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翻译器转换:设计的文化内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2:00:58
    设计直到现在,人们已渐渐地明白,设计是为人,而非产品或金钱,慢慢地明白了设计的这种人文精神。
而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五千年的封建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民间有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急需的养科。

    俗语说:“根深才能叶茂”,中国目前的设计借鉴甚至抄袭西方的很多,这只是一种盲目的拿来主义,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的设计观念,而无需从形式上去照搬,这种照搬只会越来越失却本土自己的东西,跟着别人的步伐走。

    我们一直鼓吹要和西方接轨甚至对话,这种接轨是要求有自己的东西,本土的文化内涵在里头,否则只是东施效颦,让别人耻笑而已。

    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走向成功,不仅因为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也由于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很中国化的东西,如中国古钱币、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很聪明,很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加入一些现代的调味剂呈现出来。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跨向了世纪一流平面设计大师的行列。 
    另一方面,中国化的东西更能使人感到一份亲切,一份自豪,更有一种国人的设计文化。在20世纪前的欧美,没有一个艺术家会在画布上留出这么大的空白,然而,传统的中国画家们都把这片空白看作让人发挥想象的依据,中国的哲学就是强凋的万物变化不定。每当我在寻找这种契合点时,看到日本的设计作品,特别亲切,觉得自己找到了,找到有深刻理性的感性作品。古代日本是自然崇拜。一千年前文化借鉴中包括佛教、汉字书写体系和中国唐朝的艺术和建筑。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交融,不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吗?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东方式的抽象。日本很多自称为大和民族的本土文化其实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而中国当代的设计为什么还不及日本呢?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很多方面,但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如今的中国设计师可能过多地强调了形式的方面,而忽略了设计作品本身应透露出来的内容和意境。

    我一直深信,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更能让人回味,让人感到一种深度,感觉到设计的这种人文精神。

    用一位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的话来结束本文吧:“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是第四维:人性。”
设计理念

    [/FONT][/B]设计是从人类生活的开始而不是工业革命之后才产生的。博物馆中文化性收藏品,其作者当时并未被称为设计师,但他们却是真正的设计者。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都产生于设计,我们能通过当时的设计看到当时的文化。所以大家的责任重大,设计师是在进行一种文化活动,把设计推向未来,有人认为,设计师改变的只是景观,而我不这样看,我认为设计师是在改变世界,这是两个概念。

    对于设计,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发明。二是革新或称之为改良。首先“发明”是从无到有,根据人们的真正需要,创造一种或几种真正的功能。如果只是对产品的外观、形态、性格等方面进行改变,那只是在发明基础上的“革新”。

    所以这涉及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例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使用的一种材料--塑料,早在19世纪初(BBC于1825年)就出现了。可以说,有很多发明是科学走在前面,而技术的产生却在其后。再讲一个例子: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的一个皇帝带兵征服了土耳其。他的士兵发现那儿有一种石头能用来燃烧取暖,这就是“石油”。在拉丁语中是“石头”的意思。二千年后的今天,石油已成为我们的主要能源之一。

    那么,是科学先于技术,还是技术先于科学呢?我认为,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有时是科学在先,经过研究、发现、发明,然后科学的运用变成技术。有时,在人类的生活中,产生一种需求,一种技术,最后经科学家转化为科学。石油如果没有发动机的出现,也不会有象今天如此广泛的使用。这说明材料资源的运用取决于机械的发展,反过来,又对机械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是一个辨证的关系。这说明一种生产的过程(材料、能源的过程),与一种好的材料导致好的产品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好的材料、好过程、好产品互为的关系。同时好的产品又取决于好的结构、好的功能。 
   这又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问题。它指的是从人类最早的、有序的、有组织的、有效率的一生产组织方式,一种结构化产业。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同样的标准、尺度等进行塑造,这种由师傅设计,工匠营造的生产方式,早在古埃及就已开始了。再如现代的“福特”,在美国上了第一条自动化汽车生产线,有一种说法是这种生产线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另一个问题是,装配线上的工人来自完全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如何使他们在同一生产线上工作呢?从组织管理角度讲,生产装配线是比较合适的。所以福特装配线不仅是技术的要求,也是人的组织化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多种关系的要求。

    设计师把“产品”称为“产品”,而企业家可能把产品称为“产品”或“设施”,经济学家称为“货物”,这说明一个产品有不同的功能,也有不同的使用者。产品存在着多样性,这种多面化、多样化的认定,是根据人的不同的需求决定的。例如,汽车的出现是由于发动机的发明,后来发展成为“汽车的社会”,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汽车的发明会带来的影响,现在看来象一种寄生的“细菌”,由汽车引伸出新的道路棗维修厂棗维修工还有高速路……都和汽车有关。

    以上说明如何评价发明创造的重要性,以怎样的尺度来衡量发明创造的重要性。任何事物都处于系统之中,而系统对人类的生活最重要。如汽车从发明、发展到定型,是从1885年到1980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今天所有围绕汽车并与之有关的方面,及以后的发展,都与增加汽车的能力,打破对人的限制有关。人们希望无限制的旅行生活,无限制的发展。但这些都在变化。如汽车的“异化”使人被汽车所限制。将来汽车可能不再用汽油。而用氢光等能源方式,成为新的系统,汽车转而为其服务。汽车在80年代以前拥有最大的销量,而今天已不再可能,将会被新的销售所取代。产品如何更容易的为人所使用呢?越标准化、越复杂的技术越不容易控制,反对社会有更大的控制。象现在的系统很好使,很舒服,在某种程度上越不容易控制,越危险。 
    关于产品的使用寿命问题,一个产品的存在、消亡、取代都是有其原因的,一个产品可能在某一阶段特别有生命力,而在另一阶段被取代了,但它并没有消亡,而在别处运用。如丝绸与尼龙,在西方,有很长的时间里,丝绸非常受欢迎,但后来被尼龙取代,而今天丝绸又成为受欢迎的高级织物,“旧”的产品的消亡,并不一定是完全的消亡,可能在其他的领域中再次开发并被使用。人类生活存在着这样一个持续性、多样性。

    设计存在着两种手段:①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标准的改变。如第一批汽车出来后,可让其更好看、更好用。但在第三代、第四代直至以后,这种改变将越来越难。②打破现有的标准,用独创的方式,形成新的标准,为人接受。如汽车的问题:一个产品的结构性与使用者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汽车刚发明时没有灯,当时法律上规定,一个车在跑时,需前后各一人拿着灯跟着跑。这就要求车上装灯,要求必须有电源,然而发动机又太小了。后来,用电来启动,就解决了发动机的发动问题。条件的变化给设计师带来新的可行性。车体的外观,不完全是为了好看,而是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决定的。如以前车体是由锻打工人手工打造,通过板金来支撑车壳。而随着自动控制的运用,车壳完全由自身的结构支撑起来,从而对车身的设计提供了至少两种以上的选择。车身的设计受流体力学的影响,后来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形成,对其也产生了影响。如:冲压成型、拉伸成型为车体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也带来很多的改变。从而使①、成本降低。②、无废料。③、形态多样化。1975年前后石油短缺,使车身减小体积,这些都说明条件的变化对设计的影响。

    在设计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词“Complexity"可以译为“文脉”或“寓义”,如果有事物存在,他们之间就会发生关系。如:这种关系可以用高斯定律表示:n(n-1)/2=R(其中N为事物的数量,R为关系量)。每个事物都是对“文脉“的表达,这种”文脉“可以是结构、象征、宗教……越有“文脉”的事物,表达越丰富、越体系化的东西,事物之间的关系越明确。我们可以看到,以前产品的成功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这种“文脉”性的原因。如:“大众”车,20-30年代的口号是为人民的设计。后来,为纳粹所用,二战后又为另外一种方式所采用,60年代又有一种寓义……“甲壳虫”现在又出现了,这种出现、重复,说明了它所具有的“文脉”性或说是“寓义”性。 
   美的重要性是其中的一个方向,怎么表达,主要考虑使用者的反应、需求与潜在要求。如:小说家要想成功,就要了解读者在小说中获得多少对“文脉”的反应。通过这些读者再去发现更新的“寓义”性的东西或“文脉”性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一种象征。如“可口可乐”它就具有这种“文脉”,它象征“青年一代”,象征一种新的消费阶层和群体。

    那么就设计师和人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再就是整个社会和人的相对认识是美的形态更重要,还是人性化更重要,这是两种不同的答案。现代设计师的面前有一个键盘,上面有美感的、人机的、生产过程的……设计师如何调动这些元素来为自己的设计服务,这样就使得设计成为非常体系化的工作。这就涉及到设计师对“市场”的认识。“市场”有两种概念①、是指销售的市场。②、是生产的产品不仅要卖,而且,产品本身作为载体要交换。交换物体,交换思想,它具有一种交换功能。设计师两个都要认识。真正的“市场”不仅是销售的市场,还是一种具有内在功能的可进行交换和使用的“市场”。  

[B]重新设计

    [/FONT][/B]一直以来,我们在从事着企业品牌形象规划与设计的工作,总是尽己所能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方案;我们也常常为此而不断审视自己,放眼全球内这一领域的发展态势,每次都有新的火花,直至将感想浓缩为“重新设计”。一同产生的还有改进设计的强烈愿望与使命感。时值世纪之交,中国申奥成功,漫长的申请加入WTO旅程也画上圆满的句号,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专业服务公司意气风发,各出其谋协助企业在竞争中胜出。
   与此同时,我们的消费开始跨入无国界时代。可口可乐的美妙,麦当劳的明快,福特的活力,IBM的精密,微软的创造力,丰田的精神,松下的文化还在不断地诱导着我们的购买欲望……
    
    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就这样有力地推进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物的层面的超脱和价值层面的注重在主宰着消费者对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认识与选择。国际企业界已经把形象力同人力、物力、财力相提并论,称为企业经营的第四种资源,21世纪的企业新动力。美国相关的专家调查,在新形象导入中,1美元将带来27美元的回报。形象力甚至于城市发展也同样适用。在香港,一个活力四射的国际自由港,配合“亚洲国际都会”的定位用活灵活现的“飞龙”新形象诠释香港的精神特质,塑造香港的城市品牌,既是向全世界展现香港的魅力,也是增强香港人的自信与向心力。新形象被视为香港的新资产。
      
    然而,中国有多少的企业面孔能为大众熟知?又有多少为全球认识?有多少企业把形象力纳入了经营轨道?除却形象革新成功的少数企业;尚无形象力意识的多数企业;对形象力知而不解的部分企业;还有这么一些已经为之投入成千上万的资金,却没有看到预想中的回报的企业,对形象力丧失了信心。
无论如何,形象力的地位提升,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成功案例的启示,必将促使企业陆续开展形象革新工程。
      
    问题是:中国的设计公司离这种现实的需求究竟还有多远?
      
    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的设计行业已经步入了成熟时期,自然地走向两极:个人工作室、大规模有影响力的公司经营,两种模式都各有所长:个人工作室的创新意识强,公司经营的策略有针对性,这两种模式都各能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空间各显其能。我们同时可以从视觉和心理上强烈地感受到设计对社会(城市)氛围的影响,对经济的促进。在欧洲,人们从对设计的认识发展到追求,追求越高对设计公司的挑战越大,需求越明显;需求越明显对经济的促进就越快。整个社会(城市)里里外外的形象因为设计而突现个性与活力。
    在中国,设计开始成为一个行业仅仅是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常常被认为从属于 广告行业,设计的经营者少有从一个行业的职责和企业经营的高度去发展,绝大多数设计公司还在上述两种模式的中间徘徊,纵深方向不明显。个人工作室鲜有实效力强的作品,还多数偏重于纯艺术创作;尽管某些突出的设计师已经具备国际化思维,但突出的设计公司却迟迟未浮出水面,为企业界、学术界、和大众所认识。追求形式、欠缺策略的设计观念是行业进程缓慢的致命原因。大众对设计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追求设计还没成为时尚,设计的需求自然不明显,设计对经济的影响甚微。这条“反应链”既预示着设计行业的潜在空间,也是行业滞后的表现。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设计。
      
   中国的设计教育起步晚,设计专业多从美术学院的美术专业衍生出来,教学经验有限,方式也偏向传统。这些专业教育下的设计师通常具备较高的艺术表现力,但知识构成较为单一,设计片面强调装饰,美化。这就容易把企业形象设计当成是为企业披上美丽的外衣,只看衣服的质地与花色,不看衣服是否符合企业的型号、兴趣、气质、以及穿上这件外衣要去什么样的场合。也就是,企业形象设计只是LOGO本身的字体、色彩等基本元素的斟酌与考究,却不去考虑企业的形象革新的任务。
      
    当代设计已经强调设计的功能性。设计的目的是沟通。这显然是传统的纯艺术创作不能顾及的问题。设计能否为视觉终端传达更多的信息并引起重视决定了它本身有否价值。这种赋予功能的过程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设计师可以单独接洽,单独完成设计,现在的设计过程复杂得多,调研,分析,策略,设计,执行,管理。小组作业方式代替个人作业方式。设计不再是个人主观思想的平面表达,而是一种融合功能与审美的传播媒介。
     
    也许我们可以从城市形象中得到一些启发。在英国考文垂市的三个标志性建筑顶楼,分别装置了三种“天气预报”灯。一幢预测温度的变化,一幢预测风的速度和方向,一幢预测空气质量。每当温度、风速方向、空气质量有变,这三幢楼顶的灯光颜色就跟随着变化。市民从灯光变化可以了解天气的变化,还可以享受灯光变化产生的视觉愉悦。这项灯光设计工程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性形象工程,还具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功能,同时与科技、生态、城市规划等融为一体。形象设计于企业亦然。
    由此我们又引用身边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特区深圳,五条绿化带把20多公里长的“中国第一道”——深南大道装点得绚丽多姿,四季如画。假如在这些绿化带中放置的是盆花,至少需要几十万盆鲜花,当几十万盆花同时摆上绿化带时,我们能想象到这条路是多么的迷人。然而迷人的景象也许持续不了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盆栽的花因为扎根不深等原因,容易凋谢。如此一来,园林工人又将这些凋谢的花盆再换上新的盆花,凋谢与更替还是在循环着。长此以往,投入将不堪重负。假如在绿化带上培植鲜花树木,也许一时间看不到百花盛开,却是长宜之计,园林工人只需浇水施肥,就能年复一年地生根,发芽,开花,只因它们已经扎根在这条大道上。
      
    我们重新思考设计,思考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假如设计公司们把为企业“捏造”美丽的花作为己任,把形象工程看成是“插花艺术”,企业必将枉费一笔资金。买花还是直接培植花,这与企业投资形象的方式出奇相似。在中国,在那些有着强烈形象革新愿望的企业当中,有多少是用了千千万万的资金购买了看似鲜艳,却无生命力的花?有多少企业能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依自己的土壤培植出来的带根的花?
      
     重新思考设计的结果是策略设计,策略先行,培植企业形象。我们从观察土壤入手。培植鲜花的土壤有什么特征——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对该企业有何要求,企业内发展的小环境有什么特征。熟识了土壤的特征,将容易正确选择种子。其次我们找到根的功能并施与养分加以强化——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实现企业与大众的沟通,提升企业销售力,获取顾客忠诚度……最后,展现在企业及大众面前的便是有生命力和极有个性的花——有传播力的企业形象。
      
     朗图的策略设计已付诸执行多时,我们从众多成功的案例中看到了策略设计的实效力,深感策略设计的迫切性,因而从头说起,以明晰企业对设计的一些模糊理解,是为本文的主旨。同时,我们意识到形象革新适时而行的必要,身先力行,导入新形象,适应我们这一阶段重新思考后对设计的深化。花与根的关系正是我们在思考过程中寻找到的一个生动而恰当的借代物,我们深信,这不仅是我们自身的指导理念,也有助于为企业明鉴。
      
    在这个形象力被提升到企业经营四大资源之一的时代,中国企业无形中给予了本土设计公司一个大好的发展机会,我们提出重新思考设计,是强调“策略先行”,重视“培植”企业形象的意识与技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有更多善于重新思考设计的设计师和重视策略的设计公司,中国的企业形象革新活动才会真正进入风起云涌的阶段,企业形象遍地开花,争奇斗艳。而随之逐渐建立起来的企业形象设计效果判断标准将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参考。中国设计行业最终会赢取社会的信赖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