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6:东方哲学存在的基础 ———爱智慧的视|哲学论文-代写硕士论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3:34

东方哲学存在的基础 ———爱智慧的视阈

时间:2011-03-29 16:3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55次东方哲学存在的基础 爱智慧的视阈 黄小晏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管理系,山东烟台264000) 摘 要:哲学就是爱智慧。通过对东方如印度、  

东方哲学存在的基础 ———爱智慧的视阈

黄小晏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管理系,山东烟台264000)

摘 要:哲学就是爱智慧。通过对东方如印度、中东和中国等的考察,尽管印度、犹太和中国等东方民族对“哲学是什么”的理解有所差异,但对“哲学就是爱智慧”,也即意味着不懈的、追根究底的、深刻的理性思考和追求,存在着较为广泛的认同和一定的家族相似性。由此证明了哲学作为爱智慧不仅存在于西方,也同样存在于东方。人们对哲学的理解能否达成共识,主要取决于我们对哲学作出怎样的定位。在东西方的相互对话中,澄清并确定哲学是什么,不仅推进了学术规范,而且也为哲学面对应用领域和具体学科如何自处提供了总体原则。  

关键词:哲学;爱智慧;印度哲学;犹太哲学;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B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0)06-0025-07   

东方通常是作为强调空间差异的地理概念, 本文的“东方”范围系指亚洲,尤以中国、印度、 “中东”和日本为主。①从历史上看,这些东方国家或民族中很多早期就步入人类文明史,并发展出灿烂的思想文化。然而,在当今哲学的分析话语普遍引入西方哲学的学术概念和学术范式并以其为主的情况下,东方是否只有思想,而无哲学 (史)的质疑四起,包括中国哲学等在内的东方哲学如何确认其在学术体系中的话语权已成为近几十年来哲学界的重要话题。学者们围绕着东方哲学的合法性论证、东方哲学何以可能等展开激烈的争议。这些争论背后的本质,主要集中于如何理解哲学,或者说能否在哲学的界定上达成共识。  

一、哲学就是爱智慧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哲学家那里,哲学的面目并非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无论是关注的问题,还是论说的形式,哲学的表现形态常常各有差异。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最宽泛的层面, 对“哲学是什么”加以澄明。应当回到哲学就是爱智慧这一古老的判断上。从概念起源上来看, “哲学”(philosophia)一词在古希腊语中就是由 “爱”(philos)和“智慧”(sophia)两个词合成的。  

1.智慧之爱是何种爱  在古希腊,爱有多个名称。“例如eros(两性间的爱)、philia(对朋友和同胞的爱)、agape(普遍的仁慈)、浪漫的爱、神圣的爱(对上帝的爱)、同志友谊、同情、关怀和关心。‘尽管爱这个词受到种种滥用,但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它没有失去它的感情上的力量,无论何时用到它时,它都会引出温暖、热望、幸福或满足的情感。’” 但古希腊哲学层面上的爱是“philia”,它是一种温和而理性的“友爱”。当代哲学家弗洛姆也把爱视为人自身所具有的一种积极、主动的理性。他指出只有“爱是对他人的积极洞察。在爱中,我们希望了解秘密的欲望通过结合得以平息。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对方,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所有人…… 不是通过我们的思想所能给予的知识,而是通过融合的体验对人唯一适合的方式,去了解人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可见,西方哲学中的爱,本质上是一种集中于广泛探求中的理性沉思,是一种不懈的追寻,是对世间事物变化背后恒定的不变的憧憬与向往。  

在本文中,我们将爱智慧之爱界定为一种喜欢和追求。作为一种理性,它与漠不关心完全相反,而与希望、信念一起构成了人的生存意义。之所以要去爱,是因为爱的对象被判断为好的, 或者说是重要、重大的,值得去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有一种理性反思在里面,也即意识到自己需要它。此外,还隐含着一种奉献的精神,即为了得到爱的对象,可以付出甚至是自我牺牲。“爱必须是为某种价值而奉献出自己的意志。” 爱是一种给予,一种基于善意的献身。得到了, 就是一种满足;得不到,也是一种憧憬,仍然要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它。进一步来讲,“人是一种没有爱就无法生存的存在;……所谓人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即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完善,为不懈的爱而挑战的存在。或者说是为了爱而不怕受伤,对这个世界的状态进行挑战的存在。确实,人是通过爱来预感超越的一种形而上学之存在。” 所以,爱就意味着理性的不懈追求。爱者在追求被爱者的过程中,双方达到融合与统一,由此也就更好地把握了被爱者。  

2.被爱着的智慧是何种智慧  将智慧作为爱的对象,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这一观点。他在哲学层面上对“智慧”进行了解读,认为“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后来的苏格拉底也曾这样说过:“我年轻的时候,克贝啊,对于研究自然的那种智慧怀有极大的兴趣。我觉得,知道每个事物的原因,了解它们怎样生成、存在和灭亡是一件很崇高的事情。”而对智慧作了深入、详细的分析当属亚里士多德。他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①在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又再次强调“智慧是知识的最精确的形式。”②古希腊哲学家们关于智慧的观点代表了古代西方人对智慧的认识。智慧主要是指获得关于事物本质的知识,它与根据事物的现象所获得的认识即意见是针锋相对的。在中国,智(慧)最初与知识同义(“智者,知也”《尔雅》)。但多数思想家只是谈到了智慧(或知识)的特点、功能等,却没有对“智慧”给予直接的界定和解释。直到后汉初的贾谊才第一次对“智慧”作出明确的界定:“深知祸福谓之智, 反智谓愚;亟见窕察谓之慧,反慧谓童(蒙昧)。” (《新书·道术》)也就是说,智慧是指人们对未来祸福的深刻预见和敏捷把握。  现代汉语对智慧的解释基本与英语一致,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把智慧理解为知识学问,或者是见识、创见(此种含义具有知识的性质);二是把智慧定义为一种洞察、辨别、预见、创新的能力(才能)。  在本文中,智慧指真知和才能的统一。得到了智慧,就意味着对事理的通达、本质的洞察和远见的明晓,从而能够正确地去行为。只有得到智慧,才能清醒地了悟世情,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获得智慧并非易事,是否拥有智慧与自身的禀赋和后天的追求有关。  

3.何谓爱智慧  传统西方哲学,无疑是发源于古希腊。③古希腊将哲学理解为爱智慧,即哲学所关心的是那些并非日常生活层面的内容,它所提供的绝非经验、技艺的学问,与哲学相关或者以哲学为乐趣的人都是基于一种对智慧之爱。philosophia(哲学)由philos和Sophia(智慧)合成,且philos是动词philein(爱)的形容词形式。在关于爱智慧一词的使用上,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较早地认为自己是一个爱智者。因为只有神才能拥有智慧,人只能去热爱和追求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是由于惊奇,才从现在开始并且也从最初开始了哲学思考”,④哲学不仅能使人摆脱无知,特别是当人们在获得生活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安适的物质事物之后,哲学还能引导人们关注具体的功利目标以外的东西,如探寻宇宙最根本的原理和人生的意义等。柏拉图曾在其《斐德诺篇》中,把车手比喻成理智,两匹马分别喻指意志和情欲一样,强调理性的主导作用。因此,尽管在古希腊,哲学与科学等一切知识领域都是水乳交融的,古希腊的“哲学”的范围比较广,几乎一切与知识有关的内容都被纳入哲学的范围,但哲学的本质就是爱智慧,是一种深入的理性思考和不懈的追求,这在古希腊那里确证无疑。当代哲学家们对哲学的认识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究其实质而言,这些差别仅仅是表层意义的,并没有脱离哲学就是爱智慧的框架。当代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就认为,“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7]5。

胡塞尔也主张用哲学的反思去认识生活的真谛和意义,他在忘我的哲学思考中严格地“面对实事本身”,“被看做是哲学的基本思想或基本态度,即不断地从头开始,追问最原本的问题,尝试最直接的回答。”其弟子海德格尔也认为“沉思执著于追问。追问乃通向答案之途。”因为即使是最精美的情感,在哲学中也没有任何地位。“哲学不仅是某种理性的东西,而且是理性的真正指导。……人人都认为哲学是理性的事情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换句话说,哲学就是“思辨的认识”,它意味着一种孜孜不倦的、深入的理性思考。分析哲学的创始人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绪论”中对“哲学”作过这样的解释:“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11]即使对语词的分析,也是一种不断深入的理性思考,因为语词和概念都是关于指涉这个世界的。总之,哲学就是爱智慧,是一种深入的理性思考和不断的追问,体现了主体(人)的一种主动自愿的、积极的追求,是一种追根究底的深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哲学就是爱智慧”,它“并不能给予,它只能唤醒———它能提醒并帮助人去获取和保存。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理解他以前所实际知道的一切。”   

二、爱智慧在东方  哲学就是爱智慧,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不光体现在西方,在东方也同样存在。在此,我们将主要对中国、印度和中东(犹太)构成的东方哲学形态进行分析,论证东方哲学也是爱智慧。印度虽然地处南亚,但其哲学思想却影响了古希腊①和中国②,因此就让我们先从印度开始考察。  

1.爱智慧在印度  印度的地理环境宜于耕种和放牧,印度人的生活相对富足和安详,有利于人们冥想。这种类似禅思顿悟式的冥思,是印度人进行哲学思考的开始。相当于希腊语“philosophia”(“哲学”)的古印度梵文是“dar’sana”(“见”),意指哲学学说或体系,也称为“anviksiki”(“探究学问”). “dar’sana”源自词根“drs”,意指“看见”;相应的术语是“drsti”指“哲学见解”,意指有别于其他意见的某一思想学派的解释或逻辑的探讨[12]。印度的重要经典《摩奴法典》其“摩奴”(manu) 一词的词根是“思考”(think)。由此可见,印度自古就有着探究和思考的传统。  严格意义上的印度哲学始于《奥义书》,从整体上来说,《奥义书》主要有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梵我同一”、轮回与解脱的思想等。  “梵我同一”理论作为奥义书的核心理论, 首先确立了“梵”( Brahman)这个所有事物存在的原因。如《白骡奥义》( I. 1)开宗明义地说: “何者是原因?何者是梵?我们从何而生?我们赖何生存?我们依何立身。”作为宇宙的最高实在,“梵”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拥有着万物本体的地位。因此关于对“梵”的认识就是最高智慧,是人类应该孜孜不倦去追求的。“梵我同一”的中心思想是,作为外在的、宇宙终极原因的“梵”,与作为内在的阿特曼(自我)在本性上中世纪,中国人曾多次去印度取经的史实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所以印度佛教哲学思想对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是同一的,如果认识了“梵”,也就认识了自己本身就是这“梵”的部分体现,即透过“人类的自我”而看到“宇宙之我”,正所谓“智者从自身中找到神。”但是因为人的无明(无知),把“梵”和 “我”看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没有认识到“梵我同一”,不知道只有“梵”是唯一的实在,对真实的本质无知或者说分不清真实者与非真实者的区别,错误地认为在“梵”之外还有多样性的世间事物,并迷恋和追求这些虚幻不实的东西, 无果的追求自然使人痛苦,产生轮回。①   “轮回解脱”与“梵我同一”思想相辅而行。要解脱轮回只能通过消除欲望的方式,即得到关于“梵”的智慧,认识到一切皆“梵”,领悟到“自我”即“梵”,“梵我同一”。一旦领悟到我们与整个世界是同一的,那么原先的那种分裂的要求、贪占的欲望也会随之消失,没有欲望就没有相应的追求行动,自然就不会有轮回转生。因此,认识真理,获得无上的智慧,是摆脱痛苦、跳出轮回的唯一途径。这也就是“智慧解脱”。②   所以,印度的爱智慧,特别是对“梵我同一” 的深入思考和不懈追求,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