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意思日语翻译:自家不顾,何以顾天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40:47
我看过许多歌颂领导干部的报道,发现作者都似乎“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大约是为了充分展现领导干部的公仆形象,作者运用“公式笔法”把主人公一律写成“公而忘家”的角色,其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三部曲”:有的是父母去世了,没有回家送葬;有的是妻子生孩子了,没有回家照料;有的是孩子得重病了,没有回家陪伴……几乎每个作者在写这些“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时,总是要满怀激情地对主人公进行一番高度赞扬,称颂他们不愧是“黨的好儿女”、“人民的好公仆”、“革命的好干部”等等。

 

  “公而忘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可谓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尤其在当今革命年代,领导干部“公而忘家”,更是被当作共產主义精神发扬光大之。什么叫革命?革命就是奉献,就是牺牲。因此谁要参加革命,谁就要做到“革命不要家,要家不革命”。曾几何时当革命处于极端狂热之中,“公而忘家”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为了表现自己革命得“最最彻底”,革命者不回家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有的还要“六亲不认”甚至“大义灭亲”??譬如与“思想保守”的父母划清界限,与“观点不同”的爱人一刀两断……×革时期,无论是新闻媒体上的先进分子,还是文艺舞台上的英雄人物,都是清一色的“不回家的人”。而且,“革命样板戏”为了突出英雄人物的“高大全”形象,就干脆把主人公设计成“孤家寡人”??他(她)们除了没有父母之外,甚至连丈夫和妻子也没有。譬如《龙江颂》的主人公江水英,虽然观众看她已经是“孩子他妈”的模样了,可她竟然没有丈夫,令观众大惑不解;《沙家浜》的主人公阿庆嫂,虽然观众从胡司令嘴里知道她有丈夫,可不知他何方人氏、长相如何,自始至终没见他在戏里露过面;《智取威虎山》的主人公杨子荣,虽然观众也看得出他已经是“孩子他爸”的年纪了,可他就是没有妻子,让观众看不明白;《红灯记》的主人公李玉和,虽然观众开始看到他有妈和女儿,于是以为他一定有妻子,可没想到随着剧情的发展,最后才知道妈不是亲妈,女儿也不是亲女儿,他(她)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曾经在单位里当过“笔杆子”,奉命写过不少“先进材料”。在写一位“革命老黄牛”式的基层干部时,我访问到他也是一个“公而忘家”的人。他参加革命三十余年,没有回家帮父母做过一次家务,没有回家陪父母度过一次春节,没有回家给父母办过一次生日宴席……于是我也“活学活用”上述公式化的写作方法,把他“全然不顾小家,一心只顾大家”的先进事迹,描写得相当具体相当生动,结果引起上级领导的好评,使他一下子从县级劳动模范当选为国家级劳动模范。不过当他晚年不幸身患癌症,我专程去医院探望时,他却拉着我的手泣不成声地说:“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是对不起父母……”

 

  领导干部勤勤恳恳地为革命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其“公而忘家”的精神确实可嘉,似乎无可非议。然而,革命就一定不要家么?要家就一定不革命么?我认为这种把家与革命当作水火关系,乃是革命走向极端化的结果,是非人道的主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领导干部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他们“公而忘家”,并非因为他们是天生的“不孝之子”或“不义之父(夫)”,而是由于在极端化革命的高压之下,他们既身不由己又心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我想,那些曾经信奉“革命不要家,要家不革命”的人,正如我所写的那位劳模一样,一定会为自己对不起家人的行为而感到痛苦和悔恨。

 

  其实,为公并不一定就要“忘家”,而“忘家”的人也并非就一定是“人民的好公仆”。尊老爱幼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按说领导干部也应带头做一个好儿女、好父母、好丈夫(妻子)。即使在绝对“忠君”的封建社会,孝顺父母还是考核官员的一项重要指标哩。明朝万历年间的宰相张居正,父亲死了按规定应该停职回家丁忧,可当时皇帝年幼没有亲政,便下令“夺情”留任。不料此举引起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认为张贪恋禄位,不肯丁忧,是大逆不道,而皇帝强迫张留任,也有背于人子的天性。一位翰林甚至上书质询张居正:“自家不顾,何以顾天下?”

 

  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当今×央政府也大力提倡人性化,那么领导干部公而不忘家,带头“常回家看看”,不正是人性化的具体表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