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q50功能键图解:如何克服厌学学生的厌学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2:49:55
如何克服厌学学生的厌学心理        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学高年级更为突出,是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作为班主任如何教育和帮助厌学学生,使其积极投入快乐的学习中?本人认为:班主任携科任老师一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外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内在需要,并给学生创设成功机会,给以学生愉快的刺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推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本文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

1.学习基础差造成厌学。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还是一次次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 “差生 ” 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另有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消极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也容易患上厌学症。

2.学习目的的迷失造成厌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读书已不再是唯一直接谋生的手段,社会也出现了一些脑体倒挂现象,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不正之风等,迷惘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还有的学生本身不愿意上学,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已来学校,这种学生来到学校也只是混日子。还有的学生上学是为了在学校有伴,能满足自己对伙伴友情的需要,同时又可躲避父母的唠叨、家中的劳动,把学校看作避难所,而不是求知的地方。

3.社会不良影响造成厌学。当今社会不良网吧已经成为学生的乐园,有些网吧管理不善,里面人员鱼目混珠,开始一些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心理来到这里,由于学生的心理还远远没有成熟,是非界限不清,加之一些不良网站以及一些不良人员的影响,他们很快便沉迷于暴力游戏、聊天以及色情网站当中不能自拔,他们感到虚幻的空间比学习有更大的吸引力,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驰骋,没有约束、没有压力,此时他们便出现了厌学的心理,久而久之,他们当中便有相当的学生逃学、旷课成为家常便饭,甚至辍学走上犯罪的道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吧。

4.压力过大造成学生厌学。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如此。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付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于是便产生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拼命延长课时,加班加点,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得休息。此外,各种资料五花八门,各种考试名目繁多,学习象沉重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品尝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味,有的是苦海无边的酸楚,有些学生没有顶住压力便造成厌学。

5.家庭方面:一是认识不足,听之任之。落实减负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的切实措施,许多家长信奉所谓“树大自然直”的道理,以为既然减负了,课余时间就该有孩子支配。由于小孩子的自制力差,禁不住游戏厅、网吧等外界事物的诱惑,无心恋学;二是“多多益善”,与前一种家长的思想恰恰相反,许多家长盲目从众,或要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放学或节假日,让其参加各种“特长班”,但很多情况下都不是孩子的意愿;三是对于单亲家庭甚至孤儿来说,缺少父爱或母爱,不能及时教育,不能安心学习,时间长了,会使其远离学校,远离课堂。

学生的厌学是多方面,还有的学生可能只是在某个科目上厌学。可能是因为不喜欢某一学科的老师,因此便讨厌这门课,也可能是对某一位老师的批评不能接受而造成对某一学科的厌学,因此,对学生厌学的分析应是多方面的,这里也就不做过多的阐述。

    

二、厌学的表现

1.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说话,不能进行自我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发展到顶撞老师。

2.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作业拖拉,敷衍了事,发展到不交作业,造成了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考试时也不认真答卷,有的学生想方设法作弊,有的学生干脆不答卷,写上名字了事,造成学习成绩差等后果。

3.痴迷于网吧或与社会不良人员接触,以至上课迟到成为家常便饭,进而出现旷课、逃课等现象,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

三、班主任教育帮助厌学学生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外在形象环境。

(1)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即加强班风建设。树立积极向上、展现出青春活力和热情的精神风貌,要让好学成为班上的主流,为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这是“理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增强民主平等意识,把他们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关心、尊重、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和个别谈话法,多与之交流沟通,使他们以开放的心态、心情舒畅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以融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3)情感补偿。许多事例表明,父母离异,其子女情感残缺;家庭变故,其子女情感孤僻;家教粗暴,其子女情感压抑。这些都可以说是学生厌学的导火线。求情感平衡,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把握不当,则容易出现偏差,发生不良行为,产生不良后果。
    情感是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偿。例如:我班学生小黄自小父母离异,他被父母当成皮球踢踢踢来踢去,都不愿抚养他。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待人冷漠,不愿与人沟通的毛病,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很差,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便对症下药,在班上,鼓励同学们多与该生交流,发现该生情绪上有问题时便及时与其沟通,问明原因,及时解决,每一点进步也不吝表扬。在生活与学习上给予了无私的帮助,让他感受到老师同学对他的关心爱护。多次到该生家家访,劝其父亲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将来也应该给孩子多一些的爱。通过老师同学爱的付出,重树孩子生活的信心,孩子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4)善于发挥科任老师的作用。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帮助厌学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发挥科任老师的作用。首先,通过科任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每一科目的学习态度和表现,使自己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其次,可以通过任课老师做学生的思想,特别是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老师与学生谈话,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效果更加。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

学校、教师的职能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更要在育人上做文章。要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主。

一是引导学生把学习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结合起来。学习不是应付家长、教师的“差事”,也不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要明确学习既是履行社会义务,也是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二是要引导学生把长远的动机与近期的目标结合起来。仅有远大的理想或鼠目寸光都是不足取的;前者容易让人感到灰心,后者容易使人缺乏斗志。

3.成功强化。

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防止习惯性失助感与失尊感的产生。
    (1)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学习的兴趣,可与每个学生的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比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

(2)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帮其找到自信和精神的满足。。
    (3)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4)及时奖励。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学习者的成功是结果,本身不是评价,如果视之不见,漠不关心,那么很可能会熄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故仍需要奖励,当然要以精神鼓励为主。目前赏识教育已经作为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手段,实践证明,正确使用赏识教育,能使学生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为了预防和“治疗”学生厌学心理,班主任需要做许多的工作。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提高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还要营造良好的外在学习氛围,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落实素质教育,让中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以良好心态,积极的投身于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