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客服电话:单田芳新浪谈自传实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1:06:41
单田芳做客新浪谈自传实录   单田芳、作者张继合做客新浪读书与网友谈《且听下回分解》。    

单田芳:我管袁阔成叫师叔,老先生经常点拨我,要讲大家,袁先生够一个够大师,我不够。  

单田芳:日本电影是点头哈腰,韩国剧是絮絮叨叨,港台剧胡编乱造,大陆剧好的真好,糟的真糟。
  

单田芳:到网站接受采访这是头一次,破天荒,我非常兴奋,希望能和网友建立亲密的感情
  单田芳做客新浪谈自传实录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16:54 新浪读书    

  《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先生亲自授权撰写,以单田芳的70年人生为蓝本,着力突出单田芳多灾多难的少年时代、被迫从艺一炮走红的趣闻,演绎了评书大师五十载艺术人生。222日下午三点,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传记作者张继合做客新浪读书频道《名人堂》,与网友畅谈艺术人生。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在每周三下午3点准时光临新浪读书频道的名人堂,我是主持人术术。今天坐在这里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刚才我一直在听我很多年来非常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说话。今天来做客的嘉宾有两位,一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多年来他用他极富个性的和沙哑的声音倾倒很多观众,请先听听他的声音,让他跟大家打声招呼吧。

  单田芳:新浪网友好,我是单田芳,非常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聊天。

  主持人:各位网友也非常高兴能和单田芳老师聊天,我包括我们的长辈都是听着单老的评书熟悉了很多作品的。另外今天还有一位嘉宾,就是单田芳的传记《且听下回分解》作者张继合先生。

  张继合:大家好,我是《河北日报》的张继合,我不敢说对单老非常的了解,只是一个崇拜者。

  主持人:今天作为主持人和还有嘉宾聊天室的工作人员也都是单老的粉丝,我想在电脑前面也有很多单老多年来忠实的观众。各位网友可以通过网络来参与聊天,也可以通过新浪UC关注本场聊天的直播。也欢迎您通过您的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的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http://3g.sina.com.cn。有什么问题,各位网友可以通过聊天的入口进入以后跟单老进行交流,我会及时把大家的问题转达给单老和传记作者张继合。

  我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单老的粉丝先问一个问题,听说,单老您的声音并不是现在听到的这样,是因为生病引起的?

  单田芳:是的,是因为嗓子坏了,动了三次手术后,嗓子就不能复原了,原来就有点嘶哑,现在就更加嘶哑了。

 

  单田芳和作者张继合谈《且听下回分解》的写作原因 

  主持人:这反而形成了单老的特色。我不知道张继合老师,您是怎么想到给单老来写这样一部传记的呢?

  张继合:那是在2000年,我做了一个采访中国50个文化名人的专题,其中我最想采访两个人,一个是马三立先生,一个是单老。因为我是他的崇拜者,后来我通过关系找到了单老,那时候单老刚病好,还在通州住,当时我采访了他,觉得聊的很舒服。单老说书,说的是四面见线,但跟做人是不是一回事呢?后来我发现单老做人和说书是一样的。还有个原因是出版社看中了,希望我能去写单老的传记,我说不是很了解,但他们说的很恳切,我的同学也在说,最后我答应了,才跟单老提出。

  主持人:我们最关心的是,传记是写单老您个人经历的,张继合先生的了解是有限的,你们是怎样配合完成这个工作的?

  单田芳:在他之前有一个作者叫奚青文,给我出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单田芳说单田芳》。这个作者跟我住楼上楼下,是邻居,有时候我们是朋友聊天,我说将来不录评书了,我要写一本书,书名没想好,暂定名叫《单田芳说单田芳》,我说只有我自己最了解我自己。

    他说那你得等哪年哪月,你这么忙,如果你要相信我的话,我给你写得了。我说那也好,于是他每天到我办公室去,我抽时间就给他录我能想起来的经历,他拿着小录音机录下来,回头就整理。他经过了三四个月,因为我没有时间,有时候我演出走了,有时候录书不在,忙里抽闲录。

    后来他完成了这本书,大概有四十几万字,后来让我过目。我没怎么看,就走马观花看了一下,里面说了很多事,特别是说了很多文化大革命的事,但因为当事人都还健在,万一引起麻烦就不太好,虽然我说的事情都是真实的。

  主持人:这本书没有出吗?

  单田芳:出了,所以我就告诉他把人物重新修订一下,后来他按照我的意思改后,这书也出了。当时正好是个人传记风非常盛行,你也写传记,他也写传记,市场充斥着各种传记。我就烦这种现象,我想我不要抢这种风头,虽然这本书写得很好。单田芳才能说单田芳,我当时的心情他并不了解,我内心世界的东西他并不知道,我也不可能说的那么细,他只是在文章的修饰方面可能比我好,但是真实方面不如我。所以我就保留着,想将来有了时间还写。

  我想再创业几年,到时候收山了,静下心来,在这个基础上,我自己写我自己的一本传记。后来张先生来说写书的事情了,我说你拿这本书可以做参考,因为这本书没在市面上发行,我们印了不少,但只是送给亲朋好友,和跟我有关系的朋友,让大家了解了解我,没做市场营销。

  主持人:第一本《单田芳说单田芳》印了很少的数量?

  单田芳:也印了不少,法制报也连载过,就是摘要的连载,他们说怎么不发行?我说,我们不想盈利,只要在小范围内知道就得了,真正的传记我以后再写。

  主持人:那么《且听下回分解》是在那本书的基础上产生的?

  单田芳:是,先生找到我,我说很忙,你让我从头至尾重新说我没时间,你在石家庄,我在北京,接触一次也很难,不是你忙,就是我忙,你到北京也匆匆忙忙,也许我们见不着面,所以你拿它参考一下。另外再看一看其他资料,我们公司里有我不少的资料,需要的照片、资料都有,你需要哪方面的录音带,录像带,我们公司里可以提供,是这样的情况吧?

  张继合:对。

  单田芳:再有那本书做基础,再提供些资料,张继合先生再到我们那儿去,我们俩再谈谈,忙里偷闲采访。我介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事通过电话再解决,这本书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

  主持人:这么说以后您还会自己动笔写自传是吗?

  单田芳:我自己心里是这样想的,不管我的文化水平高低,写我自己的事情,只有我自己最了解。

  主持人:老师谦虚了,我做采访之前了解到一个情况,单老实际上是学工科的大学生,正牌的大学生,说评书是业余爱好。

  单田芳:我得更正一下,那个不是正式的,就学了几个月,就在门口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主持人:这本书叫《且听下回分解》,为什么会定这样一个名字呢?

  张继合:这个我来说吧。当时出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定叫《大家单田芳》,后来这个书稿转了好几圈,原来给一个出版社未遂。这个题目是我们几个人商定的,就叫《且听下回分解》,很有代表性,是评书的一种符号。当时我想这个题目合适吗?但直接叫《大家单田芳》白了一些,后来我听了他们的,最后给了上海人民出版社,他们也看好这个题目,就这么用了。

  主持人:从艺术特点来说,单老的《且听下回分解》也是评书表演的一个特色,就是在每一个节讲完之后,留这么一个扣子——且听下回分解。

  单田芳:其实我不常用这个词,我说书的时候,且听下回分解在一千段里没有一段是用这个结尾的,很少。但是它是按照传统下来的,比如章回小说里,最后都是且听下回分解,用这种格式化的语言,但我很少用。

  主持人:二位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的提问,网友的提问非常热烈。

  网友:单老真帅。

 

  单田芳谈自己是童安格的歌迷

  网友:单老,我听童安格歌迷会的人说,你是童安格的歌迷,是吗?

  单田芳:童安格是我最早接触的歌手,当时我在鞍山工作,他到那儿开了一场演唱会,在此之前郑智化也来过,之后他来了。当时我们去看了他的演唱会,好像门票是70元,我也没花钱就进去了,看的时候,我就被他吸引了,小伙长的也帅气,也潇洒,歌声婉转,牢牢把我吸引住了。如果我是追星族的话,他就是我要追的。后来凡是他的碟我都收集了,大概有400多张,没事就打开听。

  张继合:会唱吗?

  单田芳:不会唱,就是瞎哼哼。

  网友:单老问您好,我听了您的评书长大的,在这里等了很久了,忽然间不知道说什么,感谢您给了我这么美好的童年,祝您身体健康。

  单田芳:谢谢。

  主持人:这句话除了这位网友想说以外,也代表了千万网友的心声,也是我们新浪工作人员想对单老说的话。我看了这本《且听下回分解》,我有一个感觉,不知道先生写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里面很多文字是对单老的评价?

  张继合:那是我个人的看法。

  主持人:我特别关注二位对这里面的评价有什么想法,单老您看了对这有什么想法?

  单田芳:总体来说是接近真实的,是实事求是的,我一再跟先生说,不要做无理由的吹牛皮,这样会造成反作用,咱们必须跟事实相符,也许在文笔上可以有夸大,但是基本都是事实。

 

  单田芳认为自己不是大师,只是一个说书艺人

  张继合:我对单老是非常的崇拜,几乎他说的评书我都听过,这本书后面有一个单老的经典语录,这是我背的,只有两三段是我跟单老核实的。很多人说我是从哪儿抄的,我说不是,是我记下来的。单老是一个大师,对他的勤奋和天分并没有过分。我不想抬高他,我觉得他足够了,是比较恰当的。

  单田芳:在这里我插个话,方才继合说了,书上也写了大师,但我得更正一下,大师我不配,如果说某点不实,就是这点了。我认为大师级只有侯宝林,马三立,或者是过世的老前辈,我充其量就是个评书艺术家,这个勉强凑合,要说大师同行会反感:谁封你为大师?

  张继合:刚才我在网上看到有网友说到他最崇拜的三个人就是,侯宝林、马三立、单田芳。

  单田芳:我就是一个说书的艺人。

  主持人:很多网友在网上特别的兴奋。

  网友:单老您好,我七几年就开始听您的评书,您是我的启老师。

  网友:单老我太爱您了,说话都像说评书。

  主持人:我也是这样,如果不是看着单老,感觉就像这里开着收音机在听广播。

  网友:在这里向单老问好,刚才我看了您的新浪博客了。

  主持人:给网友介绍一下,单老的新浪博客今天开通,目前新浪新闻中心正在推荐,如果您有什么话可以到博客给单老留言。

  单田芳: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新浪博客。

  张继合:这就是时髦的老头。

  主持人:单老不拒绝电脑,是吧?

  单田芳:因为我不会,我是电脑的外行,很多事要别人帮助,让我学不大可能,我时间太忙,很难静下去来学。

  主持人:您的新浪博客您可以平时去看留言,让别人替您写您想说的话,是吗?

  单田芳:如果不是一定要学电脑,让我说,我是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新浪网,举世闻名,我没有理由拒绝,跟大家谈谈心,交流交流感情,对我自己也是个提高。

 

  单田芳谈说书人生,为电视评书担心 

  主持人:我们看看网友的问题,我觉得今天应该把很多提问的机会留给网友。我刚才听您说,您是22岁的时候,在东北那一带说评书就很出名了?

  单田芳:应当说在鞍山,东北不敢说,在我们那个小地区还行,那会儿演出都是茶社,没有广播的帮助,没有电视的帮助,就是那个小圈圈里,所以很难有大成就,传播太有限了。圈里人认识你的说这个小子说的不错,这个小子前途无量,观众说别看年轻,说的挺棒,仅此而已。出名是落实政策以后,1978年以后,广播电视一普及,这名气才出来,在当时没有什么大影响。

  主持人:您觉得在舞台上表演和在广播、电视上表演有什么区别吗?

  单田芳:区别很大。舞台是在方寸之间,不知道先生知道不知道过去的茶社,北京和各地都有,大的装100多人、200来人,小的不到100人,一个小书台,演员在上面表演,不受什么约束,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说错了再重复一遍,没人管,可以尽量发表我的观点,跟现在的网络有大同小异之处。

     那阵也不讲卫生,来痰了,吐口痰,也无所谓,屋里面随便抽烟也没人禁止,磕瓜子抽烟都随便,乌烟瘴气,跟老式的戏馆子差不多,所以说话起来非常随意。一上电视,上广播电台,有条条框框,有脏话的不行,有黄色的不行,宣传迷信也不行,有这不行,那不行,很多不行。

     另外,要尽量说标准的普通话,我原来在东北长大的一些土话,比如干啥呀,那都不行,现在又开放点了,可以了,那阵都说不行,必须说干什么,做什么。我再举个例子,我们那管棉袄不叫棉袄棉袄”(编者注:东北话),这样说也不行。管的非常厉害,从内容到表演形式,你就得干净利索,一开电门,就哒哒的说,错了再按,可以重剪辑。但是这些东西不行,要净化舞台。特别是到电视台,能看到真人在这儿表演,更需要干净利落,不需要这些东西。

  网友:单老,我觉得电视评书里,您的眼神和动作,像您的嗓音一样有魅力,什么时候还会有电视表演呢?

  单田芳:这我们说了不算,现在电视评书范围越来越小,原来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评书栏目,王文华女士主持的,北京电视台也有评书栏目。现在先后都没了,因为没有什么收视率,人家考虑到经济方面,不能白给你时间。现在只剩下山东有线电视台有评书节目了,所以说这个我们说了不算。我看到有个援评团,援助评书,呼吁中央电视台能不能再开一个评书栏目,重新恢复起来,让评书还有一块阵地,他们特别的喜欢,希望能从网上或电视上看到评书,但现在我说了不算。

  主持人:单老您觉得您个人的艺术成长过程中,您对评书这门艺术的认识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吗?比如说20多岁您已经成名了,现在说评书是不是比20多岁时说得好?

  单田芳:这是肯定的。俗话说人老了贱,马老了滑。人活得老了,要很慎重,不像毛头小子。我那时候说话就是凭力气,我年轻有气力,上台就喊,为说书而说书,不懂得怎么用气,应该怎么说。到30岁过了以后,自己总结一下,冷静冷静再吸收点意见,发现自己那不叫说书,叫喊书,吵得人心烦意乱的,你不能四平八稳地说吗?我就冷静下来了想,再过些年,语速就慢了,让人听着非常的入耳,给听众也好,观众也好留一个反应的余地,你不能让人家反应不过来,这样闹心。

  张继合:比如卢奇也讲故事,一开始他也这样,后来别人跟他说,您着什么急,谁抢您的,就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您觉得说书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根据您的艺术体验来讲?

  单田芳:不光是说评书,影视演员,京剧演员也不例外,演员必须爱惜这门艺术,你非常喜欢它,才能掌握住,演员得进入角色。说书是一人多角戏,有生旦净末丑,您经常琢磨这个人物怎么掌握,什么样的人应当说什么样的话,有学问的人肯定不冒粗话,粗话没文化的肯定说胡话,这个东西得对号入座,不能胡来。作为一个演员得进入人物,掌握人物的性格和个性,这样说起来,大伙听起来就是这么回事了。你要进不去,老做第三者介绍就不行,听众就会不乐意了,生气了。你不能老在局外待着,你得进入角色。

  网友:单老想问问您有没有录过《三侠剑续》?

  单田芳:我一共录了400讲,头200讲是正,后200讲可能是续。

  主持人:看来这个网友挺熟悉您的。

  很多网友在网上也提到说,他也喜欢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我们小时候经常听的评书有袁阔成说的、田连元、刘兰芳说的,刚才您介绍了袁阔成先生是您的长辈,刘兰芳和田连元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和您是一辈人,那你们各自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呢?

  单田芳:过去老人总结这么一句话,书随性走,根据这个演员的性格来定的,暴躁的人说得快一些,非常稳重的人说得稳一些。应该说我们这些人各有所长,性格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像袁阔成,当时我是毛头小子的时候,还在鞍山茶社里小有名气,先生就大红大紫了,那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先生的表演非常精彩。

  张继合:当时你们互相知道吗?

  单田芳:知道,我管他叫师叔,他当时在营口,我到营口演出,老先生经常点拨我。举个例子,我到营口汇演去了,我匆匆忙忙也没带演出服,先生跟我个头差不多,我没带,先生看到后问我,你演出穿什么,我说就穿这身。他说你平常也穿,台上也穿,那能行吗?你对观众不尊重,我说没带来,先生就说那你就穿我的,我就穿他的裤子,穿他的鞋。先生没少给我点拨,是我的老前辈,要讲大家,先生够一个,人家够大师,我不够。

  主持人:新浪UC很多网友也在关注我们的聊天。

  网友:单老,您说过的书有千百部,对哪部作品最满意呢?

  单田芳:因为类别不一样,有历史故事的,有武侠故事的,也有现代的新书,比较难说,要说历史故事的话,那我喜欢《隋唐演义》,武侠的是《白眉大侠》,近代史的就是《乱世枭雄》,我整理费老劲了,这几本书比较满意。

  网友:您录的《西游记》是不是到100回就没有了?

  单田芳:是。

  主持人:为什么呢?

  单田芳:老实说我不喜欢这本书,也不爱录,那有人说了,你不爱录怎么又录了?因为选不着好的书了,我一天老往书店跑,你能说所有的书都能录吗?我滔滔不绝的录书,有人就说你录《西游记》吧,小孩子爱听,就录了100集,但是我实在录不下去了,那是儿童故事,没什么意思,一会变这儿,变那儿的,我就录到那儿拉倒了,有人就说你怎么有头没尾。

 

  单田芳说自己没录过金庸作品的原因

  主持人:很多人喜欢西游记,单老不喜欢。我再揭发一点,有一次单老接受某媒体的采访,那条新闻被我转到新闻中心,点击率非常高。单老说从来没有说金庸先生的作品,为什么单老不喜欢先生的作品,再跟大家说说?

  单田芳:大家不要误会,金庸是当今写武侠小说的大师,名符其实的大师,不然的话他写的书怎么香港、内地都拍成电视剧,那是经典。但是我为什么没有录金庸先生的书呢?《书剑恩仇录》我看过,写得非常好,人物刻划非常细腻,心理活动到外在,非常好。但是这点跟我撞车,我们说评书拿我的性格来说,喜欢粗线条的东西,不知道大家看没看《新儿女英雄传》,一开始牛大水20岁了还没娶媳妇,我记得特别真,他给留的空间非常大,我可以再创作,可以再发挥。金庸先生写的太细腻了,针都插不进去,没有我的用武之地,没有个人发挥的余地。另外对新派的武侠小说,男女之间的爱情,哪套书都有爱情,我也刻划不好,我不擅长这方面,我乐意说金戈铁马,缠缠绵绵这些说不了。

  张继合: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网友:单老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这些年非常高产,作品很多。

  网友:最新的一部作品是什么?

  单田芳:是录的还是写的?

  主持人:录的?

  单田芳:现在正在录《九一八风云》也叫《国难当头》,因为是抗战胜利60周年,及时推出,赶这个形势,急着推出这个书。我去年特忙,没有时间录书,耽误来耽误去到现在,好在是永恒的主题。

  张继合:跟张学良那个评书重叠吗?

  单田芳:不重叠。

  网友:单老在戏里爱说你是哪颗葱,装什么大瓣蒜

  单田芳:这是东北的土话,损人的土话。

  主持人:我看您的资料当中,大部分您说的是历史小说,我觉得历史小说牵扯到历史观的问题,一个说书者肯定用自己的历史观对书进行解读,您表达的是自己的观点?还是说受哪派大师的影响?

  单田芳:要说没受影响也不可能,要说全影响也不可能,我有自己的主见。我自己也攻读过近代史,我对历史非常感兴趣,没事在家就看,看完之后通过我的观点来进行点评,受别人的干扰挺少,大部分是我自己的观点。

  网友:我觉得老师很年轻,也很时髦,想问问老师有没有看过《无极》。

  单田芳:《无极》刚上映我就看去了。

  主持人:您喜欢吗?

  单田芳:我认为《无极》拍得还行,个人有个人的看法,虽然说有些非议,但我觉得不管从场面上,演员的演技上,宏大的场面,振奋人心的一些镜头,我觉得还挺好,我挺爱看。

  网友:有没有会做FLASH的,由老师来配音,这个肯定做绝了。

 

  单田芳用评书笑说刘德华演唱会

  主持人:很多网友都在提一个建议,这个要求不满足,我今天就下不来主持台了,就是辛苦单老师给大家说一段我们耳熟能详的评书。欢迎。

  单田芳:评书说就没意思了。我说我一个切身的感受,也是书,但是不同。

  我是搞文艺的,经常出入一些剧场演出,但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人见人失三层。这个话怎么说呢?前几年我到沈阳去录像,住在万豪大厦,下面就是沈阳最著名的五里河体育场。当时我走在大街上一看,大街小巷都是广告,著名影星刘德华独唱音乐会,在五里河体育场。刘德华家喻户晓,没人不知,我在楼上看,看不太真,马马虎虎也能看到。

    长话短说,我这个人很好奇,据说那天沈阳市出动了4000警力维持秩序,4000警力啊,连防暴队都出了,为什么?几万观众一旦发生意外了不得,警备森严,1200块钱一张票,买不着票。当时我想中国人平均每个月的工资才多少钱,这些人是什么人,舍得拿1200块钱看一场音乐会。这是奇迹,连我都舍不得。

   而且出现了很多新情况,这是我听说。头前的表演完了,灯光一亮,最后刘德华出场,一报下面由刘德华给大家演唱。这刘德华身穿的是银灰色大礼服,下面是金线盘花,带尖的皮鞋,波浪式的头发,小伙子长得潇洒也帅。刘德华迈步走到台前,冲沈阳的观众一招手沈阳的观众大家好。刚说这句话,下面的观众一声,妇女,沈阳的青年妇女据说昏倒了20个。

    你说奇迹不奇迹,有人说才一两个,反正有昏倒的就得了。秩序大乱,据说还有一个女士以献花为名冲破封锁线,警察没捂住,上台了,给刘德华献花,利用刘德华接花这个工夫抱着亲了一口,抱着胳膊不撒手。警察强拉硬拽下来了,据说还拘留了三天,扰乱公众秩序,场上的热烈难以形容。

    为什么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拿我来说是很受大家欢迎的评书演员,但是我要达到刘德华的程度,累死也不行。别说录400套书,录1千套也不好使。别说我,就是艺术大师马三立,侯宝林等等也不行,口吐莲花也不能把人说晕倒了。我说这么多年的评书,我说的再精彩,我一说底下躺下一个,没有,没有那样的艺术魔力。有人问我什么时候不干了,什么时候封刀归山,归隐,我说等着,等到我把人说晕倒了,就是划句号的时候了。

  主持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祝单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单田芳:谢谢。

  网友:单老真是太幽默了。

  单田芳:这个现象是实际的,你看现在一歌唱,下面就直喊。

  主持人:刚才您给我们讲了一个现代的偶像刘德华,实际上在您说的历史题材的评书中,有些历史人物也是很多人的偶像,您个人的偶像是谁?

  单田芳:那太多了,岳飞、文天祥……

 

  单田芳也是韩剧迷,喜欢金喜善等女演员

  网友:单老很时髦,单老您喜欢不喜欢韩剧?

  单田芳:这个话正问到点子上,我也是韩剧的痴迷者。我就发现韩剧为什么那么受欢迎,我当时总结了几句话,日本电影是点头哈腰,韩国剧是絮絮叨叨,港台剧胡编乱造,大陆剧好的真好,糟的真糟。韩剧别看絮絮叨叨的,进展这么慢,靓男俊女,你说人长的怎么那么漂亮,是整容了也好,不排除那么漂亮是整过容的,像金喜善,李英爱,宋慧乔,真是一个赛过一个,美若天仙,风度翩翩。男的张东健、车仁表,小伙一个比一个帅气。我经常对比,中国的演员,陆毅也好,哪个能更,比不了,从风度,演技上,我看都比不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别挑理,我特别喜欢韩剧,尤其喜欢里面的演员,演技都不错。

  主持人:您经常买一些碟看韩剧吗?

  单田芳:买碟,下载。影院没有的我都看过,很多。

  主持人:网友怎么对单老那么了解。

  单田芳:我是韩剧迷。

  网友:单老您有没有说过当代都市题材的评书呢?

  单田芳:没有。

  主持人:有没有拿着这样的书让您尝试一下,像您刚才说刘德华故事一样,让您说说这个书呢?

  单田芳:没有,没有好的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要有好题材我乐不得,买金遇不到卖金的,碰不上。如果大家能提供我,当代的小说写得非常好,我乐不得去录制。

  主持人:我了解,最近这几年除了说评书以外,您还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建立了一个什么文化村,还有去电视台主持节目,是这样吗?

  单田芳:电视台主持节目也不是经常的,电视台出于好奇,想要改版,正好主持人脸都太熟了,找一个说评书的人脸生一些,尝试一下。所以,旅游卫视去年年底请我去了,弄了一个《旅单观今》,创意不错,让我做主持人。我是一个说书的,我做主持人怎么说也是外行,但是也想通过做主持人学点东西,所以就乐于接受了。现在已经干了好几期了,他们说反应还不错,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去看一看。

  主持人:您用评书的方式来说新闻?

  单田芳:对。这是一个事,还有一个文化村的事,这个我们的设想挺好,想将来在北京建设一个文化圣地,里面包罗万象,有剧场,有茶社,有地方戏演出场所,把有名的大家都聚集来,繁荣文化市场。有这么一个设想,名就叫文化村,但是这个需要资金,而且不是少许的资金。还需要有地方,我们现在正在积极运作,能不能成功不好说,也许虎头蛇尾,也许前紧后松,也许夭折,但是我们的想法有,也正在着手运作。

  网友:单老有没有自己的网站?

  单田芳:没有。

  主持人:现在单老有博客了,可以到博客去。

  单田芳:昨天晚上刚开的。

  网友:评书有没有出教材?

  单田芳:够教材资格吗?我自己都划问号。教材去教育谁?要是把它复制出来,大伙欣赏,茶余酒后欣赏一下还行,教材不敢说。

  网友:主持人你无论如何带我向单老问好,我半夜爬起来,远隔重洋啊。

  单田芳:谢谢。

  网友:最近您还录制了动漫评书是真的吗?

  单田芳:是。现在评书不景气,不景气就得培养观众,如何培养观众,培养什么样的观众,就得从青少年入手。在小的时候打烙印,让他知道我们国家有一种评书,让他产生兴趣。你公开跟他说,也许他不能接受,我们想想怎么办呢?动漫他喜欢,过去叫漫画,用我的声音解读这个故事。

    我们开始一年多了,请画家专门制作动漫,花了不少的钱,一共画出来90集。经过有关部门的审定,精剪了一下,变成了65集。人家说南方、北方语言不一样,必须得有字幕,重配字幕,现在是65集《三侠五义》,想推向市场,现在正在运作这个事。如果成功了我就希望将来把我的评书用这种比较不错的形式推向市场,培养青少年。

  网友:单老不知道您是不是有自己办的培训班什么的?

  单田芳:没有,为什么建文化村,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张继合:有场地了。

  网友:长春这边的出租车里全是您的声音。

 

  单田芳谈96年时候就认识了郭德纲

  主持人:单老,采访之前,我突然间有一个感觉,我们的曲艺在近一段时间好像是比较热的。因为有一个非著名的相声演员,郭德纲最近是非常的火爆,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他说的相声?

  单田芳:没有听过。要说没听过,也是过去没听过,由于你们媒体一报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了。郭德纲本人我认识的,我从96年就认识,他经常到我家去串门儿,他很年轻,对曲艺很爱好,又喜欢评书,又说相声。一晃光阴似箭,十年的时间,他成才了,十年磨一剑,成才了。都说三日不见刮目相看,现在真得刮目相看,郭德纲出息到什么程度了。元旦的时候,凤凰台播他的专场,一天四集,我把时间写好了,排出来看,就是初一那天。郭德纲演出专场我看了,老实说还年轻,还行,还年轻,要保持。

  主持人:实际上您知道郭德纲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是他出来您才知道他?

  单田芳:是。

  主持人:郭德纲有一个特点,坚持在剧场演出,单老是不是很多年没有在剧场里面说过评书了?

  单田芳:20多年了。

  主持人:一直没有回过剧场?

  单田芳:没有。

  主持人:专场的演出也没有搞过吗?

  单田芳:也几乎没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电台和电视台。

  主持人:您为什么不让原来在茶馆、在剧场的艺术重新回到茶馆、剧场呢?

  单田芳:因为我们这个艺术形式,您不了解情况,我们这个艺术形式是评书,就是一个人表演,一把扇子,一块醒木,一张嘴,从形式上太单一了。恐怕曲艺圈子里面最孤单就是评书了,跳来跳去就是一个人,不适合在大剧场演出,也不适合经常在茶社演出。像原来那个时候,人们收入虽然不太高,但是到茶社听点评书,喝个茶水都可以,三四毛钱,听一听,就当休息了,是个消遣,所以养活了这么一批说书的人。现在随着消费的增长,您说得多少钱,最低的价格十块钱门票,一套书好几百讲,谁天天十块十块坐在那儿去听去,也没那个时间,也承担不起那个消费。所以评书跟相声不一样,相声不管是谁,是个相声大会,有十几个演员,比较活,人家是一台戏。一个评书演员太孤单了,基于这些原因,我们都不去了。

  网友:您有没有学生呢?

  单田芳:十几个。

  主持人:现在都活跃在舞台上吗?

  单田芳:大部分都在部队,都是部队搞文艺工作的,有时候部队去慰问演出,也许说相声,也许说评书,也许做音乐编辑,做什么的都有。

  主持人:我发现单老总是被网友揭发出来有很多很有趣的爱好,张继合先生您是比较了解单老的,您还知道什么秘密给我们揭露一下?

  张继合:我知道单老喜欢狗,喜欢奢侈品,早就喜欢。

  单田芳:奢侈品是什么?

  张继合:比如豪华的表,豪华的车,喜欢这些美好的东西,如果收入允许就买了,自己看着高兴,赏心悦目。

  网友:单老您现在开什么车?

  张继合:他的车换了好几次了,越换越好。

  主持人:单老喜欢吉普吗?

  单田芳:还没买,将来有条件再买。

  主持人:要是张继合先生不介绍,我们还真不知道。单老喜欢狗的事我已经在博客上看见了,各位网友如果你也喜欢宠物,可以去单老的博客交流一下。

    很多人认为评书是一门已经衰弱的艺术,您明确说实际上有很广泛的群体基础,有很多的爱好者,是这样吗?

 

  单田芳认为评书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单田芳:是这样,不能人云亦云,对外国人不了解,对咱中国人我深有体会,中国人特别人云亦云,没看着事实,也不经过自己的大脑考虑,说怎么的就一窝蜂,没有主见。我说评书是有一个基础的,举个例子,今年正月十五,我见着姜昆,我去河南参加书会,就是说书的大竞赛。两千多演员参加,观众十几万,盛况空前。他们还要选评书状元,今年谁最受欢迎,选出来还有奖,而且要把这个情况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申请上去了。他们是年年举行,评书没有生命力了?不受欢迎了?这个现状你怎么解释。

  张继合:你说这个我深有同感,我看了一次演出,就是相声、小品演出,当时也是几十万,十几万人,有一场演出一个老太太,跪在前面,很疼啊。她一边跪一边看,说明这个艺术还是有群众基础。这个艺术如果不走到老百姓身边去,怎么能活呢。

  单田芳:现在车里的广播有很多我的评书,坐在车里没事干,就是听广播听听评书,听听故事。全国星罗棋布,特别到广大的农村,不像城市的文化这么丰富,也喜欢听评书,所以,评书有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有很强的生命力。

  张继合:刚才有人问我,书的后面,你说一个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说,单田芳的评书可以降低犯罪率。这个话真是我到北京来采访单老,有一个出租车司机说的。他说:我就听这个书,你说犯罪的,干坏事的也是人,我看单田芳的书可以降低犯罪率。他一边说一边乐,看来真是关注很多。

  主持人:单老的评书艺术,确实是影响了很多很多人,网上有一位网友说:

  网友:主持人您一定要满足我的愿望,我现在在新西兰,我听单老的评书不下十余年了,请您一定代我想单老致意。

  单田芳:谢谢。

  主持人:今天电脑前的网友和我一样都是单老多年的听众了,我想大家都想和单老交流,遗憾的是我们聊天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大家想继续和单老交流,可以看单老新浪的博客,也可以在我们的图书连载《且听下回分解》下面给单老留言。我把最后的时间留给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老师和张继合老师,让他们跟网友暂时告个别。

  张继合:我很荣幸能自己走到单老这样的评书艺术家的身边,这是我的造化,他对我终生都有影响,我会努力。谢谢各位网友。

  单田芳:我经常参加电台、电视台、报社的采访,网站上的采访头一次,破天荒,我也感到非常兴奋,今后希望能和广大的网友建立亲密的感情,咱们经常聊天。

  主持人:谢谢张继合老师,谢谢单田芳老师,也谢谢各位网友。今天的聊天我想是一次愉快的旅途,希望大家有机会继续和两位老师交流,我们且听下回分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