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智1.5手册:两化互动三化联动论(1至7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5:13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

―― 一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本报评论员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进程,是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迅速建立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起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不断巩固和扩大四川在西部的优势地位,进而实现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的跨越。

  纵观人类的现代化历程,一是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小农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经济、农业社会向城市经济、工业社会转化的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互动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之一。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为人口城镇化提供了前提。工业经济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必然要求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集中,支撑城镇的形成与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工业化带来的财富积聚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正是工业经济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发资本、人口、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和重要促进力量。城镇化的进程就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集约利用,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过程。同时,城镇化带来需求的扩展和升级,为工业化的深化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川工业化奠基于几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的工厂、设备、人员大量内迁四川,带动了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支撑起了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把苏联援建的重大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摆在了中西部,其中四川就布局了长虹、九洲等重要项目,对我省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全国上千个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搬迁和建设在四川,数百万职工和数十万科技人员转移和聚集在四川,一批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拔地而起,为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打下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工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优势产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作用不强。城镇化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城市群发育不够,对经济要素的聚集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当前,我们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必须以现代产业和现代城镇为支撑、为依托。这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工业化城镇化是四川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的历史过程,是必须完成的历史重任。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我们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迈上更高的台阶,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奋力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

新型城镇化为支撑——二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

[内容速览]  顺势而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抢抓历史赋予的有利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重塑“德阳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

      顺势而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抢抓历史赋予的有利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重塑“德阳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必将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带动与之相适应的城镇化加快推进。中央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必将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释放巨大的有效需求,促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国家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成渝地区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规划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一系列举措为地处“成德绵”重要一级的德阳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又为工业化提供发展依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加大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着力解决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为支撑,要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确定城镇体系定位,充分考虑德阳在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四川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需要,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构建立足德阳、面向全省的城镇体系。
    新型城镇化为支撑,要突出优化城镇布局,加快建设“一中心多片区”组团城市群,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骨干,小城镇为节点的新型城镇体系。
 新型城镇化为支撑,要突出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城镇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全面配套,实现“宜居、宜业、宜商”的和谐统一。
 新型城镇化为支撑,要突出提升城镇品位,大力加强城镇风貌塑造,结合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五城”创建工作,加快城镇风貌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三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本报评论员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有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努力在我省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又为工业化提供发展依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超过30%,工业化城镇化就进入 “双加速”时期。这个时期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期,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发展后果。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如果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就会出现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房价暴涨等问题。反之,如果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就会出现城市“空心化”以及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问题。目前,我省就处于这样一个极为关键的发展时期,而我省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现状,更须引起全省上下的高度重视。因此,只有选择走“两化”互动发展的道路,才能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同步、不协调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才能有效解决我省“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深层次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推动产业发展重大转型,产业选择和市场开拓面临新的机遇。我省要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和新的机遇,高起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赶超。我们要在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工业化路子,在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情况下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工业化路子,在市场重新“洗牌”、新兴产业同时起步的情况下走出一条高端切入的工业化路子,在生产国际化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开放合作的工业化路子,在用好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加速推进的工业化路子。通过一系列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四川特点的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与此同时,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着力解决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总之,我们必须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不断提升非农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升非农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努力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我们要在“两化”互动发展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四个突出” 推进“两化互动”

奋力打造“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

中共安岳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钟毅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现代经济的两个“轮子”。 随着成安渝、内资遂,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毗河供水、关刀桥水库等大交通、大水利格局的加快构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天府新区开发、重庆两江新区开发等重大机遇的出现,如何按照全市“两化互动”的总体要求,立足县情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在新的发展坐标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努力打造新一轮县域经济腾飞的“双翼”,加快“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建设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解

决的重大问题。
    一、安岳县“两化互动”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发展路径,立足资源特色,依托交通主干线,以工业化为主导方向,以城镇化为载体支撑,大力实施“两极一带”增长极战略,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农业、城镇发展空间布局,打通了城市主干道与园区道路的连接线,构建起新区“三纵三横”道路骨架,联动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城市新区、县城老区建设,形成了“三区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进程。目前,安岳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6户,工业聚集度达65%;农副产品加工、丝绸纺织、医药制造、装饰建材、机械制造“4+1”主导产业实现产值75.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90%。城市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6万余人;城镇化水平达26.5%,比2006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明显提升。
       二、安岳县“两化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衔接不够好。由于各规划的管理主体和编制单位不同,规划方法不同,编制时限不同,使得城建与工业在编制规划时存在一些脱节,特别是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与工业园区30平方公里的规划统筹不够好,目前除了工业园工业道路设施建设与城建配套较好外,工业与城市发展的功能配套和生活基础设施配套兼容性存在不足,在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上不尽科学合理。
  (二)主导产业支撑力不大。近年来,我县坚持“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集群化”的思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基本构建“4+1”主导产业集群,但上规模的大企业不多,主导产业支撑作用较弱,产业关联度偏低,工业带动力不强,尤其是工业对城镇和农村非农化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大,整个经济发展的主体支撑和动力支持不强。
  (三)城镇化水平不高。我县城镇化水平仅为26.5%,远落后于全国46.6%、全省38.7%、全市32.7%的平均水平;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要求,城市的配套功能不够完善;城市和中心城镇功能不健全,城市集聚资金、技术、劳动力的能力较差,吸纳农民向城镇集中的能力还不强。
  (四)要素瓶颈制约较大。在土地、资金上,随着“两化互动”的推进,一大批工业、城建、交通等重大项目将加快实施,对土地、资金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县用地指标、资金与保障发展所需还有很大差距。在人才上,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产业人才、经营人才、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缺乏,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要求;个别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机制体制创新不够灵活。
    三、安岳县推进“两化互动”的对策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在项目”的总体要求,以打造“一极一区一枢纽一中心”为载体,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两化互动”为纽带,通过统筹规划布局、推进规模扩张、建强聚集载体、实施开放合作,推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奋力打响“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两张对外开放名片,努力建设以“中国柠檬之都”为品牌、产业特色鲜明的四川丘陵特色经济强县。
  (一)突出科学规划,优化互动发展布局
  加强统筹规划,按照“功能分区、产业配套、组团架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结合上级规划、周边城市规划、“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工业和城镇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两化互动”,促进工业、城镇优化布局、互动协调发展。以安岳龙台发展区为平台,规划打造“两化互动”的典型示范,加快编制完善龙台发展区总体规划,着力打造成渝中部农副产品加工配送基地、机械制造基地、IT产业配套发展区。2011年,完成安岳工业集中发展区3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编制,力争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把安岳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产业聚集的新高地。优化空间布局,工业上,按照“积极发展,扩区建园,提高办园水平”的总体要求,通过“块状”和“带状”布局相结合,点轴布局安岳工业集中发展区、龙台工业集中发展区、安岳—龙台工业经济发展带。城镇上,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规划实施岳阳—龙台“两极一带”和“安三角”经济增长极,在“十二五”期间基本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龙台为副中心、交通主干道为轴线的“两心四线”城镇建设体系;按照“沿线发展,跨江作战,一体三翼,适度向西”的思路,优化形成龙台镇“一江三线五区”总体布局,努力将安岳建设成为成渝中部特色凸显、生态宜居的中等城市,打造为成渝经济发展带上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突出规模发展,夯实互动发展支撑
  着力壮大工业规模。依托重庆?资阳工业发展示范区平台,统筹推进柠檬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纺织科技产业园、安岳重庆山洞工业园建设,带动城市规模拓展。到2010年,安岳工业集中发展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入驻企业60户,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建成百亿园区;2011年,安岳工业集中发展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以上,入驻企业95户以上,实现产值150亿元以上;2015年,安岳工业集中发展区规模拓展到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50户以上,实现产值400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员3万人以上。着力拓展城镇规模。全力推进岳阳-文化片区、龙台-石羊片区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服务业,增强城镇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2010年,龙台镇重点抓好琼江河整治、柠檬交易区、九韶大道、中坝村至原龙西乡道路“一江一区两路”建设;2011年,重点抓好行政中心迁建、琼江河两岸连接大桥、工业集中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一心一桥一园两厂”建设;2015年,龙台镇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水、电、气供应能力满足城镇面积15平方公里、居民15万人的供应,把龙台镇建设成为四川省新兴国家级小城镇、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示范镇。
  (三)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互动发展活力
  改革完善户籍制度。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加快研究制定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逐步放宽办理城镇常住户口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吸引农村居民、外来人口在城镇落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落实优待抚恤、医疗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各项政策;建立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研究推动农民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具体办法,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不断完善农民工参保的政策体系,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生活安置和社会保障。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强化用工企业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责任,尊重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整合和引进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技术改造和创新为引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城镇集约发展水平,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
  (四)突出破解瓶颈,增强互动发展保障
  在土地上。用好、用活、用足土地政策,大力推进土地“六改”,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努力满足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用地需要;优化用地布局,调整用地结构,创新用地保障机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节约集约利用,保障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用地需求。在资金上。抓住扩权强县试点县契机,争取国省项目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增大金融信贷投放,激活民间资金投入工业园区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益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加强对投融资平台的管理,建立健全“借、管、用、还”的运行机制,增强投融资能力,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人才上。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储备工作机制,进一步改善人才结构,盘活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公共管理型、高新技术型、专业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储备一批有潜力的人才;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研究制定有利于高科技人才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育储备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术工人;积极引进工业发展、城镇建设急需的技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努力建设一支与“两化互动”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实施“两化互动” 加快“三先”发展
中共简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涌涛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是实现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简阳作为丘陵地区农业大县(市),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两化互动”之路,才能加快“三先”(在资阳市率先发展,在丘陵地区领先发展,在成都经济区竞先发展)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为资阳实

现“两个着力”多做贡献。
   一、推进“两化互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简阳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简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明显,实施“两化互动”任重道远。
  工业化水平不够高。全市分布产业大多属国家二、三类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比较低,五大主导产业精细化程度不够,产业聚集效应不大,没有形成既合理分工又联系紧密的产业链条;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大多为民营企业和个别国有转制企业,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和全国500强企业;工业整体装备水平偏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占有率不高,多数行业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落后的传统产品多,高新技术产品少。可以说,工业化方面的差距是简阳同发达地区的主要差距,工业化的弱质是阻碍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主要障碍。
  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城市化率仅34.7%,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城区建成区面积仅为19.5平方公里,却承载了23万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规模偏小,环境质量不高,对周边要素的聚集力、带动力和辐射力不够强,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有待完善和提高;小城镇发展不平衡,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部分城镇与一般乡村聚落相似,非农产业不发达,发育不充分,功能性差,缺乏特色,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城镇化发展的滞后导致工业积聚和辐射功能不强,影响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高速增长的总体态势相比,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略显滞后,占GDP的比重还不高。金融、商贸、物流、餐饮等产业没有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优势品牌,樱桃节、亲水节、羊肉美食文化节等节会影响力有待提升,“两湖一山”旅游设施欠账较大,尚未打造出成熟的旅游产品。第三产业及就业人口比重增长缓慢,使原本可以吸收大量不同层次劳动力的三产优势难以发挥,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受到抑制。
  制度障碍比较明显。首先,户籍制度制约。常住人口迁移不畅通是城镇化进程的一大障碍,也是制约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因素之一。其次,农村土地制度制约。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受法律限制不能有效流转,土地资源和农业人口大量沉积农村,妨碍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城市总体规划受土地利用规划和用地指标的制约,工业化、城镇化所需建设用地受到硬性约束。再次,社会保障体系制约。农民和外来务工者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特别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其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面临诸多障碍,给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来不利影响。
  二、推进“两化互动”的措施与重点
  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的路子,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城镇化为抓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到2015年,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二三产业占GDP比重、非农从业人员占比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农村常住人口和城镇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2
  坚持统筹布局,科学编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划。抢抓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打造“天府新区”机遇,注重相关规划与上级规划、周边城市规划的对接,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按照“功能分区、产业配套、组团架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充分考虑工业发展要求,从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承载功能入手,突出抓好简阳50平方公里大城市、三岔30平方公里中等城市和重点小城镇规划。以促进城镇化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从转移农村劳动力,催化城镇人流、物流、资金流要素聚集入手,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持续动力,突出抓好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七园一带”规划编制,把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增强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以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和“七园一带”为重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发展,增强集聚效应。做大做强企业主体,坚持大中小并举、盘活存量与培育增量并进,积极支持空分、海大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品牌之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优势企业。着力壮大优势产业,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橡胶化工、药业药械、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承接成都市及周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承接格局,提高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
  积极实施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齐头并进的城镇化战略,增强产业承载能力。按照资阳“2+3”城市发展战略要求,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重点抓好东城新区拓展和功能完善、西城旧城改造和城南工业新城功能提升,发展有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选择自然条件好、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小城镇采取集中开发和集中投资的方法,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实现产业积聚,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探索完善配套政策,为推进“两化互动”营造良好环境。全面清理已经过时和阻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现行政策,重点探索研究以下几方面的政策:一是投融资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投融资新体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投资市场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吸纳民间资本,解决筹融资渠道过窄、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二是户籍管理政策。放宽办理城镇常住户口条件,积极探索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最终过渡到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三是土地使用政策。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适度扩大城镇新扩建规模和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招标、拍卖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四是发挥科技主导作用和吸引人才的政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和产业化。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培养职业经理人等企业管理人才,培育储备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术工人;积极引进工业发展、城镇建设急需的技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努力建设一支与“两化互动”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三、推进“两化互动”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相融互动、协调发展,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政府调控又要市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在必要领域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政府的职责应主要体现在规划编制、政策配套、基础建设、公共管理、秩序规范等方面,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打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与此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工业领域和城镇建设领域,保障一切非垄断项目能够按照市场化经营,加快形成社会投资良性循环机制,使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引导资源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是既要立足当前也要注重长远。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常常带来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决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重视资源集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对工业污染源防治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的治理和总量控制,提高资源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努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既要发展经济更要改善民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要不断拓展就业渠道,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大力发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关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雁江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毛绍百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宏观形势是区域发展的风向标。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成渝经济区建设渐次推进、“天府新区”和“产业成都”积极筹建、资阳新兴工业城市加快建设,为雁江推进“两化互动”战略、建设西部县域经济强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雁江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现代城镇化体系尚不健全,“两化互动”近年才开局起步。当前,中国西部“陆上开放”与东部“海上开放”齐头并进,全国新一轮区域竞争更加激烈,雁江既面临“插队”的挑战又面临“掉队”

的危险。
  加快发展,时不我待。我们要在抢抓机遇中顺势而为,在迎接挑战中逆势而上,把“两化互动”作为西部县域经济强区建设的两大车轮,充分释放后发优势,倾力打造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优势产业聚集地、“两化互动”示范区。

 一、高起点抓规划构筑成都都市圈新组团

      规划既是战略性总纲,又是战术性统领。雁江作为成都都市圈增长极的新组团,具有“成都区位、雁江成本”独特优势,我们积极对接“天府新区”、“产业成都”发展规划,把“两化互动”规划置于成都大格局、“十二五”规划大背景去研究,在产业承载上为成都“腾笼换鸟”预留空间,在新区开发上与成都世界田园城市协调互补,充分融入大成都,形成“同城效应”。
  以理念的前瞻性引领规划的高起点,我们依托上海同济大学大手笔编制沱东首期2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努力把沱东新区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独具丘陵特色的依山傍水、宜居宜业的生态景观之城”。一是建设融入成渝桥头堡。沱东新区南北纵贯成都重庆,东西横接达州雅安,特别是成渝客专建成后,沱东距成都仅16分钟、距重庆仅40分钟车程,让“上班在成都重庆、居住在沱东新区”成为现代人新选择。二是建设“两化互动”示范区。把沱东产业园区作为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互动的连接点,注重园区与新区规划相互衔接,使两者既分工科学又互为补充。三是建设优美宜居景观城。沱东山峦起伏江水环绕,河谷平坝纵横交错,生态优良无工业污染,必将成为高档居住的首选地、商贸物流的集散地、城市形象的展示窗、滨江观景的休闲港。
  走“组团架构、功能分区、资源共享、集聚发展”之路,使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一致、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优势互补。一是打造“西部车城”主阵地。以城南工业园、南骏产业园、机车产业园为基础,规划20平方公里造车产业园,打造西部机车制造及出口基地、西部汽车与零部件制造基地、西部发动机基地。二是打造“西部药都”增长极。以沱东产业园为基础,规划10平方公里的医药产业园,打造 “西部药都”增长极。三是打造“节能之都”卫星镇。按照线型发展、以点带面的思路,规划3个节能产业园和10个节能产业基地镇乡,打造“西部节能之

都”卫星镇。

 二、高质量打基础
     打造资源富集发展高地

  地方基础设施越优,对发展资源的集聚能力就越强,财富裂变速度就越快。我们 “既建园区、又建城镇”,强力推进一批关系长远、影响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打造“远看是城

市、近看是工厂”的现代城市景观。
  交通决定现代城市时空格局,决定经济要素流转能力。我们按照“纵连成渝,横接乐遂,打通出境,区内循环,镇村通畅”思路,加快建设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线,以农村公路为支撑,以水路为辅助,以现代物流港为补充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变交通节点为次级枢纽,变过境运输为通道经济。
  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的直观表现。我们高质量推进沱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丘陵美丽城区,共享品质生活。一是加快新区路网建设。加快推进中央大道、迎宾大道、东城大道等新区道路建设,与遂资眉高速、资三路、成渝客运专线沱东站点有机衔接,形成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体系。二是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演艺中心、休闲广场、职教中心、廉租房工程及水、电、气配套工程等公共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抓好滨江路堤景观带、字库山森林公园及市政绿化工程,展现依山傍水自然禀赋,打造“绿树成荫、移步换景”城市景观。
  园区是产业的载体,是“两化互动”的纽带。我们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承载能力,全力打造企业发展“成本洼地”。一是依市兴区抓好城南工业园建设。积极做好百威啤酒、浙粤节能产业园的征地拆迁工作,切实抓好大型发动机曲轴、锻造事业部项目及汽车产业园、机车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二是跨江作战抓好沱东产业园建设。把沱东产业园区作为医药产业的引爆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禾邦集团等企业入驻,打造西南医疗器械生产基地、中药材原生种植基地、中成药生产基地、成渝地区医药物流配送基地。三是进一步推进侯十工业带建设。创优侯十工业带雁江段硬环境,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使之成聚集经济要素的平台、企业发展壮大的高地。

   三、高标准育产业
     增强城市经济内生动力

     “城市催生产业、产业支撑城市”。我们坚持“以二产带三产,抓三产促二产”的发展思路,充分融入成渝经济区乃至全国大环境进行资源大配置、产业大对接、结构大调整,不断增强西部

县域经济强区内生动力。
  走“产业无缝对接、区域互动发展”开放合作之路,加快新型工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壮大产业支撑,加快形成“小厂连大厂,大厂连成渝;一业连百企,百企富雁江”良好局面。一是关联发展拉长产业链。发挥机车制造能力亚洲第一、低速货车装备能力西南第一的规模优势,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聚集雁江,打造千亿造车产业;依托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契机,打造百亿医药产业。二是就地配套做大产业群。以南骏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载体,吸引湖南中联重科车桥、三环恒力车桥等企业入驻发展,形成年产汽车零部件10万台套规模;以年产值150亿元轻微卡项目为载体,带动就地配套企业年产值110亿元。三是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发挥“蜀娇”、“临江寺豆瓣”、“禾邦”、“宝莲”、“征峰”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做大农副产品加工业、轻工纺织,实现雁江产业集群整体升级。
  城市是聚集商机的平台,是三产发展的引擎。我们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三产,最大限度激发全民创业激情,打造成渝经济走廊最具商机、最具人气、最具活力的现代商贸区。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沱东新区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越的交通区位、优质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端房地产、科技信息服务、星级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二是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以达高国际、摩根时代等项目为载体,吸引家乐福、沃尔玛等全球知名企业入驻,打造一批黄金商圈、特色街区及日用品、家电、食品等物流配送中心。三是不断提升三产业态。优化老城区功能定位,抓好资阳宾馆片区等旧城整体改造,打造高品位、高档次的现代商贸集聚核心区,不断提升商务会所、文化餐饮、休闲购物等三产业态。四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与成渝地区物流园区合作联网,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使雁江成为成渝地区大菜篮、大果盘、大粮仓。

  四、高水平建机制
    突破瓶颈形成发展合力

  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冲破传统束缚的过程,就是革除体制弊端、创新机制的过程。推进“两化互动”,我们既坚持政策规定的“红线”,又研究政策没有禁止的“空间”,大胆创新机制体

制,让一切发展活力竞相迸发、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着眼于解决问题来研究问题,千方百计破解项目生成及地、钱、能等瓶颈制约问题,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后劲。一是创新项目生成机制。推进“两化互动”,核心是资本投入,关键是项目带动。我们对上“争”、对外“引”、对内“造”,催生了沱东新区整体开发、生物科技产业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交通能源项目、公共服务项目。二是创新招商融资机制。研究沱东招商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目前招商总额逾30亿元。深化“资源资本化”理念,围绕城市道路、配套设施等包装项目,融资7.5亿元。三是创新土地运作机制。在沱东新区开发中,政府以土地资源为资本,授予企业土地开发权,在政府不新增债务的前提下建设一座新城,实现“1+1>2”的放大效应。
  实施“两化互动”,最大的推动力是环境。我们创新服务机制,大力营造“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我们办”的优良环境,全面凝聚发展力量。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沱东新区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管委会主力军作用,整合人大、政协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健全项目例会制度,把“两化互动”重大项目作为研究重点,严格执行“三个量化”、“六定”和“六个一”制度。创新“项目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奋力推进西部县域经济强区建设新跨越。

做快交通做强产业做大城市 加速推进“两化”互动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把握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乐山实际,推进我市“两化”互动发展,昨(9)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特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巡视员、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漆先望,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蒋永穆,就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专题辅导报告,全面深入解读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途径,帮助与会人员更好把握省委“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精神,有力推进我市“两化”互动。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坚,市政协主席李留根,市委副书记罗建安,市委常委黄学文、赖淑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长江、王秀珍、罗国荣、雷定伯、曹新力,副市长黄若建、童光明、徐建群,市政协副主席雷有成、廖乾修、马增林、朱永志、罗勇、张刚远,市委秘书长袁晓松等参加学习会。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佳明主持。

  漆先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本思路”为题,从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时代背景、如何加快城镇化建设、构建现代城市体系三方面,全面细致地阐述了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现实性,以及乐山面临的发展机遇等问题。蒋永穆运用大量翔实的数据、事例,就联动推进“两化”的重大意义,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兴工业化的核心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在“两化”互动中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认真听取专题辅导报告后,唐坚表示,漆先望、蒋永穆两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以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立足乐山实际,全面深入地解读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和现实途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唐坚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科学发展观在四川的进一步实践,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四川全局、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也是推进乐山“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听取专家的辅导报告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必须特别注重以人为本的意识。城镇化的组团构架、小户大区的住宅模式、信息化的智慧城市、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无不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意识,大家更加深刻认识到在现阶段推进“两化”互动的意义所在,更加认识到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对于乐山的现实意义,思想认识更加统一。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必须全力破解体制性障碍。走深化改革之路,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破除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瓶颈。必须以开放的胸怀,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从乐山的市情看,调结构、扩增量、上总量,在优化存量的同时,更多地要靠对外开放、引进高端,通过招商引强,做好终端产品、下游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从而推进“两化”互动。

  唐坚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内在必然性。只有找准规律、遵循规律,才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顺利推进工作。工业化产生供给,是根本动力;城镇化产生需求,是有力支撑。产品高端、产业高端,是工业化的质量加速;“双百”城市,是城镇化的数量加速。对于乐山而言,互动的结合点在于产业园区+城市新区。推进“两化”互动,必须具有主动性、贵在行动。“三大联动、六个跨越”是总体思路,“两化”互动发展是战略重点。全市上下要苦战五年,主动围绕“三大联动、六个跨越”的战略部署,以港口建设为切入点,做快交通、构建枢纽,做强产业、高端引领,做大城市、彰显特色,联动推进乐山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推进乐山更快更好发展。

  市人大各工委、市政协各专委会负责人、市级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会。

四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关键在协调联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互动”上求发展,强力实施“四园驱动”促进“两化”联动,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有效解决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加强规划统筹,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推进“两化”互动,首先从规划入手,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城镇与园区规划,是广元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普遍推行“多规衔接”,即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水利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发展规划,各方面规划要相互衔接,增强工业对城市的支撑作用和城市对工业的服务功能。
    要加强产城统筹,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两化”互动推进中,新型工业化是主导。要重点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动产城互动发展。坚持“四园驱动”,是广元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主要抓手。“四园驱动”推动“两化”互动发展是广元探索的独有经验,使广元发展更具特色,更有活力。要把“四园驱动”作为“两化”互动发展、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突破点,努力形成以园为极、连极成轴,以园带片、星火燎原,四园驱动、统筹发展的新格局,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要加强区域统筹,以“两化”互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市内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既有较大的差异性,又有较强的互补性。坚持“低碳引领”,是广元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特色路径。推进低碳发展,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按照“一更新、一主线、三调整、三注重”思路,以“三创促三化“为重点,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低碳产业园区和中国西部低碳宜居城市,有力促进全市能源结构低碳化、市域主导产业低碳化和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低碳化。
    坚持产城一体,是广元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基本要求。 “两化”互动工业化是核心,城镇化是依托。要加强产城统筹,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围绕产业园区、聚集、新区三个层次,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是广元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潜在力量。广元是资源富集地,是“两化”互动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潜在区域,要围绕资源做文章,全面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做大做强“七大板块”,不断推动产业成链发展、关联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还要注意在推进“两化”互动中,统筹做好农业现代化工作。要加大“三农”投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把城市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县域内三次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
    总之,加强统筹,既是推进“两化”互动的重点,也是“两化”互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奋力开创“两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强化保障   确保落实
——
五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广元新闻网评论员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会议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上来,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督查力度,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在“后重建时期”的中心工作,上升到发展战略的第一位,要求“要像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一样”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市委、市政府已经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专门组织机构,各部门要行动起来,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力量,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各项工作。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各部门要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负责,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工作实效。
    要做好要素保障。要认真执行国家土地政策,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强化土地规范管理,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要尽可能向丘陵和山地延展,用好荒山、荒滩地,尽量减少对平原特别是耕地的占用。要严格规范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要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
    要加大创新力度。要抓住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等重大机遇,加强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把政策优势转化为推动“两化”互动发展的动力。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要优化服务环境,通过授权下放、委托、代办等方式,简化优化对企业的服务程序。要创新市县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城市管理制度。推进“两化”互动发展,需要一大批懂工业、懂城市建设、懂金融的人才。要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加强专门人才的培训和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一批急需人才,改善人才结构,满足发展需要。
    要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群众不仅在“两化”的结果中充分受益,而且在“两化”的过程中及时受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全过程,必须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无论是进行旧城改造还是推进园区建设,都要注意依法依规解决好相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赢得群众的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
    要强化督促检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奋力开创广元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推进“两化”互动必须加强统筹
——
六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四川日报评论员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关键在协调联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整体来研究和部署,借鉴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转变观念,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推动“两化”互动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又为工业化提供发展依托。推进“两化”互动,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动态调整适应过程,要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从而有效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产生强大合力,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推进“两化”互动,必须在“统筹”上下功夫,在“互动”上求发展。

    要加强规划统筹,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推进“两化”互动,首先要从规划入手,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要互相衔接,增强工业对城市的支撑作用和城市对工业的服务功能。

    要加强产城统筹,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两化”互动推进中,新型工业化是主导。要重点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动产城互动发展。尤其要把产业园区作为“两化”互动发展、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突破点,根据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布局城市新区,通过城市新区建设服务产业园区发展。

    要加强区域统筹,以“两化”互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省内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既有较大的差异性,又有较强的互补性。要着力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以“两化”互动发展的理念,加快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四大城市群”,支撑和带动“五大经济区”发展。要推进城市间重大基础设施配套、衔接和共建共享,引导城市之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优势互补,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加强管理统筹,建立与“两化”互动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系。企业入园、农民工进城、非城市居民落户是“两化”互动的关键问题。适应“两化”互动发展,必须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切实解决好新进城人口更好更快融入城市的问题。

    要加强“三化”统筹,正确处理好“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的关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在推进“两化”互动中,统筹做好农业现代化工作。要加大“三农”投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把城市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县域内三次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

    加强统筹,既是推进“两化”互动的重点,也是“两化”互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奋力开创“两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七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推进“两化”互动必须强化保障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会议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上来,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督查力度,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要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群众不仅在“两化”的结果中充分受益,而且在“两化”的过程中及时受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全过程,必须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无论是进行旧城改造还是推进园区建设,都要注意依法依规解决好相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赢得群众的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

  要认真执行国家土地政策,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强化土地规范管理,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要尽可能向丘陵和山地延展,用好荒山、荒滩地,尽量减少对平原特别是耕地的占用。要严格规范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要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

  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需要,切实强化要素保障,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发展基础和条件。要加快以水电为重点的能源开发,完善跨区域的重大电力输配设施,尤其要同步保障产业园区、城市新区的能源供应。要用好直供电政策,形成合理电价水平,充分利用正在开发的重大水电项目支撑和保障“两化”快速推进。要加大川气开发力度,完善输气管网,满足地方生产生活特别是重点项目用气需求。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区域总部或后台作业中心,鼓励在二、三线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银行、担保、保险、风投联贷机制,大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要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提高信息网络覆盖率和通信质量。

  要加强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梳理和用好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把支持政策转化为推动“两化”发展的动力。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要创新市县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城市管理制度。推进“两化”互动发展,需要一大批懂工业、懂城市建设、懂金融的人才。要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加强专门人才的培训和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一批急需人才,改善人才结构,满足发展需要。

  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是抢抓机遇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奋力开创四川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四川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