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克赛拉2.0养车成本:上央视品三国一举成名 名嘴“拷问”易中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08:22
大概谁也不会想到,易中天会靠在央视“品三国”而红得发紫。在被“易迷”们狂热追捧的同时,他也受到学界和传媒的指责。“反易”人士最主要的质疑是:历史应该如何被讲述?易中天名利双收对于在书斋中埋头研究学问的学者是否不公平?日前,央视《百家讲坛》专门邀请了央视体育部名嘴张斌就上述问题对易中天进行了现场“拷问”。

  拷问关键词·尊严

  脱鞋示范 斯文扫地?

  回应:斯文扫地倒没有,用木偶或动画示范也可把这个事情说清楚。

  ●拷问背景:在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时,易中天讲到“灌夫因避席的原因在丞相田虫分的婚宴上闹酒”。那么,“避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让观众理解得更透彻,易中天特意拿了张席子铺在讲台上,然后脱下鞋子示范汉朝“避席”的礼仪动作。对此,一些学者和他的朋友认为他这样亲自示范有失学者身份。另外,对易中天大量引用现代词汇的“文评书”式的讲座方法,一些人则评论为“误人子弟”和“满嘴跑火车”。  

易中天在演播现场脱鞋跪坐示范古代“避席”礼仪,有人认为有失学者身份。

  ■示范“避席”引起争议

  张斌:我是挺爱听评书的,我看了您的这个讲课之后,我也感觉到您说的是文评书。在《汉代风云人物》讲到窦婴的时候,当时您上来第一课就开始给大家做了一个避席的示范,只有在首播中才能看到,重播后来就没有了。我看到这一幕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就是我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老师,而且我也了解到,这个播出之后,在重播的时候,您一再坚持要把这个镜头拿下,您受到谁的影响了?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拿下?

  易中天:当时我们考虑是技术问题,实际上应该用一个木偶人,或者是用动画来示范,同样可以把这个事情说清楚,或者让一个演员来做。主讲人做是不是合适?有争议,我现在的态度就是但凡有争议的问题,先搁置起来,想在今后有充裕时间的时候慢慢讲,把它说清楚了。

  张斌:这样的话来得多吗?

  易中天:没统计。

  张斌:一般是通过什么渠道呢?

  易中天:有各种形式,打电话的,有写信的,有向记者发表谈话的,也有在网上发帖子的。

  张斌:会说您斯文扫地吗?

  易中天:斯文扫地倒没有。

  ■讲座被指“误人子弟”

  易中天:但是说“误人子弟”是有的,还有“信口开河”啊、“胡说八道”啊、“满嘴跑火车”啊。
  张斌:一般是来自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还是来自您的同事?同道?同行?

  易中天:什么人都有,比如说有一位老先生,好像是研究科学技术的,他还给我画了一张气象图,以证明诸葛亮借东风是很科学的。这个我就没办法解释,因为诸葛亮借东风是子虚乌有的,史无记载的,它不是一个事实,你画多少图也不能说明问题啊。

  张斌:现场观众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观众:我觉得易老师讲的课特别好听。我觉得要说明一个问题,要解释一个名词,语言上解释不了的情况下,就可以加动作嘛,让我们一看就明了了,这有什么不好呢?

  张斌:您认可这样对您的评价吗?

  易中天:一个节目播出来以后,所有的观众都有权利品头论足,说三道四。这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张斌:刚才我们一直听到的都是对您比较正面的评价,观众当中,包括在“易中天吧”中也有板砖向您飞过来,这些相反的意见对您有没有触动?

  易中天:你说的触动什么意思?

  张斌:我是不是应该调整我自己,或者我是不是真有点误人子弟,或者我应该严谨一点。像您说三国人物的时候,有一些无法确实的历史事件,您先不要谈。

  易中天:但是,提醒的意义是有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很多热心的观众指出了节目当中比如口误或者是看走眼了,念错了字,说错了出处,这类的情况我能够改的马上就改。还有一些他们一见我不一定接受,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有他们的角度,也有他们的考虑,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能够兼顾的兼顾一下。至于学术观点不同,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