟是人臣,与之结盟名不正、言不顺,双方结盟之事只有不了了之。
  在打发走朱温派来的使人之后,阿保机率部众继续扩张与征服事业,分兵征讨奚、霫、女真等未附的部族。这年冬天,契丹部落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痕德堇可汗归天了。
  在阿保机多年辛苦征伐、努力经营下,契丹部族的军国重权已经完全掌握在耶律阿保机之手,然而汗国名义上的首领却仍是痕德堇。根据部族传统,汗位的继承者仍将在遥辇氏中产生。只是随了耶律阿保机军事实力的增长,契丹民族已经介入中原政权的争斗,成为其中举足轻重的一股新兴势力,在契丹各部族中阿保机也成了当仁不让的核心人物。遥辇氏在阿保机面前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其他部族酋长也无法漠视他的存在。众酋长还在犹豫之际,曷鲁就率先劝进。
  史载痕德堇有遗命立阿保机为可汗,在此时,契丹也没有自己的文字,况且《辽史》中的记载又是根据耶律俨等人的史料所撰,史家之言,当有为尊者讳的曲笔。历史虽然已过去了千年,真实情况如何已不可考,但事情绝对不会如史籍所载那样清描淡写。耶律曷鲁之所以成为人大佐命、定册第一功臣,被喻为‘心’,所谓定册与佐命也是指此次拥立阿保机出任可汗之位。
  对于契丹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此事,史料记载,阿保机假意推辞道:先祖雅里曾经因不当立而让贤与遥辇氏,现在我如果去做可汗,岂非是陷先人于不义?
  耶律曷鲁劝道:此一时,彼一时也。从前,我们先祖不做可汗是因为既无遗命,也无符瑞之事,所以让贤与遥辇氏。现在兄长积有人望,出任汗位乃是名至实归。兄长继汗位,必光大我部族,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请兄长勿辞!
  其他部族酋长见阿保机出任可汗之事,已经是众望所归,于是也纷纷劝进,一同推举他为可汗。这时候的阿保机,早已经不再是当年吴下阿蒙。不但身边有曷鲁等大将为他冲锋陷阵,更有数名燕地汉人充任他的智囊。其中有韩知古、韩颍(韩延徽)、康枚(康默记)等士人,做他的幕僚,追随左右以备咨询,这时候‘共劝他不受代’。(此处据《资治通鉴》记载)
  此处记载,存疑!待考!
  阿保机天纵英才,有这些文士襄助,更是如虎添翼,平日里无事,这些汉人就为他纵论古今为政之得失、历代兴亡之事,对‘共劝他不受代’之因心知肚明。于是‘三让,从之’!
  对阿保机的继汗位,究竟是痕德堇生前主动让贤还是临终遗命虽然不能尽知。但无碍于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的事实。阿保机得以取代痕德堇成为契丹部族的可汗,是耶律氏家族经过数世努力、历时一百余年的卧薪尝胆,重新取回了原本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深受汉文明影响的阿保机,早在内心深处想要化家为国了。借助各方力量,挑战遥辇氏在部族中的传统首领地位,取而代之。这些年的争战,与积极介入中原各地方政权的博弈,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现在以退为进的假意推辞也是为了检验一下自己在契丹各部的威信能否达到慑服所有?正是为最终取代痕德堇在做最后的努力!痕德堇即便是主动让贤,也不过是如花儿乐队唱的那样——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罢了!
  

作者:童漫2011 回复日期:2011-11-12 13:21:36 
回复 
  阅读,顶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2 17:04:18 
回复 
  耶律曷鲁劝道:此一时,彼一时也。从前,我们先祖不做可汗是因为既无遗命,也无符瑞之事,所以让贤与遥辇氏。现在兄长积有人望,出任汗位乃是名至实归。兄长继汗位,必光大我部族,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请兄长勿辞!

作者:插翅之虎 回复日期:2011-11-12 17:26:44 
回复 
  写的不错支持。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2 19:12:47 
回复 
  @插翅之虎 2011-11-12 17:26:44
    写的不错支持。
  -----------------------------
  谢谢鼓励支持

作者:1198678123 回复日期:2011-11-12 21:19:01 
回复 
  顶了!加油

作者:拍马屁没3 回复日期:2011-11-12 21:23:51 
回复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9 17:36:36 
  回复 
    @拍马屁没3 2011-11-09 13:41:58
      契丹民族也是炎黄子孙!___其实日本人也是炎黄子孙!秦始皇时候派徐福找仙药,带了3000儿童过去,就是日本人的祖先
    -----------------------------
    三千呢?不管怎么样,日本人首先也是人!支持你
  ======================================================
   汗一个! 我说的是反话,lz居然当真了,
  好可爱的lz,支持继续写下去,
   我对契丹也没什么恶感,我最讨厌的是金元清三个胡朝,日本也算半个吧。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2 22:03:50 
回复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09 17:36:36 
  回复&#160;
  @拍马屁没3 2011-11-09 13:41:58
  契丹民族也是炎黄子孙!___其实日本人也是炎黄子孙!秦始皇时候派徐福找仙药,带了3000儿童过去,就是日本人的祖先
  -----------------------------
  @拍马屁没3 2011-11-12 21:23:51
  三千呢?不管怎么样,日本人首先也是人!支持你
  ======================================================
  汗一个! 我说的是反话,lz居然当真了,
  好可爱的lz,支持继续写下去,
  我对契丹也没什么恶感,我最讨厌的是金元清三个胡朝,日本也算半个吧。
  -----------------------------
  谢谢你

作者:呼和大头 回复日期:2011-11-13 01:01:51 
回复 
  契丹人消失了吗?现在河北部,大同,呼和浩特市一带农村的古老方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同但已无法用现代汉语表达了…我以为是当年的契丹语…但只有年岁大些人知道古语的意义…本人愿有志于些者探讨为盼!请指教!
  

作者:呼和大头 回复日期:2011-11-13 01:06:11 
回复 
  契丹人消失了吗?现在河北部,大同,呼和浩特市一带农村的古老方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同但已无法用现代汉语表达了…我以为是当年的契丹语…但只有年岁大些人知道古语的意义…本人愿有志于些者探讨为盼!请指教独孤慕雨!

作者:呼和大头 回复日期:2011-11-13 01:10:00 
回复 
  扯乎是走人的意思?

作者:helysan 回复日期:2011-11-13 01:18:57 
回复 
  1.对于契丹无甚了解,该国对华夏汉族实在是一个绊脚石,他的存在使得北宋始终无法在华北平原建立一套有效的防御体系,如鲠在喉,伴随着北宋的灭亡。
  2。契丹是胡人,千真万确。他在疆域上没有开拓华夏的地盘,在文化上不可能对华夏文化进行补充和促进,在生产力上是效率最低下的游牧方式。
  所以,契丹消失就消失吧,没有人同情他们。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3 07:44:10 
回复 
  @呼和大头 2011-11-13 01:01:51
    契丹人消失了吗?现在河北部,大同,呼和浩特市一带农村的古老方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同但已无法用现代汉语表达了…我以为是当年的契丹语…但只有年岁大些人知道古语的意义…本人愿有志于些者探讨为盼!请指教!
  -----------------------------
  呼和浩特一带农村有方言是不假,但你所说的古老方言就令人一头雾水了。你所说的地方在中世纪是属于辽人控制地区的,你为我举例说明一二古老方言可好?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3 07:45:18 
回复 
  @helysan 2011-11-13 01:18:57
    1.对于契丹无甚了解,该国对华夏汉族实在是一个绊脚石,他的存在使得北宋始终无法在华北平原建立一套有效的防御体系,如鲠在喉,伴随着北宋的灭亡。
  2。契丹是胡人,千真万确。他在疆域上没有开拓华夏的地盘,在文化上不可能对华夏文化进行补充和促进,在生产力上是效率最低下的游牧方式。
  所以,契丹消失就消失吧,没有人同情他们。
  -----------------------------
  契丹人不值得同情,而你却值得我们所有国人同情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3 07:46:21 
回复 
  @呼和大头 2011-11-13 01:10:00
    扯乎是走人的意思?
  -----------------------------
  你说的扯乎似乎常见于东北胡子的黑话当中,似乎内蒙人很少这样讲的。

作者:点亮太阳2011 回复日期:2011-11-13 08:37:05 
回复 
  支持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3 13:16:42 
回复 
  第九章;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02
  汉民族的大一统与家天下的思想与阿保机不谋而合,汉人的智慧、文明,在阿保机化家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韩知古作为阿保机智囊团体中的一分子,居功甚伟。
  韩知古乃是幽州蓟人,如果史料真实无误,应该与后来赵宋开国功臣赵普乃是同乡,都是现在北京西南广安门附近地方人,而‘韩、刘、赵、马’都是燕地汉人中的望族。与赵普的家庭出身类似,韩知古的父亲曾做过蓟州司马的六品小官。(赵普父亲曾任相州司马一职)中世纪的燕地多产奇士,其中原因耐人寻味。州司马一职虽品秩不高,不过是中层地位的官僚家庭,但却是文职。
  据此可知,韩知古应该是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这样的家庭背景足以使韩知古在童年就获得良好的蒙学教育机会,随着契丹部族的入塞侵扰,韩知古的蒙学被迫中断。六岁的时候,被淳钦皇后的兄长欲稳掳掠,带回了塞北。当时的述律平,也就是后来的耶律阿保机妻子见他聪明机灵,所以收在身边,最后成了淳钦皇后述律平的陪嫁媵(YING随嫁之人)臣。
  虽然韩知古幼年被掳掠苦寒之地的塞北,又是做为陪嫁的奴仆下人出现在阿保机的身边的,但却因祸得福,得以接近契丹权力中心。最初,韩知古的才华并未引起阿保机的注意。古今同理:怀才与怀胎一样,需要时间才能显现。自视甚高的韩知古不堪忍受骈死于槽枥之间,于是在怏怏不得志的时候,就选择了远遁。逃跑历经千辛万苦方如愿,但是回到家乡时候,却让他大失所望:刘仁恭父子在幽州的倒行逆施,呆在家乡还不如回草原做奴隶衣食无忧的稳妥。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席不暇暖,韩知古就又考虑赶紧离开的事情了。走的慢了,就有被脸上刺字成为普通军士替刘氏父子卖命的可能,如何死,死在哪里也是不可知的事情。中原地区,战乱频仍,更是生死未卜之地,无奈之下,韩知古只有原路返回。
  《辽史》中的许多记载,与《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也是前后矛盾,经不得推敲。而且辽史因为历史的原因,不可能如宋史那样资料多种,可以相互考证。只能用心阅读,详加比较、考证了。《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应该更接近于历史真实,因为内容乃是取自当时汉人赵志忠《虏廷杂记》中的记载。
  在《辽史》中的记载,韩知古才干被阿保机发现,却成了:其子匡嗣得亲近太祖,因间言。太祖召见与语,贤之,命参谋议。考韩匡嗣是韩知古第三子,出生于辽神册元年、即公元917年,‘匡嗣以善医,直长乐宫,皇后视之犹子。’韩匡嗣直长乐宫应该是成年之时,而皇后视之犹子,说明韩知古因为媵臣的身份隶宫籍,他的儿子韩匡嗣才得以养在皇后身边。或者是年幼的韩匡嗣思父心切,在阿保机面前哭诉。韩知古这才引起阿保机的注意。立刻遥授彰武军节度使,逐步受到重用,天显年(公元926—937年)间卒。
  韩知古的生卒年史料中未有明确记载,但辽史中称他为佐命功臣之一,就应该值得我们思考了。且不谈佐命功臣的功绩为何事,只是从《辽史》的记载中就有相互牴牾之处。例《辽史-百官志》中记载‘太祖初有汉儿司,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另《辽史-太祖纪上》中记载七年十月(公元913年)‘诏群臣分决滞讼,以韩知古录其事,只里姑掌捕亡。’两处记载均在韩匡嗣出生之前,韩知古既已经跻身于契丹的政治权力核心,当然没有必要再选择逃亡了,更不会有因为儿子的原因,方始得到阿保机赏识的咄咄怪事了!
  而另一位阿保机赏识重用的汉臣韩延徽,入仕辽廷的记载,更证实了《资治通鉴》记载的谬误。慕雨并不是在指责前贤司马光,只是本了无知无畏之精神为大家做抛砖引玉之事,个人认为,班门弄斧在许多时候,也是一种勇气。所论如有不是之处,请方家指点批评。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3 13:17:43 
回复 
  而另一位阿保机赏识重用的汉臣韩延徽,入仕辽廷的记载,更证实了《资治通鉴》记载的谬误。慕雨并不是在指责前贤司马光,只是本了无知无畏之精神为大家做抛砖引玉之事,个人认为,班门弄斧在许多时候,也是一种勇气。所论如有不是之处,请方家指点批评。

作者:童漫2011 回复日期:2011-11-13 13:38:43 
回复 
  以阅,欣赏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11-13 17:22:50 
回复 
  @童漫2011 2011-11-13 13:38:43
    以阅,欣赏
  -----------------------------
  童漫兄弟,应该是已阅才对。看来你没有做领导的天赋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