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乐球视频:豪情仗义笑江湖 不拘一格塑人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28:58
        社会工作着眼培养高起点、实用型,“有基本理论、实务经验及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司法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社区规划、社区矫治、社会政策评估、操作和研究等的高级专门人才。”[5]舶来的我国社工,正以教育为基点,培养与输送人才,构建专业助人艺术,探索规范化与职业化、专业化与本土化路径,响应构建和谐社会倡议,化解转型社会矛盾,提高生活满意度。社会的殷勤期盼,不断激励自我求索成长,高校社工教育任重道远,自1987年北京大学等率先开办社工始,截至2009年,全国224所高校(设此专业)年均毕业生约1万名。其社会影响取决于学生质量。诚然,大学生整体素质与形象不尽人意,“堕落一代,迷茫一代”微词尚显。于此社工专业学生如何诚对期待,实现个人价值、专业诉求?社工特色何在,是社工情结?抑或是社工形塑?此感悟与反思的灵感来源之一。一、感悟:豪情仗义笑傲江湖教育层次有三:知识、技术、德性。社会工作是政治践行与道德践行,重个人德性与品质素养。高校培养者通过课程设计与讲解、师范与实践,传授专业助人方法,内化社工价值与理念,赋予学生独特气质,促其发生“社工反应”,凝炼社工情结,笑傲江湖。(一)一个价值理念:大义天下价值赋予生命灵动的色彩与意义。价值观是灵魂,指导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活动。大学是价值观确立、形成和固化的重要阶段,通过知识升华、社会与实践整合,形成关于世界的基本认识,描绘个人“航向蓝图”。社工具有强烈价值取向。“助人自助”理念贯穿教育始终,敦促学生健全自我人格,悲悯普世心态,增强社会责任感。社工人是“拿工资的活雷锋”,造血式助人:致力于开发人的潜能,通过整合资源,启迪受助者思考、解决问题,增强其生存能力与生活意义感,最终脱离求-助关系,使案主自我成长。人道主义理念内化为生活哲学。平等与尊重,对各阶层一视同仁;交友不独钟成绩。个别化、非指责,寻求自我实现,并支持他人追求理想,和而不同;处理矛盾,耐心倾听,合理调解。大义天下,知行合一,社工在涉世中升华情感,接受爱的教育。课余,我们穿梭于城市与乡村、智障工厂与精神病院,俨然“赤脚社工”。在居委会等力所能及处倾力相助;去到救助管理站、福利院义务劳动,主动与成功逃脱传销陷阱的少年谈心;奔闯于政府大楼,呼吁为一名外省籍流乞者争低保。我们用笔触纪录家庭哀痛,用温暖抚慰社会孤寡,成为爱意使者。这一种社工情结,义士情怀,由内而外渐成社工气质:我们目所及处不独一日三餐,更有广袤的社会责任。法学专业注重逻辑缜密,新闻与传播专业流行时尚,行政管理专业“官僚”,社工专业则以全人视角,塑造充满人性光辉的饱满大学生形象。“社工带给我更多的是态度,是精神,是如何做人的理念。”(二)三种工作方法:人情练达“中国人缺少的并不是想法,紧急的是实现、落实想法的做法、手段和途径!”眼高手低和我国传统士大夫遴选体制“重形式轻实质”积习不无关联,是大学生就业的“西瓜皮”。社工操作性强,注重训练学生实践力。个案、小组和社区是三大传统方法。个人&小组&社区间的充分联结,涵盖日常关联主体,训练我们了解、实践并把握联结建立的方式、过程,建设学生能力。个案方法锻炼表达和互动能力。善解人意、高度同理,使我们口碑良好,富有影响力,成为小咨询师、校园“外交家”;在福利院、拘留所陪伴准案主个人改变,增进专业自信。小组方法广泛运用于课程和专业实习,潜移默化“Spirit of Teamwork”,我们渐成团队建立、协约达成、落实监督、评估修正的小组思维模式,困境中更惯用头脑风暴、德尔菲法等分享解决;遇棘手问题即迅速组队,民主商讨,拟定分工,协作化解。专业60%同学曾任各校组织干部,过九成考评优秀。小组促进情感交流,形成优秀班集体。社工行政、督导和研究也适当应用。社工操作取向的方法训练,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完善行为。首先,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法论,“There is not only one way to skin a cat”令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其次,内化Cooperation。我们警惕“一人为龙,一群成虫”,懂得换位思考和顾全大局,闪现社工人格魅力;就业后能融洽人际关系,取得上级赏识信任。再次,我们更加积极乐观和独具匠心。学姐赵某2006年毕业时参加某知名企业招聘,在二面中,她下意识地运用了小组方法,以小组“默认领导”被录取。(三)有形助人技巧:心诚则灵“技高人胆大”。理念不可捉摸,助人技术却能解不时之需。《社会心理学》《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等课程,整体把握人性心理,强化与人交往的实用技巧;人在情境下,我们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整个关系系统;关系建立的技巧利于采集民意;尊重、温暖、同理、真诚、反映等技巧助我们对话灵魂。

助人心是第一位,第二位的技术才能凑效。一个内心歧视同性恋者的帮助者,即使再多眼神接触等技术也是徒劳,甚至适得其反。

我在精神病院实习累计14周:直面患者的无助、疼痛和孤独,理性的语言学论文苍白无力;多次的探访、面见,初使我们相识;并肩围坐,人性化游戏,最终友好相处、真切拥抱,令人动容。

(四)无形处事原则:三省吾身

以全视角观察生活,价值中立,文化自觉,这些原则让我们敏感,开发了包容—反思—求实—构建的思维潜力。

全视角置身于恍然旷野,追求并享受和谐。与人友善、公允,相信人性善良,保守秘密,强烈希冀维护弱势群体尊严与利益,捍卫社会正义;与自然和谐,我们是环保主义者。

价值中立(Wertfreiheit)原则即价值无涉、无涉个人意念的价值判断。社工婴孩期的挫折种种,但从中习得的,谁能否认不是我们学习的构成?文化自觉,我们发现社工与传统的契合。老年期生命规律让我们走近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知晓风俗地方志,重建对祖国敬意,培养当下爱国情;探讨伦理事件、为人之道,以《中国社会工作者守则》规范日常行为,力争作仁义礼智信的当代大学生。

这成就我们的思维力:包容—对人性与行为、善与恶的无条件接纳,因势利导;反思—处处留心,我们透视社会公正,以批判精神解读社会新闻,升华人性;求实—费孝通先生“从实求知”,劝诫社会科学者以民为本;构建—为人类更优越地生活而重建意义,柔化矛盾,绽放生之斑斓。

二、反思:不拘一格 自助成才

自专业重建以来,中国社工教育并没有出现人们期盼已久的“桃李芬芳”的局面,而是面临着许多窘境,一些新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王瑞华,2005)。社工教育塑造和赋予了学生专业气质,但还存在盲点和不足,需要自我反思,自助发展。

(一)一些问题

1.在校生方面

第一,理想与现实落差大。身怀大义,满怀人性期待,却因屡遭挫折怀疑自我;被动遭受冷遇,自尊心与专业信心受损,消减积极性。第二,师资力量差距大。社工专业兴起,由于专业师资短缺,多由相关专业(史哲等)填充教师队伍,在理念贯通、方法传授、实务操作中“底气不足”;内地港台、中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条件不一,师资配置差距大,影响教育专业化。第三,专业自我认同度低。第四,社会实践资源不平衡,造成实务训练不足。

2.毕业生方面

第一,社工专业就业困难。全国每年只有不到30%社工毕业生从事社工,这与文科毕业生整体就业难一致。但社工技术缺乏证明;处于宣传初期,企业认同度低,缺乏对口专业岗位;现实存在公务员体系、“体制内”等阻碍。当然也有自身素质原因。

第二,工作岗位获取度低,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人才流失严重。调查显示,39.1%的人认为公共服务岗位福利待遇较低。与社会认同度低一致,社工岗位荣誉度低,各种现实压力下,社工毕业生不得不从事传统上荣誉或待遇高的职业;职业化的不足,又阻滞专业化的步伐。

第三,社会的潜在需求和社工专才培养不匹配。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腾讯网,对1329名网友的调查显示,83.8%的人认为,当下中国急需社工。如此广袤的需求领域,相较于每年培养10000名专业学生,仅30%人员从事社工来讲,存在很大缺口。与律师一样,社工将成为未来时段内急需的专业人才。

(二)几点思考

当下社工教育需要反思和调整,而单单是专业教育“一厢情愿”远远不足。这是一项系统化的整合工程,需要各方“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一,内地与港澳台加强交流,拓展培养模式。目前很多高校缺乏社工精神的职业教育,职业化的社工理念难以建立,专业化社工知识体系还须充实,这要求拓展在校生培养模式。可通过港台等地社工与内地开设寒暑假辅导培训班学生互动等交流,扩展学生视野,体验社工实务,更促进教育创新,加快社工本土化教育进程(北京大学等已经有所作为)。

第二,政府导航,提升社会工作认可度。政府出面是目前的情状所需,党的十六大虽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工春天来临,而实际状况不容乐观。扶持的政策、法规文件出台后重在落实。力保地区部门政策指导,与各高校社工专业积极合作,建立定点实习基地,签订定期实习协约,夯实实践基础,为就业打开局面。同时,适应当地经济,还可开展本土特色社工实务,获得社会效益。

第三,注重实务训练,师资督导队伍专业化。培养计划应更注重技能和实务能力塑造,同时建设一支专业教学队伍,有力督导。教师起码应该:以知识诚实正直为戒律,今天的学生在课堂上应学到的东西是:熟练地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6]在全国资源有限情况下,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师资队伍共享,开展对training of trainers。组织教师队伍短程培训、跨校跨地区项目合作、优秀社工学生成长营、网络资源联盟等,信息共赢。

第四,社工岗位逐步填充,建立就业信心。据了解,我国目前社会组织的数量处于400~800万之间,以每个组织有3~5名工作人员计算,就蕴含着1200~4000万个就业机会,社工实习生、毕业生要碎步进行岗位填充,唯此,社会工作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