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鲁迅就是那么让你崇拜吗?告诉你我眼中的很囧的鲁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16:21
 前几天写了篇文,本是想借鲁迅作为引子,谈谈“孝道”对于当今国情的重要,不曾想被鲁迅的粉丝一顿拍砖。我在写一篇,与鲁斯们交流。

一、鲁迅并不是五四运动的主将。

新文化运动开始前,鲁迅在教育部任职,因为患了严重的肺结核,一直在北京寓所中养病。内心低迷,书屋起名叫“俟堂”,用其自己的话说,就是等死堂。五四运动如火如荼展开后,两个好朋友刘半农、钱玄同找到他,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鼓动他玩玩,这才写了《狂人日记》。因为心态不佳,文中充斥了“吃人”二字,这是心灵的折射。

真正的主将是胡适和陈独秀,但一个跟着国民党到台湾了,一个是我党的罪臣,自然进入我们的视野就少了。

二、鲁迅就想现在的方舟子一样否定所有的传统文化。

鲁迅批中医,认为一无是处。否定传统文化,希望全面移植,但天娱胡适等人的观点不同,他希望移植日本的文明,而非全盘西化。所以,在日后的征战中,他和许多西化人士的对立尤为竞争。

三、鲁迅是一个自己否定自己的人。

鲁迅背叛传统,典型的愤青情节,但在五四运动势弱后,他发现单纯的否定传统,并不能将中国带入想象中的境界,而他也在传统中找寻依据开始反思:“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人请命的人……”这就是鲁迅最大的变化,因为他的好朋友刘半农在归国后,也开始研究“烂古文”,并与之隔阂日久。

同时,鲁迅写来写去,最后留下的遗嘱之一就是,不让儿子在写文章。否定到最后,就是否定了自己。

四、鲁迅如果活到侵华战争,很有可能被认作汉奸。

鲁迅有强烈的日本情节,在仙台看到日军在日俄战争中斩杀中国人,亲日情节开始发轫。看到日军的部队开往中国东北,竟有种内心的冲动。而且,在鲁迅活着的一段日子,一些文人的确将鲁迅划归亲日派。如果感到现在的钓鱼岛纠纷,不知鲁迅会站在哪一方。

最主要的是,他收到日本文化的熏染太重了。

五、鲁迅对许广平的态度,并不是开化的夫妻关系。

鲁迅总要对抗三纲五常,可他对许广平的态度并不是我们相像的那样开明。在朋友来的时候,许广平是不允许出来见到朋友。也许对于一个这样的小妻子,鲁迅还是很有私心的。

六、鲁迅的文章水平并不高。

鲁迅的文章能力,常被当时的文人质疑。其实,鲁迅的创作,在后期就是以杂文为主,但杂文在现在,也就跟新浪杂谈性质一样,也许就为一个彭春平,大家你唱罢来我登场。“雷峰塔”就论了两次,和别人对骂的水平是越来越高。

七、鲁迅一生没有信仰。

鲁迅是匕首、投枪,那是毛泽东给他的评价。看看鲁迅,除了钱@理群研究出来的“展示了个体的生存困境”外,似乎在思想上空洞的很。除了加入左联(妈的,搜狗上这个词都没有),没有加入任何党派,说他支持咱们党,那是一厢情愿。

他在一篇文章说,他眼中的未来世界是到处铺满黄金的的“黄金世界”,但这个世界里也存在着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药保持现状,不曾阔气的要革新。

鲁迅眼中的未来,依然是一个i争斗的世界。

八、鲁迅只是一个代言人、雇佣军。

毛希望在国统区有一个能与自身政党合作的作家,他选择了鲁迅。派周扬与之联络,双方建立了共识,展开了影子般的合作,估计就是“敌人反对的,就是朋友”的那种合作。建国后,各种运动中,几个鲁迅的朋友聚在一起,说道“鲁迅活到现在会怎样”时,一个朋友随口一句“他会死掉”,让几个人顿时陷入沉默。

看来,追认的,才是最货真价实。

九、常看鲁迅的书,学会了思辨却放弃了宽容。

鲁迅的书,火药味十足。很多鲁迅的粉丝继承了他的思辨精神,却忘记了宽容是什么,一句“痛打落水狗”,将民族间的争斗无限放大。鲁迅和许多文人打过仗,最狠的一段时间,连左翼文人都反感他,鲁迅陷入“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尴尬中,不得已与好友内山完造相拥而泣。

而真正的读书,是在阅读名著中,与大师们促膝而谈才是读书的目的,这样才能走进经典,学会人类最美好的品质。身上长角,浑身是刺,充其量是年轻时代的冲动与懵懂罢了。

十、目前研究鲁迅成为雷区。

被请出教材两年前就有了,社会秩序不需要鲁迅了,这很正常,

研究鲁迅的学者钱@理群的《拒绝@遗忘》,似乎成了禁书,钱教授想在高中生尝试输入鲁迅的思想,也被失败所覆盖,看来高中生其实是走不近鲁迅的。现在奉鲁迅为神明的,恐怕还真是那些没读过多少鲁迅著作的年轻愤青们。


最后,我们明确一点,鲁迅到最后也没有提出自己的明确的政治理念,这是最大的囧!